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课时实验基础教材实验分类找共性编者按高考“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实验题更是如此。高考实验无非是对教材实验的创新考查而已,二轮复习对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归类研究,能帮助考生探规寻律、总结共性、掌握方法,全面识记实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实验技能。类型一观察类实验1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实验材料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染色观察核酸死甲基绿、吡罗红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线粒体线粒体活健那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死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染色体死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洋葱根尖观察叶绿体原色观察叶绿体活
2、不需要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藓类的叶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大液泡活成熟植物细胞,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2.关注洋葱在实验中的“一材多用”(填表)取材部位实验名称取材原因叶鳞片叶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外表皮细胞含紫色大液泡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多样性细胞较大,外表皮细胞有大液泡,内表皮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内表皮细胞近于无色管状叶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色素含量多根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材料易得,且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易于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材料易得,且低温(4 )下根尖也能分裂生长,诱导染色体变异率较高3归
3、纳盐酸和酒精的“同材异用”(填表)(1)不同浓度酒精的用途:酒精浓度用途体积分数为50%在脂肪鉴定中用于洗浮色体积分数为70%在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实验中用于杀死并保存小动物;消毒体积分数为95%与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混合用于有丝分裂实验中的解离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用于冲洗卡诺氏液无水乙醇用于光合作用色素的提取(2)盐酸在不同实验中的应用:实验名称盐酸的作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观察根尖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11混合成解离液,使组织
4、中的细胞相互分离(1)洋葱表皮细胞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有活性(2015江苏卷,T23C)()(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2014山东卷,T4C)()(3)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2014山东卷,T4B)()(4)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5)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6)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用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1下列对涉及临时装片的教材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肪检测时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常用体积分
5、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B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制备细胞膜”的临时装片C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在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D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在制作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时,需使用龙胆紫染色解析:选D脂肪检测时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常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制备细胞膜实验的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叶绿体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细胞的活性,需要装片中的叶片随时保持有水状态;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不需要染色。2以下有关教材实验的说法
6、正确的是()A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将滤纸条插入层析液时应注意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B在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盐酸是为了促进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C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低温能够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D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浸泡法是将插条浸泡在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让其生根,然后统计生根数目解析:选A在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盐酸是为了使细胞之间相互分离;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浸泡
7、法是将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 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处理完毕就可以扦插了,而不是让插条在溶液中生根。3对实验材料做相应处理后,细胞不能保持活性的是()A经台盼蓝染色处理后不着色的动物细胞B经解离液处理后的洋葱根尖细胞C刚刚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的细胞D在0.3 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解析:选B使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混合而成,经解离液处理后的洋葱根尖细胞已经死亡;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在0.3 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仍
8、保持活性,再放入清水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4染色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有关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去浮色染色制片观察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步骤:制片解离漂洗染色观察C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步骤: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D观察线粒体:滴染液涂片观察解析:选D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把苏丹染液滴到载玻片的花生子叶薄片上,并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步骤: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观察线粒体时先滴染液,然后刮取口腔上皮细胞,放在染液中涂抹几下,再盖上盖玻片观察。观察类实验操作流
9、程类型二物质检测与提取类实验1比较五个检测类实验(填表)实验名称试剂颜色生物材料备注淀粉的检测碘液蓝色脱色的叶片还原糖的检测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苹果或梨匀浆等试剂现配现用、水浴加热脂肪检测苏丹(或)染液橘黄(或红)色花生种子切片需用高倍镜观察蛋白质检测双缩脲试剂紫色豆浆、稀蛋清等先加A液,后加B液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液:无水乙醇;分离液:层析液胡 萝 卜 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 绿 素 a :蓝绿色;叶 绿 素 b :黄绿色新鲜的绿叶(如菠菜叶)加入二氧化硅 是 为 了研磨得更充分;加入碳酸钙可防止在研 磨 中色素被破坏2辨析有关颜色反应类实验的五种颜色(填表)颜色原理红还原糖斐林试
10、剂砖红色沉淀脂肪苏丹染液红色RNA吡罗红溶液红色染色体(质)醋酸洋红液红色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黄脂肪苏丹染液橘黄色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滤纸条中: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绿DNA甲基绿溶液绿色线粒体健那绿染液蓝绿色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灰绿色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滤纸条中:叶绿素b黄绿色,叶绿素a蓝绿色蓝淀粉碘液蓝色DNA二苯胺试剂蓝色紫染色体(质)龙胆紫溶液紫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叶绿体中的4种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1)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染液,显微镜下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2015江苏卷,T23A)()(2)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11、(2014山东卷,T4A)()(3)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4)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应用的试剂是甲基绿,预期的实验结果为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5)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2014江苏卷,T22B)()(6)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中,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1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二苯胺试剂B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C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
12、OH溶液都呈无色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解析:选C还原糖、DNA的鉴定分别使用斐林试剂和二苯胺试剂;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二苯胺试剂和NaOH溶液都是无色的;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会发生紫色反应。2下列有关物质检测与提取过程实验原理的理解,错误的是()A利用层析液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的扩散速度不同B丙酮和无水乙醇都可用作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但丙酮有刺激性气味,因此常用无水乙醇C利用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中的肽键结合形成紫色物质的原理来检测蛋白质D利用斐林试剂来检测可溶性还原糖的原理是利用了新制氢氧化铜的氧化性解析:选A利用层析液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
13、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由于丙酮有刺激性气味,不如无水乙醇更适宜;蛋白质检测的原理就是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多肽)中的肽键结合形成紫色络合物;斐林试剂之所以现用现配的原因就是利用新制氢氧化铜的氧化性。3下列是关于酒精的鉴定及酒精在相关实验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剂提取色素B用苏丹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C在碱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D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的11混合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解析:选C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以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来提取;用苏丹染液鉴定脂
14、肪时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时,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解离根尖细胞所使用的解离液是由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形成的。检测类实验的操作流程类型三调查、模拟类实验1归纳几种调查类实验(填表)实习、研究性课题调查对象方法计算方法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人类某种遗传病汇总法发病率100%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标志重捕法植物或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样方法(每个样方密度的平均值)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土壤中的小动物取样器取样法计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2识记模拟尿糖检测实验的原理(填空)(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
15、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2)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氧,氧可以将滤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对,即可知道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1)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2014四川卷,T4D)()(2)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是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2013福建卷,T4C)(3)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
16、()(4)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1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下列方法正确的是()选择红绿色盲、白化病作为调查案例选择糖尿病、哮喘病作为调查案例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ABC D解析:选D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正确;糖尿病、哮喘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不适合作为调查案例,错误;调查遗传方式时,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错误、正确;调查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正确、错误。2下列有关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17、A调查农田中蚜虫、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B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可用五点取样法C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调查草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标志重捕法解析:选B调查农田中蚜虫等活动能力弱的小动物的种群密度宜采用样方法,而田鼠的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强,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可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等,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蚯蚓的活动能力小且不易被标记,调查其种群密度时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宜采用样方法。调查类实验一般操作流程类型四探究
18、设计类实验探究类实验的变量分析(填表)实验名称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同温度(至少三种)酶的活性(加碘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pH、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同pH(至少三种)酶的活性(气泡的数量或带火星的卫生香燃烧的猛烈程度)温度、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氧的有无CO2生成量(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酒精产生量(用重铬酸钾检测)葡萄糖溶液的浓度、石灰水的量、温度、pH、锥形瓶的洁净程度等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琼脂块体积的大小物质运输的效率NaOH溶液的量、
19、浸泡的时间、测量的准确性等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扦 插 枝 条 的生根数量或长度实验材料的一致性、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准确性、处理时间的一致性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间酵母菌种群数量培养液的成分、培养条件、空间等探究水族箱中的群落演替时间群落的变化水族箱的培养条件和环境等(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2014山东卷,T4D)()(2)若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选用材料与试剂:前者为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而后者为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2013江苏卷,T23改编
20、)(3)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2013重庆卷,T3C)()(4)用两种不同浓度2,4D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的生根数,预期结果是低浓度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总是更多()(5)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1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实验编号探究课题选用材料与试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1、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A BC D解析:选B过氧化氢受热会分解,所以不适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根据蓝色的深浅或是否变蓝,来确定淀粉在淀粉酶催化作用下的分解程度;淀粉不能被蔗糖酶分解,故该实验不能鉴定pH对酶活性的影响;酸性环境会破坏斐林试剂,因此斐林试剂不适合作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鉴定试剂。2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中,对3个保温瓶的处理情况如下:向a瓶注入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向b、c两瓶注入未经煮沸的同样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然后,向a、b两瓶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培养液,并向a瓶注入液体石蜡覆盖满液体表面,向c瓶加入等量蒸馏水;最后,用蓬松的棉花塞住
22、3个瓶的瓶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c瓶的作用是作为对照B24 h后温度最高的是b瓶Ca瓶中酵母菌不能存活D煮沸的作用包括消毒和去除氧气解析:选Cc瓶中用等量的蒸馏水代替酵母菌培养液,是作为对照组;b瓶是有氧条件,最利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会释放大量能量,故b瓶中温度最高;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a瓶中酵母菌可进行无氧呼吸,能存活;煮沸的作用包括消毒和去除氧气。3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NAA进行如下实验:分组甲组乙组丙组丁组枝条10个,带芽10个,带芽10个,带芽10个,无芽浸泡下端5105 g/mL的NAA溶液10 mi
23、n5101 g/mL的NAA溶液10 min清水10 min清水10 min扦插扦插于潮湿的沙土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生根较多几乎不生根生根较少几乎不生根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丙组的芽能产生NAA促进扦插枝条生少量的根B丁组由于缺少激素来源,故扦插枝条几乎不生根C由本实验可看出高浓度的NAA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D由本实验不能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解析:选A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不是植物体产生的。丙、丁两组比较,自变量为有无芽,幼芽可以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并被运输至扦插枝条下端,因此丙组因内源生长素的作用而生根,而丁组无芽则无内源生长素的刺激,故几乎不生根。甲、乙、丙组中
24、枝条均带有芽,自变量为NAA浓度的不同,与甲组比较可知,乙组中高浓度的NAA抑制了扦插枝条生根。若想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需设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NAA溶液,观察生根状况,进而确定最适NAA浓度。4某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图2是对酵母菌进行计数的血细胞计数板(1 mm1 mm0.1 mm)的计数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最适状态的情况下,关闭出入口流速控制阀,则一定时间内装置中酵母菌种群增长为“S”型曲线B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C对酵母菌样液稀释时,如果加入的无菌水过多,
25、会使酵母菌细胞膨胀破裂D计数室每个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为A个,且稀释倍数为B,则1 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4AB106个解析:选C在最适状态下,在不补充新鲜营养液的密闭装置中,一定时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应呈“S”型增长;计数时宜将计数板置于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观察、计数;酵母菌具细胞壁不会被“胀破”;1 mL培养液中酵母菌数为4AB106(个)。常见的一些自变量控制方法归纳(1)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3)除去容器中的CO2NaOH溶液。(4)防止叶片中存在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5)温度控制水浴或恒温箱。
26、(6)防止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让植株置于黑暗环境。(7)提供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课时作业 基础练,基稳才能楼高 一、选择题1(2018届高三河南八市联考)下列关于盐酸在不同生物学实验中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B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有利于染色剂与染色体的结合C在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中,用缓冲液和自来水作为对照,盐酸的浓度属于无关变量D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盐酸用于调节溶液的pH,属于自变量解析:选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
27、色剂进入细胞;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解离根尖,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在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中,探究的是内环境稳定的原因,用缓冲液和自来水与生物材料作为对照,其中盐酸的浓度属于无关变量;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盐酸用于调节溶液的pH,属于自变量。2(2017北京高考)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解析:选B解离洋葱根尖组织时需要用到盐酸溶液,盐酸可使细胞相互
28、分离开来,同时杀死细胞,固定细胞形态;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则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分裂细胞,然后再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在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可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动物细胞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3(2017兰州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B使用显微镜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再使用高倍镜并调节粗准焦螺旋C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时,主要是模拟膜的主动运输方式D用斐林试剂来模拟尿糖检测时,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解析:选A对人类遗传
29、病遗传方式的调查,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使用显微镜时,要遵循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的原则,在高倍镜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时,主要是模拟膜的选择透过性;用斐林试剂模拟尿糖检测时,应该设计正常人尿液的对照实验。4(2017长春质检)下列对各种生物类群的调查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应做到随机取样B调查微生物的种群密度往往采用抽样检测法,取样之前应摇匀C调查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标记物不能显著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可在同一时间分别采集落叶量不同的地域表层土样解析:选
30、C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如果是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一般采用样方法;如果是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5(2017天津高考)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无法达到目的的是()A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C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解析:选D月季叶绿体中含有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为脂溶性,能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中含有的花青苷能溶于水,可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
31、带;月季成熟叶片有大液泡,可用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月季叶片表皮细胞是成熟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不能用于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观察。6下列实验或探究活动的方法正确的是()序号实验或探究活动方法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浸泡法和沾蘸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标志重捕法卡尔文循环中碳的转移途径同位素标记法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抽样检测法ABC D解析:选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采用纸层析法,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常采用浸泡法或沾蘸法,错误;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而调查活动范围广、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标志重捕法,错误;研究卡
32、尔文循环中碳的转移途径(即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等有机物)应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正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常采用抽样检测法,正确。7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作用相同的是()A“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CuSO4的作用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解析:选D制备细胞膜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是使细胞吸水涨破,而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蒸馏水用于保持细胞的活性;脂肪检测过程中酒精的作用
33、是洗去浮色,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提取色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用的是新制氢氧化铜,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用的是铜离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均是使细胞相互分离。8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冲洗或漂洗的叙述,错误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染色后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盐酸洗去浮色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水解操作后需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后用清水进行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D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根尖细胞用
34、卡诺氏液固定后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解析:选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染色后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水解操作后需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 s。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后用清水进行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根尖细胞用卡诺氏液固定后,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9(2018届高三贵阳检测)实验操作不当一般情况下不能达到预期结果,但有的实验或调查若通过及时调整也可顺利完成。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检测蛋白质时,只有斐林试剂的甲、乙液,将
35、乙液按比例稀释可得双缩脲试剂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时,发现底物与酶的混合液的pH为0.9时,可调至中性C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如发现样本太少,可扩大调查范围,已获得原始数据不能再用D提取光合作用色素实验中,如发现滤液颜色太浅,可往滤液中再添加适量CaCO3解析:选A斐林试剂的甲液是0.1 g/mL NaOH溶液,乙液是0.05 g/mL CuSO4溶液,而双缩脲试剂A液是0.1 g/mL NaOH溶液,B液是0.01 g/mL CuSO4溶液,因此将乙液按比例稀释可得0.01 g/mL CuSO4溶液,即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测;过酸会使唾液淀粉酶变性失活,因此底物与酶的混合液的pH为0.9时,淀
36、粉酶丧失活性,再将pH调至中性酶的活性也不会恢复;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样本要足够大,而且要做到随机取样,如发现样本太少,可扩大调查范围,已获得的原始数据仍能使用;滤液颜色太浅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叶绿体内的叶绿素被破坏,还可能是因为研磨不充分等,在滤液中加CaCO3不能改变滤液中色素的含量。10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中酸、碱性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为橙色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的反应提供酸性条件BNaOH为CuSO4与还原糖反应提供碱性条件C用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甲基绿、吡罗红进入细胞进行染色D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使细胞相互分离解析:选B在还原糖的
37、检测实验中,NaOH和CuSO4反应生成Cu(OH)2,Cu(OH)2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NaOH的作用不是为反应提供碱性条件。11下列与生物实验相关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色素带的颜色为蓝绿色,该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B图乙所示的样方中,植物的种群密度约为3株/m2C图丙中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液体是细胞中流出的水分D图丁中的细胞可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其大部分处于细胞分裂期解析:选B图甲中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其中色素带(叶绿素b)的颜色为黄绿色;样方法中位于边线上的个体计数时采用“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故
38、样方中约有12株植物,种群密度约为3株/m2;图丙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液体是外界溶液;根尖分生区细胞大部分都处于细胞分裂间期。12(2017广州调研)下表列出了四项实验方法及其原因,正确的是()选项方法原因A用冷却酒精使DNA和蛋白质进一步分离蛋白质不溶于酒精B用卡诺氏液处理洋葱根尖细胞维持细胞处于生活状态C用0.3 g/mL的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细胞壁D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各小组调查的数据要汇总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解析:选DDNA不溶于酒精溶液,而细胞中的蛋白质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分离;卡诺氏液是固
39、定细胞形态的,经其处理之后的洋葱根尖细胞为死细胞;细胞壁具有全透性,蔗糖分子能透过;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率时,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的群体要足够大,可以让小组调查数据的结果在班级或年级中进行汇总。13.如图为模拟实验中平衡时的渗透装置,已知半透膜不能透过蔗糖和单糖,漏斗的液面高度差为h,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系列实验,下列的分析与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平衡时漏斗中的水分子数等于吸出前漏斗中的水分子数B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半透膜内外的渗透压相同C若向漏斗中滴入微量的蔗糖酶溶液,平衡时液面差h将减小D若向漏斗中适量滴入清水,平衡时液面差h将变小解析:选D吸出漏斗中
40、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后,漏斗内液面继续升高,但是高度要低于原液面高度,平衡时漏斗中的水分子数少于吸出前;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漏斗内液面继续上升,平衡时半透膜内外的渗透压仍不同;若向漏斗中滴入微量的蔗糖酶溶液,则可催化蔗糖水解成单糖,渗透压升高,平衡时液面差h将增大;若向漏斗中适量滴入清水,则使漏斗内渗透压下降,平衡时液面差h将变小。14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其中相匹配的是()选项方法与结果结论或观点A先将细菌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多代后,再将细菌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离心后只出现中密度带DNA的复制不是全保留复制B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
41、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将天竺葵的叶片黑暗处理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一段时间后,用酒精脱色,分别用碘液处理,曝光组呈蓝色,遮光组无蓝色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解析:选AA项的“方法与结果”能说明DNA的复制不是全保留复制;B项的“方法与结果”能说明S型肺炎双球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不能说明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项的“方法与结果”能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不能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项的“方法与结果
42、”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不能说明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二、非选择题15下列是某班同学为完成教材实验所选材料或试剂列表(试剂甲和试剂乙、各溶液浓度满足实验需求)。请回答下列问题: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实验材料或试剂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西瓜瓤提取液、斐林试剂B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淀粉溶液、淀粉酶、pH缓冲液和碘液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紫色洋葱鳞片叶、KNO3溶液D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新鲜菠菜叶、试剂甲、层析液E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大蒜根尖、试剂乙F观察细胞中DNA分布健那绿(1)从表中主要实验材料或试剂看,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必须使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是_。正确实验过
43、程必须加热的实验是_。(填序号)(2)试剂甲、试剂乙并不是同一试剂,前者中的液态试剂(室温)是_,其作用是_,后者中用于染色的试剂是_。(3)B实验中,若要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老师建议不要选择过氧化氢作为实验底物,这样建议的理由是_。D实验中,若提取和分离色素的过程操作规范,但得到的色素带中上面两条颜色清晰,下面两条颜色却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是_。(4)某同学欲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则该同学的调查方法是_(填“标志重捕法”或“取样器取样法”)。解析:(1)从表中可知,A实验中的西瓜瓤提取液本身带有红色或黄色等颜色,会影响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作用结果的观察。F实验中细胞中的DNA与甲基绿亲和力
44、强,使DNA呈现绿色。(2)色素的提取中需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或丙酮溶解并提取色素,有丝分裂过程中所用的染色体染色剂是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溶液。(3)过氧化氢不能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底物,原因是过氧化氢不稳定,本身分解受温度影响。衰老或发黄的菠菜叶中叶绿素已分解,提取的色素中含有少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4)土壤小动物的调查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答案:(1)A、FC、E、FA、F(2)无水乙醇或丙酮溶解并提取色素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溶液(3)过氧化氢的分解本身受温度影响所选取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少(或叶片已衰老发黄)(4)取样器取样法第课时思想方法
45、由感性到理性明通法编者按经典实验是科学家精心思考、巧妙设计、反复实践,经后人多次重复证明是一些正确的且最具代表性的实验。经典实验是高考实验命题的重要素材来源,是我们获取生物学实验方法的重要途径。剖析经典实验,可以让我们在理解实验设计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出生物学科特有的实验思想和方法,加深对“实验材料的选取”“实验原则的掌握”“实验变量的控制”“实验对照的设置”“实验结果的分析”等,以达到提升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能力的目的。一、通过“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相关实验,深入理解“对照”和“变量”在生物实验中的重要性经典回顾“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对照和变量经典实验变量分析自变量相关设置因变量观察指标无关变
46、量普利斯特利植物更新空气成分实验对照组:无绿色植物实验组:有绿色植物小白鼠存活时间(或存活状态)或蜡烛燃烧时间光照、温度、小白鼠健康程度、蜡烛的种类和实验前燃烧程度等萨克斯天竺葵实验对照组:曝光实验组:遮光碘蒸气处理后叶片的颜色天竺葵叶片状态、暗处理时间、光照时间等恩格尔曼水绵和好氧细菌实验对照组:完全暴露在光下实验组:黑暗环境下极细光束照射好氧细菌分布情况水绵与好氧细菌的生活状态、环境条件的控制等恩格尔曼三棱镜照射水绵和好氧细菌实验对照组:正常光源照射实验组:黑暗环境下光线经三棱镜后照射鲁宾和卡门的18O标记实验实验组中,一组为植物提供H2O和C18O2,另一组为植物提供HO和CO2小球藻释
47、放的O2的放射性情况光照、温度、新鲜的实验材料,提供的H2O和CO2只有一种物质具放射性等卡尔文14C标记实验实验时间(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进行不同时间后,追踪检测小球藻叶绿体中含有放射性的物质和种类)小球藻叶绿体中含有放射性的物质和种类光照、温度、新鲜的实验材料、检测时间的选择,只有14CO2一种物质具有放射性等考法示例1(2013海南高考)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48、)Aa、b 和dBa、c 和eCc、d 和e Db、c 和e解析:选B光合作用需要光照,部位c、e 被锡箔纸遮盖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a 部位为黄白色,没有叶绿素,故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所以a、c、e处加碘液不会变蓝。2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提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的假说,将这一假说进行验证的实验是()A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的实验B恩格尔曼证明水绵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C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的实验D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的实验解析:选C英格豪斯
49、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的实验解答了“植物是否能从空气中得到什么”的问题。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实验解答了“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这一问题。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的实验回答了“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哪去了?”的问题,即验证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的假说。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的实验回答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到底来自二氧化碳还是水?”这一问题。3把一株牵牛花放置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A光合作用需要CO2 B光合作用能产生O2C光合作用需要光 D光合作用需
50、要叶绿体解析:选B由于装置没有显示检测O2是否产生的方法,所以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O2”。拓展归纳1对照原则即实验中设立对照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通常,一个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常见对照类型分为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和相互对照。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其能明确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说服力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条件对照指虽给对
51、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在等组实验法中,大都是运用相互对照,其能较好地平衡和抵消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2实验设计的“变量”实验设计的“变量”有三种: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通常所说的实验设计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中的“单一变量”就是指自变量。在实验设计时,无关变量控制的方法如下:消除法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对实验效果的影响。例如在验证“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的实验中,有一组要求无生长素,需开花前,用纸袋将雌花套住,隔离外来花粉的干扰恒定法在整个实验中,尽量使所有的实验条
52、件、实验处理、实验对象等都恒定不变。例如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实验中,始终将试管处于恒温水浴中,以消除温度这一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平衡法设立对照组,除自变量以外,无关变量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影响都是均等的。从而可不计无关变量的影响,得到实验变量的效果二、通过“基因的分离定律”经典实验,学会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假说演绎”法经典回顾假说演绎的过程以基因的分离定律为例考法示例4孟德尔以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设计了纯合亲本的杂交、F1自交和测交等一系列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分析现象做出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自由组合定律。(1)孟德尔提出的解释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说”
53、是:_。(2)孟德尔的“演绎”过程是:_。(3)孟德尔做的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解析:孟德尔解释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说”是: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孟德尔的“演绎”过程中,若假说正确,则测交后代会出现4种性状,比例接近1111。答案:(1)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则测交后代会出现4种性状,比例接近1111拓展归纳利用“假说演绎法”解答遗传
54、探究类题目的方法(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内容:(2)假说演绎法在解题时的应用:用此法解答题目的流程是先作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演绎推理(一般要通过画遗传图解)得出结果,再由结果得出结论。但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要提出全部的假设,不能有遗漏。对所提出的每一个假设,都要做出一个相应的结果和结论。反推根据结论来推结果,即若结论是正确的,则必然会对应一个正确的结果,这是解题的关键。三、通过“生长素的发现”经典实验,掌握实验设计应遵循的“三大原则”经典回顾实验者实验图示实验结论达尔文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照射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
55、现向光性弯曲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温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考法示例5如图为探究吲哚乙酸引起植物向光弯曲的两个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与图2胚芽鞘尖端分别套不透光和透光小帽,说明感光部位在尖端B实验说明吲哚乙酸促进胚芽鞘尖端下一段背光侧生长,抑制向光侧生长C实验说明吲哚乙酸对植物各器官的灵敏度不同D如果图2尖端下段不遮光,不能排除尖端下段也是感光部位解析:选D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是否接受光刺激和光刺激的部位。图1与图2胚芽鞘尖端分别套不透光和透光小帽,只
56、能说明感光部位可能在尖端,还需与尖端下段遮光的实验对比才能得出感光部位在尖端。吲哚乙酸对胚芽鞘尖端下一段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都起促进作用。实验只能说明弯曲生长与是否接受单侧光刺激和感光部位有关,不能说明吲哚乙酸对植物各器官的灵敏度不同。6某同学获得资料: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如图1所示(IAA氧化酶是一种含铁蛋白)。该同学已经知道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含量促进植物生长。那么,赤霉素是如何提高生长素含量的呢?为此,进行了下面的部分探究过程。材料用具:燕麦幼苗,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赤霉素溶液(以上溶液浓度均适宜),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实
57、验步骤:准备4个配有培养支架的烧杯,标记为14号;向1号和2号烧杯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完全培养液。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燕麦幼苗若干株,平均分为四组。将其中两组幼苗分别置于1号和2号烧杯中,1号幼苗喷洒适量蒸馏水,2号幼苗喷洒等量赤霉素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如图2所示处理。在黑暗处培养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段时间后,观察其弯曲情况。向3号和4号烧杯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_a_培养液,然后重复步骤_b_。请分析回答:(1)a、b两处分别为_;该步骤中使用a培养液的目的是_。(2)若步骤观察到的结果是去除尖端的胚芽鞘弯向经1号幼苗尖端处理的琼脂块放置一侧,可以说明赤霉素能_。(3)本探究实验的因变量和自变量
58、分别是_。(4)根据相关实验步骤的设计,请你写出该同学可能提出的实验假设:_。解析:本实验探究的是赤霉素如何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据图1分析,IAA氧化酶是一种含铁蛋白,能促进生长素氧化分解,故应设置实验组:不含铁的培养液,阻止生长素氧化分解,保证(内源)生长素的量。1号与2号烧杯中的幼苗作对比,若步骤观察到的结果是去除尖端的胚芽鞘弯向经1号幼苗尖端处理的琼脂块放置一侧,说明2号幼苗尖端的生长素含量高,即赤霉素能提高生长素的含量(但不能证明赤霉素是通过抑制生长素的分解还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提高其含量的)。为确定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方式应向3号和4号烧杯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缺铁培养液,再进行后续
59、的实验(即重复步骤)。若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直立生长(即3号幼苗尖端和4号幼苗尖端处理的琼脂块对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生长作用相同),则可证明赤霉素能抑制生长素的分解来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若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由4号尖端处理的琼脂块放置一侧弯向3号尖端处理的琼脂块放置一侧,则说明赤霉素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从而提高生长素的含量或赤霉素能同时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和抑制生长素的分解从而提高生长素的含量。通过上述分析即可得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外源赤霉素的有无,因变量是(内源)生长素的量。进而可以逆推出相关假设。答案:(1)缺铁、阻止生长素氧化分解(2)提高生长素的含量(3)(内源)生长素的量、外源赤霉素的有无(4)赤霉
60、素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赤霉素通过抑制生长素的分解,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赤霉素同时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和抑制生长素的分解,提高生长素的含量拓展归纳“生长素发现”实验中的三大原则(1)科学性原则:实验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该科学依据可以是已被证明是正确的原理和规律,也可以是前人的实验结论。例如,达尔文注意到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植物的向光性),通过设计简单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实验来研究,即体现了科学性原则;后续科学家在前人探索的经验基础上再设计实验,进行新疑问的探究,也是科学性原则的体现。(2)简便可行性原则:简便是指在设计生物学实验时,尽量做到实验材料容易获得,实验装置比较简单,实验药
61、品比较便宜,实验操作比较简便,实验时间比较短等。例如,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各位科学家选用的主要实验材料均为单子叶植物幼苗,就是考虑到简便可行性原则。(3)设置对照原则:在实验中常需设置对照组,用于与实验组进行对比,以准确分析实验结果。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课时作业 方法练,迁移应用押高考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探究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设定实验温度属于控制实验的自变量B淀粉与淀粉酶应分别达到设定温度后再混合C可选用碘液或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D淀粉的用量和保温时间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解析:选C探究温度影响淀粉
62、酶活性的实验中温度为自变量;由于酶具有高效性,要保证酶在设定的温度条件下发挥作用,淀粉与淀粉酶应分别达到设定温度后再混合;使用斐林试剂时需水浴加热,会改变实验的自变量,因此不能用于本实验结果的检测;淀粉的用量和保温时间为无关变量,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因此要保持相同且适宜。2(2017焦作一模)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A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进行B研究蝾螈细胞核的功能实验中,将其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C验证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的实验中,甲组用锡帽罩住尖端,乙组去掉尖端D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分别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解析:选
63、B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为自变量,溶液的酸碱性为无关变量,应维持相同且适宜;验证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时,甲组用锡帽罩住尖端,乙组应用套筒罩住尖端以下一段;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应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3探究两种植物根系之间的竞争关系时,为了获得较好的实验结果,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A需要选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进行实验B选择的两种植物大小必须基本一致C不同种植物种植在一起作为实验组D可设置两种植物的间距来设计实验解析:选A要探究两种植物根系之间的竞争关系时,需要选相同环境中的植物进行实验,否则可能会出现某种植物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的现象;选择的两种植物大小必须基本一致,
64、否则会因个体差异而不能真实反映二者的竞争关系;不同种植物种植在一起作为实验组,每种植物单独种植作为对照组;可设置两种植物的间距来设计实验。4下列属于控制自变量的操作且正确的是()A在探究过氧化氢酶最适pH的实验中,需要在同一温度下进行B在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可用不同功率的灯泡控制变量C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中,两只烧杯中要放入等量的淀粉糊D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用不同植物的插条作对照解析:选B在探究过氧化氢酶最适pH的实验中,需要在同一温度下进行,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在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可用多盏不同功率的灯泡控制变量
65、,这属于对自变量的控制;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中,两只烧杯中要放入等量的淀粉糊,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应用相同植物的插条作对照,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5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不宜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的生成B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淀粉酶分别催化底物淀粉、蔗糖,用碘液检测C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中,不需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D验证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实验中,含等量蛋清液的A、B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充足时间保温后,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解析:选A斐林试剂
66、检测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不宜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的生成;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淀粉酶分别催化底物淀粉、蔗糖,用碘液可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而蔗糖是否被水解无法用碘液检测;为了防止实验的盲目性,应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蛋白酶也属于蛋白质,也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颜色反应。6下列探究性实验中,对实验变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所加酶的量和pH是无关变量B“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是无关变量C“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插条生根数是无关变量D“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原生质层外侧溶液的浓度是
67、无关变量解析:选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故所加酶的量和pH是无关变量;“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自变量为是否有氧;“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自变量为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因变量是插条生根数;“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是自变量。7甲研究小组利用小鼠做胰岛素功能验证实验,乙小组做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生根影响的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小组应将小鼠分为两组,分别注射胰岛素和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小鼠症状即可B甲小组除将小鼠分为两组外,在分别注射胰岛素和生理盐水前应分别观察两组小鼠生理状
68、况并测定血糖浓度C乙小组在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生根的影响时,可以省去用蒸馏水处理这一组D乙小组设计的不同浓度生长素为自变量,其他变量如温度应相同且保持在5 解析:选B甲研究小组利用小鼠做胰岛素功能验证实验时,应将小鼠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此外,还要注意动物本身的前后自身对照,即在分别注射胰岛素和生理盐水前应分别观察两组小鼠生理状况并测定血糖浓度。乙小组在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生根的影响时,蒸馏水处理作为空白对照,不能省去。乙小组设计的不同浓度生长素为自变量,其他变量属于无关变量,要求相同且适宜,温度应控制在适宜条件下。8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
69、列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的是()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B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先将每一组底物和酶溶液分别放在相同温度下适当时间后再混合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解析:选C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是消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质是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底物和酶溶液是无关变量,先将每一组底物和酶溶液分别放在相同温度下适当时间后再混合;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实质
70、是控制自变量;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属于控制无关变量。9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ABC D解析:选B孟德尔假设的“核心内容”是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
71、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并不能解释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10如图是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处应为“演绎推理”,比如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就属于此过程B图中处应为“因变量”,比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酶浓度就是此变量C图中处应为“无关变量”,比如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有无甲状腺激素就是此变量D图中处应为“干扰因素”,比如血红蛋白不适用于根据颜色反应的蛋白质成分检测解析:选D图中应为“做出假设”;应为“因变量”,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酶浓度应属于无关变量;图中应为“无关变量”,但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时,有无甲状腺激素应属于自变量。11
72、神经肽Y是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在体液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为研究神经肽Y对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多少表示相对数量的多少)。分组前脂肪细胞相对数量加入溶液(5 mL)脂肪细胞相对数量甲组生理盐水乙组1010 mol/mL神经肽Y丙组105 mol/mL神经肽Y丁组102 mol/mL神经肽Y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组为对照组,实验的自变量是神经肽Y的浓度B动物体内神经肽Y分泌增多,有可能会导致肥胖C神经肽Y分泌后只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发挥作用D神经肽Y能够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解析:选C甲组为空白对照,自变量是神经肽Y的浓度
73、;由表可知,各实验组脂肪细胞相对数量均比对照组多,说明神经肽Y能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动物体内神经肽Y增多,则脂肪细胞随之增多,可能会导致肥胖;神经肽Y属于激素,通过体液运往全身,但只作用于靶器官(细胞)。12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有()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标志重捕法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属于概念模型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沾蘸法则正好相反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最
74、好要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A一项 B二项C三项 D四项解析:选C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时要注意随机取样,正确;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错误;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不属于概念模型,错误;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以及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正确;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沾蘸法是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时间较短,正确;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随机选取调查对象,最好对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错误。13某研究小组对“紫外线辐射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75、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结果如下表:培养皿编号12345紫外线辐射剂量(J/m2)0.20.8X2.02.6实验后的酵母菌数量(106个/mL)272614106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表中X的值应为1.4,各实验组的紫外线辐射剂量应保持相同的剂量梯度B该实验中1号培养皿是对照组,25号培养皿是实验组C在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的无关变量有紫外线辐射剂量、紫外线辐射时间等D分析实验结果可知,紫外线主要是通过诱发基因突变,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的解析:选A该实验通过相同剂量梯度的紫外线处理实现了相互对照;紫外线辐射剂量是自变量;本实验没有说明酵母菌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故通过本实验不能获得“紫外线主要
76、是通过诱发基因突变,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的”这一结论。14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特异性免疫研究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提取分离出对细菌X免疫过的小鼠甲和未对细菌X免疫过的小鼠乙体内的T细胞和血清,分别注入四组未接触细菌X的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分别注入等量的细菌X,得到如下实验结果。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组和组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B由该实验结果可得出小鼠对细菌X的免疫为细胞免疫C组与组相比,可知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D由、两组实验结果说明细菌X生活在小鼠的内环境中解析:选D由题干的信息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鼠是否经过细菌X的免疫,因变量是处理后小鼠脾脏中活细菌的数量,4组实验中,没有经
77、过细菌X免疫处理的、组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由图示结果可知,经过细菌X免疫的甲鼠中的T细胞能够有效消灭细菌,而经过免疫的血清中的抗体和没有经过免疫的血清都不能有效地抑制脾脏中细菌的繁殖,由此推知,细菌X生活在脾脏细胞内,小鼠对细菌X的免疫为细胞免疫。二、非选择题15某植物茎秆有短节与长节,叶形有皱缩叶与正常叶,叶脉色有绿色和褐色,茎秆有甜与不甜。下面是科研人员用该植物进行的两个实验(其中控制茎秆节的长度的基因用A和a表示,控制叶形的基因用B和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纯合的短节正常叶植株与纯合的长节皱缩叶植株杂交,F1全为长节正常叶植株,F2中长节正常叶长节皱缩叶短节正常叶短节皱缩
78、叶9331。从生态学方面解释上述实验中F1的性状表现有利于_。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一中F1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用“|”表示染色体,用“”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2)实验二纯合的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与纯合的褐色叶脉茎秆甜植株杂交,F1全为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F2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褐色叶脉茎秆甜植株31(无突变、致死现象等发生)。与实验一的F2结果相比,请尝试提出一个解释实验二的F2结果的假设:_。根据你的假设,实验二中F1产生配子的种类有_种。为验证你的假设是否成立,可采用_法,若实验结果为_,则假设成立。解析:(1)茎秆长节、正常叶更有利于植株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强其
79、生存斗争能力。从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控制茎秆节长、叶形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据此可画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2)实验二的F2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推测控制叶脉色、茎秆甜度的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按照这个假设,F1能产生两种配子。为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可用测交的方法,如果假设成立,则测交结果为绿色叶脉茎秆不甜与褐色叶脉茎秆甜的比例为11。答案:(1)增加光合作用能力,增强生存斗争能力(2)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测交绿色叶脉茎秆不甜褐色叶脉茎秆甜11(合理即可)第课时题型研究高考分类例析授技巧编者按纵观近几年生物高考实验题型变化,可以发现高考
80、实验命题的趋向,即借助实验方法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其中实验设计题是一个热点,因此对常见实验题型进行分类,并逐一掌握其应考策略,是高考备考中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学生能根据已有知识,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实验现象分析等做到熟练运用。题型一“实验目的”题变量法寻找实验目的1实验目的的书写与表达实验目的的内容包含研究对象、研究现象(因变量)和作用于对象的因素(自变量),格式为“探究(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或“探究(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等。2实验目的的确认方法(1)根据题目信息,直接写出实验目的。(2)根
81、据实验装置或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目的。此类试题首先应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再寻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此即实验的目的。如:下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其实验目的推导如下:(3)根据实验步骤反推实验目的。(4)明确变量确定实验目的。实验中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是实验中人为改变的量,因自变量的变化而改变的变量就是因变量。实验中能影响因变量变化的因素还有很多,但不是本实验要研究的内容,即为无关变量。通常在确定实验目的时,先根据题目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及因变量,然后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组织语言来描述实验目的。考
82、法示例1某研究小组用3个40 W的白色灯管做光源,通过遮光处理(外罩透光良好的红色、黄色塑料薄膜)让其中两个分别只发出红光和黄光,设置不同CO2浓度,处理试管苗(其他条件相同)。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试管苗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据上述信息,写出本实验的目的:_。解析:结合题干文字和曲线信息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CO2浓度和光质,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因此可得出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光质)和CO2浓度对试管苗光合作用(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答案: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光质)和CO2浓度对试管苗光合作用(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题型二“实验原理”题三段法分析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就是进行实验的理论依据,包括
83、选择实验材料的依据、做出实验假设的依据、设置实验步骤的依据、分析现象结果的依据和确定观测指标的依据。书写时,有时只涉及某一方面,有时考虑多方面。(1)实验原理一般由三段组成。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因变量的观测指标实验具体过程描述。(2)自变量的作用(反应)原理,即“为什么这么做”。要密切关注实验目的及题干信息,注意充分利用题干的提示或联系教材基础知识进行准确描述。(3)因变量的检测原理(或操作原理、现象原理),即“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可参考题中相关实验步骤。考法示例2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某学生的实验方案如下:(1)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
84、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2)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小鼠活动状况无变化。(3)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小鼠活动状况无变化。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请回答: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解析:从实验目的看,自变量为是否注射胰岛素,所以书写原理时,胰岛素的作用就是原理的核心内容。先写结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再写两者的联系: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最后定结果(现象):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
85、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最后按书写格式整理成连贯的条理清晰的答案。答案: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结论)。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二者联系)。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结果),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题型三“实验过程”题依据实验原理完善补充实验题中对实验过程的完善和补充是高考中的必考题型,也是失分较多的一类试题。该题型又可分为对“验证类”、“探究类”、“评价类”实验的实验过程进行完善和补充。1验证类实验的一般实验过程取材分组将若干生长状况、大小等相同的材料(用具)均分为若干组,并用A、B、C进行标号材料处理不施加实验变量(自
86、然条件或模拟自然条件)设为对照组;施加实验变量,设为实验组(或是相互对照组);控制无关变量,即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如试剂等量且适量观察记录反应(生化反应类)或培养(生理实验类)相同时间后,观察指标(特定颜色变化、沉淀反应;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变化等)或测定指标(生长发育速度、生化反应速度等)、记录数据考法示例3某兴趣小组尝试利用唾液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利用下列药品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并观察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现象。实验试剂:新配制的稀释2倍的唾液淀粉酶溶液、0.05 g/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蒸馏水、热水、碘液、斐林试剂(0.1 g
87、/mL的NaOH溶液和0.05 g/mL的CuSO4溶液)。实验试管编号123唾液淀粉酶溶液1 mL1 mL1 mL5%的盐酸溶液1 mL蒸馏水1 mL5%的NaOH溶液1 mL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2 mL2 mL37 水浴保温5 min碘液1滴1滴1滴实验现象实验编号123唾液淀粉酶溶液1 mL1 mL蒸馏水1 mL1 mL5%的NaOH溶液1 mL1 mL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2 mL2 mL37 水浴保温5 min斐林试剂1 mL1 mL1 mL5060 水浴加热3 min实验现象砖红色沉淀浅蓝色浅蓝色(1)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_,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_。(2)若通过实验兴趣小组观察到
88、只有试管1变为蓝色,试管2和3不变蓝,那么试管_的实验现象与预期不符。(3)对于与预期不符的原因,兴趣小组做出如下三点假设:假设A:碱性条件下唾液淀粉酶有活性,淀粉被酶分解了;假设B:NaOH能直接分解淀粉;假设C:碘液能与NaOH发生反应,无法与淀粉结合。实验是为了验证假设_是否正确,实验中的试管1和2的实验现象表明_,实验中的试管3的实验现象表明_。(4)为了验证最后一个假设是否正确,兴趣小组实施了实验,表中的A溶液是_,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实验编号蒸馏水A溶液碘液实验现象11 mL3滴黄色21 mL3滴褪色解析:(1)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作用是降低生化反应(
89、淀粉分解)所需要的活化能。 (2)实验中3号试管加入5%的NaOH溶液,酶应该失活,淀粉没有分解,所以3号加入碘液后应该有蓝色反应。(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是为了验证假设A和B是否正确,其中实验中的试管1和2作为对照,实验现象表明碱性条件下淀粉酶失去活性,不能使淀粉分解为还原糖,实验中的试管3的实验现象表明NaOH不能分解淀粉。(4)为了验证最后一个假设是否正确,即碘液是否能与NaOH发生反应,兴趣小组实施了实验,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表中的A溶液是5%的NaOH溶液,实验结论是NaOH能与碘液发生反应,使碘液褪色。答案:(1)蛋白质降低生化反应(淀粉分解)所需要的活化能(2)3(3)A
90、和B碱性条件下淀粉酶失去活性,不能使淀粉分解为还原糖NaOH不能分解淀粉(4)5%的NaOH溶液NaOH能与碘液发生反应,使碘液褪色2完善补充探究类实验过程的叙述要求材料选择植物:“大小相似,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 动物:“体重(体长)、年龄、生理状况相同”,有时甚至要“性别”相同。有时可以叙述为“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个体”试剂选择在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时,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要注意“等浓度”、“等体积”、“适量的”、“一定量的”等词语的运用;实验时间和条件上用“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pH”等语言器具选择容器应使用大小相同的。如果使用滴管滴加不同溶液,应选用规格相同的不同滴管
91、考法示例4低温和高温均会导致植物细胞受伤害,为了探究高温和低温对小麦的伤害,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原理:不良条件如高温、低温等常能伤害植物细胞的结构而使膜的通透性增大,结果细胞内容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外渗,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温度及各种杂质都会影响测量结果),膜的通透性变化愈大,表示受伤愈重,抗逆性愈弱。(2)实验材料:小麦幼苗30株。(3)仪器与药品:电导仪、冰水、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等。(4)分析变量:实验自变量是_,因变量是_。(5)实验步骤:第一步,取小麦幼苗30株,去除残留胚乳,用_对小麦幼苗反复冲
92、洗三次;第二步:取三只小烧杯,分别加入20 mL蒸馏水,编号为1、2、3;第三步:将30株小麦幼苗均等置于1、2、3号小烧杯中;第四步:_;第五步:40 min后取出,并去除小烧杯中的幼苗;第六步:_。(6)实验分析:实验第一步中处理幼苗的目的是_。空气中的CO2会溶于蒸馏水中,从而给实验带来误差。为了校正这种因素带来的误差,请利用现有材料对实验进行补充:_。(7)预期实验结果:若_,则说明低温和高温会对小麦细胞造成伤害。若_,则说明低温和高温不会对小麦细胞造成伤害。解析:(4)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高温和低温(或温度),因变量是外界溶液的电导度。(5)根据实验原理及已有实验步骤可知,第四步应当是变
93、量处理,即将烧杯分别放在不同的温度下;第六步应当是实验结果的检测,即用电导仪测量不同溶液的电导度,注意温度要恢复至室温时再测量。(6)实验的第一步去除残留胚乳和冲洗幼苗的目的是清除残留胚乳和幼苗外的杂质,避免其对电导度产生影响。空气中的CO2溶于蒸馏水中会影响其电导度,故应当设置只有蒸馏水的空白对照组,放置相同时间测定电导度用来校正误差。(7)如果低温和高温对小麦细胞造成伤害,会导致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内容物外渗,则低温组和高温组的电导度会大于常温组;如果低温和高温不会对小麦细胞造成伤害,内容物不会外渗,则常温组、高温组、低温组的电导度相当。答案:(4)温度膜的通透性(或外界溶液的电导
94、度)(5)第一步:蒸馏水第四步:将1、2、3号小烧杯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中(或将1号小烧杯置于冰水水浴中,2号小烧杯置于室温下,3号小烧杯置于45 的恒温水浴中)第六步:使小烧杯中的溶液恢复至室温,用电导仪测量溶液的电导度,并记录实验结果(6)防止残留胚乳及幼苗外杂质干扰实验结果设计不放小麦幼苗的空白对照组,并编为4号,然后在室温中放置相同时间,其他条件相同(7)低温和高温组的电导度大于常温组低温组、高温组、常温组电导度相当3评价类实验的答题模板一看“对照”若无对照,则参照实验组补充对照组;若有对照,则看对照是否有标记、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二看“步骤”顺序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三看“材
95、料”材料选择是否合适,实验仪器、药剂的使用是否准确四看“条件”是否需要搅拌、冷却等,温度、光照等条件是否合理五看“结果结论”实验目的是否与实验结果、结论对应,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是否讨论全面,是否是先写结果后写结论考法示例5为了验证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第一步:取9只兔子,分别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第二步:_。第三步:将上述实验兔子随机平均分为A、B、C三组。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五步:2 d后,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96、。回答下列问题:(1)改正实验步骤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之处:_;_。(2)补齐实验步骤中的第二步:_。(3)预期实验结果:第四步注射以后,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从高到低的组别依次是_。 解析:实验设计应该遵循等量原则,即除了单一变量外,其他的量应保持一致。所以要求兔子的性别相同、生理状况一致;向每只兔子注射的放射性的溶液应该适量且等量。由于实验最后需要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在实验开始2 d后,也需要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以便实验前后比较。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造成兔子甲状腺激素溶液浓度升高,从而抑制了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但是甲状腺
97、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因此兔子甲状腺中吸收的放射性碘积累,所以A组高;同理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促进B兔甲状腺分泌,使B兔子甲状腺中吸收的放射性碘消耗,所以B组最低。答案:(1)兔子的年龄、体重和性别应相同(或生理状况、性别相同)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适宜且等量(2)2 d后,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3)A组、C组、B组题型四“实验结论”题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1)实验结论是指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概括、分析、推导得出的一个普遍事实或规律,所以在回答“实验结论”题时,一定要依据相关实验现象和结果来分析。实验结果也就是一种实验现象,而实验结论是
98、根据实验结果推出来的,二者不可混淆。(2)做题时, 首先要明确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若为验证性实验,则实验现象与实验原理一致、结果唯一,结论与题目要求(目的)一致;若为探究性实验,则实验现象与实验原理一致或相反或居中,相应的结论有多种情况;其次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看问的是实验结果还是实验结论,二者要分开来答。(3)验证性实验的结论只有一个,而探究性的实验需要讨论,但并不是把所有的结论全部答出来,还要注意其合理性。考法示例6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用。若你是该小组成员,请完善下列实验过程:(1)实验材料和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添加皮革
99、蛋白粉的饲料,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2)实验目的:探究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3)实验步骤:选_的大鼠若干,随机均分为A、B两组,分笼饲养。A组鼠每天都饲喂适量普通饲料,B组鼠饲喂_。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相同一段时间。检查大鼠的生长发育状况,统计各组大鼠体重和发育状况。(4)请你预测该实验的实验结果并作出相应的合理分析(至少写出三种情况)。_。_。_。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动物的饲料是否添加皮革蛋白粉;因变量是大鼠的体重、生长发育状况,实验鼠生理状况、性别、饲料用量、饲养条件和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无
100、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由于该实验是探究性实验,皮革蛋白粉可能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可能具有抑制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也可能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无影响,预期结果时应考虑周全。答案:(3)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同、同一性别等量的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4)A、B两组大鼠体重基本相等,发育状况相同,说明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生长发育没有影响若A组大鼠体重大于B组大鼠体重,且A组大鼠的生长发育状况比B组大鼠好,说明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若A组大鼠体重小于B组大鼠体重,且A组大鼠的生长发育状况比B组大鼠差,说明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101、课时作业 大题练,确保高分冲名校 A卷1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实验过程:组别步骤12345678.设置水浴缸温度()2030405020304050.取8只试管各加入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 min1010101010101010.另取8只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 min酶A酶A酶A酶A酶B酶B酶B酶B.将同组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 min实验结果: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无关变量有_(至少写出2种)。(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酶A在_条件时活性较高。
102、(3)此实验通过检测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说明理由:_。(4)若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在_之间设立较小等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解析:(1)自变量是在实验过程中可以人为改变的变量,根据表格可以看出本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即酶的种类和温度;在实验中存在一些除自变量以外的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称为无关变量。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溶液的量、反应时间、pH等。(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酶A在50 条件时淀粉含量最少,酶活性相对其他温度时较高。(3)用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导致温度发生
103、改变,影响实验结果,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酶的活性。(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3050 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B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因此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可在3050 之间设置较小温度梯度进行研究。答案:(1)温度、酶的种类溶液的量、反应时间、pH等(2)50(3)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导致温度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4)30502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作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类型,选取的实验装置有_,为使实验结果更科学,还需设置_。若实验中对照组的红色液滴静止不动,植物既进行有氧
104、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2)若要验证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选取的最佳实验装置是_,实验中给植物提供C18O2后,在玻璃罩内检测到含18O的氧气,其产生的途径为_。解析:(1)若要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类型,选取的实验装置有装置一和装置二,为使实验结果更科学,还需设置没有植物的对照实验,排除物理因素的影响。若实验中对照组的红色液滴静止不动,植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装置一烧杯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有氧呼吸消耗O2,则红色液滴向左移;装置二烧杯中盛放水,不能吸收CO2,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O2量小于产生的CO2量,则红色液滴右移。
105、(2)装置一烧杯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装置三烧杯中盛放CO2缓冲液,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CO2。因此若要验证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选取的最佳实验装置是装置一和装置三。实验中给植物提供C18O2后,光合作用过程中18O的去路是6C18O212H2OC6HO66O26HO,其中产物HO又作为光反应的原料,在水的光解中产生18O2。答案:(1)装置一和装置二对照实验装置一红色液滴左移、装置二红色液滴右移(2)装置一和装置三C18O2HO(或:C18O2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产生HO,HO参与光反应产生18O2)3蒜素半胱氨酸能减轻心肌梗塞症状:使梗塞面积、心室肥大减小
106、,心肌收缩力增强。实验结果显示经蒜素半胱氨酸处理的动物,左心室肌细胞内胱硫醚连接酶的活性增加,血浆里的硫化氢量增加,死亡率大为降低。大蒜中含有蒜素半胱氨酸。请设计实验探究大蒜对心肌梗塞的缓解效果。(1)实验自变量是_;实验观察指标(因变量)是_。(2)实验过程:第一步:取九只小鼠,结扎部分冠状动脉后,随机分成三组,编号为A、B、C。第二步:A组小鼠不作处理作为_;B组小鼠_;C组小鼠_。第三步:在_的情况下,饲养三组小鼠。一段时间后,解剖观察小鼠心肌梗塞情况。解析:根据实验拟定的课题,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蒜素半胱氨酸或是否饲喂大蒜。因变量可以从题干中找出:心肌梗塞面积、心室肥大程度、心肌收
107、缩力。实验过程第一步是分组。第二步是控制变量:一组不作任何处理,一组喂食含一定量大蒜的饲料,一组喂食含有等量的蒜素半胱氨酸的饲料。第三步要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要保持一致,需要观察的实验指标是小鼠的心肌梗塞情况(心肌梗塞面积、心室肥大程度、心肌收缩力)。答案:(1)是否饲喂大蒜或蒜素半胱氨酸心肌梗塞面积、心室肥大程度、心肌收缩力(答出两点即可)(2)对照组饲喂含一定量大蒜的饲料饲喂等量的蒜素半胱氨酸的饲料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4黑麦为二倍体生物,1个染色体组中含有7条染色体,分别记为17号,其中任何1条染色体缺失均会造成单体,即共有7种单体。单体在减数分裂时,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
108、的一极,产生的配子成活率相同且可以随机结合,后代出现二倍体、单体和缺体(即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三种类型。利用单体遗传可以进行基因的定位。(1)若要区分7种不同的单体,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_进行判断。每一种单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_条。(2)已知黑麦的抗病(B)与不抗病(b)是一对相对性状,但不知道B/b基因位于几号染色体上。若某品种黑麦为抗病纯合子(无b基因即视为纯合子),且为7号染色体单体,欲探究抗病基因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的思路:_。若后代表现为_,则该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若后代表现为_,则该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解析:(1)若要区分不同的单体,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染
109、色体的形态和大小进行判断。根据题意,每一种单体产生的配子中,一半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为6条,一半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为7条。(2)根据题意,应选择不抗病的正常二倍体黑麦(bb)与抗病的7号染色体单体黑麦杂交,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若后代表现为抗病和不抗病两种类型,说明其基因型为BO,则该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若后代均表现为抗病类型,说明其基因型为BB,则该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答案:(1)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6或7(2)选择不抗病的正常二倍体黑麦与抗病的7号染色体单体黑麦杂交,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抗病和不抗病两种类型抗病类型5小鼠尾形的弯曲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若小鼠
110、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正常尾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F1雌鼠全为弯曲尾,雄鼠全为正常尾。请回答:(1)控制小鼠尾形性状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2)让F1雌雄鼠交配,其中雌鼠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3)在雌鼠群体中有19%的弯曲尾个体,则雌鼠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_,让群体中正常尾雄鼠与弯曲尾雌鼠交配,后代中出现正常尾雄鼠的概率为_。(4)在一次正常尾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中,F1中出现了一只正常尾雌鼠(T),推测可能是父本产生配子时B基因突变为b基因或B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为检验是何种原因所致,某研究小组让这只正常尾雌鼠(T)与弯曲尾雄鼠交配得F1中的
111、雌鼠全为弯曲尾,再让F1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得F2:若F2幼鼠中雌雄_,则为B基因突变为b基因所致;若F2幼鼠中雌雄_,则为B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解析:(1)小鼠尾形的弯曲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若正常尾雌鼠与弯曲尾雄鼠交配,F1雌鼠全为弯曲尾,雄鼠全为正常尾。该性状的分布与性别有明显关联,则控制小鼠尾形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根据题意让F1雌鼠(XBXb)、雄鼠(XbY)交配,其中雌鼠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11。(3)在雌鼠群体中有19%的弯曲尾(XBXB、XBXb)个体,则鼠群体中正常尾(XbXb)占81%,则雌鼠中b基因频率为0.9,B基
112、因频率为0.1,则该鼠群中XBXB0.10.10.01、XBXb0.10.920.18,让群体中正常尾雄鼠(XbY)与弯曲尾雌鼠XBXB0.01/(0.180.01)1/19、XBXb0.18/(0.180.01)18/19交配,后代中出现正常尾雄鼠(XbY)的概率为(18/191/2)1/29/38。(4)F1中出现了一只正常尾雌鼠(T),若是父本产生配子时B基因突变为b基因,则该小鼠基因型为XbXb,让这只正常尾雌鼠(T)与弯曲尾雄鼠(XBY)交配得F1中的雌鼠全为弯曲尾(基因型为XBXb),再让F1雌鼠(XBXb)与弯曲尾雄鼠(XBY)交配得F2,F2幼鼠中雌雄11。若是B基因所在染色体
113、片段缺失所致,则该小鼠基因型为XbX,让这只正常尾雌鼠(T)与弯曲尾雄鼠(XBY)交配得F1中的雌鼠全为弯曲尾(基因型为XBXb、XBX,且二者各占1/2),再让F1雌鼠与弯曲尾雄鼠(XBY)交配得F2,后代中基因型为:1/2(XBXB、XBXb、XBY、XbY)、1/2(XBXB、XBX、XBY、XY),因为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即XY胚胎致死,所以F2幼鼠中雌雄43。答案:(1)X(2)XBXb11(3)0.1(或10%)9/38(4)11436实验人员以水蚤作为实验材料,进行酒精对心率影响的相关实验,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注:水蚤的心率是指心跳次数/10
114、 s,所选用的水蚤在清水中每10 s心跳47次左右)。方法步骤:取若干个凹面载玻片,加入少许脱脂棉,分别加入10%、15%、20%的等量酒精,每个浓度的酒精中放入_作为观察样本。在滴加酒精后0.5 min、1 min、2 min、3 min、4 min、5 min、6 min、7 min、8 min观察水蚤心率一次,_,结果如图。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目的:_。(2)补充实验步骤:_,_。(3)为了尽量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中应控制外界环境条件的一致,如放养水蚤的水体_等相同。(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滴加酒精0.5 min时观察,可以发现_。与其他各组相比,20%
115、的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特点是_。解析:(1)根据题意以及题图可知,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随时间变化对水蚤心率的影响。(2)为了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处应为多个数目且相等的水蚤;为减小实验误差,处应为记录数据并取平均值。(3)为了尽量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中应控制外界环境条件的一致,如放养水蚤的水体温度、溶解氧、营养物质等相同。(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滴加酒精0.5 min时观察,可以发现水蚤心率加快,并且随酒精浓度的升高,这种现象越明显。与其他各组相比,20%的酒精处理组水蚤心率上升快,下降也快。答案:(1)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随时间变化对水蚤心率的影响(2
116、)多个数目且相等的水蚤记录数据并取平均值(3)温度、溶解氧、营养物质(4)水蚤心率加快,并且随酒精浓度的升高,这种现象越明显心率上升快,下降也快7为研究某植物在水分相对缺乏条件下,叶表面气孔是均匀关闭(所有气孔关闭程度相同)还是不均匀关闭(有的气孔关闭,有的开放),科研人员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实验:被测叶片置于含放射性的空气中,光照20 s后将叶片速冻至60 ,通过检测叶片放射性有机物的分布是否均匀,判断气孔是否均匀关闭。实验:被测叶片进行光照2 h后,用有机溶剂将叶片脱色后用I2KI溶液染色,通过观察叶片蓝色分布是否均匀,判断气孔是否均匀关闭。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选用的放射性元素应是
117、_,该元素在暗反应中的转移途径是_。上述实验中,被测植株需要预先在黑暗中进行处理,其目的是_。(2)与实验相比,实验需要较长时间的光照,原因是_。如果发生气孔不均匀关闭,叶片不同区域的胞间CO2浓度有何差异?_。解析:(1)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CO2经一系列反应形成有机物,故实验中使用14C标记CO2,该元素在暗反应中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为防止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被测植株需要预先在黑暗中进行处理,目的是将植株体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2)实验中需要合成一定量的淀粉,以便用I2KI溶液处理后显示出颜色差异,因此与实验相比,实验需要较长时间的光照。气孔关闭区域
118、不能从外界获得CO2,因而若发生气孔不均匀关闭,则气孔关闭区域胞间CO2的浓度低于气孔开放区域。答案:(1)14C14CO214C3(14CH2O)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2)实验中需要合成一定量的淀粉,用I2KI处理后才能显示出颜色差异气孔关闭的区域胞间CO2浓度低于气孔开放区域B卷1医学界认为,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肽类激素)与人体的血压有关,又称为血管升压素。人体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正常含量为1.01.5 ng/L。某科研小组用多只生长发育状况未知的某种猿类哺乳动物为实验材料,设计并进行实验以探究抗利尿激素和血压的关系,其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组别用抗利尿激素处理测压
119、时间血压(mm汞柱)A5 mL 1.0 ng/L2 h后120/88B5 mL 15 ng/L2 h后132/102C5 mL 20 ng/L2 h后147/110D5 mL 25 ng/L2 h后159/118血压:收缩压/舒张压(mm汞柱)(1)人体的抗利尿激素是由_(器官)分泌的。(2)该实验中,抗利尿激素的使用方法是_(填“口服”或“注射”)。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_(写出两个)。(3)有人认为,该实验不足以得出“抗利尿激素有升高血压的作用”的结论,缺乏严谨性。请你找出两点主要的不足之处:_;_。解析:(1)人体的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2)抗利尿激素是一种肽类激素,所以抗利尿激素的
120、使用方法是注射。该实验是探究抗利尿激素与血压的关系,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抗利尿激素,因变量是血压,除此之外的控制变量就是无关变量。(3)该实验必须设置空白对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后才能得到相关结论;同时,该实验所用动物的生长发育状况要一致。答案:(1)下丘脑(2)注射测压时间、猿类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状况等(合理即可)(3)缺少空白对照猿类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状况未知2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图中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屈肌反射活动,为探究该药物的作用部位,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将药物放在X点,刺激Y点,观察肌肉收缩情况。实验:将药物放在Z点,刺激Y点,观察肌肉收
121、缩情况。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如果实验_,实验_,说明该药物只在突触部位有阻断作用。.如果实验_,实验_,说明该药物只在神经纤维上有阻断作用。.如果实验_,实验_,说明该药物既在突触部位有阻断作用,又在神经纤维上有阻断作用。解析:本题可采用反推正写法解答。即先假设结论成立,则会出现什么结果(现象),然后再将预期结果和结论正常书写。.如果药物只阻断突触部位,将药物放在X点上,刺激Y点,则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Z点上,刺激Y点,则肌肉不收缩。.如果药物只对神经纤维有阻断作用,则实验肌肉不收缩,实验肌肉收缩。.如果药物对突触部位和神经纤维都有阻断作用,则实验和实验中肌肉都不收缩。答案:.肌肉收缩肌肉不
122、收缩.肌肉不收缩肌肉收缩.肌肉不收缩肌肉不收缩3为探究药物X对糖尿病脑病的治疗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1)糖尿病是由于_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长期高血糖会引起某些大脑神经元损伤,这些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_,其释放量减少会导致大脑认知功能下降,出现糖尿病脑病。(2)研究者将若干只生长状况相同的大鼠均分为6组,其中1组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26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给6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药物X和药物D(用于糖尿病脑病治疗的常规药物),21 d后检测15组大鼠的血糖和体重,结果如表。组别注射的物质(1次/日)体重平均值(g)血糖浓度平均值
123、(mg/dL)1等量生理盐水331.25119.252等量生理盐水116.25589.1530.014 mg/kg药物X236.36299.1240.07 mg/kg药物X259.43265.6050.35 mg/kg药物X269.36231.25实验中26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的目的是获得_大鼠。第35组结果与第1、2组比较说明,药物X能够使大鼠_和_的现象得到明显缓解,且随药物X浓度升高作用效果增强。(3)研究发现,出现糖尿病脑病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乙酰胆碱酯酶是学习记忆功能调节的关键酶。为进一步研究药物X的治疗效果,研究者检测上述16组大鼠大脑神经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见图。乙
124、酰胆碱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下产生胆碱和乙酸,显色剂可与胆碱反应,使胆碱显色。研究者将16组显色结果与_相比较,检测单位时间内胆碱生成量,从而计算得到_。由_判断,药物X可能作为治疗糖尿病脑病的新型药物。解析:(1)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血糖持续升高,或者组织细胞胰岛素受体损伤引起的疾病,而乙酰胆碱是一种最常见的兴奋类的神经递质。(2)用药物处理是为了获得患糖尿病的小鼠,X药物有治疗糖尿病作用。(3)对照组实验为标准溶液,如图所示第5组和第6组最接近,第6组为药物D,所以药物X可能作为治疗糖尿病脑病的新型药物。答案:(1)胰岛素神经递质(2)糖尿病模型(或患糖尿病的)血糖浓度升高体重
125、降低(3)标准溶液显色结果(或标准曲线)乙酰胆碱酯酶活性0.35 mg/kg药物X的治疗效果(或第5组的胆碱酯酶活性)与药物D相近4某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将长势一致的萝卜幼苗随机分为若干组,每组2株。配制四组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A2.500 mg/L、B3.125 mg/L、C4.165 mg/L、D6.250 mg/L。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分别处理四组萝卜幼苗,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对幼苗叶绿素含量测量数据如图所示:(1)据图可知,随着萘乙酸浓度的升高,萝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逐渐_。(2)有人指出本实验的操作步骤均存在缺
126、陷,不仅无法证明萘乙酸的作用,也不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请提出修改意见:_;_。解析:(1)图中显示,随着萘乙酸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2)每组中植株数量只有2株,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因此,应增加每组中植株的数量;实验没有设置空白对照(即用蒸馏水处理),应增加空白对照组。答案:(1)增加(2)将2株改为20株(或其他合理答案)增加空白对照组,即增加蒸馏水处理组5研究人员用同种小鼠进行某项实验,实验设计和结果如表所示,请据表分析回答:组别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还进行如下处理第11天测量并计算每组小鼠肝脏脂肪的平均含量(mmol/L)连续11天每天喂下列试剂同时第8
127、至11天每天腹腔注射下列物质甲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等体积生理盐水0.49乙组等体积生理盐水0.025 mmol四环素6.51丙组中药制剂(0.05 g)0.025 mmol四环素4.74丁组中药制剂(0.10 g)0.025 mmol四环素4.52戊组中药制剂(0.15 g)0.025 mmol四环素4.10(1)若要观察小鼠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_染液染色后加以判断。(2)现有健康的体重相近、发育状况相同的雌雄小鼠各100只,按表中所示的实验设计,应如何对这些小鼠进行分组?_。表中所示的实验,自变量有_。(3)请拟定实验题目:_。(4)甲组和乙组对照可说明_。表中所示的实验结果可初步说明
128、该中药制剂能对因四环素引起的小鼠肝脏脂肪的增加起_作用。(5)研究人员认为,还需要观察中药制剂单独使用时对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请完善实验步骤:步骤一:按表中所示的实验设计的要求增加3组小鼠,并编号。步骤二:这3组小鼠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还需分别喂0.05 g、0.10 g、0.15 g的中药制剂共11天。同时在第8至11天每天腹腔注射_,并保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步骤三:测量并统计实验结果,将得到的实验结果与表中_组的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解析:(1)脂肪能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因此,若要观察小鼠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苏丹(或苏丹)染液染色。(2)根据
129、实验设计可知,应将健康的体重相近、发育状况相同的雌雄小鼠各100只分成5组,每组雌雄小鼠各20只;分析表格内容可知,实验自变量为是否注射0.025 mmol四环素,及是否喂不同浓度的中药制剂。(3)确定实验题目的一般规律是找准自变量和因变量,然后将它们联系起来。本题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注射四环素、是否喂不同浓度的中药制剂,因变量是肝脏脂肪含量,故题目可以确定为“探究中药制剂、四环素对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4)表中甲、乙组对照说明四环素使肝脏脂肪含量从0.49 mmol/L增加为6.51 mmol/L,所以四环素可导致肝脏脂肪含量增加;其余三组与乙组对照说明该中药制剂对四环素引起的肝脏脂肪含量
130、增加具有抑制作用。(5)要观察中药制剂单独使用时对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不同浓度的中药制剂必须为唯一的自变量,故要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为观察中药制剂单独使用时对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需将实验结果与甲组进行对照,分析后得出结论。答案:(1)苏丹(或苏丹)(2)将这些小鼠分成5组,每组雌雄小鼠各20只是否注射0.025 mmol四环素、是否喂不同浓度的中药制剂(3)探究中药制剂、四环素对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4)四环素可导致肝脏脂肪含量增加降低(或抑制)(5)等体积生理盐水甲6研究者将乳腺细胞M诱导成为乳腺癌细胞(记为Mc),研究细胞癌变后的代谢水平变化。(1)细胞癌变后,细胞表面的_减少,使细
131、胞黏着性降低,但增加了一些癌细胞特有的蛋白成分,所以可用_的方法来鉴定细胞是否癌变。(2)实验一:研究者测定了M及Mc的葡萄糖摄取量,结果如图1。由图可知,Mc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大约是M的_倍。(3)实验二:研究者将一种作用于线粒体内膜的呼吸抑制剂加入到M和Mc细胞的培养液中,与_细胞相比,计算获得图2所示数据。结果说明_对该抑制剂更为敏感。由于该抑制剂抑制_阶段,为确定癌变细胞的呼吸方式,研究者测定了乳酸在细胞培养液中的含量,发现Mc组的乳酸含量明显升高,可确定_。(4)为了探究癌细胞发生这一代谢变化的原因,研究者测定了M和Mc中某种葡萄糖转运蛋白mRNA的量,结果见图3,这说明癌细胞通过_来
132、提高葡萄糖摄取量。解析:(1)细胞癌变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使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对癌细胞特有的蛋白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来检验。(2)据图得知,Mc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大约是M的1.4倍。(3)实验中应与对照组(不加该抑制剂的M和Mc)进行对照,结果说明M细胞的变化比较大,M细胞对该抑制剂更为敏感。线粒体内膜中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Mc组的乳酸含量明显升高,可确定细胞癌变后代谢所需能量可来自无氧呼吸。(4)据图得知,Mc中葡萄糖转运蛋白mRNA的量更多,则说明癌细胞通过提高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量来提高葡萄糖摄取量。答案:(1)糖蛋白抗原抗体杂交(2)1.4(注:1.31.5均可)(3)不
133、加该抑制剂的M和McM细胞(或乳腺细胞M或癌变前细胞)有氧呼吸第三细胞癌变后代谢所需能量可来自无氧呼吸(或糖酵解)(4)提高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量7模拟探究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以下3组同学通过实验试图探究“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实验材料:蜜蜂若干,作为模拟常见蜜源的黄色5瓣花若干,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第1实验组假设:通过花的气味识别。第2实验组假设:通过花的颜色识别。第3实验组假设:通过花的外形识别。(1)信息传递在种群中的作用是_,在群落中的作用是_,第1实验组传递的信息属于_信息。(2)第1实验组的“模拟花”在颜色、气味和外形上的要求是_。如果将三组“模拟
134、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写出1条应该注意的问题:_。(3)每组实验测量的指标是_。解析:(1)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在群落中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花的气味是通过化学物质散发的,属于化学信息。(2)第1实验组中,花的颜色、外形属于无关变量,保持与真花相同即可,气味属于自变量,“模拟花”应无花的特殊气味。“模拟花”与蜂箱的距离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等距,应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以排除其他气味的影响。(3)本实验中可以单位时间内落到“模拟花”上的蜜蜂数目为测量指标。答案:(1)利于种群的繁衍调节种间关系化学(2)将白纸染成花的颜色(黄色),无花的特殊气味,且形状与花相同“模拟花”与蜂箱的距离相等,晴天无风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模拟花)上的蜜蜂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