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639KB ,
资源ID:296540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9654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34讲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34讲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34讲宋明理学|知识体系|学法指导|(1)把握一个“核心”:理的存在。(2)注意三个“阶段”:开创于北宋,成熟于南宋末期,发展于宋明陆王心学。(3)理解两种“途径”:“格物致知”和内心反省。素养热词三教并存的思想文化;思辨化、哲学化、世俗化的理学思想。一、程朱理学1背景:儒学危机。(1)客观上:儒学受到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2)主观上:儒学的自身缺陷。儒学自

2、孔子以来主要探求人间的道德和秩序,注重人间世界,而忽视了对天地万物本原和宇宙规律的探讨。2内容主张代表宇宙观伦理观认识论二程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掌握天下之理朱熹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3.影响(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

3、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魏晋玄学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此时期,一些士人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转而重视对老子庄子和周易“三玄”的研究。玄学是把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哲学结合起来,形成的新道家学说,是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主观唯心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理和理学“理”在唯物主义哲学中一般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原理;在唯心主义哲学中,主要是指抽象观念、精神实体。理学是儒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融合佛、道思想而进行的自我完善与调整。理学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儒学与时俱进的特点,也充分证明了儒学强大的生命力。孔孟之道“孔孟”并提,是取其思想的一致性。由于二者核

4、心思想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南宋大儒朱熹在编注儒家经典时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在一起,称四书章句集注,认为它们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理念。后来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孔孟之道”也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代名词。二、陆王心学1人物(1)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核心思想:“心即理也”。“理”就是内在的“心”,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求“理”的方法(方法论):“发明本心”。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2)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心即理”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头脑中固有的;心是第一性

5、的,物是第二性的“致良知”认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良知(即天理)是每个人心中所固有的, 但容易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的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2.影响(1)陆王心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肯定普通人生活欲求的正当性,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2)陆王心学强调人的自觉精神,否定古代经典的绝对权威,客观上冲击了正统儒学的影响,冲破了理学的思想禁锢,对晚明思想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3)陆王心学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成了之后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二者都属

6、于唯心主义,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前者偏向外在的客体性,后者偏向内在的主体性。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转变,说明理学已走向极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志士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是比“修身齐家”更大程度的价值实现。将个人的才华、学识贡献给国家、民族和人民,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也是一种使国家民族纵然处于苦难境况而终能屹立不败的精神凝聚力。主题一|哲思明理的宋明理学(一)唯物史观宋代理学兴起的条件史料“三教合一”解读该图为明朝画家丁云鹏(15471628年)的想象画三教图。画中的孔子、老子、

7、红衣罗汉共同坐于树下探究玄理。这一情景正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者推崇“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的理念。此画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儒、道、释“三教合一”(或明朝时本土的儒道与外来的佛教和谐共处)的思想状况。|历史解释|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1)政治条件:经历唐末五代的分裂动荡,纲常松弛,道德式微(传统伦理道德遭到破坏),不利于国家大一统;为巩固政治局势、整顿人心,统治者重文轻武,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有利于儒学的发展。(2)物质条件:理学的兴起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宋代一统政局后,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为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理学的兴起是儒、佛

8、、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结果。中国思想史在唐代中后期形成一个重要转折,韩愈提倡儒学道统,打破了三教并盛的局面。宋代儒学为了与封建统治相适应,将儒学道统作为其承续的对象。(4)理学也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北宋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求义理,这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二)史料实证程朱理学的特点史料朱熹玉山讲义载: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张载在西铭中提到

9、: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摘编自中国古代思想政治史探究根据史料,概括宋代朱熹、张载思想的主要特点。提示注重通过研究获取真知;重视道德修养,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历史解释|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1)儒学思想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儒学思想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具有思辨性。传统的儒学思想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由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最终变成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

10、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更多地借鉴、吸收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并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从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三)史料实证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史料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王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王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

11、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摘编自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派思想家观点的不同。提示程朱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程朱主张探究外物,王阳明强调内心自省。|历史解释|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项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理学思想“理”是万物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方法论强调“格物致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道德观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相同点本质都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内容都继承了孔孟“仁”“礼”,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影响都有助于

12、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对应训练1(2019届安徽马鞍山三模)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C动摇社会等级观念 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解析:选B王阳明的“心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更新,是继承与发展,仍是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项错误;王阳明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提出人人皆可为圣人,这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故B项正确;王阳明的心学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社会等级观念,而不是动

13、摇了社会等级观念,C项程度过重,错误;心学并未批判君主专制统治,而是维护封建统治,故D项错误。主题二|宋明理学的影响唯物史观影响深远的宋明理学史料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心理之理混为一体。朱子的穷学问也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目中的伦理和道德。理学家的思想因其目的是“卫道”,表示其文化的保守性格他们的思想将人欲与天理对立,抹杀个人私利观,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统治的基础,其影响所及达几百年。今日中国之民法未尽展开,仍有以道德观念代替法律的倾向,也不能与宋儒无关。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探究根据史料,指出学者黄仁宇认为理学的一系列缺陷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怎样的特点?根据史料,归纳理学

14、对后世的影响。提示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性格保守。影响:为皇权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封建道德代替法律,影响了中国近代法制化的进程。|历史解释|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影响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极影响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15、,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夸大了“心”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之风。对应训练2(2019届四川遂宁三模)张载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夫之赞曰:“往圣之传,非张子其孰与归。”材料反映了()A社会道德环境的恶劣B儒家批判佛道思想的文明交融C重建儒家正统的艰难D宋儒重建儒家信仰的文化自觉解析:选D材料提及宋代复兴儒学的主张而未提及主张产生的背景社会道德环境恶劣,故A项错误;张载提及儒生的历史使命感,未提及儒生对佛道的态度,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宋儒复兴儒学的志向,未提及重建儒学过程的艰难,故C项错误;张载强调儒生的历史

16、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反映了宋儒重建儒家信仰的文化自觉,且此观点得到王夫之的认同,故D项正确。|A组|1(2019年全国卷,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解析:选B道家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但材料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相通之处而非和谐共处,故A项错误;此诗的大意是,闲暇的时候事事都从容自在,睡觉醒来太阳已高高升起了。静观万物,都能体会到悠然自得,人们对四季中的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

17、样的。我所遵从的“道”,通着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而我所思考的事,像风云变化那样一刻不息。富贵贫贱都能保持本心,男儿能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英雄了。因此,此诗体现的主旨是人与万事万物的理都是一样的,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静观其变、悠闲自得而非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故C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思想主张,而程颢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故D项错误。2(2014年全国卷,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18、解析:选C由材料可知,唐高祖认为自己是老子的后裔,故把老子置于孔子之上,武则天却把佛教置于道教之上,而唐武宗则大规模“灭佛”,由此来看,儒家思想的政治地位相对比较稳固,没有太大的起落,故C项符合题意;皇帝个人的行为会影响宗教的兴衰,A项中“决定”说法错误,排除;武则天时期佛教的地位就超越了道教,故B项错误;佛教兴盛时期是有强大的社会基础的,故D项错误。3(2014年全国卷,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解析:选D宋明理学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即认为人的本质都是善良的,但由

19、于后天环境的影响,人同时也有恶的一面,因此要求人们应泯灭自身的贪欲,追求至善至美这一人生的最高目标,故选D项;本质是善是孟子的观点,本质为恶是荀子的观点,非善非恶是佛教的观点,故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组|1(2019届四川宜宾一模)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A儒学正统地位被削弱 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解析:选C石窟属于佛教建筑,题干中石窟的修建反映出佛教影响范围扩大,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在题干中均不能反映,排除。2(2020届江西南昌摸底)朱熹晚年受到韩胄排斥,其学说被视为“

20、伪学”,遭到禁止。但后来朱熹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元代恢复科举后,朱学被定为科场考试的内容,在明清两代朱学被列为儒学正宗。这主要是因为朱学()A不断发展创新 B取代佛道正统C顺应人性民心 D迎合统治需要解析:选D由材料朱熹的理学从被视为“伪学”到被列为儒学正宗,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朱熹的理学迎合了统治的需要,D项正确;不断发展创新并不是被统治者定为官方哲学的原因,A项错误;佛道思想一直未成为正统思想,B项错误;朱熹的理学思想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并没有顺应人性民心,C项错误。3(2019届山东青岛一模)朱熹曾说:“某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出入时无数文字

21、,事事有两册。”他的这种读书经历()A导致了主流意识的混乱B反映儒学开始走向衰落C践行了知行合一的主张D为理学的发展做了铺垫解析:选D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一直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故A项错误;宋朝以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开始走向衰落”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及了朱熹“知”的方面,没有提及其“行”的内容,且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故C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朱熹对书籍的涉猎非常广泛,这就为他以后提出“格物致知”做了铺垫,故D项正确。4(2019届博雅闻道第二次联合质量测评)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来追求成圣成贤,当国家危难时,他们舍生取义,毁家纾难。据宋季忠义录,南

22、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成为官方学说B民主意识的萌发C三教融合的趋势显现D理学思想的影响解析:选D儒学从西汉时期即为官方学说,故A项错误;南宋时期没有“民主意识”,故B项错误;三教融合的趋势显现是在南北朝时期,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错误;由材料“当国家危难时,他们舍生取义,毁家纾难。据宋季忠义录,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可知,理学能够增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故D项正确。5(2019届湖南长郡中学第三次调研测试)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A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B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C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D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解析:选C宋明理学仍是儒学范畴,是儒学成熟的体现,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王阳明倡导“致知格物”,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并结合所学可知,“正”在社会的体现是伦理纲常,故C项正确;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而非通过发奋读书明理匡世,故D项错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