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阅读【学习目标】1、熟悉人物传记考题的题型;2、文言阅读中实词积累及翻译。【重难点】文言阅读中实词积累及翻译。【学法指导】 1、预学时段独立完成预学案;2、课堂上,让学生在展、评方面充分思考并积极回答,教师适当引导;3、独立完成探究案,并适应探究案的难度设置。【预学案】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新建云霄石矾塔碑记清薛凝度云霄故郡治,扶舆磅礴,名山环映,独缺东南一面。漳江自西林至佳洲,合南北港过石关,逶迤弥漫,由是入海。内有南北涂塞其口,外有南北岐束其腰,出两岐山,始潴而成巨浸。有小岛突起,其中,巉岩秀削,适当其缺,高数丈如笋尖,旧名石矾。形家谓之华表捍门,足以钟灵毓秀,故此地前明
2、科甲极盛。国朝海氛时,为巨寇系船曳倒,震撼粉碎,云霄文物由是就衰。康熙时,邑绅陈公天达,于岛石上,募建石塔以补其缺,高不盈丈,低小不称。乾隆戊戌、己亥间,少尹李公维瀛,相视地形,复与诸生议增其制,以经费维艰中止。倾颓缺陷,客过是间,辄流连叹息,盖越百余年于兹矣!岁甲戌夏五,诸生集书院会议,照移建文祠捐金例,捐造石塔。询谋佥同,呈请前任王兰题序,劝捐得集金四千七百有奇,鸠工伐石。经始于初秋月吉日,阅四月相轮完具,而塔告成。扩其址周七丈二尺,增其高计八丈二尺七寸,空其中分为七层,方其外熨为八面,上各辟四门,玲珑洞彻。其正门颜曰:“斯文永昌”,与将军山对峙,具天乙、太乙两峰,拱护胜概,以壮云霄舆图。
3、云之士庶,买舟往视者日以百计,咸称巨观云。又以余金砌石蛇尾渡头,石磴十余丈,乌坵渡头津亭一椽,以利济者。夫是议之兴也,百年废坠,创兴一朝,宜有难焉者矣!乃陈公募建而规模未称,李公议增而经费难筹,今则一倡议,而绅士皆有同心,殷富乐输。所有雨风顺轨,朝夕安流,不数月而蒇事,若有阴驱而默相之者。是何前此之难,而今日之易欤?岂石矾之兴废,固自有其时欤?抑亦云霄之文物,由衰将盛,灵秀之气,散而复钟,天将启之,而石矾不得不砥柱中流,为东南补其缺,有莫之为而为者欤!余虽不能文,而幸莅兹土,以观厥成,且深望乎云霄之人士,争自濯磨相与,文物声名克复其始,以大副乎!石矾之钟灵毓秀于是也。因勉徇绅士之请,纪其兴废之
4、由,盛衰之异,修补之难,创造之始,经画之规,率作省成之年月日时。俾后之登览者,知石矾之成,非偶然焉。文之工拙不暇计矣,是为纪。注:扶舆:盘旋而上。华表:古代官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相轮:塔星根金属部分的总称,塔刹的主要部分。石蛇尾渡头:地名。乌坵尾渡头:地名。蒇(chn):完成。文物:礼乐典章制度。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四月相轮完具阅:经历 B、绅士皆有同心,殷富乐输 输:运输C、灵秀之气,散而复钟 钟:积聚 D、文物声名克复其始,以大副乎 副:符合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石矾塔建成“非偶然”的一组是( )形家谓之华表捍门,足以钟灵
5、毓秀 国朝海氛时,为巨寇系船曳倒,震撼粉碎倾颓缺陷,客过是间,辄流连叹息 劝捐得集金四千七百有奇,鸠工伐石上各辟四门,玲珑洞彻 绅士皆有同心,殷富乐输 A、 B、 C、 D、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填补东南缺口,陈天达在岛上建造石塔,但因募集款项不足,只建了高不满一丈,低小不相称的石矾塔。B、重建石矾塔时,由于风调雨顺,潮水平稳,工人们奋力工作,只花了四个月的时间,相轮建造完备,石矾塔告成。C、石矾塔填补了云霄东南的缺口,与将军山相对而立,云霄山水形成环绕守护的景象,使云霄的地界变得壮观。D、本文为应邀之作,作者借此表达了热切希望云霄人民互相团结、积极进取,并恢
6、复云霄原有的礼乐典章制度的愿望。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复与诸生议增其制,以经费维艰中止。译: (2)云之士庶,买舟往视者日以百计,咸称巨观云。译: 【探究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材料,完成14题。市 隐 斋 记元好问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传,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 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
7、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 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 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子何疑焉?”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贾,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
8、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 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吾言问之。”贞祐丙子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注:山人:山居者,指隐士。乾没氏:侥幸取利的人。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渠欲得君作记渠:他B非特深山之中 特:只C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 诱:欺骗D药不二贾 贾:出售2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对伪隐者讽刺否定的一项是() 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 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 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
9、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 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 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A B C D3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别具一格。题为“市隐斋记”,却不对斋的本身作记述描画,而是从题外作淋漓发挥,以对话的形式,深刻地揭露了那些名为隐士而实为热衷于利禄之徒的丑恶面目。B作者从“夫隐,自闭之义也”说起,认为什么地方什么行业都可以作为隐居之处,以古代隐士的高尚行为与今之“乾没氏”钻营牟利的卑劣行径作对照,鞭笞痛骂了现实中那班追名逐利之徒。C古人认为“隐”有大小之别,小隐是因为刚刚隐居的人道行不深,为避免见到引起欲望的东西扰乱内心,所以要躲到
10、山林中去,“大隐”因为道行深,可以不诱于外物,所以可以隐在闹市。D作者最后说起韩伯休的故事,是以韩伯休不求显达的淡泊心性来说明什么才是真正的隐者,从而说明娄公本是要与世隔绝的,批评姓李的朋友替娄公求取书斋之记,违背了娄公本意。4把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译文: _(2)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子何疑焉?译文:_(3)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译文:_【自我评价】文言文阅读3答案文言文阅读预学案1 . B ( “输”译为“捐献”。)2 . B ( 介绍海盗曳倒石矾的情况;导介绍石矾塔的构造及特点。)3.)A ( “但因募集款项
11、不足”在文中找不到根据。)4 . ( 1 ) (李公)又与众多读书人商议扩大它的规模,因为经费困难而中止。( 2 )雇船前往观看的云霄士人、百姓每天可以用百来计算,他们都称赞它是壮美的景象。参考译文:云霄是原来的郡府治所,幅员辽阔,气势磅礴,名山环烧掩映,只有在东南面有一个缺口。漳江从西林到佳洲,汇合南北江水流经石关,纬延曲折,江面宽阔,并从这里入海。江内有南北的泥沙堵塞它的出口,江岸有南北山脉束缚着它的中部,流出这两列山脉,起初江水聚集而后形成巨大的湖泽。有一个小岛耸起,它的中间,高而险的岩石秀丽陡峭,刚好档住了江的缺。高几丈像笋尖,过去名叫石矾。风水充生认为这是巨石守护着门户,足以钟灵毓秀
12、。所以这里(云霄)在明代以前考中进士、举人的很多。我朝海盗猖獗时,(石矾)被众多的盗匪娜在船上拉倒,震动得粉碎,云霄当时的礼乐典章制度因此接近衰微。康照时,乡绅陈天达公,在岛的石头上,幕集款项建造石塔来填补那个缺口,高不满一丈,低小不相称。乾隆戊戌、己亥年间,少尹李维瀛公,察看地形,又与众多读书人商议扩大它的规模,因为经费困难而中止。(石塔)倾抖、倒塌、不完整,游客经过这里,总是流连叹息,到现在大帆经过了一百多年了!甲戌年五月,众多读书人聚集在书院开会商议,按照改建文祠捐钱的例子,捐款建造石塔。意见一致赞同,恭请前任官员王兰写序言,鼓励捐献,集资四千七百多两银子,召集工人采伐石头。于初秋月吉日
13、开始建造,经过四个月奋力工作,相轮完备而塔告成。扩大它的地基周长为七丈二尺,增加它的高度共计八丈二尺七寸,让塔中为空,并分为七层,让塔的表面为方形并其修造为八面形,上面各开四个门,明澈空明。它的正门额写着:“斯文永昌”,和将军山相对而立,(就像)拥有天乙、太乙两座山峰,(出现了)环绕守护的优美景象,来使云宵地界变得壮观。雇船前往观看的云霄士人百姓每天可以用百来计算,他们都称赞它是壮美的景象。又用剩余的钱修砌石蛇尾渡头,石阶长十多丈,又在乌址渡头修建一座津辛,用来方便渡海(参观)的人。这倡议一经提出,度弃百年(的石塔),一朝得到修建,应该有它的难度啊!然而陈介募资建造而规模不相称,李公商议扩建而
14、经费难于筹集。现在一倡议,而乡坤们都有共同的想法,富裕的人乐于捐献。(建造过程)风调雨顺,潮水早晚平稳地流淌,没有几个月而事情完成,好像有龙神驱使并暗中帮助。为什么以前(建造)如此困难,而今日这么容易呢?难道石矾塔之兴度,本来自有它的时运吗?或者是云霄礼乐典章制度,由衰微将要变成强盛,灵秀之气,失散而又将积聚,上天将要开启他们,而石矾塔不得不成为中流抵柱,替东南面填补了那个缺口,存在没有事物去填补(那个缺口)而它去续补(的情况)啊!我虽然不擅长写文章,而有幸到达这里,观看它的建成,并且深切希望云霄人民,竞相洗涤磨炼,互相团结,以求上进,礼乐典章制度的名声能够恢复它的原状,以达到真正的名副其实!
15、石矾塔的钟灵毓秀就在这里。于是(我)竭力顺从乡种们的请求,记载它兴度的缘由,盛衰的差异,修补的困难,创建的起始,规划的准则,带领建造及完工的年月日时。让后来登临游览的人,了解石矾塔的建成,并不是偶然的。文章的精巧、拙劣无暇计较,就写了这篇记。探究案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贾:价。答案:D2.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第句意思是“追求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原因”,不属于讽刺。答案:C3.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从开头来看,求取书斋之记,是娄公本意,作者说“予意士大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是作者委婉地批评娄
16、公。答案:D4.答案:(1)像盗跖一样行事,(却像)伯夷一样说话,说“我是隐者”,行吗?(2)(追求)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原因,您怀疑什么呢?(3)语言,是一个人的文饰罢了,自身将要隐居了,哪里还用得着文饰呢?这是追求显扬啊。参考译文:我的朋友李生对我说:“我游历长安时,住在娄公家中。娄公,是一位隐者,住在长安城三十年了。家中有一个小书斋,称为市隐,和他交往的大夫、士人,很多替它题诗的,他想要您写一篇记,您还是因我的缘故写一篇记吧。”我说:“你懂得隐的含义吗?所谓隐,就是与世隔绝之意。古人隐于农、工、商、医卜、屠钓,以至于赌徒、卖酒人、守关吏、酒家伙计,无处不在,不只(生活)在深山之
17、中、蓬蒿之下,然后才算隐者。前人之所以有大隐、小隐的区别,是说那些刚学道的人,对道的信仰还不够坚定,不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使自己的心不乱,所以把隐居山林称作小隐。那些既能坚守(操行)又能应付(世事)的人,不被外物所诱惑,他们或出仕或退隐,喧嚣与寂静全都忘记了,所以(人们)把隐居于朝廷与市肆的人称作大隐。依我看来,小隐在山林的,或许有,但在朝廷与市肆中隐居的人未必都是大隐。自从山人(李渤)以隐士为名索要高位以后,欺骗松桂云壑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更何况是居住在朝市的人呢?现在那些投机牟利之人,敛缩肩膀出入市肆,翘着双腿操纵、把持集市,以牟取高利,用利嘴长爪,争强好胜,谋求功名,以至于与佣夫商人为一点
18、微末小利争得头破血流。挂羊头,卖狗肉,像盗跖一样行事,(却像)伯夷一样说话,说我是隐者,行吗?我冒昧地问,娄公隐居的原因是什么呢?”(友人)说:“他卖书来换取食物,求饱罢了,不妨害他的清廉;凭诗酒与各位士大夫交往,求得融洽罢了,不妨害他的高洁。(追求)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原因,您怀疑什么呢?”我说:“我知道了,我替你写这篇记。即使如此,我对于这件事还有不满意的地方。请让我用韩伯休之事来说清我的看法。伯休在都市中卖药,他的药没有两种价格。一个女子来买药,伯休坚持不肯改变(降低)价格。女子生气地说:你是韩伯休吧?为什么不肯改变价格呢?于是韩伯休叹息说:我本来不求名声,现在(我的名字)却被一个小女子知道了!他丢了药,径自离开了,至死也没再回来。娄公本来是隐居的人,可是与外界隔绝的想法,恐怕与伯休不同吧?语言,是一个人的文饰罢了,自身将要隐居了,哪里还用得着文饰呢?这是追求显扬啊。(娄公)用这篇记做什么呢?我猜想,是那些喜欢娄公的大夫士人勉强要替他求名罢了,不是娄公的本意吧。你回去试着用我的话问问他吧。”贞祐丙子年十二月日,河东人无好问作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