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考点二小说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命题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种,考查环境描写的命题角度有三种: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特点的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设题角度一概括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相关知识|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方法思路|1概括自然环境特点两法(1)要看描写的是哪些景物。如山、水、树木、日月风光等,要学会从景的“形、声、色”等角度分析概括环境特点。(2)要看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注意文中能揭
2、示景物特点的形容词,尤其关注文中描写这些景物的修饰词。如果没有这些词语,则需要自己选用词语概括。做这类题时要特别注意审题,注意“景物特点”与“景物描写的特点”的区别,后者要求答的是“景物描写的技巧(手法)”。2分析自然环境作用2个角度角度作用掌握自然环境描写的基本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背景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暗示人物身份、地位、思想、性格,或烘托、衬托人物心理象征、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暗示、铺垫或展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场景转换)作为情节线索,勾连故事揭示或深化主旨,增强意蕴,情景交融,营造意境根据位置判定其作用如果所给景物文字出现在开头,那么
3、其作用主要是给全篇“定调”,或者定下感情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加舒缓自然、顺理成章。另外还有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感染读者或主人公的作用如果出现在人物出场前,那么其作用便是导引人物出场;如果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中,那么其作用是推动情节发展如果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那么其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如果景物描写作为小说的主背景,那么其作用很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解题示例|【例】(2019年全国卷,原文到梨花屯去,见“分析情节作用”部分)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思维流程第一步:审题目(微指导)从题目中“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可知考查的是环境描写的作用,结合文本内容
4、可知,文中的环境描写指的是沿途看到的景色,是自然环境。此题考查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第二步:找角度(勤动手)开头处:“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作用是 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勤动手)中间处:“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作用是 以景物描写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暗示了人物愉快的心情。(微指导)结尾处:“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气息。组织答案
5、答案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对点演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一根火柴叶骑我独自站在这广袤、寥廓的雪域之地,雪花如落下的枫叶漫天飞舞,淹没了足迹,隐去了生机,空留一片彻骨的银白把大地冻结。但即或如此,多年前,我仍能在这土地上分清兔子的粪便、辨出百米外獐子啃食地衣发出的碎响。而今天,我孤独地站在雪地,再也闻不出故乡烟筒里散发出的炊烟。是的,我不得不承认,一个年迈的猎人,迷失在了他曾经无数次穿行过的土地上。我开始整理身上的物资,背包里食物充足,这些肉干足够我
6、撑上三天。但就在检查包底时,我不幸地发现,背包撕开了一道豁口,自己唯一的一块打火石再无踪影。我浑身一紧,一股寒意顿时从四肢散入身躯。我急忙搜寻外衣的口袋,里面还有一盒自己用来点燃烟斗的火柴,但在盒子打开的瞬间,我立即陷入了无尽的暗夜,里面仅有一根火柴。我瘫坐在无垠的雪地里,绝望地发出咒骂。我痛恨自己的老去,不辨东西。我痛恨命运的尖薄,在这存亡的关头夺去救命之物。难道冥冥之中,这就是一个老猎人无法脱逃的宿命?然而,我却无意就范。我是一个猎人,一个以山林为家的乡巴佬,生存或者死亡是我一生不曾回避的问题,我们或将苍老,枯竭的躯干也终将交还给这片挚爱的土地,但却从来不是一个向天乞怜的可怜虫。天色将晚。
7、我用树枝在雪地里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然后从四周捡拾了一些枯枝败叶,堆放在一旁,这是自己仅有的希望。“你只有一根火柴。”我提醒自己。入夜,风雪愈紧了。狂风怒号着,在山谷里往来驰突,折断了枯枝,卷起了残雪,自己的帐篷在风暴中摇摇欲坠,寒冷像饥饿的狼群,将我层层包围。“点燃那根火柴吧,你别无选择。”“狼群”狞笑着说。我把火柴紧紧攥在手心,感受着“狼群”的啃食。它们的尖牙刺破我的肌肤,穿过血肉,直抵皮囊下的灵魂,而我蜷曲在这荒寒的冷夜,任由分食。我望向身旁的枯枝,欲望在心底挣扎。我想象它们倔强地燃烧起来,火苗微弱,在风雪中苟延残喘,却画出一个昏黄的圈,点燃一盏或明或暗的灯。“不用了,留给明天吧。”第二
8、天,我爬出帐篷,穿过雪原林海,希冀在某座山后能看见那熟悉的景象,但最终,除了满目苍凉,再无一人。我孤独对抗着这寒夜的侵袭,夜再次来临。“点燃那根火柴吧,你别无选择。”“狼群”追赶上来,龇牙咧嘴,不肯罢休。“留给明天吧。”我气息奄奄躺在帐篷里,听着血液流动的声音,回答他们。我是在第五个夜晚被村庄的人发现的,据说,找到我时,我倒在帐篷门口,冻成了一个冰人。乡亲们把我带回寨子,问我是怎么在雪地里活下来的。我说,我有一根火柴。他们觉得难以置信。后来,他们知道我弄丢了打火石,的确没有撒谎,又好奇我有一根火柴为什么没有点燃。“如果真的点燃了,我就冻死在雪夜的第二个夜晚了。”乡亲们若有所思,但似乎也没听明白
9、。而我深深地懂得我能活着,因为我手上有一根随时可以点燃的火柴。(选自啄木鸟,2019年第6期)小说中有多处关于风雪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作用。解析: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我独自站在这广袤、寥廓的雪域之地,雪花如落下的枫叶漫天飞舞,淹没了足迹,隐去了生机,空留一片彻骨的银白把大地冻结”,开头的雪景描写,为人物活动、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入夜,风雪愈紧了。狂风怒号着,寒冷像饥饿的狼群,将我层层包围”,文中多处雪景描写,强化环境的酷寒恶劣,烘托老人的心理,刻画人物形象。雪景描写,推动情节发展,风雪愈紧,推动了后文老人晕倒获救等情节的发展。同时,风雪酷寒也具有困难、挫折的象征意义。答案:开头的雪
10、景描写,为人物活动、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雪景描写强化环境的酷寒恶劣,烘托老人的心理,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风雪愈紧,推动了后文老人晕倒获救等情节的发展。风雪酷寒具有困难、挫折的象征意义。设题角度二概括分析社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相关知识|所谓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等。|方法思路|1概括环境特点的5个角度角度释义从“时”的角度
11、思考“时”泛指时间,具体指时代背景、写作时间,比如“抗战时期”,也指自然环境中的时令节气从“地”的角度思考“地”泛指地点,具体指“场所”“场合”“地域”等,看看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从“人”的角度思考“人”指人物,主要指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团结友善)等角度分析。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而十分虚化的社会环境,通过厘清人物之间的交往,判断人际关系是友善的还是紧张冷漠的,等等从“事”的角度思考“事”指事件、情节,主要指从情节发展过程中、生活工作的状态中分析概括,比如“激烈残酷”从“景”的角度思考“景”指“景物”,主要指从景的“形、声、色”等角度分析概括环境特点,要看看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尤其关注文中描
12、写这些景物的修饰词。如果文中没有这些词语,则需要自己选用词语来概括,比如“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等以上提供的思考角度,文本中不一定都体现得比较明显,分析概括时要灵活。2环境描写作用类题目两步走第一步:找到环境描写的具体语句和在文中出现的具体位置,分析环境的特点,因为环境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是一致的,也与环境描写的位置有密切的关系。场景位置作用分析出现在小说的开头给全篇“定调”。或者定下情感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舒缓自然、顺理成章出现在人物出场前导引人物出场,渲染人物出现的气氛,是人物出场的背景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中推动情节的发展,暗示小说情节将要有巨大的推进作为小说的主背景可能是
13、作为一种象征。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自己命运斗争的象征其他位置营造特定的意境、渲染某种气氛、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感染读者第二步:找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以及环境本身等多个角度去考虑。指向作用人物方面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林黛玉进贾府对荣禧堂的描写。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如祝福里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主题方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如林黛玉进贾府在第一段通过对贾府各种门的描写反映出贾府森严的等级制度|解题示例|【例】(2018年江苏卷)阅读下面
14、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小哥儿俩凌叔华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也像特别同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方桌子上,两个孩子跪在椅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鸟笼子。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吃饭的时候,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怎样卷起来吃。二乖因为还小,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
15、耐烦坐在背着鸟笼子的地方,吃了两包,他就跑开不吃了。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赶紧跑到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掷在地上,八哥不见了。“妈八哥呢?”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给野猫吃了!”妈的声非常沉重迟缓。“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的却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着哥哥。大乖哭出声来,二乖跟着哭
16、得很伤心。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爬在妈的膝头上,呜呜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子,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妈叫住他,他嚷道:“报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仇不算好看!”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了。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妈低声吩咐厨子。大乖听见了妈的话,还是气呼呼地说:“谁叫它吃了我们的八哥,打死它,要它偿命。”“打死它才”
17、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圆睁着泪还未干的小眼。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二乖给哥哥着急的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报仇,跳着出去。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湿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歌
18、唱,毛掸子也掷掉了。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后院的了。他蹓达到有太阳的墙边,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噢咪噢地娇声叫唤,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跑进后院来了。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学它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睛转也不转一下。“它们多么可怜,连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大乖说,接着出主意
19、道,“我们一会儿跟妈妈要些棉花同它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它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小猫在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哥哥,你瞧它跟它妈一个样子。这小脑袋多好玩!”弟弟说着,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猫。(有删改)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思维流程第一步:审题目(微指导)题目问“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可知考查的是人物成长的环境。“家庭环境”既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要紧扣景物描写和人际关系分析。第二步:找角度(微指导)从“人”的角度:小说描写的人物有“教大学堂”的七叔叔,爸爸有自己的“书房”,放假的日子去看戏,家中雇有厨子,出门雇人
20、力车。厨子称孩子为“少爷们”。可见生活富裕,有文化知识。(微指导)从“景”的角度:从住所的环境看,有前后院子,前院子里挂有八哥、后院子里种有丁香。生活优裕,经济状况好。(微指导)从“事”的角度: 爸爸和七叔关系融洽,厨子和孩子关系融洽;妈妈吩咐厨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为人善良。组织答案答案经济状况良好:家有厨子和花园等。文化氛围浓厚:家有书房,经常看戏,注重教育等。人际关系和谐:尊重孩子,兄弟友爱,主仆融洽等。|对点演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古镇人家袁省梅古镇的街道短,窄,布局是独特的T字型,黑瓦灰墙的房屋看上去拥挤,却不显纷乱,倒是挺安静的。近年来,是越发的安静了。短
21、短的老旧的小巷子,斑驳的墙壁,坑洼的石板路,盛不下年轻的眼光和心思。镇上的青壮年坐船,或者火车汽车,去上海,去宁波、杭州,或者更远的地方打工,头也不回地走了。石板巷就更安静了。周嫂子带着孙子小宝,叽叽咯咯的笑闹,从早上直到夜幕裹了古镇,给小巷子带来许多的热闹和欢笑,石板巷就泠泠叮叮地氤氲开一片一片的温暖和生机。刘叔家和周嫂子住邻居,门挨着门,却没有周嫂子家的热气腾腾,这是刘叔说的。刘叔说周嫂子跟孙子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刘叔的老伴早逝,儿子儿媳带着孩子在城里。刘叔看着周嫂子家的热闹,七拐八弯的皱纹里就多了许多的东西。刘叔叫儿子把孙子送回来,他照看。刘叔心说,孙子回来了,他家也像周嫂子家一样的热气
22、腾腾。可是,儿媳妇不愿意。儿媳妇说,孩子两岁多了,快上幼儿园了,到了乡下,染一身的坏习惯,还说满嘴的乡下话。刘叔知道,儿子已经把孩子的户口买到城里了,他们,也在城里买下了房子。孩子到了去幼儿园上学的年龄,交上一笔钱,就跟城里的孩子一样了。刘叔只是不明白,家里有啥不好的?况且,镇上的幼儿园也挺好。刘叔把古镇说得天好地好,孙子也没回来。刘叔就跟以前一样,落寞地蹲在门边,秃鹫般佝偻着背,看着周嫂子跟孙子一起玩闹。有时,也跟着笑两声。有时,周嫂子回去做饭,刘叔就给孩子讲故事,说儿歌,都是很久以前看过的说过的,一说,刘叔也没想到,竟然都在嘴边,能说好多。有一天,周嫂子去街上买菜,嫌带着孙子累,就把孙子托
23、付给刘叔照看一会儿。刘叔好的好的答应着,飞快地从家里拿来了饼干和八宝粥,都是儿子给他买的,他给周嫂子的孙子小宝吃。吃完,喝完,也不知他从哪儿找出铁环和陀螺,在巷子教宝宝玩滚铁环、抽陀螺。宝宝跟着刘叔比跟着周嫂子还要开心。周嫂子回来,宝宝不跟她回去,小尾巴一样跟着刘叔,爷爷爷爷叫得欢。周嫂子不好意思,做了阳春面包了饺子,就端一碗给刘叔送去,烧了鱼虾,也要给刘叔送半碗。没几天,周嫂子和刘叔的事就在小镇上传开了,人们的话题自然集中在刘叔和周嫂子的身上,这个房挨房檐靠檐的小镇上到处在传播这条新闻。人们说,一个寡,一个孤,正合适。人们说,没准,这俩人早都在一起了。说什么的都有,而且是越说越暧昧,越说越生
24、动,细枝末节地演绎开了。刘叔是在好多天后才从人们的眼角嘴边寻思到了一些异样。他嘿嘿笑,不管不理那些闲话,看见宝宝了,还是一颠一颠地给宝宝拿饼干拿八宝粥,带宝宝叠纸飞机抽陀螺。宝宝哪知道世相?也还是像小尾巴一样跟着刘叔在石板路上从这头跑到那头。周嫂子害怕闲话,却拗不过宝宝,只好不等刘叔开门,就带着宝宝去另一条巷子玩。若是听见刘叔在门口,她就关了门,不让宝宝出去。刘叔看出了端倪,就把给宝宝叠的纸飞机、扎的毽子放到周嫂子家门边,躲到门里,从门缝看周嫂子和宝宝,听他们在巷里的说笑,他也悄悄地跟着不出声地笑两声。这种不出声偷偷的笑,让人感觉到格外地心疼和无奈。周嫂子再看刘叔时,就看见了刘叔眼里的黯然和热
25、切,她的心里突然生了许多说不清的不安。阳光抚在古镇上,抚出来一条条悠长的阴凉,和挥之不去的黑深的忧伤。斑驳的木门、墙壁,石板路上大的小的坑凹,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岁月的匆匆和脆弱。周嫂子被眼前的景象弄得心碎。周嫂子咬咬唇,回到家里,坐了好久,直到宝宝从刘叔家回来,她才起来去烧饭。周嫂子做了光面。她记得刘叔喜欢吃光面。她还烧了虾,蒸了鱼,都是刘叔爱吃的。梆梆梆。很大的敲门声。执拗,大胆,故意给人听似的。就是故意给邻居听见让邻居知道的。周嫂子说,怕啥哟。隔着门,周嫂子高声大嗓门地喊刘叔,叫刘叔来端饭。刘叔欢喜地接过饭,不走,叫周嫂子等一下。他扭身回去了。刘叔从屋里出来时,把饭盒递给周嫂子,嘿嘿笑,宝
26、宝醒了,叫过来,我用鱼骨给他做了个小枪呢。周嫂子接过饭盒,觉出了饭盒的沉,打开一看,她的眼睛一下就瞪大了,眼泪也倏地在眼里绕开了。饭盒里装着包子。不用看,周嫂子也知道,是她最爱吃的三鲜馅包子。雨扑簌簌地下了。雨,下在古镇的屋顶上,也下在青石板上。青石板路上旋即开出了一朵两朵的水花,晶亮,透明,干净又好看。小说开头、结尾段都对古镇进行了环境描写,有何独到的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解析: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人物、情节、环境、主旨几个方面思考。如开头的描写“古镇的街道短,窄,房屋看上去拥挤,却不显纷乱”,突出古镇的安静与闭塞,也为情节的发展做好了铺垫。结尾“雨,下在古镇的屋顶上,也下在青
27、石板上晶亮,透明,干净又好看”,表达作者对刘叔与周嫂子的真诚的祝福,对人世间美好感情的由衷赞美,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答案:小说开头交代古镇独特的外型、街道、房屋,突出古镇的安静与闭塞,为下文写刘叔与周嫂子的故事以及小镇人们的议论做好了铺垫。小说结尾通过描写雨滴打在青石板上溅开水花,晶莹透明的画面,意在书写刘叔与周嫂子感情的真挚和美好,表达作者对刘叔与周嫂子的真诚的祝福,对人世间美好感情的由衷赞美。韵味悠长,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设题角度三鉴赏环境描写的手法|相关知识|环境描写的手法是指作者在交代环境时运用的各种技巧,包括描写的具体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描写的角度(写作顺序、观察角度、
28、感觉角度等)。修辞手法角度比喻化平淡为生动,使描写的事物形象丰满、感人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利于抒情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更鲜明、更突出表现手法的角度衬托对比是指不直接地对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鲜明,文意曲折含蓄,独具风格动静结合描写景物时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虚实结合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要注意虚是为实服务的渲染烘托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作多
29、方面的挥洒铺陈,对某种事物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是通过对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白描细描白描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细描即细节描写,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绘形绘声绘色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多个角度结合可以从视、听、嗅、味、触等多种感觉去描写,将景物真切再现,富有立体感|方法思路|1赏析环境描写手法“三步”第一步,指明手法要注意从描写角度、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三个角度入手,景物描写的手法一般不是单一的,要
30、注意全面,准确。第二步,分析特点要将描写的手法和描写的景物特点结合起来,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突出这一特点的。第三步,答出作用要注意区分描写手法的作用和环境描写的作用不同,描写手法的作用是使环境更典型、更真实、更富有立体感。2组织答案的规范模式根据题干要求,先判定方法,然后结合文本分析。具体答案一般采用如下模式:景物描写的手法景物描写的特点景物描写的作用。|解题示例|【例】(2015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碗,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
31、。捧着,走过跳板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远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思维流程第一步:审题目(微指导)题干中“画波浪线段落”指明鉴赏的区间;“景物描写手法”,明确考查的对象。
32、第二步:找角度(微指导)明辨手法:“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比喻手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反衬手法。“水声”“断续语声”,听觉描写;“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视觉描写,远近结合,光影结合。(勤动手)分析作用:结合比喻、反衬和描写手法可知,这段描写的作用是 组织答案答案运用比喻(碧波像大匹软缎)、反衬(橹声、水声、语声反衬“异样地宁适”)等手法描写景物,形象生动,动静相宜。从听觉(橹声、水声)、触觉(风“又暖又凉”)、视觉(碧波、山色苍翠、水中倒影鲜活闪袅)描写景物,有声有色,使人如身临其境。|对点演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一个钟头之前
33、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纵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
34、弹不得。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汉子们,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三条汉子站起来,拍拍屁股,一个一个小过去。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阿城溜索节选)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解析: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手法、特点。可从细节、动静、修辞等角度和写景的观察点、写景的顺序等角度分析画线部分所写的景物。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运用白描和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1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