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化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热点 寻突破 主题七 (专题提升)史观、史学研究与高考命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611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热点 寻突破 主题七 (专题提升)史观、史学研究与高考命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优化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热点 寻突破 主题七 (专题提升)史观、史学研究与高考命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优化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热点 寻突破 主题七 (专题提升)史观、史学研究与高考命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优化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热点 寻突破 主题七 (专题提升)史观、史学研究与高考命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优化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热点 寻突破 主题七 (专题提升)史观、史学研究与高考命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优化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热点 寻突破 主题七 (专题提升)史观、史学研究与高考命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优化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热点 寻突破 主题七 (专题提升)史观、史学研究与高考命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主题七史观、史学研究与高考命题热点专项练1(2015广东深圳一模)史学发展与现实脉搏息息相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作春秋)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材料二伏尔泰最早开始运用“历史哲学”一词,他认为人们对于历史不应该以堆积史实为能事,还应该达到一种哲学或理论的理解。人类历史在不断前进,社会在不断发展,而这与神的意志毫不相关。据张广智西方史学史整理材料三(新通史)最主要之任务,尤在将国史真态,传播于国人之前,使晓然了解于我先民对于国家民族所已尽之责任,而油然兴其慨想,奋发爱惜保护之挚意也。钱穆(1937年)国史大纲引论材料四汤因比

2、在历史研究中提出:历史创作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系统比较近6000年来的人类历史,揭示诸种文明形态及其起源、生长、衰落、解体的一般规律,创建出一种新创的历史哲学体系,即文化形态理论。对西方文明的前景,他始终保留希望。据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整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孔子作春秋的政治目的。(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伏尔泰开始运用“历史哲学”一词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他摒弃神学史观的价值何在?(3)根据材料三,钱穆认为“新通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不得照抄材料原文)分析其时代意义。(4)根据材料四中汤因比的文化形态理论,列举两个可以成为被研究对象的文明。结合二战后的史

3、实,说明汤因比对西方文明仍抱希望的原因。解析第(1)问,据题目要求,该问分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是从制度变革和政局形式两个方面分析时代背景,二是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其政治目的是维护周礼。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伏尔泰为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这一关键信息可判断;第二小问从史学价值,结合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从解放思想、反对封建专制、成为资产阶级思想武器等角度进行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从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等方面分析其核心价值;第二小问,据材料所提示的1937年,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急需激励国人抗日精神等方面来分析其时代意义。第(4)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以将拥有悠久

4、历史且为后世所延续的文明作为研究对象;第二小问,汤因比对西方文明仍抱有希望,说明西方文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依然拥有发展的活力,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从这一角度出发,其实质就是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的表现。答案(1)目的:力图维护周礼,恢复正常的统治秩序。背景:分封制逐步瓦解,宗法制遭到破坏;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局混乱。(2)思想:理性主义。价值:解放思想,使史学完全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反封建专制,使史学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强有力的思想武器。(3)价值:培养民族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意义:在日本侵略加剧、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激励国人奋起抵抗,积极投身于爱国救亡运动。(4)对象:希腊文

5、明、中国文明。原因: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可回答战后资本主义新发展的相关史实);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可回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等相关史实);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2015山东名校调研)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

6、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

7、“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崔之元大分岔:中国、欧洲与现代世界经济的形成材料三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这种史

8、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信息归纳;第二小问,“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是指欧洲对亚洲的殖民侵略,其途径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从材料二信息中,可以看出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降低了英国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节约了土地,提供劳动力。第(3)问,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角度,联系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圈地运动、文艺复兴以及经典力学等回答。第(4)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二联系角度判断;第二小问,据全球史观的概念以及材料一、二的内容,可以看出其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的特点。答案(1)因素:欧洲从亚洲获取了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途径: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活动(扩

9、张、掠夺)。(2)条件:降低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节约了土地,提供劳动力。(3)现象: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经典力学等科技进步。(4)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特点:整体性或全面性。3(2015广东五校协作体联考)从“西欧中心史观”到“全球史观”,使世界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19世纪中期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说:“现在的欧洲文明,仅仅是以现在人类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而已。所以,现在世界各国,即使处于野蛮状态或是还处于半开化地位,如果想使本国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

10、论的标准。而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材料二20世纪下半期,以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为代表的史学家,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问题,他认为:“全球史观就是载着读者登上月球,观察地球的全貌或一个整体的世界。这个整体并非世界上各种文明的总和,而是专指那些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和运动,人类历史上那些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事件及运动,从而把人们的视野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带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而是人们更关注整个人类,而非局限于东方人或西方人。”材料三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

11、,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观?我们应如何看待文中作者的这种观点?(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分析抗日战争的影响。(3)概括我国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的国内、国际背景,并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向现代化迈进的举措。(4)综上所述,概括指出全球史观的含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信息判断所用史观;第二小问,结合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对欧洲文明应该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评价。第(2)问,从材料二可知判断研究方法是全球史观,结合抗日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加以说明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从我国“现代化史观”提出的时代是80年代

12、,结合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和国际史实概括背景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我国80年代以来政治民主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史实,说明我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举措。第(4)问,综合三则材料归纳全球史观的含义,注意概括出关键词“一个整体”,“打破民族和区域的限制”,“各种文明的发展与交往”。答案(1)史观:“欧洲中心论”或“西欧中心史观”。看待:作者的认识片面扩大欧洲文明的作用,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看待欧洲文明的作用。既要看到欧洲文明的确为人类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不应该否定其他地区文明对人类的影响。(2)影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3)背景:国内:

13、纠正“左”倾错误后,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国际: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化趋势的影响。举措:政治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并逐步完善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确立“依法治国”的国策。经济上,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4)含义: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打破民族和区域的限制,看待各种文明的发展与交往。4(2015广东汕尾调研)同一历史现象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是英国企业家释放出了蕴藏在蒸汽与煤炭之中的无穷威力。工厂、铁路和舰炮给予19世纪的欧洲和英国人统治全球的能力,而飞机、电脑和核武器则使他们20世纪的

14、接班人巩固了这一统治地位。当20世纪缓缓过去,日本作为一个大国崛起,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在21世纪早期,它将是不可回避的。中国的经济规模每6年就会翻一番,在2030年以前,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伊恩莫里斯西方将主宰多久材料二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的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欧洲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结束。到大战结束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一削弱

15、过程。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认为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主宰世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一与材料二论述历史的角度有何不同?(2)试从材料二的角度,简述欧洲这一时期“成为全球主人”的表现及其原因。(3)综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请以史实说明这一格局至今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信息“工厂、铁路和舰炮”“飞机、电脑和核武器”分析作答;第二小问,紧扣材料一、二判断角度。第(2)问第一小问表现注意所给的时间限定即1763至1914年,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原因注意结合相应史实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据所学

16、可知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第二小问,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注意以苏东剧变为节点,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回答变化。答案(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或答“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不同:材料一是从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论述的;材料二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论述。(2)政治上:表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洲列强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或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原因:殖民扩张。(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的角度出发,若答“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也可)经济上:表现:以欧洲列强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和殖民贸易的发展。文化上:表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和运动兴起。(凡符合“欧洲先进思想文化及科技对世界的影响”这方面表现的答案均可得分。)原因: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和世界联系的加强。(注:本题分值较大且内容宽泛,评卷可以采分点为准,形式不做严格要求。)(3)格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变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日本、中国以及欧盟的实力不断发展壮大;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