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基础巩固练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乱石穿空穿:直指B一尊还酹江月 酹:祭奠C赢得仓皇北顾 顾:思念D可堪回首 堪:忍受【解析】顾:看。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B) A江山如画B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C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D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解析】“风流”古义指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与今义不同。3下列诗句与“樯橹灰飞烟灭”使用的修辞相同的一项是(C) A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B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遥望洞
2、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解析】A项,对偶,上句写王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死葬青冢不得归故土。B项,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C项,借代,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D项,比喻,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 4古诗词中,有时为了押韵,或为了强调某一点,或为了协调平仄,常存在语序颠倒的情况。下列诗句中,不存在这种现象的一项是(D)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C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解析】A
3、项,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B项,汉阳晴川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C项,遥望孤城玉门关。5下列对诗词所表现的风格评价,恰当的一项是(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A豪放、雄浑、旷达、哀婉、缠绵B旷达、豪放、清新、哀婉、缠绵C雄浑、豪放、清新、缠绵、旷达D豪放、雄浑、旷达、缠绵、清新【解析】在了解整首诗词风格的基础上,把握诗(词)
4、句所表现的具体风格,然后进行比照即可。6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的是(C)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解析】A项,“金戈铁马”代指精锐的部队;B项,“舞榭歌台”代指昔日的繁华;D项,“干戈”代指战争,“四周星”代指四年。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依据词的意境,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人物的对话。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人问:_海棠花怎么样了?_卷帘人答:_还好,还好,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样子。_词人又纠正说:_你再
5、仔细看,应是绿叶鲜绿茂盛,红花残褪变少了吧!_8某校拟制作古代名人宣传橱窗,同学们已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你据此写一段辛弃疾的简介(不超过70个字),再就人物言行、品质或贡献的某一点进行评价(不超过30个字)。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作品有稼轩长短句。22岁的辛弃疾率两千人竖起抗金旗帜。未几,率部归耿京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不料叛徒张安国
6、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他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多以豪放为主。人物简介:_(示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曾参加义军反抗金人的统治。其词豪放,抒写爱国热情。著有稼轩长短句。_人物评价:_(示例)他文武双全,文才盖世,被后世称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_二、拓展阅读训练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南乡子集句苏 轼怅望送春杯(
7、杜牧)。渐老逢春能几回(杜甫)。花满楚城愁远别(许浑),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刘禹锡)。吟断望乡台(李商隐)。万里归心独上来(许浑)。景物登临闲始见(杜牧),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注】本词作于作者被贬黄州之时。(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集句,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首诗。本词就是截取了五人的诗句合成一首词。B词的首起两句选取二杜诗句,点出对酒伤春的意境。怅望着这杯送春之酒,撩起了比酒更浓的伤春之情,又由伤春到伤老。C“吟断望乡台”一句,写的是苏轼被贬南迁、远离故国后登高远眺、遥望故乡而不断沉吟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
8、情。D本词借杜牧“景物登临闲始见”之句,写苏轼此身已闲,才能从容登临,见到这春日之景。“闲”字突出其洒脱悠闲的情怀。【解析】“闲”只是一种表象,实际流露了作者遭受贬逐,无所作为的巨大痛苦。(2)请赏析“满”“独”二字。 答:_(示例)“满”写出时值春天,花满楚城的景象。作者看到百花盛开,想到自己被贬而伤怀,以花开的繁盛来反衬自己的离乡之愁。“独”即孤独,作者被贬万里,独自登高远眺,漂泊在外的乡思和孤独之情油然而生。_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
9、取三山去!【注】谩:通“漫”,“枉、徒然”之意。(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词的开篇“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B“仿佛”三句实写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到慈祥的天帝。C“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D上片末两句是写天帝的问话,下片前两句是写词人的对答。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解析】B项,是虚写词人在梦中见
10、到天帝。(2)下片“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两句是词人的感叹,结合全词,谈谈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_(示例)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对自己虽有出众才华,但在朝廷昏庸无能、国家前途黯淡的时刻却毫无用处的感叹。_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摸鱼儿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注
11、】漕:漕司的简称,指转运使。见说道:听说。长门:汉代宫名。汉武帝之陈皇后,失宠后住在长门宫。曾送黄金百斤给司马相如,请他代写一篇赋送给汉武帝,希望打动汉武帝的心。后世遂把“长门”作为失宠妃子居处的专用名词。(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词以“更能消”三字起笔,提出了“春事将阑”,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摧残这样一个大问题。表面上,“更能消”一句是就春天而发,实际上却是就南宋的政治形势而言的。B“何况落红无数”一句中的“落红”,就是落花,是春天逝去的象征。同时,它又象征着南宋国事衰微,也寄寓了明知不可为而为的抗争精神。C“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一句用的是拟人化手法
12、,明知春天的归去是无可挽回的大自然的规律,但却强行挽留。D“闲愁最苦”三句是结句。闲愁,有惜春、留春、怨春之愁,有政治失意之愁,有才华被妒之愁,也有忧国不能参政之愁。【解析】B项,“寄寓了明知不可为而为的抗争精神”错误,是寄寓了作者光阴虚掷,事业无成的感叹。(2)此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答:_(示例)词人主要运用了比兴、用典、层进等表现手法。运用了比兴之法,如上片继承了楚辞香草美人的比兴寄托手法,用男女之情来隐喻现实斗争。还以惜春、留春转而怨春表现他对南宋王朝“爱深恨亦深”的矛盾心情。化用典故,借古讽今。如下片用典,以陈皇后的失宠况比自己的现实处境,以玉环、飞燕预示小人
13、的结局,巧妙地给那些小人一个严正警告:不要太得意忘形了。此词还运用了步步转折、层层深入的手法。如上片起首三字,是从千回万转后倒折出来,接着写惜春而怕花早开却又落红无数,苦心留春却又留春不住,怨春不语却又拼命挽留,一层一折,一折一转,层层深入,宛转有致,结构严密,章法井然。_阅读提升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定风波苏 轼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晩,帘卷,清阴微过酒樽凉。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窗。【注】当时苏轼谪居黄州。本词截取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白居易画竹歌并
14、引、曹希墨竹中的部分诗句拼集而成。萧郎,指唐代画家萧悦,善画竹。(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作者集用他人诗句作词,写自己眼中之竹,自然贴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B苏轼借笔下的“墨竹”,暗表自己虽处于人生低谷,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怀。C上阕中“秀”字照应“雨洗”,暗写雨后竹子的光泽;“乱”字则照应“风”。D下阕中“先生”指王文甫,他画的竹子很形象,比萧悦笔下“肥”竹更胜一筹。【解析】“比萧悦笔下肥竹更胜一筹”不合文意,原文“人画竹身肥拥肿”,“人”指的是一般人,而非“萧悦”。(2)作者采用集句诗的方式将竹子描写得形神毕肖,这些诗句是怎样描写竹子的?请结合上阕相关词句简要分析
15、。答:_(示例)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雨后竹叶润泽,风吹竹叶清香,视觉、嗅觉相结合,竹阴使杯里的酒带上凉意,这是触觉,多种感官结合,使竹子的形象更加饱满生动。(2)运用动词(或化静为动),巧妙运用“洗”“吹”“侵”“过”等动词,“侵”“过”还运用拟人的手法,细腻传神地刻画竹子的形神,写出了竹的动态美,使画面生动可感。(3)正侧面结合,既有对竹子形、色、香味的正面描写,也借“书帙晩”“酒樽凉”从侧面烘托竹色的青葱、竹荫的凉爽。_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雨中花慢苏 轼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轻
16、飏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假余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注】“国艳”二句:指牡丹,“国艳带酒”指绯红色牡丹,“天香染袂”指贡黄色牡丹。清商:指秋天。(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首词上片追述词人春日无缘赏花的缺憾,下片着重写对秋日牡丹的诸多感触。B起句点明“花时”,暗含词人赏花的兴致,实际上词人面对的却是茶烟、春草。C“闻道”领起六句写赏花的好去处,词人在“国艳”“天香”丛中流连忘返。D结尾三句是词人对秋日牡丹的劝
17、说,寄寓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语浅情深。【解析】C项误解词意,词人并未在春季花时欣赏到牡丹盛放的美景,词中“闻道”二字表明作者并未前往赏花。(2)有人评价“一枝何事,向我依然”两句“问得无理而有情”,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答:_(示例)牡丹花开花落自有其规律或原因,与人事无关,所以说词人问得无理。而这一问曲折地表现词人惊喜、欣慰的感情:“今岁花时”词人却未能欣赏到“国艳带酒,天香染袂”的美景,“泪洒尊前”,充满了遗憾,却在秋日发现“忽开千叶一朵”,不由发出惊喜的询问,蕴涵着缺憾得以填补后的欣慰。_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初到黄州苏 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
18、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注】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都员外郎。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曹郎。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诗人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诗以自嘲的口吻开头,说只能为口腹生计而奔忙。“荒唐”二字是对过去的自嘲与否定,又含有几分牢骚。B颈联用典自况。“为口”而至此,可以说是人生的大不幸了,诗人在扫兴的“员外置”前加了一个“不妨”
19、,在倒霉的“水曹郎”前加了一个“例作”,是夸张愤怼之语。C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D这首诗语言平实清浅,却深刻地揭示出苏轼初到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解析】“是夸张愤怼之语”错。苏轼贬谪黄州,所领的官衔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而且“不得签书公事”,形同流放的罪人。所以诗人以逐客自命,是自我宽慰,略带牢骚,并非夸张愤怼之语。(2)请赏析颔联“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答:_(示例)联想、想象丰富(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味觉、嗅觉形象)。诗人初到黄州,见“长江
20、绕郭(城)”“好竹连山”,顿时产生了“知鱼美”和“觉笋香”的意趣,找到了自己的独得之乐,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紧扣“初到”的题意,也表露出诗人善于自得其乐、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_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西江月辛弃疾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注】楼台鼎鼐:楼台指相府,古时把宰相治国比作鼎鼐调味。(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开篇写堂上有善谋的贤臣,边疆有能战的将士,表达出对朝廷力量的肯定。B诗人化用孟子的名言,指出只要南宋上下齐心,共同抗敌,北伐是可行的。C下阕写诗人眼见
21、政治腐败,山河破碎,却依然对北伐的大好前景充满信心。D本词语言晓畅,运用很多口语化的句子,读来朗朗上口,增加了词的魅力。【解析】下阕先写今日治国有方,次写明年胜利收复山河,展望了伐金的大好前景。(2)从对北伐的情感态度上看,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相比,有什么不同?答:_(示例)本词上阕分析北伐的大好形势,下阕鼓励大家积极投入到抗金事业中去,表达了爱国军民企盼北伐的共同心声,充满了胜利在握的豪情和壮志。“元嘉草草”三句诗人借元嘉帝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皇逃命的古事,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不要冒进。_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22、。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辛弃疾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注】这首词是孝宗淳熙八年(1181)秋天,作者在江西安抚使任上,为原江西路转运判官张仲固奉调兴元知府设宴饯行,有感而作此词。兴元,汉中。指刘邦占领关中事三秦,即雍、塞、翟三国地。追亡事:韩信投奔刘邦之初不得重用,趁机逃跑,萧何知道韩信是难得的人才,将韩信追回,并在刘邦面前力荐,韩信遂得刘邦重用。一编书是帝王师:张良闲步
23、游下邳,有一老者给他一卷书说,读了这卷书可以辅佐君王。车轮四角:车轮生出四角,意为使离人无法即刻离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词的开篇两句,追忆了汉初三杰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基业的历史往事,既写出了刘邦开创基业的雄豪意气,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光复故土,洗去金军侵略耻辱的一腔报国之志。B“一编书”,用张良佐汉的故事,写出张仲固可堪帝王之师;“小试”,有微讽之义,既讽刺宋朝不重用人才,又暗含词人勉励张仲固帅兴元只是牛刀小试,今后必能为国大用。C本篇语言颇为精练,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如“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原是唐代李峤的诗句,但词人却能一扫消极情绪,以之恰到好处地描写了热
24、泪纵横的爱国情景。D词的最后两句,以对方思念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词人对友人别后相思的满腹离愁,这种抒情方式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解析】“以对方思念自己的方式抒发了词人对友人别后相思的满腹离愁”错,“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一句,从对方思念自己着笔,写孤独的友人望雁寄情,寓情于景;“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一句,从自己思念友人出发,写留别苦情和别后相思。(2)本词的结构颇为紧凑,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_(示例)上阕先追忆刘邦以汉中为据,重用贤才,多谋善战,剑指关中,开创汉朝基业的雄豪意气;接着笔锋一转,以“追亡事,今不见”一句加以过渡;由历
25、史的回顾转向眼下的现实,既感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河分裂、神州陆沉的现状。怀古与伤今浑然一体,抒发了词人炽烈的爱国之情。下阕先从张仲固即将帅兴元,词人心中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沉恨离愁写起;接着以“回首处”二句加以过渡,想象离别之后友人望雁寄情的孤独和词人对友人的相思痛苦之情。离别与相思融为一体,抒发了词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_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辛弃疾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注】作者此前在江西、湖北等地任职,调动频繁。
26、词中“青钱”指荷叶。(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词的首句点题,道出离别已成为常态,次句说明近年行迹,照应“匆匆”二字。B词中以“绿带”“青钱”比喻湖水荷叶,生动传神;用动词“萦”“点”更激活了词句意境。C词的结句“后夜相思月满船”借助月光写相思,是我国古典诗词中一种常见的写法。D词的上片于叙事中抒发了相思之情,下片于写景中抒发了离别之情,可谓妙合自然。【解析】对这首词上下片所抒发的情感的理解有误。应该是:词的上片于叙事中抒发了离别之情,下片于写景中抒发了相思之情。(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辛词说:“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简析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情,具有怎样的
27、艺术风格。答:_(示例)(1)性情:面对离别,词人没有黯然伤感,而是直面聚散匆匆的人生,表现出洒脱、豪放的性情;他也留恋豫章的山水,留恋故人,却将这柔情隐藏在潇洒的挥手之中,含而不露。(2)艺术风格:意象鲜明、真切自然、明快俊逸、流丽婉转。_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鹧鸪天辛弃疾石壁虚云积渐高。溪声绕屋几周遭。自从一雨花零乱,却爱微风草动摇。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杖藜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注】此词作于闲居飘泉时期。玉友:一种糯米制的白酒。溪毛:溪边野菜。(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这首词富有田舍风味、生活情趣;格调清新自然,属于辛词另一种风格。B
28、词人长于写景,白云溪水,无限清幽,摹写溪流,以声写形,具体形象。C上片写途中所见,落花带出芳草,虽是暮春景象,却无一点伤春情绪。D下片写野老备宴,虽无珍馐佳肴,但词人闲居,平淡随和,召之便来。【解析】A项,“格调清新自然”错误,本词的格调是“质朴清雅”。 (2) 结尾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从中可以读出词人怎样的心情?答:_(示例)结尾两句描写了一幅老翁桥头迎客图。野老老眼昏花,站在桥头迎客,误几回错将行人作客。今回又待避去,但细认之下,确乎辛翁,遂拄杖过桥,热诚迎接。运用心理神态描写,刻画了野老淳朴好客的形象。_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玉楼春李清照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29、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注】此词作于宋崇宁三年(1104),其间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赵明诚之父)请救其父。当时的朋党之争非常激烈,李清照为党祸之松紧所左右,时居汴京,时返原籍。(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诗尽得梅花神韵,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要及时赏梅的矛盾心情。B首句以“红酥”比拟梅花花瓣的宛如红色凝脂,以“琼苞”形容梅花花苞的美好。C三、四两句的“几多香”“无限意”,将梅花盛开后所发的幽香、所呈的意态摄纳其中。D“道人憔悴春窗底”,作者借隔壁道观的道人,来抒写自己内心愁闷煞人的情状。
30、【解析】D项,“作者借隔壁道观的道人,来抒写自己内心愁闷煞人的情状”错误,“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学道之人憔悴地在满含春光的窗前独坐,太多的苦闷会损伤你的身体啊。“道人”是作者的自称,意为学道之人。“憔悴”和“闷”“愁”,分别表现李清照的外貌与内心的愁闷。 (2)“朱彝尊静态居诗话卷十: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皆得梅花之神。”请结合此评论,简要分析尾联的内涵。答:_(示例)作者从开得正盛的红梅联想到红梅未来的命运,以及自己的青春时光。顿悟到饮酒赏梅要迅疾,明日起风时已无梅!尾联隐含着莫错过大好时机且举杯遣怀的意味,一转愁闷为自宽自慰、自邀自乐。尾联看似浅直,实则内涵却十分深邃含蓄。这是作者晚年流落江南之后的反常写法。它饱含着词人对梅花命运的深沉忧虑,也深藏着青春易老,世事难料,人世沧桑之感。这样含蓄的结句,更使全词的艺术形象收物我一体之妙。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