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921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卷(A卷)第I卷(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报道,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发布投运一周年“成绩单”,“智慧化”“人性化”服务成最大亮点。虽然遭遇疫情,但一年来,大兴机场各项功能正在趋于完善,运行组织能力不断提高。日前,大兴机场单日最高航班量突破660架次,单日最高旅客量突破9.2万人次。习近平主席之所以评价说“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是因为(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主观性活动实践是一种具有直接现

2、实性的活动实践是人们主动进行的一切能动活动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是因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符合题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不是主观性活动,错误。:人们主动进行的一切能动活动包括实践和认识活动,不一定是实践,错误。故本题选A。2. 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在决定动植物细胞的寿命中起着重要作用。近日,科学家使用冷冻电镜技术,以迄今为止最高的分辨率确定了端粒酶的结构,向开发端粒酶抗衰老与癌症相关疗法迈出了重

3、要一步。这表明( )医疗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端粒酶认识的根本动力对衰老和癌症的有关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人类对抗衰老和癌症的愿望是推进有关端粒酶认识的直接动力使用先进认识工具是科学家获得对端粒酶正确认识的决定因素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错误。:先进认识工具的使用有助于获得对端粒酶的正确认识,但不是决定因素,因为实践决定认识,错误。故本题选A。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项制度并列,都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做出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做出的重要发展和深化。这说明( )A. 对同一确定的对象,真理可能不止一个B. 已经确定的真理在实践中会不断被推翻C. 真理会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D. 事物之间联系是客观的【答案】C【解析】【详解】A:真理具有客观性,对同一确定的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A说法错误。B: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B说法错误。C: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做出的新概括,

5、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做出的重要发展和深化。这说明认识运动具有上升性,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会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C正确。D:联系是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显然,题目中的表述不体现联系的客观性。D错误。故本题选C。4.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B. 实践出真知,正确的认识都是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的C. 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D. 人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C:不观高

6、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C符合题意。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B:实践出真知,但正确的认识有直接经验也有间接经验,不都是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的,B说法错误。D:真理而不是人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5. 2020年9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充分激发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我们就一

7、定能够使最广大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一切依靠人民,团结最广大人民,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是基于(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行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具有无限的创造力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一切依靠人民,团结最广大人民。这样做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符合题意。:推动历史前行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错误。: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错误。故本题选B。6. 1

8、956年三大改造,变原来的农民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全民公有制,至此公有制确立;1978年,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14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决定。这次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主要就是为了将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的制度法制化。“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次调整体现的哲学道理(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于社会意识的变化上层建筑需要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白我完善和发展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于社会意

9、识的变化是错误的,故错误。:农村土地所有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不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故不选。: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次调整体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白我完善和发展,故入选。故本题选D。7.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020年4月27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伞各方而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之所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因为( )A. 只有对现存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10、才能促进我国社会发展B.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C.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改革实现的D. 改革的毅力决定了改革能否取得伟大成就【答案】B【解析】【详解】A:改革是对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对现存制度的根本性变革。A说法错误。B:我国坚持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因为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B正确。C: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改革实现的,在阶级社会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C说法错误。D:改革的毅力对改革能否取得伟大成就有着影响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8. 在新时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11、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并把它融人罔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体现出(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价值观作为对事物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正确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表述错误。:价值观不起决定作用,表述错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并把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体现了正确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符合题意。故本题

12、选C。9. 2020年9月21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75年来,联合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将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加大对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的支持,顺应时代发展大趋势,站在全人类高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站在各国共同利益立场上价值选择正确,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我国为应对国际社会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中国将坚定支持联合国

13、发挥核心作用,顺应时代发展大趋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体现了价值选择正确,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也体现了我国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说法错误。:“我国为应对国际社会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说法正确,但不是哲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0.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一生致力于生物安全领域,从缩短核酸检测所需时间,到研制新疫苗,陈薇和她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成果,为中国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2020年9月,陈薇被评为全国“人民英雄”荣誉称号。由此可见( )在正确价值选

14、择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每个人只有在满足社会需要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陈薇为中国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被评为全国“人民英雄”荣誉称号。体现了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也说明每个人只有在满足社会需要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符合题意。: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表述错误。:材料强调个人的主观努力,并未体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11.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张定宇获得“人民英雄

15、”国家荣誉称号。他作为渐冻症患者,疫情期间仍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救死扶伤,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这说明( )A.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才能实现人生价值B. 努力奉献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C. 坚定理想信念能够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实现人生价值D. 一个人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他的人生价值就越大【答案】A【解析】【详解】A:张定宇疫情期间冲锋在前、救死扶伤,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体现了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才能实现人生价值,A与题意不符。B: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B说法错误。C:人生价值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突破

16、客观条件的制约”说法错误。C错误。D:人的贡献包括精神贡献和物质贡献,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不是只看物质财富创造的多少。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2. 2020年上半年六大热词:新冠、直播带货、瑞幸、后浪、地摊经济、仝卓,这些新词热词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当今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心态的变化,这表明( )文化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这些热词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当今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心态的变化,这表明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不体现文化会

17、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项与题意不符。:经济是文化基础,项错误。故本题选B。13. “2020长三角健康峰会暨中医药博览会”于2020年9月26日在江苏白马拉开帷幕。本次峰会,就是要推进中医药更高起点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智能装备研发,推动中医药制造技术迈向高端水平,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体现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文化对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 )A. 要坚持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因为文化促进经济发展B. 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运用现代科技创新中医药生产技术C. 应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增强文化创造活力D. 在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传统,努力实现中医药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B

18、:加快智能装备研发,推动我国中医药制造技术迈向高端水平,需要我们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运用现代科技创新中医药生产技术,B项符合题意。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发展,A项错误。C: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表述错误,应把其社会效益放在首位,C项排除。D: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4.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俞百家讲坛播出的系列节日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共分12期,每期节日确立一个主题,邀请一位思想解读人,一位经典释义人,和大家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论述当中的古代经典名句,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丰义思想的生动诠释和广泛传播。这体现了

19、(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容易引发国民共鸣与大众传媒结合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中华经典诗词文化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优于其他民族文化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平“语“近人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文章中所引用的古代经典名句为切入点,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容易引发国民共鸣,符合题意。:与大众传媒结合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材料未涉及这一内容,不合题意。:该节目传承经典名句,有利于激发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符合题意。: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无优劣之分,错误。故本题选A。15. 2020年9月20日,第十

20、二屑海峡论坛在福建厦门举办大会。连续12年举办的海峡论坛,使两岸民众不断深入了解彼此、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持续推进融合发展,“两岸一家亲”理念愈加深入人心。这说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两岸中国人都是这一文化的创造者和享受者顺应民意,携手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在民族、文化认同和情感上从未分离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是人心之所向,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没有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符合题意。:“两岸一家亲”理念愈加深入人心。这说明顺应民意,携手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故入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

21、族精神的核心,错误。故本题选C第卷(共55分)二、非选择题:5道小题,共55分。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田间地头、在桥梁隧道、在街头巷尾、在边境线上、在科技攻关一线、在教书育人讲台,劳动者的身影总是让我们感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实现知行合一;密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变化,适应科技发展和产

22、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近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必要性。(2)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请为你所在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提两条合理化建议。【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水平的提高;加强劳动教育,强化劳动实践体验,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

23、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2)答案示例: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形式,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为学生经历劳动过程,体验劳动提供支持。【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背景,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快速获取信息、正确调用知识、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详解】(1)本题属于原因类型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

24、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必要性。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实现知行合一;密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变化,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学生可以从实践决定认识的角度回答;“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生可以从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角度回答。(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两条合理化建

25、议。只要有利于开展劳动教育的说法均可,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形式,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为学生经历劳动过程,体验劳动提供支持,学校可以通过设劳动教育课程;设立劳动周;开展校园劳动之星评比活动,树立劳动楷模等。【点睛】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为何这么“

26、慢”?自疫苗的早期雏形“牛痘接种术”在18世纪诞生起,疫苗就成为人类与病毒斗争的坚实“保护盾”。不过,疫苗研发却是一项耗时久、高风险、高投入的工作,需经历前期设计、动物实验和总计三期临床试验。根据病毒种类和采用技术路径不同,一般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年才能上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表示,新冠病毒疫苗有望18个月内“准备好”。这已是相当快的速度了。疫苗研发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如专家普遍关注“疾病增强”问题,即疫苗可能导致接种人群对下一次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更为敏感。另外,研究者还希望出台衡量疫苗有效性的国际标准,如能否在血液中找到反映抗体水平的生物标志物等。此外,疫苗研发出来后,能否规

27、模化生产、保存和运输便利性等多种因素,也都直接影响人们最终接种上疫苗的“时间表”。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人们对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是如何体现这一过程的。【答案】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疫苗研发反复试验,才能获得对有效抑制病毒的逐步认识,体现出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能力也是无限发展的,随着条件的不断变化,专家逐步认识到病毒增强问题,今后还会不断深入认识,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认识具有上升

28、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解析】【分析】本题以“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为背景,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一般。【详解】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这一过程的,知识范围是“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由材料中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的过程的信息入手进行分析。材料中“疫苗研发却是一项耗时久、高风险、高投入的工作,需经历前期设计、动物实验和总计三期临床试验”体现了认识是在实践

29、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材料强调“疫苗研发出来后,能否规模化生产、保存和运输便利性等多种因素,也都直接影响人们最终接种上疫苗的时间表”这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疫苗研发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如专家普遍关注疾病增强问题,即疫苗可能导致接种人群对下一次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更为敏感”这体现了认识具有无限性;“研究者还希望出台衡量疫苗有效性的国际标准,如能否在血液中找到反映抗体水平的生物标志物等”这体现了认识具有上升性。【点睛】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

30、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的充分发挥。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刷起了“中国速度”,展现了“中国精度”,彰显了“中国气度”,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对推动疫情

31、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对推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对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推广北斗系统应用,做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等后续各项工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的伟大意义。【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26年来参与北斗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的过程中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弘扬好

32、、传承好新时代北斗精神,对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改革开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以扬新时代北斗精神为背景材料,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详解】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题目限定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根据材料“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的充分发挥。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刷起了“中国速度”,展现了“中国精度”,彰显了“中国气度”,26年来,参与北斗

33、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对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对推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对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的角度分析。【点睛】说明类主观题解法1题型特点说明类主观题一般来说,其设问形式主要有两种:(1)运用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2

34、)说明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做法的正确性或危害、应采取的措施。2解题方法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弄清命题者的意图。要做到“两审”:审材料和审问题。一般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审问题,就是要弄清问题的中心,看清问题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说明原因、意义或做法的正确性),从而弄准答题应当运用的课本知识。审材料,先粗读再细读,尽快抓住它的关键词句、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第二步:根据材料内容对接教材知识,落实知识点内容。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出问题、材料、教材三者之间的相关点,这是答题的关键。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答案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涉及多个知识点,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

35、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切不可答非所问,偏离题意。对于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的题目,要从是什么、为什么、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做法(错误的危害)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题目(如要求说明产生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应采取的措施),还要在答案组织中使用凸显特殊要求的词语,可以参见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题目的解题方法。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9月24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规定在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长期以来,大运河文化遗

36、产只是作为被观赏、被研究的对象,与民众和当代生活隔绝。后来,人们发现了大运河文化遗产具有多重价值,开始了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使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但是,各地陆续出现了过分看重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而对其进行简单、粗暴、过度开发的现象。条例指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效益是综合性的,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合理利用。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条例是如何影响人们认识和利用文化遗产的。【答案】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条例强调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是关于文化遗产价值及其利用的

37、正确观念。人们能够全面看待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克服片面性。坚持以保护为主,并注重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文化遗产价值的充分实现。【解析】【分析】本题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背景,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快速获取信息、正确调用知识、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详解】本题为分析说明类试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条例是如何影响人们认识和利用文化遗产的,知识限定明确: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材料“人们发现了大运河文化遗产具有多重价值,开始了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使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38、”说明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材料“条例指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效益是综合性的,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合理利用”说明条例强调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是关于文化遗产价值及其利用的正确观念。人们能够全面看待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克服片面性。坚持以保护为主,并注重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文化遗产价值的充分实现。【点睛】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

39、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回眸此次疫情“大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现出强大生命力;而在抗疫斗争中产生的伟大抗疫精神正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抗疫精神”深植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是中国

40、共产党一系列精神传统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对中华民族在战胜大灾大疫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精神的丰富和延续。可以说,“抗疫精神”既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也有时代精神的彰显,两者交相辉映,形塑了“抗疫精神”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形态。(1)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抗疫精神既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也有时代精神的彰显”的理解。(2)在“中国战疫”中,年轻一代交出了亮丽答卷。某班级拟围绕“青春责任奉献”主题举办班会活动,请你为这次班会准备三条发言提纲。【答案】(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

41、和发展。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体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抗疫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并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抗疫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并且丰富和发展了其內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和强大精神动力。(2)用责任点亮青春,用奉献完善生命;勇于担当,贡献青春力量;心系人民,绽放青春光彩。【解析】【分析】本题以“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为背景,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快速获取信息、正确调用知识、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详

42、解】(1)本题为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抗疫精神既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也有时代精神的彰显”的理解。由材料“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可知,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体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由材料“抗疫精神深植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是中国共产党一系列精神传统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对中华民族在战胜大灾大疫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精神的丰富和延续”可知,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

43、,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并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材料“抗疫精神既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也有时代精神的彰显,两者交相辉映,形塑了抗疫精神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形态”表明抗疫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并且丰富和发展了其內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和强大精神动力。(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围绕“青春责任奉献”这一主题,为班会准备三条发言提纲。学生可直接回答用责任点亮青春,用奉献完善生命;勇于担当,贡献青春力量;心系人民,绽放青春光彩等。【点睛】分析说明类

44、主观题的解答:快读材料抓中心。在审材料时首先需要运用快速阅读法,边阅读边理解,迅速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体对象、性质状态、因果关系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题眼),提炼中心,归纳主题,围绕中心做文章。阅读设问抓关键。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等均在设问中,考生必须仔细审读设问,抓住关键词语,读懂题意,才能准确把握命题意向。一些材料多、文字长、信息量大、层次结构复杂的论述题,不妨先审设问,再返回去对照阅读材料,有了设问的指向和提示,就很容易抓住材料的中心观点。回归教材选依据。从记忆中搜索那些与材料、设问相关的理论知识,选定解题的依据:包括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时事知识。紧扣题意作解答。一要注意把握答题角度,抓住中心和关键,切忌离开材料和设问泛泛而谈;二要体现辩证思维,要全面、准确、发展地看问题;三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根据观点分析材料,通过材料推导、印证观点;四要言简意赅,具有逻辑性,恰当使用政治术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