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与地坛学案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2、学习本文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3、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一、作者与地坛简介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地坛:地坛是北京的一处古迹,和天坛、日坛、月坛等曾经同是清王祭祀的处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天
2、坛等几经增缮成为人们游览的热闹场所时,地坛却于风吹雨打中颓圮荒凉趋于沉寂。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借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我们就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上课时用心思考,用心感悟。二、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 ) 柏树()恍惚()隽永() 猝然()坍圮()恪守()隽秀() 熨帖( ) 意蕴( )宿命( )恪守( ) 亘古不变( ) 窸窸窣窣( ) 三、思考问题:1、课文第一部分,史铁生在思考那两个问题?思考的结果是什么?在作者的思考过程中,我与地坛有怎样的联系?2、作者有怎样的不幸?地坛有怎样的不幸?请用课文中原话来回答。3、我到地坛去的目的是什么?4、走进地坛,除看到了地坛不幸的同时还看到了什么?5、作者对生死提出了什么样的看法?6、怎样活?作者怎样想透这个问题的?7、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8、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分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岁呀!9.文章是怎样展现母亲的爱的?10.那史铁生是否一开始就理解母亲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