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2015广东茂名二模17)以下内容摘自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事件是()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解析】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共两党及民主党派就抗战胜利后怎样和平建国而召开的会议,这次会议时国民政府为中国中央政府,首都在南京与题干中定都北平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是为新
2、中国成立而进行的组织筹备会议,其主要内容为定都北京、确立国家性质等,故B项正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确立政治制度和颁布共和国宪法,不涉及定都问题,故C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纠正党的左倾错误,不涉及定都,故D项错误。【答案】B2(2015广东揭阳二模18)“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材料是哪一政治文献对中国国家性质的表述()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1954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不是“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可知文件规定我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我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故B项正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故C项错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仍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错误。【答案】B3(2015广东广州二模18)1949年
4、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 B社会主义制度尚未确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首次提出【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基础上形成的,故A项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与民族问题无关,故C项错误;毛泽东在抗战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就已经提出了相关概念,故D项错误。【答案】B4(2015广东潮州二模17)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
5、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考点】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954年宪法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
6、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954年,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临时约法由南京临时参议院制定,共同纲领由新政协制定,宪法由全国人大制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临时约法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共同纲领体现新中国临时宪法性质,宪法体现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完成,与共同纲领无关,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5(2015广东揭阳一模38)(26分)“中国”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年代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新中国”一词来自1902年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是近代中国进步人士追求的目标。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
7、泽东提出为“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请回答:(2)中共七大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是如何为实现“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的?(8分)【考点】(2)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三大改造【解析】(2)中共七大是抗战时期的会议,故从抗战时期开始,结合中国在实现民族独立、确立民主政体、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等方面的史实进行说明。【答案】(2)实现: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半殖民地半
8、封建社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颁布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通过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8分)6(2015广东佛山二模38)(26分)美国史学家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在海内外有巨大影响,以下材料均来自此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部分目录摘编 材料二 “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是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2)结合材料
9、二与所学知识,分析19491956年“近代中国”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8分)【考点】(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解析】(2)此题问原因,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要求从三个方面归纳:“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结合时间19491956,可以归纳新中国初期三大制度的确立、民族独立、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苏联的援助等归纳。【答案】(2)原因: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制度、政治协
10、商制度的建立,人民的积极性提高;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三大改造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苏联的技术、管理、设备等援助,加速了中国基础工业建设和发展;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方针,为新中国建设创造了条件。(说明:答对任意1点2分,要求有分析史论结合,史实1分,论1分。其它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8分。)7(2015广东珠海二模38)(26分)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目标。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的道路上进行了长期探索,逐渐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三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
11、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请回答:(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民族、民权、民生方面概述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完成孙中山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事业?(6分)【考点】(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土地改革、三大改造【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方面归纳取得的民族和民权成就,从经济建设方面归纳取得的民生成就。【答案】(3)民族:推翻三座大山,
12、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 民权: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生:进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6分)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2015广东佛山一模18)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1954年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83年1988年据此表格的信息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与新中国成立同时确立 B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废除C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完善 D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
13、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解析】据表格可知第一届人大召开的时间是1954年,而新中国成立是1949年,两者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据表格第三届人大召开是1964年,第四届人大召开是1975年,而文革是1966年1976年,可知文化大革命时期并未废除,只是停了很长时间才重开,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第五届人大,即1978年后,人大召开情况较前四届相对固定,故C项正确;材料数据主要涉及人大会议的召开情况,不能说明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C2(2015广东潮州二模17)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
14、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考点】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954年宪法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954年,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临时约法由南
15、京临时参议院制定,共同纲领由新政协制定,宪法由全国人大制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临时约法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共同纲领体现新中国临时宪法性质,宪法体现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完成,与共同纲领无关,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3(2015广东揭阳一模38)(26分)“中国”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年代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新中国”一词来自1902年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是近代中国进步人士追求的目标。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为“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请回答:(2
16、)中共七大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是如何为实现“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的?(8分)【考点】(2)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三大改造【解析】(2)中共七大是抗战时期的会议,故从抗战时期开始,结合中国在实现民族独立、确立民主政体、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等方面的史实进行说明。【答案】(2)实现: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颁布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17、法,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通过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8分)4(2015广东清远一模38)(28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古今中外人类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它一直在拷问着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四 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17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
18、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第18条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为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作了哪些规定?(8分)【考点】(4)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954年宪法【解析】(4)由宪法的条文,规定来自于关键信息的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接受群众的监督,服从宪法和法律等等。【答案】(4)规定:坚持主权在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依靠群众监督;
19、服从宪法和法律。(8分)5(2015广东惠州一模38)(25分)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教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虽然宪政运动
20、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 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3)列举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建立宪政颁布的主要法律文献。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宪政的认识。(7分)【考点】(3)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解析】(3)第一小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都推动新中国宪政建设;第二小问从宪政具体模式的多样性,以及影响宪政实现的因素两个方面分析。【答案】(3)文献:共同
21、纲领;1954年宪法。(4分,每点2分)认识:宪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宪政要结合各国国情;思想启蒙师宪政的先导;追求宪政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答1点给1分,答2点以上给3分)6(2015广东佛山二模38)(26分)美国史学家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在海内外有巨大影响,以下材料均来自此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部分目录摘编 材料二 “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是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19491956年“近代中国”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8分)【考点】(2)中华人民
22、共和国的成立;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解析】(2)此题问原因,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要求从三个方面归纳:“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结合时间19491956,可以归纳新中国初期三大制度的确立、民族独立、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苏联的援助等归纳。【答案】(2)原因: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人民的积极性提高;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三大改造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3、苏联的技术、管理、设备等援助,加速了中国基础工业建设和发展;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方针,为新中国建设创造了条件。(说明:答对任意1点2分,要求有分析史论结合,史实1分,论1分。其它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8分。)7(2015广东珠海二模38)(26分)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目标。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的道路上进行了长期探索,逐渐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三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
24、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请回答:(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民族、民权、民生方面概述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完成孙中山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事业?(6分)【考点】(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土地改革、三大改造【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方面归纳取得的民族和民权成就,从经济建设方面归纳取得的民生成就。【答案】(3)民族:推翻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 民权: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颁布中华人民共
25、和国宪法 民生:进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6分) “文化大革命”1(2015广东惠州一模18)右图是某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宣传单,据此推断此宣传单最有可能出现于()(图注:毛主席语录下为外语喊话教材,用中文分别音译 了英语、俄语的一些常用语,如缴枪不杀、出来、我们宽待俘虏、不要动、举起手来、跟我们走等)A解放战争时期B建国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考点】“文化大革命”【解析】毛主席语录是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表现,解放战争时期、建国时期还没有对毛泽东个人如此极端的崇拜,故A、B项错误;毛主席语录出现在特定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同时语录内容也反映出浓厚的阶级斗争色彩,符合
26、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点,故C项正确;改革开放新时期否定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故D项错误。【答案】C2(2015广东佛山一模18)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1954年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83年1988年据此表格的信息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与新中国成立同时确立 B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废除C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完善 D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解析】据表格可知第一届人大召开的时间是1954年,而新中国成
27、立是1949年,两者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据表格第三届人大召开是1964年,第四届人大召开是1975年,而文革是1966年1976年,可知文化大革命时期并未废除,只是停了很长时间才重开,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第五届人大,即1978年后,人大召开情况较前四届相对固定,故C项正确;材料数据主要涉及人大会议的召开情况,不能说明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C3(2015广东肇庆三模16)1949年6月,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光明日报在北平创刊。当时报头由民盟副主席兼任社长的章伯钧的妻子李建生填写;后来,由于章伯钧被打成“右派分子”,1958年元旦报头替换成沈钧儒题写的行楷;1967年元旦
28、报头被替换成毛泽东的墨迹。光明日报报头的替换体现了()A人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B新闻报刊的发展与繁荣C“双百”方针受到破坏及其恢复 D“左”倾错误对报刊的影响【考点】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发展;“文化大革命” 【解析】人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只是反映了表面现象,没有反映问题的本质,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新闻报刊的曲折发展,不能体现“繁荣”,故B项错误;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在反右派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了破坏,材料未涉及其“恢复”,故C项错误;光明日报报头的替换反映了反右派斗争和文化大革命对文化生活的错误影响,究其根源在于建国以来“左”倾错误愈演愈烈的结果,故D项正确。【答案】D4(
29、2015广东中山高考模拟15)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的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复辟”。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A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 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 D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考点】20世纪60年代外交关系中苏关系恶化;“文化大革命”【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到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故A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30、故B项错误;“双百”方针是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环境恶化,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中苏交恶,国内“左”倾错误发展,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受到了国内、外环境的影响,故D项正确。【答案】D5(2015广东惠州四模38)(27分)李鸿章(18231901)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建国后到“文革”前,史学界对李鸿章基本以“大卖国贼”、“大买办”看待。“文革”中,李鸿章更是“崇洋媚外”、“
31、投降卖国”的同义语。李鸿章为当时的史学界所不齿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今天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又一反前述,由全面否定到基本肯定。有人甚至评价说,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带头人物,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推动作用。有人写文章讲李鸿章的爱国思想、民族主义,即便签订不平等条约也很难给他扣上卖国主义的帽子等等。总之,与过去几十年相比,李鸿章在今天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 据夏东元关于李鸿章研究的几个问题(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文革”结束前后对李鸿章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你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0分)【考点】(3)“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百花
32、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史学理论历史评价【解析】(3)第一小问原因,“文革”结束以前原因可从“文革”时期主导思想来分析,“文革”结束以后对李鸿章评价有不同观点,这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等有关。第二小问影响,从所处时代背景、阶级立场、主观认识等角度回答。【答案】(3)原因:“文革”结束以前,受左倾思想特别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影响(2分);文革结束以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6分,每点2分)因素:所处时代背景、阶级立场、主观认识等(2分,每点2分,答出2点以上给满分)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1(2015广东梅州一模1
33、8)费正清的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提到:“1978年所不同的是:邓现在要走的是一条既要扶持首创精神,又要重建党和政府的新路子。”“重建党和政府”的措施包括() 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平反“文革”时期的冤假错案 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A B C D【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是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的措施,故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属于材料里体现的“扶持首创精神”,故错误;平反文革时期的冤假错案是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措施,故正确;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是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建设措施,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
34、题意。【答案】C2(2015广东佛山一模18)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1954年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83年1988年据此表格的信息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与新中国成立同时确立 B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废除C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完善 D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解析】据表格可知第一届人大召开的时间是1954年,而新中国成立是1949年,两者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据表格第三届人大召开是1964年,第四届人大召开是
35、1975年,而文革是1966年1976年,可知文化大革命时期并未废除,只是停了很长时间才重开,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第五届人大,即1978年后,人大召开情况较前四届相对固定,故C项正确;材料数据主要涉及人大会议的召开情况,不能说明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C3(2015广东江门一模38)(27分)农民阶级是历史的重要创造者,他们的遭遇反映出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四 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4)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36、。(4分)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农民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得益者,请结合史实从经济和政治方面加以说明。(8分)【考点】(4)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4)第一小问,概括材料四的观点为:中华文明转型路径以农民为内在动力,并且农民成为转型的主要得益者,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即可,例如中国共产党发动广大农民进行平分土地为核心的土地革命,让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二小问,运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
37、的史实从政治、经济方面说明材料四的观点,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基层民主建设等史实对农民的积极影响。【答案】(4)说明:中国共产党发动广大农民进行平分土地为核心的土地革命,让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2分,只答土地革命得1分,能分析说明农民成为受益者得2分),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分)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建立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对外开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镇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转型;改革户籍制度;减免农业税等。(任答三点给6分,满分不超过6分)政治:199
38、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改革,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2分)4(2015广东韶关一模39)(26分)国家形象取决于国家实力,又与内政外交相关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三 不管如何,中国的经济奇迹已经成为现实。而当下,最热门的议题已经不是G8问题,而是中美形成G2的可能性。2005年,几乎所有欧美最知名的媒体纷赴中国,做专题报道,掀起“中国热”。南方周末(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促使“中国热”掀起的中国故事(因素)。(6分)【考点】(3)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民
39、主与法制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解析】(3)材料三中G8指八大工业国美、日、德、法、英、意、加、俄,G2指中美关系,注意材料三中“中国的经济奇迹”引起了“中国热”,故题目要求可转化为:中国迅速崛起的原因,可从经济、科教、政治、外交等角度回答。【答案】(3)故事(因素):经济: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社会充满活力;(任答1点可给2分)科教: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知识经济的发展;(2分)政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施“无敌国”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任答1点可给2分)5(2015广东
40、广州二模39)(26分)制度创新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制度,为未来指引方向;二是使原有制度不断更新,不断保持活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6分)【考点】(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开发上海浦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解析】(4)本问要扣住时间“90年代以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领域以及国际、国内两个方向综合概括回答,具体可以从基层民主发展、社会
41、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与建设、浦东开发、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方面组织答案。【答案】(4)举措: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0年代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6(2015广东珠海二模38)(26分)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目标。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的道路上进行了长期探索,逐渐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四
42、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请回答:(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为推进依法治国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采取的重大举措(6分)【考点】(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解析】(4)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新时期取得的法制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取得的成就,比如从从法治方面
43、来讲主要是1982年修订宪法和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方面主要围绕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几个角度考虑。【答案】(4)举措: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982年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步完善;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扩大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或村民民主自治,海选等);1999年“依法治国被
44、正式写入宪法;(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6分)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1(2015广东湛江一模38)(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时期纪念文章的标题或主旨纪念抗战胜利十周年人民日报刊登了 专栏文章,苏联击溃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意义,强调打败日本主要是中国人民和苏联的功劳。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人民日报刊发纪念文章: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文章对苏联的出兵和援助只字未提。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人民日报在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一文中表述:“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人民日
45、报刊发了江泽民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放到了一起同时纪念。(2)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与表中的前两个时期的文章相比,更突出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产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10分)【考点】(2)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解析】(2)第一小问,从“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可知强调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作用和肯定了国民党的抗日贡献;第二小问,强调国民党的作用,
46、体现出我党对国民党态度的转变,故其原因是改革开放,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文革结束,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主的史观;承认国民党的抗战作用,有利于两岸统一。【答案】(2)方面:突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或突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作用);国民党的抗日贡献得到承认。(4分) 原因:改革开放,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文革结束,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主的史观;承认国民党的抗战作用,有利于两岸统一。(6分。言之有理即可,总分不超过6分。)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2015广东梅州一模17)某学习小组开展关于“现代中国服饰”的研究性学习,根据“一定时期的服饰反映当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的研究方法,下列各项
47、服饰现象可以直接推断出其结论的是()选项现象结论A建国初期,带有俄国风情的“布拉吉”广受青年女性的欢迎是照搬苏联模式的体现B十年探索时期,衣着朴素,凭布票购买衣料经济相对落后,物资比较匮乏C文革时期,绿色成为流行色大跃进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绿色环保意识增强D改革开放后,服饰多样,颜色多彩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考点】现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革 【解析】建国初期,带有俄国风情的“布拉吉”受到青年女性的欢迎,说明了当时中苏关系友好,照搬苏联模式主要体现在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等方面,故A项错误;衣着朴素,凭票购买体现了当时经济落后,物资匮乏,故B项正确;文革时期,绿色成为流行色主要是绿军装的缘故,
48、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后,服饰多样,颜色多彩是经济发展的体现,与开创外交新局面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2(2015广东广州二模16)1912年申报刊文描写当时的公务员:头戴外国帽,脚踏软皮鞋,吃西菜,住洋房,点电灯,卧铜床,以至台灯、面盒、手巾、痰盂、便桶,无一非外国货,处处仿效外国人。这反映了()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民族工业日渐萎缩 C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上的崇洋现象【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崇洋现象 【解析】社会经济结构一般指经济基础,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个方面,材料所述显然不符合社会经济结构基本内涵,故
49、A项错误;材料没有述及民族工业发展信息,而且按照材料时间,当时进入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故B项错误;材料只描述了上海一地的公务员这一类人的生活状态,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故C项错误;据材料描述,当时上海存在着“无一非外国货,处处仿效外国人”这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文化现象,故D项正确。【答案】D3(2015广东江门一模21)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因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50、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B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超短裙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 C20世纪60、70年代,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D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考点】新航路的开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经济;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革 【解析】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不是当时欧洲主要的经济形态,受封建制度和思想的束缚,超短裙不会广泛流行,故A项错误;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也会发展,超短裙会流行,故B项正确;20世
51、纪60、70年代,中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主,国家经济发展停滞,不会出现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现象,故C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利用“新经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应该流行超短裙而不是长裙,故D项错误。【答案】B4(2015广东茂名一模16)近代上海曾流行一首歌谣:“乡下小姑娘,要学上海样,学死学煞学不像,等到学来七分像,上海已经换花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近代上海引领全国时尚B近代上海时尚变化快C近代社会生活城乡存在明显差异D近代中国农村姑娘都崇尚洋气的社会生活【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析】这首近代上海的歌谣意思是,上海潮流更新换代很快,乡下
52、小姑娘好不容易学到了,却已经不再流行了。上海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引领全国时尚,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小姑娘学到的时候,潮流已经变了,说明变化快,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乡下小姑娘拼命学上海样,说明城乡差距大,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歌谣并未讽刺所有中国农村姑娘都崇尚洋气,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5(2015广东广州二模17)晚清不少课本以“二十四孝”故事作为教学素材,民国之后逐渐减少,那些愚忠愚孝之举不再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无条件服从不再成为儿童应具备的品质。这主要是因为() A理学开始遭到批判 B中国近代教育起步 C民权和人权意识增强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考
53、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晚明时期的李贽就已经对理学展开批判,不是到民国之后,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故B项错误;愚忠愚孝体现的内在道德标准是对专制体制的弘扬和对等级制度的捍卫,经过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启蒙,加上民国政府通过法律、教育等方面的努力,民权和人权思想逐渐渗入中国人民的意识与行为之中,必然出现材料所述之进步现象,故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是在十月革命以后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传播开来的,时间上晚于材料所述现象,故D项错误。【答案】C6(2015广东惠州三模39)(24分)婚恋观的嬗变折射出社会变迁。阅读材
54、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在民国时期人们婚恋观的变革中,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青年人对于婚姻的目的已经由以前完全的传宗接代向追求两情相悦和两性的自然结合转变。 据刘超青年婚恋观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成立以来的婚恋观发生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19491978 年:以政治出身为主导的择偶标准第二阶段:197820 世纪90 年代初期:以文化资本为导向的择偶标准第三阶段: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至今:以经济地位为重心的择偶标准 据王英侠 徐晓军择偶标准变迁与阶层间的封闭性(2)民国时期开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婚恋观变革的原因。(8分)(3)材料三中把19
55、78年作为婚恋观第一、二阶段变化的分水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阶段婚恋观出现的原因(8分)【考点】(2)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婚恋观变革;辛亥革命;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新文化运动(3)现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婚恋观变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解析】(2)第一小问,据教材,民国时期开始于1912年。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民国初期政治、经济、思想等史实进行分析,政治上辛亥革命,经济上民族工业的发展,思想上开展新文化运动。(3)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中“第二阶段:197820 世纪
56、90 年代初期:以文化资本为导向的择偶标准”,可以得出原因应该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第二小问,可以从第三阶段的时间“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切入,联系经济方面的主要史实说明,199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对外开放,拜金主义思想逐渐影响国人。【答案】(2)年份:1912年(2分)原因: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队伍壮大;辛亥革命移风易俗;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中共提倡男女平等、妇女解放;革命思潮影响;新式教育的兴办以及出国留学人员的增加;西方婚恋观传入。(6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
57、)原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4分)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对外开放;炫富等拜金主义社会风气的影响。(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7(2015广东珠海一模39)(28分)“自由”是人类重要的价值观,追求人的“自由”是实现近代化的重要内容。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是“自由”的制度保障。同时,自由也是有条件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也不致做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可使男子
58、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 秋瑾集(2)材料二中秋瑾认为女性获得“自由的福”的条件有哪些(4分)?中国女性从传统的“三从四德”到近代以后收获“自由的福”,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近代妇女解放的原因(6分)。【考点】(2)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妇女解放;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小农经济逐步解体【解析】(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来概括出受教育的信息;从“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的信息可以概括出“经济独立” 的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传统经济独立依靠男子”以及“晚晴工业文明冲击带来思想的嬗变”的角度组织答案。【答案】(2)条件:受教育权利;经
59、济独立。(2点4分)原因: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男子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女性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和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女性依附于男权社会(3分);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小农经济模式开始解体,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经济独立和受教育权利,形成了妇女解放潮流(3分)。(共6分)8(2015广东韶关一模39)(26分)国家形象取决于国家实力,又与内政外交相关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人像蚂蚁一样没有个性,也像蚂蚁一样繁忙。男女的服装没有什么区别,一律都是蓝布衫、宽袍长裤,甚至连面貌表情都没有什么差别。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通商失败后(1)材料一马戛尔尼是从什么角度评价中国人的
60、?请从材料一的某一角度,概述近代前期中国历史开始发生的变化。(8分)【考点】(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解析】(1)第一小问找出材料一中马戛尔尼对中国人的评价:中国人像蚂蚁一样没有个性,也像蚂蚁一样繁忙,男女的服装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连面貌表情都没有什么差别,请注意材料的出处: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通商失败后,角度的提炼主要有思想、生活、经济三个方面,答案来自于材料:无个性、忙碌、生活单调、经济落后等。第二小问变化注意近代前期指18401919,角度可以是思想、生活、经济。思想上的变化,需
61、要回答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变化;生活上的变化,如衣食住行社会生活变迁等;经济上的变化,如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等。【答案】(1)角度:思想麻木(无个性)、忙碌;(2分)生活(服饰)单调、经济落后。(2分)变化一:鸦片战争后,从林则徐、魏源到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3分)促进思想解放、个性自由。(1分)变化二:受西方工业文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西服、中山装、旗袍等服饰、近代报刊等开始在中国出现,(3分)社会生活逐渐变得丰富起来。(1分)(若答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可酌情给3分,但此点只能二选一,不能重复给分)(以上两种变化任答一种
62、变化即可,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给分)9(2015广东茂名二模39)(24分)近代旅游业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诞生,这是旅游史上的里程碑,从此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旅游活动,旅游业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城市狭窄的生存空间、机器化生产的刻板时间程序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身心造成伤害,所以,能够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羁绊的旅游活动受到青睐。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世界近代旅游业由此诞生。该旅行社多次组织了消遣性的观光旅游团,业务迅速发展。19世纪末,旅游业已成为欧美各国经济中一个有影响的新兴产业。中国的一些爱国志士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为寻求救
63、国救民的真理,也纷纷出国考察旅行和求学,推动了近代中国旅游业的产生。20世纪初,西方一些旅行社陆续占领中国市场。1923年,陈光甫成立中国旅行社,尽管它的社会经济地位无足轻重,但它毕竟是中国自己的旅游业。继1995年实行“双休日”后国务院又决定分别自1999年和2000年开始把国庆节和劳动节的假日各延长至3日,我国旅游业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2000年国家确定了“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总体方针。 据杜有珍旅游概论整理(2)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旅游业的特点。(6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实施“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总体方针
64、的有利条件。(10分)【考点】(2)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旅游业发展(3)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旅游业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2)根据材料中“中国的一些爱国志士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也纷纷出国考察旅行和求学,推动了近代中国旅游业的产生”可分析特点为带有爱国主义色彩;根据材料中“西方一些旅行社陆续占领中国市场”可分析其特点为西方旅行社占据主导地位,中国自身的旅行企业地位非常低。(3)结合旅游发展所需要的因素进行分析,从时间、市场、国
65、民收入水平、国际环境、旅游企业自身发展程度等角度分析即可。【答案】(2)特点:带有爱国救亡的政治色彩;西方旅游企业占据主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低下。(6分)(3)条件:工作时间缩短,节假日增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激活了旅游市场;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增强了我国的旅游企业的实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更趋于和平;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和世界全球化趋势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新型交通工具和信息技术为旅游业开辟了一个崭新天地。(10分,1点2分,答出其中5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同等给分。)10(2015广东潮州二模39)(28分)阅读下列
66、材料:材料二 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永久性变化”的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2)阅读材料二,用史实说明,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导致“永久性变化”的要素?(6分)【考点】(2)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解析
67、】(2)抓住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时间是19世纪,可从经济上民族工业诞生,政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壮大,科技上新式学堂、留学生出现,军事上建立近代海军,思想上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社会生活上移风易俗等角度进行说明。【答案】(2)要素:经济方面,新的经济成分;政治方面,新阶级的产生与壮大;科技教育方面,新式学堂、留学生、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等;军事方面:近代海军等;思想方面:西方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等;社会生活方面:体现近代西方文明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等。(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
68、众传媒的发展1(2015广东茂名二模15)“1912年史量才接办了申报,实行西方管理模式,并从美国购进新式印刷机投入生产。1920年,他被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多次与欧美报业进行交流。之后他又在申报增设文艺、儿童等栏目。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申报发表文章力挺抗日活动。”以下用不同史观解读该材料,不准确的是() A从社会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丰富了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B从全球史观看,史量才担任报业大会副会长推动了世界报业交流 C从现代化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实行机器印刷、企业化管理 D从文明史观看,史量才在申报力挺抗日活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考点】史学理论史学观念;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发展(申报
69、) 【解析】社会史观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去研究历史,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全球史观是从全球化的角度去研究历史,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现代化史观是从现代化的角度去研究历史,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文明史观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研究历史,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2(2015广东肇庆三模16)1949年6月,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光明日报在北平创刊。当时报头由民盟副主席兼任社长的章伯钧的妻子李建生填写(图1);后来,由于章伯钧被打成“右派分子”,1958年元旦报头替换成沈钧儒题写的行楷(图2);1967年元旦报头被替换成毛泽东的墨迹(图3)。光明日报报头的替换体现了()A人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70、B新闻报刊的发展与繁荣C“双百”方针受到破坏及其恢复 D“左”倾错误对报刊的影响【考点】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发展;“文化大革命” 【解析】人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只是反映了表面现象,没有反映问题的本质,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新闻报刊的曲折发展,不能体现“繁荣”,故B项错误;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在反右派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了破坏,材料未涉及其“恢复”,故C项错误;光明日报报头的替换反映了反右派斗争和文化大革命对文化生活的错误影响,究其根源在于建国以来“左”倾错误愈演愈烈的结果,故D项正确。【答案】D3(2015广东韶关一模39)(26分)国家形象取决于国家实力,又与内政外交相关联
7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人像蚂蚁一样没有个性,也像蚂蚁一样繁忙。男女的服装没有什么区别,一律都是蓝布衫、宽袍长裤,甚至连面貌表情都没有什么差别。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通商失败后(1)材料一马戛尔尼是从什么角度评价中国人的?请从材料一的某一角度,概述近代前期中国历史开始发生的变化。(8分)【考点】(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解析】(1)第一小问找出材料一中马戛尔尼对中国人的评价:中国人像蚂蚁一样没有个性,也像蚂蚁一样繁忙,男女的服装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连面貌表情都没有什
72、么差别,请注意材料的出处: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通商失败后,角度的提炼主要有思想、生活、经济三个方面,答案来自于材料:无个性、忙碌、生活单调、经济落后等。第二小问变化注意近代前期指18401919,角度可以是思想、生活、经济。思想上的变化,需要回答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变化;生活上的变化,如衣食住行社会生活变迁等;经济上的变化,如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等。【答案】(1)角度:思想麻木(无个性)、忙碌;(2分)生活(服饰)单调、经济落后。(2分)变化一:鸦片战争后,从林则徐、魏源到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3分)促进思想解放、个性自由。(1分
73、)变化二:受西方工业文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西服、中山装、旗袍等服饰、近代报刊等开始在中国出现,(3分)社会生活逐渐变得丰富起来。(1分)(若答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可酌情给3分,但此点只能二选一,不能重复给分)(以上两种变化任答一种变化即可,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给分)4(2015广东深圳二模38)(26分)“群”在汉语中的基本含义是个体集合成众。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四 “群聊”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的一个公众平台。QQ群的理念是群聚精彩,共享盛世。请回答: (4)材料四中“群聊”时代到来的条件有哪些?(4分)你认为“群聊”的交往方式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
74、【考点】(4)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解析】(4)第一小问条件,抓住材料四中关键信息“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的一个公众平台”,可判断时间和条件,“群聊”时代必须借助网络技术,改革开放使人们的交往方式变得开放而新潮,加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球村的村民交往更为便捷频繁;第二小问影响,此问言之有理即可,如使人际关系朝自由、平等、和谐的方向发展,网络力量不容小觑等。【答案】(4)条件: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人们交往方式的开放与新潮;经济全球化背景。(4分,任答2点给4分)影响:促使人际关系朝自由、平等、和谐的方向发展;网络力量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传播正能量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2分,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