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31MB ,
资源ID:301388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0138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与练习:第一单元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与练习:第一单元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x

1、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 课标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1三条战线(1)西线:位于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英法军队同德军作战。(2)东线:位于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同德、奥匈军队作战。(3)南线:位于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同奥匈军队作战。2“施里芬计划”(1)目的:战胜法国及其盟国。(2)特点:集中兵力在西线,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3)实施 西线:法德双方发动马恩河战役,不久,德军被迫撤退。东线:俄军攻入东普鲁士等地,并且还深入到奥地利境内,德国被迫东西两线同时作战。(4)结果: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东西两线均形成对峙局面,转入阵地战。知识

2、点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三条战线的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国家相互厮杀,形成了东线、西线、南线三条战线。其中,东线、西线是主战线。在东西线中,英、法、比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更为关键。二、“凡尔登绞肉机” 1背景(1)1915年,德、奥匈把进攻重点放在东线,想一举击溃俄国,结束东线战斗,但德国的计划最后落空。(2)1916年,战争重心重新回到西线,发动了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海上战场发生日德兰海战。2战况(1)1916年2月,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为攻克凡尔登,德军出动了飞机和飞艇,使用了毒气弹。(2)法军在总司令霞飞元帅指挥下顽强抵抗,逐渐摆脱了被动局面,并开始反攻,收复了大部分失地。3

3、结果(1)德国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宣告失败。(2)战争前后持续10个月,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4地位: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误区警示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但不是规模最大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是索姆河战役。三、“索姆河地狱”1原因: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1916年6月下旬,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发动了索姆河战役。2概况(1)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150个师,英国首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索姆河战役到11月中旬结束。(2)英法军队仅从德军手中夺取了大约200平方千米的土地。(3)索姆河战役也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双方伤亡人数超过凡尔登战役,

4、达到130多万人,但仍未能决出胜负。3影响(1)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双方都陷入了战争的泥潭,元气大伤。(2)交战双方对继续战争力不从心。知识点拨 德国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应该为速决战,但是战争爆发后,现实告诉人们,与战前人们的估计恰恰相反,双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没把对方置于死地,战争变成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直到交战的一方无法坚持下去为止。主题一西线战场1“一战”为何会演变成持久战?(1)德军战前计划的失误。德军在制订作战计划时,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力量,认为西线战事可以速战速决,没有预料到会遭遇协约国顽强的抵抗,特别是俄军的进攻使德军腹背受敌。(2)协约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力

5、量雄厚,再加上当时步枪、机枪、重炮等现代武器装备的使用,使进攻一方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3)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而德军是长途作战,主动入侵,使得德军受到了极大制约,尤其是由于其计划受挫,大战就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21915年、1916年战争重心的转移是如何影响一战进程的?(1)1915年,战争的重心转移到东线。英法在西线基本上处于战略防御,德国在稳定西线局势情况下,集中兵力进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结束东线战事,俄军节节败退。但德国因为战线的延长,无力继续进攻,被迫在东线转为阵地战。(2)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移到西线,协约国逐步取得战争主动权。通过凡尔登战役、索姆河

6、战役、日德兰海战,同盟国受到了极大地打击,形势逐渐对其不利。材料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和伤亡情况战役双方投入兵力双方伤亡总人数马恩河战役152万人35万人凡尔登战役112个师70多万人索姆河战役150个师130多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所列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战期间的主要战场上的战争呈现什么特点?答案交战双方投入大量兵力,消耗巨大,伤亡惨重。战争规模空前,异常残酷。用两个“三”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1)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4年。重心在西线,先西后东。第二阶段:1915年。战争的重心转移到东线。第三阶段: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移到西线,协约国逐步取得战争主动权。(2)三条主线

7、:西线、东线和南线。主题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其影响1为什么说1916年是一战中关键性的一年?(1)从双方企图看,交战双方都想在这一年给对方以致命打击,赢得战争。(2)从战争形势来看,这一年发生了三次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和索姆河战役,战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3)从双方投入看,双方动用了大量兵力和最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和毒气弹。(4)从战争结局看,交战双方特别是德国元气大伤,战争主动权开始向协约国一方转移。2分析战争长期性造成的影响(1)战争的长期性对协约国集团有利,德国的速战速决计划破产。(2)战争的长期性造成了巨大的消耗,打破了前后方的界限,参战国都把国家全部力量动员起来,

8、以应付巨大的消耗战。(3)战争的长期性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战火波及的地方逐渐由前线延伸到后方,平民也成为战争的对象。(4)交战双方精疲力竭,难以为继,战争初期的狂热被战争的惨烈击得粉碎,厌战情绪弥漫在交战双方的民众当中,各国出现了反战浪潮。材料一(1)上面地图的空格中从左往右填注重要战役的名称依次是什么?答案从左到右依次是索姆河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材料二(2)上面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深层次的思考?答案一战过程中,飞机用于战争,毒气战在战争中被采用,坦克等新式武器投入使用。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战争奠定了物质与技术基础,也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图示法归纳第一

9、次世界大战的战局的演变1右图中的人物是德国战略家施里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为德国制订的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C充分重视盟友的合作关系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解析根据“施里芬计划”,战争爆发后,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争取速战速决。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这个作战计划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集中兵力作战,强调速战速决。答案B2圣诞快乐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英三国士兵在圣诞之夜宣布停战的故事,回顾战争,在欧洲战场上,其重心转移的顺序是()A南线东线西线 B东线西线东线C西线东线西线 D东线南线东线解析注意时

10、间的先后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个阶段即1914年、1915年、1916年。第一阶段中德国根据“施里芬计划”采取先西后东战略,第二阶段的1915年进攻重点放在东线,而1916年战争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故答案为C。答案C3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决定性的一年,这一年战争态势的主要特点是()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B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C战役主要集中于西线D同盟国控制制海权解析综合1916年战争的特点可知,这一年战争双方互有攻守,故A项错误;日德兰海战后,英国掌握了制海权,故D项错误;B、C两项都是1916年战事的特点,但从战争的发展态势看,B项正确。答案B4老师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时,向

11、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下列哪一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图片展示的主题()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施里芬计划”的破产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旷日持久的阵地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德的海上争霸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新式武器解析坦克、重炮、飞机、潜艇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新式武器,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能完整地反映这一主题。答案D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多时一天造成几万名士兵伤亡,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解析注意题干中“一天造成几万名士兵伤亡,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等限定,据所学基础知识判断,这符合所学关于索姆河战役的表

12、述,故C项正确。答案C基础巩固1早在1905年,德国就制订了“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6周内打败法国。但这一战略计划最终破产,其破产的标志是()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 D1914年俄军攻势解析根据所学内容,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双方进入无休止的阵地战中。故答案为A。答案A2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小毛奇认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的原因是()A德军主力遭重创 B德国陷入长期的消耗战C德国防线被突破 D协约国军队转入反攻解析在马恩河战役中,德国军队的主力并没有遭到重创,A项不符合史实。马恩

13、河战役宣告了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B项正确。此时,协约国军队无力突破德军的防御而发动反攻,C、D两项均不正确。答案B3一战中,德国军事当局遵循克劳塞维茨的理论,用最残酷的手段进行战争,认为“唯有用恐怖的方法,才能恫吓像法国人那样堕落的民族”。最早使用毒气战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海战解析1916年,为了攻克凡尔登,德军使用了毒气弹,这是毒气战最早应用于实战。答案C4从1914年战争开始到1918年战争结束,对于军事战略的革命,石油起到了举世公认的关键作用。时任战时石油委员会主任的法国参议员亨利贝任格把石油比作“胜利的血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直接以石油

14、为“血液”的武器装备有()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直接以石油为燃料的战斗机械,图片为毛瑟枪,显然不是直接以石油为动力,所以排除含有的选项即可。答案A5“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有18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这个战斗情景出现在()A日德兰战役 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解析在题目中,只要提取“1916年9月”“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为C项。答案C6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沿着双方战壕的许多地方,一种“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体系逐渐发展起来,双方都清楚,自

15、己无法将对方从战壕中轰出来。基于这种共识,双方形成一种默契,既不炮轰厕所,也不在早餐时发动进攻。这种情况最不利于()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两线作战,基本战略是速战速决打败敌人,材料反映的情况无疑对德国是最不利的。答案C能力提升7要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直观的方法是阅读历史地图。从下面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出,德国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当选择的战略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A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 B突袭对手,两面出击C积极防御,打阵地战 D诱敌深入,打运动战解析因为德国面临东西两线作战,而且经济基础比英法薄弱,所以只有速战速决才可能取胜。后来的实践证明德国采

16、取了速战速决的战略,但未取得成功。答案A8在马恩河战役中,战争双方投入150多万人、6 000多门大炮,在200余千米长的战线上展开激战。但德国未能实现“速战速决”的既定方针。这不能表明的是()A使双方转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之中B实际上宣告了“施里芬计划”的破产C标志着德国在战略上遭到重大失败D使德国的失败成为定局解析既然德国不能实现“速战速决”,此后转入阵地战是必然的;“施里芬计划”的要旨是速战速决,故能表明该计划的破产;德国的战略是进攻,速战速决,一旦进攻受挫,其战略就已经遭遇了失败;马恩河战役发生在大战的初期阶段,以后还要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德国的失败还未成定局。依上述分析,故选D。答案D

17、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征兵海报,防务大臣霍拉肖赫伯特基奇纳勋爵动员青年人参军:“同胞们,国家需要你。加入祖国的军队吧!”(Your country needs you!)材料二当时德国可以征发的男子大约在1 500万人左右,年龄阶段在18岁到55岁之间。当然这部分男子不可能完全调用。后来在征兵环境极度恶化的情况下,德国的征兵年龄甚至放宽到17岁到65岁之间。到了灭亡前一刻,就连12、13岁的小男孩和70岁的老人都被强征去组成国民卫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1914年“国家需要你”参加哪一次作战?对英法而言这次作战最大的意义是什么?(2)从材

18、二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解析第(1)问,只要结合马恩河战役有关知识即可作答;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及有关信息得出战争伤亡惨重,国内兵源枯竭,已无力再战等内容。答案(1)马恩河战役。意义:打退了德国进攻,宣告了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2)随着战争的进行,伤亡人数日益增加,国内兵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德国元气大伤,无力继续厮杀下去了。【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12页)一、本课测评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提示大战变成了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一方。因为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因其兵员分散,装备较差,有利于长期作

19、战。同盟国军队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争准备充分,但其人口、资源都无法同协约国相比,利于速战速决。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显然对其不利。二、学习延伸请回答:这幅图画为什么名为“三心二意的同盟伙伴”,你能试说明理由吗?提示通过当时一名西方画家画的这幅漫画,理解在同盟国内部的三个国家也是“三心二意”的情况。其中奥匈帝国占据的版图较大、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最强,所以这两个皇帝的个子高矮差不多,从屈腿的情况看,德国皇帝还略高一些;而意大利不仅版图小,而且经济军事实力最弱,所以图中的意大利国王是一个小个子(他本人并不矮)。三国同盟中,德国为核心是自然的;而意大利国王则是羞羞答答半遮脸,他与德国皇帝的距离比奥匈帝国皇帝与德皇的距离要远一些,看起来似乎是被强拉入伙的。三国同盟中的这种“三心二意”在战争进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借口德、奥匈事前没有与它商量,没有加入到同盟国集团一边作战,而是与协约国集团谈好条件,成为反同盟国集团的一员。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