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版浙江省高考政治《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第28课时 探究世界的本质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012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浙江省高考政治《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第28课时 探究世界的本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版浙江省高考政治《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第28课时 探究世界的本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版浙江省高考政治《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第28课时 探究世界的本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版浙江省高考政治《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第28课时 探究世界的本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版浙江省高考政治《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第28课时 探究世界的本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8版浙江省高考政治《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第28课时 探究世界的本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判断题(请对每小题的观点进行判断,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答案T2.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答案T3.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答案T4.“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否定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解析这句话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但没有否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答案F5.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解析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答案F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6.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

2、的“客观实在”是()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宇宙间具体的物质形态C.所有无形的事物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解析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D正确;A、B、C说法都是错误的,排除。故答案选D。答案D7.人类社会物质性集中体现在()A.自然界的物质性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C.生产方式的客观性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解析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内容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正确;A、C说法都具有片面性,不符合题意,排除;D仅仅说明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的结果,而非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集中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

3、选B。答案B8.“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得以存在、生活。”与这一论断蕴含哲理相同的是()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世界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解析材料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强调运动。A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错误;B夸大了绝对运动,属于诡辩论,错误;C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错误;D正确阐述了客观事物是永恒地运动着、变化着的,正确。故答案选D。答案D9.适应积极发展新常态,要实现供给和需求在新条件下的对接和平衡,在“稳”的基础上求“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制度性变革创新新

4、供给、释放新需求,为经济中长期持续增长注入新动力。这表明()A.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对立统一就是供给与需求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包含静止,静止不包含运动解析“稳”强调相对静止,“进”强调绝对运动,这表明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正确;供给与需求体现了对立统一,但是认为对立统一就是供给与需求的观点是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B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C错误;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D错误。答案A10.全面放开二孩反映出中国的人口结构的确已经发生了趋势性变化,但并未动摇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生育政策反映出()

5、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A. B. C. D.解析全面放开二孩,但并没有动摇计划生育这一国策,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符合题意;由于我国当前人口结构的改变,国家实行了放开二孩政策,体现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我们应该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错误。故答案选B。答案B11.我国古诗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智慧。“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哲学上看,这两首诗共同体现了()A.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B.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性C.

6、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D.事物的普遍联系解析“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强调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符合题意;A、B、D都与题意无关。故答案选C。答案C12.中国女排在2016年女排奥运会上,时隔十二年再次获得了奥运会的冠军。虽然年轻的中国女排远未成熟,但教练员的临场应变能力和队员的团结拼搏精神,让她们再一次登上了世界之巅。下列议论正确的是()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偶然性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规律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人为的联系总是可以预测的A. B. C. D.解析中国女排取得了奥运会冠军,离不开教练员的临场应变和队员的团结拼搏,说明了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规律发

7、生作用是有条件的,符合题意;说法都是错误的。故答案选C。答案C13.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拖着不还,朋友前去讨债,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而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欧布里德的荒谬在于()A.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B.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C.认为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 D.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解析题中欧布里德的荒谬就在于他只看到了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B符合题意。A、C、D均与题意无关。答案B14.(2016年9月金华十校高三模拟)出现漫画中的结局,可能是()A.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B.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C.以为事物是既对

8、立又统一的D.以为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解析出现漫画中的结局,事与愿违,可能是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B符合漫画寓意;已经很努力了,说明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A错误;C、D与题意无关。答案B15.入冬以来,全国多地又遭十面“霾”伏。雾霾天气的出现,有气象原因,更有排放污染原因。这警示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自然违背客观规律必遭规律的惩罚要尊重、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要努力提高改造规律的能力A. B. C. D.解析题干材料突出人为污染是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这告诉我们: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会受到惩罚,因此,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符合题意,当选;的观点恰恰与尊重、保护

9、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相悖,不符合题意,排除;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改造规律,错误。故答案选B。答案B16.漫画等地心吸力发挥作用(华君武作品)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夸大了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能动作用B.忽视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C.割裂了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D.否认了规律及其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客观的解析漫画中主人公的做法是错误的,他没有认识到规律是客观的,D符合漫画寓意;A、C不符合漫画寓意;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错误。故答案选D。答案D17.(2016年10月浙江新高考)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

10、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实际上已经猜测到了()物质运动是永恒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可以用来造福人类的A. B. C. D.解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重在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而非规律的普通性,故应选,排除。“应之以治则吉”强调如果符合规律去应对则能造福于人类,这体现了。题意并没有强调物质运动的永恒性,不选。答案D三、综合题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既有稳字当头的不变,也有着力点的变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结合

11、材料,运用运动与静止的知识,分析2016年经济工作中“不变”与“变”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区别与联系。“不变”对应静止,“变”对应运动,二者有区别,同时,二者又是统一的。答案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我国的经济形势和要求都在不断的变化,经济工作也需要调整与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2016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为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两者相互依

12、存。做好2016年的经济工作,在“变”与“不变”中实现有机统一,展现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和能力在不断增强。19.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发展的代价。鉴往知来,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联系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原理分析,应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规律客观性的原理。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规律客观性原理”,问题指向是分析“应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附加要求是“结合材料”,可从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按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方面来思考组织答案。 答案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