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467.50KB ,
资源ID:302012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0201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6单元 第15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6单元 第15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15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的兴起|思维导图|史论术语|1.机器创造出的文明随列强坚船利炮向世界各地扩散,固守古老文明的中国在列强军事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击中败下阵来。2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3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4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

2、制夷”的思想,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5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一、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2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1)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破产及其与农业的分离。“纺”与“织”、“耕”与“织”的分离。东南沿海一带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部分农副产品(如丝、茶)日趋商品化。3影响(1)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经济商品化程度

3、增强,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2)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3)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发生变化;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入侵而不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的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而不是完全解体。从整体而言,自然经济的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二)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

4、清朝统治。3活动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5影响(1)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官办洋务企业的民营化趋势(1)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结论是说洋务运动“

5、富国强兵”的目的没有实现,不是说洋务企业随着战败而破产。(2)官办军工企业因编练新军的需要仍有发展。军工企业改革经营管理方式,转产民用产品,逐渐走向市场。(3)民用工业的发展则没有间断。洋务派创办的纺织工厂几乎全部转为民办。1913年,张謇任农林工商总长时提出,凡是农林、工商部所属的官办企业,全部停办或招商顶办。(三)民族工业的产生1原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前提);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2途径: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手工工场转变而来。3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二、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迁(1)原因外因: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

6、。内因:晚清政府的推动。(2)表现服饰: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饮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西餐馆、咖啡店等。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住宅:中国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住宅。2交通、通信和大众传媒(1)交通鸦片战争后,列强设立轮船公司。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建淞沪铁路。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建唐胥铁路。(2)通信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3)大众传媒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7、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出现。三、“新思潮”的兴起(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2)直接原因:鸦片战争的战败,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3)主观原因: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2代表:林则徐、魏源。3主张: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4作用(1)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2)为后来洋务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代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主张(1

8、)“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2)“师夷长技以自强”实践(1)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2)清末新政初期也以“中体西用”为主旨影响(1)冲击了“夷夏之辨/华夷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2)未消除“中学”与“西体”的矛盾,在维新变法期间,影响了西学的传播和实践,成了反对维新思想的武器(与维新思想相抵触)(3)维新运动之后,“中体西用”论仍流行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一个层面:学习西方技术。两个派别:抵抗派、洋务派。两个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师

9、夷长技以自强”。三点影响:冲击了传统观念;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体用之争“体用之争”最初指的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辩,它出现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争论的实质是维护清朝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争,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秩序。但是,洋务派的主张和实践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到了清末,扩展到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争论,维新派认为“体”应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体用之争有了更新的内涵。素养提升素养热词自然经济解体、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开眼看世界”、“中

10、体西用”素养解读时空观念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发展,向西方学习“器物”,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历史解释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中国开始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林则徐、魏源等先进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史料实证运用文物遗址、文献资料等,实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印证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11、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理解认识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与生活变迁、思想领域的重大变化。家国情怀从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理论与实践,认识先进中国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民族情怀。主题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史料实证近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史料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并且获利颇佳。福建沿海平原盛产甘蔗商人施景辉等人集股20万元,在闽侯尚干乡办起了“华兴机器制糖公司”。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为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

12、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摘编自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探究依据史料,概括开埠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提示特点: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卷入世界市场;出现了近代工业;农业生产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原因:开埠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历史解释|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五大变化1变化视角变化生产模式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与织分离、纺与织分离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

13、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生产力的质变机器生产出现并扩展,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先后诞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近代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国内外市场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虽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掠夺,但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政策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清政府的商业政策经历了从抑制商业、放宽限制、再到鼓励商业的演变2.实质: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逐步走向工业化、市场化。3评价: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是被迫和痛苦的,但客观上是进步的。(二)家国情怀洋务运动的影响

14、史料洋务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洋务派官员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造成利益冲突,贪污成风。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企业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提示特点:政府主导;学习西方技术和管理模式;具有垄断性。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对民族工业有诱导和阻碍双重影响。|历史解释|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表现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

15、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经济上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外交上洋务运动促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洋务派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军事上洋务派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教育上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对应训练1(2019届湖北武昌区高三调研考试)甲午战争后,汉阳铁厂与大冶铁矿合并为民办“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生产始有起色;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

16、注重质量,制造的轮船被誉为长江各轮之冠;湖北纺织局因亏损停顿,租给广东商人承办,扭亏为盈。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说明()A清政府限制民间设厂的政策业已松动B经营管理方式决定洋务企业发展速度C洋务运动因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破产D甲午战后洋务企业出现新的发展趋势解析:选D据材料“汉阳铁厂与大冶铁矿合并为民办生产始有起色;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被誉为长江各轮之冠;湖北纺织局租给广东商人承办,扭亏为盈”,可知甲午战后,洋务企业借助多种形式改善经营,出现新发展,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洋务企业的演变,而非清政府对于民间企业的限制情况,排除A项;依所学可知,洋务企业虽然采用机器化生产,但官办性质决定了洋务企业

17、破产的命运,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洋务企业仍有所发展,排除C项。主题二 “新思潮”的兴起 (一)史料实证对“中体西用”的评价史料“中体西用”后来就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探究概括史料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提示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原则:

18、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历史解释|多角度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1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的本能,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2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国防和军队、教育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4“中体西用”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

19、代人”转变。(二)家国情怀近代中国对西方认识的变化史料“师夷长技以制夷”很重要,因为本来认为中国是天下第一,老是天下第一,天下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天下,那时候中国没有世界的概念,中国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心,周边都是自己的属国。但是魏源能够看出中国已经不行了,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摘编自复兴之路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并论证“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这一观点。提示原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出现;西学东渐使中国思想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晚清时期“经世致用”思想进一步发展。论证:中国封建统治者以“

20、天朝上国”自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魏源等人认识到西方在军事技术上的先进,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极大冲击,体现出一种叛逆性。|历史解释|近代中国对西方认识的变化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一方面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迫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不断努力抗争;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近代化。1从被动到主动鸦片战争后,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再到“民主”与“科学”,对西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

21、主动选择的过程。2从“天朝上国”到平等交往在古代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为“夷”,和外国有关的事务为“夷务”。而从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逐渐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逐渐演变为“洋务”。这反映出统治者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交往的理念。对应训练2(2019届北京东城区模拟)洋务派以“西学中源”来反驳顽固派,认为“彼机器一事,亦以算术为主,而西术之借根方,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目为东来法中国亦务求实用,焉往不学?”这表明洋务派()A否定魏源“师夷长技”的主张B忽视中西思想文化的差异C论证学习西方科技的合

22、理性D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解析:选C材料中“彼机器一事,亦以算术为主,而西术之借根方,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目为东来法中国亦务求实用,焉往不学”表明西学源自中学,这是论证学习西方科技的合理性,故选C项;洋务派是延续了魏源“师夷长技”的主张,不是否认,排除A项;“彼西土目为东来法中国亦务求实用,焉往不学”表明认识到了中西思想文化的差异,排除B项;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不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A组|1(2019年全国卷)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黄彬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朱纯祖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姚光第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

23、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上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川沙县部分名人大多参与了工商业。这说明当时出现了士与工商合一的趋势,冲击了传统强调士农工商分立的社会结构,故选B项;材料“创设朱丽记花米行”说明是从事工商业,与科举取士无关,排除A项;材料部分士人参与工商业说明的是是儒家的义利观念受到冲击而非被抛弃,排除C项;材料只是提及部分名人从事新式工业,不能反映整个经济状况,且无法说明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排除D项。2(2019年全国

24、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解析:选B据“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可知,“外国人的名字”代表外国人的身份,在中国近代受领事裁判权的影响,往往意味着特权,成为民族工业创立之初的护身符,故选B项;“民间设厂高潮”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在甲午战争后才开始出现,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不是外国资本运作的结果,排除C项;“外国人将自己的名

25、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与对外贸易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D项。3(2017年全国卷)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解析:选A李鸿章奏准清政府为开平煤矿减税,这有利于洋务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从而有利于增加洋务企业信心,故A项正确;减税并不是加强管理,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为开平煤矿而非所有中国矿业减税,不足以产生C、D两项中那么大的作用

26、和影响,故排除。4(2017年全国卷)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解析:选B洋务派的军工企业属于官办企业,产品无偿调拨,后来由订购方提供资金(“协造”) ,这可以减轻福州般政局的经济负担,故B项正确;各省用船方“协造”,并不是商办,A项错误;材料中用船方是政府,并未体现市场化,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近代造船业经费困难,而不是走出困境,D项错误。5(2016年全国卷)19世纪中期以后,中

27、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解析:选C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于鸦片战争后,且由材料无法推断出关税主权开始丧失,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商品经济所取代,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入到中国偏远农村,民众使用洋货日益增多,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中国市场的洋货增多,无法推断中国是否主动开放市场,故D项错误。6(2015年全国卷)1852年,一位在华

28、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解析:选D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英国棉布的价格优势,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生丝在英国是否畅销,故C项错误;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无用的”,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上等棉布仍然滞销,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故D项正确。7(2015年全国卷)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

29、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是当时的国人对倡导洋务或与洋务有关的人和事件持轻视和反对态度,体现出传统观念对外来事物的排斥,故A项正确;倡导洋务和出使国外不是崇洋媚外的行为,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洋务运动只学器物,不学制度而受到批判,故C项错误;国人抵制洋务不是因受外国侵略而产生的爱国情感,而是对外来文明的抵触,故D项错误。|B组|1(2019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

30、考试)下图为近代中国18601921年出口贸易变动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 B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C列强逐步扩大对华商品输出 D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加深解析:选D从材料可见,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口贸易净值逐年增加,结合史实可知,近代以来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与材料中情况吻合,故选D项;从材料中仅能看到出口看不到进口,无法判断顺逆差,排除A项;从材料中明显可见出口净值逐年增加,不能体现自然经济根深蒂固,排除B项;从材料仅能看出中国出口,无法判断中国的进口贸易情况即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排除C项。2(2019届

31、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六)有学者认为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洋务运动()A消除了顽固守旧思想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C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D开启了实业救国运动实践解析:选B该学者把洋务运动和戊戌新政联系起来,是因为戊戌新政发生的经济基础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洋务新政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故选B项;洋务运动并没有消除顽固守旧思想 ,顽固派一直存在,阻碍洋务运动的发展,排除A项;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但这一点不是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排除C项;洋务运动时期,企业是官办或者官督商办,不是实

32、业救国的实践,排除D项。3(2020届湖北黄冈高三质量检测)下表是18731903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 年份 生产资料(%) 半制品(%) 制成品(%) 农林渔牧产品 手工开采 机器开采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1873 2.6 37.4 58.3 1.7 1893 15.6 28.4 0.1 53.4 2.5 1903 26.8 0.2 0.2 17.2 14.7 32.9 8.0 上表说明近代中国()A出口贸易呈现下滑趋势B经济近代性因素缓慢发展C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优势D传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解析:选B机器生产的产品在出口货物中逐渐增多,表明中国经济在逐步近代化,出口产

33、品中半制品、制成品中的手工生产的产品在下降,而机器生产的产品在上升,说明经济近代性因素有所发展,故选B项;依据表格无法得出出口贸易的趋势,排除A项;仅从出口货物的分类上看不出中国对外贸易优势的丧失,应该从出进口的比值去看,排除C项;材料中涉及的是对外贸易,和自然经济没有关系,排除D项。4(2019届广东茂名二模)1860年,上海西人书馆助西人译书的文士王韬去某友人家作客,友人“特出西洋名酒为饷,味极甘醇可口”。王韬虽收入不多,但也购买一些西洋玻璃杯、洋皂用来赠送亲朋好友。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实用性消费观念盛行解析:选C材料“特出西洋

34、名酒为饷”和“西洋玻璃杯、洋皂”说明物质生活受到西方的影响,故选 C项;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成分的构成,材料反映的是社会生活而不是经济组成,排除A项;材料“王韬虽收入不多”不能说明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排除B项;材料“王韬虽收入不多,但也购买一些西洋玻璃杯、洋皂用来赠送亲朋好友”表明不是实用性消费观念盛行,排除D项。5(2019届湖南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学习西方最负盛名的著作,但其开头一篇却是道器,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郑观应此举()A顺应了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B希望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C体现了独尊中华鄙夷外邦的观念D试图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锋芒解析:选D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经济和科学,但又大讲中学为道,其目的主要是回避顽固派的进攻,而不是为了适应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故A项错误;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是在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目的主要是回避攻击,而不是独尊中华鄙夷外邦,故C项错误;其目的就是减少来自顽固派的攻击,是学习西方的策略,故D项正确。- 1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