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检测(十七)题组一对点练1人物形象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野步宋周密麦垅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周诗中描写的是诗人漫步郊野所见到的春日景色。以清新的语言风格,描绘了春日野步所得之景,塑造了一位悠然沉醉在生机盎然的春景中的隐逸者形象。赵诗把自身的感情外施于物,通过自己与秋风萧瑟中“峭寒”的交锋表现内心复杂的情感,呈现了一个年老体弱、倚杖漫步、在秋风中感叹韶华已逝的
2、老者形象。答案:第一首诗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人物形象阅读下面龚自珍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漫感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注: 此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分:料想。“剑气箫心”是龚自珍人生的真实写照,从这两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答案:既拥有报国立业的雄心壮志,又饱含忧国伤时之幽情的诗人形象。或:既有情致又
3、有胆识、刚柔相济的诗人形象。(诗人形象包含两方面特征。能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诗人形象特征分析即可)3景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池上早秋白居易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答案:诗歌的前两联描绘了一幅秋水满池,碧波荡漾,荷花点点,菱芰点缀,秋风徐来,栏杆生凉,夕阳照篱的初秋荷塘图。4景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鹧鸪天离恨纳兰性德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
4、断岸垂杨一叶舟。本词“何时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对这句词简要赏析。答:答案:词人运用想象,描绘了一幅与情郎春夜月下泛舟的美妙图画,创设了一个宁静、温馨的优美意境,表达了女子渴望与情郎相会的期盼之情,反衬出女子的离恨之苦。5景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晚秋夜白居易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答案:意象:溶溶的月光、凋残的菊花、疏篱、飘零的桐叶、寒井、急飞的塞鸿、迟鸣的鸡。(写出四个即可)营造了一种清冷、寂寥的意境。6景物
5、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唐多令邓剡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注: 邓剡: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下阕中的“雁”这一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答案:“雁”这一意象的特点:因季节变化从自己的家园北方南迁;寒夜里无处可栖,只能伴着清冷的明月,栖于瑟瑟的芦花之上。“雁”的形象寄寓了词人对乱离中有着不幸处境的人民(也包括自己)的无限同情和慨叹。7事物形象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野蚕唐
6、于泋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春蚕明刘基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虫不畏人。注: 焚身:指缫丝时先把茧投入沸水中烧煮。蜚:通“飞”。这两首诗中的蚕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答案:于诗中的蚕是甘于牺牲的形象:野蚕采食青桑吐丝成茧,甘愿牺牲自己,衣被生民。刘诗中的蚕是盲目牺牲的形象:春蚕独自辛苦,却不知为谁吐丝成茧,还要遭受焚身之难。题组二综合练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 此诗写于“安史
7、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
8、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解析:C项,“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错误,这句诗是写炉火燃尽的情景。答案:C(2)景物形象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答: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诗歌的景物形象。第二联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呼应诗歌标题“对雪”,暗示诗人独坐室内,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解答本题,需要先从借景抒情角度分析,再分析本联内容与标题的关系。答案: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
9、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9分)水调歌无名氏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注:鼙(p),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平沙落日大荒西”一句,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的景象。B“陇上明星高复低”一句承上写夜景。日落而星出,一切景物都销声匿迹,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则夜静可知。C“孤山几处看烽火”,是说原野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D“壮士连营候鼓鼙”写敌情传来后军营的反应。警报传来,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只是等
10、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解析:D项,“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只是等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错,“候”字表现出连营军士临危不乱,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容就绪,单等军令下达,鼙鼓擂响,即出战迎敌。答案:D(2)景物形象诗歌一、二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有何作用?(6分)答:答案:诗歌一、二句营造出一种阔大、悠缓、静谧的意境。这两句的铺叙及环境气氛的渲染,突出了第三句军情的紧急,更易于从悠缓宁静中见突然、危迫与紧张。故这二句乃是欲张先弛,收取以平显兀、以缓显迫、以静显动的艺术效果,而成为第三句的绝好衬垫。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
11、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注:沈:同“沉”。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屑沫子,也叫浮蚁。(1)下列对这首词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玉人浴出新妆洗”一句,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花轻盈娇美、冰清玉洁的特征。B“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梅花的美丽可爱。C词的上阕和下阕写梅花的角度不同,上阕侧重于侧面烘托,下阕侧重于正面描写。D全词描绘出一幅清新淡雅的图画,借此表现梅花不畏霜雪、秀拔独立的坚强品格。解析:C项,应是上阕侧重于正面描写,下阕侧重于侧面烘托。答案:C(2)事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6分)答: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特征的题目,注意从对梅花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中进行总结,答题时先答出特征,然后结合词句进行具体的分析。答案: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上阕写寒梅雪中绽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冰清玉洁。下阕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