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的_的大气运动。有规律 2.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1)三圈环流的形成。(2)主要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A_、C_、E_、G_。风带:B_、D_、F_。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信风带 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移动原因:_的南北移动。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_,冬季 _。太阳直射点 北移 南移 探究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问题探究】1.结合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探究三圈环流的成因。(以北半球为例)(1)由于赤道
2、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受热不均,赤道地区和北极地区气流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在赤道地区和北极地区近地面形成什么气压带?提示:赤道地区盛行上升气流,北极地区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赤道地区为低气压,称为赤道低气压带,北极地区为高气压,称为极地高气压带。(2)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到达 30N 附近最终形成的风是什么风?在30N附近高空堆积的空气如何运动?在近地面形成什么气压带?提示:西风。下沉运动。副热带高气压带。(3)在北半球近地面,空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分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分析各自形成的风向,并说出风带名称。提示:向南一支风向为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向北一支为西南风,
3、称为盛行西风。(4)自30N附近的近地面向北流动的空气和自北极地区向南流动的空气相比较,冷暖性质如何?在60N附近相遇后它们的运动状况会发生什么变化?近地面形成什么气压(高/低)?提示:自30N附近的近地面向北流动的空气较暖,自北极地区向南流动的空气冷;在60N附近,相对暖而轻的自30N附近的近地面向北流动的空气被迫抬升;在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带)。2.结合下列材料探究下列问题。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中国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出发,本次南极考察将启动建设中国第5座南极考察站。2018年3月,考察队获得了南极绕极流核心区域全深度断面观测数据。(1)科考船途经赤道地区时,往往
4、会感受到风平浪静的良好海域环境,形成这种环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赤道地区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因此往往会风平浪静。(2)科考船穿越信风带时,船员观察到船上的五星红旗飘扬的方向是什么?提示:在北半球穿越信风带时,因盛行东北风,船上的红旗会向西南方向飘扬;在南半球穿越信风带时,因盛行东南风,船上的红旗则会向西北方向飘扬。(3)科考船行至南纬4060海域,往往会遇到狂风巨浪的海域环境,为什么会这样?提示:此纬度带位于温带地区,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西风带中雨雪天气变化频繁,气旋活动较多,常会出现狂风巨浪的情况,称为“咆哮的西风带”。【探究总结】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抓受热”突破热力环
5、流: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性质均匀,由于赤道与极地地区冷热不均,在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上图。2.“抓自转”突破风带风向:3.“抓升沉”突破气压高低:气压带的气压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压带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拓展深化】气压带、风带在不同的变式图中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如下所示(箭头表示风带):【探究训练】1.(2019泉州高一检测)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三圈环流”模式图。据此完成(1)(3)题。(1)影响三圈环流形成的因素有()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地转偏向
6、力 A.B.C.D.(2)图中风带c的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3)图中与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有关的是()A.气压带和a风带 B.气压带和b风带 C.气压带和b风带 D.气压带和c风带【解析】(1)选D,(2)选A,(3)选C。根据三圈环流的分 布和成因,图中、分别代表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图中近地面风向左偏,所以表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图 中a、b、c分别表示极地东风(东南风)、盛行西风(西 北风)、东南信风。第(1)题,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 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之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是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产生移动
7、的现象,并非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原因;故排除。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引起地面冷热不均,这是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地转偏向力是引起风向偏转,引起空气堆积的重要原因。第(2)题,c表示低纬东南信风。第(3)题,因为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所以是图中的气压带和b风带。2.(2019牡丹江高一检测)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完成(1)、(2)题。(1)若图中气流由于热力因素导致气温低,冷却下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风带的风向可能不同 B.甲、乙中可能有一个为中纬西风带 C.甲、乙一定同属一个风带 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2)若甲控制地区
8、盛行西北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冬季可能受到甲风带影响 B.受乙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 C.甲、丙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D.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解析】(1)选C,(2)选D。第(1)题,气流因气温低而冷却下沉形成的是极地高气压带,因此丙为极地高气压带,甲、乙为极地东风带,甲、乙一定同属一个风带,风向相同;丙气压带夏季向高纬地区移动。第(2)题,若甲控制地区盛行西北风,说明甲风带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乙风带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受乙控制的地区干燥少雨;甲、丙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地中海气候;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方法技巧】气压带风带分布的记忆方
9、法 (1)口诀法。地球上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分布规律,可归纳为“高压低压相间插,北撇南捺向低压”。“高压低压相间插”,意思是说南北半球气压带都是一高一低相间分布的,如图1中H为高气压带,L为低气压带。“北撇”是指北半球三个风带风向都是一撇,“南捺”是指南半球三个风带风向都是一捺(如图2)。“向低压”是指确定风向(“撇、捺”上的箭头)要指向低压,不能指向高压。(2)图形法。探究2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问题探究】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探究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变化。(1)冬至日与春、秋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有何不同?提示:冬至日时气压带和风带明显南移。(2)夏至日与春、秋分日相比气压
10、带和风带的位置有何不同?提示:夏至日时气压带和风带明显北移。(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何关系?【精讲点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也是一年之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季节,因此地球的热量分布偏向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相对于春秋二分日来说要靠北一些,相反冬季要靠南一些。同时相应地也引起其他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提示:在夏季时(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北半球,所以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不是移动方向)相对于其他季节而言是偏北的;而在冬季时(北半球),由于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南半球,所以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相
11、对于其他季节而言则是偏南的。【探究总结】图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1)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可以概括为:“地球公转使其移”。移动规律如下图:(2)口诀法识记风带、气压带移动规律。“点北带北,点南带南”(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风带、气压带北移;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风带、气压带南移)。【探究训练】1.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读图完成(1)、(2)题。(1)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黄赤交角的存在 B.高低纬地区的气压差异 C.地球的自转运动 D.正午
12、太阳高度的变化(2)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A.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步 B.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C.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相反 D.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解析】(1)选A,(2)选B。第(1)题,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发生南北向的周期变化,使得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发生南北向的周期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向北半球,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向北移动;反之向南移动。图中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2.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盛行西北风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 D.3040盛行西南风(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7月、夏季 B.乙表示7月、夏季 C.甲表示9月、秋季 D.乙表示1月、冬季【解析】(1)选D,(2)选B。从甲图中判断,气压带、风带南移,表明此时北半球为冬季。010N盛行东北风,10N20N盛行东北风,20N30N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30N40N受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南风。乙图气压带、风带北移,表明此时北半球为夏季。【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