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3 ,大小:1.02MB ,
资源ID:301359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0135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最近新题汇编:专题十一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最近新题汇编:专题十一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十一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1.(2012河南郑州毕业班第一质检10题)林则徐在拟喻英吉利国王檄中曾说:“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怀绥远,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以富庶,赖有此也。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又外国之呢羽毕叽,非得中国丝斤,不能成织。外国所必须者,曷可胜数,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既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林则徐依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中国是世界的重要原料供应地打开国门学习西方是强国富国之路 保持两国贸易关系对双方都有利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了材料

2、分析理解能力。通过对材料分析可知,林则徐在材料中依然以天朝上国自居;并认为保持两国贸易关系对双方都有利,本题选C项,项信息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C2(2012怀化高二期末检测16题)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 B曾国藩 C林则徐 D王韬【解析】 林则徐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设译馆,翻译外国书报刊,如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系统介绍各国地理历史概况;等。故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答案】C3(2012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22题)这是人们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观点一】中国人自编的一部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参考书【观点二】它对西方民主制度有了

3、浮光掠影和支离破碎的认识这部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C天演论 D变法通议【解析】考查历史再现与再认识能力。关键信息:自编的一部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参考书、对西方民主制度有了浮光掠影和支离破碎的认识。BD项是在中国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项翻译西方的著作。【答案】A4(2012北京西城区期中检测37题)“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以上材料反映了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A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侵略走上富强之路 C帮助人们挣脱封建思想的枷锁 D促使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解析】“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4、”阐述了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重要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御西方。联系选项,A项最为符合。【答案】A5(2012安徽省城名校第一次联考5题)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解析】把握“最初觉醒”、“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等可知“世俗理性的觉醒”与民族危机有关,而最初觉醒肯定选择B项。【答案】B6(2012云南大理高三联合

5、检测20题)“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等评论的对象应是(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C孔子改制考 D新青年【解析】从材料可以了解到该书“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这部书是魏源的海国图志。BC项两部是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著作;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宣传刊物。【答案】A7(2012汕头毕业班质监15题)据统计,从1840年起到1861年止,描述世界大势的著作至少出现了22种之多。这种现象产生的背景可能是( )A鸦片战争的失败 B晚晴统治的腐败C国内政局的动荡 D西方思想的冲击【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注意材料中的话,描述世界大势可以反映

6、出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西方的先进。【答案】A8(2012浙江高三调研考试15题)海国图志中说:“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魏源此言意在强调A传统的舟船弓箭是有用之物 B向西方学习要转变传统观念C坚船利炮是西方之长技 D学习西方是为了战胜西方【解析】回答本题需理解材料所述涵义及相关时代背景,当时一些愚昧无知的顽固保守派官僚和士大夫,反对“师夷长技”,反对向西方学习。“夷之长技”都是“奇技淫巧”,是万万不可学的,一旦学了这些“奇技淫巧”,一个人就可能玩物丧志,道德沦丧,社会风气也会因此而败坏下去。对于这种观点,魏源

7、进行了严肃批驳。他指出:古代的圣人,刳舟剡楫(营造舟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制作弓、箭),以威天下,这些难道也是“形器之末”(不入流的技艺)?现今西洋的器械,都是“奇技”绝对不是“淫巧”。据此联系各选项,本题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无联系。【答案】B9(2012西安八校联考1题)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道咸以降之学新”,主要“新”在哪方面?( )A注重经典考证 B针砭社会时弊C批判理学旧说 D学习西方文化【解析】结合所学“道咸以降之学新”是指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思想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重新认识世界

8、,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本题选D项。【答案】D10(2012北京东城区示范校12月综合练习12题)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所说的“长技”在当时不可能包括( )A蒸汽机 B火车 C汽车 D轮船【解析】本题考查新思想萌发。魏源海国图志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此时西方国家正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而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D项轮船应该要改为汽船。【答案】C11(2012北京顺义区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7题)面对列强的船坚炮利,晚清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海防。以下人物对发展中国的海防有一定影响的是( )林则徐 魏源 洪仁玕 李鸿章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了林则徐等近代有识之士的主要活动和

9、重要思想。根据所学,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制造炮船,以抵抗英国侵略者;李鸿章创建了北洋舰队,所以对发展中国的海防有一定影响的是项,洪仁玕与“海防”无关。【答案】B12(2012山东滨州高三期末统考21题)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对有清一代学术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光)咸(丰)以降之学新。”导致清代学术走向“新”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文化政策的相对宽松 B西学东渐为中学注入新的活力C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D经世致用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材料中的“新”是指道光咸丰年间的新思潮,该新思潮是指鸦片战争以后新思潮的萌发。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严重

10、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出现了新思潮。故选C。【答案】C13(2012陕西商洛高三期末考试32题)“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不正确的( )A“中学”指的是中国的封建制度B“西学”指的是西方的制度和观念C“西学为用一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D这一思想付诸了实践并取得了成功【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洋务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失败,故D不正确。【答案】D14(2012山东滨州高三期末统考22题)“以忠刚慑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窃制器之术,国耻足兴。”该观点应该出自( )A

11、曾国藩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解析】本题考查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从材料中“忠烈”和“制器之术”可知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这是洋务派的思想主张。A是洋务派,B是资产阶级维新派,C是资产阶级革命派,D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转化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答案】A15(2012安徽宿州第一次质检8题)“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

12、表明他们没有动摇现有的统治秩序,只是引进西方的某些支离破碎的新科技而已。选项中只有洋务运动符合该信息的要求。故选B。【答案】B图816(2012汕头毕业班质监16题)右图(图8)中的人物可能属于A改良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洋务派【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图片中的话反映出中国人开始接受西方先进的东西,洋务运动最先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答案】D17(2012西安八校联考1题)下面是关于洋务派的评价,不属于维新派对其评价的观点是( )A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B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

13、财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C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D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日学堂,日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解析】分析各选项,C项是封建顽固派反对洋务派推行耕织机器所述的议论,本题选C项。ABD三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批判洋务运动只学西方技术而不学制度、主张变法等。【答案】C18(2012北京东城区示范校12月综合练习13题)以下言论中,体现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思想的是( )A“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B“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

14、为自强之道 ” C“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 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思想是求富,故A正确。B项是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思想,C、D是洋务派向西方学习思想。【答案】A19.(2012河南郑州毕业班第一质检9题)郑观应在谈到当时的社会风气时说:“今之自命正人者,动以不谈洋务为高,见有讲求西学者,则斥之曰名教罪人、士林败类。”下列选项不能为此话提供依据的是( )A驻英公使郭嵩焘在日记中承认西方文明有超过中国的地方,日记被奉旨毁版B为“徐图自强”而创办的天文算学馆第一次招生时,“正途投考者寥寥”C据东西学书录统计,到1899年,江南制造总局翻

15、译馆共出书126种D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因奔父丧,乘坐了外国的小轮船,几乎被顽固派开除省籍【解析】根据所学,ABD三项存在可能性,说法正确,C项反映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共出书126种,没有涉及遭到封建顽固势力阻挠、破坏等概况。【答案】C20(2012浙江台州中学第一次统练)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转石效应”可知本题考查四个选项的历史影响,A 、B、D 三

16、项均是政治或文化运动,与材料中“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不符,排除。洋务运动是经济改革,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故选C项。【答案】C21(2012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10题)翻译和研读西方汉学著作不仅需要一定外文功底,也需要相当历史知识。某一部英文汉学著作有这样一句话“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 Ying”。下面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康熙皇帝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 B这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著作C 光绪皇帝已经阅读瀛环志略这部著作 D这是一部研究中国现代化的著作【解析】回答本题,

17、准确理解“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 Ying”这一句话十分关键,大意是说:光绪帝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郑观应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有盛世危言等。分析各选项,本题选D项,AB项与材料不符;C项瀛环志略是鸦片战争时期思想家徐继畲介绍世界史地知识的名著,与本题无关。【答案】D22(2012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8题)“中体西用”是晚清时期流行一时的思想观点,它主要阐述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也涉及到政治思想领域。下面哪一主张不能明确体现这一思想( )A“器物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B“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

18、之术”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体西用”的含义是以中国的儒家思想和政治体制为主,引进西方的近代军事技术和生产技术。ABD项体现了以中国的思想为主,学习西方技术。C项中认为中学和西学共同存在是相互对立的,相互融合会导致两败俱伤,不属于中体西用的内容。【答案】C23(2012山西高三诊断考试16题)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这里的“格致”是指( )A程朱理学 B中国传统科学技术C民主和科学 D自然

19、科学【解析】考查中国近代教育。格致即为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选择D项。【答案】D24(2012湖北稳派教育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近代史上,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发展模式(洋务运动等)大加褒扬,拼命贬低日本的发展模式,嘲讽日本的变革带来的只是经济的衰退,认为东方的土地上不可能产生像西方一样强大的文明。这反映了当时西方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是( )A引导东方国家选择错误的发展道路 B提醒东方国家在发展中少走弯路C激化中日矛盾 D推广西方发展模式【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封建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巨大阻碍作用和资本主义制度在当时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是为当时西方的历史所证明了的,西方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是非常清楚

20、的。中国的洋务运动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却被他们大加褒扬,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总的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却被他们拼命贬低,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是希望东方国家不要走西方的道路,从而强大起来,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所以说其目的就是不希望东方国家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故选A。【答案】A25(2012北京海淀区期中测试31题)“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菲薄名教之心。”以上言论应出自( )A魏源 B洪仁讦 C张之洞 D康有为【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不知本,则有菲薄名教之心”,主张威吓封建

21、纲常礼教,故体现的是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而张之洞属于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故C正确。【答案】C26(2012江苏泰兴市第一学期期中调研5题)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A学造器物 B仿行制度 C提倡思想解放 D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变化。A道光咸丰年后即1861年后 此时正是洋务运动 A B模糊我不确定 在学习西方技能的同时也必然介绍西学。【答案】A27(2012江苏苏北四市摸底5题)1865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清

22、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 )A洋务运动缺乏人才资源 B传统教育与安邦治国脱节C官员执政能力普遍薄弱 D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文化【解析】材料反映了士人精通诗文,“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故选择B项。【答案】B28.(2012山东滨州高三期末统考23题)徐中约教授提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特别强调了中国奋斗的历史

23、 B突出了中国人为国为民的主动性C把中国与世界作为两个概念对立起来 D认为中国与世界是互相融合的【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从材料看,作者认为,近代中国历史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故A、B正确。从中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可知D正确。C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符合题意。【答案】C29(2012西安八校联考1题)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 )A社会上层未能警醒 B中国社会和平繁荣C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D士大夫醉生梦死【解析】

24、鸦片战争后生活在大动荡、大变革、大转变时代的思想家们,面对列强入侵、内政腐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严峻局面,忧患意识更加强烈。王韬在材料中正反映了这种忧患,认为鸦片战争后社会上层“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对国家的现状丝毫没有警醒。【答案】A30(2012安徽黄山模拟)“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封建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解析】考查近代中国各派救国主张。从材料“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可知该派别主张设立议院,为早期维新派主张,选择C项。【答案】C31(2012江西高三六校联

25、考协作卷24题)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之一胡适曾说:“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1910年)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直接影响胡适改名的著作应该是()A魏源的海图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C梁启超的变法通义 D严复的天演论【解析】从“适”联系进化论的适者生存,选择D项。【答案】D32(2012浙江十二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一次联考25题)有人这样评论康有为的教育行为:“先生之诲人也,非欲养成死啃章句之陋儒,故草堂相处,往往脱略行迹。凡所以启发智慧者,先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术政治,表里相结合。所谓坐而言,能起而行之者也。”可见康有为( )A反对儒学,注重培养实用人才 B注重培养科技人才

26、C注重言行一致 D注重培养维新变法的政治人才 【解析】考查对康有为思想的理解。关键信息是:“学术政治,表里相结合”“所谓坐而言,能起而行之者也”,再结合康有为的思想即维新变法,其目的应是培养变法人才。【答案】D33(2012广东高三百校联考17题)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 )A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B君主立宪,实行资产阶级改革C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解析】关键信息是:“效英之存虚君”“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以看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27、故选B。【答案】B34(2012湖南衡阳六校联考23题)历史中会经常碰到“近代化”一词。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相符的有(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坎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A B C D【解析】回答本题需紧扣近代的涵义,分析各选项说法。第项大意是说:立国的根本准则,在于崇尚

28、礼仪礼节而不能崇尚权谋欺诈;国家根本希望,在人心而不再技巧奇巧。这是封建顽固派倭仁的言论,反对学习西方。第项是义和团揭帖,明显可以看到与近代化理论不符。第项主张发展机器生产,是康有为的思想主张。第项主张实行立宪政体,设立议院。第项较简单,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积极倡导科学和民主。符合近代化理念是项,选C项。【答案】C35(2012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31题)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A强国御辱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科学理性【解析】考查材料信息获取

29、与观点提炼的能力。引西救儒至西儒对立,都是在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积极探索。【答案】A36(2012北京西城区期中检测45题)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析】本题考查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

30、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联系“成功之处”的说法,本题应选C项。其他各项没有“成功”。【答案】C37(2012浙江杭州高三第三次月考29题)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

31、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解析】考查维新派的思想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变革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A项为洋务派的主张:中体西用;B项为顽固派的主张,还是天朝上国的心态;D项属于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的民主与科学(舟车之有两轮),排除。【答案】C38(2012福建漳州毕业班质检16题)甲午战争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这反映了维新派的教育理念是( )A培养人才 B开启民智 C普及科学 D废除八股【解析】甲午战争后

32、,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维新派积极开展维新变法运动。在教育理念上他们意识到必须改革教育制度,开启民智,唤醒民众,才能使变法更好的推行。由当时的时代背景及维新派的目的,可以排除CD。答案在AB里面选择,从材料可以看出维新人士希望教育要下达于民,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着重点是在于开启民智。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B39(2012安徽省城名校第一次联考8题)我国古代史学家在研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得出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模糊结论。近代以来,受西方影响,率先打破这一懵懂历史观的是( )A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 B李鸿章、张之洞等的洋务思想C李大钊、陈独秀等的社会主义思想 D严复、粱启超等

33、的维新思想【解析】严复、粱启超等的维新思想指出社会是不断前进的,没有体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选择D项。【答案】D40(2012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15题)“这个康有为翼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思想体系,把孔学推上国教的位置,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康有为为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披上了儒家的外衣B康有为利用儒家思想宣传变法,减少变法阻力C资产阶级维新代表人物的阶级局限性D康有为自幼接受儒学教育,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康有为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这本质上体现的应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

34、妥协性。【答案】C41(2012浙江高三调研考试16题)严复晚年说:“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错误的是( )A放弃进化论 B重新评估传统C反思西方文明 D肯定孔孟之道【解析】回答本题首先需对材料作较好理解,大意是说,晚年亲自经历、看到了建立七年的民国与欧洲四年的一战,感觉到西方三百年的文明进化,只是“利己杀人,寡廉鲜耻”,能够挽救中国的原来还是传统的孔孟之道。说明晚清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学习西方思想,追求强国梦想,原本以为中国人也会像西方人那样,具有生存竞争的实力,

35、打造出一个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然而,欧洲惨绝人寰的悲剧,使得知识分子们如梦初醒,意识到西方先进文明也并非万能,开始重新思考文明的趋向,重新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据此本题选A项,BCD三项材料中能够得到反映。【答案】A42(2012佛山高三质检一15题)某图书目录有如下内容:上古茫昧无稽考周末诸子并起创教考诸子创教改制考诸子改制托古考汉武帝后儒教一统考。据此判断该图书是(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孔子改制考 D变法通议【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从材料中“诸子创教改制考”“诸子改制托古考”可知作者旨在宣传托古改制,只有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与之相符。【答案】C43(2012广东六校联合体1

36、1月联考)右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的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争后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解析】学生留日为的是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度。【答案】A44(2012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1题)梁启超在介绍某部作品时,说该作品的要点是“西汉经学,并无所谓古文者,凡古文皆刘歆伪作因欲佐莽篡汉,先谋湮乱孔子之微言大义。”这部作品是( )A变法通议 B劝学篇 C新学伪经考 D孔子改制考【解析】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

37、“古文”经典,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因此都是“伪经”。而刘歆制造伪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建立国号为“新”的朝代,所以古文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称之“新学”。对所有古文经进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在政治上打击了“恪守祖训”,不愿变法的封建顽固派,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作了舆论准备。【答案】C45(2012潍坊高二期末考试15题)20世纪初,梁启超曾特意对“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作过比较:(中国旧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欧洲新思想)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梁启超作此比较的目的是( )A批判欧洲模式为清朝统治辩护 B借

38、鉴欧洲先进制度维护君主专制C学习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 D借鉴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民主共和【解析】考查对维新变法思想的理解。关键信息是:“(中国旧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梁启超其目的就是学习西方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即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故选C。【答案】C46(2012山西高三诊断考试15题)维新派主张对科举制改革:改试策论,增设经济特科,改武举为艺科,废除八股。1903年袁世凯、张之洞联名奏请递减科举名额,1905年再次联名上奏,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是年9月2日,清廷发布上谕:“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表明( )A维新派、袁世凯、张之洞

39、政治立场相同 B废除科举制是近代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C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改造逐步深入 D清政府被迫改革使统治得以巩固【解析】考查中国近代化历程。AD两项明显错误,直接排除,材料只涉及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地主官僚,不能反映各阶层共同愿望,选择C项。【答案】C47(2012河南洛阳高三统一考试16题)近代有人指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也。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贱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责,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与上述材料相吻合的思想观念是( )A中体西用 B“革命是除旧布新之良药” C君民共主 D“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解析】根据题干

40、提供的信息“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和所学史实说明作者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符合要求的当然是开明君主制的C项;A项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观点;B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观点,其政治主张是民主共和制;D项是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民主与科学。【答案】C48(2012汕尾毕业班第一次模拟21题)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 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B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解析】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内

41、容。关键信息:“24岁以前”即1920年前,作者关注相对论和社会契约论,即民主与科学,所以主要是反映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要内容即民主与科学。【答案】B49(2012山西大同高三学情调研14题)有人说,孔子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可以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转。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社会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这段言论在历史上最早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和所学史实彻底反对儒家思想

42、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在思想上表现为反儒学,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和科学。【答案】D50(2012江苏盐城摸底9题)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这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 )A引进西方学说 B批判尊孔复古思潮C提倡文学革命 D彻底否定民族文化【解析】新文化运动存在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的弊端。【答案】D51(2012广东珠海摸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维护孔子的地位,把孔子尊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却批

43、判孔子,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前者是在民族危机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刚刚产生的情况下出现的后者是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背景下发生的前者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后者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其目的是打破封建思想束缚A B C D【解析】考查近代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从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直接判断项错误此时民主资本主义为初步发展,选择C项,【答案】C52(2012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27题)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袁的美籍宪法顾问,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古德诺博士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美国人一直怀疑中国是否适合采用共和政体,如果没有人反对的话,独裁的传统已使君主立宪更为适

44、宜。袁的日本顾问也强调,君主立宪制,正如在英国与日本所示的那样,是民族力量的源泉。在这些专家的认可下,帝制复辟运动从隐蔽走向公开。”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袁世凯复辟帝制得到了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B袁世凯以恢复传统的权威基础及其象征的方式来解决所面临的权威危机问题C袁世凯想要复辟封建帝制D袁世凯在复辟帝制中出现了判断的失误【解析】从材料“在这些专家的认可下,帝制复辟运动从隐蔽走向公开”说明A说法正确;材料反映袁的顾问主张走君主立宪制,并未指出复辟封建帝制,故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君主立宪制在中国走不通,当时民主共和已建立,故D说法正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B说法正确。【答案】C53(2012

45、章丘第一次模拟考试20题)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A中体西用思潮 B维新思潮 C马克思主义 D新文化运动【解析】据材料“盲目输入西方学说、盲从欧美之风盛行”可联系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答案】D54(2012广州调研16题)陈独秀说:“1911年10月10日的中国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他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

46、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从材料看,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仅仅是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但对旧思想、旧教育没有任何冲击。该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激进派对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无法实现现状的不满,故A符合题意。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排除B。C与题意相左。D表述与题意不符。【答案】A55(2012云南大理高三联合检测21题)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

47、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解析】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举行起了巨大的作用,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的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题中的事件是五四运动,其主要原因选B项。【答案】B56(2012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8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清末长篇谴责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的是晚清时期社会上的种种怪现状,展示了一幅清王朝崩溃前夕的社会画卷

48、,下列内容不属于作品中的“怪现状”的是( )A大清子民“剃发蓄辫” B清政府成为“洋人之朝廷”C孔子穿西装 D复古尊孔逆流的兴起【解析】本题考查晚清时期的状况社会,根据所学ABC三项正确。D项“复古尊孔逆流的兴起”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答案】D红色中华刘大白(民国7年)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57(2012河北正定中学高三第一次考试23题)对右图所示诗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新潮”是指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潮流B“黑暗”指南京国民政府的“白色恐怖”统治C“一线红”暗指新民主主义革命

49、的开始D“卷到远东”主要是由于一战的影响【解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红色中华”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刘大白所指的新潮在1918年的中国应该指的是从俄国传来的马克思主义。此题应该选择A。【答案】A58(2012怀化高二期末检测17题)陈独秀在下列哪一刊物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A B C D【解析】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此题容易误选A。【答案】B 59(2012怀化高二期末检测18题) 以下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的是( )A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B提倡新道德,反

50、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尊孔复古,反对自由、平等【解析】 D项是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在思想界掀起的一股逆流,正是新文化运动所要反对的,是引发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线。【答案】D60(2012怀化高二期末检测19题)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他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文章有( )文学改良刍议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A B C D 【解析】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掀起了文学革命。【答案】B61.(2012河南郑州毕业班第一质检17题)下图是鲁迅先生于191

51、7年8月设计的北大校徽(后称“北大红”),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B隐含了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C承载了北大人“肩负重任”的理想与追求D反映了“自出独立,兼容并蓄”的学术精神【解析】设计的北大校徽体现了北大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图案中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分析各选项,ACD三项说法正确

52、,B项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民主和科学,与北大校徽没有直接联系。【答案】B62(2012潍坊高二期末考试16题)下列言论,符合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思想主张的是(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若诏旨一下,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C“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一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D“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解析】考查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主要是主张解放人们的思想,A属于洋务派;B、D应属于维新派;C应是陈独秀他主张不要只学习技术和制度,更重要的是思想。故选C。【答案】C63(2012山东烟台高三

53、期末19题)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A B C 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马克思传播的正确理解。中国工人阶级的领袖最早是五四运动时期的陈独秀、李大钊故错误,根据所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新文化运动后期故错误,超越了当时的历史时代,根据正思维说明中国最早介绍马克思还很不系统、准确,故应该

54、选择。【答案】B64(2012江苏阜宁、大丰、栟茶三校第二次联考15题)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析】考查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根据题干中四层觉悟的递进关系,结合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层次,即可判断选择A项。【答案】A65(2012北京顺义区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12题)

55、在中国第一次较为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 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解析】1919年李大钊撰写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作了系【答案】D 66(2012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35题)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外近代史上的四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中属于自由主义潮流范畴的是( ) 马丁路德 共产党宣言 严复 新青年A B C D【解析】自由主义潮流是以西方为代表的价值观,首先排除。自由主义潮流出现在工业革命后,故可以排除。【答案】B67(2012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0题)十月革命一声炮

56、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的是(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李大钊 D毛泽东【解析】本题很容易错选李大钊,李大钊最早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回答问题要注意“谁将马克思主义由学术思想转变为社会改造的指导思想?”根据所学,陈独秀积极推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创办刊物进行宣传;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等。本题选B项。【答案】B68(2012安徽宿州第一次质检10题)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

57、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材料表明的是对未来的期待,而不是对过去的反思。排除A。对欧美要先跻身其中,可见有追求的一面,排除B。与三民主义无关。排除D。【答案】C69.(2012黄山毕业班第一次质检)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

58、刻思考和探索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材料表明的是对未来的期待,而不是对过去的反思。排除A。对欧美要先跻身其中,可见有追求的一面,排除B。与三民主义无关。排除D。【答案】C70(2012北京东城区示范校12月综合练习20题)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的思想指的是( )A实业救国论 B自由恋爱观C马克思主义 D民主和科学思想【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有资产阶级思想,也有马克思主义,结合国民党属于资产阶级,“过火”的思想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答案】

59、C71(2012安徽名校高三模拟二)毛泽东说:“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之所以唤醒了中国人,其原因有( )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觉醒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与中国国情相似的近邻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的原因,根据所学,原因主要有: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许多革命志士看到了曙光 2、新文化运动的启蒙3、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地主阶级自救的失败4、一战爆发,中国革命者认为西洋文明出现了危机 5、马克思主义更适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情。本题中各选项符合所学,选

60、D项。【答案】D72(2012河南豫南九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题)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解析】材料指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特点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结合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历史可以判断B正确。【答案】B73(2012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30题)从晚清到民初,“诗界革命”“文

61、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经济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对这一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革命”的目标彻底实现 B国民权利和自由得到法律保障C“革命”造成社会各层面剧变 D“革命”话语拥有了至高地位【解析】考查材料信息获取与理解运用的能力。抓住“革命”在各个领域都出现。【答案】D74(2012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29题)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共同之处主要在于二者的( )A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B方式:组建团体、出版刊物、武装斗争C支持者:开明地主士绅和爱国知识分子D影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考查综合比

62、较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两件历史事件都资产阶级的探索,注意限制词:主要,B项错误在于“武装斗争”,这不是相同点,排除;D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排除;C项也应排除,不是共同点:开明地主士绅。【答案】A75(2012河北正定中学高三第一次考试18题)章炳麟,原字枚叔,因敬慕顾炎武(名降)、黄宗羲(字太冲),改名降,号太炎。胡汉民原名衍鸿,参加革命后改名汉民,表示自己是堂堂大汉之民。蔡元培本字鹤卿,后改字孑民,表示为炎黄的孑遗之民。这些辛亥革命之士的改名情况反映了当时的思潮是( )A排满兴汉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自由平等【解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都主张推翻满清贵族

63、的封建统治,恢复汉民身份。此题应该选择A。【答案】A76(2012浙江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朱学勤认为,“(中国近代)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一种新的政治载体,什么样的政治载体适合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呢?实际上这是全民族的一个试错过程”。请问以下各项属于材料所提的“试错过程”的有 (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中华民国的成立 义和团运动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现代化包括政治近代化,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和当时世界发展趋势的政治,经济,洋务派属于地主阶级是封建时代的代表,维新派代表当时出现的民族资产阶级,中华民国的成立是民主共和政体的代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爱国运动,代表着中国社会

64、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属于封建社会下生产力的额代表。【答案】A77(2012浙江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下列政治力量中曾属近代反封建的进步力量后又被时代进步潮流迅速“新陈代谢”的有( )地主阶级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方侵略斗争。近代中国社会是从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近代社会转型的国家,其中近代经济、近代政治、近代军事等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属于封建势力的代表,其变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主张改革原有体制引进西方政治、经济、文教等,是新势力的代表。【答案】B78(2012广东六

65、校联合体11月联考)有学者认为:“与所谓器物制度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下列对该观点所说探索历程“反西化现代化”两个阶段的是( )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解析】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反对一切外洋东西;辛亥革命要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体现政治上的现代化。【答案】D79(2012安徽宿州第一次质检7题)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

66、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解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根据“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排除A、C两项。根据“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的信息与C选项相符,故选C。民生主要出于经济目的,不是政治目的,排除B。【答案】D80(2012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28题)列宁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其具体指向(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五权分立【解析】考查三民主义。民生主义是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答案】C81(

67、2012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联考)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解析】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关键句: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答案】D82 (2012山西大同高三学情调研13题)“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

68、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种种公共之需。”据此判断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张为( )A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B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自治C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D建立福利社会【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土地之岁收公共之需”和所学史实说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核心是核定地价,土地国有 。【答案】C83(2012安徽皖南高三联合测评8题)新三民主义指出,“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生活”。这一观点在当对最主要的影响是( )A加快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进程 B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C促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授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题新

69、三民主义。干材料主要说明新三民主义将民生主义与照顾工农的政策相结合,必将调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参与国民大革命。由此可得出正确答案为B。A、D两项不是最主要的影响;C拔高了新三民主义的作用。【答案】B 84(2012内蒙古赤峰优质高中一模27题)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君主立宪派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实践的理解。根据时间提示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

70、,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纲领。【答案】D85(2012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7题)报刊往往能够反映政情舆论。近代以来,“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以上言论应该刊登于(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解析】孙中山首次在民报发刊词中系统阐述民生主义。【答案】C86(2012安徽宿州第一次质检24题)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一卜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42年中国远征军人缅作战B一战

71、后张謇南通大生纱厂逐渐走向衰落C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对接D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解析】本题考查史学常识。A项是对事件的描述,属于“历史现象”、B项是描述一个事实,无主观判断,还是属于“历史现象”、C项也是报导一件新闻事件,也属“历史现象”。故排除。D项则对某个事物进行判断和认识,故选D【答案】D87(2012安徽宿州第一次质检15题)“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这段话

72、出自( )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国民革命的兴起和统一战线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等新情势,都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基本问题革命领导权、动力、对象、及革命前途等有清醒的认识,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在这样的形势下,毛泽东于1925年12月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符合题意,故选D。论十大关系是建国后讲述经济比例关系的文件,排除A。新民主主义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文件。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不符合题意,排除C。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对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主张,提出了党必须实行“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

73、的政治路线。不符合题意。排除B。本题题目“敌人”“革命”带有明显的阶级对立和斗争的倾向,故应判断其为国民革命后期针对国共关系存在隐患时提出的口号和纲领。故选D。【答案】D88(2012潍坊高二期末考试17题)孙中山指出:“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享乐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鉴于此,他提出的主张是( )A驱除鞑虏 B平均地权 C创立民国 D扶助农工【解析】考查队三民主义的理解。关键信息是:“富者极少,贫者极多”即贫富悬殊过大,孙中山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主张民生主义进行社会革命。故选B。【答案】B89(2012河南洛阳高三统一考试8题)以下关于顾炎武提出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74、”,“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尔矣!”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 )A削弱了清初的君主专制统治 B与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相一致 C代表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 D表明中国民主启蒙思想的滋生【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和所学史实说明明朝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地主阶级士大夫已经从天下是君主一人所有的专制思想转变为“天下是天下人”的主权在全体国民的民主思想。【答案】D90.(2012黄山毕业班第一次质检)“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

75、友。”这段话出自( )A论十大关系 B论联合政府 C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国民革命的兴起和统一战线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等新情势,都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基本问题革命领导权、动力、对象、及革命前途等有清醒的认识,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在这样的形势下,毛泽东于1925年12月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符合题意,故选D。论十大关系是建国后讲述经济比例关系的文件,排除A。新民主主义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文件。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不符合题意,排除C。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对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主张,提出了党必须实行“放手发动

76、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政治路线。不符合题意。排除B。本题题目“敌人”“革命”带有明显的阶级对立和斗争的倾向,故应判断其为国民革命后期针对国共关系存在隐患时提出的口号和纲领。故选D。【答案】D91(2012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9题)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提出了( )A“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 D“建立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解析】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他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

77、动考查报告等文章,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答案】A92.(2012江苏扬州高三期中调研7题)1930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中国的国情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解析】本题考查中国革命道路。抓住材料关键点“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可以判断作者认为城市是关键。再结合“1930年”以及“中共党内”认为,可

78、以判断该观点是坚持城市中心论,故D正确。1927年中共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故A不正确。中国的国情是统治力量在城市,不农村薄弱,故B不正确;农民阶级主要在乡村,故C不正确。【答案】D93(2012安徽省示范高中第二次大联考13题)“中共日益增长的权力的真正源泉,在于其农村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尤其是_,经常被引用来作为中共在农村的力量的基础,它使中共能在那里扎根,而政府对于这种挑战完全束手无策。”文中空白处应填上( )A武装斗争 B根据地建设 C持久抗战 D土地改革【解析】分析材料“真正源泉,在于其农村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尤其是_” “经常被引用来作为中共在农村的力量的基础” “能在那里扎

79、根”,可以理解到这种政策首先是农村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其次通过这种政策的实施加强了中共在农村的力量、还巩固了在农村的根基。联系各选项,本题应选D项即土地改革,AC项不属于农村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可排除,B项根据地建设包括农工商经济的发展等,与材料联系不够直接。【答案】D94(2012湖南衡阳六校联考15题)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

80、装割据理论【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问题。从材料“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分析,李立三认为城市是开展革命斗争的中心,坚持城市中心论,反对在农村中开展革命斗争,应选D项“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答案】D95(2012怀化高二期末检测20题)毛泽东思想是( )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对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A B C D【解析】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成果之一毛泽东思想无关。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

81、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答案】C96(2012潍坊高二期末考试18题)“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一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材料出自毛泽东的(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解析】考查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关键信息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由此可知应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选C。【答案】C97(2012河南洛阳高三统一考试18题)某部历史著作写到:“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

82、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C新民主主义论 D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和所学史实指的应该是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正确的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通过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答案】A98(2012浙江杭州高三第三次月考30题)“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

83、费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论述应出自毛泽东的(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析】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关键信息: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新中国经济建设相关理论建设。【答案】C99(2012湖南衡阳六校联考13题)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

84、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解析】本题A项可排除,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本题所述时间、跨度不符;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联;C项“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说法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继承、发展,不存在变化一说。本题选D项,材料反映的变化反映了我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答案】D100(2012章丘第一次模拟考试21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85、 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A B C D【解析】据史实可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不符合邓小平理论【答案】D101(2012黄山毕业班第一次质检)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南巡讲话与十四大召开 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C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重新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解析】本题考查十四大。注意时间“90年代初” ,南巡讲话与十四大召开都发生在1992年,符合题意。而B项在21世纪初。D项在2001年均排

86、除。C项与题意无直接相关。【答案】A102.(2012安徽宿州第一次质检13题)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南巡讲话与十四大召开 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C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重新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解析】本题考查十四大。注意时间“90年代初” ,南巡讲话与十四大召开都发生在1992年,符合题意。而B项在21世纪初。D项在2001年均排除。C项与题意无直接相关。【答案】A103(2012山东日照高三模块考试14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立

87、宪救国、革命救国等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兴起,这反映出( )民族危机的加剧 救国思想的成熟 民族意识的觉醒 共和观念的普及A B C 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种进步思潮的理解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救国”一词,可以看出“民族危机的加剧”和“民族意识的觉醒”,看不出“救国思想的成熟”,而且“立宪救国”和“革命救国”相冲突,故此题该选C项。【答案】C104(2012陕西商洛高三期末考试31题)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外宾时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主要想说明( )A斯

88、大林模式完全是一种僵化的模式B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好模式C社会主义发展没有唯一的模式,应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模式D中国已经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最好模式【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关系来扩大生产,实践证明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正确途径,但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好模式,故B不正确。斯大林模式在初期有积极作用,到后来逐渐僵化,故B不正确;1985年中国还刚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故D不正确。【答案】C105(2012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21题)中共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历史性会议。下列各项属于中共十五大内容的是( )A提出建立

8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将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D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解析】A项1992年十四大,B项1882年十二大,D项2002年十六大。【答案】C106(2012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24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下列事件中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A B C D【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存力发展的论断,大跃进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两者都忽视了

90、中国的国情,直接排除。【答案】A107(2012怀化高二期末检测21题)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困难,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其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中国共产党始终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要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的根本利益A B C D【解析】不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108(2012潍坊高二期末考试19题)1984年10月1日,“小平您好!”的

91、横幅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游行队伍中。邓小平获得人民敬重和拥戴的根本原因是( )A主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领导了改革开放C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解析】考查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时间是1984年,此时他受到人民的拥戴,关键是改革开放的开展。【答案】B109(2012潍坊高二期末考试20题)1992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基于此,我国积极探索(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考查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时间是1992年,关键信息是:“大

92、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即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可结合“南方谈话”和“十四大”。【答案】D110(2012江苏阜宁、大丰、栟茶三校第二次联考16题)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A B C D【解析】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早分别出现在十四大、十一届三中

93、、文革结束初期、十五大,选择B项。【答案】B111(2012山东潍坊三县联合12月段考16题)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30年代罗斯福在美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注意本质的题干要求,所以,以上措施都是针对国情和具体情况制定的正确政策,都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故选D。【答案】D112(2012江西高三六校联考协作卷2

94、5题)2010年9月6日,胡锦涛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他所说的基本理论不包括()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论D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解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的,选择D项。ABC三项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理论。【答案】D13(2012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联考17题)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人类对社会主义建设

95、道路的探索。以下是关于这两次探索共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 B都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C都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D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解析】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都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故A、C、D表述正确。两国都没有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不正确,符合题意。【答案】B114(2012潍坊高二期末考试25题)某论文把宋明理学的产生、西方启蒙思想家推崇儒学、三民主义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等内容作为重要依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思想文化变革促进经济繁荣 B

96、不同特色文化的交融发展C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 D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主思想【解析】考查对思想演变的考查。材料中所列的都是一些思想,并且体现了东西方思想的交融,而并没有反映经济和科技故排除A、C。宋明理学的产生也不是社会转型时期故排除D。【答案】B二、非选择题115(2012江西高三六校联考协作卷28题)(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儒,最早章太炎认为是求雨的巫师,胡适在说儒里指出儒是从事“治丧相礼”的“殷民族的教士”,葛兆光先生根据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之要篇所引孔子言“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孟鸥、王峰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组织与学生认知材料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天然的长幼以及男女将每个人编入一个

97、等级组织中,然后,根据出生位置给他课以一辈子不变的责任与义务;不管是成年之前,还是之后,甚至儿女、弟弟都六七十岁了,每个人在这个层次秩序中的地位不变,永远是在长者说话时幼者只有听话的分,只能低一等或几等,永远没有自我。从儿女出生开始,通过三字经等经典将他们嵌入“孔家店”,扣上“三纲”包袱,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会因不服长者的意愿而内疚得无地自容。材料三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一辈子实际上是不幸的;小时候你必须无条件地听父母亲的话;年轻时最能花钱但却没钱花;等到真正有钱的中年时候又不可能幸福,因为首先要四世同堂,没有个人的空间,也要负担父母的生活;老了以后也是很不幸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可能看着父母亲

98、时会想:“他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还要养他”。如果有两个孩子,他们看着年老的父母就会互相推诿。那么,做父母亲的就在想“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要靠他们的施舍来给我生存的保证?”后代看到老年人感觉是负担,老年人看着后代又感觉要看很多面子,也处于一个更不幸福的状态。材料四中国人和西方人都重视“家”,只是追求的“家”的境界不同。在处于温饱与饥饿之间的农业社会里,生存是一个永恒的挑战,所以“家”的功能很难超出利益交易和保险互助,温情脉脉会过于奢侈,这种社会可能必须要有“刚性”的家庭结构,要阉割个性,否则“家”之内的经济交易就很难有确定性,这就是儒家以及任何传统农业言语化的共性。在近代西方社会生动上升,人们的收

99、入超出温饱之后,“家”的经济功能逐渐由金融保险市场来胜任,这时的“家”文化没必要那么“刚性”,也不必约束个人的自由,因为感情的交融是逼不出的,只有基于个人权利、基于个人自由选择的“家”里,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交流才是自愿真诚的,才不是出于“义务”责任感而为的。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儿女都会照顾父母老人,只不过前者可能更多出于“义务”责任感,而后者是出自“爱”,差别即在此。材料二、三、四均摘编自陈志武:金融的逻辑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早期儒者的特征。(2分)(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儒家文化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传统中国家庭与西方近代以来的家庭的不同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100、【解析】考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一问在材料中可直接找出。第二问根据材料结合“三纲五常”的消极意义即可。第三问主要从中西方经济基础、传统文化的差异等角度加大。【答案】(1)(2分)特征:与巫相近,重视仪式2分(2)(6分)影响:维护了传统家庭的稳定与延续,抹杀了家庭成员的个性;家庭成员的“幸福指数”较低6分(3)(6分)不同:传统中国的“家”侧重强制性的经济交易功能;西方社会的“家”侧重基于自愿的感情交往功能2分原因:传统农业社会下生存的需要;西方近代以来金融保险市场的逐步发展、完善。4分116.(2012广东珠海摸底)(27分)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我国历史上从汉朝至清朝几个朝

101、代都有不同表现。阅读下列几段话后,回答下列问题。汉唐虽然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技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学东渐”)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1)汉唐与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4分)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2)宋元时期,科技文化“中学西传”有哪

102、些具体表现?分别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7分)(3)试简述中国近代前期“西学东渐”的过程。(8分)(4)试分析出现“西学东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解析】考查中国古代和近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同。本题解答关键要把握各个时代不同的时代背景。第一问的不同态度从材料可直接归纳,影响则从两个时期文化发展的不同趋势解答。 第二问,主要涉及三大发明的外传。第三问把握近代前期即可,结合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等即可。第四问结合当时中外历史发展特点即可。【答案】(1)态度:汉唐积极吸收外来文化;清代排斥外来文化。(4分)影响:汉唐: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唐代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为汉唐盛世

103、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文化基础。(2分)清代:阻断了中外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落后。(2分)(2)北宋时我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欧洲(1分),便利了欧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1分)。南宋时,我国的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1分),为欧洲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1分)。元朝时,我国的火药武器也传入了欧洲(1分),对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捶毁封建城堡和骑士阶层起了重要作用(1分)。总之,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了欧洲以后,对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分)。(3)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魏源等突破传统观念,开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分)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04、为西学的传入提供了一定条件(2分)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同封建主义思想进行了正面交锋。(2分)资产阶级革命派高举“民主”“科学”,以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武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2分)。(4)“西学东渐”的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续完成工业革命,东方从属西方(2分)。此时,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任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也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117(2012福建漳州毕业班质检38题)(37分)不同的史书呈现不同的世界,也体现了世界

105、史观的发展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4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斯丁关于历史的终极是“上帝之国”在人间实现的思想,支配着中古时代的西欧史学。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这个世界以欧洲为主体,外于此者,按基督教教理,除了圣地巴勒斯坦,都是应受天谴的异教土壤,理应排斥在沐受神恩的这个世界之外。材料二 司马迁的史记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被笼统地称为“天下”,东起朝鲜,西讫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扩及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所知道的世界。历代史家大都继承了司马迁的传统,在撰写本国史的同时,虽然薄于“蛮夷”,但毕竟包括了同时代已知的世界。 以上材料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106、卷材料三 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注:通“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海国图志叙材料四 19世纪和20世纪初叶是一个由西方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的时代。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接着发生的殖民地革命很快就结束了这种霸权我们渐渐不情愿地认识到,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传统的以

107、西方为导向的历史观已不合时宜,且具有误导性。为了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尽管伴有种种精神求索的阵痛,但世界却完成了自己从旧到新的转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史书在认知世界方面存在的局限。(6分)(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对世界的认知视野上有何重大变化?结合中外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其变化原因。(12分)(3)根据材料四指出西方史学家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14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中,可以得出什么认识?(5分)【解析】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二“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这个世界以欧洲为主体”

108、“司马迁的史记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被笼统地称为“天下”,东起朝鲜,西讫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扩及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所知道的世界”可以推断出古代史书所记载的范围比较狭窄,且以本民族为中心。第二问据材料“彼皆以中土人谭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反映出在对世界的认知视野比以前开阔,且不再仅仅以本民族为中心。结合历史发展进程时候需要考虑政治、经济,思想,对外交往等方面来考虑。第三问据材料“传统的以西方为导向的历史观已不合时宜,且具有误导性。为了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可以概括出西方史学家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评析此观点应该看到其进步的方面。明确其的变化与当今世界形势的变

109、化密不可分:二战后各种势力的发展使传统的以西欧为中心的史观受到了剧烈的冲击;而当今形势的发展也反映出了整个世界的密不可分。第四问从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认知视野由狭窄到开阔、由局部到整体,可以看出世界史观的变化受时代、世界观等的影响。制药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仅限于局部世界的认知;受宗教神学思想的影响;以本民族为中心。(6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变化:从局部地区扩大到整个世界。(3分)原因: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形成有机整体;汉朝以来,中国对外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鸦片战争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军事实力的差距和抵御外侮的需要,迫使先进的中国人将眼光投向世界。(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

110、变化:由西方中心史观发展到全球史观。(3分)评析: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是进步的,符合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3分)二战后欧洲丧失霸权地位;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第三世界国家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些因素使得以西方为中心的史观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扩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也论证了全球史观的正确性。(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世界史观带有主观性;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受到宗教思想、民族意识、科技水平、交往程度等方面的影响;世界史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5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118(2012内蒙古赤峰优质高中一模24题)(25分)阅读

111、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旨意,靡所不领。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六部由原来的政府最高职能部门,而沦为内阁属曹。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 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112、。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民报发刊词(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央机构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政治设想产生的主要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材料二,比较孙中山与康有为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8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趋势。(3分)【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中央集

113、权制度发展趋势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阁权益重”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变化指的是明初,在废丞相,权分六部的基础上,设内阁,内阁的地位日渐上升。第二问趋势结合明清废丞相反映的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原因及主张的理解。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原因可以从经济发展、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思想启蒙加以归纳;第二问结合材料二政治主张可以从政体: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分配原则:三权分立加以概括。(3)本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民主革命实践和与维新派思想主张的比较的理解。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主要观点可以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等方面加以概括;第二问

114、可以结合政体和方式上加以归纳即可。(4)本题考查的是对明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趋势的理解。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中国政治制度反映了政治近代化:由专制向民主转化。【答案】(1)变化:废丞相,设内阁;内阁地位日渐上升。(4分)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分)(2)设想:康有为提出建立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2分)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6分)(3)观点:将社会革命融合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之中;以三民主义为武器,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争取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4分)不同之处:孙中山致力于通过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康有为试

115、图以维新改良的方式改变传统专制政体,建立君主立宪政体。(4分)(4)从专制主义向民主政治转变。(3分)119(2012湛江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13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家庭的结构与规模、观念与伦理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材料二 (1903年)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三 1982年5月亚太地区老龄问题政府间预备

116、会议上,大会秘书长柯里根说:“随着各国工业化和都市化,许多国家的家庭遭到破坏,对老年人产生可悲的后果。”陈功家庭革命(1)中国古代强调“父母在,不远游”,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3分)(2)依据材料二中梁启超的话,说一说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3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3)依据材料三,说明“老龄问题”产生的原因。(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处理柯里根所提出的“老龄问题”?(3分)【解析】第一问中回答经济和思想基础时候属于比较容易的题目;如何看待这一观念则必须能够从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来阐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17、。第二问回答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的变化时,需要从材料“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中提取信息,加以归纳概括即可。回答变化的原因时候我们要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阐述。第三问“老龄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随着各国工业化和都市化,许多国家的家庭遭到破坏,对老年人产生可悲的后果”是十分容易回答的。如何处理老龄问题则畅所欲言,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经济基础: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2分)思想基础:儒家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如果回答儒家伦理道德具体内容忠孝及两者关系的可酌情给分)。(2分)这一传统观念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

118、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任答一点,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要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3分)原因:政治:民族危机的加深;(2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思想: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2分)(3)原因:工业化;都市化(或城市化)。(4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任答一点,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20(2012北京顺义区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27题)(17分)科学技术、教育和学术理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

119、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及其主要成就。中 国西 方宋应星(1587-1661)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牛顿(1643-1727)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依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史时发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教育家。其分布的

120、时代相对集中,颇具特点。时期教育家人数特点和地位春秋战国5位 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不仅对后世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至深,而且在世界上也有极大影响。两宋时期38位 人数众多,分为若干小群体和许多教育流派,许多教育家有突出的历史影响和显赫的历史地位。清末民初228位 既有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主张学习西方技艺;也有出身于士大夫阶层但实现了自我转变的代表人物,仿行西方宪政。既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也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份子。摘编自孙孔懿试析中国历史上教育家涌现的三个高峰期(2)任选上表中中国古代史两个时期的一个时期,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出现诸多教育名家的原因。(4分) 如果对两个时期均作了回答,只

121、按回答顺序的第一个计分(3)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民初我国教育家队伍的特点,指出这一时期直接推动中国近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5分)严复所以翻译天演论,正是因为它关于“自强保种”的“达旨”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能够起到惊世骇俗,促人思变的作用。就是说,他是想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阐明这样一个中心思想:中国如能顺应“天演”,规律而实行变法维新,就会由弱变强,由落后变先进;反之,则将沦于亡国灭种而被淘汰。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严复译述天演论的目的和影响 (4分)【解析】第1问中外科技各自的特点可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回答,教材中有相关的知识点。牛顿科技成就的影响可结合教材

122、所学回答。第2问需注意两个古代史时期指春秋战国和两宋,原因分析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第3问清末民初教育家队伍的特点根据材料概括即可,列举近代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运动分析判断与教育事业产生发展有关的事件,然后进行作答。第4问根据教材中有关天演论的内容进行回答。 【答案】(1)(4分)中国:总结性的科技成果,体现出实用性。(1分,任意一点)西方:自然科学创造性的突破。(1分)影响:为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准备条件,(1分)科学理性影响启蒙运动。(1分)(2)(4分)选答一(春秋战国):大动荡、大变革时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分)以选贤任能代替世卿世禄,中央集权

123、来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2分)教育和学术下移,士的地位提高。(1分)选答二(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手工业商业的繁荣;(2分)政府打击军人割据,重文轻武;(1分)科举制度的发展。(1分)(3)(5分)特点:人数众多、社会成分和思想主张多元化。(2分)相关的重大事件: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分,答出3点即可)(4)(4分)目的:惊醒国人,号召变法图强,免于淘汰灭亡的命运。 (2分)影响: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2分)121(2012北京西城区期中检测49题)(18分)每逢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制度往往会发生根本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有学

124、者认为:西周封建制度下,主权经由层级的结构,逐级分享,不论王室,或是诸侯,或是卿大夫,都不能拥有完整的主权。而在战国开始时,一种新型的国家出现了。在这个国家里面,国君掌握专制权力,大臣可以自由任免;同时这种官僚制度选任和提拔有才干者,淘汰不合格者。国家事务远较以前复杂,这就需要一批有管理国家本领的专家来行政,而不是任用只懂朝廷礼仪的绅士来做官。据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等资料整理(1)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政治制度所发生的重要变化。(6分)夫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此一自强运动,实始于咸丰末年英法联军之役以后,而甲午一战,则为此初期三十年自强

125、运动失败之总结也。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2)根据该学者的观点,简述中国近代“自强运动”初期的主要表现及失败原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自强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12分)【解析】第1问需要对材料一进行分析、概括再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来回答,材料中主要阐述的政治制度变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确立起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等。第2问需准确把握“自强运动”的概念,把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预备立宪”与自强运动紧密联系起来,本问考查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预备立宪”等知识点,第一次自强运动指洋务运动。其他可按照要求根据所学逐一回答,。【答案】(1)专制君主

126、制确立(或取代等级君主制);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职业官僚制取代世卿世禄制。(6分)(2)“自强运动”初期主要表现: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单纯引起西方技术而不改变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4分)新特点:学习西方政治制度。(2分)史实:戊戌变法:提倡学习君主立宪制;清廷“预备立宪”:颁布宪法,设内阁,仿行宪政。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6分)122.(2012河南郑州毕业班第一质检32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734年,他正式发表了哲学通信。他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他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

127、”,“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1)材料中的他是谁?他为什么会认为英国的制度是最理想的?又为什么会盛赞中国的“孔子时代”?(6分)材料二 下图为新发现的梁启超为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起草的手稿局部1905年以端方为代表的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活动曾轰动一时材料三 梁启超为清廷出洋考查宪政的五大臣捉刀代笔,草拟奏折,大概是清末立宪史上最有趣的故事了。梁启超以通缉犯身份,流亡海外,却直接介入最高层的政治决策,不能不令人咄咄称奇。摘自南方周末第1292期(2)材料中的五大臣与“枪手”梁启超要求的立宪是

128、否一致,为什么会出现令人咄咄称奇的怪事?(4分)【解析】第1问考查了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及思想主张,称赞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因可从这种政体确有优越性、反对法国落后腐朽封建制度需要两方面回答。对中国儒学思想的肯定,主要可联系儒学思想有一些人文主张;借用儒学反对专制等。第2问考查晚清预备立宪相关知识点,“为什么”回答时需注意为什么清政府要进行预备立宪、为什么梁启超会为清廷捉刀。【答案】(1)伏尔泰。(1分)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政治制度(1分);作为启蒙运动领袖的伏尔泰非常痛恨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1分)盛赞: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宣扬的

129、“民贵君轻”符合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儒家思想中的人性主张与启蒙思想家追求的人文主义思想观念一致;孔子强调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孔子及儒家思想是建立在对人类和社会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与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理性主义切合;孔子对宗教和超自然力的态度与启蒙思想家反对宗教迷信一致;儒家思想提倡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为西方反对天主教会的蒙昧主义愚民政策提供利器;(任答三点给3分)(2)不一致。(1分)原因:辛丑条约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清政府的反动面目暴露无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起云涌,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维新失败康梁流亡海外,此时企图借尸还魂实现宪政理想;两者都想以

130、立宪作为对抗民主革命的手段,只是一个要立宪之名,一个要立宪之实。(3分,任答三点即可)124(2012浙江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受到关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孔子仁学产生在早期宗法制崩溃、氏族统治体系彻底瓦解时期,它无疑带有那个时代氏族贵族深重烙印。自原始巫史文化(礼仪)崩溃以后,孔子是提出这种新的模式的第一人。尽管不一定自觉意识到,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人情味”(社会性)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

131、求的心理模式。孔子通过教诲学生,“删定”诗书,使这个模式产生了社会影响,并日益渗透在广大人们的生活、关系、习惯、风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通过传播、熏陶和教育,在时空中蔓延开来。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用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狂迷和愚盲服从,它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二 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李泽厚中国

132、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三 九月二十八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的二00五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上,推出了“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据了解,海内外现有纪念孔子的孔庙、文庙一千三百多座。)据孔子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的人士介绍,举办“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旨在传承几千年中华文化脉络、宣传保护孔庙(文庙)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搭建一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增强民族凝聚力。材料四 图片一和图片二所反映的内容均出现在“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期间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述孔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传播方式和历史地位。(5分)(2)以西汉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说明材料二的观点。(8分)(3)请结合材料三,对材料四中图片所

133、反映的内容作简要评价。(4分)【解析】第(1)问,背景根据题干中“孔子仁学产生在早期宗法制崩溃、氏族统治体系彻底瓦解时期”归纳;主要内容根据“仁学”“礼”“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中庸”等回答;传播方式根据孔子生平的相关史实回答;历史地位根据“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分析。第(2)问,材料二的观点认为,思想文化为历史条件下不同的人、阶级、时代背景服务。根据西汉时期儒学思想和新文化运动时为政治、经济、教育服务的史实回答。第(3)问,材料一的图片一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传承,图片二却利用孔子来牟利,紧扣二者的核心思想进行评价。【答案】(1)答:时代背景:奴隶制崩溃;(1分)主要内容:仁

134、;礼;(1分)实用;中庸;(1分)传播方式:办私学,编删诗书为教材,教导学生;(1分)地位: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或代名词)。(1分)(2)答:汉武帝时期,为适应加强君主专制、(1分)巩固“大一统”的需要,(1分)董仲舒不仅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1分)而且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1分)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 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前,(1分)为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1分)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猛烈批判封建儒教。(1分)(分块1)(3)答:孔子论为人一书的出版有利于挖掘孔子思想的文化内涵,(1分)传承优良的

135、民族传统,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1分)图片二所反映的现象违背了“祭孔”活动的宗旨,(1分)是对文化遗产的践踏与破坏。(1分)125(2012浙江杭州高三第三次月考33题)阅读下列材料:((9分))材料一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写道:“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材料二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回答辛亥革命为

136、什么没挖掉“树墩”?何以见得“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5分)(2)依据材料二,回答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4分)【解析】考查新文化运动知识点。问题(1),解题关键理解“树墩”的含义,从材料一中可知,意为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其原因是由资产阶级的力量所决定的,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第二小问则列举相关与民主潮流的逆流史实。问题(2),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答案】(1)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破坏中国革命;革命纲领不彻底。((3分)萌发的表现: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2分)(2

137、)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反对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文化、新道德;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民主与科学。((4分)126(2012山东烟台高三期末24题)(16分)学者林贤治说:“真正的思想者,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异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李贽有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追随者,他的“异端”思想也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

138、。”随后自杀身亡。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动的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端”,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材料三 鲁迅指出:“现在有一群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讲鬼话,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人的对头。”邱若宏论五四时期人文思想家的科学启蒙(

139、1)李贽和布鲁诺这两位生活在同时期的中外思想家,都被称为“异端”。据材料指出他们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4分)(2)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6分)(3)材料三“讲鬼话人的对头”在这一时期掀起了什么运动?其实质怎样?(2分)(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异端思想的认识。(4分)【解析】第(1)题考查的是对明末和文艺复兴时期东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出现原因及临终表现的相同之处的理解。第一问原因都挑战权威,威胁专制统治;第二问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念。第(2)

140、题考查的是对布鲁诺捍卫真理的背景的理解。可以从当时的政治: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基础;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借机力量的壮大;思想解放: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个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与信念。第(3)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实质的理解。第一问根据鲁迅先生的提示及反对科学和民主的人的提示应该是新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4)题考查的是对异端思想的认识的理解。认识可以从异端思想产生的根源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然结果;异端思想从一开始产生就遭到保守和顽固势力的阻挠;异端思想起到的历史使命是推动思想解放。【答案】(1)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

141、专制统治。(2分)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2分)(2)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教会统治受到冲击;布鲁诺坚信自己的学说是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心。(6分)(3)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2分)(4)认识: “异端”思想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一定时期内“异端”思想会受到守旧势力的压制和迫害;“异端”思想往往能起到推动思想解放的作用。(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得4分)127(2012广东珠海摸底)(25分)古今中外,政府和社会精英对于社会和谐都有过许多思考与实践。材

142、料一 (洪武元年)诏曰:“耕者验其丁力,计亩给之。使贫者有所资,富者不得兼并。若兼并之徒多占田以为己业,而转令贫民佃种者,罪之。”明会典卷十七,户部四,田土。材料二 孙中山始终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最高理想,毕生致力于此。他的“大同”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民生主义”主张里。在他看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刘雅丽略论孙中山的大同思想、道德观与和谐社会材料三 狄更斯著名的小说双城记,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巴黎和伦敦这两座城市为背景,借古喻今,希望为社会矛盾深刻的19世纪英国寻求出路。狄更斯说,不满情绪广泛地存在于英国的社会中,可能由于任何一个很小的原因

143、,一下子变成前所未有的一场可怕的大火。(2011年8月6日)警察的行动致人死亡,点燃了伦敦的夜空。怒火此起彼伏,蔓延英国多个城市。现代快报2011年8月14日伦敦与巴黎骚乱对比材料四 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每一个层面,都日益清晰地表现出整体性、体系性的运动。与此同时,针对这种新的整体性运动,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反抗。这种反抗既有理性主义的也有浪漫主义的,如西雅图、热那亚和纽约街头的反全球化抗议活动。本拉登和“基地组织”的恐怖主义活动,虽为异数和极端,但本质上也属于这种反体系运动的一部分。宿景祥贫富扩大与全球反抗(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抑制土地兼并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

144、(6分)(2)在20世纪20年代的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就民生方面提出了哪些有利于发展和谐社会的思想?(4分)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孙中山先生认为的“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主张?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3)结合材料三,以狄更斯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2分)试列举该流派2 个以上的其他代表作品(4分)。(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主要存在哪些不和谐的问题?(5分)【解析】考查古今中外的民生问题。第一问考查明朝抑制土地兼并的主要措施,从材料中直接归纳结合课本鱼鳞册即可。第二问把握新民生主义的内容,以及阶级分析法即可。第三问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化流派。第四问属

145、于简单识记。【答案】(1)按家庭劳动力多少来分田;重惩兼并者;编定鱼鳞图册。(每点2分,共6分)(2)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每点2分,共4分)不赞同。(2分)二者在阶级属性上有着根本上的不同(2分)。(3)主要关注深刻的社会矛盾,揭露社会的黑暗。(2分)(4)恐怖活动猖獗(2分)、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盛行等等。(除回答恐怖活动给2分外,其他每回答一个给1分,总分不超出5分)128(2012江苏盐城摸底21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简图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

146、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发刊词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央机构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4

147、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3)概括材料三中孙中山的主要观点,结合材料二,比较孙中山与康有为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4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社会明代以后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趋势。(2分)【解析】明朝中央机构的重大变化是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反映的趋势是皇权的加强,相权的削弱直至消亡。康有为设想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源于中国国情的分析。孙中山号召以三民主义为旗帜,推翻封建统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孙主张革命,康主张改良。政治思想由专制走向民主。【答案】(1)变化:废丞相,设内阁。(2分

148、)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分)(2)政治设想:康有为提出建立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2分)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2分)(3)观点:将社会革命融合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之中;以三民主义为武器,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争取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2分)不同:孙中山致力于通过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康有为试图以维新改良的方式改变传统专制政体。(2分)(4)从专制主义向民主政治转变。(2分)129(2012襄樊四校高三期中27题)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后,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时的旗帜,被称作“首义之旗”。分布与九轮角上下的18颗小黄圆星

149、,代表当时内地18省人民,示意国家统一、民族和睦、前途光明。1912年6月讨论定为陆军军旗时,受到多数东三省籍的议员反对,因为十八星旗并不包括东三省,也不能代表全中国。先是有提议在旗中央加上一颗较大的黄星,以表示中国的统一。后又认为中央黄星大有侧重中央之意,忽视地方之意,中央黄星又改成与其他黄星一般大小,于是变成了十九星旗。但到了护法战争后,这面陆军军旗便未再使用了。 材料二 辛亥大事记时间大事记1902年湖北革命先驱者吴禄祯,从日本留学回到武昌,在新军中进行革命宣传1903年1月湖北留日学生张继煦、李书城等撰写致国内同学书,鼓吹革命,极大地振奋了湖北学生界1906年2月刘静庵、曹亚伯组织革命

150、团体日知会,吸收新军及学生参加。1906年4月同盟会湖北分会在武昌成立,余诚任会长1910年 6月16日湖北革命党人改群治学社为振武学社1911年 1月30日振武学社更名文学社,举蒋翊武为社长,主要通过新军各标营代表掌握武装,并创办大江报宣传革命。1911年 7月31日宋教仁、谭人凤等在上海成立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1911年9月四川保路运动转向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 9月2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大会在武昌召开,讨论通过“起义计划”1911年 10月10日凌晨,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就义。晚,武昌起义爆发,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1911年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举清军协统黎元洪为都

151、督1911年 10月14日清廷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1911年10月中旬湖北军政府公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1911年12月1日鄂军政府与袁世凯签订停战协议1911年 12月25日各省代表会在南京开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材料三 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反驳“辛亥革命的胜利具有偶然性”时说,“武昌首义绝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历史并非由偶然构成。看待辛亥革命不能只局限在一两年内发生的大变动,而是要通过表面的变化看到内部的深层原因和趋势。恩格斯的一句话很好地阐述了这个观点:革命一天等于二十年。”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星旗的设计和争论中所体现的思想。

152、(4分)(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冯天瑜先生的观点。(8分)(要求:题目自拟,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以小论文形式答题,200字左右)【解析】辛亥革命是今明两年考试命题的热点问题。本题围绕辛亥革命相关知识点利用材料设计问题,解答时需要对材料有准确解读,对教材知识也要有认识掌握。第1问考查了湖北军政府铁血十八星旗反映的思想,可根据材料从大汉族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角度来进行回答。第2问以小论文形式论证冯天瑜先生的观点(“辛亥革命的胜利具有偶然性”说法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酌情回答。【答案】130(2012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25题)(30分)史料研读、专题探究

153、、问题比较和综合评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专题探究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 “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1)请分别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宋元明清时期“市民文化”在艺术方面的主要表现,(5分),简析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幼弱的原因。(3分)史料研读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

154、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2)研读材料后,你认为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你对辛亥革命分别有怎样的评价?(6分)问题比较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

155、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材料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简析这两种思想的作用。(4分)综合评论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4)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列举这一时期体现“沉沦”、“上升”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例(2分),并简析推动这一转变的原因。(6分)【解析】第1问实际考查了春

156、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有关民本思想的主张;宋元明清时期“市民文化”的表现;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衰落的原因,三个问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第2问考查学生对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新史观知识的理解。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对辛亥革命分别有怎样的评价一问回答时需要注意文明史观即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回答影响,全球史观角度即从世界影响角度。第3问也考查了对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回答时对两则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答出共同点,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和欧洲启蒙运动的作用可根据所学回答即可。第4问需注意20世纪初这一时间点,“沉沦”的历史事件应指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事件、“上升”的历史事件应指民主革命事件。原因可结合时

157、代特征分析回答。【答案】(1)“民本思潮”的主要表现:孔子“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墨子“兼爱非攻”等。(2分,人名不给分,答到1点给1分,两点及以上给2分。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市民文化的主要表现:书法的个性化、世俗化;风俗画;戏曲方面有南戏、元杂剧、昆曲、京剧等(3分,能任意举出3个以上具体成就给满分,其它意旨明确的也可。只答书法、绘画、戏曲,不具体给2分) 幼弱的原因:经济上,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使商品经济发展受到压制;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思想控制加强。文化上,文化专制政策和传统思想的制约。(3分,考生从制度、政策方面扼要回答也可)(2)态度:从漠视、非议

158、到认同、赞赏。(2分)文明史观: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政治上,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从人治向法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变;经济上,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动摇了封建经济的基础。社会风貌上,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自由、平等思想推动社会风俗习惯的巨大变化。(4分,考生意旨明确,其它表述也可)全球史观: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亚洲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辛亥革命顺应了世界资本主义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潮流,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2分,考生意旨明确,其它表述也可)(3)共同之处:批判封

159、建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地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2分)作用:法国的启蒙思想开启了民智,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虽然没有打破儒家思想的统治,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但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一定冲击,给后世民众一定启迪。(4分)(4)重大历史事件:“沉沦”有辛丑条约的签订、袁世凯复辟帝制、巴黎和会外交努力失败等;“上升”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国民党和中共的成立等。(2分,考生在两者中任举一例即可)原因: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答政党建立也可)。思想上,民主共和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每点2分,共6分)131(2012河

160、南洛阳高三统一考试25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即民权主义)、社会革命(即民生主义)毕其功于一役。民报发刊词材料二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康有为为代表的保皇派围绕着土地政策展开激烈论战。保皇派坚决反对革命派的土地政策,攻击革命派“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政策危害国本,煽动下等社会革命,制造社会动乱。革命派指出:

161、天下田应为天下人同耕。地主垄断土地,徒手坐食,不利于生产和社会发展,只有“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政策,才能使生产事业得到发展。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三 辛亥革命还只是在微弱的共和思想光环下的王朝更替。关键不在于辛亥革命采取的理论体系,而是应该重新估价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速度。辛亥革命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远未达到法国大革命时候的水平。根据现在的研究,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识字率都高于中国。学(wwwzxlscom)朱宗震真假共和 (1)从生产关系变革的角度说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实质。(2分)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多种原因。(8

162、分)(2)材料三称辛亥革命的结局是“王朝更替”。请指出“王朝更替”的确切含义。(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结局的历史必然性。(8分)【解析】第(1)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民主革命纲领中民生主义提出的原因及实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从生产关系变革的角度”和所学史实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的实质是要求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第二问提出的原因可以从根本上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吸取欧美贫富悬殊的教训、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缓和社会矛盾等加以第(2)题考查的是对辛亥革命政治局限性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辛亥革命的结局是“王朝更替”指的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63、中国仍然是封建专制统治。原因可以从资产阶级革命的经济基础、阶级力量、革命纲领、自身的局限性、思想基础、群众基础等方面加以归纳。【答案】(1)实质: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或资本主义土地纲领)。(2分)原因:顺应20世纪民生主义的世界潮流;避免欧美民生贫困、社会动荡的覆辙(或吸取欧美贫富悬殊的教训);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别;缓和社会矛盾,避免新的社会革命。(每点2分,共8分)(2)含义: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依然是封建专制统治。(2分)原因: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薄弱;封建专制旧思想强大,民主共和思想微弱;学(wwwzx

164、lscom)民众文化素养低下,不利于民主政治;革命派的纲领三民主义有严重缺陷;革命派的斗争软弱,对袁世凯妥协退让没有发动广大农民群众,革命派力量单薄。(每点2分,满分8分)132(2012怀化高二期末检测27题)(16分)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右下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

165、再厉”的誓言。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个组织的政治纲领?(2分)后来被孙中山进一步阐发为什么思想?(2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 (2分) (2)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晚年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在其思想上发生的“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4分)(3)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

166、中山先生在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后,“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最主要的“模范行动”有哪两个? (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及分析理解的能力。【答案】(16分)(1)组织:同盟会(或答中国同盟会)。(2分)思想:三民主义(或答“民族”、“民权”、“民生”主义)。(2分)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答临时约法)。(2分)(2)变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4分,如答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给2分)(3)模范行动: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3分)掀起(领导)国民革命(大革命)(或答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在全国展开)。(3分,如答北伐战争给2分

167、) 133(2012山东滨州高三期末统考26题)(20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2分)“私学文化”反映了该时期社会转型的哪些基本特征?(4分)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

168、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2)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请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6分)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概述(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表现,在该过程

169、中,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做了哪些理论创新?(8分)【解析】本题考查古今中外思想的演变。第(1)问从“专制主义”入手,回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法家对专制主义的认识分析“表现”。私学文化的兴起反映了时代变革,回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等知识回答“基本特征”。第(2)问从“个人”“个性解放”角度入手分析“相似之处”。联系明朝中后期东西方政治经济特征分析“不同作用”及“根源”。第(3)问从市场经济、法制建设、民主政治建设角度分析回答“表现”。联系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形成回答第二小问。【答案】(1)表现:荀子提出治国要礼法并施;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

170、集权国家。(2分)基本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在各国的改革中,“士”阶层的活跃;学术下移,私学兴办,出现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4分)(2)相似之处: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2分)作用: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转型发挥重大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2分)根源: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2分)(3)表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政治体制改

171、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建立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实行依法治国。(5分)理论:形成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3分)134(2012怀化高二期末检测28题)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国人拜了三位老师:欧美、日本和苏俄。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从此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中国的近代化路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国人每向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1)请分别说出“自强”、“变法”、“革命”所

172、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3分)(2)近代苏俄这个老师给中国送来了什么思想?(2分)这个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三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3分)这些理论成果的共同精髓是什么?(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答案】(10分)(1)事件名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3分,每个1分,顺序不得颠倒)(2)思想:马克思主义(或答马列主义)。(2分)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分,每个1分)共同精髓:实事求是。(2分)135(2012潍坊高二期末考试29题)(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来所创”,我

173、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桑咸之晚清政治与文化(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主张,该主张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3分)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迁就调和若是绝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讨论。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2)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材料中“西洋的法子”核心内容是什么?(4分)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

174、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3)中国共产主义者曾多次将“外国的进步文化”与“中国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试举两例。(4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第(1)问主张结合材料中的“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来所创”“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第(2)问态度结合材料中的“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讨论”分析即可;核心即民主与科学。

175、第(3)问比较简单,关键是看清“中国共产党”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4)问对外来文化有前面的材料可以得出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吸收;将外来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答案】(1)主张:西方科技是从中国传人的;向西方学习科技是必要的、合理的。积极意义:为学习西方找到合理的依据,减少向西方学习的阻力。(3分)(2)态度:否定中国已有的文化;全盘西化。核心:民主、科学。(4分)(3)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探索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由义的理论。(4分)(4)

176、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吸收;将外来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2分)137(2012江西红色六校第一次联考27题)(20分) 古今中外,政府和社会精英对于社会和谐都有过许多思考与实践。材料一 (洪武元年)诏曰:“耕者验其丁力,计亩给之。使贫者有所资,富者不得兼并。若兼并之徒多占田以为己业,而转令贫民佃种者,罪之。”明会典卷十七,户部四,田土。材料二 孙中山始终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最高理想,毕生致力于此。他的“大同”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民生主义”主张里。在他看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刘雅丽略论孙中山的大同思想、道德观与和谐社会材料三狄更斯著名的小说双

177、城记,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巴黎和伦敦这两座城市为背景,借古喻今,希望为社会矛盾深刻的19世纪英国寻求出路。狄更斯说,不满情绪广泛地存在于英国的社会中,可能由于任何一个很小的原因,一下子变成前所未有的一场可怕的大火。(2011年8月6日)警察的行动致人死亡,点燃了伦敦的夜空。怒火此起彼伏,蔓延英国多个城市。现代快报2011年8月14日伦敦与巴黎骚乱对比材料四 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每一个层面,都日益清晰地表现出整体性、体系性的运动。与此同时,针对这种新的整体性运动,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反抗。这种反抗既有理性主义的也有浪漫主义的,如西雅图、热那亚和纽约街头的反全球化抗议活动。本拉登

178、和“基地组织”的恐怖主义活动,虽为异数和极端,但本质上也属于这种反体系运动的一部分。宿景祥贫富扩大与全球反抗(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抑制土地兼并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6分)(2)在20世纪20年代的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就民生方面提出了哪些有利于发展和谐社会的思想?(2分)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孙中山先生认为的“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主张?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3)结合材料三,以狄更斯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2分)试列举该流派2 个以上的其他代表作品(2分)。(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主要存在哪些不和谐的问题?(5分)【解析】本

179、题考查土地政策和经济全球化。第一问从提炼有效信息“验其丁力,计亩给之”“ 罪之”来归纳答案,加入所学明朝的土地政策进行补充作答。注意归纳表述,避免照抄原文。第二问,回忆所学三民主义有关民生主义的政策进行作答。注意其民生主义的阶级属性。第三问,从有效信息“社会矛盾深刻”等来归纳答案。作品回顾所学知识作答。第四问回顾课本知识“全球化的弊端”来作答。【答案】(1)按家庭劳动力多少来分田;重惩兼并者;编定鱼鳞图册。(每点2分,共6分)(2)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每点1分,共2分)不赞同。(1分)二者在阶级属性上有着根本上的不同(2分)。(3)主要关注深刻的社会矛盾,揭露社会的黑暗。(2分

180、),作品(2分)(4)恐怖活动猖獗(2分)、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盛行等等。(除回答恐怖活动给2分外,其他每回答一个给1分,总分不超出5分)138(2012江苏阜宁、大丰、栟茶三校第二次联考25题)(10分)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按照孙先生的原

181、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2分)指出他对中国革命的设想有

182、何特点。(2分)(2)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2分)材料二表明论联合政府与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分)(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上有了新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发展经济的宗旨。指出其变化之处,(1分)分析其不变的宗旨。(2分)【解析】考查20世纪中国重大事项理论成果。第一问把握孙中山三民主义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即可,其特点从材料的“不但,而且”结合课本“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即可。第二问把握论联合政府发表的时间1945年,以及材料中“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即可解答。第三问的变化结合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可。【答案

183、】(1)观点: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2分)特点: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进行。(2分)(2)主张:多种性质的经济形式并存;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2分)关系:论联合政府充分汲取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思想精华。(1分)(3)变化: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1分)宗旨:追求社会平等,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2分,写出一点得1分)139(2012河南洛阳高三统一考试27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方的崛起,本质上源于启蒙运动。是启蒙运动,促成了现代科学民主的发展进步。而启蒙运动,也不是西方独立的思维成果,而是东西方文明交汇、发酵的产物。我国汉唐

184、的强盛,宋朝的富庶繁荣,无不是以博大的胸襟吸纳外来文明的结果。无论彻底地排斥什么,还是彻底地崇拜什么,都是荒唐的,缺少理智的。盲目崇拜中国传统文明,排斥西方文明,毫无疑问是闭关锁国,是行不通的;而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排斥中国传统文明,则是另一种闭关锁国行为。学(wwwzxlscom)摘编自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概括材料中在学习西方文明问题上的看法,(4分)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史实,从正反两方面举例加以论证。(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学习西方文明的态度的认识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对于西方文明不能盲目崇拜:例如新文化运动,正是对西方文明的全盘接受,而导致今天我们缺失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取向;也不应该盲目排外:例如义和团运动,由于仇视一切外洋事物,造成对西方文明的毁灭性打击;我们应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把西方文明与西方侵略区别对待,不能等同化,正确的态度应该将学习西方文明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看法: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盲目排斥,应该将学习西方文明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4分)评论正反两方面各4分。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