1、山东宁阳四中2015届高三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这里描述的是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史载:“(16世纪末)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海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近年惠、潮(今广东、惠州、潮州)铁罄 客商艰于铁,多怀空银回家。”材料反映当时A.商业通讯渠道不畅B.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C.长途贩运盛极而衰D.海禁政策阻碍商品流通3. 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由此可得出的结论
2、是,鸦片战争后年份船只数吨数广州上海广州上海1844184918551863306331867441334373400142099142357300500858452547157191964309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4.据清人顾栋高统计,春秋一代,国君被杀的有33位,周天子被赶出国都的有3人,诸侯国君被赶下台的有12 君,卿大夫据封地叛国有6人,以武力从外面打进国都夺权有3 起。材料现象最能说明A周天子已丧失“共主”地位B诸候间的争霸战争日趋激烈C宗法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D分封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5“科举制在形式上初步
3、实现了平等竞争,为大批的社会下层人士提供了一条凭个人努力而入仕为官的途径。”材料主要说明了科举制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实现了社会阶层平等C加强了中央政府执政力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6. 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B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C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D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7“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该观点A正确,因为符合社会
4、史观 B正确,因为符合全球史观C错误,因为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 D错误,因为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8近代学者胡适曾赞叹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真是六七十年所没有的新气象。”材料中的“新气象”反映了A国民党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的政党B中国共产党鼓励人们加入国民党C国民革命激发了民众的政治热情D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政治民主化9有西方学者在论述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时说:“西方国际关系的观念与传统,同中国以父系为主、在天子统治下的宇宙伦理观念、政治制度两者之间,必然发生冲突。”此观点A正确说明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B主要是为英国的侵略行径做辩护C正确揭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冲突D回避了英国所
5、发动战争的侵略性10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做出合理解释的是棉布进口 棉纱进口A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列强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11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此时,中兴煤矿公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B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D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121935年8月,共产国际“七大”在总结报告中提到:“红军主力
6、在朱德及毛泽东指挥之下的长途西征,从江西到四川三千余公里没有必需的军需及人迹不到的高山,这是传奇一般的西征。”材料中的“西征”A开辟了四川等省革命根据地B旨在实现八一宣言的主张C是共产国际正确领导的结果D粉碎了国民党扼杀红军的企图13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除中共外,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这一举措A初步确立多党合作制度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14近代某官员上报:“近访闻逆党方结密会,遍布支部于各省,到处游说运动,或用歌谣,或用白话,沿门赠送,不计其数,入会
7、之人,日以百计。其诡计最毒者,则专煽动军营中人,且以其党人投入军队。”该逆党应该是()A维新派 B义和团 C同盟会 D共产党15 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最高法院16 1602年建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发行股票的公司,政府持有股份,有为战争支付薪水、与外国签订条约、铸造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利。该公司的历史反映了()A新航路开辟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17
8、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A两极格局B单极世界C多极化和多元化D“一超多强”18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文艺作品大都描绘了修士和修女们在野宴中纵情声色的情景。这些作品在当时A揭露了教会的腐败和黑暗 B宣扬了对现世生活的追求C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D成为革新文艺创作的主流19据统计:1618世纪,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手工业品有137种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据此分析这一时段的中国
9、:A闭关锁国政策名存实亡 B官营手工业发展迅速C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D存在着走向世界的动力20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是 使交通工具实现机械化英国的议会改革德意志的统一法国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 A B C D21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二者的学说都 A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要求 B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C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D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22马歇尔计划要求受援国成立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该组织先后与一系列受援国签订多边和双边协定,逐
10、步削减了西欧国家间的关税壁垒。这主要反映出马歇尔计划 A巩固丁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B对恢复战后西欧经济起重要作用 C客观上有利于西欧经济一体化 D便利了美国向西欧输出大量商品23杨宁一教授在其著作20世纪的文明演进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文中处可能出现的文字是()A近代化全球化B制度化近代化C一体化自由化D制度化全球化24. 右图反映的是中
11、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苏关系 B.自然灾害 C经济困境 D抗美援朝25. “对苏联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肆鼓吹,以为苏联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以上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言论共同体现了 A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景表示担忧 B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高度赞扬 C世界大战背景下对民主制度的绝望 D经济危机背景下对自由市场的质疑二、非选择题:(第26题30分,27题20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秦汉,中央方面才
12、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当时有所谓三公、九卿,这是政府里的最高官。希腊,在一个小小半岛上,已包有一百几十个国,他们所谓的国,仅是一个城市,每一个城市的人口,也不过几万,只要城市居民到一旷场上,那里便可表现所谓人民的公意。中国到秦、汉时代,国家疆土,早和现在差不多,户口亦至少在几千万以上,而且中国的立国规模,并不是向外征服,而是向心凝结。何况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国,几千万个农村,散布全国,我们要责望当时(秦汉)的中国人,早就来推行近代的所谓民选制度,这是不是可能呢?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
13、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材料三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来对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不能搬用西方的那一套,要搬那一套,非乱不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希望。摘编自邓小平文选(1)根据材料一分析
14、中国秦汉时期与希腊政治体制差异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中央“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的职责。(6分)(2)依据材料二归纳作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原因。(12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局限性和进步性。(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4分) (4)结合以上材料拟一主题加以说明。(4分)27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近代以来中外土地制度的变革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世纪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表1)。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
15、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表1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 年份 项目 1760年以前 17611796年 17971820年 发布圈地法令 208项 1482项 1727项 圈占农民土地 310000英亩 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材料二:十月革命前俄国农村存在农奴制的严重残余,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十月革命后,根据土地社会化原则所进行的土地改革,
16、造成了遍及全国的占有小块土地的农民。斯大林实行的国家工业化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并不以农村为直接销售市场。相反,为了保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保证国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就要求压缩农村市场,紧缩农民消费水平。因此,苏联国家工业化道路就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那样,把农村改造成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优先发展重工业所能吸收的农村劳动力也很有限,要由国家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由轻工业遍地开花那样吸收自由雇佣劳动者。改编自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三、1978年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
17、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了一套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摘自百度百科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4分) (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和苏联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并简析苏联工业化模式形成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土地制度变革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8分)山东宁阳四中2015届高三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C 【解析】材料中的“一个王
18、室”、“宝塔式的几级封君”、“一个地域的世袭统治者”等信息表明,这里的描述符合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故选C项。2答案A。解析: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海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近年惠、潮(今广东、惠州、潮州)铁罄 客商艰于铁,多怀空银回家。”反映的是直、湖、湘商人没有了解到广东等地铁矿石已经铸成鉄罄,因此空银回家。说明没有了解商业信息,故答案选A。C项表述错误,BD在题干中没有明显体现。3.【答案】A考点: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从题干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从1844 年到1863 年, 广州、上海的船只数和吨位数都呈增长趋势,但上海增长趋势明显,速度明显快于广州, 这说明自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外贸中
19、心逐渐由广州转移到上海。故应选A 项。4C 【解析】先秦宗法制下无论周天子还是诸候的君主地位都是嫡长子来继承,材料中的“弑君、逐君”现象说明宗法制所形成的嫡长子继承制度遭到了破坏,也就是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坏,C项正确。5A 【解析】材料中的“下层人士”“入仕为官”说明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A项正确;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参政的平等,但不能说明社会阶层平等,B项错误;C、D两项虽是科举制的积极作用,但与材料的主题不符。6.答案选B。 【解析】A项“全面开始”不符史实,表述错误,C项时间在鸦片战争以后,以林则徐为代表,D项不符合史实。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只是表达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愿望。
20、7答案选C,明清时期的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封建专制不断加强,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陕北的农民起义是起义的导火线。因此C项符合题意。8C 【解析】材料中的“民(国)十五六年”是1926、1927年,此时正处于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作为政治性的革命政党被大多数所倾向与关注,说明民众的政治热情高涨,这是国民革命促进了结果,C项正确;A项错误,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主体上仍是资产阶级政党;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没有体现;D项时间不符。9D 。【解析】据材料观点可知,作者以两种文明的差异来说明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尽管体现了以文明史观来分析历史问题,但回避了英国所发动战争的侵略性,因而没有正确揭示两种文明间
21、冲突的原因, C项错误,D项正确;鸦片战争的实质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材料并没有说明,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刻意地粉饰英国发动战争的原因,B项错误。10A 【解析】从图中看出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成品)进口整体上变化不大,而棉纱(原料)进口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另一方面对国外廉价原料需求量增加,A项正确。11B。【解析】从材料中的“1931年”和“1936年”可知,此时正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当时国民政府鼓励发展民族企业,故选B项。列强暂时放松侵华是在一战期间,此时一战已经结束,A项错误;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主要是五四运动期间,C项
22、错误;西方经济危机是19291933年,而1936年不在经济危机期间,D项错误。12D 。【解析】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了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离开中央苏区,由江西辗转至四川,材料中的“西征”最终以到达陕北而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D项正确;A项错误,与史实不符;B项错误,八一宣言的主张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项错误,红军长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挥失当的结果。13C。 【解析】从材料中的“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可知,宪法起草委员会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因而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故选C项。初步确立多党合作制度是1949年一届政协会议,A项错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
23、于解放战争时期,B项错误;“依法治国”的方略确立于改革开放后,D项错误。14解析据材料中“遍布支部于各省”,“则专煽动军营中人,且以其党人投入军队”,可以看出该党形成了全国性的组织系统,并注重在新军中培养自己的力量,再结合武昌起义的相关知识可以确定为同盟会,故选C项。维新派、义和团、共产党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答案C15解析观察题干材料,迁移所学,内阁是英国的国家行政机关,但是内阁首相又是议会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因此又可以控制立法权,故选C项。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A项错误;议会主要是掌握立法权,B项错误;最高法院主要是掌握司法权,D项错误。答案C16解析题干材料展示了西方殖民扩张中
24、独特的组织形式东印度公司,故选B项。东印度公司建立时间晚于新航路开辟,A项错误;荷兰霸权已经衰落,故其不能反映这个时段的历史,C、D两项错误。答案B17解析据题干“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信息可知,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以及题干材料强调“文明的冲突”,说明众多文明形成下的多元化特征,A、B两项错误,C项正确;“一超多强”是多极化加强的体现,但题干未涉及到世界主要国家的实力问题,排除D项。答案C18B 【解析】修士、修女是宗教神职人员,宗教是主张禁欲主义的,而他们却在纵情声色,说明知识分子抨击宗教禁欲主义对人性的压抑,因而反映了对现世生活的追求。19.D 考查明清
25、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注意时间“1618世纪”。分析选项,直到鸦片战争中国才打破闭关锁国的状态,自然经济才开始解体故A、C错误;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故排除B;当时中外之间的交往情况说明当时中国有走上世界的可能,故D项符合题意。20A 。【解析】工业革命后交通运输业的发明新式工具,实现交通工具现代化;由于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下议院席位,引起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革命开展促进德国经济发展,从而要求完成德国的统一;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工业革命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关,故A项符合题意。21C 。【解析】“牛顿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
26、”即开创了近代经典力学,打破了中世纪物理学神话论;而达尔文的进化论打破了造物主创世界的神话论,都给神学以沉重的打击,故C项正确。22C 。【解析】材料中的“先后与一系列受援国签订多边和双边协定,逐步削减了西欧国家间的关税壁垒”的信息说明马歇尔计划打破了西欧各国关税壁垒,客观上促进了西欧经济一体化。故C项符合题意。23解析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表明这些组织建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秩序,要加强制度化建设,指制度化,材料“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重点强调的是整体世界的发展,指是全球化,
27、故选D项;材料中没有提及近代化、一体化和自由化,排除A、B、C三项。24.【答案】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依据所学可知,从C到D对应的时间应从19621965,此时由于左倾错误,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困难的局面,再加上国民经济的调整,因此造成了城镇人口下降的局面,故选C。 25.【答案】D。考点:“对苏联同情之美感.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与“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主要讨论的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以排除掉C。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肯定苏联模式,对资本主义自由主义表示担忧,结合其发布的历史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28、时期,不难得出D项正确。26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中西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中国方面抓住材料关键词“统一”“疆土”“人口”“农业国”,希腊方面抓住关键词“城市”“人口”等,并结合书本知识来进行回答;第二小问,结合书本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抓住关键句“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从两方面概括作者观点;第二小问,结合书本知识回答即可,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进行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对内自己打架造成麻烦”概括即可,进步性结合书本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注意时间限制“改革开放以来”,结合书本知识,从三大民
29、主制度重建与完善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两方面来概述成就。第(4)问,首先要归纳材料蕴含的主题,比如国情和时代条件决定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再结合史实进行论证,论证时要做到史论结合。答案(1)原因:中国是大一统国家,地域广袤,人口众多,以农立国;雅典是城邦国家,小国寡民,岛屿众多,工商业发达。(4分)职责: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2分)(2)观点:反对人民自行起来革命,主张由君主来完成革命;中央集权制适应了大革命后的新社会。(4分)趋势:走向共和,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共和制逐步取代了君主制及帝制)。(2分)原因: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保守势力日趋
30、削弱;民主共和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人民革命斗争的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共和派与其它政治派别之间斗争及妥协。(6分)(3)局限性及进步性: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者之间相互争斗,意见难以统一,影响行政效率;但三者之间独立平等,相互制约,防止专制的出现,(4分)成就: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依据宪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4分)(4)主题:国情和时代条件决定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2分)说明:政治体制和国情及时代条件要交代清楚。(2分)27.参考答案
31、:(1)因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圈地法令的颁布;农业革命的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大农场的推动等);工业革命的进行。(4分) (2)模式:英: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或答自由经济发展模式、内生性经济发展模式。) 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或答斯大林模式)(2分) 原因:小农经济占有优势;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加强国防;为了迅速改变国家工业落后面貌。(6分)(答之有理亦可) (3)特征: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或土地集体所有,农民个体经营)(2分) 关系:土地制度变革制约工业化发展;工业化的发展是土地变革的重要结果(答相互推动的具体表现也可相应赋分);土地制度变革和工业化之间保持适度
32、平衡(或协调发展),才能使经济可持续发展。(6分)试题分析:农村生产关系变革。(1)从材料“农业技术的进步”、“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分析圈地运动完成的原因,此外结合表格可以知道,英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保障了圈地运动的进行。(2)从材料二可以分析的出,英国的工业化是走的市场经济的模式,农村是城市商品的市场,但是苏联走的是高度集中的经济发展之路,排斥了商品货币关系。苏联采取这种模式的原因从材料“俄国农村存在农奴制的严重残余,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等信息进行分析。(3)从材料“这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析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征。第二问要从土地制度的变革和工业化的双向关系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