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世纪80年代,M镇的服装企业迁至省级行政中心W市进行生产经营。近年来,这些企业又陆续迁回M镇,劳动力也随之迁移流动。企业和劳动力的回流过程及原因如图所示。读图文材料,完成12题。1.关于该镇企业和劳动力回流原因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A.W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劳动力的主动回流B.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带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C.M镇提供优惠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成了企业的第一波回流D.在企业回流和本地就业良好的作用下,更多劳动力被动回流2.导致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后又迁回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2、A.技术和环保B.交通和劳动力C.市场和政策D.动力和原材料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M镇承接W市的产业转移,企业第一波回流主要是由W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推力实现的,第二波回流是由M镇采取的优惠政策产生的拉力实现的。企业在第一波回流的示范作用和优惠政策的吸引下进行第二波回流,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劳动力主动回流,B项正确;W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服装企业产生推力,引起第一波回流,减少了W市的就业机会,促使劳动力被动回流,A项错误;M镇提供优惠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成了企业的第二波回流,C项错误;在企业回流和本地就业利好的作用下,更多劳动力主动回流,D项错误。第2题,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是由于
3、W市比M镇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需求大,企业利润高;后又迁回M镇,是由于W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上涨,产业结构进行升级,服装企业劳动力需求量大,在政策的引导下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转移,再结合M镇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C项正确。普通服装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受技术、交通、动力等因素影响小,A、B、D三项错误。答案1.B2.C一直以来,我国鼓励东部地区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效果不明显。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净产业转移(转入量-转出量)和净碳排放转移(转入量-转出量)图。读图,完成34题。3.制约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条件有()东部地区的交通条件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效应西部地区
4、的资源状况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价格A.B.C.D.4.图中()A.东部沿海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B.中部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C.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D.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解析第3题,我国东部地区的交通更便利,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好,工业发展条件更有利,因此会制约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故选A项。第4题,读图可知,京津地区净产业转移大,且净碳排放转移低,所以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故选C项。答案3.A4.C读我国某区域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完成56题。5.关于图中区域产业转移的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B.转入地的经济更发达,资源更丰富C.
5、转出的多为重工业D.多靠近交通发达的沿海、铁路沿线附近6.河北省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需要做好的工作有()建设产业转移基地降低劳动力价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镇化A.B.C.D.解析第5题,从图中产业转移的方向看,主要是由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向周边交通发达的沿海、铁路沿线附近的中小城市转移;结合图例,转移的产业有钢铁、铸造等产业,为减轻大城市的环境污染,转出的多为重工业;转入地土地租金较低、劳动力廉价、资源更丰富,但经济不会比转出地更发达。故选B项。第6题,河北省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需要建设产业转移基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等,故选C项。答案5.B6.C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为
6、48.3亿立方米左右。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在甘肃省境内,河流长475千米,流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69.1亿立方米。读陇东跨流域调水线路示意图,完成78题。7.相比调水线路甲,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A.可调水量大B.水质好C.施工难度小D.投资成本低8.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可能产生的影响有()有利于陇东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解决陇东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武都段白龙江的年径流量增大促进陇东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A.B.C.D.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白龙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大于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故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可调水量大。第8题,陇东地区的水土
7、流失主要是人为破坏植被引起的;白龙江武都段位于引水口的下游,调水工程将导致该河段的年径流量减小。答案7.A8.B“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下图示意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读图,完成910题。9.荆江的“险”在该河段体现为()A.流量大,多凌汛B.洪涝灾害频发C.落差大,水流急D.水土流失严重10.荆江河段综合整治的重点措施主要是()加固堤坝,拦截洪水修建水闸,梯级开发裁弯取直,疏浚河道建设航道,完善网络A.B.C.D.解析第9题,荆江位于亚热带地区,无结冰期,故没有凌汛,A项错误;荆江河道曲折,受季风影响水位季节变化大,容易发生洪涝灾害,B项正确;荆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落差小,流速慢,水土流失不严重
8、,C、D两项错误。第10题,荆江河段面临的问题是河道过于曲折以及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易引发洪涝灾害,故治理的重点措施应为加固堤坝,拦截洪水,裁弯取直,疏浚河道。答案9.B10.B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大规模开发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梯级开发为重点。俄罗斯鲟属于洄游性鱼类,适宜在温度为1825 的半咸水中生活,每年春秋两季从里海沿伏尔加河上溯产卵,但不同季节洄游距离差异较大。下图为里海部分水域及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伏尔加河梯级开发的限制性因素有()凌汛多发封冻期较长夏季流量较大河流落差较小A.B.C.D.12.俄罗斯鲟在伏尔加河洄游距离较长的季节及主要
9、原因是()A.春季水质较好B.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注入C.秋季水温较高D.秋季河水营养物质最丰富解析第11题,凌汛发生的条件:河流有结冰期;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流,不容易发生凌汛,错误;伏尔加河流经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河流封冻期较长,正确;伏尔加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春季流量较大,错误;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河流落差较小,正确。故选D项。第12题,由材料可知,俄罗斯鲟的生存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与水质和河水营养物质关系不大,A、D两项错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注入,河水温度较低,产卵需要的适宜温度在较低纬度河段,洄游距离短,B项错误;秋季水温较高,产卵需要的适宜温
10、度在较高纬度河段,洄游距离会较长,C项正确。答案11.D12.C“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是对洞庭湖现状的真实写照。据此完成1315题。13.造成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蒸发加强围湖造田降水减少A.B.C.D.14.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洞庭湖区开挖湖泊,加大湖盆长江干流修筑堤坝A.B.C.D.15.洞庭湖区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措施合理的是()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立体养殖,综合开发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修建水电站,开发水能资源A.B.C.D.解析第13题,洞庭湖萎缩的主要自然原因
11、是泥沙淤积,人为原因主要是围湖造田,故选C项。第14题,治理措施一般根据原因分析,结合上题分析,治理洞庭湖萎缩主要措施是做好河流上游的植被保护和退田还湖,故选A项。第15题,围湖造田会导致湿地的生态效益下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立体养殖,综合开发资源,以及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洞庭湖区地势低平,落差小,水能资源不丰富。故选B项。答案13.C14.A15.B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的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干流全长约1 050千米,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据此完成1617题。16.对乌江干流水能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说法错误的是()A.地势起伏大,
12、河流落差大B.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C.距长江经济带近,靠近电力消耗市场D.火电和水能开发形成竞争17.乌江干流水能资源开发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主要是()A.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B.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拦截上游泥沙,河流含沙量减小解析第16题,乌江发源于云贵高原,在四川盆地汇入长江,途经地区地势落差大,流速快;位于湿润地区,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距长江经济带近,靠近电力消耗市场;水能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当水能不足时,火电会起到补充作用,不会和水能开发形成竞争。选D项。第17题,下游地区经济发达,用电量大,乌江水电可以缓解其用电紧张状况,但不能满足其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
13、乌江水电发电量不大,且有季节变化,不能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水电为清洁能源,可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拦截泥沙,河流下游含沙量减小与水能开发的关联性不大。答案16.D17.C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18.工程、分别是()A.南水北调西气东输B.南水北调西电东送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D.西气东输西电东送19.工程、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减轻大气污染缓解能源短缺减轻水土流失缓解洪涝灾害A.B.C.D.解析第18题,工程、的目的地是上海,“南水北调”的目的地是华北地区和黄河上游地区,A、B、C三项错误,选D项。第19题,“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可以
14、改善上海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燃烧化石燃料带来的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正确;“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可以增加上海的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短缺局面,正确;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土流失不严重,错误;长江的洪灾主要在中游河段,“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对缓解洪涝灾害作用不大,错误。故选A项。答案18.D19.A2019年7月1日,准噶尔盆地的昌吉安徽古泉特高压输电工程正式投产运营,它是目前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输电工程(下图)。读图,完成2021题。20.建设昌吉古泉特高压输电线路要克服的困难有()A.跨越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地势起伏大B.线路西段气候
15、干燥,风沙危害大C.经过黄河、青海湖,建设难度大D.途经甘肃省,人口稠密,搬迁量大21.特高压输电工程建成运营带来的影响有()A.带动安徽省能源的开发,调整产业结构B.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发展C.改变沿线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增加收入D.发挥昌吉资源优势,缓解水源短缺解析第20题,由图可知,该输电线路跨越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故A项错误;西段经过新疆、甘肃北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多风沙危害,故B项正确;由图可知,该线路跨越黄河,并没有通过青海湖,故C项错误;甘肃省经济落后,人口密度小,搬迁量小,故D项错误。所以选B项。第21题,该输电线路是将新疆电力输送到安徽,促进新疆能源的开发
16、,故A项错误;西部能源丰富,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小;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该输电工程建成运营能够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能源输送主要对工业生产影响较大,对农业影响小,故C项错误;输电工程可以充分发挥其能源优势,能源开发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短缺,故D项错误,所以该题选B项。答案20.B21.B(2021河北卷)加强中国与欧洲的经贸联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运是中欧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根据1995年、2005年和2015年中欧港口的节点度(以港口吞吐量和航线数量等指标衡量)及联系强度(反映港口间货物流量),确定各年份分级标准,绘制中欧航运网络核心组织结构
17、图(下图)。在中欧海运贸易量总体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港口的相对地位明显提高,枢纽节点从无到有,形成了以南方港口为枢纽的网络组织结构。据此完成2223题。22.19952015年中欧航运网络系统中()A.欧洲枢纽节点货物吞吐量减少B.欧洲枢纽节点间联系强度减弱C.中国枢纽节点网络辐射力增强D.中国枢纽节点的数量持续增长23.2015年中国一端的一级二级枢纽节点的组合是()A.上海港宁波港、深圳港B.上海港天津港、宁波港C.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D.香港港广州港、厦门港解析第22题,读图,19952015年,虽然部分欧洲一级枢纽节点变为二级枢纽节点,但只能表明该年(如2005年或2015年)该二级枢纽
18、节点的港口吞吐量小于一级枢纽节点,但并不能反映该年(如2005年或2015年)的枢纽节点货物吞吐量较1995年减少,A项错误;欧洲枢纽节点间多为二级轴线,其联系强度并未减弱,B项错误;中国支线节点的数量增加,表明枢纽节点网络辐射力增强,C项正确;图示只反映了三年的相关数据,无法反映19952015年这20年间中国枢纽节点的数量“持续”增长,D项错误。故选C项。第23题,读图,2015年中国一端的一级枢纽节点位于两个二级枢纽节点中间,两个二级枢纽节点分别分布于一级枢纽节点的南北两侧,且一级枢纽节点的港口吞吐量和航线数量等大于二级枢纽节点,结合选项各港口的规模以及空间分布等基础知识可知,上海港的港
19、口吞吐量大,航线数量多,为一级枢纽节点,天津港、宁波港为二级枢纽节点,且分别分布于上海港的北侧和南侧,B项正确;宁波港、深圳港均位于上海港的南侧,A项错误;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彼此空间距离近,难以形成图示等级有序的节点空间联系和分布(如有众多支流节点与二级枢纽节点联系,两个二级枢纽节点间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C、D两项错误。故选B项。答案22.C23.B“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据此完成2425题。24.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
20、自然条件有()气候寒冷,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修复困难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沙漠广布,气候恶劣A.B.C.D.25.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等地区集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更完善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增大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A.B.C.D.解析第24题,“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中亚地区,铁路沿线没有冻土分布,排除,故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第25题,共建“一带一路”主要
21、发展的是铁路和港口交通运输系统,与公路和航空关系不大,错误;欧洲国家没有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错误。故B、C、D三项错误,A项正确。答案24.C25.A二、综合题(共50分)26.(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安徽皖江城市带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八市全境和六安市的金安区、舒城县,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江三角洲地区。材料二安徽皖江城市带位置示意图。材料三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示意图。(1)简述该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2)简述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
22、的特点。(2分)(3)重庆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重要的产业承接转移区。简述该市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发展的影响。(5分)解析第(1)题,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要从交通、资源、地价、劳动力等方面分析。第(2)题,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的特点要结合图例和示意图根据各工业类型占比变化进行叙述。第(3)题,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发展的影响要从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就业机会等的有利影响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答案(1)邻近长江三角洲;水陆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区域协作条件好;政策扶持;地价低廉;劳动力丰富且廉价。(2)传统工业比重下降;高科技产业比重上升。(3)有利:促进产业结构优
23、化升级;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不利:加剧环境污染。2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作为长江综合防洪体系中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是防洪。除此之外,发电、航运、生态等其他效益也开始显现。材料二长江流域局部地区水系图和居民点人口数。居民点ABCDEFG人口/万人0.80.45.30.40.78.717.2材料三目前,国际社会空前关注气候变暖,都在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开发低碳或无碳能源。由于水能资源是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因此,世界各国都大力开发水能资源。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加快了对西南地区水电的开发。受国际上部分极端环保
24、主义思潮和反坝运动的影响,国内引发了围绕水坝建设是非问题的激烈争论。(1)长江流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上游地区的和中下游地区的。(2分)(2)三峡工程的价值除材料中所述之外,请再列举三项。(3分)(3)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大型水利工程,设计最高蓄水水位为150米,在图中用“”标出其最佳位置,推算出需要移民的数量为万。(2分)(4)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因此存在建坝和拆坝之争,对此谈谈你的认识。(6分)解析第(1)题,上游降水丰富,地形起伏大,水流速度快,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且长江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降水丰沛,再加上雨季时间长
25、、水量过大,流经平原地区,泄洪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第(2)题,三峡工程的价值有淡水养殖基地,高峡平湖等旅游景观,为“南水北调”提供水源,用于灌溉等。第(3)题,一般水库的坝址要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样库容较大;大坝修建在A、F之间的峡谷处,最高蓄水位为150米,则200米以下的居民点都应搬迁,包括A、C、D、E四个居民点。第(4)题,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主要从水能本身的特点、保护生态、水坝的建设和管理等角度阐述。答案(1)水土流失洪涝灾害(2)灌溉、养殖、旅游、供水。(任选三项)(3)略(标在A与F间的峡谷处,介于两侧150米的等高线之间)。7.2(4)开发水电、建坝利大于弊
26、。水电是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建成的水坝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建坝开发水电,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但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态度看待水电开发,同时也有必要建立水坝的环境监管体系等。实践证明,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克服水电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就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也可回答拆坝利大于弊,理由合理即可)2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一般情况下,急流流经平坦地区时,易形成曲流。嘉陵江属典型的山区河流,滩险流急。广元至合川的直线距离约200千米,但其嘉陵江河道长达640千米(如下左图),并在南充一带出现罕见的深切曲流
27、群,其中以青居曲流最为著名(如下右图)。近年来,嘉陵江流域统一规划,以航电结合的方式,修建了发电站、船闸和泄洪闸为一体的水位相互衔接、保证通航的若干梯级航电枢纽,船只直接从青居镇船闸进入下游河道。(1)指出梯级枢纽建成后,甲处河流的水文条件变化。(4分)(2)分析建设梯级枢纽,对曲水镇附近河流故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5分)(3)简析梯级枢纽建成后,该河段航运条件的变化。(5分)解析第(1)题,读图,甲位于水利枢纽的下游,上游干流经水电站流到甲处,两地落差较大,所以甲处流速加快,受水利枢纽的调控作用,甲处径流季节变化减小;泥沙在库区沉积,所以甲处含沙量减小。第(2)题,读图,梯级开发后曲水镇附近
28、来水量减少,水域面积变小,水生生物生长空间变小,同时水域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可能导致生物死亡。水域封闭,鱼类洄游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第(3)题,从梯级枢纽建成后,河道径流变化、流速、航程及通航安全等方面回答。答案(1)总流量基本不变;流速加快;含沙量减少;流量季节变化减小。(任答三点)(2)水量减小,河流自净能力变差,水质恶化(或污染加重);河道水文环境变化,生物生存环境改变,部分水生生物死亡;水域相对封闭,鱼类洄游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3)水位升高,航道加深;水面变宽,航道加宽,通航能力增强;航程和航运时间缩短;流速平稳,安全性增加。(任答三点)29.(12分)阅读图文材料,
29、完成下列各题。太行山脉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其东麓有一条“盛产”古都(北京、邯郸、邢都、邺城、安阳等)的大走廊。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分析太行山脉东麓“盛产”古都的自然原因。(4分)(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较大的原因。(2分)(3)简述“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6分)解析第(1)题,太行山脉东麓“盛产”古都说明该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条件优越,适合人类居住。太行山脉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山脉东麓为夏季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该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太行山
30、阻挡西北寒冷气流,使气温不至于太低;从图中看,东麓有扇形堆积物,判断为山前冲积扇,地形平坦,地势略有倾斜,便于排水,少洪涝灾害;从图中看,该地区靠近河流,水源充足。第(2)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地区,从图中看,该工程穿越众多河流、山脉等,黄河等河流水文条件复杂,山脉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增加了工程的建设技术难度。第(3)题,“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的意义首先是影响了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然后是影响了与水资源有关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甚至是社会稳定等。答案(1)太行山脉东麓为夏季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冬季太行山脉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削弱冬季风的侵袭,使气温不至于太低;东麓处于山前冲积扇,地形平坦,地势略有倾斜,便于排水,少洪涝灾害;靠近河流,水源充足。(2)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技术难度大;穿越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3)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的局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农业用水,有利于农业发展;有利于缓解工业用水的紧张局面,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恢复沿途湿地,改善生态环境。(或因水量增加,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缓解用水矛盾,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安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