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98KB ,
资源ID:298602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9860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成都玉林中学(石羊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成都玉林中学(石羊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成都玉林中学(石羊校区)2018-2019学年下期3月月考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请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据商君书所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依据上述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上古时期已经出现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 农耕生产方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C. 神农氏建立了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D. 此史料可以作为神农氏真实存在的史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传说的神农时代“男耕而食,妇织而衣”,社会稳定,可见农耕生产方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选项B正确;

2、小农经济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选项A排除;中国古代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并非神农氏创建,选项C排除;商君书对神农的记载是为商鞅变法的服务,并不一定真实可信,因此选项D排除。2.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农业的谚语,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些谚语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A. 遵循自然规律,不违农时B.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 面临自然灾害,难以抵御D. 生产效率不高,自给自足【答案】A【解析】“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分明就是根据时间安排农业生产,故A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农业

3、生产和农时之间的关系,而非侧重于表述小农经济的生产规模和男耕女织的特性,故B错误;小满、小暑、白露等属于农时,而不是自然灾害,故C错误;材料信息突出的是在何种农时下安排何种农业生产活动,而没有提及生产效率的问题,故D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小满、小暑、白露等,联系所学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知识分析解答。3.“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A.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B. 土地兼并的严重性C. 生产技术的完善性D. 精耕细作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材料中

4、的“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概念,“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则说明中国古代需要精耕细作的农业耕作模式,因此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精耕细作的必要性。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B、C项。4.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楚国下令“书土田”“量入修赋”,即进行土地登记,农夫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郑国“作丘赋”,以“丘”为单位征收兵赋。这些改革A. 实行重农抑商B. 增加财政收入C. 抑制土地兼并D. 打击豪强势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国实行赋税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B项正确。材料没

5、有涉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强调春秋时期诸侯国实行赋税改革,排除A。材料信息强调春秋时期诸侯国实行赋税改革,与抑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打击豪强势力,而是强调春秋时期诸侯国实行赋税改革,排除D。5.南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这可以佐证。A. 冶金工具革新B. 农业技术进步C. 风能普遍利用D. 小农生活富足【答案】B【解析】材料“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风轮共转相钩加”反映了宋代利用风力的水车进行农业灌溉,体现了当时农业技术进步,故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冶金工具的革新,故A错误;“

6、风能普遍利用”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小农生活富足,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风轮共转相钩加”,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利用风力的水车进行农业灌溉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6.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晋书记载有关江南水利兴修之事,宋书各载北方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极言扬州之盛,称丹阳“埒于二京,人杂五方”,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这说明A. 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B. 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C. 历史著作带有对代特点

7、的印记D. 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史书记载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C符合题意;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A不正确;B“根本变化”的说法不正确;D说法不准确。点睛:本题考查了江南经济开发的相关知识,魏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南北经济发展趋于持平,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移到南方。7.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东汉虽然设立盐铁官,但只是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利于

8、A.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B. 强化中央集权C.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D. 小农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汉盐铁官营,国家垄断,但东汉盐铁官的职能仅限于收税,允许民间煮铸,显然东汉的盐铁政策有利于民营手工业发展,选项C正确;盐铁制度和豪强兼并土地无关,选项A排除;东汉政府对盐铁管理放松,显然不是加强中央集权,选项B排除;小农经济发展和东汉盐铁制度变化无关,选项D排除。8.2010年9月23日,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炭河里遗址的考古发掘获得了新发现,从西周到宋代不同时期的多个居民生活区、农业生产区重见天日。该遗址出土物品中不可能有A. 铁器B. 纸张C. 丝织品D. 粉彩瓷【答案】D

9、【解析】【详解】题干给出的时间限定是“西周到宋代”,铁器、纸张和丝织品均有可能在此遗址出土,因此选项A、B、C排除;粉彩瓷出现是在清朝,因此D项不可能在此遗址出土,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点睛】解题关键是对粉彩瓷出现时间记忆准确。9.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带“贝”的文字(买、贮、贷、宝)。这说明当时“贝”的用途很可能是A. 用于占卜B. 饰品C. 用于祭祀D. 货币【答案】D【解析】从图片内对甲骨文翻译可以看出四字均与货物交易或流通相关,ABC三项与题意不符,所以D项正确。10.下列关于古代与城镇的叙述,错误的是A. 贸易推动了新兴城镇的兴起B. 唐朝以前,商业受

10、到官府的严格控制C. 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但商业活动仍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视D. 明清时期出现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为盛【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城镇的兴起源于贸易的发展;宋代以前的市在城中特定位置、市和坊严格分开,受官府严格控制,有时间控制;但自宋代之后这一情况大为改善,市和坊的限制被打破,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早市);到明清时期在江南等地出现了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城镇。故AB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符合题意。11.宋代早市批售或零售“果子”竞争激烈,商贩用其特有的声韵叫卖,在勾栏瓦舍中的艺人听了相关的叫卖声而产生了“文八娘叫果子的

11、节目。这反映出宋代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创造B. 商贩叫卖之语符合宋词韵律C. 商业活动发展打破时空界限D. 勾栏瓦舍成为主要休闲场所【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商贩的叫卖声引发了艺人的节目创作,这说明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创造,故A正确;商贩叫卖之语与宋词韵律不能等同,故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商业活动发展打破时空界限,故C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勾栏瓦舍成为主要休闲场所,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艺人听了相关的叫卖声而产生了节目”,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商品经济与文化创造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2.有学者对明清商帮作了如下评价

12、:(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A. 发展规模受到限制B. 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C. 商业经营观念落后D. 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说明中国的商帮没有固定的根进行稳定发展,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商帮的经营主要在商业和金融领域,很少在生产领域,致使他们没有坚实的根基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D正

13、确。明清商帮的发展规模很大,A错误。明清商帮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官府的支持,B错误。商帮的经营以诚信为本,并积极扩展经营规模和领域,观念并不落后,C错误。13.明朝末年,徽商家乡徽州六邑,农地狭小,民不聊生,迫使很多人外出经商。几年后徽州地价却大幅度上涨,为全国之冠。主要原因应该是A. 徽商发财后回乡买地B. 形成特色作物种植区C. 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D. 北民南迁致地价飞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徽州六邑,农地狭小,民不聊生,逼使很多人外出经商。不多年后徽州地价却大幅度上涨,为全国之冠”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原因是商人经商获利,回乡购买土地,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形成特色作

14、物种植区、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北民南迁致地价飞涨等信息,排除BCD。所以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徽商14.元朝时,福建泉州港的航海贸易空前发达,不仅超过广州,而且居全国之首,在世界上号称“东方第一大港”。到明朝,泉州港走向没落。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小农经济的制约B. 国家政策的限制C. 西方列强的侵扰D. 君主专制的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元朝繁荣的泉州港在明朝衰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实行“海禁”政策导致泉州港衰落,选项B正确;小农经济的发展在元朝和明朝并未有根本性变化,因此不是造成泉州港衰落的主要原因,选项A排除;西方列强的侵扰最早是在澳门地区,而且是在明

15、中后期,泉州衰落贯穿在整个明朝,因此选项C排除;君主专制加强和泉州港的衰落无必然因果联系,选项D排除。15.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A.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D. 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因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使得农业的商

16、业性大大发展,故A项正确;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未改变与商业性农业无关,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糟糕发展也不足以解释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清政府始终不重视商业性农业,故D项错误。16.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这说明轮船招商局A. 规模经营呈良性发展B. 垄断了商民交通运输C. 与洋商交通运输争利D. 开创收购外企的先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仅体现轮船招商局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没有体现轮船招商局的发展规模及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当时中

17、国航运业中有中国轮船招商局,也用外国资本主义参与,所以轮船招商局并不能垄断航运,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可知轮船招商局与洋商争利,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轮船招商局是第一个收购外企的公司,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1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A. 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B. 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创办民族工

18、业C. 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D.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 可分析出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强”、“求富”运动。“国防的近代化”体现了洋务运动的“自强”, 创办军事工业,“进一步”的举动就是“求富”, 创办民用工业,故选C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18.下表是对81家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主要创办人原有身份统计结果。该结果反映出人员分类拥有企业数目占总企业数的百分比(%)买办及买办商人2935.80官僚地主2930.86一

19、般商人1518.52华侨商人67.41手工作坊主67.41A. 早期民族资本家多由官僚及买办转变而来B.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具有不均衡性C. 中国早期民族资本家拥有的资本数额较少D. 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中“早期民族资本工矿企业主要创办人原有身份统计表”的提示,结合所学可知,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买办阶层与官僚地主占有的企业数居多的内容,这说明了早期的民族资本家多是由买办与官僚转化而来,故选A。材料没有提供早期民族资本工矿企业创办人地域分布情况,因此选项B排除;材料表格信息中提供了企业数目,不能据此得出其资本额情况,选项C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

20、除。19.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A. 2B. 31C. 73D. 193【答案】D【解析】从题中时间可判断,这是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它在经济结构上的突出特征就是纺织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好。只能数量最多才能反映这一特点,故选D。20.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A. 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B. 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21、C. 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D. 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民国初年工人阶级人数的增长,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此也可以看出民国政府推进实业所取得的成效。A时间不对;BC非工人阶级人数增多的原因。故选D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点评: 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力量的增强,为以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物质基础。与此相联系的五四运动和共产党的成立也需要掌握。21.下表为20世纪初华商所创办的轮船公司的运输能力简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1911年1921年船只装载量船只装载量1092只147087吨2332只489100吨A. 轮船招商局成为中国最大的民

22、营轮船公司B. 国内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运输能力的发展C.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西方放弃对中国的侵略,促进航运业发展D. 轮船公司盲目扩大规模使运力增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表格显示1911年的信息和1921年相比,1921年在船只和装载量都大大超越了1911年,说明国内贸易的发展一定程度促进运输能力的发展,故B项正确;A中民营错误;C中放弃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盲目扩大规模,不选D。考点:近代中国经济近代经济变化轮船运输业【名师点睛】22.1929年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1930年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1934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式工业

23、。这段材料可直接用来研究A. 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创办的原因B. 国民党统治前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C. “短暂春天”出现的历史背景D. “实业救国”思潮对民族工业的影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是近代中国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状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中“1929年”、“1930年”、“1934年”年,可知题干揭示的是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7年)的法律,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创办于19世纪后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C项揭示的是“一战”期间(中华民国初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段,排除;D项中“实业救国”思潮出现在19世纪末,

24、在近代长期存在,排除。故选B。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状况23.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大为增多。对材料分析最准确是A. 国民政府实施了优先发展西部战略B. 四大家族加强了对西部地区的掠夺C. 民族工业迫于国内形势大量内迁D. 民族企业改变了中国工业发展重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许多企业被迫迁到西南、西北等后方地区,材料中重庆地区

25、工厂数量大为增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故选C。考点:近代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24.阅读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表,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棉纱进口棉布进口面粉进口钢铁进口机器进口生铁产量下降38%下降20%下降15%增加20%增加20%增加30%A. 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B. 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C. 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D. 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时间可知是抗战前夕,钢铁、机器等战略物资的大量进口和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C项正确。表格信息无法体现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排除A。仅仅根据进出口量的数据无法得

26、出当时国民经济结构的实际状况,因此不能得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结论,排除B。轻工业产品的进口量下降,间接反映出轻工业的发展,说明民族工业是在发展的,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图表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钢铁、机器等战略物资进口增加”,运用所学知识可知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52分。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注意:材料分析题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不得分。25.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

27、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明清之际,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袁行霈中华文明史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

28、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经济发展的新现象。【答案】(1)特点:“市”为政府所设置,设在都邑之中,设置官吏管理,有一范围;交易有时间限制。变化: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形成繁荣商业街;商业活动

29、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草市有完备饮食服务设施;出现纸币“交子”;晓市、夜市、庙会等繁荣;出现娱乐场所等。(2)大规模种植商品作物;农产品的商品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白银的合法流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或手工工场和包买商);私营手工业规模超过官营手工业;出现商帮、会馆;出现繁荣工商业市镇。【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可知春秋战国至唐代的“市”为政府所设置,设在都邑之中,设置官吏管理,有一范围;交易有时间限制。变化:根据材

30、料二“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可知宋代的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商业城市中形成繁荣商业街,而且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宋代草市有完备饮食服务设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纸币“交子”;晓市、夜市、庙会等繁荣;出现娱乐场所等。(2)现象:根据材料三“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可知明清时期大规模种植商品作物,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 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可见当时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货币方面,明清白银合法流通;根据促材料可知“乾隆时期,丝织业和棉纺织

31、业,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可知当时出现饿了资本主义萌芽(或手工工场和包买商);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规模超过官营手工业;根据材料“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会馆;根据所学,明清时期出现了繁荣的工商业市镇。26.对历史的探究,不同的视角就会有不同的结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洋务运动大事年表1861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三个洋炮局。1862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开设江南制造局。1865年左宗棠在福州城外的马尾开设福州船政局。1872年在李鸿章的支持下上海开设轮船招商局。1877年李鸿章在天津开办开平矿务局。1878年大沽与天津之间开设电报线路。1

32、879年上海至天津的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在天津以北铺修了一段长二十里的铁路。1888年张之洞在湖北开办大冶铁矿、汉阳铁厂和萍乡煤矿。1889年开设“官商合办”性质的贵州制铁厂。1893年李鸿章设机器纺织总局,张之洞在武昌建四家棉纺和丝织厂。1894年张之洞在湖北省建两家火柴公司。创建“官商合办”性质的湖北缫丝局。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依据材料,根据不同视角对洋务运动历程进行阶段划分(至少两个角度)并简要评价洋务运动影响。【答案】阶段划分:(1)60年代发展军事工业;7090年代以民用工业为主。(2)60年代以东南沿海为主;70年代以天津为主;80、90年代以内地为主。(3)60、70年代创办者

33、以李鸿章为主;80、90年代以张之洞为主。(4)6080年代企业为官办;80年代末出现官商合办的企业。(5)6080年代发展重工业、交通运输业;90年代以轻工业为主。(任选其中两个阶段)影响: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是中国近代化开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解析】第一小问,由材料“洋务运动大事年表”可从军用和民用、地区分布、创办者等视角划分阶段。如60年代发展军事工业;7090年代以民用工业为主。60年代以东南沿海为主;70年代以天津为主;80、90年代以内地为主。60

34、、70年代创办者以李鸿章为主;80、90年代以张之洞为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分析影响,注意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角度来思考: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是中国近代化开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27.材料一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1757年,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1)材料一中的“本”“末”

35、各指什么?结合所学分析该政策对古代经济发展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答案】(1)“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商业)。影响:积极: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经济基础;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消极:后期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后果:抑制工商业发展和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限制海外贸易发展;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助长统治者盲目自大的心态;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解析】【详解】(1)本末指的是:根据材料“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结合所

36、学可知“本”指的是农业,“末”指的是商业。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商鞅主张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政策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经济基础;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但是抑制商业发展导致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策:根据材料中“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十三行”可知此政策为闭关锁国政策。后果:根据所学,闭关锁国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这一政策抑制工商业发展和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限制海外贸易发展;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助长统治者盲目自大的心态;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点睛】本题材料较为简单,答案要点主要在教材中,因此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熟练掌握。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