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7李商隐诗两首课时演练促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锦瑟/跋涉琴弦/船舷无端/急湍B.沧海/苍凉杜鹃/捐献年华/华夏C.马嵬/葳蕤占卜/弥补宵柝/干坼D.运筹/应酬驻马/珍珠牵牛/赊欠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s/sh,xin,dun/tun;B项,分别读cng,jun,hu;C项,分别读wi/wi,b,tu/ch;D项,分别读chu/chou,zh/zh,qin/qin。答案:B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只是
2、当时已惘然惘然:迷惘,茫然。D.海外徒闻更九州徒闻:徒然去打听。思路解析:D项,“徒闻”,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答案:D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思路解析:A项,“托”都是动词,托付;B项,“然”都是副词的词尾,的样子;C项,“休”,动词,完结;副词,不要;D项,“为”都是动词,做,担任。答案:C4.对下列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B.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年。C.七夕:指农历七月七日夜,也称乞巧节。D.“鸡人报晓筹”的“筹”,即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3、思路解析:B项,“一纪”应为十二年,“四纪”是四十八年。答案:B5.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恰当的一项()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月榭故香因雨发,。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A.别树羁雌昨夜惊风帘残烛隔霜清B.风帘残烛隔霜清别树羁雌昨夜惊C.残烛风帘隔霜清别树羁雌昨夜惊D.昨夜别树羁雌惊风帘残烛隔霜清思路解析: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严格对仗角度考虑。只有A项最为恰当。答案:A6.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1),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庄生晓梦迷蝴蝶,。(
4、李商隐锦瑟)(4)沧海月明珠有泪,。(李商隐锦瑟)(5)桐花万里丹山路,。(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6)秋阴不散霜飞晚,。(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答案:(1)夕阳无限好(2)何当共剪西窗烛(3)望帝春心托杜鹃(4)蓝田日暖玉生烟(5)雏凤清于老凤声(6)留得枯荷听雨声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10题。锦瑟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7.下列对锦瑟一诗的解说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锦瑟指的是绘有锦缎般美丽花纹的瑟,据说原先有五十根弦,后改为二十五弦,声调悲凉
5、。瑟的锦缎花纹,隐喻自己的花样年华。B.诗的开头作者不写他物,以“锦瑟”开题,以“无端”发问,而后以“思”引出对“华年”的叹息,看似刻意为之,实是自然而成。C.四个典故,组成一个共同的意象,潜蕴着作者对自己今生今世爱情、事业、理想、追求的痛苦反思和深沉喟叹。D.结尾如泣如诉的悲剧式诘问,让诗人陷入深深的思索与迷惑之中,从而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思路解析:C项应为“四个典故,每个典故一个意象”。答案:C8.这首诗的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思路解析:这是一首律诗,可以按照律诗四联分别具有“起、承、转、合”的特点分析。尾联在诗中是“合”,即总结合拢,归旨点睛。参考答案:尾联是对上文的总
6、结。“此情可待成追忆”,是说上面说的那种情感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现在再回来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说“当时”“惘然”的感受,现在更甚。马嵬(其二)唐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夹叙夹议。叙,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议,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B.颔联中“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C.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从章法上说,是对前文的总结;从艺术
7、构思上说,是由前一方面引起的联想。D.诗人写玄宗为“六军”所逼,在马嵬赐死贵妃,既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指责,又有同情之意。思路解析:D项,“又有同情之意”不正确,本诗思想内容的独到之处,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唐玄宗,讽刺其荒淫误国。答案:D10.按时间的发展顺序应先有“马嵬之变”,而后才有“玄宗之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歌在谋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为什么诗人要这样写?简要分析。思路解析:诗歌整体上采用了倒叙手法,可以结合倒叙的好处分析。参考答案:这样写从整体上看,使尺幅之间一波三折,从局部上看突出了因果关系,没有昔日的荒唐,哪有今日的离散,没有沉溺于声色的当时,怎有六军同驻马的今日。
8、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112题。落花唐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注:这首诗作于会昌六年(846)闲居永乐期间。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11.颔联是从哪两个不同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的?请简要分析。思路解析:颔联“参差”是高高低低的样子,“迢递”是一个接一个、连绵不断的样子。据此可以看出是空间和时间角度。参考答案: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参差”句从空间角度,写落花四处纷飞,连接曲陌;“迢递”句从时间角度,写落花连绵不断,无休无止。12.刘煕载艺概中提出咏物诗应该做到“不离不即”
9、,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咏物中表现作者的情思。请结合诗歌内容,阐述这首诗是如何体现的。思路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一般具有咏物伤怀的特点,这首诗也是这样。诗人表面写落花,实则写自己,自己如落花一样,凋零惨败,凄惨悲凉。参考答案:作者借花喻己,花用生命装点了春天,却落得个凋零、沾衣的凄凉结局;诗人素怀壮志,却屡遭挫折,也落得个悲苦失望、泪落沾衣的结局。全诗咏花伤己,既切合于物,又表现出作者无尽感伤的情怀。(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14题。流莺唐李商隐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注:宣宗
10、大中三年(849)春,诗人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参差:指鸟振翅飞翔。13.这首诗写到的“莺”,诗人称之为“流莺”,诗中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流莺”的?思路解析:本题要求分析诗中描写“流莺”的两个方面,作答时抓住“漂荡、参差”“不自持”和“巧啭、本意”“未必有佳期”等关键词分析即可。参考答案:它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是在空中不停地飘动流转;它百啭千回表达“本意”,可无人能体会,虽是三春“良辰”,可终究难盼“佳期”。14.这是一首托物寓怀、抒写身世之感的蕴藉之作,比喻(或象征)是其主要手法。试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这一手法的。思路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把自己要表达的感情寄寓在流莺之上
11、,诗中的流莺是作者用以自况之物,抓住这些,结合注释和具体诗句分析作答即可。参考答案:诗人用流莺的飘荡比喻自己转徙幕府、飘零不定的生活,用“流莺”的“巧啭”比喻自己歌吟及远大的政治抱负,用无“佳期”表达自己不为人理解的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沉伤感。三、语言表达15.请在下面的横线处以“读李商隐”为内容再仿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读李商隐,我懂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缠绵的思念;读李商隐,;读李商隐,。思路解析:解答时应注意引用的诗文必须是李商隐的,所领悟的情感应深刻真挚,并且与诗句联系紧密。参考答案: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我懂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一种心灵的契合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