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兰陵一中2015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教学案:必修一综合练习2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961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兰陵一中2015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教学案:必修一综合练习2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兰陵一中2015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教学案:必修一综合练习2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兰陵一中2015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教学案:必修一综合练习2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兰陵一中2015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教学案:必修一综合练习2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兰陵一中2015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教学案:必修一综合练习2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兰陵一中化学学科2014级必修一教学案主备人贾秀群 审核人姜黎波使用时间 编号 班级_姓名_1.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丁达尔现象可用来区别胶体与溶液 B. 胶体能透过半透膜 C. 胶体的性质主要有: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 D. 溶液、胶体、浊液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2. 设N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肯定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L SO3含有0.5NA分子 B. 1mol Na2O2和足量的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 常温常压下,32g O2和 O3混合气体所含氧原子数一定是2NA D. 22.4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一定

2、是NA 3. 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A. 酸性氧化物:CO2、CO、SO2、NO2 B. 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CuO C. 碱:NaOH、Na2CO3、Ba(OH)2、NH3H2O D. 铵盐:NH4Cl、NH4NO3、 (NH4)2SO4、CO(NH2)24.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 烧碱溶液盛装在用玻璃塞塞紧的试剂瓶中 C. 向石蕊试液中加入新制氯水,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D. SO2和CO2气体都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先变浑浊再澄清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二氧化硫气体能用浓硫

3、酸干燥,是因为二氧化硫无还原性DAl2O3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碱性氧化物6. 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少量杂质,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AFeCl2溶液(FeCl3):加过量还原铁粉,过滤 BKNO3溶液(AgNO3):加过量KCl 溶液,过滤 CNaCl溶液(I2):加CCl4,分液 DKNO3溶液(NaCl):加热蒸发得浓溶液后,降温、过滤7.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 向酸性FeSO4溶液中滴入H2O2 :Fe2+H2O2+2H+=Fe3+2H2O B.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Cl2Fe2+2ClFe3+ C. 氯气通入水中:Cl2 + H2O 2H+ Cl C

4、lO D.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OH- + HCO3-= CO32-H2O8. 在Cu2S2Cu2O=6CuSO2反应中,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1molCu ,转移2 mol 电子 B. Cu是氧化产物C. 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氧化剂只有Cu2O 9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而不用其它试剂无法区分的一组溶液是 AKOH溶液和AlCl3溶液 BNa2CO3溶液和盐酸 CMgCl2溶液和氨水 D盐酸和NaAlO2溶液10. 将SO2 通入 BaCl2 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则 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A. CO2 B. NH3 C.SO3 D.

5、Cl2 11.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混合物投入500 mL 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和Al的总质量为8 g B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C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D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2.在含有FeCl3和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 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是BaSO4和BaSO3 B溶液的酸性增强C白色沉淀是BaSO4 DFe

6、Cl3全部被还原为FeCl213氨气具有广泛的用途。 (1)工业上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常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水 实验室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图中方框内收集氨气的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序号)。 尾气处理装置中使用倒扣漏斗的作用是 。(3)工业上用NH3制取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4(6分)为了检验市场上常见两种金属饮料瓶的主要成分,某小组取甲、乙两种饮料瓶,将其剪碎作为样品,分别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I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I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步骤II的实验现象如下:样品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氢氧化钠

7、溶液,沉淀消失样品乙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1)样品甲中金属的主要成分是 ,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样品乙进行步骤I后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含杂质的溶液过量Ba(NO3) 2溶液沉淀A溶液1过量AgNO3溶液沉淀B溶液2过量Na2CO3溶液沉淀B溶液315(12分)现有含有少量NaCl、Na2SO4、Na2CO3等杂质的NaNO3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1)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 、 (填化学式)。(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中均进行的分离

8、操作是 。(4)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5)溶液3经过处理可以得到NaNO3固体,溶液3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 ,为了除去杂质,可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 。(6)实验室用上述实验获得的NaNO3固体配制500 mL 0.40 mol/L NaNO3溶液。 配制溶液时,进行如下操作:a定容;b计算;c溶解;d摇匀;e转移;f洗涤;j称量。 称取NaNO3固体的质量是 g。按照操作顺序,第4步是 (填序号)。 某同学转移溶液的操作如右图所示,图中仪器的名称是烧杯和 ,该同学操作中的错误是 。16(11分)某实验小组欲探究SO2和Cl2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1

9、)装置A中的反应为2KMnO4+16HCl(浓) = 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生成71 g Cl2转移的电子是 mol。装置C中生成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中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3)打开A、C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待反应完全后,小组同学又继续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适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甲同学由此认为SO2和Cl2发生了反应,理由是该反应中生成了 (填离子符号)。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认为A中生成的Cl2中混有杂质,应该在装置A、B间增加一个洗气瓶,然后

10、再按甲同学的方法即可得到正确结论。乙同学认为Cl2中混有的杂质是 ,洗气瓶中盛有试剂的名称是 。 丙同学则认为甲、乙两位同学的结论均不合理。丙同学取适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溶液X,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得出结论,即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可以发生反应。溶液X是 (填选项序号)。 aBaCl2溶液 bBa (OH)2溶液 cBa (NO3)2溶液 d品红溶液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7(4分)某小组用铜屑制取硫酸铜溶液。将铜屑放入一定浓度的硫酸中,加热并不断鼓入空气,其反应原理为2CuO22H2SO4= 2CuSO42H2O。现欲将6.4 g铜完全溶解,加水

11、后得200 mL溶液。计算: (1)参加反应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2)所得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取100 mL上述硫酸铜溶液,加水稀释至0.1 mol/L,稀释后硫酸铜溶液的体积是 。高温、高压催化剂13(8分)(1)N2+3H2 2NH3(2分) (2)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2分)催化剂C 防止烧杯中的水倒吸(3)4 NH3+ 5O2= 4NO+6H2O(2分)14(6分)(1)Al Al3+3OH= Al(OH)3(2分)(2)Fe2+ 4Fe(OH)2 + O2+2H2O = 4Fe(OH)3(2分)15(12分)(1)BaSO4 BaCO3 (2)Ag+ Cl= AgCl(2分)(3)过滤 (4)除去Ba2+ 、Ag+(5)Na2CO3 或CO32 稀硝酸(6)17.0 e 500mL容量瓶 未用玻璃棒引流 16(11分)(1)KMnO4 2 Na2SO3+H2SO4= Na2SO4+ SO2+ H2O(2分)(2)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3)Cl HCl 饱和食盐水 ab SO2+ Cl2+ 2H2O = 2HCl+H2SO4(2分)17(4分)(1)1.12 L(2分) (2)0.5 mol/L (3)500 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