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117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民版分课汇编必修1 专题一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一专题一: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8小题,共0分)1(2011年11月临沂市期中3题)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为解决此问题,朱元璋三分相权,集权于一身 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增设军机处,组织内阁 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大事 A B C D【答案】D【点拨】【结束】2(2011年10月三明一中段考4题)明成祖时的内阁与清雍正帝时的军机处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负责日常事务C掌管军事,担任安全保卫 D参与政务,没有决策权力【答案】D【点拨】【结束】3(2011年

2、11月孝感市统考5题)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答案】D【点拨】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明太祖废丞相,清沿袭明制,故清代不可能有丞相,选择D项。【结束】4(2011年11月北京朝阳区期中15题)下列各项对下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熟拟诏书由中书省拟定,称熟状拟定,即详拟定稿。皇帝在纸尾批语,御印可其奏。票拟内阁学士将各地奏章“用小票墨书”,将拟定之批阅建议并附奏章进呈皇帝裁决。A.拟票

3、者类似皇帝的机要秘书 B.最高命令出自拟票官员C.皇帝无权亲见各地官员奏折 D.皇帝拥有最终的决策权【答案】D【点拨】【结束】5(2011年12月三门峡市调研2题)“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职能主要是A. “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B.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C. 与皇帝“共治国事” D.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答案】D【点拨】考查清朝军处机。从题干中“画成依样棹葫芦”,结合所学知识,军机大臣是不参与决策的,而是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跪受笔录”。【结束】6(2011年10月莱芜一中测试14题)黄宗羲

4、说:“有明主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答案】C【点拨】【结束】7(2011年11月山东冠县诊断4题)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这句话指的是A.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B.明朝宰相虽有其名却无其实C.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答案】C【点拨】【结束】8(2011年11月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3题)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

5、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答案】D【点拨】【结束】9(2011年9月济宁市月考6题)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答案】C【点拨】【结束】10(2011年9月吉林市高三摸底6题)据统计,洪

6、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期间,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291事。平均算来,皇帝每天审批的公文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余件。上述材料中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宋代废除三省制,高度强化君权B明代地方设三司,高度集权于中央C明代设殿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处理政务D明代裁撤丞相,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变化【答案】D【点拨】材料反映废除丞相后,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结束】11(2012年1月莱芜市期末1题)明朝洪武十二年,朱元璋主持编纂、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乱等为“十恶”重罪;专门增设“奸党”这一罪名;增设“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等明律所特有

7、的列罪条款。这些规定从本质上反映了 A.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强化 B.朱元璋痛恨大臣结为“奸党” C.明朝成为一个法治化国家 D.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得到了协调【答案】A【点拨】【结束】12(2011年10月安徽省城名校联考2题)下列机构的设置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是( ) A废除行中书省,设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 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立 C南书房 D军机处的设立【答案】B【点拨】议政王大臣会议带有女真部落色彩,分割了皇权,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选择B项。【结束】13(2012年1月乌鲁木齐市一模3题)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

8、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在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了清代军机处的设立。雍正设立军机处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本题选C项。【结束】14(2011年9月佛山市禅城区调研13题)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 B C D【

9、答案】C【点拨】【结束】15(2012年1月苏北四市一模4题)“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 A确立三公制 B建立三省制 C废除丞相制 D设立军机处【答案】C【点拨】【结束】16(2012年2月丽水一模15题)纵观明代历史,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现象。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A“中朝”的决策 B 内阁的作用C六部掌握实权 D军机处的设置【答案】B【点拨】【结束】17(2011年10月安丘市检测2题)某电视

10、剧呈现了如下情节:某地发生水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接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是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答案】C【点拨】【结束】18(2011年9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22题)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C清朝设置军机处 D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答案】C【点拨】材料中孟德斯鸠认为中国在早期君主专制程度“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专制程度已十分严重,孟德斯鸠生活在17-18世纪,所以

11、他所说的“今天”指中国的清代,清代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举措是设置军机处。据此本题选C项。【结束】19(2011年11月慈溪市期中4题)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A康熙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B最初的职能主要是处理军务和其他政务C军机大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D办事效率较高,但决策封闭的特征更明显【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了清朝军机处。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期,A项错误;军机处设置初期为单纯处理西北军务,B项错误;军机大臣主要是皇帝选用的亲重大臣,C项错误。本题选D项,反映了军机处的特点。【结束】20(2012年1月蛙埠市一模3题)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

12、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答案】B【点拨】【结束】21(2011年9月济南外国语学校质检4题)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于内阁大

13、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答案】B【点拨】“虽然我们已经说法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A项排除;CD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利玛窦认为中国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因为皇帝在国家大事上须上大臣磋商,说明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结束】22(2011年9月佛山市禅城区调研14题)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证据的是( )A宋代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了宋代,大臣上朝只能站着B谏官在唐朝是宰相下属专门谏诤皇帝过失,宋朝时独立于宰相并监察宰相C明朝废丞相,设内阁D清朝初年,重要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答案】D【点拨】【结束】23(2011

14、年11月孝感市统考4题)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答案】B【点拨】考查中国

15、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郡县制战国是已经出现,明成祖时期内阁形成,乙丁错误,选择B项。【结束】24(2011年10月黄冈三里畈检测10题)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 B C D【答案】C【点拨】【结束】25(2011年10月厦门外国语学校检测8题)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康熙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 B. 最初

16、的职能主要是处理军务和其他政务C. 军机大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 D. 办事效率较高,但决策封闭的特征更明显【答案】D【点拨】考查清代军机处知识点。A项错误在于“康熙年间”,应为雍正;B项错误在于“其他政务”,主要应是处理军务;C项错误在于“由朝中重臣推举”,应为皇帝个意愿。【结束】26(2011年11月潍坊三县期中2题)某电视剧呈现了如下情节:某地发生水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接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是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答案】C【点拨】【结束】27(2011年10月黄冈三里畈检测9题)“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

17、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 )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答案】B【点拨】【结束】28(2011年10月诸城市月考2题)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职责分朗,提高效力【答案】C

18、【点拨】【结束】29(2012年1月蛙埠市一模2题)康熙在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 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 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答案】D【点拨】【结束】30(2011年10月淄博一中检测2题)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

19、皇权存在一定制约【答案】D【点拨】从材料“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 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等信息判断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时期内阁地位提高的特殊现象,即使内阁地位有所提高,但决策权仍在皇帝,故A、B、C说法不正确。【结束】31(2011年11月金温衢六校期中2题)2011年10月14日,第三届中国江山毛氏文化旅游节开幕。毛泽东主席嫡孙毛新宇第四次亲临“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江山。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发来贺词“两岸轻舟过万重”,预祝活动圆满成功。毛氏文化已将浙江江山与湖南韶山、江西吉水、浙江宁波、台湾、美国等地毛氏宗亲有机

20、地联系在一起。江山毛氏史上有一位明朝的毛恺,一生“为官廿四任,一身正气立朝纲;历宦四十年,两袖清风还乡里”,因曾最高任礼部、吏部和刑部的尚书,故民间尊之以“毛尚书”。关于明朝的尚书,你认为下列哪个是正确的A地位相当于秦朝的丞相 B地位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长官C地位仅同于唐朝的六部长官 D地位与清朝的军机大臣无异【答案】C【点拨】【结束】32(2011年11月临沂市期中4题)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曾论述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

21、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专制集权政治体制 C生产资本短缺所致 D周家面临边疆危机【答案】B【点拨】【结束】33(2012年2月丹东四校协作体24题)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B.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答案】B【点拨】【结束】34(2011年11月北京海淀区期中18题)下列关于内阁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明太祖时期,殿阁大学士通过票拟参决政事B. 随着内阁地位提高,六

22、部成为内阁下属机构C. 皇帝以批红的方式采纳或否决大学士的票拟D. 清朝初年,内阁被议政王大臣会议所取代【答案】C【点拨】【结束】35(2011年10月莱芜一中测试10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答案】C【点拨】【结束】36(2011年11月德州期中37题)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参知政事的设置 丞相制度的废除 军机处的设立 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 B C D【答案】D【点拨】【结束】37(2011年11月福建四地六校2题)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

23、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A都符合事实 B都与史实不符合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D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答案】C【点拨】依据所学,秦始皇与唐太宗是与史实符合的;废丞相不是明成祖而是明太祖;实现皇位世袭从秦始皇就开始了,所以选C。【结束】38(2011年9月汕头市四校联考13题)下列

24、史料能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是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答案】D【点拨】【结束】39(2012年1月宁波市期末3题)故宫养心殿有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副楹联理解正确的是反映了统治者强烈的集权意识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精神 说明统治者具有民权意识A B CD【答案】B【点拨】【结束】40(2012年1月青岛市期末4题)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

25、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朝内阁制的理解。根据题干信息“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说明内阁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君主的权威。从“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看出A正确,“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这句话说明B正确,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具有行政大权其职

26、权的大小依据皇帝旨意而定,故CD错误。【结束】41(2011年9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19题)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答案】B【点拨】“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即所学的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这一知识点。丞相一直作为皇帝的助手存在,协助处理行政事务。本题中丞相被废除后六部所掌握的应该是行政权。A项中决策权由皇帝掌握,CD项是行政事务的组成内容,本题应选B项。【结束】42(2011年10月保定市摸底2题)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下列能正确反映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A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军机处B都察院提点刑狱

27、司御史台刺史制度C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改土归流D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答案】A【点拨】本题考察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时期设置了内朝或中朝,唐朝时期形成了三省六部制,明成祖时候设内阁,清雍正年间设置了军机处。B项属于监察机构,都察院是清朝建立,提点刑狱司是宋朝出现,御史台是唐朝时期,刺史是东汉时期。C项属于行政制度,分封制是周时期,郡县制是秦朝,行省制出现在元朝,改土归流出现在清朝不属于中枢政策。D项属于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出现在汉朝,科举制出现在隋唐时期,九品中正制出现在东晋时期。【结束】43(2011年11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4题)16世纪末,西班牙人门多萨在中华大帝国史中写道:

28、“皇帝极想成为他的帝国及其臣民的主人,国家如此之大,省份又如此之多,因此没有皇帝和内阁的同意,巡抚、总督和法官不准处死任何人。”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元朝统治的疆域十分辽阔 B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明朝皇帝和官员依法办事 D清朝皇权专制的进一步加强【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从材料信息中“16世纪末”和“没有皇帝和内阁的同意”可知,材料反映的应是明朝的内阁制度,而明朝内阁反映了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B。清朝人关建立起全国统治是在1644年,属于17世纪,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D不选。【结束】44(2011年9月山西省诊断4题)枢垣记略卷十四中指出:“为办理枢务

29、承写密旨之地,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这反映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办理军政要务 B.保守国家机密C.负责公文缮写 D.参与大政决策【答案】A【点拨】提取材料的信息,是办理枢务【结束】45(2012年1月乌鲁木齐市一模5题)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 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C中国

30、“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D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答案】D【点拨】分析材料,可知大意是:我们有圣人,西方没有;但我们靠圣人治国,圣人不能代代常有;西方靠民众自治,却可以推衍无穷。据此ABC三项符合材料所述,D项说法错误,作为清朝驻英公使郭嵩焘不可能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结束】46(2012年1月台州市期末7题)下列历史记载最能体现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意图是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D“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答案】C【点拨】【结束】47(2011年12月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2题)对于清代军机处的设置,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国

31、家统一的需要 B政令统一的需要 C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D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答案】C【点拨】考察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的设置主要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结束】48(2012年1月绍兴市期末4题)清史稿职官志一:“初设议政处,令巩阿岱等为议政大臣,参画军要。用兵西北,虑儤直者洩机密,始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下列关于军机处叙述正确的是A起迄年间为清朝雍正到咸丰 B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中央政治机构C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D由官品较低官员组成,专门“参画军要”【答案】C【点拨】考查清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处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参与机要,上传下达,但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32、,选择C项。【结束】49(2011年11月扬州市期中3题)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防止了大臣专权 强化了君主专制 取代了内阁权力 扩大了统治基础 A. B. C. D.【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材料“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可以判断正确;从材料无从体现,军机处设置强化了君主专制,不是扩大了统治基础。【结束】50(2011年12月山西诊断4题)对下表中“大臣”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1发折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

33、臣 7开面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2接折 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 8交折 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3见面 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9月折 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4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lO随手 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5过朱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11封柜 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6交发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A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D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答案】D【点拨】考查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从材料中的“章京”即可判断为清代,另从材料中的大臣笔录旨意,上传下达可知为此为军机处官员的职责,选择D项。【结束】51(2011年11月

34、北京西城区期中28题)某机构虽总辖军国政务,但不是一个正式权力机关。大臣除奉命办事外不能做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下列哪一组言论是对该机构及其大臣的描述“雍正七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 “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A. B. C. D.【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清朝军机处和从材料重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描述的机构应是清朝的军机处。军机大臣没有实权,只是跪受皇帝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军机处设置于清雍正年间,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古代中央集权到达顶峰。第项正确,第项是对唐代三省六部制中中书

35、省的论述,与军机处无关联。【结束】52(2011年11月河北省质检3题)“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答案】C【点拨】考查清朝的政治制度,通过“密折”制度的变迁来考查清君主专制的发展。从题干反映奏折权由中央推广到地方,关键信息: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这说明中央对地方控

36、制更加严格。本题易错选B。【结束】53(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28题)“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指A丞相 B 殿阁大学士 C尚书令 D军机大臣【答案】B【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洪武皇帝特别的政府部门”和所学史实朱元璋为了解决废丞相,权分六部带来的繁重的工作量,设立了殿阁大学士。【结束】54(2011年12月北京东城区示范校7题)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

37、指的制度应该是 A汉代的内外朝官制 B唐代的三省制C明代的内阁制 D清代的八旗制度【答案】C【点拨】【结束】55(2011年9月济宁市月考7题)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宰相专权而实行的“合议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三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A唐朝中书省,明朝的六部,宋朝的通判B唐朝门下省,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宋朝的通判C汉朝的内朝,清朝的军机处,秦朝的御史大夫D明朝的内阁,宋朝的二府三司,元朝的行中书省【答

38、案】B【点拨】【结束】56(2012年1月中山市期末5题)下列各项对表中材料理解正确的是熟拟诏书由中书省拟定,称熟状拟定,即详拟定稿。皇帝在纸尾批语,御印可其奏。票拟内阁学士将各地奏章“用小票墨书”,将拟定之批阅建议并附奏章进呈皇帝裁决。A拟票者类似皇帝的机要秘书 B最高命令出自拟票官员C皇帝无权亲见各地官员奏折 D皇帝拥有最终的决策权【答案】D【点拨】【结束】57(2011年9月豫南九校联考9题)“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

39、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 )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答案】B【点拨】“密折”是一种特权,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有奏折权,体现政策的封闭性,故A不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标志是军机处,故C不正确;上密折的人数不断扩大,尤其是地方官员上密折的人数不断扩大,这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D不是材料主要意思。故选C。【结束】58(2011年10月天津六校联考10题)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

40、列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C.清朝沿用内阁制度 D.清朝设立军机处【答案】D【点拨】本题主要考察君主专制的强化。首先要知道孟德斯鸠生活的年代是在18世纪的中叶,而此时中国是清王朝,而清朝专制强化的重要表现就是设立军机处。【结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0分)59(2011年10月安徽省城名校联考26题)(2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太宗时)彦博曰

41、:“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 资治通鉴材料三 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它主要是建立在宗法性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封建阶级结构之上的,因此,他就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 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1)根据材料一,结合当时背景指出,在地方长官的任用方式上,春秋时期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此变化有何原因?(8分)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4分) (3

42、)明代的封建专制统治者采取了哪些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对中国国家社会形态的走向上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答案】(1)变化:由分封世袭变为君主任命有任期。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分封制的瓦解、争霸战争。(2)办法:设都督府、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3)措施:政治:废丞相、设内阁,加强君主专制;经济:重农抑商;文化:八股取士;外交:闭关、海禁。影响:封建社会走向没落,逐渐落后于世界,晚清时期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点拨】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时期郡县的建立,分封制的崩溃,官员的任免由世袭变为君主任免。第二问根据材料联系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即可。第三问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四方面解

43、答,把握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和没落即可。【结束】60(2011年10月莱芜一中测试51题)(20分)阅读下列材料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

44、不羁?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材料三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6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8分)(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

45、,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6分)【答案】(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秦朝形成了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4分)(2)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2分)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2分)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4分)(3)鸦片战争后,中古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6分)【点拨】【

46、结束】61(2011年11月德州期中42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材料二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末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内阁小识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

4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这一惯例进一步完善了责任内阁制。世界史资料材料四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成立。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本内阁即总统制下的内阁,临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1912年3月11日临时约法公布实施,同盟会会员唐绍仪担任国务总理,宋教仁、蔡元培等四名同盟会会员参加第一任内阁,7月15日内阁改组时均被迫辞职。1916年4月21日政府组织令制定公布,中华民国第11任内阁以国务卿总理国务,

48、各部总长皆为国务员,树立责任内阁先声。5月8日袁世凯改政事堂为国务院。 中国史资料请回答:(1)(2分)根据材料一、二说出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2)(2分)根据材料三说出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3)(4分)民国初年内阁及其政权组织形式更迭反复,但最终还是保留了民主共和政体。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4分)【答案】(1) (2分)特点:明朝内阁只备顾问而没有决策权。实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 (2分)特点:英国内阁拥有行政大权,权力相互制衡。实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3) (4分)原因:政治上:辛亥革命和临时约法颁布;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全国人民的斗争; 经

49、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点拨】【结束】62(2012年1月常州市期末21题)(14分)历史学家王思治认为:皇权专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体制,但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宋以前,皇权是强大的,但又受到牵制。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这些牵制皇权的因素逐渐消失,绝对君权才达到最完备的形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郡守,秦官,掌治其郡。(汉)景帝中二年(公元前148年)更名太守。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诸侯王,(汉)高帝初置,金玺整绶,掌治其国,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成帝

50、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一一东汉班固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材料二 (唐长庆元年正月)以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门下省官职)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指皇帝诏书不当而被大臣举驳封还),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 (唐元和十三年,户部侍郎判度支皇甫鏄)以巧媚自固,奏减内外官津钱以赡国用。敕下,给事中崔祐封还诏书其事方罢。 一一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材料三 (清朝时)每日清晨,军机大臣依次入值,等待皇帝召见,事先已将奏折贮一黄匣,待“起叫”时,捧入请旨。“见面”后退出,即召军机章京面授旨

51、意。上谕有“明发”和“廷寄”之别。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臣工有所奏请而降,且以事属机密,不由内阁发抄,令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诸侯王权力演变的过程。(5分)(2)封驳制度是唐代三省制的亮点之一。依据材料二,概括封驳制度的特点。(2分)(3)运用上述材料,论证王思治先生提出的观点。(7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答案】(1)制度:郡国并行制。(1分)变化:高帝时诸侯王实际上统治其封国;景帝时失去对其封国的统治权;失去官吏的任免权;

52、成帝时诸侯王国成为相当于郡一级的行政单位。(4分)(2)特点:给事中有封驳权;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或没有否决权)。(2分)(3)评分标准:(7分)第一等:观点方面:观点理解正确,即提及皇权专制在封建社会始终是强大的;宋以前的皇权受到限制;清时绝对君权达到最完备的形态。论证方面:有机结合材料,按清晰的逻辑关系充分论证。如论证“皇权专制在封建社会始终是强大的”,要提及汉初的诸侯国的势力逐渐消亡,唐代给事中有封驳权,但否决权在于皇帝。表述方面: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第二等:观点方面:观点理解基本正确,如不提及皇权专制在封建社会始终是强大的。论证方面:结合材料,合理论证观点,逻辑关系明显。表述方面:有层次,详略不当。第三等:观点方面:观点理解不够准确。如只提及一个观点,其他观点含糊不清。论证方面:未能或很少结合材料,缺乏逻辑关系。表述方面:缺乏层次,详略不当。【点拨】【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