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主题探究走近文化产业 关注文化消费“本地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状况调查”活动活动背景背景一: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不仅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
2、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背景二: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大举措。对实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进人小康社会后群众的文化消费进入旺盛期。据有关部门估算,到2005年,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达到6000亿元
3、。现在,世界许多国家已盯上我国巨大的文化市场,急于抢滩登陆。如果不抓紧发展和壮大我国的文化产业,提高总体实力,很难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和竞争,就会给国外文化产品进人我国留下巨大空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文化单位的产业意识明显增强,涌现出一批面向市场、创新发展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团。各个文化产业门类蓬勃发展,对促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增强文化单位活力,对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对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开辟税源、
4、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有资料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入稳步提高当前城乡居民文教娱乐等文化消费支出的比重一路上扬,居民文化消费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据统计,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文化消费(包括旅游)己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对其他行业和整个经济产生了显著的拉动作用。专家认为,我国社会消费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对当前的精神文化产品生产提出了更多更
5、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空间。背景三:随着文化消费在居民生活消费中比重的增加,对文化消费需要加强引导。目前文化消费依然存有不少的误区。主要表现为:(1)家庭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在许多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中,“物质建设”占绝对优势,“精神建设”少得可怜。(2)文化消费的品位有待提高。目前,儿童图书五花八门,电子游戏更是品种繁多,但其中良莠不齐的现象却令人忧虑,其中不乏暴力、色情污染。(3)对文化消费的狭隘理解。文化、消费应走出单纯由书、电脑的狭小范围,要到科技馆;博物馆中去,到大自然中去,扩展文化消费的领域。活动目标1.通过本次主题活动,调查了解当地文
6、化产业发展的特点、优势、存在的问题等基本状况,预测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走向,认识文化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调查了解当地文化消费的特点趋势及存在问题,进一步认识文化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重点调查中学生文化消费状况,了解中学生文化消费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并为中学生的正确文化消费提出合理性建议。 2通过调查,学会运用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身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及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学会正确认识各种文化现象,提高辨识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树立科学的文化消费观;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繁荣和文化消费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7、的重要性,增强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活动内容与过程(一)前期准备阶段1明确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进行调查的意义,学习和了解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的概念等基本知识,为本次活动作好知识方面的储备。2分组分工。根据本次活动的特点和要求,应将参加本次调查活动的全体同学分为三个调查组,分别进行不同方面的调查工作,保证最终完成本次调查的全部内容。具体要求是:第一组:进行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第二组:进行本地文化消费状况的调查。第三组:重点进行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3各组分别按调查的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如指定或民主选举各组负责人,进一步明确组内的分工,确定调查对象和单位,设计好调查问卷等。(二)实
8、践阶段1充分利用当地图书馆、资料室、文化馆等条件,查阅、收集有关国内外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发展状况的资料,也可通过上网查阅、下载有关资料。2深入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学校进行调查。(分组进行)第一组:首先,可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调查收集信息,掌握具体的数字和统计资料。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局、统计局、税务局等)在自己的管理职权范围内,负责对文化产业的审批、登记、业务管理、征税纳税、有关资料的统计等。通过对这些有关部门的调查,了解掌握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产业布局和生产经营的基本状况。其次,选择当地一家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的企业进行调查。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的企业,面向市场,针对文化市
9、场的需求从事生产或流通经营。他们对国家的产业政策、产业发展前景、企业经营状况、消费者的需求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对企业的调查了解,我们可以得到上述情况的有关资料。 第二组:主要通过对当地的音像命场、影剧院、图书市场、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和学校、在校学生、居民家庭等调查了解文化消费的基本情况。另外,为了调查的方便,可事先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既可以缩短调查的时间,又便于今后的统计分析。调查中要遵守书店、音像店等营业场所的工作规则。有关的商业信息要予以保密。调查走访的家庭,尽可能地具有代表性,要尽量涉及不同职业,不同行业。调查中要创设友好的氛围,掌握访问的基本技巧。保证访谈的顺利进行。第
10、三组:重点对中学生上网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以本校学生为主,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多选择几所中学,使选择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调查的方法可以随机拍样调查为主,个别访谈为辅。一般要求在所确定的调查学校中,随机抽样确定进行调查的班级,对所选中的班级学生进行编号,并可确定号码为奇数的学生为选中的调查对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1)是否上网;(2)每周或每天上网的时间;(3)上网的地点;(4)上网的目的;(5)上网对自己学习的影响;(6)家长对自己上网的态度;(7)个人对网络文化的认识等。调查的内容应广泛,符合调查课题的需要。所提问题应简单明确,易于回答,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选择几个具有
11、典型性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调查。对调查中所需要的一些特殊数据、典型事例、意外发现进行深入了解。(三)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和总结阶段 1各小组分别汇总调查、收集的各种资料。首先,要对各种资料进行审核、分类整理,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其次。对有关的数据资料进行认真的统计分析,绘制图表,便于今后使用。 2在组总结的基础上,各小组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成果,一方面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另一方面,为今后撰写研究报告打下基础。活动结果与呈现1以“网吧文化的两面性”为主题,组织一次辩论会。通过辩论了解网吧文化两面性的具体表现,分析网吧文化对青少年学生产生的各种影响,并对网吧文化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2各调查小组,根据
12、调查的情况分别提交一份调查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标题。标题要明确、有针对性。 (2)导言。介绍调查的内容、调查的目地及调查的方法。 (3)报告的主体部分。主要说明调查问题的发展、变化和状况;对存在问题的描述、分析和比饺;调查研究后得出的基本结论等。 3将有关资料和调查研究报告呈交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就当地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观点集结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1)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等,
13、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2)“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在有些场合,人们用文化一词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把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称为“文化”。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例如、考古学中讲的文化通常就是这种广义的文化。在有些场合,“文化”一词又被用来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这些都是狭义的“文化”。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
14、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3)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即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4)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5)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15、。(6)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
16、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政治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如同不能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一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
17、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掀开历史的画卷,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校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
18、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倔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
19、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发展格局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提供了利用高科技和先进知识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有利机遇,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3)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的重要战略任务,牢车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5、文化对人具有重要影响。(1)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
21、、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企业的等。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
22、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许多是发生于潜移默比的过程之中的。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语文化熏陶的过程。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
23、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例如,“乡音难改”就是表明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6、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之大,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例如,文化
24、赏析,包括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画欣赏、文物欣赏等,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大大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2)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
25、活。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证程中,无论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年代,还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建设中国将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谱写了曲又一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入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26、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健康有了基本保障。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更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对文化活动表现出日渐浓厚的兴趣,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7、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竞争力。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面对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面对着更
27、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文化是种综台的力量,其中科技与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技发展的指标,已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无论就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还是增强民族凝聚力而言,教育都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作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现代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给
28、发展中国家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基本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游戏规则”主要是由它们制定的,这使发展中国家面临不平等竞争的极大压力。冷战结束以后,国外敌对势力把中国当作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更加重要。面对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不能不引起当代中国青年的深刻思考。探究学习与实践平台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自主探究探究活动1.北京城历史久远,早在三千多年前,这块土地上就出现了土城。元、明、清三朝以来,北京更是贵为“国都”。六百年的皇城史使现代
29、的北京城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也留下了或堂皇或精致、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其中,故宫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的宫殿群。想领略地道的老北京的生活吗?那你可得离开威严富丽的内城,走进那些像血管一样密密麻麻遍布外城每一个角落的胡同和胡同墙内幽静的四合院。可就这并不够,你还得去天桥瞅一眼。那里有各种京味小吃,有文活、武活,有“八大怪”表演:拉洋片、说书、口技、硬气功,还有老北京的特色玩物:面人、漆器、风筝。把这些都看过了,那你也就快成为一个地道的老北京了。北京的魅力在于它浓厚而独特的文化氛围。这是一种在深厚的本土传统文化背景下透露出来的多种文化交融的激情与活力。兼容并蓄、广纳博收,使得北京文化绚丽多彩
30、,博大精深。你到什么地方旅游过?见过哪些文化景观?这些文化景观各有什么不同?讲出来与大家交流。探究活动2: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读书是学习“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有“服饰文化”、住房有“建筑文化”;出行有“旅游文化”,在中心都市有“都市文化”,在周边的乡镇有“乡镇文化”,在遥远的村落有“村落文化”当我们还在母腹中时,就已通过胎教开始接受文化的洗礼;出生后,又在咿呀学语中接受父母传递的文化信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听的音乐歌曲、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书刊杂志,乃至我们所创造的一切,无不是文化现象 (1)“文化”,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字眼了。那么文化究竟在哪里?文化到底是什么? (2)
31、人们为什么需要文化生活?探究活动3: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文化生活往往也各不相同。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文化生活千姿百态。如东方与西方之间人们的文化生活就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即使在同一个国家里,不同区域的人们文化生活也各具特色。如我国沿海的岭南文化与内地的关中文化、江汉平原的荆楚文化与高原雪域的藏族文化等等,相互之间就有明显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们,文化生活也是异彩纷呈,具有各自的民族特征。汉民族的各种传统节日、少数民族的各种民风民俗,都体现着他们各自的信仰、追求和习惯,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在同一个民族的不同阶层内,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会有所区别。如有人偏爱旅游,尽情领略四面八方的风土人情,
32、享受风味各异的民族美食;有人喜欢音乐,经常沉浸在各种美妙的旋律之中;还有人爱好文学创作,笔耕不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1)文化生活为什么各具特色?(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怎样的?运用实践一、选择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回答13题。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太阳和月亮 B长江和黄河 C泰山和黄山 D长城和故宫2“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我们学习“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指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成果 C人类全部精神生活及其产品 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3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之所以需
33、要文化生活,是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A B C D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回答46题。4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这些活动难以经济、政治、文化分类。这是因为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C文化没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5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这表现在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
34、治的反映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D只要经济政治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6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特点的 是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A B C D 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回答7
35、-8题。7上述材料说明A. 文化就是经济和科技 B.文化是社会精神力量C.文化就是人才和知识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8依据上述材料:这种发展格局,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提供了利用高科技和先进知识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有利机遇,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发展格局,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以文化建设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 B. C. D. 二、交流讨论有位学者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比“文化”更令人难以捉摸了。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表述它的意
36、义,却正像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外,简直是无所不在。其实,文化用不着去寻找,它就在我们身边。几乎每一种社会现象都可以用文化来冠名。我们常说的文化现象有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商业文化、企业文化乃至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网络文化、书文化、茶文化可以说,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文化。1.请以“我身边的文化生活”为题开展一次专题讨论。可从日常的衣、食、住、行或者风俗习着眼展开讨论,注意比较各自所谈的文化生活有什么不同。2.谈谈你对文化现象和文化生活的认识。三、搜集思索:文化是什么: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人们关于文化是什么的答案
37、有近三百种之多。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和凯利认为。文化是历史创造的生存形式系统,既包合显性形式,又包含隐性形式,并具有为整个群体或在一定时期为其某个特定部分所共事的倾向。我国1989年出版的辞海对“文化”一词的注释为:(1)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2)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如“学文化”即指学习文字和求取一般知识。(3)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与教化的总称。南齐玉融曲水诗序:“
38、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1.查查你身边的相关书籍,看能找到多少种文化的定义把你认为有代表性的定义摘抄下来,与同学交流。2.对本课程所讲的文化概念,你是怎能样理解的?四、理解说明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它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的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的一论述对我们理解“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有何启示?五、分析说明人们谈论近代资本主义革命,总是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讲起;人们谈论中国社会主义
39、革命,总是从新文化运动讲起。在中国古代,虽然曾经分裂为不同的政治共同体或者经济共同体,但是始终属于同一文化共同体。中华文化从来不曾中断,从来不曾分裂。正是统一的文化这根红线贯穿中国历史。虽然历经三国鼎立、五代十国、南北对峙,但却一次再一次地走向统一。人们对政治革命的讨论为什么要从文化讲起?这说明了文化与政治之间怎样的关系?六、社会传真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产业,是指文化部门所管理和指导的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产业,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
40、业等。如今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越来越显示出其基础地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势在必行。说明发展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第一课 文化与生活自主探究1略2(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文化生活各具特色。(略,详见本单元“观点集结”1、(2)(3)。)(2)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3区域不同: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生活也各不相同;民族不同:不同民族的
41、文化生活,具有各自的民族特征;阶级、阶层不同: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文化生活也有所区别。运用实践一、选择1D 2C 3B 4D 5B 6B 7D 8C二、交流讨论1 略 2见本课自主控究2和3的参考答案。三、搜集思索1略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来看,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精神力量;从文化形态上看,有古今地域之别;从文化性质上看,有先进与后进、腐朽之分,不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四、理解说明文化是人的创造,人也离不开文化。人
42、之所以能创造文化,是因为人在劳动中形成了发达的大脑,拥有世界上结构最为复杂的物质形式,从而有了创造文化的物质器官,这是人以外的动物所不具备也无法比拟的。人之所以离不开文化,是因为文化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据,不经过一定文化环境的教育和熏陶,从而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人就不能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也就不成其为人。五、分析说明1 因为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人们的政治行为与文化密切相关。2见本单元“观点集结”3。六、社会传真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
43、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可以增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自主探究 探究活动1从1995年起,每年4月2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读书日“。这天,全球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要举办各种读书活动。2004年“世界读书日”,北京开展了北京大学“百人经典美文朗读”、首都图书馆“精品书架”、地坛书市签售和讲座等活动。在“世界读书日”当天,首都图书馆除了向读者推荐精品书籍以外,还在多功能厅里放映经典名片,使理多的读者形象地感觉文学大家的风采。“五一”节后,首得出图书馆还将与几家区级图书馆联网,读者到时可以通过公共检索系统查询、借阅图书,借书证成了“一卡通”。以
44、后北京市民可以更方便地借阅,图书馆真的成了“自家的阅览室”。与此同时,为期10天的北京地坛春季书市也“鸣金收兵”。据悉,在今年的地坛春季书市上,原版书、科教类和文学文艺类书籍最受欢迎,儿童读物也保持了一贯较高的销量。书市举行了将近百场图书签售和讲座活动,客流量达55万人,销售额达3800万元。“世界读书日”北京首都图书馆与书市的火爆说明了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活动2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诗人、一位哲学家和一位植物学家同去春游,感到田野景物大不相同。诗人看到的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潺潺的流水和蜿蜒的小路,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美;哲学家看到的是枯木逢春、万物复苏,想到的是一元复始、万象更
45、新,大自然在永恒运动中保持着和谐的秩序;植物学家看到的是路旁栽着什么树、河边长着什么草、墙上开着什么花。原来,他们三个各有自己的春游目的,诗人是为了激发创作的灵感;哲人为了领悟宇宙的真谛;植物学家为了探究生命的奥秘。他们三个为什么对同样的对象会有不同认识?这说明了什么?探究活动3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 请查阅搜集有关资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向前进方向的?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运用实践一、选择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回答1-2题。1.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下列表述能体现文化对人的
46、影响的是A.风和日丽 B.鸟语花香 C.枯木逢春 D.乡音难改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人们自身的文化素养 人们自身的价值现象A. B. C.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回答3-4题。3.下列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能体现文化影响的是握手是中国人常用的见面礼节,拥抱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欧洲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互换礼物时中国人一般不会立即打开礼物,美国人会立即打开礼物并表示感谢。中国人写信封,地址都是从大到小排列;欧洲人写信封,地址都是从小到大排列。A. B. C. D.4.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人们必须遵循封建
47、等级规范,不可能采取平等的方式交往。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友善,人们可以平等的方式交往。这种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取决于 A.价值观念的不同 B.风俗习惯的不同C.文化程度的不同 D.行为习惯的不同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持久的。回答5-6题。5.春节、仲秋节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传统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是欧美人的传统节日,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城市中,人们也逐步地过起圣诞节、情人节来。这说明欧美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具有 A.强制性 B.潜移默化的特点 C.政活倾向性 D.消极作用6.在我国已经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仍然侵蚀
48、着人们的心灵。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A.潜移默化的 B.消极被动的C.深远持久的 D.不可改变的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塑造着中华民族;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引导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回答7-8题。7.上述材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满足人的一切需求A. B. C. D.8.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们有重要影响。我们中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自学科学知识 C.社会科学知识 D.语音和文字水平二、思考讨论 美国
49、人类学家基辛在当代文化人类学一书的开篇讲了一则真实的故事:一位保加利亚主妇招待她美籍丈夫的朋友们吃晚餐。当客人把盘里的菜吃光后,主妇就问客人要不要再来一盘。因为在保加利亚,如果女主人没让客人吃饱的话,是件丢脸的事情。客人中的一位亚洲留学生接受了第二盘,紧接着又吃了第三盘,使得女主人忧心忡忡地又到厨房准备下一盘菜。结果,这位亚洲学生吃第四盘时竟撑得摔倒在地上了。因为在他的国度里,是宁可撑死也不能以吃不下来侮辱女主人的。1.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2.分组讨论文化对交往方式有何影响?三、分析说明牛顿一生的重要贡献是集16、17世纪科学先驱们成就的大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这是人类认识
50、自然的历史中第一次理论的大综合。以牛顿名的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牛顿晚年沉迷于宗教世界,甚至谴责哈雷等科学家对上帝的不敬。他认为,万有引力是使物体维持在运动轨道的力,但它们一开始怎么转起来的呢?这第一推动力就是上帝,是上帝推了一下,这个世界才动起来。“我们的一切工作只能是更好地证明上帝创造的世界。我是上帝的仆人,我们大家都应该崇拜和尊敬上帝。”晚年的牛顿花费大量精力研究宗教,著有150多万字的宗教著作和文章,而在科学上却再无任何建树。恩格斯说:“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关于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个时期。”
51、牛顿晚年为什么在科学上再无任何建树?这说明了什么?四、理解说明 美国前总统布什在1992年9月的美国复兴日程计划中提出:“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新的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文化工作的特殊作用就在于采取对方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交流,用潜移默化、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征服对方。正如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言,这是“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往往能够起到政治、经济手段难以达到的作用。文化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人心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正如孙子兵法所言,是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如何理解“文化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人心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这对当前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
52、何启示?五、思考分析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分析物质文明、精神文化、人的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六、理解说明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表明党和国家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许多革命历史文化遗
53、产,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发展红色旅游、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1. 怎样理解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2.为什么说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自主探究1略2(1)由于受不同的文化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情感和习惯的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2)这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人们要正确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要参加健康的文化生活,学习优秀先进的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3(1)略。(2)这是由
5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使命和先进文化的性质与作用决定的。运用实践一、选择1D 2A 3D 4A 5B 6C 7C 8A二、思考讨论1、(1)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2、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三、分析说明1
55、、牛顿晚年由于沉迷于宗教世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2、(1)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 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正确的观念有助于思维方式的科学化,错误的观念一旦转
56、化为思维方工,就会成为人与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所以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四、理解说明1文化对人有重要影响,文化能塑造人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标志,对人的活动起支配作用。不同文化的影响,可使人们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产生不同的行为活动。所以,文化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人心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抵制腐朽文化的影响和西方价值观念
57、的侵蚀,防止国外文化侵略,维护我国文化安全。五、思考分析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六、理解说明1.由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所以红色旅游既是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2.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坚定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
58、想道德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有利于促进革命老区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综合能力训练一、选择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文化”一词具有多义性。我们所讲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回答13题。1我们所讲的“文化”包括语言和文字 自然科学和科技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A B C D2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神话小说,其中塑造出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牛魔王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这些神话形象都可以从人们的生活
59、实践中找到各自的影子。如果人们在实践中根本就没有遇见过猴、猪与牛等动物,作者吴承恩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这些形象描绘出来的。这说明:A文化是对神的描绘 B文化是神的恩赐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是动物的反映3文化不是神的恩赐,也不是动物的活动,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这表明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C文化不需要物质载体 D文化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校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理想追求与办学特色,对于促进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46题。4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校训表达了A文化的产生根源 B文化的表现形式C文化的巨大力量 D
60、文化的深刻内涵5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在中国历史进步的洪流中发挥先锋作用。这说明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A B C D6上述两题材料还表明:人的素质的提高有赖于A校园文化的发展 B学校的理念追求C学校的办学特色 D先进文化的建设我国有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春联语多祈求吉祥之辞,既表达美好愿望,又渲染欢乐气氛。回答79题。7“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说春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桃符是古代画门神的桃木板,到了南北朝及唐朝,桃符的内容逐渐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所替代,形成了对联这
61、一新形式,挂桃符也演变成了贴春联的习俗。这表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A B C D8“讲诚实诚信源自心灵美,看财丰财茂只因名声高”,这幅横额为“信用是金”的春联道出了东营市许多农民的心声。近年来,东营市实施农村文明信用工程,涌现出了一大批“文明信用乡镇、村”和文明信用户。人们认为“信用是金”,近70%的农村文明信用户靠诚信致了富。这一事实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 B C D9依据上题材料,东营市实施农村文
62、明信用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事实表明A优秀文化能促进社会发展 B优秀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方向C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优秀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美好心灵2005年春节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邰丽华率领20位残疾人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以其优美的韵律与造型,征服了海内外观众。回答1011题。10千手观音能征服海内外观众。这是因为优秀文化能丰实人的精神世界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文化能满足人们各种需求A B C D11优秀文化之所以对个人成是和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是因为优秀文化是A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一种社会精神力量C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符合事物
63、发展规律的现在,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快。回答1213题。12过去国际军事政治斗争的背后,主要表现为直接争夺工业必需品的资源和商品、资本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A文化与国际军事政治是无关的 B文化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C文化就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13一个国家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把文化建设做为全部工作的中
64、心C把思想道德建设做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D以先进文化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虽对各国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不可能消除文化的多样性。回答1416题。14报载,当中国年轻人热衷过“洋节”的时候,传闻亚洲某国却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因此有关专家强烈呼吁不要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体现了文化的 特征。A社会性 B民族性 C时代性 D阶级性15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有人认为过于繁锁,应该革除;也有人认为,正是包饺子、吃粽子、饮菊花酒等习俗才构成了中华民族节日文化,有必要通过立法加以保护并发扬光大。这反映了人们
65、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同 人们的文化素养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 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A B C D16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B要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就必须禁止文化交流C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的冲突是不可阻挡的潮流D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图一) (图二) 17图一漫画表明了A人与社会的关系 B人与文化的关系C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D文化与政治的关系18图二漫画蕴涵的道理是A物质上富有,精
66、神上就会贫困 B物质上贫困,精神上才能富有C物质上不能富有,精神上不能贫困 D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要富有二、观察思考在古希腊的传说中,是“先知者”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来了文化,普罗米修斯靠他弟弟厄庇米修斯的帮助,按照神的形象用泥和水创造了人,并赋予人以生命。他又违抗宙斯的禁令,盗取天火送给人类,使人间有了火;还把各种知识和技艺传授给人类,使人类有了文化。1 你还听说过哪些关于人与文化起源的传说?2你认为文化是怎么产生的呢?三、分析说明“真理标准大讨论”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为我国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联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谈谈思想变革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四、分析思考有关调查表
67、明,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95年的51.7%下降到2000年的39.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95年的58.6%下降到1999年52.5%。2000年全国人均非基本生活必需品支出1425.33元,占消费支出比重的29.8%,其中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23培,教育消费支出增长20倍。据国家统计局预测,中国居民未来的家庭收入的支出中,子女教育支出将占31.6%,文化娱乐支出将占14.7%,自我发展消费支出将占有22.9%。1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消费有什么变化?2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五、分析说明当今世界,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甚至相互渗透、相互对抗。特别是西方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
68、上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包括我们社会主义中国不断进行文化侵略,推行他们的价值观和民主发展模式,企图用它们的文化来统治世界,实现其独霸世界,建立单极世界的政治野心。这不仅引起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警惕,甚至连美国的盟国也忧心忡忡。法国朝野内外纷纷指出:“来自美国的文化潮流,正在威胁法国的电影和音乐行业,以至整个法国的文化生活”,“如此下去,我们的子孙将不再是欧洲人。”1 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威胁和考验?2 文化在国际竞争中起着怎样的作用?3我国应怎样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六、社会传真中法两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具有历史底蕴的文化大国,2004年中法两国互办文
69、化年。中法两国作为文化大国,都主张尊重和捍卫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世界的多极化,法国、欧洲和世界都需要中国,中国也希望向世界传达出渴望和平与和谐的信息。分析对外文化交流对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综合能力训练一、选择1D 2C 3A 4D 5C 6D 7D 8C 9A10C 11D 12D 13A 14B 15D 16A 17C 18D二、观察思考1、略2、文化不是神的恩赐,而是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的创造。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自身和社会的同时,也创造了文化。在人类历史上,虽然流传着种种关于文化起源的神话传说,但并不是神创造了人类的文化。相反,作为人类文化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神话传说,本身也
70、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可以说,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社会会实践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三、分析说明一定的思想文化是维护一定产生关系的精神保障,同时,思想文化的变革往往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导。如在历史上,平均主义的思想文化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平均分配方式的维护;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对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摧毁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论证等,都体现出思想文化对生产关系的重大影响。可以说,几乎每一次生产关系的变革,都离不开一定的思想理论作指导。四、分析思考1、 文化消费增长。2、(1)文化消费的增长反映了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增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物质方面的需要,也有精神方面的需要。人的需要本身又是
71、不断发展变化的,它总是以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前提,从简单向复杂、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在现阶段,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随着科技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命健康有了基本的保障。在物质生活需要能够得到较好满足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需要的满足,越来越对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人们文化消费的增长也反映了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日益丰富。文化消费的增长不仅表现为文化消费在人们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不断提高,而且表现在人们文化消费活动的形式日趋丰富多样。如读书看报、上网冲浪、看电影电视、参加音乐茶座、外出旅游观光等,现在都已经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消费活动。文化生
72、活日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分析说明1、我们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
73、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六、社会传真中法两国文化各有独特魅力,又都主张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我国发展先进文化,既要继承和弘扬我国的文化传统,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又要博彩其他国家、民族的先进文化之长,为我所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拓展学习文化在我们身边在生活的海洋里,到处是绚丽多彩的文化景观,无论是博物馆内古色古香的文化陈列,还是图书馆里琳琅满目的文化书刊,也无论是世界各地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还是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都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文化
74、故事。在我们的校园里,文学社、演讲团、歌咏队以及各种兴趣小组等社团如雨后春笋,竞相成立;演讲比赛、运动会以及文艺会演等许多文化活动,让我们每天都过得精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文化口味,各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红红火火,“充电”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口头禅;多种多样的文化旅游正蓬勃兴起,“长城、故宫游”、“鄂西土家游”、“丽江游”以及“泰国游”等国内外的文化之旅异常火爆。在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人们尽情展现各自的民俗风情,写春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年饭、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令人目不暇接;“送科技下乡”、“送文化下乡”等文化活动,更是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在国际上,中外文化交流更
75、加频繁。世界各地“中国文化年”活动的举办,中国的饮食、文物、书画、歌舞、杂技等民族文化艺术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展示着各自独特的魅力这一个又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文化活动、文化故事,都反映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突出。随着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互交融,文化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在国际竞争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需要文化的支撑。让我们一起关注文化,感悟文化的力量,选择健康的方化生活,做一个精神富有、全面发展的人!文化的特征社会性。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是自然的“人化”,即人们对自然界的东西进行加工和改造,使之打上人类活动的印记,成为社会的产品。人们
76、的这种活动过程和结果都是不同于自然的社会文化现象。民族性。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而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都是按民族或国家(由单一或多民族组成)来区分,因而文化自然具有了民族性特征。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不同民族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民族心理、不同的民族语言与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民族文化的不同特点又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时代性。文化的时代性,是指世界各民族在相同的时代或社会发展阶段上所具有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共同特点。由于人们常从不同角度来划分时代,所以文化的时代性也就表现在多方面。从社会形态的角度划分时代,有原始社会时代、奴隶社会时代、封建社会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时代、社会主义社会时代和未来的共
77、产主义社会时代。不同时代的文化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整体上则表现出人类文化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步的历程。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文化不可避免地要打上阶级的烙印。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也总是在文化上占据着统治地位,利用文化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因而,阶级社会中的文化总是会打上一定的阶级烙印。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它集中表现在政治、法律思想与相应的制度上。文化需求的特点多样性。不同消费者的爱好和兴趣是各不相同的。因而他们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同一个消费者,在 不同时期,或在收入变动的情况下,或为了不同的目的,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有很大区别。无限性。不论何种类型的消费者,其文化消费的需求都
78、是没有止境的。一种需求满足了,还会有新的需求产生。随着消费者生活条件的变化和社会提供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日益丰富。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将在广度和深度上向更高层次发展。层次性。消费者对文化需求的满足都是循序渐进、由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递升的。 可诱导性。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是受到市场引导和调节的。通过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刺激,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会发生变化和转移。文化与文明文明一词来源于英文中的“Civilization”。 “Civiliz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ivis”(市民之意)和“Civilitas”(都市之意)。文明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有文雅之意;其二,有政治方面的含义,与国家的概念相对应。
79、就一般意义上讲,文明即文化。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表现在:首先,从起源上来看,文化与人类产生同步,文化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文明一般以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为开端,或以金属工具的发明、冶金术、文字和大规模的建筑相结合为起源的标志。因此,文化与人类一起诞生,至今已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而文明从文字诞生开始,至今最多不过六七千年。其次,从性质特征上来看,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相比较而言的。文化越发展,表明人类的发展越是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世界。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程度。最后,文明主要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
80、整个过程以及活功方式、活动手段,其中既有积极成果,也有消极成果。文化与文明的联系表现在: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文明就是文化中积极、进步与合理成分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相应地也就越高。总之,从人类历史的长河看,文化越发展、越进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也就越高级、越全面,二者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国文化与中国交往方式的特点中国人的交往方式具有浓重的尚德特征,主要表现为:宽厚待人。中华民族一向以待人宽厚为美德,日常生活中的“宽容大度”、“宽宏大量”等道德评价,就是这一品德的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实际运作中,待人宽厚包括:“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躬
81、自厚而薄责于人”;“不以己所能病人,不以人所不能愧人”。礼让为先。中国人历来以“让”为处世美德。在家庭内部,“孔融让梨”式的礼让被极力倡导,妇孺皆知;在名、利面前,古人赞美“君子无所争”的风度和“不贪为宝”的高洁品格:对待人际纠纷,先贤主张“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以诚相见。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十分看重“心诚”,由此有“待物莫如诚”的古训。而这一点正是“以德服人”的重要内容。故“开诚心,布公道”,往往能化解矛盾、消除成见、沟通感情。守信重诺。其基本要求是“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言行一致,讲究信用。“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等成语,以及孔子所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名言,生
82、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随经典远行人生离不开阅读,阅读却需要选择。回眸与书为伴的漫漫旅程。我乐于随经典远行。在我看来,经典是罗盘,经典是旗旌,经典是路碑。因而我无法不随经典远行,人生之旅也正是在这种远行的过程中焕发生机。所有经典让我领略到智者贤哲为之建构与描摹的绮丽风光,品位到字里行间所蕴涵的人生真谛。首先是那本反杜林论与那本大众哲学,成为我最早随经典远行的向导,让我初尝了哲思的乳汁。从此。历经风雨沧桑,面对物接星移,我尽可能抛弃阅读的实用功利,拒绝阅读的感官消遣,虔诚地沐浴着经典的阳光雨露。是经典陪我一次次流连书店,是经典陪我一遍遍光顾图书馆,又是经典引领我走进生命四季的纵深
83、,并在随它远行的路上,寻觅思想的黄钟大吕,捡拾科学的七彩贝壳,收获文化的雨露春风。随经典远行,不尽是轻歌夜曲,也绝非朝花夕拾、而是一个既充满艰涩又饱含快乐的漫漫途程。这种远行一如越野登山,一如踏海蹈浪,既需要心性、悟性,又需要耐力、毅力,因而仅仅有爱、仅仅满足于拥抱和厮守无疑是不够的。这种远行不像一瓢饮、一箪食那样的筒单容易,不像蜻蜓点水、走马观花那样的了事,不像假面舞会、夸张喜剧那样的矫情作秀,往往需要皓首穷经之心,不遗余力之行,殚精竭虑之思。随经典远行的时候,总有一种莫名的温暖与快慰。因有了经典相伴,我才能正视苦难,直面人生和社会;正是因了随经典远行,我才能淡泊坦然,抱持理想与追求。因而无论现实生活有多么严酷,无论生命途程有多么曲折,我依旧不改初衷地坚守着随经典远行这一快乐之旅。我庆幸自己在随经典远行的日子里,心态变得宁静、眼光渐趋深邃、思想走向理性,整个精神世界为之开阔亮丽。经典如斯,始终闪射着熠熠哲光,照耀着远行的途程。它教我忘却苦难,创造幸福;督我勉力前行,抱持理想;教我淡泊名利,不弃追求;它教我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上,尽可能让普通平凡变得充实愉悦、自由自在真的,当心灵随经典远行的时侯,什么争斗,什么权位,什么金钱,什么烦恼,似乎都不在乎了,在乎的倒是如何沿着经典的指引一路走下去,走过泥泞,走出迷茫,走向属于跋涉者孜孜以求的人生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