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威海市2020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世纪70年代,
2、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首次提出“夜经济”理念,它通常指当日18:00至次日6:00所发生的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行为。此后,伦敦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夜经济。夜经济也成为当前中国的一大经济和社会热词,2019年7月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正式出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伦敦发展夜经济的原因是( )A. 纬度高、白昼时间短B. 提升城市等级C. 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D. 迎合当地居民生活习惯2. 下列措施有利于伦敦发展夜经济的是( )开通“通宵地铁”,方便人们出行 建立管理机构,做好统筹协调 关闭城市书房等文化场所 增加夜间餐饮、购物服务A. B. C. D. 3. 借
3、鉴伦敦经验,北京发展夜经济需要( )在奥林匹克公园、王府井等不同地段进行差异化打造 增加郊区24小时便利店的密度 考虑夜间消费的季节差异 增加既有夜间线路发车间隔A. B. C. D. 【答案】1. C 2. D 3. C【解析】【1题详解】伦敦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A错误;伦敦为英国首都,不能提升城市等级,B错误;通常指当日18:00至次日6:00所发生的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行为,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C正确;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不是迎合当地居民生活习惯,D错误;故选C。【2题详解】开通“通宵地铁”,方便人们出行,建立管理机构,做好统筹协调,增加夜间餐饮、购物服务,有利于伦敦发展夜
4、经济,正确;文化场所也为夜间经济的一部分,关闭城市书房等文化场所,不有利于伦敦发展夜经济。故选D。【3题详解】借鉴伦敦经验,北京发展夜经济需要在奥林匹克公园、王府井等不同地段进行差异化打造,正确;郊区人口密度较小,不用增加郊区24小时便利店的密度,错误;考虑夜间消费的季节差异,正确;增加没有夜间线路的公交线路,错误;故选C。【点睛】考查服务业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滇池是云贵高原湖群中面积最大的湖泊,北端湖堤将滇池分为外海(290km2)和草海(l0km2)两部分,平均水深4.1m。20世纪70年代以后,滇池水质
5、逐年变差。20112015年,当地开展了“生态清淤”“引水入滇”“环湖截污”“生态修复”等治理工程,对降低滇池总磷污染、改善富营养化和防止蓝藻暴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外海2012年曾出现总磷含量较高的现象。下图示意滇池外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滇池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 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B. 入口多、出口少,污染物滞留时间长C. 盛行东北风,流速减慢D. 生产生活排放大量污水5. 2012年滇池外海总磷含量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 )A. 生态清淤扰动湖底沉积物B. 引水入滇增加水量C. 环湖截污导致磷元素富集D. 生态修复加快水体交换【答案】4. B 5. A【解析】【分析】本
6、题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4题详解】该地纬度低,温度高,蒸发量大,A错。由图可知该地入口多,出口少,污染物的排放不及时,自净能力弱,B项正确。该区域主要盛行西南风和东南风,C项错。D项为人为原因,可直接排除。故选B。【5题详解】20112015年,当地开展了“生态清淤”,使得湖底的沉积物被搅动,湖水的磷含量增高,A项正确。水量增加,磷含量有可能会减小,B错。入湖的污染物减少,磷的含量会减少,C项错误。水体交换加快,水质变好,磷含量降低,D项错误。故选A。【点睛】水体中的过量磷主要来源于肥料、农业废弃物和城市污水.磷含量增多也是水污染加重的一种表现。位于大兴安岭余脉的黄岗岭(下图),平均海拔18
7、00米,年平均气温01,一年中有150200天在0上下波动。由花岗岩组成的山岭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北部是阿斯塔图石林,其沿山脊线延伸,岩层像“千层饼”状错落有致,倒塌的石林都是向东倒塌;而南部有大大小小数百个石臼(坑穴),且在不断扩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地常年盛行东风B. 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C. 黄岗岭东侧植被比西侧茂盛D. “千层饼”状岩层含有化石7. 石臼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 风力侵蚀B. 岩浆活动C. 地壳下陷D. 冻融作用【答案】6. C 7. D【解析】【6题详解】倒塌的石林都是向东倒塌,当地常年盛行偏西风,A错误;石林由花岗岩组成
8、,不属于喀斯特地貌,B错误;大兴安岭黄岗岭东侧为寒冷冬季风的背风坡,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温暖的生长环境,植被比西侧茂盛,C正确;“千层饼”状岩层由花岗岩组成,不会含有化石,D错误;故选C。【7题详解】当地晴天较多,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岩石多裂隙;偏西风强劲,携带湖泊水汽进入岩石缝隙中,在凹陷处汇集;气温多在0左右,缝隙中的水易产生冻融现象,结冰时撑开了石臼缝隙,融冰时水进一步渗入岩石缝隙中,如此循环往复,使石臼不断扩大,D正确;风力侵蚀、岩浆活动、地壳下陷不会使石臼不断扩大,ABC错误。故选D。【点睛】考查地形地貌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
9、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总和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15至44岁)平均生育的子女数,是衡量生育水平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如果一个国家人口的生育水平一直低于更替水平,这个国家的人口可能会灭绝。下图示意韩国总和生育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下列关于韩国总和生育率的变化特征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持续下降 就业压力大B. 波动下降 子女抚育成本增加C. 持续下降 房价高涨D. 波动下降 自然灾害频发9. 若韩国维持当前人口规模,总和生育率应控制在( )A -0.1左右B. 0.1左右C. 1.1左右D. 2.1左右【答案】8. B 9. D【解析】试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
10、化【8题详解】从图中看,韩国总和生育率波动下降,A、C错。2010年到2019年韩国没有频发自然灾害,D错。图中反映出韩国总和生育率呈现波动下降的特征;韩国总和生育率波动下降的原因是子女抚育成本增加,生育意愿下降,B正确。故选B。9题详解】由材料“总和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15至44岁)平均生育的子女数”可知,一个妇女生育2个小孩,在理论上可以维持总人口不变,在考虑人口有夭折、意外死亡等情况,一个妇女生育2.1个小孩,可以维持总人口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因此若韩国维持当前人口规模,总和生育率应控制在2.1左右,D正确。故选D。河北省气象厅研究人员研究本省降水分布的空间
11、差异,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了河北省年均降水量(mm)等值线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张家口与沧州年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能是( )A. 40mmB. 140mmC. 240mmD. 340mm11. 导致甲地降水量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离海远,水汽少B. 海拔低,对流活动弱C. 雨影区,山地阻挡水汽D. 纬度低,冷锋活动弱【答案】10. C 11.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影响降水的因素【10题详解】由图示可知,张家口的降水量在350mm-400mm之间,沧州的降水量在550mm-600mm之间,两地的降水量差值为150mm-250mm,对照选项可知,年均降水
12、量的最大差值可能是C项符合。故选C。【11题详解】该区域的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甲地东南方向为山地,雨影效应使得甲地降水较少,C项正确。甲地离海较近,A项错误。海拔低,温度相对较高,对流活动也会增强,B项错。甲地纬度高受冷锋影响较大,D错。故选C。【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人类活动雨岛效应大气环流气压带高压控制降水少,低压控制降水多。风带离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控制降水少,向岸风控制降水多。季风环流夏季风降水多,冬季风降水少地形河谷、盆地多夜雨(山风)背风坡焚风效应加剧干燥程度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海陆位置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在2016年厄瓜多尔地震灾害救援中,由中国帮助其打造的国家
13、安全指挥控制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基于此,厄瓜多尔希望中国转让空间技术,帮助其开发自己的卫星及发射基地。下图示意厄瓜多尔区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与甲地相比,乙地建设卫星发射基地的显著优势是( )A. 技术力量雄厚B. 人烟稀少C. 大气透明度高D. 地形平坦开阔13. 一直以来图中沿海地区城市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湿热B. 荒漠广布C. 多风暴潮D. 受首都的辐射带动弱【答案】12. C 13. A【解析】12题详解】卫星发射基地建设技术来自中国,两地技术力量都不雄厚,A错误;厄瓜多尔沿海城镇人口较少,乙地同为城镇,人烟稀少不优势,B错误,乙地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有利于发
14、射,C正确;位于山区,地形起伏大,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该地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故一直以来图中沿海地区城市数量较少,A正确;荒漠、风暴潮较少,受首都的辐射带动弱不是原因,BCD错误。故选A。【点睛】考查南美洲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湘潭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2014年获批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里入驻近千家企业,重点围绕智能技术研发、能源装备、新材料、现代服务业、3D 打印与大数据等产业着力打造。2015年湘潭高新区启动湖南省首家院士创新产业园建设工作,目前该高新
15、区已经研发了消防机器人、安保机器人、智能型服务机器人等11种适用于不同行业的特种机器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湘潭高新区吸引众多企业入驻的主要原因是( )A. 利用当地丰富的能源B. 共用当地的基础设施C. 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D. 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15. 湘潭高新区特种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的有利区位条件主要是( )A. 地价便宜B. 原材料供应充足C. 市场竞争力小D. 研发投入大【答案】14. B 15. D【解析】【14题详解】分析材料可知,入驻湘潭高新区的企业多为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耗能低,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高,故排除A、D。众多企业入驻湘潭高新区,属于产业集聚,集聚可以加强企
16、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B正确;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不是众多企业入驻的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B。【15题详解】特种机器人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要求严格,因此湘潭高新区特种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的有利区位条件主要是研发投入大。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提取入驻企业多为技术密集型是本题解答的关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
17、,我国政府承诺,在3年时间内为非洲援建10个有特色的农业示范中心,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促进共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从2007年开始,我国多批农业技术专家到马达加斯加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马达加斯加农业人口占80,水稻种植面积约150万公顷,水稻单产约3吨/公顷,居非洲第二位,但每年粮食缺口为2040万吨。该岛国自然环境特殊,农业技术专家在我国36种优良杂交水稻基础上,经过10多年艰难研究,研发出5种高产、耐旱、耐淹、抗倒伏等适应当地环境的优良品种。2019年农业技术专家抽样调查该国某乡镇5公顷杂交水稻的单产为10.8吨/公顷。目前马达加斯加已经成为非洲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并成为
18、首个实现杂交水稻育种、制种、种植、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的非洲国家。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区位。(1)分析在马达加斯加进行杂交水稻育种的优势区位条件。(2)说明我国农业技术专家在马达加斯加研发水稻优良品种难度大的原因。(3)简述我国援建农业示范中心对马达加斯加的社会经济意义。【答案】(1)热量丰富,全年可育种(缩短杂交育种周期);地形、气候复杂,培育种子类型多样;中非合作背景下,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与我国相比,自然环境差异大(我国水稻种植区以亚热带为主,该国以热带为主);地形、气候复杂,对品种普适性的要求高;旱涝、飓风等自然灾害多发,对品种的抗灾性要求高。(任答其中2点)(3)提高技术水平,
19、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延长水稻全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外汇流出,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经济实力。(任答其中2点)【解析】【分析】考查农业区位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详解】(1)马达加斯加地处热带地区,热量丰富,全年可育种,可缩短杂交育种周期;中部为山地,沿海为平原,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地形、气候复杂,培育种子类型多样;中非合作背景下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我国政府承诺,在3年时间内为非洲援建10个有特色的农业示范中心,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我国水稻种植区以亚热带为主,该国以
20、热带为主,与我国相比,自然环境差异大;据以上分析,该地地形、气候复杂,旱涝、飓风等自然灾害多发,对品种普适性和抗灾性要求高。(3)农业示范中心农业技术水平高,有利于当地提高技术水平,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成为首个实现杂交水稻育种、制种、种植、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的非洲国家,延长水稻全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粮食采购,减少外汇流出,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经济实力。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疏勒河(下图所示)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上游水量丰富、水流湍急、搬运作用强;出昌马峡谷进入中游,形成河西最大冲积扇,河流开始潜行至冲积扇边缘出露,古称“冥水”;双塔堡水库以下为下游,水量小、河道淤塞
21、严重。清朝曾在昌马峡谷北侧修筑水坝、沟渠,将上游来水更多引入绿洲东部,绿洲西部荒漠化明显。1958年双塔堡水库建成,疏勒河仅能到达哈拉湖。20世纪70年代,最大的支流党河与疏勒河不再交汇,敦煌西湖湿地(含哈拉湖)疏勒河段也曾一度干涸,并被东进的库木塔格沙漠包围。2017年以来通过生态补水(即通过工程或非工程措施,向因最小生态需水量无法满足而受损的生态系统补水),使消失了300余年的湿地景观重现于世。(1)分析疏勒河流域“冥水”的形成原因。(2)说明疏勒河流域修建众多水利工程的作用及原因。(3)请为疏勒河流域生态补水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上游水量大、水流急,侵蚀和搬运作用强,形成的冲积扇
22、扇体巨大;冲积扇主要由颗粒大的物质组成,下渗作用强,形成地下径流;冲积扇边缘,地势低、土层薄,地下水出露形成河流。(2)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多,冬季少调蓄径流、防洪;温带大陆性气候,蒸发强烈,地表水资源缺乏,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量大供水、灌溉;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引水、供水、灌溉。(任答其中2点)(3)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增加疏勒河下游水量;修整河道,修筑河渠。(任答其中1点)非工程措施:水资源全流域合理配置,控制中上游截水量;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增强节水意识,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任答其中1点)【解析】【分析】考查河流开发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
23、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详解】(1)据材料可知,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上游水量大、水流急,侵蚀和搬运作用强,形成的冲积扇扇体巨大;冲积扇是河流冲出山口后形成,由于出山口后地形变得比较平坦,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冲积扇扇顶处主要由颗粒大的物质组成,下渗作用强,形成地下径流,河流开始潜行;而冲积扇边缘,沉积较少,地势低、土层薄,地下水出露形成河流。(2)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冰雪融水量大,加之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多,冬季少,水利工程可调蓄径流、防洪;温带大陆性气候,气
24、候干燥,蒸发强烈,地表水资源缺乏,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量大,水利工程可供水、灌溉;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附近水资源较多,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水利工程可引水、供水、灌溉。(3)生态补水是通过工程或非工程措施,向因最小生态需水量无法满足而受损的生态系统补水,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增加疏勒河下游水量;修整河道,修筑河渠,减少下渗。非工程措施:中上游用水量大,造成下游水量不足,故应水资源全流域合理配置,控制中上游截水量;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保护水资源的依据,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增强节水意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思,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消耗。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2015年我国政府开始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全面脱贫的国家战略,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对象的“整村推进”是农村扶贫工作的一项关键措施。乌蒙山连片特困区(简称乌蒙山片区)是国家新阶段14个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该片区覆盖云、贵、川三省毗邻的38个县(市、区),共有3089个整村推进贫困村,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下图示意乌蒙山片区贫困村分布)大学生小李参加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对云南乌蒙山片区进行调研。调研团队选取该片区的永善县、昭阳区、镇雄县等九个县区开展实地调研,以此作为样本数据。表1、表2是小李在调研中获得的相关资料。(注:园地包括果园、茶园等)(1)描述乌蒙山片区贫困村的
26、分布特征。(2)补充完成云南乌蒙山片区贫困村的土地利用结构饼状图,并描述该片区土地利用结构特征。(3)结合小李调研情况,提出云南乌蒙山片区实现“整村脱贫”的具体措施。【答案】(1)总体分散;片区西南部和中部比较集中(或主要集中于云南省东北部)。(2)图例对应正确,比重数值正确,误差不超过1%(如耕地比重数值应为8082%),圆心角度数与土地利用结构相一致(如耕地圆心角度数约为290)耕地比重大,林地、草地、园地比重小(以耕地为主)(3)宣传并强化优生优育的观念,控制人口数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连通“村一镇一县”的交通物流体系;推进教育扶贫,提高村民受教育水平
27、(或对村民进行生产技能培训,改进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红色旅游),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任答其中3点)【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乌蒙山片区都有分布,总体分散,其中片区西南部和中部比较集中,主要集中于云南省东北部。(2)根据土地类型/土地总面积土地类型的比重,注意图例对应正确,比重数值正确,误差不超过1%,圆心角度数与土地利用结构相一致,耕地比重数值应为8082%,圆心角度数约为290,林地10%,圆心角度数约为36,草地6%,圆心角度
28、数约为21,园地3%,圆心角度数约为11,该片区土地利用结构中耕地比重大,林地、草地、园地比重小,以耕地为主。 (3)该区土地资源有限,宣传并强化优生优育的观念,控制人口数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连通“村一镇一县”的交通物流体系,保障物资的运输,降低运输费用;推进教育扶贫,提高村民受教育水平,对村民进行生产技能培训,改进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红色旅游),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班夫国家公园(下图1所示)位于落基山脉北段,是加拿大最早、最大的国家公园。该公园
29、设立于1885年,占地6641km2,有50多种野生哺乳动物和280种鸟类。加拿大横贯公路于1962 年建成通车,且从班夫国家公园中穿过,平均每天14000辆机动车给这里的野生动物带来巨大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82年建成第一个野生动物过路隧道,之后又陆续修建了桥洞、天桥等不同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当地最初偏好挖路下通道,随着研究人员发现棕熊、豹子等大型肉食动物不喜欢黑乎乎的涵洞的规律后,天桥式通道逐渐发展起来,上面种植了森林、灌丛、草甸等植被。图2示意天桥式野生动物通道剖面结构。 (1)分析加拿大横贯公路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2)说明20世纪6070年代加拿大横贯公路对班夫国家公园野生动物
30、的不利影响。(3)与路下通道相比,指出建立天桥式通道的优点。【答案】(1)加拿大南部地区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温暖;人口、城市较密集,矿产资源丰富,东西向运输需求量大。(2)阻隔动物迁徙,破坏、割裂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或修建公路,可能破坏生态环境);车辆产生噪音污染、光污染、大气污染。(3)天桥式通道的环境与自然环境保持一致(或高大的树木遮挡动物视线,看不到车辆),野生动物穿越其间胁迫感小;植被可以降低噪音污染;满足大型食肉动物喜爱登高、视野开阔的习性,利于迁徙。(任答其中2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详解】(1)本题考查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区
31、位因素,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大的角度分析。南部纬度低,气温高,有利于工程建设;南部气候适宜居住,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交通需求量大。从图例可知,南部矿产资源丰富,运输量大。(2)公路从班夫国家公园穿过,动物会逐渐迁离公路附近,使得动物栖息地逐渐碎片化;繁忙的交通影响动物迁徙,甚至出现死亡的状况;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小;汽车会产生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对环境及生物产生影响。(3)棕熊、豹子等大型肉食动物不喜欢黑乎乎的涵洞,天桥式通道可满足大型生物等高、喜爱视野开阔这一特点;天桥种植了森林、灌丛、草甸等植被,可使天桥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植被具有降低噪音的作用,减轻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