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山东)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题(含解析)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岳麓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595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山东)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题(含解析)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届(山东)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题(含解析)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届(山东)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题(含解析)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届(山东)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题(含解析)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岳麓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届(山东)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题(含解析)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岳麓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3届(山东)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题(含解析)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岳麓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3届(山东)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题(含解析)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岳麓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莆田月考)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下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2(2012北京朝阳统考)“蜀人以铁钱重,私为文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其中反映出了()铁钱使用不便是交子出现的诱因交子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票据是唐宋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官府发行管理保障资金周转需要A BC D3唐朝前期的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下列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A. 天子至尊,皇权至上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C“夜市直至三更

2、尽,才五更又复张”D“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4.以下两段材料记载的商业状况,最早出现的时期是()A秦汉B隋唐C两宋D明清5宋仁宗景佑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煕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材料说明()A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被停止了C城市职能发生了变化 D商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了6(2012惠州调研)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爱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理想7“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

3、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日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衔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8明清小说拍案惊奇中描写了一位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A削弱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制约工商业扩大再生产C扩大了手工业产品的市场D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9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重视塞防忽视

4、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10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变”。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B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C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有较大进步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11(2012潍坊质检)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驰,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12(2012广州质检)任何经济现象都是一个过程,不会突然发生,也不会蓦然地消灭,必有它的

5、继承性和发展阶段性。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却步履维艰。其原因是()A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束缚B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闭关锁国阻碍了商品输出D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企业破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里坊,或称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存在。诗郑风将仲子有“将仲子兮,无逾我里”之句,毛传曰“里,居也”。西汉长安城,则划分为160里,且“室居栉比,门巷修直”。此后,里坊制度日益完备,至隋唐长安城达到鼎盛。这时,在城市结构上,里坊整齐划一,“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诸坊“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

6、之有也”。在市民生活上实行严格的“夜禁”制度,即“昏而闭,五更而起。”对于“诸犯夜者,笞二十”,甚至曾出现“中使郭里曼酒醉犯夜,杖杀之”的现象。朱熹对唐代的里坊制度甚为赞赏,说:“唐宫殿制度正当甚好,居民在墙内,官街皆用墙,民出入皆有坊门,坊中甚安。”材料二唐代宗大力二年(767)五月,下发“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的诏令。唐德宗贞元四年(788)二月,再次下诏:“京城内庄使界诸坊墙,有破坏。宜令取两税钱和雇工匠修筑。”唐文宗太和五年(831)有左右巡使上奏说,长安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唐末的长安崇仁坊,更是“一街辐辏,遂倾俩市,夜昼喧呼

7、,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三宋东京城以“南河北市”的街市最为繁盛。“南河”主要是指沿汴河一带的街市,计有果子行、肉行、米行、面行、菜行、蟹行、炭行等160多行;“北市”的范围大致从皇城东至马市街一带。街市楼阁普遍出现,如宋仁宗景佑三年八月三日诏曰“天下士庶之家,凡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之处,毋得为四铺作及斗八。”东京城中除了中书省、都堂及枢密院保留在皇城内之外,其他众多的中央机关则安排在皇城前南北御街两侧的街巷中。北宋官员也散居在民间,有住城内者,还有移于城外者。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提取有关里坊制度的信息。(7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唐中后期里坊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材料

8、一、二,分析里坊制度的影响。(7分)(3)与材料一中的长安城相比,材料三中的东京城出现了哪些特点?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其原因。(6分)14(2012西安月考)诗歌记录着时事,反映着社会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唐)李白估客乐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唐)王建夜看扬州市 材料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唐)张籍野老歌材料三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杂赋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

9、贾客沉其艘。(宋)王安石收盐材料四大妇弓弹中妇绩,绿鬟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正高。(清)棉布遥(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8分)(2)从材料三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面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政府依旧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6分)(3)材料四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阻碍它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答案及解析1【解析】材料中带“贝”字的几个字体的含义,均与交换行为有关系。【答案】D2【解析】考查古代中商业经济。关键信息:文券、交子、钱重、便贸易。交子出现于宋代,项无从体现。【答案】A3【解析】A项与材料中的经济现象无直接关系。B、C

10、项中的“草市”“ 夜市”的信息和题干的意思不符。故选D。【答案】D4.【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和“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说明当时的市和坊的界限已经被打破。这应该发生在宋代。【答案】C5【解析】材料反映了政府放宽了对市的管理,“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说明城市的职能发生了转变。【答案】C6【解析】市井俗人是指城市市民阶层,其力量的壮大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C7【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状况。根据材料信息分析,描述了丝绸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商人活动频繁,商品经济活跃的情况。从材料“其繁阜喧盛,实为邑

11、中诸镇之第一”分析属于市镇繁荣的景象,应选D项。材料中没有限制“市”的信息,排除A。唐代的草市在州县城以外的水陆交通要道,或关津驿站所在之地形式的集市,称草市。材料中没有反映相关现象,排除B。材料中没有叙述突破空间限制的例子,排除C。【答案】D8【解析】本题考查了制约明清工商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所学主要有: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推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闭关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传统观念;等。分析材料中“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可以了解到当时商人通过经商致富,把当官显耀作为重要的人生目标,这种传统观念严重制约了商人们在工商业上的扩大再生产。【答案】B9【解析】西方选择了海洋,指新航路开辟后,西

12、方国家通过海上路线,疯狂对外殖民扩张。中国选择了陆地,则指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格限制外国人来华,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答案】C10【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根据题干“近代的前夜”是指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选项D中体现的现象是大户出资、雇佣小户的现象,大户给小户报酬的雇佣生产关系。其余选项在封建社会时期也能体现。【答案】D11【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自然经济的解体。题干中强调的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工业文明是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基础。A、C、D项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解体,占绝对优势,重农抑商政策仍是主要政策。【答案】B12【解析】本题实质考

13、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夭折了,B、D不可能是其发展缓慢的原因,C是A的表现。【答案】A13【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提取“基层居住单位”、“先秦时期”等信息和对城市结构市民生活介绍的信息概括回答。第(2)问变化可从三个时间段对坊市墙舍破坏、时间禁限被打破的信息回答。影响从有利于管理又利于生活的方面回答。第(3)问特点从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繁盛、官民居住一起等方面回答。原因联系经济发展,人口增多。【答案】(1)是古代城市基层管理的基本制度;先秦时期出现,唐朝时期达到鼎盛;城市布局整齐划一;实行严格的夜禁制度。(2)变化:打破了整

14、齐的布局,出现了沿街设店的现象;夜禁制度被打破。影响:有利于规范市场管理、防范盗贼;但给市民生产、生活及人际交往带来了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3)特点:打破了市与坊的界限,沿城的街市繁荣;街市中楼阁普遍出现;官民杂居。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14【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基本情况可从“海客”、“远行役”、“夜市”、“高楼”等信息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政治经济现实可从农民“家贫”、“税多”分析,商人可从“养犬长食肉”分析。第(2)问信息提取“草市”、“盗贼”概括,政策联系重农抑商,原因结合小农经济的历史地位回答。第(3)问历史现象结合商品化、资本主义萌芽回答。根本原因结合封建统治的腐朽回答。【答案】(1)材料一:唐朝时,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了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水上贸易发达;出现不受时间限制的夜市;酒店和娱乐业兴旺。材料二:农民赋税负担沉重,贫富分化加剧;农民陷入困境,逃入山中,垦山为田;富商生活奢靡。(2)信息:商品经济渗入农村,出现草市;富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政策:重农抑商。原因: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基础。(3)现象:商品经济发展,包买商打入生产领域,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统治。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