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819.50KB ,
资源ID:30164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0164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5单元 第11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5单元 第11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五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宏观把握历史时空时序|时空坐标|微观了解历史阶段特征|阶段特征明朝以及清朝前期(13681840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中国古代文明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1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并且日益僵化、腐朽、反动,对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反映出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2经济上:农耕经济继续发展,达到顶峰,农产品日益商品化;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白银成为主流货币,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在商品经济活跃的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得以产生并有缓慢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

2、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3民族关系上:明清政府注意加强民族之间的往来,平定了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幅员辽阔的版图最终确定,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清朝基本定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4对外关系上:由活跃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逐渐转向闭关锁国;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尖锐,出现了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5文化上:承古萌新是明清文化的总体特点,表现在:古典文化进入总结阶段(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官方编纂大型图书);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清朝时京剧形成;“西学东渐”局面形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第1

3、1讲明清时期的政治|思维导图|史论术语|1.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使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宣告废除。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辅政,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2.清初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互相牵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行政效率提高,君主专制发展至顶峰,日益阻碍社会发展。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有两大趋势:一是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二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被削弱。一、明朝的政治制度1中央中枢机构:废丞相,设内阁(1)宰相制度的废除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

4、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影响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内阁的出现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政务繁多。过程奠基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但很少能参决政事确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发展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全盛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评价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

5、物,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内阁对皇权也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并非只是无原则的听从。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但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回。2地方行政制度三司分权,设立督抚(1)内容:明代仿效宋朝中央对地方的集权制度,地方最高层级的省(布政司),设三司使以分其权:布政司的布政使管民政、财务;按察司的按察使掌刑法;都指挥使司(都司)的都指挥使掌兵务,调兵则由中央。(2)作用有利方面分散了地方最高层级长官的权力,避免了其坐大割据及其对中央的威胁不利方面事权散置,协调不利,尤其不

6、利于突发事件的应对,在遇到地方叛乱的时候,调动部署军队、征用军粮物资就不顺畅便捷,步调无法一致(3)演变:明中叶后又设文官总督、巡抚,职权在三司之上,代表中央到该地区直接节制三司,统一征调军队、军粮物资,集中指挥。明代的督抚,还不是以省为单位的固定辖区,具有临时性,多担任军事方面的职责。1.特务统治:明代为了确保臣下绝对忠心,利用特务手段侦察臣僚私下言行,设立厂卫机构,监视侦察官民行为,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2八股取士:明清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故名八股取士。明清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

7、。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二、清朝的政治制度1中央中枢机构:设军机处(1)背景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康熙帝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2)设立:办理西北军务,雍正帝时设立。(3)职能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4)特点组织形式特殊,皇帝直接挑选亲信任军机大臣,人数无定制。地位显要,本身无独立性,完全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机构精干,人员干练,办公于内廷,近于皇帝,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便于集权,办理政务迅速、机密,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5)作用提高了行

8、政效率。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军机处的特点“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勤”:地近宫廷,便于宣召;“速”:办事速度快,效率高;“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图2地方行政制度(1)实行督抚制:发展了督抚制的利的方面,使督抚成为按省设置的省级最高长官、总掌权力的封疆大吏,统辖布政使、按察使这两司(清代省级的都司取消),保证了省级重要职权行使的协调性,尤其是总督,节制一省、两省或三省的省级最高武官提督、总兵及管辖区的绿营兵,是清代实施地方要地及边区统治的重要官制设计。(2)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实行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保持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政策。设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

9、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兼管蒙古、新疆、西藏行政。确立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及其继承人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用掣签与金瓶以确定活佛转世人选),同时确立驻藏大臣制度(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清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以上做法因地制宜,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1.文字狱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在清初康雍乾三朝的百余年间,文字狱多达上百起,而且愈演愈烈,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2明清时期的基层治理

10、明代户籍制度严密,军民人等出行超过百里,即要在官府办理通行证,关津要隘,时刻盘查。里甲制度在明清两代都十分严格,城市中以坊、街、胡同编排,县以下乡村设乡、都、保、庄。各地名称不同,但组织系统直达居民百姓。乡村的家族也与政权遥相呼应。素养提升素养热词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素养解读时空观念理清从明朝至清朝(1840年前)君主专制强化下中央机构的演变,总结归纳秦汉至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的历程及特点。历史解释明初废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君权与相权矛盾基本解决;明成祖时设内阁。清初延续明代制度,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反映了封建制度逐步走向衰落。史料实证

11、运用古代史料、后世研究评论材料,史料实证明清政治统治的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客观辩证地看待明清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及社会转型的影响。家国情怀明清时期国家统一,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从中体会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主题一 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一)史料实证明代内阁的权力史料解读内阁不是法定机构,并无决策权。因为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二)史料实证内阁与军机处所体现的制度创新史料一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

12、,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大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摘编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史料二军机处撰拟的谕旨诏令不经过内阁,而直接由军机处密封,经驿马递送给各地方督抚,称为“廷寄”,直接交给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各地方的奏折也不经内阁而直接交军机处。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探究(1)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内阁的职责与唐以前的宰相有何不同。(2)据史料二,概括军机处的职权,其本质上说明了什么?提示(1)唐以前的宰相位高权重,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明代内阁的主要职责是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

13、奏章;将大臣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这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2)职权:负责撰拟皇帝的谕旨诏令;将皇帝的诏令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负责保管地方奏折。说明: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历史解释|内阁与军机处所体现的制度创新1创新表现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的“军机处”,是加强君主权力的又一创新。宰相具有两大职能:百官之首和皇帝的助手。宰相制度废除后,封建君主想找到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仅保留宰相作为皇帝助手的职能,杜绝“皇帝助手”演变为“百官之首”的可能,也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辅政机构,但不允许辅政机构变成握有实权的行政机构。2实施效果(1)明中后期阁臣权力出现膨胀的现象,并

14、且还有伴随而来的太监乱政问题,说明明朝的内阁制度不是一种理想的辅政制度。(2)清朝的探索相对比较成功,其辅政机关实行的是内阁和军机处并行的双轨制,重要的事务由皇帝在军机处的协助下完成,一般事务由内阁来处理。这样既照顾到事情的轻重缓急,又分散了中央权力,二者相互牵制,保证君主集权。对应训练1(2019届河南九师联盟高三质量检测)有学者讲述明代内阁制度时说:“内外一应章奏。先由大学士看过,拿一张小签条,写出意见,送进宫里,再由皇帝细阅决定又称票拟待皇帝自己看过。拿这条子撕了,亲用红笔批下,名为批红。批好拿出去,这便是正式的谕旨。”据此可知,明代()A皇帝独裁官员唯命是从B内阁制度利于皇权专制加强C

15、中枢机构职责不断健全D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解析:选B“章奏”先由内阁大学士审核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即“票拟”,最终通过皇帝的“批红”成为正式的谕旨,这体现了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行使职权,故选B项;A项“官员唯命是从”与材料不符,排除;内阁制度是皇权不断加强的结果,无法体现中枢机构职责的健全,排除C项;政治体制僵化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主题二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家国情怀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史料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元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士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

16、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探究据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第三帝国”即明清时期具有“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提示废丞相、设内阁,设置军机处;对外交往方面,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这与同时期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潮流背道而驰,中国封建制度走向了衰落。|历史解释|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17、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3)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大兴“文字狱”等方面。(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二)唯物史观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消极影响史料明成祖在位时,大学士职官的设立,填补了皇帝和帝国官僚体制之间的空白,大学士开始在政策问题上备皇帝顾问大学士在发挥新出现的皇帝的内廷助手内阁的职能时制度化了。这些炙手可热的翰林学士开始成为皇

18、帝的主要顾问和作为皇帝与官僚政制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人,他们逐渐地左右了外廷的六部,内阁似乎恢复了以前中书省的气象。摘编自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解读上述史料的作者从官僚制度建设和皇权强化两个方面概括了明朝内阁制度设立的影响:它有效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使封建专制皇权得到强化;形成新的中央行政运行体制并影响后世。但同时作者的叙述暗含此义:明朝内阁制度埋下宦官专权等腐败政治现象的隐患。|历史解释|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消极影响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

19、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对应训练2(2019届广东二模)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多人增至1 200多人。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这表明当时()A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 B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C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解析:选C据材料“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多人增至1 200多人”可知,雍正朝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控制,体现了皇权的加强,故选C项;材料只强调向皇帝密奏的人员增加,与官员制衡机制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材料所说“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的增加,与权力机构设置无关,排除B项;材

20、料所涉及的官员并非局限于特务机构,排除D项。|A组|1(2017年全国卷)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解析:选A明朝中后期皇帝让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这使得识字成为宦官的必要素质,这是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异变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内阁,排除C项;中国古代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2(2016年全国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

21、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解析:选B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3(2014年全国卷)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解析:选B结合史实可知废丞相,设内阁制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内阁不会削弱皇权,故

22、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即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不会影响皇权,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内阁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帝的,不会有失控局面,故D项错误。4(2015年海南卷)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解析:选B我国古代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 “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说明朱元璋在明初通过重刑以治理“乱世”

23、,故B项正确;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以儒家思想中的“仁”为治国的根本,故C项错误;朱元璋实行重刑,但是“执法无准、量刑无据”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5(2014年海南卷)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权力机构演变,“清朝前期以武立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清朝六部一直在行使行政权,只是有的时候并不经过六部,故B项错误;清朝贵族特权不是在削弱,而是在加强,故C项错误;“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是因为新的权力机

24、构军机处的出现架空了内阁,故D项正确。|B组|1(2019届江西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下表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种状况()年限 1年 以下 12年 25年 510年 1015年 1520年 20年以上 阁臣数(人) 30 37 42 25 12 11 4 占比(%) 18.63 22.98 26.09 15.53 7.45 6.83 2.49 A.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D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解析:选D由材料可知内阁大臣在职多为5年以下,其中1年以下也有较大比例,频繁更换的内阁大臣不利于国家政策的稳定,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

25、是内阁大臣在职年限而非官吏年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内阁大臣在职年限而非整个官僚机构队伍,排除B项;内阁对皇权专制起辅助作用,排除C项。2(2019届福建莆田二模)明代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东厂和锦衣卫,对官民言行进行监视、侦查,并有权逮捕、施刑。这反映了明朝()A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B中央集权遭到破坏C宦官权力失去控制 D君主集权得到加强解析:选D据材料“明代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东厂和锦衣卫”并结合所学可知,宦官权力来源于君主,可见君主专制的加强,故选D项,排除A、C两项;宦官权力的加强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而非中央集权的弱

26、化,排除B项。3(2020届四川资阳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明朝在江南市镇等关键要地设立巡检司管理日常治安;对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江南市镇,直接委派县丞、主簿等县级官员驻镇管理;对那些体量特别大的江南市镇,还派遣同知等更高级别的官员驻镇管理。这表明,明朝江南地区()A新的生产方式产生 B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C基层社会治理加强 D市镇的文化功能凸显解析:选C由材料中明朝在各级市镇设置官员管理,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江南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增多,政府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故选C项;A、B、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4(2019届江西九校高三联合考试)乾隆时期,军机处扩大到“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

27、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据材料可推知,军机处()A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 B成为清朝正式机构C成为全国政事的中枢 D全面取代内阁职能解析:选C材料表明乾隆时期的军机处,职责几乎无事不包,所以承担的职权超过了内阁而成为全国政事的中枢,故选C项;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排除A项;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体现军机处承担的职权超过了内阁,没有体现全面取代内阁职能,排除D项。5(2019届陕西宝鸡一模)清

28、初,以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军国大事,内阁只是作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执行机构。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体现了()A军机处成为统率六部的最高机构B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满清旧贵族被排除于国家政治之外解析:选B据材料“清初,以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军国大事,内阁只是作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执行机构。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得出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故选B项;军机处始终没有成为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排除A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秦朝郡县制的普遍实行,排除C项;康熙时设立的南书房,雍正时设立的军机处都有满清旧贵族,排除D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