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洋布畅销,致使“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商品经济渐趋衰落C.民营纺织工业兴起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解析:“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说明我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这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2.19世纪60年代初,洋务派为“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发昌机器厂C.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D.开平煤矿答案:A3.江南制造局成立后,曾长期面临经费困难的局面。1905年,将其中机器制造局和江南船坞分为两个企业,后者实行商务化经营,自负盈亏,结果营业额、
2、盈余大幅增长。这反映出()A.洋务企业缺乏竞争实力B.洋务运动收效甚微C.经营体制影响企业发展D.民族工业走出困境解析:江南船坞实行商务化经营后盈余额大幅增长,说明洋务企业并非缺乏竞争实力,故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反映洋务运动收效的问题,故排除B项;当时民族工业没有走出困境,故排除D项。由江南机器制造局经费困难到江南船坞商务化后盈余额大幅增长可以看出,经营体制影响企业发展,故选C项。答案:C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逐步转变为近代企业。下列企业中属于这一类型的有()A.发昌机器厂B.继昌隆缫丝厂C.轮船招商局D.保兴面粉厂解析: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最初只是一个
3、手工锻铁作坊,后来引进车床生产,从而转化为近代企业。答案:A5.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目的在于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解析:题干材料叙述了“大生纱厂”名称的由来,其突出了“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由此可知C项正确。答案:C6.1896年,清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
4、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政府()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7.下图所示的广告中有“真正国货”“请国民每年挽回四千五百余万之权利”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洋务运动兴起B.“实业救国”热潮C.工人阶级诞生D.近代企业出现答案:B8.识读下列两幅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关的历史图片,完成要求。(1)简要指出苏经缫丝厂和大生纱厂的创办时间和创办人。(2)结合图1、图2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企业具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创办时间及人物:1
5、897年,周廷弼创办苏经缫丝厂;1899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2)由民间私人投资兴办;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采用近代机器生产;以轻工业生产为主;实行雇佣劳动方式;属于近代民族工业。(答出其中四点即可)二、能力提升1.光绪年间,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2.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
6、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A.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B.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解析:由材料中“使用机器,雇用工人进行生产”,可以看出这是使用近代生产方式的企业。由材料中“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可以看出,近代归国人员推动了近代企业的发展。故选D项。答案:D3.下图是一位晚清乡村知识分子在1893年的日记,这说明了当时()A.“开眼看世界”得到广泛认同B.传统抑商观念趋于弱化C.作者认同“实业救国”思潮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视读书甚轻,视为商甚重”“甚且有既游庠序,竟弃儒而就商者
7、”等信息,可以判断传统抑商观念趋于弱化,故B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读书之士,多受饥寒,曷若为商之多得银钱,俾家道之丰裕也”,可知从商是为了赚钱,增加收入,与“实业救国”思潮不符,故C项错误;A、D两项题干材料无从体现,排除。答案:B4.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制造业()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数和资本额(18661913年)类别18661894年18951913年设厂数设立资本(元)设厂数设立资本(元)船舶修造72 7001651 870轧花机制造3300142 520缫丝机制造140095 600合计113 4003959 990A.为欧美列强所控制B.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C.较其
8、他产业发展迟缓D.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解析:题干表格中的数据仅反映的是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数和资本额,没有涉及欧美列强投资设厂的相关内容,所以无法反映中国机器制造业为欧美列强所控制,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8951913年设厂数和资本额较18661894年有较快的增长,即甲午战争后有较快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其他产业,无法比较,也无法反映“最大”,故C、D两项错误。答案:B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98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百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汉冶萍公司材料二
9、郑观应主张“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张謇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国人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较赔款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材料三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士研其理,工致其功,则工又必兼士之事夫泰西百工之开物成务,所以可富可强,可大可久者,以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有以激厉之之故也中国果欲发愤自强,则振百工,以预民用,其要端矣。薛福成振百工说(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
10、以为非者亦半”?(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郑观应和张謇两人对中国发展近代民族工业的认识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3)根据材料三,指出薛福成关于工商业发展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参考答案:(1)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心理;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2)相同点:都主张实现国富民强,从而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不同点:郑观应主张以商立国;张謇主张以工立国,重点发展棉、铁工业。(3)主要观点:工商立国;与列强展开以工业为基础的商战。历史背景: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的实施,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近代西方列强入侵与对华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