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155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2023学年度高三历史试题10.25月考第I卷(共5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诗经中有大量诗歌提到了商周时期人们普遍种植的作物,其中,麦主要在河南、山西、陕西一带种植;黄河流域是适宜黍稷生长的好地方,在许多地域性诗歌中可见种植黍稷的描述;稻在山西、陕西和长江及其以南的地区种植较多;菽在陕西比较多见种植。这说明,商周时期()A农业生产得到发展B区域农业特征显现C南北经济联系加强D重农政策得以贯彻2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3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

2、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A农耕技术的推广B商业交往的便利C军事战争的需要D礼乐制度的重建4如表是开皇年间隋朝政府前后两次下诏的情况。这反映出隋朝()时间诏书内容开皇十五年(595年)二月“北境诸州,异于余处所有义仓杂种,并纳本州”,而且用.于赈灾的粮食是“杂种及远年粟”。开皇十六年(596年)二月义仓“准上中下三等税,也就是百姓按照划分的户等纳粮食税。规定上等户不超过一石,中等户不超过七斗,下等户不超过四斗。A边疆危机持续加重B南北经济差距逐步扩大C社会矛盾有所缓和D政策制定较为务实灵活5唐代有“

3、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表明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D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6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异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璃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泊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A海上

4、丝绸贸易兴盛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7辽初,沿用习惯法,“犯罪者轻量重决之”“夫兄弟一行(人)逆谋,虽不与知,辄坐以法”。辽朝第七帝兴宗时,“子弟及家人受赇(贿赂),不知情者,止坐犯人”,但“逆父母者,五车冁杀之”。这一转变缘于辽朝()A基层治理的重大创新B君主专制得到强化C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D法律形式发生变化8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9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

5、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10据下表判断朝鲜科举考试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创朝鲜词汇日本模仿唐代之政制,确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采用汉字楷书偏旁造“片假名”,取汉字草书偏旁造“平假名”越南李圣宗在国都“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国内政治制度完全仿效中国体制,仿佛一个缩小版的中华帝国A民族大迁徙大交融B文化生命力影响辐射力C中西文化双向交流D东亚一体观念不断增强11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

6、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一今美利坚教师丁匙良器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一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12如表为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简表。这些规定名称规定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公司律(1904年)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凡制造新式机器者

7、,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A促进了商业组织的近代化B否定了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政策C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推动了商人社会地位普遍提高13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A求富救国B实业救国C以商救国D富民救国14梁启超在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构想出一个“文学之盛,国力之富,冠绝全球”“黄白两种人权利平等、互相亲睦”的国家形象。据此可知,梁启超的小说A回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B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主渠道C带有明显的空想主义色彩D体现了国人对专制的反抗151911

8、年年底,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称“此次革命举动,秩序井然,并于外人利益,非常尊重,与从前此等乱事,大不相伴”,建议在京“各领事目下须以实在政府待革命”。英国外交大臣的上述举措()A说明民主革命成为时代主流B使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C利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D便利了革命形势的发展16新青年创刊之初,宣扬科学与民主,介绍西方思想,却没有受到关注,不得不休刊。复刊后,对孔教展开猛攻,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新青年影响力增强主要得益于A资本主义迅猛发展B顺应社会时局变化C儒家思想地位动摇D巴黎和会引发关注17下图漫画名为选举运动,画中所描绘的有力的大手握着一把大扫帚,将“贪污”和“官僚”扫出“苏维挨”大门。这些举措

9、A提升民众的民主自治意识B说明解放区注重廉政建设C践行抗日政府的政治构想D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1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作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91943年,国民党宣称五四运动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支流”,指出:“五四运动的发生,虽是青年学生激于爱国的热情,为一种爱国的自发的救国运动,但其内容原因,完全是本党革命思想普遍深入青年心坎的效果。”国民党这一

10、论述意在()A借助三民主义凝聚抗战共识B强调抗战期间国共合作的重要性C巩固其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D号召国民坚定国民革命奋斗目标20給下图拟定一个主题,最为恰当的是()A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B成功的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D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南向北发展21下幅是画家汤文选在1956年画的国画说什么我也要人社,该作品A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深入人心B折射出集体生产劳动具有优越性C体现出农村生产关系局部变革D彰显了画家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22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除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外,还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济技术合作。19741980年,中国先后与45

11、个非洲国家签订了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民一起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B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C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23如图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24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A苏联的农

12、业集体化运动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25改革开放之初,珠江电影向全国乃至世界讲述了发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故事”。比如,1984年上映的电影雅马哈鱼档,反映了个体户生活,随着影片风靡全国,“个体户”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选择,在全国掀起了下海经商、自谋职业的热潮。这()A折射时代变迁下的人们观念变化B意在彰显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就C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D使国企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开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小题,26题10分,27题13分,28题13分,29题14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小题10分)材料

13、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姓名任职地事迹刘陵安成(今属江西)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民皆还之。法雄南郡(今属湖北)(郡)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人以获安。刘平全椒(今属安徽)县多虎为害,平到修政,选进儒良,黜贪残,视事三月,虎皆渡江而去。童恢不其(今属山东)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

14、:“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据后汉书等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7华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本小题13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几万华工在欧洲战场从事艰苦工作,数千人献出了宝贵生命。材料一关于一战华工的部分研究资料文献史料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招募华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1916年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驻济南领事就劳工问题致英国公使的信,1916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英法等国规定招工各项工

15、资案,1917年中国人力援助战时法国,纽约时报,1917年威海市档案馆藏华工出洋歌,1917年旅法华工近状,东方杂志,1917年大战中的中国:她在劳力、原材料、军需品和食物上对协约国的贡献,亚洲,1917年第8期华工团二大队第3902号华工给德国皇帝的信(译件),1918年国王与中国华工军团,英国周刊,1919年华工在法与祖国的损益,华工周报,1919年在巴黎华工庆祝联军的胜利,华工周报,1919年英法华工归国后之处置,民心周刊,出版年不详招聘护送华工回国沿途照料员章程(中国驻巴黎总领事馆发布),旅欧周刊,1920年华工归国后该怎样,华工杂志,1920年其他资料尼古拉斯格里芬:一战中的英国华工

16、军团,军事事务,1976年第3期徐国琦: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版材料二探究主题甲华工赴欧的原因乙英法对华工的态度丙中国社会对华工的关注丁一战后华工的境遇(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2)参考材料一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选题意义,拟定研究提纲,列出3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要求:选题意义应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提纲应系统清晰,所列参考资料从标题上看应密切联系主题。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13分)李超的“新生 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

17、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杭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举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年12月1日、3日)涵养与发挥情感是积极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许多妇

18、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点问题,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诉他,他只是不理会!梁漱溟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年12月22日)对于李超女士底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速产制。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年1月1日)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14分)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

19、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高三历史10.25考试参考答案:1B【详解】依据材料“黄河流域是适宜黍稷生长的好地方,在许多地域性诗歌中可见种植黍稷的描述;稻在山西、陕西和长江及其以南的地区种植较多”,可知商周时期人们普遍种植的麦、季稷、稻、菽分别在不同区域种植,农业种植呈现区域性特征,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农作物种植分布情况,并不能得出“农业生产发展”“南北经济联系加强”及“重农政策”,排除ACD项。故选B项。2A【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说明法家主张用法治来治理国家;“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说明法家主张君臣需要用礼仪来教育百

20、姓,不然则不详。上述材料观点体现法家用法制来治理国家,用礼节来教育百姓的思想特点,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敬天,排除B项;德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材料强调的是法和礼,排除C项;外儒内法是一种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3C【详解】根据材料“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与书数、射御等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战马对军队是非常重要的,故汉代设有专门的相马理论者,C项正确;农耕主要是铁犁牛耕,排除C项;汉代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不会因为商业而专门设立相马课,排除B项;跟礼乐制度的重建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4D【详解】

21、结合材料可知,隋朝政府结合北境诸州的特殊情况划定户等的户籍制度,制定了义仓纳粮集中存贮、梯度缴存的各项措施,表明隋朝政府政策制定较为务实灵活,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边疆危机,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南北经济差距,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社会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5C【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将领即使领兵打仗获胜的荣誉也不及考上状元,说明当时文人的地位高于武将,这是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即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C项正确;题干不能得出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排除;题干强调的不是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也不是强调科举制的作用,排除BD。6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目前考

22、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是在福建、江苏、湖南、江西、浙江,这些地点都是在南方,说明宋代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海上丝绸贸易,排除A项;宋朝的衣料材质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宋代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无法得出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排除D项。故选B项。7C【详解】根据材料“辽初,沿用习惯法,犯罪者轻量重决之夫兄弟一行(人)逆谋,虽不与知,辄坐以法。辽朝第七帝兴宗时,子弟及家人受赇(贿赂),不知情者,止坐犯人,但逆父母者,五车冁杀之。”可知,辽初的法律保留了民族传统习惯法中严格、残酷等因素,适用连坐原则,而辽朝第七帝时法律已经改变了连坐的制度,但对于违背忠孝等儒家伦理的行为仍

23、然处罚严格,这反映出辽朝法律汉化的加深,法律受到儒家民本和忠孝思想的影响,这一转变缘于民族交融的加强,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基层治理,排除A项;法律的汉化无法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出辽朝的法律由习惯法向成文法的变化,只涉及法律原则,排除D项。故选C项。8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朝廷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地方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的相关情况,说明朝廷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目的是保证监察规范有效,A项正确;材料是加强管理不是限制权力,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是加强对御史的管理,没有涉及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D项。故选A项。9C【详解】

24、明代刻本书籍的作者将自己刊刻于书中,带有广告效应,说明当时的文化产品商业化程度加深,C项正确;唐代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戏曲艺术无关,而且元曲出现就意味着戏曲艺术走向成熟,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判断当时士人的思想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10B【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中华文化的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生命力影响到了周边的国家,即其辐射力非常强大,B项正确;表格内容涉及的是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国内民族大迁徙问题,排除A项;表格内容涉及的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问题,并没有涉及中国与西方,排除C项;表格内容仅是述及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非常大,但不能据此理解为东亚

25、一体观念不断增强,排除D项。故选B项。11D【详解】根据材料“一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可知,学者张斯桂认为万国公法对中国外交有益,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D项正确;A项内容与材料“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最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当时部分中国人力主融入国际社会,排除B项;材料只是强调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而非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12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末新政时期颁布的部分商务法规、章程简表,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促进了商业组织的近代化,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重农政策,排除B项;材料中

26、的内容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排除C项;材料中的观点促进了商业组织的近代化,“普遍提高”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3A【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和1901年“新政”,清政府创办一批近代企业,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说明清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挽救统治危机,A项正确;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时间和阶级均不符,排除B项;洋务派“以兵强国、以商求富”达到求富救国的目的,排除C项;清政府的措施不是为了富民而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排除D项

27、。故选A项。14A【详解】从材料可知,梁启超的小说中描绘的场景,彰显了当时国人救亡图存,希冀中华民族强大的愿望,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小说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主要渠道,故B不正确;梁启超的小说表达了对独立富强的追求,并非无法实现的空想主义,故C不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梁启超希冀民族独立、富强,没有体现对专制的反抗,故D不正确。15D【详解】依据材料“此次革命举动,秩序井然,并于外人利益,非常尊重,与从前此等乱事,大不相伴”,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期间,对列强在华利益比较尊重,英国政府未干预革命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民主革命成为时代主流,排除A项;清政府的统治土

28、崩瓦解是因为政府失去民心,失去了统治的基础,排除B项;材料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6B【详解】新青年创刊之初,宣扬科学与民主,介绍西方思想,却没有受到关注,新青年猛攻孔教,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说明新青年影响力增强主要得益于顺应社会时局变化,故选B;A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是新青年影响力增强的原因,排除。17A【详解】根据材料将“贪污”和“官僚”扫出“苏维挨”大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苏区推动民主进程的运动,这有利于提升民众的民主自治意识,A项正确;材料是苏维埃政权,排除B项;材料是苏维埃政权,不是抗日政府,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推动苏区民主进程,

29、没有体现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排除D项。故选A项。18C【详解】根据材料“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共中央的土地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是1924年-1927年,土地政策是实现“耕者有其田”,排除A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C项。1

30、9C【详解】根据材料“1943年”、“五四运动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支流”、“完全是本党革命思想普遍深入青年心坎的效果”等信息可知,国民党认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受到了国民党革命思想的影响,是国民大革命的一部分,这种观念反映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拉拢爱国青年,巩固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C项正确;凝聚抗战共识不是这一时期国民党的根本目的,排除A项;这一论述体现了国民党认识到了群众对革命的重要性,而非国共合作的重要性,排除B项;国民大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而抗战时期是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排除D项。故选C项。20A【详解】根据材料“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北京”的信息,

31、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前进路线。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并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革命,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抗战时期,延安成了抗日根据地的中枢和总后方,在此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主动撤离延安,在西柏坡领导解放战争走向胜利;1949年春,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会后不久,中共中央迁往北京,筹备新中国的建立。由此可知,符合图示的主题应是“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

32、革命走向胜利”,A项正确;“成功的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指的是红军长征,排除B项;“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排除C项;图示内容不仅仅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地区方位问题,而是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前进路线,排除D项。故选A项。21B【详解】通过观察图片,结合其绘制的时间和主题可知,1956年反映农民强调要求入社的国画,折射出集体生产劳动具有优越性,B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农村生产关系局部变革,排除C项;画面彰显的是现实主义而非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排除D项。故选B项。22D【详解】根据材料“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非

33、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济技术合作、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可知,中国为非洲国家提供帮助和合作,有利于非洲国家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排除A项;B项表述片面,中国和非洲进行经济合作也有利于中国经济治理机制的改善,排除B项;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均衡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23D【详解】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在下降,这意味着农业产值相对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制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这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一步推动不同产业在国民经济产值中

34、占比格局变化,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逐渐上升,第一产业产值占比相对下降,D项正确;这一时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A项;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并不会导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排除B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24C【详解】材料反映了西奥多舒尔茨对小农经济的赞同。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的是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承包生产资料和任务的农业生产形式,其基础是小农经济,由此可知,西奥多舒尔茨可能对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评价较高,故选C;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均是废除了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了集体经济,故排

35、除AB;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是在农业集体经营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故排除D。25A【详解】依据材料时间和“个体户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选择”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上映的电影雅马哈鱼档改变了人们对个体户地位的看法,这反映了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珠江电影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广东故事”宣传的贡献,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项;材料中个体户属于私营企业,并没有涉及到国企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26略本题系开放性试题,无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示例1: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东汉官吏的为官意识南郡前太守仅仅采取张捕的方

36、式处理虎患,反而让更多百姓受到伤害。刘陵为官,通过修德政,虎去民安;法雄为官,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不妄捕山林,虎患解决;刘平为官,修德政,举儒良,虎患解决;童恢崇尚人本(民本)思想,在捕虎的同时,以“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之理训诫老虎,以其正气可渲染到虎,令虎暗通其言,知过伏罪。从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东汉时期,如果地方官吏不黜贪残,不修德政,而仅是抓捕老虎,反而使得虎患危害更大,而通过德治仁及畜类,则收效甚佳,不除吏中之“虎”,仅除“山中之虎”,达不到治理虎患的理想效果。即虎患的治理效果受到吏治好坏的影响(或虎患惧怕良吏)这说明在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仍是主流意

37、识,深刻影响了官员的行为,官员们通过修德政(或仁政)来达到感化万物,治理虎患的目的,也体现儒家“天人感应”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总之,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东汉官吏的理政方式。参考示例2:吏治好坏影响生态环境 参考示例3:东汉史籍注重儒家价值观的宣传(史家评判标准受到儒家文化影响)参考示例4:汉代南方开发程度不高导致虎患横行【详解】本题系开放性试题,可抓住关键词“德政、选进儒良、仁及飞走、黜贪残、唯人为贵”,从儒家的德政(仁政)、“天人感应”、“以人为贵”的民本思想,亦或“反腐”(苛政猛于虎),“惩凶除恶”(除吏中之“虎”)、“吏治与生态”等角度切入。如选择“儒家”视角,阐述可分别概述刘陵、法雄、

38、刘平、童恢等四人的为官功绩,并结合南郡前太守等失败案例,进行对比,找出现象。接着结合东汉时期儒学主流价值观对士大夫的影响进行分析,点出“德政”“天人感应”等关键信息,最后得出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东汉官吏的理政方式。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即可。(参考论文东汉“虎患型史事”论析)【点睛】本题选取后汉书等史籍中关于东汉良吏与老虎相关的史事记载,要求学生自选角度发现问题,得出相应的推论,该题材料呈现、设问形式新颖,信息主题集中且思维发散性强,对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具有积极意义。27(1)分类:官方档案;书信;报刊报道;个人著作;民间口碑资料。(2)主题:华工赴欧的原因。意义:研究一战期

39、间华工出国的原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20世纪前期的世界和中国;辩证认知北洋军阀政府的内政外交;深化提升综合国力对国际竞争重要性的认知;了解现代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提纲:1,一战爆发与进程2,英法招徕华工3,华工出国4,华工在一战中的贡献。参考资料:。【详解】(1)分类:通过观察表格,结合所学知识,从文献资料的名称和出处对其进行分类,可得出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招募华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英法等国规定招工各项工资案和招聘护送华工回国沿途照料员章程,即为政府文件,属于官方文档,英国驻济南领事就劳工问题致英国公使的信和华工团二大队第3902号华工给德国皇帝的信即属于公私书信,而标有期刊出处的

40、中国人力援助战时法国旅法华工近状大战中的中国:她在劳力、原材料、军需品和食物上对协约国的贡献国王与中国华工军团在巴黎华工庆祝联军的胜利英法华工归国后之处置华工归国后该怎样即即均为报刊报道,尼古拉斯格里芬的一战中的英国华工军团和徐国琦的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即属于个人整理编撰的著作,最后的华工出洋歌即编号则属于民间流传的口碑资料。(2)描述:首先观察材料二中文字,从中选一个主题,如选择甲即华工赴欧的原因;确定主题后,结合历史背景,说明选题意义,如明确研究一战期间华工出国的原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20世纪前期的世界和中国,辩证认知北洋军阀政府的内政外交,从而运用唯物史观,深化提

41、升综合国力对国际竞争的重要性等认识,了解现代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接下来,按照要求,为个人所选主题拟定研究提纲,如围绕主题华工赴欧的原因,可从一战爆发与进程、英法招徕华工、华工出国和华工在一战中的贡献等四个方面入手;最后,列出研究主题所需要的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如研究华工赴欧的原因,需要的参考资料主要有;整个解题过程须注意,选题意义应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提纲应系统清晰,所列参考资料从标题上看应密切联系主题。28(一)社会关注的原因:作答角度:(作答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能从近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新旧思想冲突激烈的时代背景角度作答;能结合陈独秀等人的社会活动,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事件的推动

42、角度作答;能结合李超与家庭的矛盾,从李超之死与当时社会的关系角度作答。(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层次划分:(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的阐述进行评价)层次1:作答角度具有一定合理性,说明不够充分,表述不够完整;层次2:作答角度合理,能密切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完整、充分,逻辑严密。(二)新生的出路:层次1:能分别概括三人的观点,并进行简要说明;层次2:能结合三人的观点,从个人解放、社会改良、制度变革的关系角度进行较为充分的阐述;层次3:在对三人观点的论述中,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史实,阐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进行彻底的革命是“李超们”获得新生的根本途径。【详解】原因:据材料时间显

43、示出当时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文化的激烈碰撞,一方面民主思想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三纲五常思想根深蒂固;结合材料时间“1919年、1920年”等信息还可联系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指出其解放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洗礼的作用。出路:据所学可从解放思想,发展新型经济模式,反对重男轻女,实现男女平等方面回答。具体可以阐述为弘扬新文化、新道德;反对重男轻女,倡导男女平等;通过推动实现阶级平等带动男女平等;大力发展脑力劳动型产业,实现女性经济独立。17题,“为何社会关注?”转型时期或新旧思想冲突或出现新思想;具体事件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胡适陈独秀的作用等;李超与旧家庭的矛盾、封建礼教等。“出路”个人解放

44、:经济独立,自立自强,个性解放,接受知识和教育提升自己;社会改良:反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女性受教育,财产继承权,实现男女平等;制度革新:推翻(“反对”“摆脱”等用语不给分)封建主义或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封建观念”“封建统治”等不给分,强调变革制度),或走新民主主义道路(中共领导的革命、新中国建立等)。17【答案】(13分)(一)社会关注的原因:作答角度:(作答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能从近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新旧思想冲突激烈的时代背景角度作答;能结合陈独秀等人的社会活动,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事件的推动角度作答;能结合李超与家庭的矛盾,从李超之死与当时社会的关系角度作答。(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

45、之有理,可的情给分)层次划分:(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的阐述进行评价)层次1:作答角度具有一定合理性,说明不够充分,表述不够完整;层次2:作答角度合理,能密切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完整、充分,逻辑严密。(二)新生的出路:层次1:能分别概括三人的观点,并进行简要说明;层次2:能结合三人的观点,从个人解放、社会改良、制度变革的关系角度进行较为充分的阐述;层次3:在对三人观点的论述中,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史实,阐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进行彻底的革命是“李超们”获得新生的根本途径。【解析】第一小问社会关注的原因:据材料“1919年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结合

46、所学可知:此时五四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展开,近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新旧思想冲突激烈,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迅速传播,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一方面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三纲五常思想根深蒂固。据材料“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结合所学得出:一直关注女子解放和家庭问题的新文化领袖们出席追悼大会并现场作了演说,对事件有直接推动作用。据材料“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结合所学得出:李超追求女性平等权,却受旧家庭、旧制度压迫致

47、死,李超之死唤起了更多的女性参加到反封建婚姻、追求男女平等、反对封建制度的行列中来,对李超这样一位平凡女子的关怀,也体现出五四新文化人对男女平权思想之信奉及对弱势者之真诚关怀。第二小问新生的出路:据材料“涵养与发挥情感是积极的道路许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他只是不理会”、结合所学得出:梁漱溟希望通过启发女性的情感来推动女子解放,女子每个人的解放才能真正推动妇女群体的解放。据材料“一、家长族长的专制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结合所学得出:胡适从社会改良的角度探讨“李超们”新生的出路。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是社会底重大问题”、结合所学得出:无产阶级先锋陈独秀态度最为激进,要求彻底改

48、变社会制度以避免悲剧重演,但没有指明方向。我认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进行彻底的革命是“李超们”获得新生的根本途径,历史已经证明,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这一历史任务;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在中共的领导下,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了男女平等。18题,要结合时代背景。结合自行车、工厂、玩具、汽车、电灯、生产模范等信息,新中

49、国在国民经济恢复方面的努力(工业化的基础、建设热情等)。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和平鸽、和谐的氛围,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斗争,从社会稳定、人民热爱和平的角度阐释。结合向日葵、红旗等信息,从人们拥护共产党和认同新政权的角度作答。(“历史短文”,不少考生写了序号,或“提示语”,如“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思想上等”,阅卷时是要扣分的。“历史短文”中不能出现序号和提示语。)29参考示例:工人新村赏析表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我国经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合理调整,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

50、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扫清了道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恢复发展,我国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一)信息提取信息举例:(1)材料性质类信息:1952年的宣传画工人新村(2)经济生活类信息:工厂、自来水、自行车、电灯、生产模范锦旗、玩具飞机和玩具汽车等;(3)政治寓意类信息:红旗、向日葵、鸽子、报纸等;(4)场景主题类信息:整齐的房子、干净的街道、喜悦的表情、和谐融洽的氛围等。(若能提取其他信息,合理即可)层次要求;层次1: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零散的有效信息;层次2:提取材料信息比较全面,并能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

51、归纳。(二)历史阐述阐述角度:(阐述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1)结合工厂、生产模范锦旗等信息,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国民经济的努力,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角度阐述;(2)结合鸽子、和谐融洽的氛围等信息,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斗争,从社会稳定、人民热爱和平的角度阐述;(3)结合红旗、向日葵等信息,从人民拥护党的领导、认同新生政权的角度阐述。(若从其他角度阐述,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层次要求:(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的阐述进行评价)层次1: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并加以简要说明;层次2:能结合时代背景,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并在概括归纳的基础上进

52、行完整、充分的阐释说明。【详解】工人新村赏析表述:据所学可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我国经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合理调整,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扫清了道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恢复发展,我国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等角度回答。18【答案】(14分)(一)信息提取信息举例:(1)材料性质类信息:1952年的宣传画工人新村;(2)经济生活类信息:工厂、自来水、自行车、电灯、生产模范锦旗、玩具飞机和玩具汽车等;(3)

53、政治寓意类信息:红旗、向日葵、鸽子、报纸等;(4)场景主题类信息:整齐的房子、干净的街道、喜悦的表情、和谐融洽的氛围等。(若能提取其他信息,合理即可)层次要求:层次1: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零散的有效信息;层次2:提取材料信息比较全面,并能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归纳。(二)历史阐述阐述角度:(阐述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1)结合工厂、生产模范锦旗等信息,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国民经济的努力,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角度阐述。(2)结合鸽子、和谐融洽的氛围等信息,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斗争,从社会稳定、人民热爱和平的角度阐述;(3)结合红旗、向日葵等信息,从人民拥护党的领导、认

54、同新生政权的角度阐述。(若从其他角度阐述,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层次要求:(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的阐述进行评价)层次1: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并加以简要说明;层次2:能结合时代背景,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并在概括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完整、充分的阐释说明。(三)历史表述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思路不清,词不达意;层次2:能表述成文,思路不够清晰,语言不够流畅;层次3:能表述成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解析】据材料“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工人新村(1952年,孙佳桐何正慈作)”得出:这是一幅1952年创作的宣传画工人新村。据图5“工人新村

55、”得出:远处工业烟囱的浓烟;近处,生产模范锦旗等信息,为我们描绘了工业建设如火如荼的画面,这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国民经济的努力(重点放在恢复国计民生急需的矿山、钢铁、动力、机器制造等行业和主要化学工业,同时恢复和增加纺织及其他轻工业生产),自来水、自行车、电灯等说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图5“工人新村”得出:鸽子在天空自由地翱翔,整齐的房子、干净的街道、人们喜悦的表情、和谐融洽的氛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画面,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斗争,如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剿匪镇反、抗美援朝,促使社会稳定,人民更加热爱和平。据图5“工人新村”得出:远处工厂的红旗,近处门口的向日葵,表明人民拥护党的领导、认同新生政权。这幅宣传画这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对工业建设的激情,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也为将来一五计划的展开做了思想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