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四学科热点举要专题一国内热点考情动态分析本专题主要包括国内的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高考的基本命题规律是:第一,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试题背景材料,创设新情境,突出反映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体现了历史的“垂鉴往事,昭示后人”的教育价值和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积极的人文主义精神,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二,考查的热点问题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和主体内容,注重热点问题与所学知识的结合,以历史的眼光和现实问题来解读历史知识,强调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第三,命题不回避热点问题,考查频率高,如“三农”问题、区域经济、党的建设等热点问题,但考查的角度有变
2、化、情境有创新、内容有调整。第四,命题较多地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所占分值多。根据以上分析,2007年高考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注意四大区域经济,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因为这些地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古代的江南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近代各种经济成分的出现与消长、当代改革开放的成果、社会生活方面的变迁等,联系上海合作组织近几年取得的成果,突出上海的中心地位和长江产业带。(2)“三农”问题可能的考查方向有: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与应用、屯田垦荒的利弊与经验教训、建国后农业的曲折发展与原因,尤
3、其要重视生产工具的发明利用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3)党的自身建设的成就及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包括党在历史的重要会议、修宪与民主政治建设,明确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与影响,突出中共是能够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主题。(4)重大工程建设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方面,要从跨学科综合的角度准备。历史学科要从古代和现代的水利工程方面做好知识准备。(5)有周年纪念意义的大事,如,长征胜利70周年、西安事变70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八七会议和创建红军的三大起义80周年等。(6)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历史上的体现及经验、教训。考点核心整合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1.作风建设(1)1942年延
4、安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2)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用以指导广大党员的思想和行动。(3)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防止出现对个人歌功颂德的现象。(4)1951年“三反”运动:表明了中共从严治党的决心,教育了大多数干部,挽救了一批犯错误的同志,纯洁了队伍。(5)1957年整风运动:整风使全党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了新的认识。(6)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7)1978年十一
5、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开始形成新时期党的基本思想路线。2.理论建设(1)党的建立时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1923年的中共三大,制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年“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井冈山斗争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
6、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5年底的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3)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4)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春的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5)从新中国的建立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6年的“八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1958年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实
7、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八十年代,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1987年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1992年的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二、“三农”问题1.古代的休养生息政策
8、与盛世景象中国古代出现盛世局面,多与统治者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密切相关,比较好地协调了农民与土地、税收的关系,保证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主要盛世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2.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古代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的改进(如耕作工具、灌溉工具)、水利工程的建设、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作物品种的增多、耕地面积的扩大、人口的增殖、经验积累(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方面。3.古代的赋税制度和经济政策(1)赋税制度:主要有春秋时期的初税亩、两汉的编户制度、北魏的租调制、唐朝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北宋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
9、法、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等。其演变规律是:征税标准从人丁到土地、财产,由实物向货币,税种减少,征税定时。(2)经济政策:封建统治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确立了以农立国的思想。重要的经济政策主要有: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抑制兼并、保护小农经济的政策,鼓励农作物推广的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等。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督促和组织生产,其政策也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链接思考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基本内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封建社会中,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结合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说明农民对封建国
10、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是怎样逐步松弛的?概括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所产生的历史意义。提示:(1)国家建立户籍制度,对农民征收赋税、征发徭役。(2)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按田亩和资产多少收税,改变了以往以人口为主的收税标准;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来分担;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人头税。(3)促进了人口流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4.中共的土地政策和农村政策(1)建国前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抗战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中: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提出了土地改革总路线。(2)建国后土地改
11、革运动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规律,影响了经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一)西部开发1.古代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管辖(1)秦汉时期:关中地区修建水利工程。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通丝绸之路,加强了与沿线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西汉在西南地区设立郡县,加强与西南的联系。(2)隋唐时期:隋炀帝派人去西域。建立军政管理结构,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与各少数民族的联系:册
12、封回族首领骨力裴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与吐蕃通婚。(3)宋元时期:宋与西部少数民族政权的和战。元朝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元朝在云南地区设立行省。民族融合加强,许多汉族人民移居边疆。(4)明清时期:清朝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挫败少数民族贵族叛乱,设伊犁将军和西宁办事大臣辖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确立册封班禅和达赖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2.中国现代史上的西部开发(1)先后和平解放了云南、西康、西藏等地。(2)建成了宝成等铁路和青藏等公路。(3)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4)19561976年,建成包头钢铁工业基地、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和兰新铁路、湘黔铁路、成昆铁路。(5)西昌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13、的建设,展现了中国的航天科技水平。(6)十一届三中全会,更加重视西部开发,尤其在西藏援建了40多个中小型工程项目。(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1.古代政府对东北地区的管辖唐政府在黑水靺鞨生活的地区设置都督府,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元朝设辽阳行省管辖东北。明朝设奴儿干都司管辖东北。清朝设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2.列强侵略东北(1)尼布楚条约对东北地区的规定。(2)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3)天津条约规定开放营口为通商口岸。(4)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后又取得了三千万两白银的赎辽费。三国干涉还辽。(5)19世纪末,
14、俄国在东北抢夺铁路修筑权,强租旅顺、大连,把东北变成其势力范围。(6)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扶植代理人,维护其在华利益;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成立伪满洲国,在东北实行殖民统治。3.新中国成立后迅猛发展的东北“一五”计划期间,基本建成东北重工业基地;大庆油田建成投产。(三)珠江三角洲1.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1)秦朝设南海郡,修驰道,修灵渠。汉武帝设南海九郡。(2)珠江流域用上了中原传来的铁器。(3)隋唐时期,广州是当时南方的大都会。(4)北宋时,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5)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6)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7)清政府留广州一地与
15、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公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链接思考结合政、史、地三科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有哪些?提示:(1)地理位置优越,江河湖海相通,水资源丰富,内外交通方便,在对外开放中处于我国和亚太地区连接的前沿。(2)工业发展较早,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力量强,工业门类齐全,综合经济效益高。(3)农业基础好,乡镇经济发达。(4)科技文化先进,内外贸易发达,城市化走在了全国前列。(5)国家制定了有利于沿海地区发展的特殊政策。2.近代珠江三角洲的变迁(1)列强割占土地、开埠通商、强占租界、划分势力范围。(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民族工业,著名的有广东继昌隆缫丝厂等。(3)新思
16、想发源早,如维新变法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4)革命运动不断,如黄花岗起义、广东革命政府、黄埔军校、广州起义等。3.新中国成立后的珠江三角洲(1)1980年,党中央正式确立深圳、珠海为经济特区。(2)1984年,珠江三角洲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3)重大建设项目有京九铁路、大亚湾核电站等。链接规律对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1.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政治发展程度关系密切。唐宋以前,关中、中原地区是封建王朝的政治统治中心,这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吻合。2.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与政治发展、自然资源关系密切。近代以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都充分利用了良好
17、的交通条件和自然资源,而西部地区较多地受到了交通条件的限制。3.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明显,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崛起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四、重大工程建设1.水利工程(1)重要的灌溉工程:芍陂、都江堰和郑国渠、漕渠、六辅渠、白渠等。(2)综合性水利工程:邗沟、灵渠、大运河等。(3)汉武帝、汉明帝治理黄河。2.其他工程主要有边防工程如长城等,道路工程如驰道、赵州桥等,城市建筑如阿房宫、各朝都城等。3.中国近现代的著名工程近代: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茅以升设计的钱塘江大桥落成。新中国:主要有交通工程如宝成铁路、京九铁路、青藏铁路等;工业工程如大庆油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水利枢纽工程如三峡工程、
18、南水北调工程等。五、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1.古代、近代思想家的理想社会(1)道家思想: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法,这一政治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影响很大。(2)儒家思想与实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强调仁政,缓和社会矛盾,以爱人之心调解和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其思想实践体现在汉、唐、明清初年减轻剥削、轻徭薄赋,从而出现一些治世景象。(3)太平天国: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2.古代的环境保护孟子等思想家提出“斧斤以时入深林”的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关中地区(今渭河平原)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过度垦殖,唐代以后逐渐衰退;唐代烧山
19、、圩田等过度垦殖破坏环境;清朝大规模开垦荒地带来了双重影响;古代重视黄河治理。考题名师诠释【例1】 (2006江苏高考,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县。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通典卷十漕运材料二(通济渠和邗沟开通后)水面网四十步,通龙舟,一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江南河开通后)八百余里,水面阔十余丈,又拟通龙舟,并置驿官草顿。大业杂记材料三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隋书卷六八阎毗传材料四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
20、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李敬方汴河直进船请回答:(1)隋朝开凿大运河除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其他目的,根据材料一、二、三加以概括。(2)大运河开通后,后人对此褒贬不一。根据材料四,归纳三位诗人的不同观点。(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你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解析:第一问要从三则材料中概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目的,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如:材料一中的“天下利于转输”、材料二中的“拟通龙舟,并置驿官草顿”、材料三中
21、的“将兴辽东之役”等。第二问要从三位诗人的作品中判读他们的观点,因为诗句平直,意思明显。第三问必须注意是“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和“正反两方面”,也就是要从总体上简要评价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既要从教材中得出结论,也要从材料中总结,如“对人民的搜刮”等。参考答案:目的:沟通南北交通运输,满足隋炀帝巡游作乐的奢欲,运输军队和物资北征高丽。胡曾认为开凿大运河导致隋朝灭亡。皮日休肯定了开凿大运河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李敬方着重指出了运河开通后统治者对江南的搜刮和掠夺。积极作用: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有利于沟通南北交通,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消极作用:加重了劳动人民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隋朝的
22、迅速灭亡,也加强了对江南人民的搜刮、掠夺。开凿大运河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讲评: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是与当前的南水北调、三峡水利工程建设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相联系的。所引用的材料大部分是考生熟知的,问题立意平直,解答关键是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炼观点。学生答题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对材料利用不足,不能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材料与教材结合不好,不能互相印证;语言不够简练。链接提示(1)隋朝运河的兴修,是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但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2)古今中外各项重大工程的建设,都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基础,脱离了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的工程建设会严重影响
23、国家的发展。(3)古代长城、运河、兵马俑等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要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尤其是长城,它的实际政治军事价值已转变为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象征。【例2】(2005广东高考,30)中国共产党在1953年、1958年和1987年分别制定了基本路线(或者总路线),请分别说出其主要内容以及对当时社会的重要作用(或影响)。解析:解题时根据时间提示可以判断,三个中心项分别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然后答出其具体内容,要注意表述的准确性;对作用和影响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去回答。本题识记内容较多,史实含量大,这启发我们在备考中应重
24、视对基本史实的掌握和记忆。参考答案: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造”)。引导全国人民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指明了方向。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简称
2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促进改革开放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讲评:纵向考查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立意清晰,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答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主要内容记忆不准、不全,对社会影响归纳不全,对“基本路线”理解错误等。3+X综合向导一、科内综合1.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理论成就与突出贡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革命的途径、方式等问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又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途径,取得了重大成就。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
26、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领导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武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灵魂(1)形成:从1935年遵义会议,经过1942年延安整风,到1945年七大召开,正式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党确认并沿着毛泽东开辟的正确革命道路,运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民主革命不断发展。(2)发展: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转
27、移到城市,为即将开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建国后,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取得了过渡时期的一系列成就和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3)偏离: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1958年又树立起“三面红旗”,1959年“反右倾斗争”,1962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论,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文革”结束后提出“两个凡是”方针,都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重新确立: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打破了个人崇拜,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伟大的转折。3.古代廉政兴国、腐败亡国的史实(1)廉政兴国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
28、训,爱惜民力,出现治世景象。光武帝吸取王莽败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出现“光武中兴”。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强调存百姓思想,出现“贞观之治”。唐玄宗力图改革,形成“开元盛世”。周世宗严惩贪官,减免苛捐杂税,使国力强盛。(2)腐败亡国秦朝实行暴政,滥用民力,修宫殿,造陵墓,经二世而亡。东汉中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瓦解了东汉政权。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激化矛盾,隋朝败亡。唐玄宗后期沉湎声色,政治黑暗,唐朝败亡。宋、辽的灭亡都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导致一系列社会危机造成的。明朝后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明朝败亡。清后期,政治腐败,官场黑暗,最终无力抵抗列强侵略而走向灭亡。4.新中国农
29、业的发展(1)建国初期农业的恢复:1950年到1952年,我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土地改革以后。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到1952年,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2)农业合作化道路:从1953年起,国家进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走向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3)一五计划时的农业:19
30、57年,农业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因受自然灾害影响,粮棉等增产有限。(4)农村的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5)“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遭受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停滞不前。(6)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这就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
31、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已跃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这就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5.世界历史上的相关农业问题(1)英国:圈地运动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破产,新贵族经营农村牧场、工商业,是资本主义发展原始积累的一个方面;资产阶级革命中没收教会土地。(2)法国:大革命时期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出售逃亡贵族的土地,按当地人口分配农村公有土地,无条件废除封建义务,比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但小土地所有制的存在,
32、制约了工业的发展。(3)美国:独立战争后,南方诸州实行大种植园制。内战中,美国颁布宅地法,开发西部土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中,罗斯福新政调整了农业政策。(4)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农民可以高价赎买土地。十月革命后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1927年开始农业集体化;赫鲁晓夫对农业进行改革。(5)日本: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废除土地买卖的禁令,统一征收地税,从法律上保障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二、跨科联系1.党的建设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八十多年来,中共不断发展、完善自己,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反思历史,要从党的作风建设、思想路线、领导核心的形成等方面,
33、总结经验教训。从政治常识看,要重视党的领导、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依法治国等方面知识。从哲学常识看,要在联系的观点、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量变与质变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面加强学习。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多在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提出与实施上,要把握切入点。2.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从历史学科看,要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重要的经济政策和赋税制度、不同阶层解决和处理土地问题的举措与实践效果、建国后农业发展的新气象。从政治学科看,要了解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迎接“入世”对农业挑战、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地理学科看,要
34、了解生态农业、农业与城镇化、农业生产的特点与条件、农业结构布局的调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3.工程的兴修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计历朝历代都重视各类工程的修建,在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兴修的重大工程及其社会价值,要从其建设的原因、影响、经验教训、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等方面分析、评价,这主要是历史学科的认识范畴。当今重大工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涉及地形、地貌、地质、气候等,则是地理学科考查的范围。从政治学科来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资源的优化配置、社会主义的本质、国家的职能等原理的分析、应用,是需要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的。此外,还要突出南水北调工程的跨学科
35、联系,突出古代宫殿建筑的史地联系。4.法治社会与民主政治古代中国法家思想如韩非子,强调法律的作用,依靠严刑酷法维护专制统治,目的是维护中央集权制度。近代中国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索民主政治和法治的建设,如资政新篇中“以法治国”的主张;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民权主义”,颁布临时约法,提出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规定中华民国是议会制内阁制的共和制度;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抗战胜利后中共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治社会的建设,如共同纲领和新民主主义民主,1954年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但也经历了从反右派斗
36、争到文革在民主政治问题上的失误,主要体现在忽视民主法制建设、个人崇拜等。三、综合演练(2005全国高考,39)根据图4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材料二: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材料三:对来到敦煌的西域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估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材料二、三据三国志请
37、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亡我祁连山”是由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根据图4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5)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6)根据河西走廊的地理特点及开发利用这一地区的历史经验教训,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四:河西走廊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之一。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产业机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了变化。表2东西部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状况(单位:
38、%)区地度年200120022003西部12省市区东部11省市21.040.738.310.948.740.420.041.338.710.247.342.519.442.837.89.350.939.8表3东西部地区第一、二、三就业结构状况(单位%)区地度年200120022003西部12省市区东部11省市61.112.926.042.027.630.459.913.326.840.428.031.658.113.928.038.129.832.1 (7)分析表2和表3中的数据,说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的状况,并与东部进行比较。解析:(1)由材料一中的汉书可知事情发生的时间是西汉,
39、由匈奴歌谣“亡我祁连山”可知匈奴大败,被逼退出祁连山一带。匈奴大败的原因是汉武帝时,西汉依靠强大国力,对匈奴展开几十年的军事反攻,尤其是卫青、霍去病与匈奴三次大战,匈奴被重创。(2)由材料二“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地”可知这一时期该地区出现土地兼并。由材料一中的“宜畜牧”到材料二的“耕种”可知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由畜牧业经济转为农耕经济的变化。第二个变化在我国古代社会较为常见,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也破坏了环境。环境问题在这一时期还比较突出。(3)材料三中的仓慈是三国曹魏初年时期的敦煌太守,他所采取的一系列保护鼓励贸易的措施有利于提高商人的积极性,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
40、于西域地区和内地的联系。考生较难答出“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这也是本题的精华之所在。本题的材料很新,虽然三国不列入考试范围,但本题立意很好,使用合理,值得借鉴。(4)河西走廊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较小,大气降水较少,灌溉水源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为有高大的祁连山,其冰雪融水成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在地势低洼的山麓地带形成绿洲,绿洲彼此相连,形成绿色的走廊,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5)该地区大气降水较少,高山的冰雪融水是主要的补给水源,若农业用水过度,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力,加上该地强烈的太阳辐射、旺盛的蒸发、大风等自然力的作用,土地资源将严重缺水,从而造成土地荒漠化问题。(6)本题是建
41、立在前面几问的基础上的。首先要明确河西走廊的地理特点和开发利用这一地区的历史经验教训,然后再联系哲学知识中有关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理进行分析,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如何”这一设问角度。(7)本题主要是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把数字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要辩证地分析问题,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不足。在语言表述上要注意概括性和归纳性。参考答案:(1)汉(武帝)派霍去病击匈奴,匈奴退出河西走廊。(2)由畜牧业转为农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3)促进通商,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西域各族与内地的友好交流。(4)主导自然条件是水。内陆干旱地区或气候干旱(根据经纬网确定为内陆地区;沙漠广布;季节性河流或内流
42、河)。由于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在山麓地带形成许多绿洲(这些绿洲彼此相连,形成了绿色走廊)。(5)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6)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一定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其特殊性。人类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条件和自然规律发展相关产业,这是由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所决定的。河西走廊地区总的来说适合畜牧业的发展,历史上对河西走廊地区的开发,有着重大的军事、社会、经济和文化意义,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大量增加的人口
43、及过度农业发展,加剧了人地矛盾,对自然环境有着一定的破坏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因此,我们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要看到改造自然中的有利后果,也应看到可能的不利后果;不仅要看到短期后果,也应看到长期后果;不仅要看到局部后果,也应看到整体或更大范围的影响。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规律都具有客观性,我们不仅要认识自然规律,也应当不断加深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并加深对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综合作用的认识。(7)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与东部地区结构相比,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高,第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低。从西部地区就业结构的变化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便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与东部地区就业结构相比,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较高,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较低。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