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学期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10一、语言文字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都正确一组是 (3分) ( )A着手zho 狭隘 i 蓬蒿go 修葺q 风流倜傥tngB股肱gng 蒙骗mng 槛阱jin 稽查j 长歌当哭dng C吮吸yn 阴霾mi 乳媪 o 浸渍z 殒身不恤ynD谙熟yn 揣摩chui 桎梏go 喋血di 莞尔而笑w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事久假不归的,应教育说服本人返回原单位工作;如经说服无效,本人仍坚持离职的,原单位可按自动离职处理,不发退职金。B.小区管理改革进展顺利,如果能够有人推波助澜,那么我们就可早一些
2、从中受益。C. 虽然美联储三位高层都表示反对美联储未来两年维持利率不变的举动,但他们的言论也显示,美联储内部对此问题莫衷一是。D.东风城里的人,对外来人员的所有问题都微笑着不予回答,但看得出来,这里的居民安之若素,或许神七发射本就是他们平静生活的一部分。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进发,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 B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终止、变更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C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之中,就在师生们共同的品读活动之中,就在我们用心发现和呵护的情境之中。D高速磁悬浮列
3、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4诗人们说,星星在科学家眼里只不过是由气体原子组成的球体,而我那小小的眼睛扫遍这回转的天穹,就能注视这欢乐的天空,并且能够捕获一百万年前发出的星光。(1)这段话中,诗人们的言外之意是 。(2分) (2)造成诗人们和科学家对自然不同理解的原因是 。(2分)5阅读下面文字,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博客精神。(4分)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要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争鸣,也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
4、利。好的博客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在当今喧嚣浮躁、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博客的主人是坚持原创思考的一群人! _ _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9分)杨维岳传 戴名世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百。维岳谢曰:“犯罪自有公法。使此人不当罪,而维岳受其金,则不祥;使此人当罪,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郡守由是益敬重之。尝读书至忠孝大节,往往三复流涕。慕文文山之为人也,画像祀之。崇祯中,陕西盗起,都御史史可
5、法巡抚淮扬。维岳曰:“此当代伟人也,不可以不见。”乃徒步诣军门往谒。居无何,寇益急,诏天下勤王。时可法已拜南京兵部尚书,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维岳捧檄泣曰:“国事如此,吾何以家为!”即毁家以为士民倡。崇祯十七年,上崩于煤山。维岳闻之,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未一岁,北兵渡江,京师溃,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维岳泣曰:“国家养士三百年,以身殉国,奈何独一史公!”于是设史公主,为文祭之而哭于庭。家人进粥食,麾之去;平日好饮酒,亦却之。曰:“今值国事如此,饮食能下咽乎!”居三日,北兵至,下令剃发。维岳不肯。人谓:“先生曷避诸?”维岳曰:“避将何之?吾死耳!吾
6、死耳!”其子对之泣,维岳曰:“小子!吾生平读书何事?一旦苟全幸生,吾义不为!吾今得死所矣,小子何泣焉?”人有来劝慰,偃卧唯唯而已。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凡不食七日,气息仅存。亲属人来观者益众,忽张目,视其子曰:“前日见志之语,慎毋以示世也。”顷之遂卒,年五十六。闻者莫不为之流涕,私谥为文烈公。呜呼!三代以来,变故多矣,为人臣者,往往身为大官不能为国死,而布衣、诸生又以死非吾事,则是无一人死也,君臣之义几何而不绝也哉!(选自南山集,有删节)注:主:死者的牌位。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维岳故贳之 贳:赦免 B累昼夜不能寝食 累:连续 C北兵渡江,京师溃 溃:
7、(被)攻破D慎毋以示世也 慎:小心7.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杨维岳忠义大节的一组是( )(3分)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 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 避将何之?吾死耳 乃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 闻者莫不为之流涕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杨维岳喜好读书,坚守正道。他宁可不要数百两银子,也不为犯法的富民“代请”。郡守因此越发敬重他的为人。B杨维岳一直很敬重文天祥和史可法,他画了文天祥画像经常祭拜;在史可法死后,为杨维岳又设牌位写文章哭祭他。C清兵南下后,下令士民剃发。杨维岳既不剃发,也不躲藏,决心以死明志,别人来劝慰
8、他,他也卧床不应,绝食多日而亡。D作者谴责了在民族危难之际贪生怕死的达官贵人,以及不明大义的平民、书生,肯定了杨维岳为守君臣之义而献身的行为。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3分)译文: (2)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4分)译文: (3)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3分)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安夜雨 薛逢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注】薛逢,字陶臣,历
9、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桂玉:喻昂贵的柴米。(1)本诗以“忧”贯穿全诗,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3分)答: (2)作者在首联中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百忧缠心?(4分)答: (3)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3分)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9分)11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2) 举世皆浊我独清, ,是以见放。(屈原楚辞渔父) (3) 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4)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10、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6)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7)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史记)五、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215题。寒冷的味道 (1)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2)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3)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4)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
11、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伫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5)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6)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7)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
12、,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那天看了“冰山”,对比之下,这点寒冷算什么?(8)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份。(9)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蔸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隽永的滋味。(10)而回忆中的寒冷更有着异乎
13、寻常的味道。(11)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12)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风景?(13)不仅仅是孩子们。(14)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
14、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15)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16)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17)寒冷还会来的。12、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答: 13、第(4)段说:“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6分)答: 14、从文中看,作者回忆中的“寒冷”
15、有哪些“异乎寻常”的味道?(4分)答: 15、第(1)段作者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最后一段又说“寒冷还会来的”请探究作者这样表达的理由。(6分) 答: 六、实用类文本(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16-18题。杜甫在夔州杜甫在夔州最初居住的“客堂”,是在山坡上架木盖起的简陋的房屋:这类的房屋散布在山腰,好像是鸟巢一般。他到这里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按照夔州人民的习惯,用竹筒把水从山泉引到他居住的地方。对于生活上的一些琐事,他下了一番布置的功夫。夔州是三峡里的山城,这里的山川既雄壮又险恶,杜甫一到这里,便爱用惊险的文字描画它们。他一再歌咏的是白帝城,他感到这座城是“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
16、”(上白帝城二首之一)。另一方面,给杜甫的印象最深的,是夔州人民的生活。他看见夔州的许多女子因为男丁缺乏,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结婚,她们每天到山上砍柴背到市上出卖,供养一家,有时还冒着危险贩卖一些私盐回来。人们不深究原因,只说她们面貌丑陋,所以找不到丈夫;杜甫却反过来问:“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负薪行)他看见峡中的男子,少数富有的驾着大船经商,大多数贫穷的终生充当劳苦的船夫,人们说,这里的人都器量狭窄,只图眼前的利益,杜甫也反过来问:“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最能行)峡中的人民大部分过着穷苦可怜的生活,而夔州却是阔绰的贾客胡商必经之地,这两种生活的对照杜甫也写得很清楚。
17、除了歌咏山川和人民生活外,杜甫在这时有了充裕的时间,回忆他的青年时代。他在偏僻的山城与外边广大的世界隔绝,朋友稀少,生活平静,因此过去的一切经历在他面前活动起来。他写了不少长篇的诗叙述他过去的生活。他写壮游诗,从七岁学诗起经过吴越齐赵的漫游、长安时代、安史之乱,一直到滞留巴蜀,是一篇完整的自传。他还写了八首长诗,怀念八个人物,集在一起,叫做八哀诗,但它们只有历史的价值,艺术方面并不算是成功的作品。杜甫在这时因为与外面的世界脱离,作诗的态度有时改变了。他在成都草堂时说他写诗的态度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前两句说他长安时代以来对于诗的努力,极力避免庸
18、俗,生活越艰难,作诗也越刻苦;后两句则说明在草堂的生活较为清闲,对着美丽的自然界可以信口成章了。但是到了夔州,他又把一部分的精力用到雕琢字句、推敲音律上边去了。他在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里说“晚节渐于诗律细”,又在解闷十二首里说“颇学阴(阴铿)何(何逊)苦用心”。并且在指导儿子宗武学诗时,也教他熟读文选,以便从中采撷辞藻:这好像又把诗歌扯回到“研揣声病、寻章摘句”的时代里去了。但杜甫夔州时代的诗并不是每一首都是这样写成的。他用这种态度写出来的代表作品最明显的是秋兴八首、诸将五首。这些诗里不是没有接触到实际的问题,不是没有说到国家的灾难与人民的贫困,不是没有写出时代的变迁和自己热烈的想望,可是这些宝
19、贵的内容被铿锵的音节与华丽的词藻给蒙盖住了。使后来杜诗的读者不知有多少人只受到音节与词藻的迷惑与陶醉,翻来覆去地诵读,而不去追问:里边到底说了些什么?因此在解释上也发生分歧。与此相反,反倒是在写怀里毫不费力地写出来的“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读起来觉得亲切动人;而像宿江边阁里“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那样的诗句足以表达出诗人的品格。杜甫在夔州,身体时好时坏,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都不断地缠绕着他,最后牙齿落了一半,耳也聋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他在这种情形下,两年内写了四百三十余篇诗,占有他全集诗中的七分之二,而且其中有不少的长篇,这是一个丰富的创作时期。由于生活的限制,在内容和思想上
20、比起过去的作品都略有逊色,但其中也不缺登高这样的杰作。 (节选自冯至杜甫传,有删改。)16.从传记中看,杜甫在夔州时的诗歌创作,素材的来源有哪些?请简要分析。(5分)答: 17.文章最后说“这是一个丰富的创作时期”,依据所选的这部分文字,你认为 “丰富”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能产生这么“丰富的创作”?(5分)答: 18.第四段说杜甫“作诗的态度有时改变了”,有了什么改变?作者对改变的评价怎样?请依据文本加以阐述。(5分)答: 七作文(70分)19.阅读下面二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美神维纳斯的雕像双臂残失,许多艺术家想使她复原,但所有的方案都难尽其美。也就是说,如果维纳斯双臂健在,她就可能
21、与其他女神雕像无异,甚至毫无特征。这不禁使人感叹;大自然给了你最出色的一样,就不肯给你另一样;甚至为了完美,它不惜给你制造一个缺憾。这种情形也经常印证在我们的人生、事业中。 二、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歌喉象百灵鸟一样悦耳动听,可是她的弟弟却是个聋哑人。每当谈及此事,宋祖英就泪流满面,她真情地说:“如果我的弟弟会说话,我宁可自己是个普通的农家女。”完美和缺憾总是常常与人生相伴。 请以“完美与缺憾”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要多角度分析问题。2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展开想像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7分)1. B (3分)A着手zhush
22、u 狭隘xi i 蓬蒿png ho 修葺xi q 风流倜傥fng li t tngB股肱g gng 蒙骗mngpin 槛阱jin 稽查j ch 长歌当哭chng g dng kC吮吸shn x 阴霾ynmi 乳媪r o 浸渍jn z 殒身不恤yn shn b xD谙熟n sh 揣摩chui 桎梏zh g 喋血dixu 莞尔而笑wn r r xio2(3分)C(C“莫衷一是”不知哪个是正确。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A“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不还。B“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不合语境;D“安之若素”:遇到不正常或不顺利情况,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
23、在意。此处不合语境)3(3分) C(A缺少宾语中心语,可补上“的大厦”。B语序不当,“终止”与“变更”应对调。D句式杂糅,可删去“靠的”,也可修改为“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4(5分)(1)科学剥夺了自然的美。(2分)(2)诗人们用感觉来关心大自然(世界),科学家用逻辑来思索大自然(世界)。(2分)5.(4分)尊重自由(自由表达)开放宽容坚持操守(理想)坚持原创(原创思考)(每点一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6D(慎,千万)7C(是直接表现,但不是其大节;可以表现其大节,但不直接。)8C(“卧床不应”错,唯唯是指对劝慰者客气而简单的答语,此处有敷衍意)9(1)我小心谨慎地坚守自己的节操,还担
24、心没法报答您的恩德,哪敢因为这件事而连累您?(一句1分)(2)因为国库亏损,军队物资用尽,军队不能出征,发布檄文告晓天下人捐钱财救国。(一句1分)(3)史可法凭大学士的身份在扬州指挥军队抗清,城池被攻破后为国而死。(第一句2分,第二句1分)附参考译文杨维岳是庐州府巢县人。生性孝顺而恭谨,爱好读书,坚守正道。曾经凭借他的文章被知府赏识。一天,去拜访知府,恰好碰上一个犯法的富人,知府教杨维岳替他打官司,可以获得几百两银子。杨维岳推辞说:“犯罪自有公法处置。假使这个人不应该判罪,而我接受他的银子,就会不吉利;假使这个人应该判罪,却因为我的缘故而赦免了他,这是用私情干扰公法。我小心谨慎地坚守自己的节操
25、,还担心没法报答您的恩德,哪敢因为这件事而连累您?”知府因此更加敬重他。杨维岳读书读到忠孝大节之处,常常多次流泪。他仰慕文天祥的为人,就画了他的像供奉他。崇祯年间,盗贼蜂起,都御史史可法任扬州巡抚。杨维岳说:“这个人是当代伟人,不可以不拜见。”于是徒步到驻军营地拜见史可法。没过多久,北寇的进攻更加急迫,皇上诏令天下起兵救援。这时史可法已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因为国库亏损,军队物资用尽,军队不能出征,发布檄文告晓天下人捐钱财救国。杨维岳捧着檄文哭着说:“国家大事到这个地步,我还要家干什么呢!”当即变卖家产来做大家的表率。崇祯十七年,皇上死在煤山。杨维岳听到这件事,面向北方痛哭,连续几个昼夜不愿吃
26、饭睡觉。不到一年,清兵渡过长江,国都被攻陷。史可法凭大学士的身份在扬州指挥军队抗清,城池被攻破后为国而死。杨维岳哭着说:“国家培养读书人几百年,以身殉国的,为什么只有一个史公!”于是在庭院里设下史公的牌位,写了祭文哭拜他。家人送来米粥食物,他挥挥手叫拿走;平时喜欢饮酒,也拒绝了。他说:“现在正遇上国家大事如此糟糕,还能吃得下喝得下吗!”过了几天,清兵到来,下令剃发,杨维岳不肯。有人说:“您何不为此而避一避呢?”杨维岳说:“能躲避到哪里去呢?让我死吧!让我死吧!”他的儿子对着他哭泣,杨维岳说:“孩子!我一生读书做什么用?如果有一天要我苟且偷生,我信守大义,坚决不干!我现在能够死得其所了,你哭什么
27、呢?”有人来劝慰他,他只是躺着随便答应罢了。写下宁死也不剃发的文字来表现他的志向。一连七天不吃饭,仅存一点气息。来看望他的亲属越来越多,他忽然睁大眼睛看着儿子说:“前几天表现我的志向的文字,千万不要拿它给世人看。”不一会儿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六岁。知道这件事的人没有不为他流泪的,民间给他立的谥号是文烈公。唉!三代以来,兴亡更替的事情多了。做臣子的常常身居高位却不愿为国家而死,平民、书生又认为为国而死不是自己的事,那么这样就没有一人愿为国而死,君臣之义不断绝还能有多久呢!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1)(3分)【答案】(1)生活的艰辛;(1分)(2)命途的不顺;(1分)(3)生命的衰老。(1分)
28、(2)(4分)【答案】(1)通过描述滞雨通宵未歇,直到天明,侧面暗示作者通宵未眠,表明忧愁之久,内心无时无刻不被忧愁缠绕;(2分)(2)运用比喻手法,将“百忧”比喻为雨中生机勃勃滋生的青草,表现出忧愁的烦乱纷杂。(2分)(3)(3分)【答案】1)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2分)2)这些景物凄冷萧条,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1分)11、(4分)(1)在过去,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体验寒冷程度不够深刻。(2分)(2)引起下文,引出寒冷体验的叙述和对寒冷的感悟。(2分)14、(6分)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形和声两个角度,(2分,
29、答出四种中的任何两种即可)描写了树枝结冰的美丽外观与动听声响,(2分)突出作者对冬天可爱之景的赞美和对寒冷的喜爱(2分)。15、(4分)寒冷带来的美景;寒冷给我一种疼痛的味道;寒冷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寒冷也有一种隽永的味道,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答出一点得1分)16、(6分)开头是说人们对生活中“寒冷”体验的机会越来越少(2分);结尾说经历“寒冷”不仅是生活的自然规律,而遭受挫折乃至磨难等人生的“寒冷”更是生命的成长规律;人需要“寒冷”以发挥生命潜质,锻炼意志品格,使自己坚强勇敢。(“磨难不可避免”“磨难锻炼意志”两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文章由实到虚,首尾呼应,紧扣主题,使主旨更加突出。(2分
30、,意思对即可) 17.(5分)参考答案:(1)歌咏夔州美丽的山川景物,如上白帝城二首;(2)反映当地人民生活,如负薪行最能行等;(3)回忆自己的青年时代、曾经的经历,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如壮游八哀诗等。(答出1点给2分,答出3点给5分)18.(5分)参考答案:表现:(1)时间短,数量多:两年内写了四百三十余篇诗,占了总数的七分之二。(2)题材广泛:歌咏夔州的山川,表现当地人民的生活,回顾自己的青年时代,怀念友人。(3)有不少的长篇作品,如壮游八哀诗等;有一些杰作,如秋兴八首登高等。(2分)原因:(1)山城夔州雄壮险恶的山川。(2)夔州人民的生活,贫富之间巨大的差异。(3)与外界隔绝,朋友稀少,生活平静,有充裕的时间精力来回顾过去,进行创作。(4)把部分的时间精力用于雕琢字句、推敲音律上,创作了一批诗歌。(3分)注意:如果学生做其它发挥,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如经历、思想丰富,技巧成熟等。19.(5分)参考答案:(1)改变:“变”在注重于雕琢字句和推敲音律上,这从他创作的秋兴八首和诸将五首以及指导儿子熟读文选以便从中采撷辞藻上可以看出。(2分)(2)评价:诗歌中触及社会实际问题的内容被蒙盖在铿锵的音节与华丽的词藻里,使后来的读者迷惑陶醉于诗的形式中而忽略了它的内涵,这反倒不如写怀、宿江边阁这样质朴的诗歌亲切感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