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二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537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二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二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二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二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二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二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二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二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二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测评(A)(满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第卷(36 分)一、(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巉岩(chn)飞湍(tun)猿猱(ru)B.抚膺(yng)锦瑟(s)恬然(tin)霓裳(shng)C.栈道(zhn)嗟叹(ji)商贾(g)钿头(din)D.吮血(shn)六幺(yo)幽咽(y)宵柝(ch)思路解析:A 项,“猱”应读“no”;B 项,“裳”应读“chng”;D 项,“柝”应读“tu”。答案:C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跨越。B.渚清沙白鸟飞回回:回旋。C.如听仙乐耳暂明暂

2、:暂时。D.此情可待成追忆可:哪能。思路解析:C 项,“暂”,一下子。答案:C3.下列诗句从修辞手法看,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D.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思路解析:从修辞手法看,A、B、C 三项都有夸张,D 项是反问。答案:D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B.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C.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D.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思路解析:D 项,“向前”在诗中的意思是“先前、原来”,今天的

3、意思是“向前方运动”。答案:D5.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C.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思路解析:A 项有三景,白日、黄河和人,最后两句为一景。B 项分别写了江山、花草、燕子、鸳鸯。C 项有三景,“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为一景。D 项有三景,千山、万径和钓翁。答案:

4、B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68 题。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诗人的出现,是有原因的。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尤其是国风)和战国时期楚国诗歌(尤其是屈原的离骚),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风格的诗歌传统的先河。后来,曹操父子的大力提倡,声韵调分析方法的引进,南北朝诗人在声韵格律上的讲究和艺术经验的积累等,都为李白杜甫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李白和杜甫,都是站在前人搭好的台子上的诗歌巨人。李白杜甫生活的时代的文艺政策,由唐太宗奠定,是无比宽松的。诗人们写什么、怎么写,朝廷不加任何限制,没有任何要求。讥讽皇家奢靡、批评朝政、批判制度、揭露社会黑暗、

5、鞭挞官吏贪婪,都不会惹祸上身。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众多皇帝后妃、王公将相加入作诗者行列,诗歌是唐朝最重要的文艺娱乐样式等文化环境因素,使得诗人能够成为当时社会耀眼的明星,给予他们必要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可以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诗歌创作的动力。唐朝对外开放,外国商人、文化人云集长安,使得诗人们眼界开阔,心胸广大;价值观念多元化,审美理念国际化,这些又使得诗人们的作品更加大气隽永,传之久远。太平日久,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空前富足,“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这使得包括李白杜甫在内的唐代诗人少年时代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青年时代能到

6、处游历,接受自然山水之美的熏陶,广交朋友,增长见识,切磋诗歌艺术,丰富精神世界。个人方面,杜甫学习诗歌的刻苦精神广为人知。有诗为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就是给许多人留下潇洒飘逸印象的李白,在诗歌艺术上,也是有远大志向、下过苦功夫的。从古风(其一)中可以略见一二:“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当然,原因远不止这些,但是,李白杜甫只有两个。理论充其量只是产生李白杜甫的可能性,而不是产生李白杜甫的必然性。当今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数量是唐朝全盛时期的二十余倍,许多方面的条件(例如

7、交通、旅游)远比唐朝要好,但仍然未能出现李白杜甫那样的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超一流成就与地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学家,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反思。6.下列对于“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诗人”在唐代出现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与离骚以来,历朝各代诗歌创作与理论的积累,都为李白杜甫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充分的条件。B.唐代文艺政策非常宽松,朝廷对诗人的创作,没有任何要求和限制,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思想,批判现实,而不必担心惹祸上身。C.诗赋既是唐代科举取士的依据,又是重要的文艺娱乐样式;诗人凭借写诗也可以成为耀眼的明星,从而产生巨大的创作动力。D.个人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杜甫学习诗

8、歌的刻苦精神是广为人知的,潇洒飘逸的李白,在诗歌艺术上也有远大志向,下过苦功夫。思路解析:D 项说的是杜甫、李白自己的刻苦自励,与时代无关,与题目要求的话题范围不一致。答案:D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白、杜甫继承了中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受到了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影响,所以取得了远高于前人的艺术成就。B.唐代的诗歌大气隽永,传之久远,这和唐朝对外开放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得益于诗人们眼界开阔,价值观念多元化,审美理念国际化。C.许多唐人的诗句,反映出唐代社会太平日久、经济发展、生活富足的社会现实,这些为诗歌的发展与诗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D.唐代诗人能接受

9、良好的文化教育,游历四方,接受自然山水之美的熏陶,能广交朋友,增长见识,切磋诗歌艺术,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思路解析:A 项,“所以取得了远高于前人的艺术成就”表述不合文意。原文是“都为李白杜甫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答案:A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杜甫的诗歌创作取得巨大的成就,其中的原因可以从艺术积累、时代环境和个人努力等诸多方面来解释。B.李白、杜甫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但这些原因充其量只是产生李白杜甫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C.当今中国人口数量是唐朝全盛时期的二十余倍,交通、旅游等远比唐朝要好,应该说具备了出现杰出诗人的

10、物质条件。D.当今中国未能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超一流成就与地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学家,原因恐怕得从文学传统、社会环境等方面去寻找。思路解析:D 项,从“文学传统”中找原因,说法错误。答案:D三、(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912 题。杜甫传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

11、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

12、成都西郭浣花溪。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为救得止。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泝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汙。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选自唐才子

13、传卷第二)注:窭(j):贫寒。汙:同“污”,污点。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擢河西尉,不拜 拜:任职。B.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 故事:旧业。C.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鼓吹:宣扬。D.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省视:巡查。思路解析:D 项,“省视”,探望。答案:D10.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B.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C.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D.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

14、六十卷今传思路解析:这段文字的意思是:“他所作的诗歌,感伤时局又懦弱无为,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都很同情他。杜甫的墓在岳阳。他有集六十卷,都流传到今天。”可根据大意断开。答案:B11.下列各句,不能分别表现杜甫“放旷不自检”和“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汙”的一组是()A.B.C.D.思路解析:C 项,的“擢河西尉,不拜”并非“放旷不自检”的表现,写杜甫家乡被敌占领,家里生活艰难,也不属“挺节无所汙”的表现。答案:C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玄宗看了杜甫的赋颂后,觉得他很有才能,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先提拔他为河西县尉,后又改派他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B.杜甫担任左拾遗官职时,

15、为平民时的朋友房琯说情,唐肃宗大怒,下旨让三司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也赞同以杜甫抵罪。C.安禄山叛乱时,杜甫避乱,寄住鄜州的家长年生活艰难,年幼的孩子甚至要饿死;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栗为生;流落剑南,建草堂居住。D.杜甫在成都受世交节度使严武的优待,但他性格急躁,对严武傲慢放肆,使严武心中怀恨,甚至想杀掉杜甫;后出川流落沅、湘,在漂泊中去逝。思路解析:B 项,“宰相张镐也赞同以杜甫抵罪”理解有误,张镐实为杜甫开脱罪责。答案:B参考译文:杜甫,字子美,京兆府人。杜审言生杜闲,杜闲生杜甫。杜甫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李邕看重杜甫的文才,杜甫就先去谒见他。杜甫考进士落榜,

16、困在长安城中。天宝三载,玄宗到太清宫朝献,祭祀宗庙,并到郊外祭天,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杜甫被提拔为河西县尉,尚未到职,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颂,称扬自己,并且说:“从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到杜审言时,以文章称显于世。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常依靠别人才有饭吃。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如果能让我操祖先的旧业,把我从长久屈辱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那么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超过诸子,至于深沉蕴积、抑扬有致,顺应时势、思维敏捷

17、,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能忍心放弃吗?”恰逢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川避难。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鄜州想要投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呈上名帖,被任命为左拾遗。杜甫和宰相房琯是平民时的朋友,房琯当时打了败仗,又因窝藏琴师董廷兰之故被撤了宰相职,杜甫呈上奏章说:“罪行轻微,不应该免去大臣的职务。”肃宗大怒,下旨让三司共同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说:“杜甫要是拿来顶罪,就不会有人再提意见了。”肃宗才平息了怒气,不再追究。当时叛军到处抢掠,杜甫的家寄居在鄜州,长年生活贫寒困苦,幼年的孩子甚至要饿死了,于是朝廷允许杜甫自行回家看望家人

18、。后来杜甫随朝廷迁回京城,又出京任华州司功参军。关中和长安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他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栗为生。后来流落到剑南,在成都城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朝廷召杜甫任京兆府功曹参军,他没有到职。恰逢严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第二次任剑南节度使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衔。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是世交,就对杜甫十分优待,亲自来到杜甫家中。杜甫去见严武,有时连头巾也不戴。杜甫的性格急躁,气量狭小,又傲慢放肆,常常喝醉酒以后站到严武的床上,瞪圆了眼睛看着严武说:“严挺之竟然有这么个儿子。”严武为此心中怀恨。有一天,他想杀掉杜甫,就在门口召集官吏,严武正要出门,

19、他的帽子被门帘钩住了三次。旁边的人跑去报告严武的母亲,他母亲尽力阻止此事才算罢休。崔旰等人内乱时,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大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从长江溯流而上到沅江、湘江,以便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暂住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以回来。县令为他摆设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却不切实际。他与李白齐名,当时称为“李杜”。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他所作的诗歌,感伤时局又懦弱无为,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都很同情他。杜甫的墓在岳阳。他有集六十卷,

20、都流传到今天。第卷(114 分)四、(24 分)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5 分)(2)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5 分)思路解析:翻译时,重点注意以下字词的含义和用法:第(1)句中,“属辞”的意思是“写文章”,“且”的意思是“将近”;第(2)句中“于门”是状语后置句,“冠钩于帘”的“于”表被动。参考答案:(1)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常依靠别人才有饭吃。(2)有一天,严武想杀掉杜甫,在门口召集官吏,严武正要出门,他的帽子被门帘钩住了三次(或“多次”)。14.阅

21、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 分)宴 散唐白居易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将何迎睡兴,临卧举残杯。(1)首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 分)思路解析:首联“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的意思是:与朋友小宴之后,乘凉散步,然后从平桥步月而回。表现了诗人闲适、轻松的心情。参考答案:首联表现了作者与朋友小聚之后悠闲、惬意的心情。聚会结束后,诗人送走了客人。初秋之夜,凉风习习,月色迷人,诗人信步而归,一路上饱览秋夜的美景,感觉聚会似乎是“追着凉意”而散似的。不然,错过了如此良宵,岂不是太可惜了。(2)请简要赏析“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一联的

22、表达效果。(4 分)思路解析:理解这两句的含意,要懂诗家语,明句法手法。“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在句法上是倒装,应为“蝉催尽残暑,雁带来新秋”,表达了节令的变化,而且一听觉一视觉描写,表达新颖别致。参考答案:颈联“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两句抓住时令和物候的变化特征,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把夏去秋来的季节变化表现得极富诗意。诗人认为暑气消退是急切的蝉鸣之声催促走的,凉爽的秋天的到来是南飞的大雁引来的。作者用别致的造语、新奇的想象来深化作品的主题和意境,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15.名句名篇默写。(6 分)(1)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名句“,”,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2

23、)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典故写迷梦和冤禽,以此来表达内心世界的悲戚与怨愤的诗句是“,”。(3)琵 琶 行 中 运 用侧 面 烘 托 的 方 法描 写 琵琶 女 技 艺 高 超、美 丽 出众 的 诗 句 是“,”。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2)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3)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五、(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619 题。故乡月(节选)李元洛无论古今,在中国诗人中,写月写得最多而又最好的,还是要首推大诗人李白。如果中国诗歌要设立一个“明月奖”,那么,摘取那青青月桂的,除了李白,还有谁能和他一较高低?李白流传至今的诗约有千首,与月有关的将近四百

24、篇,也就是说,月光照亮了他差不多百分之四十的作品。“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他幼小时就是一位铁杆“月迷”。除了“白玉盘”“瑶台镜”这些最早的比喻之外,如“天镜”“圆光”之类对月的不同称呼,他的诗中大约有五百种之多,而随季节时令、地理环境和生活际遇的不同,他诗中的月亮更是多彩多姿,汇成了一个素而且美的月世界。没有太阳,李白的诗尚不至黯然无光,但没有月亮,李白的诗一定顿然失色,难怪前人要赞美李白“明月肺肠”,又有人称他“明月魂,玻璃魂”了。中国幅员广大而又地域分明,加之于千百年来“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所以乡愁或怀乡,就成了我国传统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永恒的主题。在众多的怀

25、乡之篇中,故乡和月亮又结下了不解之缘。“游子离魂陇上花,风飘浪卷绕天涯。一年十二度圆月,十一回圆不在家”,这是唐诗人李洞的客亭对月,他见到客中的月亮而怀念故乡。“老住香山初到夜,秋逢明月正圆时。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青光知不知”,这是白居易的初入香山院对月,白居易籍贯山西,他将洛阳香山的月亮视为家乡的月亮,也是一种曲线怀乡。杜甫就说得更直接了,在月圆一诗中他咏叹“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而战乱中怀念兄弟手足,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更是一往情深,千百年来,是患了怀乡病的人暂时止痛的良药。然而,怀乡病患者用得最多而见效最快的,该是李白的静夜思那一帖了,而更想不到的是,古典

26、的诗句可以疗救现代的乡愁。乡愁,是一种地理和历史,一种特殊的时间与空间,也是对生长之地的山川与人事的回想和悬想。我的故乡在长沙,犹记青少年时在北京上大学,每当月明之夜,就常常不免想起李白的诗。待到毕业后远去青海,山遥水远,地冻天寒,举目无亲,那时,李白的诗句和月光,便常常如不速之客来推开我的窗扉与心扉。及至后来回到长沙,怀乡病也就不药而愈,虽然仍旧不时读到李白的静夜思,但却如同对旧情已了的恋人,虽然也难免会回首前尘,但已经没有更多的感情上的联系。不料,最近我竟然一度患了严重的乡愁,并只得常常请李白的诗来疗治。那是去年秋日,我去国离乡,飞越太平洋去美利坚大陆探亲。父母和两位妹妹居于旧金山市,儿子

27、和媳妇工作于阿肯色州。高堂在侍,手足在旁,儿孙在下,出有车,食有鱼,入眼的有异国风光,然而,我却莫名其妙地罹上了怀乡之病。旧金山气候奇佳,日日风和日丽,夜夜月白风清,但晚上看到月亮,似乎觉得陌生,仿佛已不是李白的那一轮了。旧金山少见杨柳,更无桂花,犹记中秋之夜,是那高挺的棕榈树挑起一轮明月。我虽然和亲人欢聚一堂,品尝唐人街买来的各色月饼,但面对中秋明月,我仍然觉得举目有山河之异。故乡不仅是精神的,同时更是地理的。在中国,不论我置身何处,长沙是我的故乡,在世界,无论我走到哪里,中国是我的故乡!在异国的中秋,在许多人视为乐土的彼岸,我心中洋溢的竟然是一坛古老的怀乡的酒: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

28、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出峨嵋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四川以后,虽然浪迹天涯而再没有回去过,但他对故乡始终是心中藏之。我在旧金山的中秋月夜吟诵他的诗句,这位眷恋故土而性格豪放的诗人,如果有机会办好护照壮游美利坚大陆,他乡虽好,他还是会将静夜思龙蛇飞舞在五星级宾馆的墙壁上吧?16.根据文意,说说为什么在中国诗人中,“写月写得最多而又最好的”要首推李白。(4 分)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答题区间是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在这一段中摘取要点,然后整合。参考答案:李白流传至今的诗约有百分之四十的作品与月有关。李白的诗中对月的不同称呼(比喻)大约

29、有五百种之多。随季节时令、地理环境和生活际遇的不同,他诗中的月亮多彩多姿,汇成了一个素而且美的月世界。月亮让李白的诗歌“光彩照人”,没有月亮,李白的诗会顿然失色。17.第三段中列举李洞、白居易、杜甫等诗人诗句的目的是什么?(4 分)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把握,可以结合这三个诗人的诗句中的具体语境以及前面的“在众多的怀乡之篇中,故乡和月亮又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句理解。参考答案:举例证明“在众多的怀乡之篇中,故乡和月亮又结下了不解之缘”。以他们的诗句衬托李白的诗句是患了怀乡病的人“用得最多而见效最快的”良药。18.亲人在侧,生活优裕,异国风光优美,中秋同样可以赏月、品尝月饼,为什么

30、作者还是“罹上了怀乡之病”?(4 分)思路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作者对故乡的理解,在作者眼中,故乡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指一种文化和情结;其次还要把握作者对异国景物的态度,少见杨柳,更无桂花,即便是月亮,也缺少中国的特质。参考答案:乡愁,是一种地理和历史,一种特殊的时间与空间,也是对生长之地的山川与人事的回想和悬想。故乡不仅是精神的,同时更是地理的,美利坚少见杨柳,更无桂花,所以在那里看到的月亮便缺少了中国的特质,完全是一轮陌生的月亮。19.“他乡虽好,他还是会将静夜思龙蛇飞舞在五星级宾馆的墙壁上吧?”这样结尾有何好处?(6 分)思路解析:此题考查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结构上的

31、首尾照应和内容上的凸显主旨两个方面分析。参考答案:照应上文“怀乡病患者用得最多而见效最快的,该是李白的静夜思那一帖了”。突出静夜思在“我”心中的特殊地位。凸现主题,通过强调李白心中的“明月故乡”情结,来表达作者心中的共鸣。六、(12 分)20.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 分)一枚古老而美丽的月亮,沉淀在江河的激流与浩瀚里,沉 淀 在 稻 谷 的 光 泽 与 禾 香 里;也 沉 淀 在 文 化 的 博 大 与 风 韵 里,沉淀在宋词的悠扬与浪漫里。在任何一个地方掬起一捧水,都会有一个月亮。思路解析:此题考查语句的仿写。从句式看,应采用“沉淀在与里”的句式;从

32、内容看,第一空应选取古诗词的意象,第二空应与“宋词的悠扬与浪漫”照应。答案示例:沉淀在湖泊的卵石与氤氲里(沉淀在小溪的潺湲与宁静里);沉淀在唐诗的飘逸与豪放里(沉淀在汉赋的雄奇与夸张里)21.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给“唐三彩”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40 字)(4 分)1928 年陇海铁路修到古都洛阳,人们沿邙山脚下挖掘到一批古墓,在墓中发掘出了大量陶瓷雕塑,其色泽晶莹,斑驳淋漓,造型生动,从模拟逼真的生活用具、各类器物,到形神兼备的运输工具、人物形象等,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经古玩商贾辗转运到北京,著名学者王国维、罗振玉见后赞叹不已。经研究这些陶瓷雕塑属唐代制作工艺品,又因为釉色丰富,分别呈翠绿

33、、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故而统称作“唐三彩”。唐三彩是指 思路解析:下定义的基本公式是: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临近大概念。三个步骤:第一步找到大概念,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临近大概念,如“唐三彩”的临近大概念就是“工艺品”;第二步是找特点,如“唐三彩”由文中“经研究这些陶瓷雕塑属唐代制作工艺品,又因为釉色丰富,分别呈翠绿、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可概括出它是文物,找出出土地点、出产年代,颜色及其颜色特点等。参考答案:(唐三彩是指)从洛阳古墓发掘出的色泽晶莹、釉色丰富、造型生动的唐代陶瓷雕塑工艺品。22.“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李克强总理的最“强”音,再度成为网络最热门话题。你

34、是如何理解“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下列微博言论或观点给你哪些启示?请你在微博里发表自己的看法。(4 分)莎莎在河边:刷微博、微信算不得阅读。微博、微信提供了庞大的信息量,但是大多数是碎片化的,且庞杂的信息背后真假难辨。古道西风:数字化阅读的优势能让人们在零散时间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但是很多信息不可靠,不经过梳理很难被人“吸收”,时间长了,人们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与耐心。我的看法:思路解析:审题上把握要求,即就数字化阅读与书本阅读发表看法,答案丰富多彩,可单方面谈,可两方面结合谈。答案示例:最好的阅读是回归墨香与案头。在书里面,可以找到文字的美感,内心感受也细腻、丰富起来。请放下手机,走进书

35、店或者图书馆,回归到书本吧。对于数字化阅读与纸质书阅读的抉择,不是两种方式的取舍,而是这两种方式间的平衡。要在不偏废电子阅读的基础上,回归纸质的带有探究性的深度阅读。七、(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从这首诗中,不同人会读出不同的感受。请根据你自己读这首诗的体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作提示: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前两句写寻找,后两句写发现与惊喜。只有踏破铁鞋的寻觅,才能有低头嗅梅的惊喜,只有经受尽日寻觅的艰辛,才能珍惜眼前梅

36、花的馨香。这是这则材料的立意所在。参考例文:追寻与珍惜在漫漫的人生长路上,我们似乎总在朝着一个方向奔跑着,追寻前方的目标。倘若没有追寻的过程,也许我们永远无法体会那来之不易的欣喜与满足,也许我们永远也学不会珍惜。南唐后主李煜的皇位是从他的父辈传下来的,这常人眼中的至高地位在李煜眼中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于是他终日饮酒作乐,沉醉于靡靡之音,忘乎于歌姬之间。没有经历过追寻的皇位,南唐后主怎知珍惜?错杀忠臣,听信谗言,视国家事务为儿戏,最终导致国破山河不复,每每捧读李煜的虞美人,总是叹惋那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然而命运齿轮轧下的痕迹是这般深邃,奈何天生于帝王将相之家,功名自不用苦苦追寻,只

37、是纵观古今,只有靠双手打天下的才能最终成为一代明君,想必这是因为他们懂得来之不易的东西要珍惜吧。海伦一生都在追寻光明,“光明”这个词对于一般人而言太过寻常,但在海伦的心中光明的意义重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那个幻想着有一天能看见光明的女孩海伦,向我们诠释了何为“珍惜”。海伦在书中写到的,对于光明的珍惜是我们无法体会的,因为海伦经历的追寻也是你我不曾经历的。每每捧读仓央嘉措的问佛,总使我感喟万端。那些对于我们都太过寻常的东西,似乎是我们应当珍惜的事物。可正因为没有追寻,我们才学不会珍惜。对于父母给予我们的无私的爱,我们总是置若罔闻,对于与生俱来的东西,我们总也学不会珍惜。蝶恋花,蝴蝶在凛冽的狂风中,依然奋力飞向花的身边,它珍惜在花身边的一分一秒,因为它追寻过,它懂得珍惜;沙漠上的旅人视水为圣泉,他们珍惜每一滴水,因为他们曾苦苦追寻过,他们懂得珍惜;老一辈们将如今太平的日子比作金豆子,认真地过每一天,因为他们经历了战争年代,他们曾苦苦追寻过,他们懂得珍惜。只有经历了追寻,我们才懂得珍惜。只有经历了“尽日寻春不见春”,才能拥有“春在枝头已十分”的珍惜;只有经历了“车如流水马如龙”般的追寻,才能拥有“花月正春风”般的珍惜。如经历了“料峭春风吹酒醒”后的追寻,才有“山头斜照却相迎”的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