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1.84MB ,
资源ID:299352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9935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联考试题(A卷)(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联考试题(A卷)(含解析).doc

1、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联考试题(A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 夏商周三代,作为成熟国家标志的地域组织并没有建立。学者多把这一阶段的国家称为早期国家,以便与战国后建立在郡县制基础上的成熟国家区别开来。这主要说明夏商周时期A. 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B. 出现了较为健全的公共权力机构C. 统治者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 已形成一套完备的行政管理制度【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夏商周时期未建立地域组织,仍以血缘组织为主,氏族集团、血缘共同体仍有较大权力,战国后的成熟国家建立在郡县制这种地域组织的基础之上,逐步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故夏商周

2、时期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正确;A项虽是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但材料中无体现;材料中未涉及公共权力机构,故B项错误;D项中已形成表述错误。2. 下表是关于秦朝法律的相关历史记述,分析正确的是历史记述出处(陈涉等人)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服役)失期,法(指秦律)皆斩。史记.陈涉世家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斥责);六日到旬,费一盾;水雨,除兴(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徭律A. 史记的史料价值不大,不可信B. 有关秦律的表述属实与否需补充史证C. 史记中陈涉故意曲解秦律D. 史记和徭律的相关记载完全错误【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1975年出土的云梦

3、简中的徭律规定和史记.陈涉世家中历史记述相互矛盾,因此有关秦律的表述属实与否需要补充史料证据进行分析、论证,B项正确;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一,虽然其记载不全部可信,但仍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也不能因部分记载不可信、存疑,得出史记史料价值不大,A项错误;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而不是陈涉故意曲解秦律,C项表述错误;史记和徭律的相关记载完全错误的说法违背史实,D项错误。3. 东汉时期尚书权重,掌管机要,宰相之任;曹魏时置中书监,掌赞诏命,记会时.遂掌机衡之任,而尚书之权渐剪矣。这一变化反映出A. 君主专制的加强B. 中央官制的成熟C. 民主政治的施行D. 决策效率的提高【答案】A【解析】

4、【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曹魏时期的中书监一职是在东汉以来“尚书权重”、“为宰相之任”的背景下设置的,主要负责起草诏命,记录朝廷大事并逐渐掌握机要任务,如此尚书台的权力便大大被分割。由东汉到曹魏时期,尚书台的权力被不断分割,这一变化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A项正确;B项中中央官制是否成熟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中的“民主”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是不可能实现的,C项错误;材料仅仅介绍了中书监的职责以及尚书台的权力被削减,决策效率是否提高在材料当中无法体现,D项错误。4. 北魏时期的传奇小说,其主人公主要是鬼神;到了唐代则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且展现了比较丰富的社会内容。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唐

5、朝诗歌的繁荣B. 统治者的大力推动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无神论思想的传播【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传奇小说相比北魏时期来说,其主人公主要是现实中的人,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学作品的活跃,而传奇小说作为通俗的文学体裁,其受众主要是市民群体。因此传奇小说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唐朝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A项唐诗能为传奇小说提供大量创作素材,但并不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传奇小说主要是民间创作,其发生变化的原因和统治者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中国的无神论思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无神论思想的传播对唐代传奇小说主人公

6、由鬼神到现实中的人这一变化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5. 唐玄宗以中书省不能及时完成众多起草诏令为由,下令成立翰林院,负责起草部分诏书;至唐宪宗时期,翰林院最终成为内廷中正式的决策机构。这反映出A. 中央决策流程开始科学化B. 最高决策权发生了转移C. 门阀士族的地位不断下降D. 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下令成立翰林院,负责起草部分诏书翰林院最终成为内廷中正式决策机构”结合所学可知,唐玄宗时期的翰林院分割了部分中书省起草诏令的权力,并在宪宗时期成为内廷中正式的决策机构,与三省长官共同行使决策权,与之前的三省六部制的决策机制有所变化,故反映出朝廷内部

7、权力的再分配,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A项中的“开始”材料中未体现,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高决策权即皇权依旧掌握在皇帝手中,未发生转移,B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门阀士族相关的信息,无法得出门阀士族地位不断下降的结论,C项错误。6. 宋代士大夫阶层在参与国家管理的实践中,不仅讲求自我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往往还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高尚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下列诗句与材料主旨不符的是A.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B.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C.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答案】C【解析

8、】【详解】根据材料“不仅讲求自我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往往还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高尚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高尚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而选项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只是反映了个人道德修养层面,并未涉及国家命运,C项符合题意;“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意为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体现了陆游希望收复中原的爱国主义,A项不符合题意;“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意为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

9、一起,体现了其爱国主义,B项不符合题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意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体现了范仲淹心系于天下的历史使命感,D项不符合题意。7. 下表是1262年元朝中书省的官吏任职情况。这可以说明元朝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不花(蒙)忽鲁不花(蒙)史天泽、(汉)耶律铸(契丹)塔察儿(蒙)王文统(汉)赛典赤(回回)商挺廉希宪(汉)粘合南合(女真)阔阔(蒙)张文谦(汉)的:张启元(汉)商挺(汉)杨果(汉)A. 注重发挥汉族地主的作用B. 民族关系平等友好C. 中枢权力由汉族官僚把控D. 中央地方分权制衡【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在作

10、为统治中枢的中书省中,汉族官员占相当比例,说明元朝时期注重发挥汉族地主的作用,故A项正确;元朝推行民族歧视政策,中书省高级官员以蒙古族为主,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中枢权力由蒙古贵族而非汉族官僚把控,故C项错误;元朝中书省的官史任职情况不能说明中央与地方分权制衡,故D项错误。8. 明代从仁宗到世宗之际,阁臣以“正君为功”,对皇帝思想意识进行教育和培养;勤于进谏,向皇帝反映政治实情,使皇帝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作为皇帝与部院之间的中介,发挥协调政务等功能。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阁臣A. 牵制了其他机构的权力B. 成为中央法定行政长官C. 发挥了巩固皇权的作用D. 对皇权起到了制约作用【答案】C【解析】【详

11、解】由材料可知,明代内阁在整饬朝政和辅助决策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皇帝的辅政机构,对加强皇权起了一定的作用,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牵制其他机构的权利,A项错误;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内阁对皇帝的辅政作用,而非制约作用,D项错误。9. 下表所列各项分别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历史信息,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资治通鉴、熙宁变法、榷场齐民要术、永嘉之乱、玄学金瓶掣签、四库全书、“摊丁入亩”长庆会盟、“两税法”、牛李党争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出现在北宋;出现在魏晋时期;出现在清代;出现在唐代;按朝代顺序排列是,故A项正确;B

12、CD项错误。10. 下图为明朝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当时一些士大夫却将此图斥为邪说惑众,并且攻击说直欺以其目之所不能见,足之所不能至,无可按听耳,真所谓画工之画鬼魅也!这反映出A. 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B. 士大夫地理知识的匮乏C. 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衰落D. 广大民众缺乏国际视野【答案】A【解析】【详解】坤舆万国全图向中国人展现了世界的整体轮廓,不以中国为中心,为此遭到了士大夫的抨击,体现了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A项正确;一些士大夫对此图进行抨击,不可概括为士大夫地理知识的匮乏,故B项错误;明清封建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无涉及广大民众的观点,故D项错误。11.

13、清朝中期,白莲教在陕甘一带盛行。该教宣称凡是信奉白莲教之人,因有莲花护身,便可度过来日的大灾大难,届时均将得到良田旷土。据此推知,当时A. 商品经济繁荣B. 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C. 土地兼并严重D. 反清复明思想的传播【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白莲教宣称信教之人可以度过灾难、得到良田,这与清朝中期封建地主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导致大批农民无地、少地成为流民有关,可以说白莲教的宣言迎合了很多渴望获得土地、减少痛苦的农民的心声,故C项正确;A项商品经济繁荣和本题无关,故A项错误;B项民族矛盾在本题无法体现,应为阶级矛盾,故B项错误;D项中的反清复明一说在此宣言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

14、误。12. 明清之际,黄宗羲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提倡众治,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主张循天下之公。这些观念A. 代表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B. 表明传统儒学进入反思阶段C. 突破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体系D. 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主要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思想界出现了一系列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观念,表明这一时期儒家思想进入更加理性的反思阶段,故选B项;明末清初,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排除A项;明清之际出现的这些思想观念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15、性继承,并没有突破传统儒家思想体系,排除C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没有实现成功转型,排除D项。13.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战争是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故A正确;1856年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900

16、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B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联系所学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分析解答。14. 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凡是英国人和中国人发生“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据此可推知A. 清政府法律制度滞后于英国B. 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C. 侵略者可以在中国无法无天D. 清政府具有近代法权观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可知,这一规定是“领事裁判权”,也称“治外法权”,破坏了中国

17、的司法主权,B项正确;材料内容未涉及中英法律制度的对比,无法得出清政府法律制度滞后于英国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治外法权”,但不代表侵略者可以在中国无法无天,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领事裁判权损害了中国司法主权,没有强调清政府是否具有近代法权的观念,D项错误。15.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这说明A. 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做不到客观公正B. 研究视角的差异造成历史结论的不同C. 历史研究材料的匮乏带来认知局限D. 历史解释是脱离客观实际的主观臆断【答案】B【解析】【详解】对于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有不同的称呼,如中英战争、通商战争、夷

18、匪犯境等,其分别反映了鸦片战争的一个侧面,说明不同的研究视角会造成历史研究结论的差异,B正确;A表述错误,历史研究中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坚持的立场是客观公正,排除;对鸦片战争不同称呼,恰恰说明对这一历史事件所涉及资料掌握的较为全面,因此会出现多样的认知,排除C;历史研究是建立在客观史实基础之上的,排除D。16.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以传教之名,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考试制度,试题内容不取自四书五经;1859年洪仁玕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上述措施旨在A. 迎合广大起义民众的愿望B. 巩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 建立、巩固太平天国政权D. 发展近

19、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太平天国运动从接受基督教建立拜上帝教召集民众,到政权建立初期考试内容反对儒学,再到后期改革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皆是为政权建立及巩固服务的,故C项正确;材料中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不是迎合广大起义民众的愿望,故A项错误;材料中“试题内容不取自四书五经”,故B项错误;D项无从体现。17. 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是指A. 地主阶级洋务派B. 资产阶级维新派C. 地主阶级顽固派D.

20、 资产阶级革命派【答案】B【解析】【详解】“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反映的是康有为学说的特点,把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这符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学说特点,故选B;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与题干中“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不符,排除A;地主阶级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排除C;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对西方思想的学习较为深入,而非支离破碎,排除D。18. 如图是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后签订的条约是A. 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望厦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中的国旗可以看出是对八国联军侵华的描述,这次战争以签订辛丑条约而告终,D正确;AB是第二

21、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产物,排除;C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产物,排除。故选D。19. 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 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B. 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C. 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D. 戊戌政变导致变法措施完全被废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可得出其强调维新运动在思想解放方面的作用,促进了国人思想的解放,故B项正确;ACD项都不是从

22、思想解放分析的,故排除。20. 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1和图2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A. 广告是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B. 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C. 商人依据时局变动反对君主专制D. 民主共和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土崩瓦解,民主共和成为历史的趋势,商人抓住这个变局将广告由“本世纪的贫血症之良药”改为了“专制与共和之过渡”,故D正确;武昌起义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通过图片中的广告只能看出时局变动,但不能说明商人投入政治变革中和反对专制

23、,故BC项错误。21. 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剪辫与留辫、放足与缠足、洋装与长袍、鞠躬与跪拜、科学与迷信等长期并存,一副联语在当时颇为流行:“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时期应是A. 洋务运动时期B.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C. 清末新政时期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阴阳合历”结合所学可知,阳历是中华民国后实行的,因此材料应该是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D符合题意;A、B、C均是清政府统治时期,A、B、C错误。【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阴阳合历”,考查的是学生对民国时期相关知识的理解。22. 民国初年,倡导新思想的刊物只有新青年

24、、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到1920年,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列强侵略的加剧B. 新文化运动的洗礼C. 政府政策的转变D.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1919年五四运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暴露无遗,在此背景下,全国新的出版期刊猛增,说明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B正确;1920年列强并未直接对华进行军事侵略,排除A;政府政策在1920年并未有明显转变,排除C;中国共产党诞生时间是1921年,排除D。23. 孙中山晚年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内既不能谋

25、各省之统一,外何以得友邦之承认。”据此他认为A. 外国势力的干涉导致护法失败B. 军阀割据阻碍了政治民主的进程C. 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民主进程D. 不平等条约体系影响国家的发展【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的核心意思是军阀割据不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护法失败主要是因为军阀之间相互勾结破坏导致的,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民主进程的阻碍,C选项排除;材料与不平等条约体系无关,D选项排除。24. 某网站在2010年曾就“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进行了问卷调查。

26、排名前四的城市依次为武汉、广州、南京、北京。观察如图,有关各城市表述正确的是A. 是临时约法颁布之城B. 是同盟会的创立之城C. 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城D. 是民国建立定都之城【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观察本题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即图中城市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城,C项正确;临时约法颁布之城是(南京),不是城市即北京,A项错误;同盟会的创立之城是日本东京,不是城市南京,B项错误;民国建立定都之城是南京(城市),不是城市广州,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5. 家训是我们祖先对家庭教育深入思考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部分,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家训

27、是指家庭或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传统家训有口头家训和书面家训等形式,有专著、散文、诗歌等体裁。家训的内容主要涉及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之说,包括孝道、勤俭、谦恭、诚信、慎修、勉学、自省、向善、安分、积德、睦亲等诸方面的问题。我国传统家训发轫于先秦时期,发展于汉魏六朝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鼎盛于宋元明清时期。先秦时期,大多数家训还夹杂于各种文献之中。汉魏六朝时期,一些贵族官宦及饱学之士把家训当作独立的著述进行编写。宋元明清时期的家训中较多渗透了择业、理财等经济思想。随着传统家族组织的日益完善,包含家法、族规等具有极大约束性内容的家训产生。家族制定家训以及训俗、乡约具有超个体家庭的、多点

28、成面的社会普及性,促使传统家训向社会家训转变。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传统家训的发展演变呈现出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以后家训发展鼎盛的主要原因。【答案】(1)特点形式、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起源早,阶段性明显;逐步发展为独立的专著;日益社会化并具有一定约束性。(2)原因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社会观念的变化;儒家思想(理学)的影响;宗法观念和传统家族制度的延续。【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传统家训有口头家训和书面家训等形式,有专著、散文、诗歌等体裁”可知,形式、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根据材料“我国传统家训发轫于先秦时期,发

29、展于汉魏六朝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鼎盛于宋元明清时期”可知,起源早,阶段性明显;根据材料“秦时期,大多数家训还夹杂于各种文献之中。汉魏六朝时期,一些贵族官宦及饱学之士把家训当作独立的著述进行编写”可知,逐步发展为独立的专著;根据材料“家族制定家训以及训俗、乡约具有超个体家庭的、多点成面的社会普及性,促使传统家训向社会家训转变”可知,日益社会化并具有一定约束性。(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经济方面分析,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根据材料“元明清时期的家训中较多渗透了择业、理财等经济思想”可知,商品经济的繁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训内容的变化是由于社会观念的变化;根据材料“包括孝道、勤俭、谦恭

30、、诚信、慎修、勉学、自省、向善、安分、积德、睦亲等诸方面的问题”可知,家训受到儒家思想(理学)的影响;根据材料“家训是指家庭或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并结合所学知识看宗法观念和传统家族制度的延续。26.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折射出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汉初社会经济极端凋敝,物资异常匮乏,通货膨胀严重,社会上货币供应量不足,要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增加货币供应量。汉初允许民间铸钱,从铜矿开采、冶炼到钱币铸造,全部由私人资本投入。代替了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对政府而言无疑是减轻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汉武帝时期,将原来社会上流通的各种钱币全部运抵京师销毁重铸,并将

31、主要的铸币材料铜,由国家垄断,民间不得开采,从根本上杜绝了民间的私铸。摘编自高良荃、赵光怀汉初货币政策与汉初政治材料三 公元965年,宋朝占领后蜀,将当地的大量铜钱作为上供,运往宋都开封,同时铸造铁钱换取民间的铜钱,将铁钱作为四川地区的主要货币。而铁钱的价值远不如铜钱,如买一匹布需要铁钱两万,重约500斤。四川多山,人们出行不易,如此沉重的货币,带来极大的交割困难。不得已的情况下,人们将铁钱统一存放起来,以铁钱的存放凭证来进行交割。公元1011年,成都十六家富商订立契约,联合创立了世界首家发行货币的私人金融机构交子铺,开始发行信用纸币交子。摘编自黄加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与社会兴衰(1)指出材料一

32、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历史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前期货币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四川地区发行交子的原因。【答案】(1)历史现象秦统一货币历史。影响便利了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2)变化由允许民间铸钱到国家垄断。原因汉初允许民间铸钱导致地方诸侯实力增强,不利于中央集权、威胁国家统一;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汉武帝时期,统治者穷兵黩武,财政开支巨大。 (3)背景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四川地区多山,使用铁钱不方便。【解析】【详解】(1)现象:材料体现的是秦朝统一货币的

33、现象。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货币的影响可从促进经济发展、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2)变化:根据材料“汉初允许民间铸钱,从铜矿开采、冶炼到钱币铸造,全部由私人资本投入”“并将主要的铸币材料 铜,由国家垄断,民间不得开采”可归纳出由允许民间铸钱到国家垄断。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需要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3)原因:根据材料“同时铸造铁钱换取民间的铜钱,将铁钱作为四川地区的主要货币”可归纳出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根据材料“四川多山,人们出行不易,如此沉重的货币,带来极大的交割困难”可归纳出四川地区多山,使用铁钱不方便。27. 阅

34、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人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转投向革命而获得地位,反而更加巩固他们的地位。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摘编自胡明概浅谈辛亥革命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

35、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依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文化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的原因。【答案】(1)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在革命后地位更加巩固;参加革命的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2)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

36、义的发展;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西方思想的传播)。【解析】【详解】(1)根据“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转投向革命而获得地位”得出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在革命后地位更加巩固;根据“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得出参加革命的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根据“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得出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2)“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和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等因素有关。28.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形象指出:“穷则变,但人们认识穷往往是从头破血流的失败开始的。”也就是说,每一次变都是外来侵略推动的产物。近代中国的思想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是西方催化的结果。陈旭麓先生还说,如果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进化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那是大错特错的。这个“欧风美雨”对于风烛残年的中国社会是“和风细雨”,注入了生机;但这个“欧风美雨”更是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在这个腥风血雨中,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的主要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答案】陈旭

38、麓先生的观点是:近代中国思想的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但国人在危局中自省、自强才是中国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史实论证:(1)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林则徐、魏源等人才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2)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才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求强求富的主张。(3)由于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康有为等人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4)由于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失败,才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主张实行民主共和。正是由于在民族危机的背景下,为了救亡图存,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等人不断自省、探索,才推动了中国近代思

39、想的不断进步。【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要结合题干材料内容归纳选择观点,其次寻找论据,进行论证。提取观点要根据材料中“近代中国的思想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是西方催化的结果”和“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归纳。寻找史实论证可以选取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环境、先进中国人进行的探索归纳,从“开眼看世界”到引进器物再到制度变革、思想变革的主要史实举例。考点:西学东渐点评:鸦片战争后开始了西学东渐的征程。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士大夫认识到与西方的差距,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由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的科技到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等分别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主张维新改良、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