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布》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708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布》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发布》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发布》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发布》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发布》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发布》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发布》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发布》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发布》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发布》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发布》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生物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第5章第7章(50%)必修第1章第2章第1节(5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

2、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导致纯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B.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性状,但只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C.蓝藻细胞中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但不一定改变生物性状2.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发生变异前如甲图所示,发生变异后如乙、丙两图所示,则形成乙、丙变异的过程分别是A.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B.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C.染色体数目增加、染色体数目减少D.染色体数目减少、染色体数目增加3.某一种群中,基因型为EE的个体有4000个,基因型为Ee的个体有3000个,基因型为ee的个体有3000个。该种

3、群迁移到一个孤岛上生存、繁衍。群体自由交配,不考虑突变,没有迁入和迁出,e基因在初始时的频率和自由交配两代(假设子代都存活)后的频率分别是A.0.45、0.55 B.0.55、0.55 C.0.45、0.45 D.0.55、0.454.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变异的利与害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B.共同进化指不同物种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可以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物进化的方向5.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I、II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c基因中碱

4、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C.I、II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6.下列有关多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3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B.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先天性愚型等都是多基因遗传病C.多基因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和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的特点D.多基因遗传病可以通过观察胎儿体细胞组织切片来确定7.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可获得单倍体植株B.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C.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

5、减数分裂D.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8.用纯种的高秆(DD)抗锈病(TT)小麦与矮秆(dd)易染锈病(t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A.此育种方法可以获得具有新性状的植株B.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基因型为dTC.通过过程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而且能稳定遗传D.如果F1自交,那么F2矮秆抗锈病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9.下图是四种生物的体细胞示意图,图甲、乙中的字母代表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图丙、丁代表细胞中的染色体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细胞一定处于有丝分裂

6、后期 B.图乙所示生物是单倍体生物C.图丙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D.图甲、丁所示生物可能是多倍体生物10.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相关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相关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下。若I3无乙病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104。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I2和I4基因型一定相同C.若II5与II6结婚,生一个同时患甲,乙两病男孩的概率为1/128D.若II7与II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该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1/6000011.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含

7、有一个染色体组B.一般情况下,二倍体和多倍体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C.单倍体植株长得粗壮,多倍体茎秆一般比较弱小,D.多倍体就是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体12.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隔离必然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C.基因型为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大于a的基因频率D.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是生物发生进化的重要原因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C.组织液是

8、机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总是在不断变化的14.图1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活在图1乙中的细胞可能是血细胞或毛细血管壁细胞B.如果图1中过程6受阻,则甲中的水分会增加C.图2中过程只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参与D.图2中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的排出15.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 B.H2O2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葡萄糖、氨基酸16.下列有关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

9、和系统的活动B.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大大改变内环境的pHC.呼吸速率的快慢与O2有关而与CO2无关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碳酸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pH无明显变化17.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外界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B.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就是使血液成分保持不变C.正常体温始终接近37,与气温变化关系不大D.运动员在跑完马拉松全程时,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18.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暴露其屈腿反射的反射弧(如下图),图中的1、2、3表示神经元,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位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1属于传入神经元B.在正常情况下,神经元3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刺激3的神经纤维可

10、引起后肢屈腿,属于反射活动D.刺激3的神经纤维可观察到后肢屈腿,而无电位变化19.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K+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20.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刺激效应器就不会做出反应B.单细胞原生动物对刺激也能发生反应,这种反应属于反射C.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D.最简单的完整的反射活动依靠一个神经元就可以完成21.下图表示

11、人体神经元的结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II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B.神经冲动传到III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C.III合成的神经递质都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D.突触一般不含有I部位的结构22.神经元中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K+运出神经元和Na+运出神经元均为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主动运输B.温度和蛋白质抑制剂均影响神经元吸收K+的速率C.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神经元不影响Na+进出神经元的速率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需要载体蛋白协助23.考场上,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大脑皮层

12、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A. B. C. D.24.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生物膜的功能特性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且神经递质的释放消耗能量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25.右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神经递质能与结构结合,发挥作用后,会被相关的酶分解二、非选择题:本题包

13、括6小题,共50分。26.(10分)下图是患有甲(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为常染色体遗传病)、乙(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已知I2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 ,表示 ;等位基因A、a和B、b的遗传符合 定律,理由是 。(2)III1的基因型为 。II1和II2再生育一个患甲、乙两病男孩的概率是 。(3)若III4与一位表现正常的女性(其父亲患乙病,母亲患甲病)婚配,为了提高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他们向医生进行咨询,医生建议他们生育 (填“男孩”或“女孩”),理由是 。27.(6分)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

14、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为某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的三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组育种方法是 ,F2所得矮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 。(2)B组所运用的育种方法涉及的遗传学原理有 ,F2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3)C组是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植株的一组,理由是 、 。28.(7分)科学家将某品系的果蝇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饲养在甲、乙两个箱子中。甲组喂养淀粉类食物、乙组喂养麦芽糖类食物,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条件一致;经过十代后,甲组果蝇(甲品系)体色变浅,乙组果蝇(乙品系)体色变深,再混合培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

15、。回答下列问题。(1)经过十代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 ,从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由于食物的差异与选择不同,导致 向不同方向积累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差异,即发生了进化。(2)甲、乙品系果蝇之间虽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体色偏好,但仍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则甲、乙品系果蝇 (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物种,判断的理由是 。(3)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若取大量的甲品系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长翅果蝇和100只残翅果蝇,则理论上,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 。若将该群体置于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残翅果蝇的比例会

16、上升,这是 的结果。29.(10分)下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A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是 。(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 。(3)体液包括 两部分,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从 中获得氧气和养料。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血浆的 和理化性质来反映。(4)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渗透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C内的渗透压。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5)血浆中调节pH相对稳定的物质有 等,当各种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在这些物质的作用及机体的调节下,主要通过 (器官)将

17、多余的酸、碱排出体外。30.(8分)下图为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图甲种的感受器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A和B两个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次数分别是 、 。(2)在图乙中,静息状态下,Na+由神经元排出的方式为 。(3)图丙为 的结构模式图,在图中结构6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31.(9分)下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材料: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被破坏

18、)。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只在神经元A上完成):先用剪刀在神经元A的 将其剪断;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元A上的实验位点 ,若 ,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 ,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次,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特点为 ,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 1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