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布》广东省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 生物 WORD版含解析BYCHUN.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173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布》广东省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 生物 WORD版含解析BYCHUN.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发布》广东省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 生物 WORD版含解析BYCHUN.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发布》广东省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 生物 WORD版含解析BYCHUN.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发布》广东省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 生物 WORD版含解析BYCHUN.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发布》广东省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 生物 WORD版含解析BYCHUN.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发布》广东省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 生物 WORD版含解析BYCHUN.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发布》广东省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 生物 WORD版含解析BYCHUN.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发布》广东省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 生物 WORD版含解析BYCHUN.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发布》广东省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 生物 WORD版含解析BYCHUN.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发布》广东省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 生物 WORD版含解析BYCHUN.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发布》广东省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 生物 WORD版含解析BYCHUN.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发布》广东省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 生物 WORD版含解析BYCHUN.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绝密启用前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广东省普通高中高一年级教学质量联合测评生物试卷本试卷共8页,21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

2、;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蛋白质与核酸都是由单体组成的多聚体,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关于蛋白质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与核酸的基本单位在种类和数量上均不同B.DNA能控制蛋白质合成,RNA不具有此功能C.蛋白质可与DNA或RNA结合构成细胞的某些结构D.部分蛋白质与核酸具有催化某些化学反应的功能2.噬菌体MS2为RNA病毒,可专性侵染大肠杆菌,使大肠杆菌裂解死亡,但其对人体无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含32P的培养基上培养噬菌体MS2,其RNA会被32P标记B.噬菌体MS2的外壳蛋白合成后可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再加工C.大

3、肠杆菌与噬菌体MS2的遗传物质都是RNAD.用噬菌体MS2可治疗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3.钙信号是重要的胞内离子信号,与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有关。内质网是胞内的重要钙库,内质网中钙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钙信号紊乱,进而导致细胞生理功能异常。研究发现,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TMCO1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钙浓度,并形成具有钙离子通道活性的四聚体,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从而消除内质网钙过载给细胞带来的多种威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中钙过载时通过TMCO1释放钙离子的过程不消耗ATPB.当内质网中钙过少时可通过TMCO1逆浓度搬运钙离子C.敲除跨膜蛋白TMCO1的基因可使钙离子在内质网中积聚D.

4、温度会影响跨膜蛋白TMCO1的功能从而影响钙信号的传递4.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如下表所示)。三种方案在实验材料、操作步骤、检测方式等方面不尽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和淀粉都是进行本实验适宜的实验材料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是溶液的pH,只要各组pH相同即可C.与方案2相比,方案3的操作步骤更合理D.本实验检测淀粉是否分解时,也可以用斐林试剂作检测剂5.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下图表示真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甲戊表示细胞,表示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表示细胞增殖,、表示细胞分化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一

5、般不同C.丁和戊所含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D.一般情况下,细胞分裂能力越强其分化程度越低6.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雄性动物正在进行分裂的某细胞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相关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互换B.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完成分裂后只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细胞C.若该动物产生了基因型为Aab的精子,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造成的D.图示细胞包含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相同,7.在人类基因组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只占人类基因组全长的2%,其余98%的序列都是非编码序列。人们曾经以为这些序列都是进化的垃圾,然而,研究表明这些非编码序列也具有重

6、要功能。例如基因与基因之间的间隔区序列,都能转录为非编码RNA(ncRNA)。ncRNA包括rRNA、剪切体RNA、核仁小RNA、微RNA等,它们虽然不能被翻译成蛋白质,但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和生化功能。科学家建议将这类转录生成非编码RNA的DNA片段称为RNA基因。下列关于RNA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RNA基因与RNA病毒中的基因结构相同 B.RNA基因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中C.RNA基因能被转录,但不能被翻译 D.RNA基因序列改变后,生物性状可能不会改变8.某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二倍体植物,其花色有红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红花植株(甲)与白花植株(乙)杂交,子一代

7、无论雌雄均有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且二者比例均为1:1。下列解释不成立的是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白花对红花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植株甲为雌株,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白花对红花为显性,植株甲为雌株,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9.某自花传粉的植物,茎有高茎(D)和矮茎(d)、紫茎(B)和绿茎(b)两对相对性状。现用两纯合品种杂交,所得F1再自交,F2中高紫茎:高绿茎:矮紫茎:矮绿茎=7:1: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茎的高矮和紫绿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两纯合亲本的性状为高紫茎、矮绿茎或高绿茎、矮紫

8、茎C.出现F2的性状分离比是因为F1产生的某种雄(或雌)配子致死D.若让F2中的高绿茎植株自交,其后代出现高绿茎的概率为1/210.DNA的双螺旋结构具有多种类型,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双螺旋模型为BDNA,这是细胞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某些因素下(如胞嘧啶核苷酸甲基化)BDNA可转变为ZDNA。ZDNA不稳定,其不稳定区可能成为潜在的解链位点,因此ZDNA的存在与DNA的多种功能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结构的稳定性与碱基间的氢键有关 B.与BDNA相比,ZDNA更容易解旋C.两种类型的DNA相互转化可调控基因的表达 D.胞嘧啶核苷酸甲基化后发生基因突变11.Turque teno病毒是一种与

9、转氨酶升高有关的新型DNA肝炎病毒,由于可通过输血传播,又称为人类输血传播病毒(TTV)。该病毒是一种无包膜的单股环状DNA病毒,其侵染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过程和过程需要的酶完全相同 B.TTV增殖过程与噬菌体不完全相同C.病毒DNA的转录与核DNA的转录相似 D.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包括复制、转录和翻译12.为解决“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成功率较低的问题,某实验小组用洋葱根尖(细胞周期为12小时)作材料,从诱导温度和处理时间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了比较低温诱导后染色体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可设置常温培养的对照实验B.低温可降低酶

10、的活性,导致纺锤体的形成过程受阻,影响染色体被拉向细胞两级C.为便于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低温处理时间需要长于12小时D.为了提高诱导成功率,温度条件最好控制在4左右13.果蝇的红眼和朱红眼由等位基因A/a控制,有眼和无眼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判断基因的位置及显隐性,实验小组用多只无眼雄果蝇和多只朱红眼雌果蝇交配,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朱红眼雌:朱红眼雄=1:1:2。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红眼对朱红眼呈完全显性C.有眼对无眼呈完全显性 D.亲本中朱红眼雌蝇有两种基因型14.先天性肌强直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

11、或隐性遗传病,是由编码氯离子通道的CLCN1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或隐性突变所致。下图为某先天性肌强直家系的系谱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CLCN1突变产生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属于等位基因B.若II4无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若III4有致病基因,则图中正常个体的基因型均相同D.若III1与一父母均正常的患者结婚,其子代一定患病15.人们发现,在细胞内存在一种防止异常蛋白产生的质量监控机制。该机制可降解异常mRNA,确保翻译过程在正确的终止密码子处终止翻译。下图是SURF(一种复合蛋白)识别并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的异常mRNA的过程,UAG为终止密码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URF蛋

12、白复合物可以发挥类似于RNA酶的作用B.上述监控机制有助于防止人类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图中异常mRNA的形成可能是基因中碱基对替换造成的D.该监控机制反映出细胞具有保护自身正常运转的能力16.在哺乳动物的细胞质中,某些物质能使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异染色质化,成为巴氏小体。异染色质化具有随机性,形成的巴氏小体由于染色质高度压缩而失去活性。此现象在家猫毛色遗传中较为明显。下图是家猫毛色遗传的图解(玳瑁猫指黑黄相间的猫),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根据图解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家猫中黑色性状为显性性状B.亲本中的黑色母猫一定是纯合子C.玳瑁猫是雌猫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导致

13、的D.若F1中产生了一只雄性玳瑁猫,则是精子异常造成的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7.(12分)低温胁迫会破坏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同时使淀粉在叶绿体中积累。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了耐低温的番茄新品种,与野生型番茄相比,低温处理后其类囊体结构相对完整,叶绿体中淀粉含量较少。下图表示在低温(4)处理12小时后,一定光照强度下两种类型的番茄净光合速率随大气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低温胁迫会导致番茄减产,其原因是 。(2)研究表明,A酶和B酶分别参与叶绿体中淀粉的合成与降解。耐低温番茄细胞中可产生Y蛋白,该蛋白可与控制相关基因的特定部位结合,调控其转录过程,从

14、而降低叶绿体中淀粉的积累。推测其具体的调控机制可能是 。(3)对野生型番茄而言,CO2浓度在大于250 molmol1时,限制其光合速率的内因是 ,此时若突然增大光照强度,叶绿体中C;的含量将 。(4)结合题中信息,给出提高番茄产量的两条合理化建议: 。18.(10分)下图甲、乙表示某基因型为TtQq的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两个时期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丙表示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不考虑基因突变,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细胞的名称为 ,由甲至乙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为 ,与乙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2)图丙中cd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 (填“一定”或“不一定

15、”)相同,染色体组数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de段染色体的变化是 。(3)该生物2N=20,若将其精原细胞置于含15N的培养液中培养,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的细胞中只含15N的染色体为 条;若其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只含15N的染色体为 条。19.(14分)小麦叶锈病是造成小麦减产的常见病,科研工作者利用基因工程将具有同等抗病效力的A、B两基因一起导入小麦体细胞,培育出了转基因抗叶锈病小麦新品种。将A、B基因导入小麦细胞后,两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有以下三种类型。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回答下列问题:(1)抗病基因A.B在图中,第 种分布情况最理想,理由是 。(2

16、)为了确定某抗叶锈病小麦中A.B基因的分布情况,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写出实验方案、预测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实验方案: 。结果及结论: 。(3)假如该抗叶锈病小麦的抗病基因A、B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是第种情况,让其与不抗叶锈病小麦杂交,子代抗叶锈病小麦中抗病基因A、B的分布符合第种情况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20.(10分)研究发现,当细胞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HIF1)与核转位蛋白(ARNT)结合,共同调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的表达,促使红细胞的生成。当氧气水平较高时,HIF1被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的机制如图1所示,图2为图1中过程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17、)细胞缺氧时,细胞中HIF1的合成量增多,促进EPO基因的表达。图中过程为 ,过程为 EPO基因表达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2)图2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 (填“向左”或“向右”),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3)肿瘤快速生长时内部缺氧,诱导HIF1的合成,进而促进肿瘤内部血管生成和肿瘤长大。请提出治疗肿瘤的方法措施: 。21.(14分)由于雄蚕的生长期短,消耗的桑叶少,但出丝率高,蚕丝的品质好,因此科学家通过一定的方法培育出只产雄蚕的家蚕品系。i1、i2是Z染色体上的隐性致死基因,W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培育平衡致死雄蚕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培育平衡致死雄蚕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有 (至少答两点)。(2)平衡致死雄蚕与 杂交,后代只有雄蚕存活。若不慎将乙、丁两家蚕混在一起,为了将两者区分出来,以图中家蚕为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方案: 。结果及结论: 。(3)若要保持戊的平衡致死效应,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