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176.50KB ,
资源ID:295269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9526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届人教历史高三第一轮复习练案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届人教历史高三第一轮复习练案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带解析).doc

1、2012人教历史历史高三第一轮复习练案第十七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辽宁省铁岭六校2011届第二次联考,18)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1.C。此题考查的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在战国时期提出民本思想的思想家是孟子。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2.(宁

2、夏银川一中2011届第五次月考,28)稷下学宫(大约创建于齐桓公时期,至齐王建时衰弱)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最早的由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也是我国最早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关于稷下学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稷下学宫具有政府的咨询参议机构的性质B当时云集稷下的主要学者有孟子、荀子等C文学游说之士在此相互切磋驳难,形成了当时思想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D培养出了诸如孔子、董仲舒等儒学大家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中的。由稷下学宫存在的时间“大约创建于齐桓公时期”,而孔子属于春秋末时期的人,由此可推断出D项是错误的,ABC均正确。

3、3.(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2011届联考,20)20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3.A。此题考查的是对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和所学史实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4.(山东省潍坊市2011届质检)21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A克己复礼

4、B为政以德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解析】材料“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大意是:世道混乱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诸侯。这种现象是孔子十分反对的,在政治追求中,他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克己复礼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周礼。5.(广东汕头市2011届监测)13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解析】根据

5、所学ABCD四项说法都符合孔子思想特点。材料中梁启超认为孔子重视美术、戏曲演出、改良戏曲、音乐会等对人教育的影响,据此可以联系到孔子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本题选C项。6.(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2011届联考)21“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日五礼二日六乐,三日五射,四日五御(驭),五日六书,六日九数。”这一思想主张出自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对儒家教育教学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礼、乐、射、御、书、数是儒家教学科目。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7.(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2011届联考)19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

6、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孔子核心思想主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是僭越行为,违背了西周初期的礼乐制度,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即克己复礼。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8(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1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解

7、析:B。此题考查的是对百家争鸣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秦朝因暴政而亡,如家讲究仁政,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9(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2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荀子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荀子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礼仪化之与起法治之”和所学史实正好与荀子主张儒法兼施不谋而合。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来源:学+科+网10(辽宁省丹东市2011届第二次联考)3、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

8、是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仁”和“礼”的理解能力,“仁者爱人”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两者都崇尚秩序,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11(河南省郑州市2011届预测)2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思想家思想主张 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解析】三位思想家都是早期儒家学派著名代表,

9、对材料分析,材料中孔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有仁、德治、教育主张;孟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是民贵君轻、仁政;荀子主张君民的舟水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三位思想家共同的思想应该是C项“民本思想”,A项只有孔子进行阐述,BD两项三位思想家都没有论及。12(安徽省百校论坛2011届第三次联考)14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解析】根据所学,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

10、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材料中解决外来工子女与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正反映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本题选A项。其他BCD三项与教育公平主张无关。13(山东省高密市2011届质检)17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

11、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 A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C人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积极宣传朴素唯物主义解析:B。本题考察中国古代主流思想。这段对话体现了孔子和儒家学说的精华之一:反对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对不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其中:“未知生,焉知死?”的意思就是: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 15.(深圳市高中2011届第三次测试)20老子和孔子的主张有一些相似之处,这主要是A用政治变革代替军事战争 B用古代的治国方法或模

12、式解决现实的问题C承认矛盾的存在但力求回避矛盾 D在教育思想上都承认私学的重要意义解析:B本题考查老子和孔子思想的相同点。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老子强调回到小国寡民,孔子强调维护周礼,为政以德,这都是用古代的治国方法或模式解决现实的问题。在这两人的思想中体现不出A;C是老子的思想;D是孔子的思想。答案为B。16(北京市东城区2011届检测)3“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对百家争鸣

13、思想解放潮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世异则事异”和所学史实体现的是一种变革思想属于法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7(安徽合肥市2011届质检)1最近,有一网民提出构建皖北交通大网络的设想,以加快安徽崛起步伐。该设想把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故里连接起来。下列言论不属于这四人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BA是孔子的思想,B是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C是孟子的思想,D为老子的思想。18(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1届联考)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载:“他们

14、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是指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解析】本题稍难,从材料中这一学派主张用军事手段废除奴隶制度、世卿世禄制;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歧视商人和读书等,联系所学,这一学派应该是法家学派,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重农抑商等,本题选C项。19(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11届月考)6.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

15、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解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大意是:抛弃圣明和智慧,对人民有百利而无一害;抛弃仁义道德,人民自然的感情才能回归;抛弃技巧机关和物质利益,盗贼才能绝迹,使得百姓回到结绳记事这种原始的怡然的生活状态,人民满足于自己食物的香甜,满足于自己服装的美丽,满足于自己居所的安适,满足于自己民风民俗的快乐。反映了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本题选C项。 14(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20

16、11届联考)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材料二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17、 荀子材料三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中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4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和荀子观点区别的理解。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孟子和荀子主要在人性上: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和政治观点上: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荀子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存在差异。答案:不同:孟子认为人

18、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2分)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2分)来源:学_科_网(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共同之处的理解。根据材料二、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直接归纳为: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答案:同: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2分)(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和治理国家、规范社会的见解。(6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人性的看法和治理国家、规范社会的见解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应该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

19、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分析:认识: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一面;见解:通过教化宏扬善良、人道,使人向善;通过法制去恶从善,保护公众利益。(认识、主张只从一方面作答最多)答案:认识: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一面;(2分)见解:通过教化宏扬善良、人道,使人向善;(2分)通过法制去恶从善,保护公众利益。(2分)(认识、主张只从一方面作答最多3分)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1届联考)3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

20、质是宣扬A天赋人权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合一【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明显是臣下装神弄鬼,造假讨好皇帝。山鸣谷应,天子万年,形象化地演绎了专制君主无限膨胀的自我尊崇心态。实质是宣扬君权神授。 2(北京市东城区2011届检测)4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儒家 法家 道家 兵家 阴阳家A B C D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来源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儒家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法

21、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而成。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3(浙江省新高考研究联盟2011届联考)6、“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解析:D 本题可以用排除法。A是思想文化专制,B是君权神授,C不是董仲舒主张,故选D。4(辽宁省沈阳市四校协作体2011届测试)23冯天瑜所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22、。”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 )A“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三纲五常”D“天人感应”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汉朝董仲舒新儒家思想的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和B项有利于思想控制和政治统一故应该排除;D项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应该排除;“三纲五常”有利于维护封建的等级关系,让人民安于现状,逆来顺受,不利于人民反抗斗争的涌现符合要求。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5(山东省高密市2011届质检)18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23、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6解析:C。本题考察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提取材料信息:是说古代选官,凡是没有学习诗书礼易乐春秋(六艺)孔子儒家思想的人,要断绝其升迁的道路,不要使他和别人一起中选。实际就是建议以儒家思想作为选官的前提,目的自然是推崇儒家思想。体现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思想。7(深圳市高中2011届第三次测试)21汉代儒学教育得以推行的主要原因是A是汉朝政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B是当时科举制推行结果C是培养封建主义官僚集团的需要 D是当时人才观念的影响解析:A本题考查汉代儒学的发展情况。注意是“主要原因”。西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大一统”的趋势,董仲舒

24、顺应了这一形势,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巩固中央集权,从而使儒学得到国家的扶植。答案为A。8(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1届联考)9右图画面中,释迦牟尼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人正在辩经论道。假如此图出现在两宋时期,反映了思想界新现象是A辩论儒、释、道谁先发现世界的本源B儒、释、道三教合一形成新儒学理学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D佛教取代儒学成为中国统治思想的主流【解析】本题A项说法材料中不能得到反映,并未说明“三人“正在辩论世界本源问题;D项说法错误,自西汉汉武帝开始,儒学一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联系材料“两宋时期”可以联系

25、到,教材相关知识点,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画面反映了当时思想界儒、释、道三教合一形成新儒学理学,本题选B项。9(山东省潍坊市2011届质检)22“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 董仲舒 B 程颢 C 朱熹 D 王守仁【解析】本题较简单,根据材料中“存天理,灭人欲”等主张,可以判断出这一主张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思想。10(湖南省雅礼中学2011届第四次月考)5“饮食者,天理也;要

26、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A B C D解析:B本题考查对“天理”和“人欲”关系的理解。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应该没有,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作辩护,这正是理学的消极影响,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所以答案为B。11(福建省六校2011届联考)5.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学说解析:C。此题

27、考查的是对宋朝理学正确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朱熹认为天理在哲学上是世界的本源符合A应该排除;既有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又有对现实人生的关怀符合B应该排除;而在现实人生朱熹主张将儒学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并形成了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存天理,灭人欲”适应了统治的需要符合C项;D项是董仲舒的观点故应该排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12(辽宁省沈阳市四校协作体2011届测试)28“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

28、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D致良知解析:A。此题考查的是对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特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真知和未尝真知在于是否通过实践得到,故应该是朱熹理学的方法论强调通过时间获得感悟的格物致知。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13(浙江省五校2011届联考)6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B【解析】理学集大成的思想家朱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

29、理学体系,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理学家对妇女“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极端强调由此而发。本题中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朱熹。14(福建省厦门三校2011届第二次联考)20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李克农)科网:“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

30、.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解析: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内涵。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 儒家道德观积极向上,弘扬浩然正气、民族气节和精神信仰。儒学吸收佛、道精神到宋代发展为理学,故C正确。15(辽宁省铁岭六校2011届第二次联考)23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宋元时期程朱理学思想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程朱理学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意志品质、社会责任

31、感和历史使命感都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南宋王朝的官方哲学。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16.(辽宁省丹东市2011届第二次联考)4、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理解。材料中的乙徒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南宋时期的陆九渊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主观唯心主义。17(山东省高密市2011届质检)19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

32、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 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解析:A。本题考察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由材料中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可知材料认为心是本源,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求要外求。18(福建省厦门三校2011届第二次联考)22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

33、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内涵分别是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周的“秩序井然”可阐释为西周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确立起同姓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战国的“清新”是指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兴起,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唐的“丰满华丽”与国家繁荣昌盛相联系;宋的“理性美”折射出思想上理学盛行。19(辽宁省铁岭六校2011届第二次联考)5“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

34、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是儒家道德规范。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安徽省名校2011届联考)132010年9月为纪念某历史人物,光明日报评论:“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他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主张的理解。从材料中“批判君主专制”和“

35、天下为主,君为客”可以判断这是黄宗羲的思想。故正确答案是B项。2(辽宁省铁岭六校2011届第二次联考)22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儒家思想发展特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民贵君轻”思想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是西汉董仲舒的思想都是为封建君主统治服务;“制天命而用之”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启蒙思想。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3(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

36、体期考)7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体现的时代发展趋势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思想的进步,只有“工商皆本”反映的才是经济思想的变化。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4(北京市东城区2011届检测)10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 想是( )A经世致用 B工商皆本 C民主科学D重农抑商解析:A。此题考查的是对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经世致用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将学术研

37、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和所学史实指的应该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在学术研究上的主张:经世致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5(浙江省新高考研究联盟2011届联考)5、以下不符合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思想主张的是 ( ) A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B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 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解析:C 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是黄羲之,故C不正确。6(深圳市高中2011届第三次测试)22“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解析:D本题考查明末清初的思想情况。注意材料中的君子的学习是为“救世”,因

38、此体现此观念的是经世致用。答案为D。8(山东省高密市2011届质检)20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大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义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解析:D。本题考察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是明代中国民本与民主思想萌芽的代表人物.。黄宗羲在当年清朝的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同时,他大胆地批判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9(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2011届联考)7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

39、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对明末清初中国民主思想的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只是反对君主专制,而根本上否定君主制的应该是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0(广东省六校2010届联考)15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都反映社会转型

40、时期的剧变【解析】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董仲舒是西汉著名儒学家,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本题要求回答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共性。B项说法错误,只能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C项说法错误,董仲舒“大一统”“天人感应”等儒学思想受到汉武帝推崇,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其他两位思想家在当时不受重视;D项孟子时奴隶制度衰弱,封建制度建立起来,黄宗羲生活的明末清初,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而封建专制制度不断衰落,董仲舒时的西汉不属于转型期。本题选A项,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11(辽宁省沈阳市四校协作体2011届测试)51(20分)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

41、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请回答: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3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有儒家:子“仁”“以德治民”,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墨家:墨子“兼爱非攻”等。答案:表现:孔子“仁

42、”“以德治民”,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墨子“兼爱非攻”等。(3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得3分)(2)概述西汉和宋朝时期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4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汉朝和宋朝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在西汉时期形成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理论,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到了宋朝形成了朱熹的理学:吸收释道教义,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巩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答案:西汉: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理论,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

43、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宋朝:朱熹等吸收释道教义,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巩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2 分)(3)概括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清朝文化专制原因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文化上: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对外政策上:闭关锁国不利于中国“市民文化”与西方市民文化的交流、融合等方面加以分析归纳。答案: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

44、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封建专制集权政治(或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不利于中国“市民文化”与西方市民文化的交流、融合。(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

45、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4)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说明莱布尼茨为何推崇中国儒学文化(2分)?伏尔泰当时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儒家思想作用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可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加以考虑:德意志分裂割据,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意志统一。第二问可以结合欧洲社会革命任务加以理解:伏尔泰出发点:反对封建贵族的等级特权,提倡自由平等。答案:原因:德意志分裂割据,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意志统一。(2分)伏尔泰出发点:反对封建贵族的等级特权,提倡自由平等。(2分)(5)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19

46、世纪中后期出现翻译活动高潮的原因(3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向中国近代项西方学习启蒙思想的背景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政治上: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加剧;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影响等方面加以概括。答案:原因:民族危机加剧;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3分)7(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11届月考)26.(11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

47、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3分)材料二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2)根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2分)试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2分)材料三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48、;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3分)【解析】第1问回答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从材料一中可以概括出: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根据所学知识: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第2问要求回答朱熹和王守

49、仁达到“贯通明理”的不同途径,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根据相关知识,可以知晓分别是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两者区别:主观唯心主义相信个人意念决定物质存在;相信有所谓的神灵决定物质存在。)教材中如康德、庄子、心学等思想观点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老子、黑格尔、理学、柏拉图等思想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第3问要求回答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根据所学应是经世致用。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经世致用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26.(1)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3分)(2)差别: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经世致用。(2分)派别: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王守仁,主观唯心主义。(2分)(3)主张:经世致用。(1分)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3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