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106KB ,
资源ID:30112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0112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年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1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3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年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1电子题库 第二单元第3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WORD版含答案.doc

1、1公元前8世纪平王东迁后,朝野出现的现象是()周室衰微,王命不行迁都频繁,异姓反叛列国内乱,诸侯兼并尊王攘夷,大国争霸ABC D解析:选C。因为平王东迁后都城一直在洛邑,并非迁都频繁,故错误,排除所有含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为C项。2春秋时期,齐国进行赋税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目的是()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解析:选A。首先明确“相地而衰征”的内容: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它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其次逐个分析备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出答案为A。3制定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的

2、是()A管仲 B商鞅C李悝 D吴起解析:选C。主要考查识记的能力。李悝制定的法经维护了统治阶级利益,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了政局。4(2012长沙高二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包括()井田制瓦解铁农具和牛耕推广新兴地主掌握政权百家争鸣争霸战争频繁A BC D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军事四个方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故选D。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材料2:有渰(yn,云光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经小雅大田请回答:(1)材料1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

3、土地制度的一个什么特点?(2)材料2与材料l相比,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解析:本题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为背景,以土地制度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1)问时,应注意材料1中的关键词“王土”“王臣”。回答第(2)问时,应把握材料2中的关键词是“私”。答案:(1)材料1反映的是井田制。特点:一切土地归周王私有。(2)材料2与材料1相比,反映了公田之外出现了私田。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春秋后期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大小奴隶主驱使奴隶开垦私田。一、选择题1(2012河北省衡水中学高

4、二上学期调研)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A春秋时期分封制已受到破坏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公元前481年是春秋末期,旧的分封制遭到破坏,不但诸侯不再听命周王,而且从材料看,诸侯国内部也出现了士大夫夺权现象。2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口号的实质是()A抑制少数民族对周朝的进攻B加强和维护周天子的权威C削弱诸侯国的势力D借周天子之名壮大齐国势力解析:选D。诸侯争霸的目的就是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的支配

5、权,确立自身的霸主地位。“尊王”只是借口,“攘夷”是表面现象,削弱诸侯国势力或使诸侯国听命于自己的本意在于壮大自身的实力。3(2012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二月考)“是故夜寝蚤(早)起,文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描述的是管仲赋税改革后齐国出现的劳作情景。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是()A“相地而衰征”的实行B“初税亩”的实行C“尽地力”农业政策的推行D李悝变法的推动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反映的是齐国的赋税改革,B项则是鲁国的赋税改革,而C、D两项是魏国的改革,故选A。4战国时李悝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当时接受这一变法主张的是哪一位统治者()A

6、齐桓公 B魏文侯C楚庄王 D秦孝公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魏文侯接受了李悝的治国主张,在位期间任用了大批地位低微而有才能的人。 5.下列符合李悝变法主张和措施的是()选贤任能,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废沟洫”,铲除井田疆界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A BC D解析:选C。李悝变法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三方面,除此之外,魏文侯还任用吴起进行了军事改革,即。李悝变法和吴起改革共同构成魏文侯变法的内容。但符合李悝变法的内容为。6战国时期各国进行改革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封建经济B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C富国强兵D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解析:

7、选C。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的目的是使各国在战争中不被兼并,所以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富国强兵。7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进行的改革,其最主要的影响是()A壮大了军事实力B增强了国力C社会性质逐渐得以改变D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最显著的变法运动解析:选C。魏文侯统治时任用吴起、李悝进行变革,魏国的国力增强,使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同时逐渐改变了魏国的社会性质,使魏国逐渐由奴隶制国家转变成封建制国家。8(2012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高二月考)战国时期的变法和春秋时期的改革()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性质完全相同都以法家思想为指导A BC D解

8、析:选A。本题为典型的比较、组合选择题,需要在对两个时期阶段特征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去分析判断,春秋时期仍然是奴隶社会,其变革是奴隶主富国强兵的改革,而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逐步进入了封建社会,故是错误的,法家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故不符合其“共同”性,排除,这两个时期的变法和改革都是在经济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要求上层建筑做出的相应变革,故都是符合的,选A项。二、非选择题9(2012合肥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西周的赋税是以井田为单位征收的。在井田制下,每户土地都是百亩,所以每井所出的赋税和劳役都是一样的。孟子说“周人百亩而彻”。材料2:春秋时期

9、著名政治家管仲帮助齐桓公实行“相地而衰征”的赋税政策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而分等征赋。材料3:公元前548年,楚国令尹(最高行政长官)子木在整顿楚国军赋时,推行“量入修赋”的原则。具体做法是:登记全国土泽田地的具体情况,度量山林水泽的出产,分清丘陵高土,注明盐碱地,计算水淹地,划分小块耕地,并规划肥沃土地上的井田等,实际上是根据不同的土地情况及其产品种类和数量来确定赋税。请回答:(1)比较材料2与材料1,管仲实行的赋税制度与西周时期相比,有何变化?你如何看待这一变化?(2)比较材料3与材料2,其赋税政策有何一致性?二者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解析:本题以赋税制度的演变为切入点

10、,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第(1)题中的“变化”主要指征收标准不同;第(2)题中的“一致性”即相似点。答案:(1)变化:西周按井田以户征收,管仲以土地好坏和产量征收,即征收标准不一样。看法:改变旧税制,按土地等级征税,既可以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又有利于公平、公正,客观上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具有进步性。(2)都是适应新情况采用的新税制;征收标准和方法相似。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课中思考题】1想一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教材P15)提示:发生在公元前656年的“包茅之贡”是指齐国借天子之威集合诸侯对日益强大的楚国进行打击的历史事件,而最终以楚国屈服于齐国的压力向周天子进贡结束。这一史

11、实说明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衰微,强大的诸侯借天子名义,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壮大自己,周天子也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以求生存。王室衰微是这一时期社会转型的具体表现。2在井田制下,人们是怎样处理公田与私田关系的?(教材P16)提示:井田制所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根据孟子对井田制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就说明,井田制下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位于公田的周围,人们首先集体完成公田的耕作才能去耕作私田。统治者凭借这种土地制度剥削人民。3这是管仲赋税改革后齐国出现的劳作情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材P17)提示: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改革,规定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土地的

12、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这就在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所以出现了父子兄弟晚睡早起、辛勤耕作而不怕劳苦的现象。【解析与探究】(教材P18)结合材料一、二,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说明当时的社会与西周比较有了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进步意义?提示:(1)原因: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旧的贵族势力逐渐没落,政治经济权力的分配原则由原来单纯依靠血缘逐渐转向依靠对国家的贡献为主,旧贵族的地位受到了冲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局势动荡,旧制度逐步瓦解,西周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受到巨大的冲击。(2)新变化:西周时期,宗族国家合一,形成

13、了依靠血缘宗法维持的世卿世禄制度,贵族可以世袭权力。到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微使原来的政治制度受到冲击,贵族不能再单纯依靠世袭来分享国家权力,国家根据人的能力、学识、才干和功劳选拔任用官吏。(3)进步意义:由世袭官职到根据人的才能、功劳任用官员,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的封闭性和贵族对政治的垄断,使众多的有才之士进入仕途,提高了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自我测评】(教材P19)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面临着什么样的社会转型?它们变法的目的是什么?提示:(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关系与西周时期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周天子地位衰落,已不能控制诸侯,随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的加剧

14、,分封制和宗法制度逐渐瓦解;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成为可能,使用奴隶集体耕作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中,上古时期的社会制度逐渐瓦解,新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土地私有制度在社会的动荡中萌芽并在秦朝统一后确立,为后世所沿用。(2)变法的目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本国的实力,达到富国强兵,以求在残酷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中生存壮大。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相对于春秋时期各国的改革,有什么变化?提示:(1)影响: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变法国家的实力,打击了旧的贵族势力,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使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得到了巩固。(2)变化: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战国时期的变法不仅仅在经济领域,而是对政治、经济各方面都进行改革,比春秋时期的改革更加全面,影响也更深刻。春秋时期的改革只是动摇了旧的制度,而战国时期的改革在摧毁旧制度的同时也逐步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基本上完成了社会的转型。【活动建议】(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