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3 ,大小:777KB ,
资源ID:301618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0161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2 专题三 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2 专题三 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doc

1、必修二专题三: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每课名题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小题,共0分)1(2011年12月长春市调研12题)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下列对于我国新时期农村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B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C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答案】C【点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C项错在变革了土地所有制上,我们的土地制度仍是国有。【结束】2(2011年11月浙江调研18题)从下表得

2、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近代中国GDP占世界份额急剧下降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导致GDP出现负增长改革开放前,受“文革”等因素影响GDP几无增长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A B C D【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解读图表材料的能力。由1820年到1913年中国GDP及占世界的份额的变化可知正确。由1950年到1998年中国GDP及占世界的份额的变化可知正确。不符合史实。本题考查了对经济数据理解、分析能力以及教材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分析,第项“近代中国GDP占世界份额急剧下降”说法正确,1820年占32.9%到1973年仅占4.6%,正反映了这一结论;第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

3、势头”说法正确,1998年我国GDP份额上升到11.5%,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本题选B项, 第项错误,材料中仅1913年GDP份额数据没能反映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导致GDP出现负增长;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材料中仅1973年GDP份额数据,不能够说明“改革开放前,受“文革”等因素影响GDP几无增长,论据不够充分。【结束】3(2011年11月泰安市期中21题)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这主要反映当

4、时中国A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答案】A【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988年,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和所学史实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改变了人民公社的弊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结束】4(2011年9月温州十校联合体14题)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A. 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B. 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C. 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

5、有权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答案】B【点拨】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权,CD两项也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结束】5(2011年9月兖州摸底16题)“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点拨】【结束】6(2011年10月台州市四校联考21题)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

6、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答案】C【点拨】根据所学,A项苏联农业集体运动和B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都在一定程度存在弊端,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项虽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农业政策,给农民一定的实惠,但是不如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更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结束】7(2011年12月三门峡市调研21题)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了农民利益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

7、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答案】C【点拨】考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图A是土地改革,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图B是人民公社体制下,集权所有制;C项是家庭联系承包责任制下土地集权所有,但使用权归农民个体所有。【结束】8(2012年1月三明市期末15题)每年的“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阐明未来一年的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斗争”转向“和谐”,如,1978年前特别是“文革”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比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逆施等;90年代出现“依法治国”“服务”等词汇,“经济”高频率出现;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等新词不断涌现。出现上述

8、变化的原因有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社会的发展进步 坚持改革开放政策A B C D【答案】C【点拨】【结束】9(2012年1月三明市期末14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了农民利益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改变了经营方式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答案】C【点拨】【结束】10(2012年2月江苏百校联考8题)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是指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

9、动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答案】C【点拨】注意“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特指邓小平进行的改革,联系所学知识不难判断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结束】11(2011年9月安徽六校联考23题)根据下表分析,1953年至今,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 间所有制土地经营19531954农民土地所有制个体经营,集体互助19531954农民土地股份制初级社,集体经营19551957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高级社,集体经营1978至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改革 对农业进行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10、B C D【答案】D【点拨】本题考察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体制。不符合1978年至今,应属于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变,属于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的。【结束】12(2012年1月永州市一模13题)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答案】B【点拨】【结束】13(2011年10月汕尾市一模23题)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

11、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答案】D【点拨】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探索,而这种探索始终是与时俱进的,即结合了中国的国情,由此排除A。B表述本身不正确,只是一个时期,只符合1958年大跃进期间;C表述不正确,中共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社会生产

12、力,始终在新时期没有改变。所以认识应是不断深入的,故选D。【结束】14(2012年1月漯河市期末14题)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对外经济贸易部”更名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3年第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把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内负责贸易的部门和外经贸部合并成“商务部”。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言论是A “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B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 “必须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充分利用好国外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D “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

13、,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答案】C【点拨】【结束】15(2011年10月洛阳高三期中15题)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答案】B【点拨】【结束】16(2011年11月信阳市调研28题)右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份的出现是因为A社会主

14、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起步 D改革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答案】C【点拨】【结束】17下表中的数据不能表明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器统计(台百户)1985年1990年1995年1998年2000年影碟机16023753电冰箱6584233662276088013洗衣机48297841889790579052彩电1721590489741054311656A是改革开放的缘故 B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C我国大量引进外国电器 D我国电器事业飞速发展【答案】C【点拨】【结束】18(2012年1月宁波市期末1

15、5题)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答案】D【点拨】【结束】19(2011年10月望江县月考12题)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农业生产合作社劳动工分票 人民公社,大有希望 农业承包合同书A土地的使用权

16、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答案】A【点拨】【结束】20(2011年10月三明一中段考35题)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北京奥运”“炒股”、 和“雄起”。其中和两条是对其余8条产生决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它们应该是( )A西部开放,解放思想 B入世、市场经济 C对外开放、大国崛起 D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答案】D【点拨】【结束】21(2012年1月郑州市一模21题)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

17、,我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B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0年代初农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93。这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分析各选项,BCD三项正确,本题选A项,农村土地所有

18、权没有发生变化,自1956年后一直实行的是集体土地所有制。【结束】22(2012年2月温州一模20题)下图反映的是19491990年间我国 A粮食生产基本状况 B钢铁生产基本状况 C人民公社入社人数基本状况 D个体工商业户数量基本状况【答案】A【点拨】【结束】23(2011年9月珠海市摸底17题)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答案】A【点拨】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三个图分别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家庭联产承包时期的土地制度,三个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均为公有制,土地用途、规模也没有明显差别

19、,而使用权则发生了变化,从合作经营到公社集体经营再到家庭承包经营,选择A项。【结束】24(2011年11月潍坊北四县期中25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下列各组中,都属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是A.阶级斗争 一国两制 无私奉献 B.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 经济特区C.市场经济 勤俭节约 休闲娱乐 D.和谐文明 注重环保 小康社会【答案】B【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上的时间要求“20世纪80年代”,A项中“阶级斗争”属于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产物,C项中“市场经济”应在90年代,D项属于2000年以后。【结束】25(2011年12月湖南四市九校20题)19

20、78 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对这种做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基本满足了群众的要求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C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D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答案】C【点拨】考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有材料可知当时是1978年,农村依然是人民公社体制,而他的这一做法实际上就是对人民公社体制的否定,也是当时的一种探索,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

21、了群众的需求,但他并没有违背社会主义原则,土地仍属于公有。【结束】26(2011年11月扬州市期中19题)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苏俄新经济政策 苏联斯大林模式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的改革开放A. B. C. D.【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中外经济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引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美国罗斯福新政借鉴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故正确。苏联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可以排除。【结束】27(2011年11月慈溪市期中

22、25题)2009年9月19日,“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下列事物的出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多联全国磐省市的粮票、油票、布票 浙扛某人民公社缝纫厂“籼型杂交水稻”凤阳县农民分田到户的契约A B C D【答案】A【点拨】是从一五计划开始;最早出现于1958年;是在1973年;是在1978年。选A项。【结束】28(2012年1月苏北四市一模11题)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23、,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答案】C【点拨】【结束】29(2012年1月福州市质检11题)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1982年元旦,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肯定并推广了小岗村农民的这种做法。这表明新时期的改革 A完全是农民自发发动的 B从农村开始,农村包围城市 C党中央领导和群众的创造互相推动 D采取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散经营的方式【答案】C【点拨】【结束】30(2011年11月潍坊市三县期中19题)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

24、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新中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将土地使用权上交集体,1958年的人民公社运动农民完全失去土地的使用权,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集体)和土地使用权(农户)的分离,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这其中最主要的改变是土地使用权。【结束】31(2011年9月湖北重点中学起点考试17题)下表中的数据不能表明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器统计(台百户)1985年1990年1995年1998年2000年影碟机16023753电冰箱6584233662276088013洗衣机482978418897

25、90579052彩电1721590489741054311656A是改革开放的缘故B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C我国电器事业飞速发展D我国大量引进外国电器【答案】D【点拨】题干中已告知我们是改革开放后,从表格分析来看,影碟机、电冰箱等拥有数量是呈现上增长的趋势,这说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BC都可从材料中体现,但D项“大量引进”一说无从体现。【结束】32(2012年1月苏州调研11题)下图是“19701993年美国、日本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正在逐步扩大 B中国崛起导致美国的经济急剧衰退C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D社会

26、福利开支增多使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答案】C【点拨】【结束】33(2011年11月信阳市调研29题)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因是 A农业合作社的兴办 B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答案】D【点拨】【结束】34(2011年12月衡阳市六校联考13题)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

27、是由于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答案】D【点拨】本题A项可排除,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本题所述时间、跨度不符;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联;C项“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说法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继承、发展,不存在变化一说。本题选D项,材料反映的变化反映了我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结束】35(2011年11月潍坊北四县期中24题)费正

28、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D.反眏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毛泽东“通过大规模的劳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指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改变组织方式”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故选C项。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权,A不选,二者都是适应

29、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的,故B不选;D项也不符合题意。【结束】36(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4题)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编、英国学者麦克法夸尔说:“1949年是政权的更替,1979年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作者的观点主要是立足于 A民主政治建设 B思想大解放 C发展生产力 D推进全球化发展【答案】C【点拨】A项容易排除,新中国成立之始民主政治建设便得到了较快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确立。D项也较容易排除,全球化和材料无直接联系。分析材料1979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一年,党和国家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经济

30、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据此作者的观点主要是立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选C项。【结束】37(2011年11月沂源县期中11题)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说明当时的中国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答案】D【点拨】根据材料分析,“1988年”,“私营企业有所发展”但不能说明“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故A不选;“农业改革

31、效果十分明显”指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获得土地所有权,故B不选;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C不选。只有D项符合题意,“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都是受改革开放的影响。【结束】38(2011年12月南京四校联考10题)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我国已基本实现小康【答案】C【点拨】【结束】39(2012年1月泰安市期末15题)下图为19501984年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

32、图。导致后来苏联与中国粮食产量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是A苏联处于寒温带,中国处于亚热带B苏联农业集体化效率低下,中国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C中国与苏联的农业劳动者素质不同D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苏联【答案】B【点拨】【结束】40(2011年9月江西六校联考14题)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广大农村作用不同,主要由于()A土地所有制不同 B经营方式不同C产品分配方式不同 D生产力水平不同【答案】C【点拨】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家庭承包经营则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分配方式的不同,人民公社平均分配,干多干少一个样,人民没积极性;家庭承包经营多劳多得人民自然

33、有积极性。选择C项。【结束】41(2012年1月日照市期末23题)右图是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依据是:文革后社会政治局面稳定 出台重大经济决策活跃城乡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世界 突出科技教育兴国战略地位ABCD【答案】B【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符合1987年时中国的现状,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逐渐确立的,故本题该选B。本题应注意的是,“突出科技教育兴国战略地位”,不是特指“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结束】42(2012年1月漯河市期末13题)中国GDP及

34、占世界的份额表(单位:百万1990国际元)年 份182018701913195019731998中 国2286001897402413442399037400483873352占世界份额(%)329172894546115上表表明A 近代现代中国GDP占世界份额急剧下降B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导致GDP出现负增长C 改革开放前,受“文革”等因素影响GDP几无增长D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答案】D【点拨】【结束】43(2011年12月广东六校联考22题)电视剧鸽子哨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歌词中的“安徽的农民偷着

35、把土地包干”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要求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点拨】【结束】44(2011年11月河北省质检10题)以下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对图一和图二信息解读不确切的是图一 图二A农民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与市场意识B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趋向理性C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解放D农民的幸福观和价值取向与传统观念相比变化不大【答案】D【点拨】改革开放前,农民的幸福观和价值取向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而图二反映出改革开放后农民的幸

36、福观和价值取向与传统比较已发生很大变化。【结束】45(2011年12月福建四地六校16题)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1974、1980、1985年贴出的三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1985年: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的辛勤劳动 B农业经济的发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答案】D【点拨】【结束】46(2011年12月浙江五校联考14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

37、民从中获得了( )A土地所有权 B进厂打工权 C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D兴办乡镇企业权利【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中国新时期经济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A项错误,B项不属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D项属于企业改革【结束】47(2011年10月绍兴一中期中16题)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

38、动 B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造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点拨】【结束】48(2011年12月安徽省城名校联考21题)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 “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国两制的成就”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经济特区崛起C. “九二共识” D.联产承包后的农村【答案】D【点拨】注意题干中的栏目均为并列关系。A 项所述可纳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栏目中,B项所述可纳入已有的“开放格局的形成”栏目中, C项所述可纳入“一国两制

39、的成就”栏目中, D项不可纳入题干中的任何一个栏目,可单独作为一个栏目与题干中的栏目并列。故符合题意的答案是D。【结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0分)49(2011年11月福建四地六校29题)(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OECD首席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逊(Angus Maddison)曾说:1820年时,中国的GDP比西欧和其衍生国的总和还要高出将近30%。“在人力仍然是主要生产力的时期,没有人能够否定人口的快速增长意味着经济的全面繁荣,同样意味着收入的大幅提高。1820年,中国的GDP总量以1992亿美元雄踞世界第一,占世界GDP十个强国比重的28.6%;而美国以110

40、亿美元的总量只占全球GDP比重的不足5%。”材料二 日本学者杉原薰(Sugihara Kaoru)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的奇迹,结尾简短的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海有相当少量的人口,似乎享有甚至更快的人均增长率(尽管或许不是太快)。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至少是在西方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在2002年,历史再度发生了位移,如果我们用总量指标作判断,1945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是发生在西方或其殖民地,而是发生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那

41、里曾至少保持部分的政治独立,同时使西方的技术适应它们完全不同的社会传统和天赋资源,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20年时,中国GDP雄踞世界第一的原因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中“北大西洋的胜利”指的是什么?( 1分)试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上分析指出自19世纪初到1945年“北大西洋的胜利”的主要原因。(6 分)(3)“1945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是发生在西方或其殖民地,而是发生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试以中国为例,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分)【答案】(1)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农业、手工业、

42、商业都有较大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社会经济的整体水平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时期西欧的发展主要建立在对外财富掠夺基础上,西欧内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6分)(2)西欧资本主义列强对全球统治地位的确立。(1分)原因:政治上: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对外关系上:殖民扩张促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6分)(3)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经济发展的政治前提。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6分)(答任三点即得6分)【点拨】考察近代

43、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演变,经济中心的几次转移,一定要紧扣材料,并联系教材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判断。(1)问联系明清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概况和此时西欧的状况。(2)问联系时间1820-1945年,这一时期就是欧美的时代。再分析原因。(3)问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的原因回答即可。【结束】50(2011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7题)(16分)历史上,人口的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国计民生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一

44、百万移民。一般说来,英国移民前往英帝国的自治领(指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和美国;意大利人前往美国和拉丁美洲;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前往拉丁美洲;除很大一部分人通入亚洲俄国地区和一小部分慢慢流入南非外,迁移的目标是完全对着美洲和大洋洲的。 一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江浙两地的农民因为地理的优势和便捷,进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大城市做工的不在少数,而去当时的上海,则是流动目的地的首选之地。据统计,从1912到1932年,20年问,仅在苏南颇具实力的荣家企业从2家增至21家,工人数也从1334人增至33416人,而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江浙两省农村。对此,时人评论说:“中国工人多致远方男女

45、来谋食者日繁有徒,虽离家不计也。” 仲富兰试论近代江浙农村人口流动与习俗变革材料三 移民对近代影响最大的方面,就是移民与近代城市的发展。看看中国近代沿海沿江的这些城市几乎都是移民产物,其中最典型的是上海。上海是移民的城市,移民中百分之七十左右都来自浙江北部、江苏南部。除了沿海这些城市以外,还有很多交通枢纽的城市、如蚌埠等,工矿城市、如抚顺等,也都是移民的产物。所以移民对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葛剑雄移民:牵动中国历史棋局的人们材料四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年间迁移人数约为100万人左右,2000年即迅速增长到1000多万人,到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1 47亿,其中跨省流动

46、人口为4779万人。据统计,到2008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已累计达139 15万人,广泛分布世界各地,以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主;国际劳务人员输出以对外劳务合作派遣为主。截至2007年底,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478亿元,派遣各类劳务人员419万人。 中国人大网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60年的足迹请回答:(l)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海外移民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5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近代移民活动的基本特点。从近代化角度分析移民活动的重要作用。(5分)(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原因。(6分)【答案】(1)

47、影响:给移入地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有利于移民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的资本积累和发展;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5分)(2)基本特点:以迁往沿海沿江地区(通商口岸)、工矿区、交通要道为主;以民间自然迁移为主。(2分)重要作用:改变了人口分布状况,推动了近代人们生活文明和习俗变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3分,言之有理,酌情赋分)(3)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影响。(6分,言之有理,酌情赋分)【点拨】本题围绕人口

48、迁移与流动这一中心,设计多个问题,考试对材料的处理、分析和相关教材知识的掌握。第1问回答时需注意“欧洲海外移民”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从给移入地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有利于移民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的资本积累和发展;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等角度来回答。第2问概括分析材料二、三,得出近代中国移民活动的特点;移民活动的作用需注意前提要求“从近代化角度”。第3问材料四反映的人口迁移特点是省际迁移;各类出国留学;国际劳务输出等。原因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加入WTO,

49、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角度入手进行回答。【结束】51(2011年11月金温衢六校期中26题)(30分)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材料二:近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表1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表1 每

50、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 单位:1000海关两年代各种机器和工具(A)农机具(B)B/A(%)1912191615956118074191719213926979820319221926430743900911927193155192998181 摘编自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材料三:2011年初,“十一五”、十二五”交替之际,农业部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告别了以人畜力作业为主的时代,进入了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时代。摘自加速中国农机化进程的强大推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七年纪,农民日报2011年4月2日(1)依据材料

51、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8分)(2)指出材料二所显示的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状况,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10分)(3)结合材料三概括中国当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原因,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分析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12分)【答案】(1)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分);铁犁牛耕(2分);精耕细作(2分);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2分)(2)状况:由农机具在进口机具中所占比重低看出:农业生产已经使用机器(2分),传统农具仍是主要劳动工具(2分)主要原因:民国政府的倡导,近代化在农业领域的拓展(2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人多地少(2分);综合国力弱,农民购

52、买力低下(2分)(3)直接原因:政府重视“三农”问题,予以政策扶持(2分);综合国力增强,农民购买力提升(2分);形成了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劳动者素质逐渐提高(2分)基本趋势: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不断改进(2分);古代主要使用人畜力(1分0;近代开始引进和使用农业机器(1分);当代普遍使用农机具,广泛应用农业科技(2分)【点拨】【结束】52(2011年9月安徽六校联考27题)(19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横空出世,令世界瞩目。材料一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

53、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材料二 上世纪50-70年代是日本经济崛起的时期,其发展轨迹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同曲同工之妙。在1956-1973年的18年中,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9.7,有10年的增长率是两位数。到70年代初,日本GDP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这和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速极为相似。童第轶:日本上世纪5070年代的崛起,投资与理财2009年第20期材料三 图1: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前十位的国家(2000)图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世界排名前11位的国家和地区(2000)(1)依据材料一,结

54、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世纪50-70年代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同时期中国为什么没能崛起?(6分)与日本相比,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有何突出特点?(1分)(3)依据材料三,简要分析中国为什么GDP能够位居世界前十名之列,而人均GDP却榜上无名?这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什么要求?(6分)【答案】(1)特点: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没有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2分)原因:近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4

55、分)(2)日本崛起原因:明治维新时期工业化的基础、民主化改革、美国的援助、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重视科技教育发展等。(3分,任意3点即可)中国没能崛起原因:缺乏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党的左倾错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没有实行改革开放、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国际环境的恶劣等。(3分,任意3点即可)突出特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分)(3)GDP增长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增速居世界前列。人均GDP低的原因:人民生活水平没能跟上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4分)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稳

56、定物价,大力建设福利国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基础。(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点拨】(1)第一问,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分析,近代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不平衡。第二问,根据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外部条件等回答。(2)第一问,根据20世纪50-70年代与日本经济发展相关的史实回答。第二问,结合此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相关史实回答。第三问,综合概括。(3)第一问,根据根据图一中的时间提示结合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人口背景回答。第二问,可以言之有理答之有据即可。【结束】53(2011年10月三明一中段考41题)1840年鸦片战争后,振兴中华、复兴民族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57、12分)材料一 对于变法的迫切性,康有为认为,甲午海战之后的中国已处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四万万民众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上海版拓展型课程高中历史教材材料二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对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材料三 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材料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

58、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变。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央视政论片民族复兴解说词(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主张变法的原因。(1分)(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3分)(3)结合你的理解,简述“红星”是如何“照耀西方”的?(2分)(4)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的理由是什么?(2分)(5)对中华民族复兴问题的认识, 观点一是“中国不可能复兴,因为它存在太多的麻烦问题。” 观点二是

59、“中华民族必然会崛起和复兴,这是历史的必然。”依据这两种观点,谈谈你自己的看法(2分)【答案】(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1分)(2)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3分)(3)工农红军完成长征胜利;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4)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社会主

60、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任答2点得满分)(5)尽管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会遇到太多麻烦,但是我们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与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必然能实现和平崛起和民族复兴,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分)【点拨】【结束】54(2012年1月清远市调研39题)(28分)创新和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渡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

61、么区别。一一亚当斯密国富论 (1776年)(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的说法,请从经济政策调整的角度说明理由。(7分)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述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荚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

62、棒式的创新和发展。”(2)根据材料指出荷兰、英国、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6分)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共同作用各是什么?(4分)(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人复兴,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和调整。(8分)(4)概括说出以上内容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3分)【答案】(1)同意(1分):抑商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发展;闭关阻碍了中外交流,落后于世界 。(6分)或不同意(1分):重农政策促进农耕经济持续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6分)(2)荷兰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2分)英国推行自由贸易,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2分)美国推行新政,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63、(2分)共同特征: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和发展(2分)共同作用:建立起世界霸权,促进了人类文明演进(2分)(3)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股份制公司的出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每点2分,只要答出其中4点就给8分)(4)启示:重视经济政策的调整;完善经济体制的创新;创新和调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3分)【点拨】【结束】55(2012年1月宝鸡市一模40题)(20分)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坚持写了60年的日记,记录了他和乡亲们半个多世纪的生存经历,用平凡琐事见证了60年来农村生活。2006年,这

64、本名为农民日记的图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该书作者叫侯永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81年12月1日,侯永禄在日记里写了他一生中最长的-篇思想活动记录,题目为分不分,在三页半纸里,他满怀忧虑地写道:“分开各干各,有。劲,能做好,这意味着分田单干。没有受过单干苦的人,是不知道单干难的。解放前旧社会的单干,是受着封建社会的束缚,少数人变成地主富农压迫剥削大多数穷人。多数色乎于,经不起天灾人祸,破产贫困便要受剥削。土改后多亏及时组织互助组成立合作社,没有使两极分化过于悬殊。就那很短的时间,也有不少人很快变穷,分下的房屋土地牲口农具只好卖掉,靠借债过日子。因此?fj田单干弊多利少,不能实行

65、。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才好。” 侯永禄的农民日记材料二:“五八年来了个大跃进,实行了吃钣不要钱、干活不记工的办法,造成了于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出现了干多于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使生产又受到了损失。”侯永禄的农民日记材料三:丁万成一家3口人,共有147亩土地,主要种植大豆。2005年,他承包了外出打工村民的两垧土地,价格为每亩190元,用自己的15马力拖拉机耕作。那是他第一次承包土地。一年下来,每亩地的收益约为50元,总收益仅为2000元左右。去年,他以每亩200元的价格又承包了别人两垧土地。赶上春旱,产量低,每亩地产量只有200余斤。他以每公斤372元的价格卖了大豆,除去地租外,毛收入还剩60

66、00元。但是,他还欠着银行的5000元贷款,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还清。他“没有别的指望”,只好贱卖了大豆,还清银行贷款。最终落到自己手里的便所刺无几。 侯永禄的农民日记材料四:“国际大豆市场供不应求,但中国豆农获利不多的原因,就在于市场受控于人。国内的大豆价格是跟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走的,根本没有任何竞争优势。”一位压榨企业的老总分+遭,“从成本上看,压榨企业更愿意使用进口大豆。中国豆农的大豆要么贱卖,要么就是卖不出去。” 中国青年报请回答:(1)材料一中“解放前旧社会的单干”反映了我国古代农北经济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有人说在古代农业经济的经营模式下“农民是交了瘸,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

67、,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你赞同此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为了巩固这种经济基础我国古代长期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8分)(2)材料一中让侯永禄产生思想斗争的是什么问题?这一事件在我国现代史上有何重大意义?(4分)(3)材料二中说的是当时农村中酌什么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给我国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4)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分析,你认为当今农业发展面临着什么问题?如果你是今年应聘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你准备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上述问题?(4分)【答案】【点拨】【结束】56(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经济发

68、展总的来说是“渐进”的,而中国的发展有自己的逻辑。中国很长的历史都是中央集中行政管理与小农自主生产相结合。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集中的行政管理阻止任何除农业以外的新尝试迅速滋长贪官污吏,导致农民起义(1)就经济而言,材料一中所说“中央集中行政管理与小农自主生产相结合,存在哪些负面作用?请结合明清时期的有关史实予以说明。(4分) 材料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

69、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进行,只应该促进而绝不能损害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财力的增强。 选自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二分析其正确性。(4分)材料三 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次“南巡”)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选编自林蕴晖1992年邓小平的

70、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历史根源。而作者为什么却认为这次“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又有何意义?(8分)(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国家在发展经济时应注意问题。(3分)【答案】(1)负面作用:明清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对外交流。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压迫剥削加重,引发了农民起义。(4分)(2)从原因分析:人民公社制度超越了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实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通过改革农村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现。从措施分析:家庭联产

71、承包责任制不改变农村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对 经营方式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使生产关系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从过程分析:党和政府采取了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式,是“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 秩序地进行”的反映。从结果分析: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从而保证了 “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财力的增加”。(回答两点即可得4分)(3)历史根源: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分)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如1988年的通货膨胀、1989年政治

72、风波);“市场改革取向”遭到激烈反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4分,回答两点即可得4分)意义: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的深化与发展。(2分)(4)要关注民生,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要依据国情,对经济政策进行适当调整;调整经济政策,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局势,抢抓机遇,全力发展。(3分任答2点即 可得3分)【点拨】本题考查对教材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第1问解题中需注意“中央集中行政管理”指明清时期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小农自主生产”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两者的负面作用根据所学回答。第2问考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

73、任制的原因、内容和影响等,根据教材有关所学的知识点来进行答题。第3问考查了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的背景、意义,依据所学回答。第4问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国家在发展经济时的注意点,酌情回答即可,主要要涉及民生、国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角度回答。【结束】57(2012年1月莱芜市期末28题)(12分)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实现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几代人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1)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政府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推行这种政策的根本目

74、的是什么?(3分)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成立至一战结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3分)材料三 从1953年中国完成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呈现出来。借鉴1933年苏联的做法,中国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实行以固定价格强制收购粮食的制度。(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75、3分)材料四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我国实现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不能过多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4)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3分)【答案】(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巩固封建统治。(3分)(2)特点: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1分)主要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推行奖励发展实业;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2分。答出两条即可)

76、(3)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或片面强调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1分)原因:资本和资源的严重缺乏;受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2分)(4)克服了平均主义弊端。(1分)变化:农轻重协调发展。(2分)【点拨】【结束】58(2012年1月厦门市期末27题)(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材料二 19782006年我国三大产业GDP变化的比较(%) 19552000年美国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2007年国家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编辑部等)材料三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

77、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使主要发达国家相继经历了战后以来规模较大的结构性调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美国最先进入以信息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后工业化发展时期。 马莉莉战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比较(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当时产业结构的特点(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针对当时的产业结构状况,中央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5分)(2)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3)依据材料二,对比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指出我国产业结构仍存在的问题。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该如何应对。(4分)【答案】(1)特点(或趋势):工业增幅大,农业生产下

78、降;农轻重比例失调。(2分)原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答“左倾”错误、苏联模式影响亦可给分)措施: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分)(2)趋势: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发展尤为迅速。(2分)原因: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2分,任答两点即可)(3)问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1分)应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继续优化产业结构。(3分)【点拨】第1问首先需对材料一,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和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准确的解读,可以理解到工业增幅大,农业生产下

79、降;农轻重比例失调。联系时间,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应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针对当时的产业结构状况,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可根据所学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回答时也需对材料有准确理解,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到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发展尤为迅速。原因可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角度回答。第3问对比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指出我国产业结构仍存在的问题,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到,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应对措施可酌情回答。【结束】59(2011年11月沂源县期中28题)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

8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

81、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 材料二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苏联依然陷于物质短缺的困顿,人们开始找寻改变现状的新途径。 材料三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

82、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以上材料均摘自复兴之路解说词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在哪些方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前提和基础?(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奏响了农村改革序曲的是哪些省区?(2分)深圳作为我国对我对外开放的起点,在当时有着怎样的作用?(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上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2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先后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

83、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2分)【答案】(1)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经济(或物质)基础: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科技(或技术)基础: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要成就。(3分)(2)安徽、四川。(2分) 作用:深圳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全国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任答两点,2分)(3)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分)(4)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分)【点拨】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入手回答新中国为当代中国奠定的基础。第(2)问较为简单

84、,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即可。中国20世纪以新的面貌融入世界的大事就是加入WTO。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一是三大改造,二是改革开放。【结束】60(2012年1月韶关一模39题)(27分)城市是文明的载体,是文明的产物。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中外城市化进程。材料: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19531975年中国的人口迁移(估计)时期性质人数(百万)资料来源19531957农村至城市80Chang(1968)19571958“下放”(干部接

85、受劳动改造)26RWLee(1966)19581964城市劳动下乡200“上山下乡”2001968“上山下乡”1525Crrent Scene(1969)19691975“上山下乡”120Peking Review(1976)19571975 城市至农村总数 546 摘自薛风旋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7301851年为第一阶段,即世界城市化的兴起阶段,第二阶段是18511950年,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这些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18。第三阶段是19501990年,世界广大国家向城市化迈进。 摘自凤凰网(1)分析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

86、叶,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简述城市化发展缓慢对民主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10分)(2)分析19501990年世界广大国家迈向城市化的背景。(6分)(3)简析19531975年我国城市化曲折发展的原因,指出1980年代始我国有利于城市化的举措。(8分)(4)此外,关于城市化,你觉得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探究?(3分)【答案】(1)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沿海城市化发展较快: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通商口岸的开放;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包括官僚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工业化、近代化的努力;交通便利,文化较发达。(4分。每1点2分,任答2点即可得4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

87、答案也酌情给分)内地城市化发展缓慢:军阀割据或战争;自然经济解体缓慢,工业化程度很低。(2分。任答1点即可得2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影响:城市化发展整体慢,影响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是导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2分,采点和采意给分)城市无产阶级队伍不够强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获得成功。(2分,采点和采意给分)(2)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二战”结束,世界局势总体缓和;经济全球化的新一轮发展。(2分。任答1点即可得2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发达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战后资本主义体系的确立;工业

88、化的深入;制度、政策的调整。(2分。任答1点即可得2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发展中国家:国家、民族独立;工业化起步;第三世界的兴起。(2分。任答1点即可得2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3)原因:19531957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实行,农村等各行各业的支援。(2分。任答1点即可得2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19571975曲折发展:反“右”扩大化;国民经济调整;“文革”、“上山下乡”;人民公社体制的推行。(4分。任答2点即可得4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举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乡

89、镇企业;对外开放;户籍制度改革;政府城市发展政策。(2分。任答2点即可得2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4)探究:城市化的规模与速度;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如土地、环保、住房、社会福利等。(3分,SOLO分层给分)【点拨】【结束】61(2011年9月汕头市四校联考38题)(23分)15至20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在经济领域经历了重大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有五次发展机遇,对中国和西方产生了不同的影响。(1)16世纪前后中国和西方几乎同时出现工业文明的曙光,但中、西方发展状况迥异。17、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取得长足发展。请说出其在科技、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4分)(2)18世纪60年代

90、至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康乾盛世”的余晖,西方却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工业革命。为什么中国没能发生同样的变革?(6分)(3)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给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概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试图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的努力。(8分)(4)20世纪50至70年代,新科技革命使西方迎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中国却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失误。试分析中国出现失误的原因。(5)20世纪80至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国是怎样抓住这一机遇的?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科技:近代自然科学如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产生。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4分

91、)(2)自然经济的顽强阻碍;封建专制统治;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政策。(3)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爱国实业家的推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国民政府的鼓励和支持。(6分)(4)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4分)(5)改革开放。启示:顺应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言之有理即可)。(3分)【点拨】【结束】62(2012年1月佛山一模38题)(24分)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不同时期各国GDP数据统计国家时间中国美国英国日本1820年329%18%95%3%1900年6%

92、236%185%24%材料二 近三十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8%,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达5万多亿美元,已经超越日本在世界排位第二。 摘编自凤凰网(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GDP出现的变化?(4分)(2)在20世纪初,为什么英美GDP能大幅超越中国?(10分)(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经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分析原因。 (10分)【答案】(1)变化:由1820年的世界第一,到1900年大幅落后于英美新兴国家。(4分)(2)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工业革命,近代科技进步,殖民扩张与掠夺,海外贸易;(任一点2分,不超过10分。)(3)高速增长、总量居世界第二

93、。 (任一点2分,不超过4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多边)贸易。(任一点2分,如有具体的正确表述可酌情给分,例:十一届三中全会、体制改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等,不超过6分。)【点拨】本题考查中外经济发展。(1)从图表中的时间信息入手,比较中国GDP在1820年和1900年的变化情况回答。(2)从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原因角度理解回答。(3)从材料信息中增长速度和地位方面找出“特点”。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体制改革等知识回答。【结束】63(2011年12月广东六校联考39题)(24分)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共同的追求。在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同时,关注民生,

94、以人为本,追求公平公正、致力社会和谐成为古今中外执政者的必修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据材料一,孟子提出的社会保障基本标准是什么?(2分)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政治思想?(1分)材料二 对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每日的工资为5卢布或更少,而对某些享有特权的人来说则享受更多的优惠百货公司还不到营业时间,门前已开始有两三百人在排队。那天是卖床垫,或许只有四五百件,却来了800到1000多顾客。不到天黑

95、,所有的东西都卖光了。需求量那么大,顾客那么多,就是在很久以后,一切东西仍会供不应求。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归来(1936年)(2)材料二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问题?(3分)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什么启示?(4分)材料三 (未来中国)不仅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2010年9月温家宝接受CNN记者专访谈(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分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农村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有哪些?(3分)为了“中国人活

96、得幸福而有尊严”,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3分)材料四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高频率出台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待暂行办法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民生建设的政策;决定3年内投资8500亿元改善医疗卫生,投资9000亿元改善住房条件;强调解决对困难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摘编自瞭望(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这表明我国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发展到什么样的新阶段?(2分)【答案】(1)标准:每户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2分)政治思想:仁政。(1分)(2)问题:普通劳动者工资待遇低;特权人物享受更多优

97、惠;物资奇缺,不能满足群众需要。(3分)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侧重发展重工业,忽略农业和轻工业,忽视民生建设。(4分)启示:农、轻、重协调发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要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注民生。(4分)(3)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3分)理论创新:提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3分)(4)现象:我国政府采取多种举措,努力构建社会保障体系。(2分)新阶段:民生保障进入法律化、制度化的阶段。(2分)【点拨】【结束】64(2011年11月扬州市期中24题)(1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毛泽东指出:

98、“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础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叫做自力更生”“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唐山、朱向东毛泽东自力更生思想初探(1)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自力更生方针的背景是什么?(2分)材料二 “我们谈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讲了个大有希望,不是中有希望,更不是小有希望几亿劳动群众,工人农民,他们现在感觉得心里通畅,搞大跃进。这一干起来,今年粮、棉差不多增产一倍钢铁可翻一番明年粮食总产量可能超过一万亿斤,钢铁明年可能超过两千万吨。总而言之,明年是基本赶上英国。十五年计划,两年基本完成。谁能料到?这就是群众的干

99、劲的结果”1958年9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2)从材料二中看,毛泽东是基于什么认识发动了“大跃进运动”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的认识有何依据?(2分)这场运动为什么会酿成一场灾难?(2分)材料三 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科学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提出了一系列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与构想。张先亮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材料四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

100、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节选自邓小平文选(3)结合材料三、四分析邓小平是基于什么认识作出了对外开放决策的?(2分)(4)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处理好哪两对关系?(2分)【答案】(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2分)(2)认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力量大。(2分)依据:社会主

101、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2分)原因:过于夸大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破坏了生产力。(2分)(3)世界经济国际化分工和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建国后前30年的闭关自守导致落后的教训。(2分)(4)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人的主观作用与客观经济规律的关系。(2分)【点拨】本题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第一问从建国初期西方国家对我国态度上分析。第二问第(1)小问从材料“谁能料到?这就是群众的干劲的结果”获得认识。第(2)小问从社会主义改造和 “一五计划”完成来分析。第(3)小问分析回答“大跃进运动”的危害。第三问抓住材料三“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抓住材料四“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第四问从“大跃进运动”和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自力更生的角度思考。【结束】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