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五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8课标全国)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形成。材料反映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欧美国家试探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中共中央的态度有两层信息:一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二是按照自己的需要确定建交的时间,两层信息的共同点就是独立自主,故A项正确;当时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只是试探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尚未放弃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也未形成具体的针对即将成立的新政权的外交政策,故B、C两项错误;新政府需要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只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故D项错误。答案:A2.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B.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C.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的遗留问题D.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
3、关系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在处理同印度、缅甸等邻国以及亚非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中提出和完善的,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3.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声誉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D.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地位解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巩固、加强中苏友好合作,巩固新政权。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有利于巩固新生的政权。故选D项。答案:D4.有西方报
4、纸说:“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消除了国外人们头脑中一个好战的中国的形象。他的发言代表了亚洲人的声音经过这次会议,也架设了中、美官员双方接触的桥梁。”此会议应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日内瓦会议期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符合题干主旨,故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5.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解析:周恩来提出
5、的“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内涵,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6.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解析:从材料看,参会者是亚非国家而没有西方国家,1955年在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符合这一要求,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亚非
6、会议的要求,故错误。答案:C7.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时间“1960年”。A项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可直接排除;美苏两国此时仍处于争霸时期,两国间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C项亦可排除;欧洲共同体作为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它的成立虽冲击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但社会主义仍是它们共同的敌人,D项亦可排除。由于1958年之后中苏关系逐渐破裂,中国调整
7、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8.在19611962年的第二次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一方面支持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走美苏之间的中立道路;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法国等欧洲国家与美苏保持距离。这一做法()A.维持了“印度支那”地区的长期稳定B.使中国在西欧赢得了广泛的盟友C.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D.发挥了大国应具有的政治影响力解析:材料说明中国一方面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同时积极争取欧洲国家与美苏保持距离,体现出作为大国的重要影响力,D项正确;A项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影响;B项中“广泛的盟友”说法不符合史实;巩固社会主义阵营不符合材料中与法国等关系的发展,C项错误。答案
8、:D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B.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的主要建交对象C.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D.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解析:20世纪70年代在非洲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项正确。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主要建交对象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B项;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排除C项;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中没有非洲国家,排除D项。答案:A10.“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
9、,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文字出现在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反映了美国()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B.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C.继续阻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返回联合国D.准备调整对华政策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1970年美国总统在外交政策咨文中试图缓和与中国的对抗关系,准备调整对华政策,这一变化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故D项正确。A、B、C三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故错误。答案:D11.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冷静而现实地写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收益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材料表明()A.美国已丧失了经济大国的地位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
10、.中国是美国主要的竞争对手D.美国应该承认中国的地位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应该变成零和游戏”,可知基辛格主张美国政府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故选D项。答案:D1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1972年2月,此时,中美关系已经缓和,但是,两国依然存在分歧,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而且两国没有结成“同盟”。因此,C项正确,A、B、D三项错
11、误。答案:C13.有学者说:“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两个国家都陷入了不安全的困境中,都无法独自应对同一个庞大的敌人,于是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反映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是()A.共同的战略、安全利益需要B.中美已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C.中国多边外交活动初见成效D.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需要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中、美两个国家都陷入了不安全的困境中,都无法独自应对同一个庞大的敌人”,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出于共同的战略、安全利益需要,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故A项正确;中美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仍然存在,故B项错误;中国多边外交活动初见成效
12、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故C项错误;中美两国改善关系主要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需要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答案:A14.20世纪70年代,日本民间兴起“熊猫热”“茅台热”“京剧热”“杂技热”,“日中永世友好”“日中不再战”逐渐成为日本对华舆论的主流。据此可知()A.中日经济交往升温促进文化交流B.邦交正常化促进经济文化交流C.经济文化交流为邦交正常化创造条件D.中国改革开放扩大了国际影响答案:B15.下表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关于美国报道的不同态度文章数量统计表。该表可以说明()1960年第一季度1975年第一季度1985年第一季度积极报道0251消极报道3238188中性报道1
13、610224A.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新闻报道B.国家实力成为新闻报道的基础C.新闻报道追求客观性和时效性D.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观念消除解析:题干信息“1960年”“1975年”“1985年”关于美国的积极报道越来越多,消极报道总体减少,结合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了新闻报道,故选A项。答案:A16.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无知”“好战”;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B.随着中美关系改善,美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加深C.
14、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D.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力在增强答案:B17.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答案:B18.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C.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答
15、案:D19.阅读下图所示中国外交活动。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A.推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B.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答案:A20.新时期邓小平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这主要说明我国在外交上()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C.积极与第三世界结盟D.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解析:题干材料“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说明中国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3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
16、,完成下列要求。明清以来中国部分国礼一览表时间礼物说明14051433年郑和代表皇帝,“赏赐丝绸、金银、瓷器等珍贵礼品”;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四夷归附、万国来朝”,“贡品”包括象牙、宝石、珍禽异兽等17931794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乘坐“狮子号”等炮舰携带贺礼:天文地理仪器、蒸汽机模型、战舰模型等500多件,蒸汽机模型等贺礼被清政府束之高阁;乾隆帝赏赐丝绸、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逾3 000件18531867年1853年,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等将徐继畲瀛环志略中赞美华盛顿的文字刻碑送到美国,镶嵌在华盛顿纪念塔内。1867年美国政府将一副华盛顿画像作为官方礼物送给总理衙门大臣徐继畲1941年
17、11月宋氏姐妹代表国民政府将熊猫赠与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1943年2月宋美龄将国宝邮票一册作为礼物送给罗斯福,并在美国发表精彩演讲19491950年毛泽东访苏,准备了山东大葱、江西金桔、西湖龙井、湘绣被面等礼品;苏联回赠了吉斯轿车等礼物1957年11月中国党政代表团访苏,带去了长江大桥、第一机床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项目的模型,以及青花瓷等礼品1972年2月中国赠送美国白玉提红釉大瓶、苏州双面绣等礼品,还表示将赠与美国两只熊猫;尼克松赠送了象征和平的瓷制天鹅1986年11月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在京举行,邓小平会见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赠送面值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对方则赠
18、送了纽约证交所证章2014年9月习近平将国产品牌中兴手机作为国礼送给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与会代表表格反映了明清以来国礼演变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4分)参考答案:示例一趋势:从性质看,从赏赐品、贡品逐渐转变为国家间交流的媒介。原因:近代列强侵华,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朝贡外交体制逐渐崩溃;欧美文明传入,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示例二趋势:从构成看,送出礼品凸显传统文化特色,彰显民族品牌,从送初级产品发展到送高科技产品;对国外科技成果型礼品从轻视到重视。原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近代以来中国经
19、济结构变化,民族工业水平提高;“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实行改革开放。22.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同盟会的纲领中明确规定要“创立民国”,这是一个新的理念,并且从此深入人心。在人们对旧政府的普遍愤怒中,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变得可以接受了,革命党人大力宣传美国独立和法国革命的故事美、法所代表的共和政体为许多人所憧憬,认为是最新的政体。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质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它自然
20、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摘编自抗日战争燃起中国现代国家的梦想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让中国人能够重新找到其历史优势中国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重新确立了重要角色。中国追求平等的伙伴关系,这不再是一个弱者不自量力的要求,而是日益成为经济和金融实力支撑的现实。亨利基辛格论中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革命党人”为追求“最新的政体”所进行的实践活动。(5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
21、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重新确立了重要角色”的主要表现。这对你有何启示?(4分)参考答案:(1)活动: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建立中国同盟会,颁布革命纲领(或十六字纲领、三民主义);发动武昌起义(或一系列武装起义);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原因:最大限度实现了统一(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增强了民族意识(或民族认同感、民族凝聚力);提高了国民参加国家事务的积极性(或对国家发展的关心)。(3)表现: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启示:国家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要大
22、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等。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毛泽东和尼克松!在1971年以前的世人眼里,他们的二重奏似乎显得奇异。尼克松担任副总统时,美国曾三次以核武器来威胁毛泽东的中国。美国曾不止12次阻挠毛泽东的政府在联合国取得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22年中,直到尼克松委派基辛格访华的前一年夏天,这两个国家没有一位政府官员访问过对方的首都。在1969年和1970年,中国报界称尼克松为“战争瘟神”,这一尊称似乎是代替了理查德米尔豪斯。然而事实是一位美国总统先不访问东京或莫斯科而访问毛泽东的北京;尼克松在中国8天的逗留是美国总统访问外国时间最长的
23、一次;美国总统在一个与美国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领土上谈判是第一次。摘编自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根据材料,提取任何一项尼克松对中国的基本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态度产生的原因和影响。(13分)参考答案:答案一:敌视中国。原因: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受美国传统对华政策的影响;遏制社会主义在全球发展的需要。影响:加剧了全球的紧张局势;不利于美国全球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外交事业陷入僵局,不利于中国影响力的扩大等。答案二:同中国缓和关系。原因: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被迫调整其全球战略;美国经济陷入“滞胀”,霸主地位动摇;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苏处于对抗状态。影响:符合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地区和世界和平等;有利于中国打破外交僵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