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辽宁).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970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辽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辽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辽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辽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辽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辽宁).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辽宁).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辽宁).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辽宁).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辽宁).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辽宁).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辽宁).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辽宁).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辽宁).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辽宁)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许善心,字务本,九岁而孤,为母范氏所鞠养。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诵记,多闻默识,为当世所称。家有旧书万余卷,皆遍通涉。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曰:“才调极高,此神童也。”起家除新安王法曹。 陈亡,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藉草东向,经三日。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复出北面立,垂涕再拜受诏。明日乃朝,伏泣于殿下,悲不能兴。上顾左右曰:“我平陈国,唯获此人。既能怀其旧君,即是我诚臣也。”左卫大将军宇文述每旦借本部兵数十人以供私役,常半日而罢。摄御史大夫梁毗奏劾之。上方以腹心委述,初

2、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经二十余日,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其数虽多,不合通计,纵令有实,亦当无罪。诸兵士闻之,更云初不被役。上欲释之,付议虚实,百僚咸议为虚。善心以为述于仗卫之所抽兵私役,虽不满日,阙于宿卫,与常役所部,情状乃殊。又兵多下番,散还本府,分道追至,不谋同辞。今始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苏威、杨汪等二十余人,同善心之议。其余皆议免罪。炀帝可免罪之奏。宇文化及杀炀帝之日,隋官尽诣朝堂谒贺,善心独不至。许弘仁驰告之曰:“天子已崩,宇文将军摄政,合朝文武莫不咸集。天道人事,自有代终,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善心怒之,不肯随去。弘仁反走上马,泣而言曰:“将军于叔全无恶意,忽

3、自求死,岂不痛哉!”还告唐奉义,以状白化及,遣人就宅执至朝堂。化及令释之,善心不舞蹈而出。化及目送之曰:“此人大负气。”命捉将来,骂云:“我好欲放你,敢如此不逊!”其党辄牵曳,因遂害之。(节选自隋书卷五十八)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垂涕再拜受诏 涕:眼泪B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 推:审问C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 候:等候D虽不满日,阙于宿卫 阙:空缺5以下句子中,全都是表明许善心忠诚于隋朝的一组是(3分) 善心哭尽哀,人房改服 善心怒之,不肯随去 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 忽自求死,岂不痛哉 善心不舞蹈而出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4、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善心自幼聪明,所听到的当时就能记下来,家里有旧藏书一万多卷,所涉猎的范围很广,被徐陵称为神童。B许善心对陈朝十分忠诚,深受隋文帝赏识,认为他既然能怀念旧日君王,也就是我朝的忠臣。C许善心认为宇文述在侍卫中抽调士兵役使不满整天,虽然有缺于宿卫,但与平常役使这些部门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同。D宇文化及派士兵捉他到朝堂,又下令释放了他,许善心没有拜谢就出去了,化及认为他心中有很大的气愤,就害死了他。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译文:_(2)今始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译文:_(3)其党辄牵曳,因遂

5、害之。译文:_4、C观望 5、C 6、C7.(1)他十五岁就开始有文字方面的能力,曾经写文笺给父亲的朋友徐陵,徐陵非常惊奇。(“属”“奇”各1分,句意1分 共3分) (2)现今大概一个月,才开始翻供,宇文述有罪是明摆着的,怎能舍弃问罪?(殆、翻覆、舍各1分,句意1分共4分)(3)他的同伙就拉走善心,于是就害死了他。(辄、牵曳各1分,句意1分 共3分)参考译文许善心字务本,九岁就失去父亲,为母亲范氏所抚养。自幼聪明,有思理,所听到的当时就能记下来,见闻多,默默地记下,为当时人所称道。家里有旧藏书一万多卷,所涉猎的范围很广。他十五岁就开始有文字方面的能力,曾经写文笺给父亲的朋友徐陵,徐非常惊奇,对

6、人说:“才情格调极高,这是神童啊!”出仕担任新安王法曹。 陈朝灭亡,许善心穿白色衣服号哭于西阶之下,睡在草垫上,面向东方,经过三天。善心哭声很悲哀,进入房间改换衣服,又出来向北面站立,流泪拜两拜接受了诏书。第二天才穿朝服在殿下俯伏哭泣,悲哀得不能起立。隋文帝顾视左右的人说:“我平定陈国,只获得这一个人。既能怀念他的旧日君王,也即是我的忠臣啊。” 左卫大将军宇文述每天借用本部士兵几十人来供自己私下使用,常常一用半天。御史大夫梁毗上奏弹劾他。皇帝刚将宇文述当做心腹,开始让法官推问详情,千余人都称被搜使;经二十多天后,法官窥察皇帝的意思却说,每次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天,数量虽多,不可以都计较,纵使是事实

7、;也不应追究罪行。这些土兵听说后,转而说没有被役使。皇帝想放过这事,让众人说这事的虚实,百官都说没这事。善心以为宇文述于侍卫的处所抽取士兵私下役使,虽然不满整天,但有缺于宿卫,与平常役使部下,情况很不同。又士兵多离 开京城,已经回到家乡,分道追问,不能互相谋议,而说辞却相同。攻今大概一个月,才开始翻供,宇文述有罪是明摆着的,怎能舍弃问罪?苏威、杨汪等二十多人和善心说同样的话,其余的都称应免罪。隋炀帝赞同免罪。 宇文化及杀炀帝当天,隋朝官员都到朝堂拜谒称贺。善心独自不到。许弘仁跑来告诉说:“天子驾崩,宇文将军摄政,满朝文武,都汇集了。天道人事,自然有它的更替,谁想到您竟独自低首徘徊象这样呢?”善

8、心发怒,不能随从而去。弘仁骑马返回,哭泣着说: “将军于他全无恶意,忽然自己想求死,岂不悲痛啊!”回来告诉唐奉义;以其情状告诉宇文化及,派遣士兵到房间里捉住他到朝堂。化及下令释放。,善心却不拜舞就出去。化及目送他,说:“这是心中背负了很大的气愤啊。”下令捉回来;责骂他说:“我好好放你,竟敢如此不逊!”他的同伙就拉走善心,于是就害死了他。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

9、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

10、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复不能衔枚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贵战已困,出于不

11、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矮张乎?此是也。”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文焕斩四卒,以贵祔葬顺冢,立双庙祀之。(选自宋史)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 稍:稍微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祀:祭拜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 辟:通“避”,躲避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 意,料想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顺张贵英勇无畏的一组是(3分)贵先登,顺殿之 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 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 身被数

12、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朝将领将三条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则将其底凿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B张贵率军突围时,元军“皆辟易”,只是由于叛兵的出卖,使得元军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才导致突围失败,自己被擒,被杀。C张贵突围前派遣两名士兵赴新郢求援。这两名士兵,在重围中置生死于度外,成功突围,最后竟然到达了郢,两名士兵表现得无比英勇。 D在各船中装备各种作战工具,入夜过了三刻后才启航出江,并用红灯作为信号,能看出张顺张贵在率军解救襄阳之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3、)(1)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4分)(2)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6分)4(3分)A(稍:逐渐)5(3分)C(叙述的是众人的行为;写的是两位报信的士兵)6(3分)B(不仅是由于叛兵的出卖,还因援军因狂风巨浪而退屯)7(10分)(1)(4分)张顺张贵都是智勇双全,一向被将士们信任,让他们担任都统。(译出大意2分;“素”译为“一向”“一直”“为所”译为“被”,每译对一处1分)(2)(5分)不久后襄阳已经平定,张贵于是告别文焕向东而下,他检阅了自己的部下,到上船时发现自己帐前一名曾经犯了错误被鞭刑过的人逃走了。(译出大意2分;“既”译为“

14、已经”“点视”译为“检阅”“洎”译为“及”“等到”每译对一处1分)参考译文:张顺是民兵的一员部将。襄阳城被围困了五年,宋朝将领探知它的西北面有一条叫做“清泥河”的河流,发源于均州、房州,就在这个地方造了轻快小船上百艘,将三条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则将其底凿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宋将给出重赏来招募死士,招得三千名。招募将领,招得了张顺和张贵。人们称张顺为“矮张”,张贵则叫做“竹园张”,他们都是智勇双全,一向被将士们信任,让他们担任都统。他们下令道:“这次行动不过一死罢了,如果你们有谁不是出于本心跟随,最好快点离开,不要妨碍我们的大事。”将士们人人都感到振奋。

15、在汉水涨水时,派出百艘战船,缓缓进入团山下。过了两天,进入高头港口,工事布置好后,在各船中装备了火枪、火炮、烧红的木炭、巨大的战斧、强劲的弓弩。在入夜过了三刻后(“漏”是古代计时之器,指报时漏斗里的滴水。“下三刻”是指古代一个时辰分为上、中、下三刻),启航出江,用红灯作为信号。张贵做先锋,张顺殿后,他们乘风破浪,迅速突破重围。到了磨洪滩以上,元军的兵船布满江面,没有突围的缝隙。众军士趁着锐气一共斩断敌人用铁索连起的杙船几百艘,转战二十里,到黎明时分抵达了襄阳城下。襄阳城中已经很久没有救援了,听闻援军到了,士气顿时高涨百倍。到收军的时候,唯独没有看到张顺。过了几天,有一具浮尸逆流而上,身穿战甲,

16、手拿弓箭,一直漂到浮桥下,人们一看原来是张顺,之间他身中四枪六箭,脸上满是愤怒的表情,仿佛活着一般。众将士都认为他是神,于是为他立碑安葬,并且为他立了一座庙来祭拜他。 张贵抵达襄阳后,襄阳守将吕文焕竭力留下与他们共同守卫襄阳。张贵凭借自己的勇猛,想要返回郢,于是招募了两名能够在水下几天不吃东西的兵士,派他们拿着用蜡包好的信到郢请求救援。元兵增加守卫更加的严密了,将水路封锁了连续几十里,并布置了撒星桩,即便是鱼虾都不能度过。那两人碰到撒星桩就用锯子锯断,最后竟然到达了郢,交付了情报,郢守将同意发兵五千驻扎在九尾洲来援助他们夹击。 不久后襄阳已经平定,张贵于是告别文焕向东而下,他检阅了自己的部下,

17、到上船时发现自己帐前一名曾经犯了错误被鞭刑过的人逃走了。张贵惊呼:“我的大事要泄露了,快点行动,敌人或许还不知道。”在再不可能隐藏行踪的时候,于是开炮擂鼓开船,趁着夜色顺流而下,斩断铁锁突破重围大胆前进,敌人都惊慌躲避退去。冲出险境后,正是三更半夜,来到了小新城,敌人的大兵不断邀战,他们却死守拒战。沿岸摆着成捆的束荻草和火把,火光把天照耀得像白天一样明亮。到了勾林滩,渐渐靠近龙尾洲,远远望见军船的旗帜纷纷收起,军士们十分喜悦,点燃流星火来示意。张贵的军船看到火光于是向前迎接,等到接近到几乎合为一处时,才发现来的全是元兵。原来郢派出的兵前两天因为惊疑风水而退到三十里外屯兵,而元军得到那个逃走的士

18、兵报告,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张贵战斗得已经困乏,又出乎自己意料,被杀得几乎死去,身中几十枪,因为体力不支被擒,最后宁死不屈而被杀害。元军于是命令四个投降的士兵将张贵的尸体抬到襄阳,在城下叫道:“你们认识矮张吗?这就是的。”守城的人都哭了,城中士气低落。文焕杀了那四个降兵,将张贵合葬在张顺的坟墓,立了双庙来祭拜他们。 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种 梨 蒲松龄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保者,见

19、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沈,道士接浸坎上。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乃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俵散,皆己物也。又细视车上一靶亡,是新凿断者。心大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则

20、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木,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异史氏曰:“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每见乡中称素封者,良朋乞米,则怫然,且计曰:是数日之资也。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又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顷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选自聊斋志异)【注】镵(chn):古代一种柄长而弯曲的掘土工具。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人咄之亦不去 咄:呵斥 B我特需此核作种 特:只是,不过 C向市人索汤沃灌 汤:热水D每见乡中称素封者 每:每次5下面全都属于道士

21、作法的一项是( )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 见有勾萌出,渐大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丁丁良久,乃断则梨已空矣 车上一靶亡A BC D6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具体分析理解,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说的是一个乡人在集市上卖梨,一个道人万端乞讨,卖梨者因梨所剩不多就没有施舍给他,旁人同情道士就买了一个给他。B卖梨者待道人走后发现一车梨已经化为乌有,才恍然大悟道士所施之梨就是自己车上的梨。C种梨所叙故事是一个滑稽剧,轻松而幽默,但其后的评议却是沉重与愤慨的。D蒲松龄一生贫苦,遭遇坎坷,历尽世道辛酸,从本文可见其对吝啬者之恨。7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

22、,何怒为?译文:_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译文:_4D(每,经常。)5C(叙述他挖地埋核的过程,还没有开始作法;叙述他砍断树木,不属于作法。)6A(旁人并非同情道士,而是“见喋聒不堪”,即“见吵闹得不可收拾”。) 7(10分) 一车梨好几百个,我只是乞讨其中的一个,对你也没有大的损失,发脾气干什么?(“止”“丐”“何为”各1分,大意2分。共5分)乡下人糊涂,愚蠢的样子实在可笑,他被街市的人耻笑,也是应该的啊。(“愦愦”“掬”“见于”各1分,大意2分。共5分)【参考译文】有个乡下人推着一车梨到街上卖,梨的味道香甜,价钱很高。有一个戴破头巾、身穿旧道袍的道士,在车前乞讨。乡下人呵

23、斥他也不离开,乡下人很生气,大声责骂他。道士说:“一车梨好几百个,我只是乞讨其中的一个,对你也没有大的损失,发脾气干什么?”旁观的人劝他挑个最差的梨给道士,打发他走算了,乡下人坚决不肯。酒店里一个伙计,见吵闹得不可收拾,于是出钱买了个梨,送给道士。道士向他表示感谢,对众人说:“出家人不知道吝惜。我有好梨,拿出来请大家品尝。”有人说:“你既然有好梨,为何不吃自己的呢?”道士说:“我只是需要这个梨核作树种。”于是拿起梨大口大口地吃,将要完了,把梨核放在手上,解下肩上的挖土工具,挖了数寸深的坑,把梨核放进去,然后用土盖上。向集市上的人要热水浇灌。喜欢凑热闹的人向路边小店要了一碗开水,道士接过来浇在坑

24、里。在众人的注视下,只见梨树的嫩芽出土了,渐渐长大。忽然间长成大树,树叶茂盛。不一会儿就开了花,过一会儿便结了梨,个大芳香,压弯了每个树枝。道士就从树上摘下梨送给观看的人,不一会儿全部完了。梨赠完后,道士就用工具砍梨树,丁丁当当砍了很久,才把梨树砍倒。带着叶子扛在肩上,从容地慢慢走了。当道士开始变戏法时,乡下人也夹杂在人群里面,伸长脖子、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竟忘记卖梨的事。当道士已经离开后,才回头看车子,发现满车子的梨已经空了。乡下人这才醒悟道士分给大家的梨,都是自己的梨。他又仔细检查车子,发现有个车把不见了,是刚刚砍断的。他十分愤怒。急忙去追道士,转过墙角,被砍的车把丢弃在墙脚下,才知道刚才所

25、砍的梨树,就是这个东西。而道士不知去向,满街市民粲然大笑。异史氏说:“乡下人糊涂,愚蠢的样子实在可笑,他被街市的人耻笑,也是应该的啊。经常见到乡中被为富有的人家,好朋友来乞讨米,都很不高兴,而且算计说:这是几天的费用啊。有时鼓励他接济一些危难的人,给一个没有弟兄或老而无子的人吃饭,却又非常生气,又算计着说:这是十人、五人的食物啊。甚至父子兄弟,都十分计较。等到淫逸赌博迷住了心窍,那么倾尽袋囊也不吝惜。刀锯架在脖颈上,那么赎命也没有空暇。像这类的事情,说也说不完,愚蠢的乡下人,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四、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

26、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注。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

27、、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

28、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新唐书虞世南传) 注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高荔行 高:推崇B而赡博不及也 赡:丰富C故议者方晋二陆 方:正直D与秦王俊交辟之 辟:征召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虞世南忠直诚恳的一组是( )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世南抱持号诉请代有一言失,未尝

29、不怅恨 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世南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十多年,他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有时甚至几十天也不梳洗。B虞世南和哥哥世基一起在隋朝任职。虞世南在文章清劲上不如世基,但他学问渊博,也不像哥哥那样善于用花言巧语来博得皇帝的喜爱。C面对陇右一带山崩,江淮一带闹水灾的情况,虞世南劝太宗借鉴汉文帝时齐楚地震、水灾,采取郡国不来朝贡,给民众以恩惠的办法来稳定局面。D在皇上作宫体诗叫虞世南依韵唱和这件事上,虞世南认为皇上作的诗诗体不雅正,担心自己唱

30、和的诗一旦传于世,会引起不好的影响。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5分)(2) 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5分)4C(比,与相比。)5D(是说虞世南安于贫困,有节操的;是说虞世南对待兄长的深厚情谊的;是说皇帝听从虞世南劝谏的。)6D(“此诗一传”,指皇帝写的宫体诗一旦传开,不是“自己唱和的诗”。)7(1)虞世南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帝不接受他的请求,并升任他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坚决推辞,又改任秘书监。(译出大意给1分,“乞骸骨”“听” “迁”“固”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皇上认为他说的

31、对,于是派遣使者赈济灾民,辨明而从宽处理讼案,大多予以赦免。(译出大意给1分,“然”“赈”“挺”“原赦”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虞世南,是越州余姚人。他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他的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前后十多年,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甚至几十天不洗脸梳头。他的文章委婉多彩,他很崇拜仆射徐陵的文章,徐陵也说虞世南的文风颇象自己,因此虞世南得以文章著名。陈朝天嘉年间,他的父亲虞荔逝世,虞世南由于过分悲伤,损害了身体,几乎坚持不住。陈文帝敬重虞荔的品德高尚,又了解到他的两个儿子都很博学,派人到他家里帮忙照顾,召任虞世南为建安王的法曹参军。陈朝灭亡,和哥哥世基在隋朝任职。

32、世基的文章清劲,超过了世南,但丰富广博不如世南,二人在当时都有很高的声望,评论者将他兄弟二人比作晋朝的陆机、陆云兄弟。在隋炀帝杨广作晋王的时候,和秦王杨俊递相征用他们。大业年间,虞世南多次变动官至秘书郎。隋炀帝虽然喜欢他的才能,但对他刚正的性格很头痛,所以并不怎么重用他,七品官当了十年也得不到升迁。虞世基机敏而善于奉承,隋炀帝很喜欢他,于是日益尊贵显赫,妻妾的穿戴和王公贵族一样,虞世南家里却清贫节俭,但他一点也不改变自己的节操。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又将杀虞世基,虞世南抱住虞世基嚎啕大哭,并请求代兄而死,宇文化及不允许,虞世基被杀,虞世南悲痛过分,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他随宇文化及来到聊城,被窦

33、建德俘获,任他为黄门侍郎。秦王李世民消灭了窦建德,任他为王府参军,转为记室,又升任太子中舍人。秦王李世民即皇帝位,封他为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当时虞世南已年老体衰,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帝不接受他的请求,并升任他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坚决推辞,又改任秘书监,封爵为永兴县子。虞世南外貌儒雅谨慎,从外表来看,似乎连身上的衣服也不能承受,但内心意志坚强,议论政事坚持正确意见。太宗李世民曾说:“我和虞世南讨论古今之事,即使有一句不合适的话,都会惆怅怨恨得不行,他的态度竟是这样诚恳!”贞观八年,虞世南进封永兴县公。当时陇右一带发生山崩地震,大蛇不断出现,山东和江淮一带大水成灾,太宗为此忧虑,问虞世南该怎

34、么办,虞世南回答说:“汉文帝元年,齐地楚地的二十九座山同日发生山崩,大水从地下涌出,汉文帝下令,各郡国不要来朝贡,给天下人以恩惠,使得远近的人都欢乐融洽,也没有造成灾害。现在蛇出现在山岭沼泽,这正是它生活的地方。还有山东长期下雨,江淮一带闹水灾,恐怕有无罪而被捉拿入狱的冤情存在,应当检查在押囚犯,或许还能符合天意呢。”皇上认为他说的对,于是派遣使者赈济灾民,辨明而从宽处理讼案,大多予以赦免。皇上曾经作了首宫体诗,叫虞世南接续原韵唱和,虞世南说:“圣上作的诗确实好,但诗体不雅正。上面有所好,下面必更有甚者,臣恐怕这诗一传开,天下就会风靡起来。所以不敢奉诏唱和。”皇上说:“我是在试你的。”赏赐给他

35、布帛五十匹。皇上多次外出打猎,世南为此上疏劝谏,都受到赞扬和采纳。皇上曾叫把列女传写在屏风上,当时没有作依据的本子,虞世南便默写了一遍,结果没有一个字写错。皇上常称赞他有五绝: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学,四是文词,五是书法。虞世南开始跟随僧人智永学习书法,穷究其要领,他的墨迹为世人所收藏珍爱。去世时,享年八十一岁,皇帝下诏陪葬昭陵,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五、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

36、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

37、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堞:城墙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 C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 D徇镇江、

38、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 ( ) 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 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B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C花云的妻子决心

39、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 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4C(趣:音c ,赶快 )5B(是表明敌军见到花云时的畏惧心理;其实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是此句后面的文字“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仅仅“奋身大呼”不能表明什么;是表明花

40、云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而不在表现他的艺高胆大)6B (花云“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不是“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时候的事,而是后来“太祖将取滁州”时的事)7见译文【译文】 花云,怀远人。体貌魁梧,肤色黝黑,勇猛无比。元至正十三年,他身佩宝剑到临濠拜谒太祖。太祖认为他是个奇才,就让他带兵攻占城邑,所到之处总被攻克。太祖准备攻取滁州,带领几个骑兵在前面进发,花云也跟着。突然遇到敌兵几千人,花云像鸟的翅膀一样掩护太祖,拔剑跃马冲入敌阵。敌兵大惊道:“这个黑将军勇猛非凡,不可抵挡他的锋芒。”大军紧跟而至,于是攻下了滁州。太祖领军渡长江,花云率先过江。攻克太平以后,太祖因其忠勇而让花云做了贴身护

41、卫。后又被提升为总管。领兵攻打镇江、丹阳、丹徒和金坛,都攻克了。经过马驮沙时,几百名凶悍的强盗拦路挑战,花云边打边走,三天三夜,将强盗全部消灭。太祖在太平设立行枢密院,提升花云做院判。花云奉命赶赴宁国,部队陷在山泽中八天不能出来,众多强盗结伙挡住他们前行的道路。花云手持长矛,在战鼓和呐喊声中出入敌阵,杀敌千百人,而自身却未中一箭。花云回军驻扎在太平。陈友谅用水军来攻城。花云与元帅朱文逊合力迎敌,朱文逊战死。敌人连攻三天都不能入城,就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城被攻陷,敌兵捆绑了花云。花云身体发力,大吼一声,绳索全绷断了,他起身夺过看守人的刀,杀死五六个人,骂道:“贼兵本来就

42、不是我们主上的对手,为什么还不快点投降!”敌人很气怒,打破他的头,把他绑在桅杆上,用乱箭射他。花云痛骂敌人没有丝毫改变,至死声音还很雄壮,时年三十九岁。太祖做了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建造忠臣祠祭祀他。战事正紧急的时候,花云的妻子郜氏在家庙祭告,领着三岁的儿子,哭着对家人说:“一旦城被攻破,我丈夫必死无疑。我坚守道义决不独自活在世上,但是不能让花家断了后代,你们好好抚养他长大吧。”花云被俘后,郜氏投水而死。侍儿孙氏葬完她后,就抱起孩子出行,路上被人劫掠到九江。孙氏在夜晚找到一户渔民,摘下簪子耳环托他们代养小孩。等汉军兵败,孙氏又回来偷出小孩,渡江逃跑,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抛入江中。孙氏靠

43、漂浮的断木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孩子,一连七天都未死去。过了一年终于到达太祖那里。孙氏抱着小孩拜见太祖,泣不成声,太祖也流着眼泪,把孩子抱到膝上,说: “大将的种啊。”太祖赐小孩名炜。花炜的五世孙向世宗请准,追赠郜氏为贞烈夫人,孙氏为安人,立祠堂祭奠。六、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翰林侍读。 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十九年,三殿灾,诏求直言。条上时务十五事。成祖决计都北京。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忤帝

44、意。岁余得释,杨荣荐复职。 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改交阯道御史,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锦衣卫狱。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仁宗大渐,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时勉得罪先帝状。帝震怒,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杀之。”已,又令王指挥即缚斩西市,毋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而前使者已缚时勉从端东旁门入,不相值。帝遥见骂曰:“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时勉叩头曰:“臣言谅阴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稍

45、霁。徐数至六事止。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意益解,曰:“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宣德五年修成祖实录成,迁侍读学士。帝幸史馆,撒金钱赐诸学士。皆俯取,时勉独正立。帝乃出余钱赐之。正统三年以宣宗实录成,进学士,掌院事兼经筵官。六年代贝泰为祭酒。八年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英宗北狩,时勉日夜悲恸。遣其孙骥诣阙上书,请选将练兵,亲君子,远小人,褒表忠节,迎还车驾。景泰元年得旨褒答,而时勉卒矣,年七十七,谥文毅。 (选自明史卷一

46、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有删节 注释成童:十五岁以上。大渐:病重。谅阴:居丧。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改交阯道御史 改:改任 B不相值 值:遇到 C比王指挥诣狱还 比:等到 D褒表忠节 节:节约5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说明李时勉“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组是( ) 诏求直言 时勉言营建之非 对不屈 时勉独正立 皇太子不宜远左右 遣其孙骥诣阙上书 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时勉进谏仁宗,居丧期间不可以寻欢作乐,皇太子不宜离开皇上。 B李时勉性格刚毅耿直,曾多次上疏言事,因直言敢谏屡次触怒龙颜;其忠诚终被宣宗发现,因此受到了重用。

47、 C成祖皇帝征求大臣的直言,却又把李时勉下诏入狱,还差点把他打死。 D李时勉待人平和宽厚,所以深得同僚和学生敬重。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2)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4D(节:有节操的人)5B(叙述主体是皇帝;反对皇上大兴土木,符合题干要求;回答皇上诘问时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不符合题意;说的是李时勉能自尊自重,不符合题意;劝诫皇上,皇太子不宜远离左右,也是以天下为己任;派他的孙子帮他送奏章到朝廷,关心国家大事)6C(李时勉差点被打死,是上书触怒仁宗皇帝)7(1)仁宗命令武士用金瓜打他,

48、李时勉被打断了三根肋骨,拖出去时差点死了。(4分)(2)在都门外给他饯行的朝中大臣和国子监学生,有将近三千人,有的还远远地把他送上船,等到船开了才离去。(6分)【评分细则参考】“扑以金瓜”,状语后置,1分。“肋折者三”,定语后置,1分。补出主语1分。“饯都门外”状语后置,1分。“几” “发” “乃”去”各1分。句子通顺各得1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时勉,名懋,凭字号行于世,安福人。少年时,冬天寒冷,他常用被子裹着脚放在桶中,诵读不止。永乐二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进学文渊阁,参与编修太祖实录。被授予刑部主事之职,又参与重修太祖实录。编修完成,改任翰林侍读。 李时勉性格刚正耿直,常慷慨激昂,把

49、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永乐十九年,三殿遭火灾,成祖皇帝下诏征求大臣的直言之谏。李时勉上奏章列举十五件时事的弊端。明成祖决定迁都北京,然而李时勉却说了许多营建北京的不利之处,违背了成祖的心意。不久,李时勉被谗陷下狱。一年多才得以释放,经杨荣举荐,李时勉才官复原职。 洪熙元年他又上疏谈论政事。仁宗非常愤怒,把他召到便殿,李时勉对答不屈服。仁宗命令武士用金瓜打他,李时勉被打断了三根肋骨,拖出去时差点就死了。第二天,李时勉被改任交陆道御史,仁宗让他每天审理一名囚犯,上奏一件事。上了三次奏章,李时勉就被关入锦衣卫监狱。李时勉曾对一个锦衣千户有恩,恰好这位锦衣卫千户到监狱时遇到他。此人秘密找来医生,用海

50、外血竭治疗,李时勉才得以不死。仁宗病重,对夏原吉说:“李时勉在朝廷上侮辱我。”说完,勃然大怒,夏原吉劝慰了半天才消除了仁宗的怒气。这天晚上,仁宗皇帝就死掉了。 宣宗皇帝即位一年后,有人对他说起当初李时勉如何得罪先帝的事。宣宗皇帝听后非常生气,命令使者说:“把他绑了来,我要亲自审问他,一定要把他杀了。”过后,又命令王指挥即刻就把他绑起来在西市斩首,不想再见他了。王指挥从端西旁门出去,先前的使者却已经绑着李时勉从端东旁门进入朝廷,没碰上。宣宗皇帝远远看见李时勉,就大骂:“你这个小臣竟敢触犯先帝!上疏都说了些什么话?赶快告诉我!”李时勉说:“我说居丧期间不宜亲近宠幸妃嫔,皇太子不宜远离皇帝身边。”宣

51、宗皇帝听剑这样的话,怒色渐渐平息。李时勉慢慢数到第六件事就停了。宣宗皇帝让他全都说出来。李时勉回答说:“我恐怕已经记不全了。”宣宗皇帝的怒气越发消解,说:“这只是难说罢了,奏章草稿在哪里?”同答说:“烧掉了。”宣宗皇帝长长地叹息一声,赞扬李时勉忠诚,马上就赦免了他,恢复他的侍读官职。等到王指挥从监狱回来,李时勉已经穿好官服站在台阶前了。宣德五年,成祖实修完成,之后,李时勉升任侍读学士。宣宗皇帝到史馆视察,抛撒金钱赐给众学士。学士们都趴在地上捡钱,只有李时勉一个人正身站立。宣宗皇帝于是就把其余的钱赏赐给他。正统六年李时勉接替贝泰做了国子监祭酒。正统八年请求退休,英宗皇帝没同意。正统十二年春天才得到批准。在都门外给他饯行的朝中大臣和国子监学生将近三千人,有的还远远地把他送上船,等到船开了才离去。 英宗皇帝身陷北方,李时勉日夜悲恸,派他的孙子李骥到朝廷上书,请求朝廷选拔将领,训练士兵,亲近君子,疏远小人,褒奖表彰忠臣节士,把英宗皇帝接回来。景泰元年得到代宗皇帝的嘉奖回信,然而此时李时勉已经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朝廷追封谥号为“文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