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人教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二轮历史第一部分模块四专题二国际热点.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145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二轮历史第一部分模块四专题二国际热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人教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二轮历史第一部分模块四专题二国际热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人教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二轮历史第一部分模块四专题二国际热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人教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二轮历史第一部分模块四专题二国际热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人教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二轮历史第一部分模块四专题二国际热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新人教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二轮历史第一部分模块四专题二国际热点.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新人教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二轮历史第一部分模块四专题二国际热点.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新人教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二轮历史第一部分模块四专题二国际热点.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新人教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二轮历史第一部分模块四专题二国际热点.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二国际热点考情动态分析本专题主要包括地区矛盾与冲突、大国的兴衰、欧盟、环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美与中日关系,能源安全等内容。近几年基本的命题规律是:第一,特别重视对大国兴衰的考查,这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主流,这与国家重视从大国兴衰中汲取经验教训密切相关。第二,重视对国际战略要地和国际争端焦点的历史、现状和影响的考查。第三,重视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考查,尤其是世界经济多极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考查频率较高。2007年高考要注意:(1)欧盟的出现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既要联系北约东扩,又要联系欧洲大国的历史与现状,也要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趋势等方面准备。(2)大国兴衰问题,近几年党和国家领

2、导人比较重视大国的兴衰。基于这个背景,要注意欧洲的德国、英国、俄罗斯和亚洲的日本等国,勾勒其发展轨迹,为我国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同时,要注意德国历史上的两次统一。(3)亚太地区的历史与现实,要关注几个关键时期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特别注意中日、中美关系在这一地区的具体体现和经济发展的经验、亚太经合组织等,也要注意归纳亚太地区几种不同模式的现代化道路。(4)地区矛盾与冲突中的中东问题是重点,特别注意与能源安全问题和大国霸权主义的联系。考点核心整合一、地区矛盾和冲突1.亚太地区(1)朝鲜半岛问题朝鲜半岛问题是亚太地区的焦点问题之一,它与中、美、俄、日、朝、韩等六国关系密切。到目前为止,已举行

3、了多次六国北京会谈,着力解决朝鲜问题。历史上,朝鲜曾被日本长期占领。二战后,受雅尔塔体系影响,朝鲜半岛形成南北分裂局面。自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后,南北双方长期政治对立、军事对抗,和平进程一波三折,近年来的朝鲜核问题使局势更加紧张。(2)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日本的侵略,给亚洲留下了巨大的创伤和心理阴影,日本教科书的编纂、军备扩张和向海外派兵、参拜靖国神社、企图“入常”、对海洋归属权的争夺等,说明了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亚洲人民的强烈反应,严重影响了与亚洲各国的关系,成为国际关系的焦点。2.中东地区中东地区因富藏石油,战略地位重要而成为大国垂涎的目标,中东问题实际上是殖民主义和大

4、国主义造成的,历史上爆发多次中东战争。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以关系问题,以色列的强硬政策使巴以冲突明显升级。海湾局势长期紧张,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又绕过联合国,占领伊拉克,使海湾局势更加混乱。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主要原因是:(1)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2)民族矛盾(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宗教矛盾(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尖锐。(3)外国势力,尤其是西方大国为维护其利益,插手该地区。(4)联合国关于巴以问题的决议中分配土地不公平。3.南亚地区印巴分治过程中,英国殖民者人为地留下了一些隐患,如克什米尔地区、宗教问题等。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军事势力膨胀,两国不断围绕核实验和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

5、不断发生冲突,加剧了南亚地区的动荡,增加了不安定因素。4.欧洲地区欧洲地区矛盾冲突主要出现在巴尔干地区。近代这一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一战的导火线就在此点燃。二战后,巴尔干地区出现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但西方大国对它的争夺并未停止,民族冲突不断。科索沃问题、车臣问题,都成为国际关系的热点。此外,北约东扩也是异常敏感的问题。北约是冷战的产物,不但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结,反而加快了扩张的步伐,北约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链接规律(1)地区矛盾和冲突的产生是与帝国主义推行的殖民政策和大国强权政治分不开的。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的存在,给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发展的主潮流。

6、(2)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处理是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的重要环节。巴以矛盾、印巴冲突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而变本加厉,影响了和平进程。(3)国家的实力决定了它在地区冲突中的政策和地位。美国凭借其超级大国地位,屡屡在争端地区诉诸武力,强化美国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要努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二、大国兴衰1.世界大国的现代化历程(1)社会转型的准备: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把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随之而来的是人身自由、信仰自由、经济活动自由的出现,加之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与国家间争霸战争,欧洲

7、各国社会转型工作准备就绪,英、法、德等国的发展无不与之相关。(2)政治领域的变革: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德、意统一运动,俄、日的改革,都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合适的政治条件,欧美大国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现代化就在这些国家首先传播。其中,英国走和平渐进改革的路,法国走暴力革命的路,德国走一条人民革命失败,最终由旧统治者领导现代化的路。此后,欧美资本主义大国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完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形成。(3)经济领域的变革:政治领域的变革完成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深入,工业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出现了巨大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再一次发展

8、了生产力,也使得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4)各国现代化的发展极不平衡,经历有先后,水平有高低。但经过几百年的变化,到20世纪,欧美主要大国基本上完成了现代化。同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开创了另一种模式的现代化道路。2.大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1)近代欧洲的大国争霸: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英国先后与法、荷争夺世界殖民霸权;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英、法、俄等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2)亚太地区的美日关系:19世纪中期,美国入侵日本;19世纪后期以来,美日在远东地区争夺激烈,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成功地遏制了日本;二战中,日本挑

9、起太平洋战争,重创美国;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扶植日本。(3)美苏争霸:二战后形成“冷战”局面,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长期斗争,其势力此消彼长,直到苏联解体。3.大国实力与国际格局(1)在法、俄等国的干涉下,拿破仑帝国衰亡,出现了维也纳体系,打破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独霸地位。(2)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形成了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导致一战爆发。以英、美、法等国为首的战胜国操纵战后和平进程,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20世纪30年代,以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势力猖獗,酿成了二战;美苏等大国控制战后局面,形成了雅尔塔体系。(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同时,西欧诸

10、国势力渐强,形成了多极局面。4.认识(1)大国的兴衰决定了各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为谋求与其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因而是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2)决定大国地位的是国家实力,影响国家实力强弱的最重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美、日等国的发展无不与科技文化的繁荣息息相关。从此可看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链接提示德国是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从近代的统一,二战后的分裂再到统一。从普法战争一战再到二战,德国在统一分裂统一中崛起,在战争和平战争和平中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因此,要特别注意归纳概括德国的历史经验。三、欧洲联盟1.历史上的争斗在二战前,欧洲大国基于对整

11、个欧洲的控制,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导致地区性直到世界性大战的发生,这样的结果不仅削弱了自身,也不利于欧洲的整体发展,欧洲的中心地位也逐渐逝去。可见将自己的发展建立在侵略控制别国的基础之上是没有出路的,从根本上不利于世界和整体发展。2.走向和平统一谋求欧洲统一是欧洲政治家们长期的愿望。1951年,法、意、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成立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上述三个机构合并,欧共体成立,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政局日趋稳定。20世纪30年代中期,欧共体扩大到12国;20世纪90年代,欧共体确立经济上的目标是组建欧洲中央银行,政治上的目标是建立国家联

12、盟;1993年1月1日欧盟正式成立。此后欧盟成员国不断增加,1999年1月欧元启动,进一步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到2002年欧盟有25个成员国。3.欧盟的影响促进和推动了西欧经济发展;成为世界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保持了欧盟各国之间长期友好合作、稳定发展的局面。4.认识(1)欧盟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的一个具体体现,进一步诠释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资本主义。在看到欧盟在促进欧洲经济发展、科技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负面影响。(2)欧盟成立适应了当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内部也有矛盾和冲突,由于共同的利益需求才促成了它们的联合。四、环太平洋地区

13、的发展1.主要国家的发展(1)中国:近代中国,列强入侵,国运衰败,经历了百年屈辱。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行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中国日渐成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力量。(2)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对外侵略扩张,成为亚洲强国,是二战的罪魁祸首。二战后,日本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抓住机遇,经济再度崛起,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同时,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企图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3)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畅通,一战中美国大发横财,二战后美国更是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对外推

14、行霸权主义政策。同时,美国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完善政治制度,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国家。2.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成立后,成员不断增加,在实现亚太地区经济共同繁荣方面作用重大。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成立,随着南美诸国加盟,美洲区域经济会有新的发展空间,美国的地位也随之提高。(3)东盟:1967年成立,宗旨是在平等和协作的基础上共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同国际和地区组织进行紧密互利的合作。中国近几年与东盟的合作和联系不断加强。五、中美、中日关系1.历史上的中美关系(1)18401898年,美国追

15、随英、法等国侵略中国,1844年迫使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2)18991937年,美国对华政策以经济扩张、政治控制为主,以军事征服为辅,其标志是“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二战后,又形成了美国独霸中国的局面。(3)二战中,同为反法西斯同盟成员,一起召开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最后一起打败了日本法西斯。抗战胜利后,美国采取扶蒋反共政策,并乘机大肆侵略中国。(4)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政策以孤立、封锁、包围和敌对为基本特征。(5)20世纪70年代后,中美关系正常化,但因美国始终没有放弃遏制中国的本质立场,加之美国在台湾问题、社会意识形态矛盾及贸易摩擦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两国关系在分离聚合

16、、亲疏冷热中徘徊。2.历史上的中日关系(1)阶段与特点:第一阶段是汉、唐、宋元、明清(前期),基本特点是以和平友好交往是交流;第二阶级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基本特点是日本进行战争侵略、经济掠夺、奴化教育,中日关系恶化;第三阶段是建国后,基本特点是虽然以和平交往是主流,但日本不能正确对待历史遗留问题。(2)主要表现:汉武帝时,日本“使译通于汉”;光武帝时,光武帝赐以印绶;中国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隋唐时期,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并仿照中国制度进行改革,促进了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的鉴真和日本的吉备真备为中日友谊作出了重大贡献。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我东南沿海,戚继光抗倭。近代史

17、上,日本是侵华的主要国家,如甲午中日战争,30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等;扶持政治代理人,如扶持军阀张作霖、段祺瑞等;进行经济掠夺。20世纪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领土争端以及台湾问题等问题的存在,为中日关系蒙上了阴影。六、能源问题1.中国古代对能源的利用:古代主要是利用生物能,春秋后期人们就会用木炭做冶铁燃料,西汉开始用煤做燃料,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利用石油、天然气,宋元时期煤广泛应用于冶铁炼钢,明代采用焦炭作燃料冶炼金属。2.中国近现代对能源的利用:19世纪后期洋务派试办机器采煤业;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

18、、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建成投产,我国石油全部自给;改革开放后建设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3.世界近现代对能源的利用:(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煤矿开采业迅速发展,蒸汽机车、蒸汽轮船出现。(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电力开始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3)19世纪后期,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问世,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的产生和发展。(4)二战后,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迅速发展。4.石油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二战前后,国联没有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以制裁意大利入

19、侵埃塞俄比亚;英美等国对日本禁运包括石油等战略物资,日本为夺取战略资源,发动太平洋战争。(2)1960年由西亚国家发起成立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同西方石油垄断资本进行斗争,70年代以后,产油国逐渐全部或大部分控制本国石油工业,建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3)欧佩克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进行经济制裁,触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第四次中东战争。(4)由于石油资源分布不均,西亚穷国、富国之间矛盾激化,加剧地区局势动荡。考题名师诠释【例1】(2005全国高考卷,24)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B.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访华C.中美联合公报在

20、上海签订D.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解析:中美关系正常化是指中美双方政府结束对抗局面,其标志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A项和B项为C项作了铺垫,D项是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的事情。答案:C讲评:解题要抓关键词,本题的关键词是“正常化的标志”,要分清何为“因”何为“果”,本题的“黑色陷阱”是D项,实际上,“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结果。【例2】 (2006上海高考,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1)为什么说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有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材料二:战后

21、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 (2)根据上图,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3)目前,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正朝着“努力使欧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社会、经济、文化力量”的方向发展。欧洲的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什么启迪?解析:材料一只是提供了一个观点,就是“欧洲的联合是绝对有必要的”,然后结合二战后的形势,从所学知识中寻找支持这一观点的论据。第(2)问先要明确图示的含义,分析三国在四个时间的变化,要结合欧共体建立的进程分析这些国家的经济变化情况。第(3)要从世界当前的主流趋势出发考虑,更要从上图中反映的经济变化中找出启示。参考答案:(1)二

22、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消失;两极格局形成或美苏“冷战”局面出现。(2)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德国经济稳居前列;70年代加入欧共体后英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经济发展迅速。(3)从对抗走向联合,开辟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促进欧洲文化认同。讲评:重视对图像图表的判读,注重培养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文综历史试题的命题形式多为“提供材料、设置情境、考查能力”。其中的材料就常有图像图表、数据等。因此,要重视对历史地图、历史插图(人物图、文物图、漫画、照片)、表格等的复习训练。链接提示

23、欧洲在历史上是一个多事、动荡的地区。欧盟的成立与势力扩张使得欧洲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重要。近几年全国高考尚无太多考查,应注意欧洲的历史与现状,尤需注意欧洲政治地图的变化特点及其成因。3+X综合向导一、科内综合1.造成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的主要因素一是民族矛盾,不同的宗教信仰加剧了矛盾;二是殖民主义时代的遗留问题;三是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产物。这些地区矛盾和冲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波黑地区的冲突等地区性的民族矛盾和冲突,明显反映出殖民政策的余害和西方大国扩张政策的实质。这类矛盾和冲突形成的特点是土地相临、利益相左、宿怨重重。一种是西方大国对外推行霸权主义,造成

24、西方与东方和其他地区民族之间的矛盾,如亚洲各国对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的强烈反应等。以中东地区为例。这一地区长期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贫富差异。具体而言,中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资源丰富,成为西方大国争夺的目标;地区民族和宗教矛盾尖锐;西方大国借机插手该地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事务;历史上殖民统治遗留的问题。2.西欧国际地位的变化20世纪以前的国际关系都是以欧洲为中心,以维也纳体系和同盟国、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为代表,欧洲各国以争夺欧洲霸权为斗争中心。从19世纪晚期开始,美国势力的迅猛增长,开始对国际关系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提出挑战。一战中,西欧各国普遍受到重创,战后国际地

25、位江河日下,美国则利用其优势地位,初步形成了争夺世界霸权的国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但这一时期的基本格局是美国具有一定的优势,欧洲尚有实力与之对抗。二战后,美国确立了其突出的军事和经济优势,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在两极格局下,西欧处于夹缝中,彻底失去了国际中心的地位。由于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和西欧各国走向联合,从欧共体再到欧盟,西欧的经济实力与政治势力增强,不愿忍受美国控制,希望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西欧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影响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3.二战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三次高潮及影响(1)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的腾飞。战后日本利用有利的

26、国际环境,采取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二次高潮是20世纪70年代以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国、东盟国家和地区为主体掀起的经济增长巨浪,中国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得到了发展;东盟国家抓住机遇,调整经济结构,使得经济迅速发展。(2)影响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亚洲国家的地位。表现在:亚太地区逐渐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地区,标志着太平洋时代的到来,各国、各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改变了亚太地区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不利地位;从国际关系看,亚太地区以其稳定的政治、经济发展局面引起世界关

27、注,成为当代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中心。4.美国对华政策及其原因(1)特点:具有双重性,既要向中国施压,限制中国,又要同中国保持交往合作。(2)原因:在国家利益、意识形态方面,中美两国存在根本分岐。中国经济实力、政治影响的增长,使得国际地位日渐提高。同时,中国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等方面有共同的重大责任,特别是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美两国有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加强合作使双方互利互赢。二、跨科联系1.地区矛盾与冲突是影响世界和平的隐患几个热点地区矛盾与冲突,要从历史、地理、政治、时事等方面综合分析。从历史知识看,中东问题、印巴问题、朝鲜问

28、题、巴尔干半岛问题等问题的由来,从纵向角度分析其现象,从横向角度分析其形成根源,同时注意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大国霸权主义政策的形成、发展、影响。从地理学科看,注意分析这些地区重要的战略位置、地理特点、环境与资源、经济特点等,尤其是这些区域的地图知识。政治学科渗透的主要知识有:前进性与曲折性关系相统一的观点、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国家力量和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等。2.曲折发展的中美关系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中美两国关系起伏跌宕。从历史学科看,既要注意美国近代侵华的阶段特征及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原因、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发展

29、的关键等知识;也要注意美国的历史发展,尤其是不同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特点;还要注意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和外交成就的取得。从地理学科看,从美国的气候、地形、资源和地理位置等角度分析中美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从政治学科看,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中美关系,从政治常识的角度分析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得出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家关系的结论。3.从历史、地理、政治学科看中日关系从历史看,日本自身的发展轨迹及对亚洲和世界产生的影响,不同时期日本侵华的特征、原因、影响及国际社会对此的反应与政策变化;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的比较,从中得到的启示;二战后,日本法西斯势力未能根治的原因

30、和对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猖獗的认识,要适当了解当前日本修改教科书、企图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情况。从地理看,要分析日本的资源、气候、地形等特点,日本的经济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工业布局及成因和新兴工业布局的新趋向。从政治看,要注意哲学常识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日本在教科书问题、钓鱼岛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实质。也要注意政治常识中的和平发展两大主题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经济常识中的对外贸易政策等。4.从历史、地理、政治角度全面分析欧盟的出现从历史学科看,描绘西欧各国,尤其是英法德三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轨迹,理清不同历史时期西欧各国间的关系及西欧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影响。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原因

31、。西欧崛起对世界的深刻影响。不同时期的西欧历史地图如两大军事集团图、“冷战”形势图、欧共体成员国图、欧盟成员国图等。从地理学科看,要突出分析西欧政治地图的演变特征,西欧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以鲁尔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区和以意大利中部、东北部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发展等内容。从政治学科看,要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欧盟的扩大和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从哲学常识的角度分析欧盟的建立和发展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从政治常识的角度分析欧盟建立的原因和决定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三、综合演练读东南亚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海诸岛海岸主要是()A.平原海岸B.山地港湾海岸C.红树林海岸D.珊湖礁海岸(

32、2)图中代号A所在的国家是,气候类型是。(3)中南半岛地势、地形的主要特点是。(4)试从自然和历史方面分析东南亚发展热带作物种植园的区位优势。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是举世闻名的我国古代伟大航海家,他七下西洋体现了中国当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航海技术。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都掀起庆祝热潮。郑和下西洋时虽然率领了大批舰队和海军,但并没伤害任何人和占领任何地方。所以,郑和一直被视为中国睦邻的“和平使者”的形象,是今天的中国向世界释放其和平崛起的信息“要以历史来证明中国的和平崛起是有迹可循的,大家尽管可以放心。”据此回答:(5)在郑和下西洋以前我国早在什么时期就开辟了一条通往东南亚的“

33、海上丝绸之路”,但它直到唐朝后才日益发达,为什么?(6)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新航路的开辟早近半个世纪,但它却成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绝唱,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7)中国古代至少有三次被公认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这三次崛起各指什么时代?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什么影响?2004年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大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继续推进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8

34、)中国、东南亚的(国家)、南亚的(国家)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请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是什么?2003年10月在中国与东盟10+1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全面介绍了我国致力于“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2004年国家主度胡锦涛明确表示: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会给东盟和世界造成威胁,中国更将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9)请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和平崛起战略?解析:东南亚地区的战略位置越来越重要,中国政府近几年特别重视与东南亚地区各个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这是本题的立意所在。第(1)(2)(3)三问是地理上的基本知识,第(4)问实际包括两个方

35、面,即地理的和历史的因素。第(5)(6)(7)问是历史题,必须依据所给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回答。第(5)问的原因分析主要立足于技术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第(6)问从中西方不同的目的出发分析;第(7)问要归纳中国古代重要历史时期,主要是几次影响深远的大统一,也是对当代中国和平崛起的隐性考查。第(8)(9)问是政治,第(8)问要注意的是与历史知识的区别,五项原则政治、历史都学习,但侧重点不一样,五项原则之间的关系应属于政治学科的内容;第(9)问与时政关联密切,实际是对时政的考查。参考答案:(1)D(2)柬埔寨热带季风气候(3)地势北高南低(或答: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4)

36、东南亚位于热带,终年气温高,气候湿热,以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土壤肥沃,许多平原和丘陵已开垦,并辟为热带作物种植园。历史上东南亚国家多为殖民地国家,成为殖民国的原料产地,深受殖民经济(单一性经济)的影响。(5)西汉汉武帝时期。原因:南方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使用;统治者的重视。(写出其中三点即可)(6)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造成巨大的消耗,缺乏生命力;明清的闭关锁国。西方为开拓市场;为了攫取暴利,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7)第一次是秦王朝的统一,他确立的封建制度是当时世界的先进文明;第二次是隋唐的统一和繁荣,他的经济文化泽被东西,远播世界;第三次元统一后明朝的复兴,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8)缅甸、印度。内容: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关系: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9)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必须适应当今时代潮流。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或我国社会制度消除了武力崛起的社会根源)。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符合我国国家利益。有利于创建我国经济建设的和平周边环境,发展和壮大自己。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