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1.08MB ,
资源ID:302048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0204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8单元 第20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8单元 第20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八单元|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19191949年)|宏观把握历史时空时序|时空坐标|微观了解历史阶段特征|阶段特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年1927年)1政治上:中国处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军阀混战,“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大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集团的反动统治,但由于党内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等因素而最终归于失败。2经济上:一战结束以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又走向萧条。3对外关系上

2、:一战结束以后,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4思想文化上: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共领导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在国民大革命中,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共同指导中国革命,其中,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大革命的主要指导思想。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937年)1政治上: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建立,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中共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即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国共形成对峙局面;日本法西斯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中共调整对国民党的政策,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2经济上: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逐步建立起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民族资本主义也有了显著发展,但美国在华经济势力急剧增长;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着手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还开展经济建设,以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3对外关系上:国民政府实行反苏亲帝的外交政策,发起改订新约运动,部分丧失的主权得到恢复,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4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三、全面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1政治上:1937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

4、合作,进行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国民政府坚持以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为特征的独裁统治,蒋介石集团抗战意志在相持阶段发生动摇,并屡次制造反共高潮;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反共高潮实行坚决回击的方针;日本在沦陷区实行“以华治华”策略,扶植建立汪精卫伪政权,对沦陷区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2.经济上: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挫;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并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日本对沦陷区经济实行“以战养战”的方针,在农业、工矿交

5、通运输业、金融、劳动力等方面对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3.对外关系上:中国与美苏英等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抗战得到国际援助,中国因抗日战争国际地位显著提高;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约,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即领事裁判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4.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被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四、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1.政治上: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政治斗争为主发展到军事斗争为主,其结果是在中共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2.经济上:由

6、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国民党的野蛮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国统区经济陷入崩溃;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3.对外关系上:抗战胜利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国民党集团大肆出卖国家主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中国人民由此赢得了民族独立。4.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发展。第2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思维导图|史论术语|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

7、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纲,确立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3.国共合作促进国民革命高潮到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及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4.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在斗争中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博古、李德“左”倾错误使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一、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后,厉行专制,卖国独裁。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反

8、对袁世凯建立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2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开始了复辟帝制的活动。孙中山再次组织武力讨袁,护国运动爆发,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3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徐州军阀张勋进京拥戴溥仪复辟但很快失败。段祺瑞再次执政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为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倡导了护法运动。4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二、五四运动1背景: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时间中心主力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第二阶段1919年6月5日起上海工人3.结果(1)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9、三个卖国贼的职务。(3)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5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巴黎和会与中国山东问题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要求收回山东权益,却被操纵会议的英、法、美转让给日本,激起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1922年,美、英不愿看到日本在中国势力的扩大,转而支持中国与日本在华盛顿会议期间签订协定,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并赎回胶济铁路。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1)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壮大。(2)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3)组织条件:各地共

10、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陈独秀、李大钊的酝酿。(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召开: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2)内容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共早期斗争实践的探索1中共二大时间、地点1922年7月,上海主要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确

11、认中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2.工人运动19221923年,中共领导了香港海员罢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二七大罢工)等。因工人阶级孤军奋战,基本上都失败。四、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1)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2)实现: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2北伐战争(1)条件群众基础: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组织基础: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军事条件:

12、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2)目的: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3)进程:北伐军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3结局国民革命失败(1)原因:帝国主义干涉,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2)标志: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党内合作党内合作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不是两党合并,要求共产党员保持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北伐的胜利不等于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

13、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胜利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最终失败了。五、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1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土地革命(1)背景: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2)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3)意义: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3根据地建设(1)理论

14、: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实践经济:努力发展生产,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军事: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三次粉碎敌人的“围剿”。政权: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3)成就: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十几块,红军达十万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燎原之势。4红军长征(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经过开始: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生死转折: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胜利会师:1

15、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3)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右倾与“左”倾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二者都有危害性,“左”倾错误的危害性更大。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内政外交(19271937年)1形式上统一全国宁汉合流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1927年8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军队继续北伐。张学良于192

16、8年12月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2.对外政策:反苏亲帝对苏联:敌对停止对苏贸易,驱逐苏联侨民,宣布与苏断交对英美:依附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对日本:变化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逐步转向抗日素养提升素养热词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素养解读时空观念(1)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中共成立,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2)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历史解释(1

17、)五四运动促使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2)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及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3)中国共产党吸取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4)通过长征,红军实现战略转移,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同时,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长江流域转移到北方,为抗日战争做了重要的准备。史料实证运用考古文史材料、历史遗存,解读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及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理论与实践的过程、特点及

18、影响。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评价国民大革命和红军长征的过程及影响。家国情怀五四运动的抗争、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的军事斗争,都蕴含了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封建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主题一 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五四运动(一)家国情怀五四精神史料解读马星驰先生的这幅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创作于1919年,其寓意明显:广大人民集中力量,一起朝着三个卖国贼吹气,人民的“气力”集中在一起,把三个卖国贼吹得人仰马翻、四脚朝天,漫画家对卖国贼的痛恨、对人民团结力量的赞叹跃然纸上。五四运动最宝贵的历史遗产就是其蕴含的时代精神:(1)五

19、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2)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3)五四运动要解决的是民族危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统一: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二)史料实证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史料一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

20、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做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摘编自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史料二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

21、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探究(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从资讯传播、教育状况及民众观念的角度分析促成这种超越的因素。(2)根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提示(1)因素:电讯、报刊发展,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新式教育推广,先进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群体壮大,思想活跃;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民众关注国事。(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历史解释|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

22、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式知识精英群体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使具有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爆发。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对应训练1(2019届山东滨州二模)1920年5月,北大学生领袖罗家伦谈到当初拟定的方针,是想把五四后的学生运动走向纳入新青年一派未尽的事业中。燕大的学生领袖瞿世英也宣称

23、五四功绩“不独在拒签德约,不独是街上添了几次学生的游行”。这表明五四运动()A仅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B意在推动爱国救亡深入发展C未能影响学生运动的发展D功绩受到文化界人士的否定解析:选B根据材料“是想把五四后的学生运动走向纳入新青年一派未尽的事业中”“不独在拒签德约,不独是街上添了几次学生的游行”可知,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认为五四运动不只是一场社会运动,还是一场文化运动,这表明五四运动意在推动爱国救亡运动深入发展,故选B项;根据材料“是想把五四后的学生运动走向纳入新青年一派未尽的事业中” 可知,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排除A项;据材料“不独在拒签德约,不独是街上添了几次学生的游行”可知

24、,五四运动影响学生运动的发展,排除C项;根据材料“是想把五四后的学生运动走向纳入新青年一派未尽的事业中”可知,这并非否定五四运动的功绩,而是想将五四运动引向文化运动的方向,排除D项。主题二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 (一)时空观念北伐胜利进军史料探究指出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进军区域范围及北伐胜利进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是北洋军阀(或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进军区域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区域(以长江流域为主)。胜利进军的根本原因是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与正确的战略方针。(二)史料实证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史料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

25、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做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摘编自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探究依据史料,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提示新特点:宣传发动广,群众参与多(群众基础更广泛);国共两党合作;以新三民主义作指导;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历史解释|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1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

26、”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2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多个阶级的统一战线。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4革命军队: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北伐战争。对应训练2(2019届江西上饶重点中学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自清末至1922年,孙中山及其追随者“致力于合纵连横之谋略,迷恋于单纯军事斗争”,革命事业屡遭挫折,1923年孙中山在上海与苏俄特使越飞发表联合宣言,毅然决定采取联俄、容共的新政策,重新改组国民党。这一重大举措表明()A国民党开始致力于动员民众参加革命B国民党的性质发生重大改变C孙中山已成为伟大的

27、无产阶级革命家D国共合作有坚实的政治基础解析:选A据材料“革命事业屡遭挫折,1923年孙中山毅然决定采取联俄、容共的新政策,重新改组国民党”,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政策表现为建立统一战线,动员民众参加革命,故选A项;依所学可知,国民党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排除B项;依所学可知,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而非无产阶级革命家,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国民党发动民众参加革命,而非强调国共合作,排除D项。主题三 国共十年对峙(一)史料实证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史料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订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

28、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农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解读史料信息“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说明毛泽东制订出的“新的革命策略”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理论。该理论之所以“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是因为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不同于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历史解释|正确认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1形成19281930年,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出中国的红

29、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2“工农武装割据”的成功之处(1)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就是坚持了这条道路,才取得了最终胜利。(2)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暴力革命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对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孕育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为在中国建立个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3在当时的地位总体来看,当时党内关于“工农武装割据”在夺取全国政

30、权斗争中的作用、怎样看待和处理农村斗争及城市斗争的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很大分歧。1935年初,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思想上和军事上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二)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史料一我们当时对于创造革命根据地与进行长期游击战争的思想与认识十分微弱而南下向广东进发。因而南昌起义的部队大部分遭受损失,仅留了一部分力量与毛主席所领导的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在井冈山会师,才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摘编自贺龙回忆“八一”南昌起义史料二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

31、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中国红军长征记解读史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举行了武装起义。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成熟,固守俄国的“城市中心论”革命道路,三大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这也促使毛泽东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史料二说明遵义会议重点解决了红军的军事路线问题,回避了政治路线问题,这样就避免了党的分裂,保证了全党的团结。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历史解释|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32、革命纲领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脱离中国国情,1922年中共二大依据中国国情(社会性质、革命对象、革命敌人),制定最低纲领即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革命力量从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统一战线,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1924年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迎来国民革命的高潮革命领导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独立领导革命。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和革命的开始革命道路1927年三大起义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照搬苏联革命“城市中心论”的局限,毛泽东把马列普遍原理与中国

33、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纠正错误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独立自主解决了内部矛盾,胜利完成长征主要矛盾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协调国内阶级矛盾,抓主要矛盾一致对外,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上不断走向成熟对应训练3(2019届广东汕尾二模)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主要法律文件统计表(部分)。这些法律文件()时间 文件 时间 文件 1928 井冈山土地法 1942 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 1929 兴国县土地法 1946 哈尔滨市施政纲领 193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1947 中国土地法大纲 1939 惩治汉奸条例 1

34、948 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A.表明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B凸显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C可以印证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轨迹D主导了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解析:选C材料中从1928年到1948年中共制定的法律由“土地法”为主到主要制定城市管理和政府管理法律转变,体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选C项;材料中“惩治汉奸条例”和“哈尔滨市施政纲领”说明农民问题不是始终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排除A项;凸显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的是1954年宪法,排除B项;法律文件是社会矛盾的体现,不能主导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排除D项。|A组|1(2019年全国卷)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

35、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解析:选B由材料“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可知,五四运动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危机时刻以民族大义为重,爱国觉悟显著提高,故选B项;“趋于一致”的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讲述的是爱国意识的提高,并没有提及改造的道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群众运动和爱国热情,并未涉及资产阶

36、级个人主义,排除C项;“接受了”的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并没有体现各界团体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排除D项。2(2018年全国卷)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解析:选C这场争论有利于人们认清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进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故C项正确。3(2016年全

37、国卷)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解析:选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这些措施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粮食增产增收,故而粮食价格便宜,A项正确。4(2015年全国卷)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

38、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解析:选D“皖直交斗”反映出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义和团运动时期和辛亥革命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袁世凯死后才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故A、B、C三项错误;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D项正确。5(2017年江苏卷)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解析:选A中共机关刊

39、物向导是无产阶级的机关报,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说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故A项正确。6(2017年海南卷)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解析:选C1927年正处在北伐战争时期,工农运动支援北伐战争,但不能决定战争走向,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国共合作关系的破裂,因此不能推断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故B项错

40、误;材料中这位国民党领导人认为共产党领导工农运动会导致其“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认为这是“一种危险”,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工农运动的误解敌视,反映出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故D项错误。7(2015年天津卷)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解析:选B调动

41、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是发动土地革命的目的,并不是其实质,故A项错误;实质应该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角度考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对生产关系的一种变革,故B项正确;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和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都是目的而不是实质,故C、D两项错误。|B组|1(2020届河南九师联盟高三质量检测)五四运动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向前,可看到历经数年积蓄而成的文化、思想洪流;向后,可看到各式各样的“救亡”和“强国”的实践。在这承前启后的时点,五四运动轰然爆发,无疑成为中国历史不可忽视的坐标,具有永恒的意义。这主要说明,五四运动()A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C

42、继承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解析:选A“文化、思想洪流”是指新文化运动,“各式各样的救亡和强国的实践”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综合来看就是五四运动推动了民主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五四运动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促进作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五四运动的革命任务,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2(2019届陕西宝鸡二模)下图为1927年创作的漫画革命歌声(画中字:锄列强,倒军阀,灭尽世上压迫人!)。该漫画反映了()A北伐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B列强支持下军阀割据混战C农民运动配合革命军北伐D中共武装反抗

43、美蒋新军阀解析:选C由材料“1927年”“锄列强,倒军阀,灭尽世上压迫人”可知,农民对北伐战争的支持,故选C项;北伐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北伐战争而非军阀混战,排除B项;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排除D项。3(2019届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二轮复习诊断)1923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13号通告:“吾党在此次国民党全国大会代表中,希望每省至少当选一人,望各区会与地方会预商当选之同志,此同志必须政治头脑明晰且有口才,方能在大会中纠正国民党旧的错误观念。”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共中央()A注重国共合作中党的独立性问题B触及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问题C强调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紧迫

44、性D准备改组并掌握国民党的领导权解析:选A据材料“1923年”“同志必须政治头脑明晰且有口才,方能在大会中纠正国民党旧的错误观念”,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处在国共即将合作之际,强调要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故选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而未涉及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问题和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紧迫性,排除B、C两项;依所学可知,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掌握领导权,排除D项。4(2019届河北石家庄一模)1926年12月,英国向曾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列强宣布变更对华政策建议案,主张列强应体认中国人民修约要求之正当性,立即与中国谈判修改条约。英国这一举措()A体现了列强既争夺又勾结的关系B是对中国民族主

45、义运动高涨的回应C适应了南京国民政府修约的要求D说明中国重新获得外交事务主动权解析:选B据材料“主张列强应体认中国人民修约要求之正当性,立即与中国谈判修改条约”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大革命时期的人民提出收回租界,这是对中国民族主义运动高涨的回应,故选B项;材料说明的是英国的态度,无法体现其他列强的态度,因此不能说明列强既争夺又勾结的关系,排除A项;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才成立,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外交态度而不是中国获得主动权,排除D项。5(2019届广西南宁一模)在1927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罗明纳兹起草的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认为中国革命性质是“不断革命论”,革命形势是“不断高涨”,革命方针是“全国总暴动”。这一决议()A增加了革命失败的风险 B高估了中国的社会矛盾C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D加速了革命高潮的到来解析:选A材料中“全国总暴动”意味着仍坚持城市斗争路线,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当时中国的革命现实,增加了失败的风险,故选A项;这一决议高估了当时中共的力量和革命形势,低估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排除B项;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才是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排除C项;坚持城市路线一定程度上导致革命低潮,排除D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