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肇庆地理学科委2017年高考高三地理学习资料汇编六、自然地理事物的演化、形成过程成因分析自然地理过程是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下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自然地理过程有部门自然地理过程和综合自然地理过程,气候形成和变化、河谷发育、水文过程、土壤发育和植物群落发育等属于部门自然地理过程,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则属于综合自然地理过程。一、高考试题再现1、试题(2014年高考文综广东卷)(32分)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
2、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珠江流域示意图(图12)。 图12(4)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8分)2、材料处理:珠江水系,我国南方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低纬。珠江三角洲。3、问答链接:“八口入海”特征是河流特征,这里考河流特征的形成过程。用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思考。4、调用模板,编写答案:“八口入海”特征是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下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可从地形、气候、水文等地理要素方面去编写。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丰富;支流流域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泥沙含量多;珠江入海口处地势低平,海水顶托,水流速度慢;珠江干流河道短,加多了入海口。5、参考答
3、案地势低平有起伏,导致水流分散;海水顶托、流速慢,河口段泥沙容易沉积形成沙洲,导致河流分叉;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易泛滥分叉;地转偏向力影响。二、思维模板构建对自然地理事物的演化、形成过程成因分析试题,可这样构建模板:对成因类过程题,用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思考,按要素去编写答案。主要要素有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思考时可都考虑到,但答案编写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对有时间关系的成因类过程题,同样用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思考,只是要考虑要素的参与前后关系。例一:1、试题: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2016年新课标文综高考试题)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
4、船沿内格罗河(图6)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图6(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8分)2、参考答案;(1)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4分)气温高,降水多,湿度大,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4分)(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量小;(2分)水网稠密,水运便利;
5、(2分)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2分)对雨林环境破坏大。(2分)例二: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3年新课标II文综高考试题)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2、参考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过
6、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2分) 沼泽萎缩。(2分)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4分)三、试题解析突破对自然地理事物的演化、形成过程成因分析综合题,可以按下述过程完成答案。例三:(2016上海卷)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场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37.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
7、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4分)1、材料处理,信息提取:地形:南、北两侧秦岭山区、黄土高原。气候:每年7、8月暴雨多。水文:南、北两侧支流分布,水流情况。生物、土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2、问答链接:泥沙多,河道淤积严重。从整体性分析泥沙多的形成过程。3、调用模板,编写答案: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下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本题用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思考,按要素去编写答案。主要要素有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答案编写要充分用到材料。参考答案;37、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渭河南侧:多发
8、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四、精选试题1.(24分)(2014年新课标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下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参考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2分)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2分)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处
9、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 较大。(2)(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2分)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分)试题分析:(1)读图分析,图中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河流从山上流下注入湖泊,携带的泥沙在湖泊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在地表。错那湖水位低,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 较大。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说明沙源近。所以大风吹起的沙尘只能是东北岸湖底露出地表的泥沙或河口处河滩出露地表的泥沙。(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河底、湖底水浅处泥沙才能露出地表。这
10、种季节性出露的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冬春季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在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所以易起风沙。2、(2004年全国文综卷第36题) 图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参考答案;(1) 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图示区域是中亚的咸海
11、周边地区可以从湖泊的轮廓及注入河流判断,也可以根据该区域的经纬度位置来判断。中亚地区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河流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使环境更加恶化,如垦荒极易导致土地沙化,引用河水灌溉,导致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从而使得湖水的盐度增加,这也是该地区盐尘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3(22分)(2014年新课标II)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
12、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试题分析:(2)含沙量大小受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的影响。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流速快,侵蚀强,水土流失严重,使河流含沙量大;
13、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主要表现为流水沉积,水土流失少,含沙量小。(3)联系题干材料分析,结合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分析。从鱼类的生长环境分析,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从鱼类的饵料分析,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少;鄂毕河流域水土流失较少,河流中营养物少,导致河口营养物质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较为贫乏。五实战演练(各位老师也可自己选择相关试题)读我国部分区域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4年 长沙重点中学4月联考)材料一: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
14、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有来自于祁连山北坡的碎屑物质。(1)说明阿拉善高原沙漠的沙土被搬运到黄河三角洲的过程。(8分)(2) 近年来河套地区因土地利用不当产生了土地退化现象,简述其形成过程。(6分)学生演练:1、材料处理,信息提取:2、建立问答链接:3、调用模板,编写答案:参考答案;(1)西北风(沙尘暴)将粉尘继续向东(东南)方向搬运(2分),途中受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被沉积在黄土高原(2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被冲刷至黄河(2分);泥沙被黄河携带至河口,由于流速减慢,泥沙逐渐淤积形成三角洲(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 该地灌溉土地多采用大水漫灌方式,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盐分被带到土壤表层,水分蒸发后,盐分在地表积累,发生土壤盐渍化,进而造成土地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