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语文 2022-04阶考 第 1页共 4 页树德中学高 2021 级高一下学期 4 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命题人、审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文人五言诗创作的繁荣时期。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和王粲、刘桢、徐干、陈琳、阮瑀等建安七子。他们一扫汉末文人的颓唐,学习乐府民歌,通过亲身体验,来反映社会的丧乱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他们的不少诗篇,还表现了期盼乘时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名垂青史的奋发精神,大多情怀慷
2、慨,意气风发,才调纵横。语言上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疏朗明白,不尚雕琢,具有清新刚健的风格。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或者称之为“汉魏风骨”。唐代诗人曾经把追求“建安风骨”当作革新诗风的一个有力口号。建安文学之后出现了正始文学,代表作家是阮籍、嵇康。在魏晋易代之际,为了反对司马氏集团的政治统治,嵇康直接抗争,诗文均愤世嫉俗,最终招致杀身之祸。阮籍不敢公然反对,外表佯狂放诞,内心十分痛苦。其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大多采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写得隐晦曲折,意旨深远,创造了黑暗政治下用诗歌进行抗争的新形式。这种五言咏怀组诗的体制,也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3、西晋时期,诗歌和现实的关系渐渐疏远,文人诗创作走入低谷。只有左思能自出机杼,独立不群。此后诗坛的复兴,要到东晋、刘宋两代,代表作家是陶渊明、谢灵运。陶渊明的诗歌按内容可以分成田园诗和咏怀诗。田园诗是他的独创,或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自己怡然自得的心境,或歌颂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他的咏怀诗围绕着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崇高品格。后代诗人像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都受到他精神品格的影响,从他的诗中得到了艺术的养料。当时另一位大诗人谢灵运,则热衷于山水。他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
4、了谢朓、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东晋、宋、齐是南方民歌产生最多的时期。南方民歌大多属于南朝“清商曲”中的“吴歌”和“西曲”,内容几乎全是关于男女爱情的,代表作有西洲曲子夜歌读曲歌等。这些作品多为五言四句,情调哀怨缠绵,艳丽柔婉,且喜用双关谐音,语言活泼,当时文人仿作甚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感情直率,语言朴实,风格刚健。与此同时,南北朝文人诗的创作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鲍照和谢朓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两个诗人。其中鲍照的诗歌,偏重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对门阀制度的不满。谢朓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诗歌合律性高,有些作品已经和唐代的“
5、近体”诗相似。他的一些五言四句短诗,仿自吴声歌曲,出语天然,情深味长,对于唐人五言绝句极有影响。南朝后期,社会风气奢靡,朝纲日益堕落,士人气质纤弱,所作诗歌大多内容空虚,充满脂粉气。庾信也是在“宫体诗”的创作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但是,他在出使北朝、被羁不返之后,生活境遇大变,故而能突破齐梁体的藩篱,成为南北朝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诗用事贴切,造语新颖,在体制声律上更加接近律、绝等近体诗的格调,着唐人之先鞭。(摘编自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建安时期,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了文学的自觉,在作品中反映社会现实,也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期盼。B正始文学有
6、着更多的愤世嫉俗与压抑痛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作家开启了以诗歌抗争黑暗政治的新形式。C陶渊明的诗歌以对农村恬美静穆生活的描述和对怡然自得心境的表现,表达了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崇高品格。D与北朝民歌题材广泛相比,南朝民歌内容比较单一,南北朝民歌的不同还体现在情调、语言、风格等方面。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在论述建安时期时,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先总体概括其文学发展特征,然后列举代表人物进行说明。B对东晋、刘宋时期的文人,文章主要从他们对前人艺术特色的传承、自身取得的成就、对后来文人创作的影响三方面进行论述。C文章在论述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用以说理,并使用对比等手
7、法,让读者对所论说的道理有更明晰的认识。D文章主要使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不同时期的诗歌发展的特点以及成就,条理分明,思路清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建安风骨”体现为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这些特征对后世的诗风革新也产生了影响。B陶渊明和谢灵运分别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的田园诗派和山水诗派,对唐朝很多重要诗人都具有引领作用。C对于部分诗人来说,比如嵇康、鲍照、庾信等,创作诗歌不仅是发泄内心情感的方式,也是反抗黑暗政治的途径。D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发展有起有伏,虽然在一定时期会被藩篱束缚,但不断变化是诗歌发展的常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8、本题共 3 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必须增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紧迫感、责任感。加强劳动教育,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
9、兴旺发达,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切实抓好劳动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高一语文 2022-04阶考 第 2页共 4 页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特殊的目标内容、专门的载体和语文考核评价办法。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把劳动教育目标树起来,把劳动教育必修课开出来,把学生课外劳动实践时间定下来,把劳动周等实践活动搞起来,把考核评价体系建起来。在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同时,其他课程、其他活动也要结合学科特点、活动特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以确保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摘编自人民日报)材
10、料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之后,各个地方做法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将劳动教育融入常规课程和校本课程中。例如,在北京,有的中小学校将刺绣、剪纸等特色课程有针对性地融入劳技课。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体验,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例如,湖北有些学校让学生到农场体验挖红薯、割稻子等农事劳作。开展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劳动教育。例如,江西的学校要求中小学生保持个人物品及寝室整洁,同时引导学生做好家庭中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教育回归生活,使学生在“劳力”的同时“劳心”,在劳动中受教育,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习惯,感受劳动带来的光荣和快乐,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感情
11、,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摘编自青年学报)材料三:调研数据显示,美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 1.2 小时,韩国 0.7 小时,法国 0.6小时,英国 0.5 小时,而中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 12 分钟。中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怎么会这么少?从历史角度讲,我国社会长期流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全社会对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战略意义认识不足。部分家庭热爱劳动、主动劳动的家风家教传承不够。目前,青少年的父母主要为“70 后”或“80 后”,他们中间独生子女居多,大多从小就缺乏家务劳动的意识和经验。调查还发
12、现,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停留在“不能挤占正课时间”“做一些清洁扫除即可”的观念上,甚至有 36.54%的受访教师认为“劳动教育增加学生负担有违减负政策初衷”。家校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推诿的现象。学校认为已经采取充分措施进行劳动教育,但家庭教育配合不够;而家长又认为学校考试压力和课业负担太重,学生回家没时间进行家务劳动。此外,社区组织的劳动活动,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缺乏持续性,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不够。数据显示,57.3%的受访学生偶尔参加社区劳动,35.8%的受访学生从不参加社区劳动。此外,各方对于开展青少年劳动教育也受到安全、成本、时间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热情不高。(摘编自北京日报)4下列各地的做
13、法,不属于材料二提及的劳动教育的主要方式的一项是(3 分)A四川部分学校将劳动教育与春游结合,让学生在春游中感受插秧乐趣并了解农耕知识。B广东部分学校邀请农林专家到校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农林科普知识。C上海将烹饪、竹编等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活动,使劳动教育渗透在日常教育过程中。D陕西开展“两从”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在家“从家务做起”、在校“从保洁做起”。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如果不能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那必将对青少年的成长、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产生不利影响。B劳动教育既要同其他的课程与活动构建联系,深度融合,也必须建立科学的、具有针对
14、性的考评机制。C数据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其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占比越大,中小学生的劳动时间也就越长。D为了提升吸引力,让更多学生参加劳动,社区需在劳动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活动的持续性上下功夫。6根据材料,请对我国劳动教育的现状进行评价。(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清水湾阎连科世界是相异相悖的。北京很夸张地把湖称为海,不知是见识所致,还是狂傲的结果。都城嘛,也许是应该的。云南那,那么巨大的湖,竟就叫为池,相比北京就真有边陲仆从的感觉了。而港岛的东陲西贡,有一地方叫作“清水湾”,以中文和中原的世俗文化去理解,清水湾既是一地名所赐,
15、那就一定缘于一条河流的弯道和弯道所箍围的村落。潺潺水澈,袅袅烟青,如同一首诗或是一篇富有韵致的散文吧。然而,清水湾并没有那河水的湾流和炊烟。原来在山上原来香港是岛也是山;原来世上的岛屿都是山;原来世上所有的岛山都是被海裂从地下挤压出来的肿岩而被时间拂抚为世间杂乱、闹垢中的一点点的洁净和圣清原来香港也是这样儿。而落寞在西贡山上的清水湾,现在却还持重禀赋,无瑕玉守成这样儿。在一片岛山云雾里,匿藏了香港固有村屋中的“丁户房”和山脉间的筋道与人烟。那房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丑;无所谓现代、传统和落伍,它就那么方方正正,半高不高,千篇一律地守着它的颜色、模样和岁月,承继着自己的记忆与文化。九龙、港岛那里的繁
16、闹是在它的窗眼下面开始的。整个香港云空中的摩楼、飞机和百余年的建设、纷争、怒斗与潜吵,也都被它完整地收拾、摆放在它的记忆里,如同一位百岁老人,整齐地收藏在他的杂物箱中的旧发卡和废锅勺。时间于它就像无始无终的海,记忆于它就是海里的点点岛屿和礁石。时间比记忆长到无法说,一如大海比起岛屿大到无法说。可是那又怎样呢?虽然你生了我,而我依着你的嘱托,默默地守着和活着,持之以恒地记忆着,当你需要人类的物是物非、人是人非时,不是还要到我的百宝箱中去翻找、取用和挪拿吗?我活着,就是为了记忆。被遗落,则是为了更好地记忆和证明。当记忆丰满、久远到如同一座岛屿上四季不衰的翠青时,我就长生了,如同海水、山脉、时间、星
17、辰、云流和土地。清水湾就是这么去想的,也是这么去做的。这么守在繁闹香港西贡边远的山皱里,如被时间设置在荒芜间的路标和岁月中桩钉不锈的钉子。取名清水湾,并不依着一条四季不息的河,也不取悦于一首诗或一篇文,而是那么散散撒撒,坐落下来的一处处的村屋,一丁户又一丁户的老房。大家都一概儿环湾赋形,依光走向,面对着阔大云连、无边无际,又水碧云澈的海原来村村户户都拥有一片这样的海。原来清水湾间的村屋丁户们,竟都坐落在一湾碧澈的海边和山间的林木里。因为这样高一语文 2022-04阶考 第 3页共 4 页它才叫了清水湾。一湾儿海水和海水中错落有致的一个又一个的岛,都是时间的永存和常翻常新、永远翻掀不尽的老挂历。
18、有海不说海,如同北京和云南,是湖不说湖。但它把自己拥有的大海谦为一湾时,却没有滇池那种卑气和仆从心,也没有北京的北海、中南海那样称谓的狂傲和虚浮心。“湾”是一种态度、性情和人格力;“清”是一种守持、禀赋和魂灵性;而“水”,就是常人、常心,那与谁都是一样的普罗大众了。清水湾,真是一个好名字。从前年到了这儿后,朋友和同仁就使我心遂所愿地每年都到这儿来,如朝圣的人每年都到西藏去,都到耶路撒冷的圣山与圣墙的下面。然后呢,清水湾就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而成了一个人的人生去处和心终之地了。如同一个农人终于认定深山中的一棵枯枝老树,它不是一棵树,而是一棵神树。(选自扬子晚报)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
19、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用“世界是相异相悖的”开头,既统领了全文,又引出北京把湖称为海、云南把湖称为池,再引出清水湾这个叙述对象。B.清水湾坐落在一片岛山云雾里,并没有河水的湾流和炊烟,虽然落寞,但仍保留着人世间杂乱、闹垢中的一点点的洁净和圣清。C.作者介绍清水湾取名时,将其与北海、中南海、滇池等的命名比较,突出它没有卑气和仆从心,也没有狂傲和虚浮心的特点。D.结尾写作者自从到香港后就年年带着朝圣般的虔诚来到清水湾,体现了清水湾在其心目中的分量和带给自己的人生感悟。8.文章的第自然段在叙述清水湾时,多次变化了人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9.请结合全文探究“清水
20、湾”的深厚意蕴。(6 分)二、诗文阅读(4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郃之子也。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少好学,常不远千里,步行寻师。结交英贤。永和中,荆州盗贼起,弥年不定,乃以固为荆州刺史。固到,遣吏劳问境内,赦寇盗前衅,与之更始。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降,州内清平,迁将作大匠。与光禄勋刘宣上言:“自顷选举牧守,多非其人,至行无道,侵害百姓。”帝纳其言,于是下诏诸州劾奏守令以下,政有乖枉,遇人无惠者,免所居官;其奸秽重罪
21、,收付诏狱。及冲帝即位,以固为太尉,与梁冀参录尚书事。冀忌帝聪慧,恐为后患,弑杀之。帝崩,因议立嗣,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及大鸿胪杜乔皆以为清河王蒜明德着闻,又属最尊亲,宜立为嗣。先是蠡吾侯志取冀妹,时在京师,冀欲立之。众论既异,愤愤不得意,而未有以相夺。明日重会公卿,冀意气凶凶,而言辞激切。自胡广、赵戒以下,莫不慑惮之。皆曰;“惟大将军令。”而固独与杜乔坚守本议。冀厉声曰:“罢会。”固意既不从犹望众心可立复以书劝冀冀愈激怒乃说太后先策免固竟立蠡吾侯是为桓帝后岁余,甘陵刘文、魏郡刘鲔各谋立蒜为天子,梁冀因此诬固与文、鲔共为妖言,下狱,遂诛之,时年五十四。临命,与胡广、赵戒书曰;“固受国厚恩,是
22、以竭其股肱。不顾死亡,志欲扶持,王室比隆文、宣。何图一朝梁氏迷谬,公等曲从,以吉为凶,成事为败乎?汉家衰微从此始矣。公等受主厚禄,颠而不扶。倾覆大事,后之良史,岂有所私?固身已矣,于义得矣,夫复何言!”广、戒得书悲惭。皆长叹流涕。州郡收固二子基、兹于郾城,皆死狱中。小子燮得脱亡命。(节选自后汉书李固传)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固意既不从/犹望众心/可立复/以书劝冀/冀愈激怒/乃说太后先策免固/竟立蠡吾侯/是为桓帝/B固意既不从/犹望众心可立/复以书劝冀/冀愈激怒/乃说太后先策免固/竟立蠡吾侯/是为桓帝/C固意既不从/犹望众心/可立复/以书劝冀/冀愈激怒/乃说太
23、后先策免/固竟立蠡吾侯/是为桓帝/D固意既不从/犹望众心可立/复以书劝冀/冀愈激怒/乃说太后先策免/固竟立蠡吾侯/是为桓帝/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牧守是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州和郡均为历代沿用的行政区划。B诏狱指皇帝下令查办的案件,也指关押钦犯的监狱,此监狱的罪犯常由皇帝下诏问罪。C立嗣即确立继承人,多指没有儿子的人以同宗子侄来承继,文中也指确立皇位继承人。D股肱本意指大腿和大臂,引申为“辅佐”“拱卫”,常用来比喻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李固相貌奇特,年少好学。他的额骨隆起隐
24、于发际,脚底长有龟背纹;少年时常不远千里,步行去拜师。B李固为政宽怀,爱民以诚。他赦免荆州寇盗以前的罪行,感化了他们;还建议皇帝抓捕残害百姓的官员。C李固坚守道义,不畏威权。商议立嗣时,许多官员害怕得罪权臣,不敢坚持立场只有李固、杜乔坚持己见。D李固尽忠为国,不惧生死。他知梁冀要杀自己,从容留书明志,表明竭尽己力兴复汉室、不惧身死的态度。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自顷选举牧守,多非其人,至行无道,侵害百姓。(5 分)(2)众论既异,愤愤不得意,而未有以相夺。(5 分)(二)现代诗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415 题。怨歌行班婕妤新裂齐
25、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注】班婕妤:名班姬,少有才学,善辞赋,成帝时选入后宫,不久立为婕妤,后为赵飞燕所谮而失宠,幽居于长信宫。高一语文 2022-04阶考 第 4页共 4 页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诗人以团扇自比,托物言志,通过写团扇从“出入君怀袖”到“弃捐箧笥中”的经历,寄托了自己深沉而幽怨的情感。B.齐地盛产丝绢,第一、二两联,诗人以新裁齐纨的鲜洁和精美,以及如明月一般的团扇,来喻指女子的品质和容貌。C.“常恐秋节至”,表现诗人出对时光空逝、人生苦短的隐忧,使诗歌多了
26、一重悲秋的感伤内涵,引发读者的共鸣。D.整首诗欲抑先扬的反衬手法和绮丽清简的语言颇值玩味,前三联写纨扇之光彩旖旎,后两联写哀叹衰颓,跌宕起伏。15.这首诗刻画出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617 题。送春词刘禹锡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临江心事违。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注】“楚客”,指屈原。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昨来迎春”“今日送归”暗含对比,诗句含而不露,情在言外。B.颔联采用拟人手法,
27、写出兰花凋零、兰露如泣、柳枝迎风招摇的情状。C.颈联对仗工整,典故运用巧妙,不着痕迹,妥帖自然,抒发心中积郁。D.尾联时空交织,“一醉忘机”意味深长,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态。17“万古至今同此恨”中的“此恨”有哪些含意?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8 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 分)(1)氓中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是“,。”(2)在离骚中,诗人用诗句“,。”表达了即使身体受创也不改志向的决心。(3)在短歌行中,诗人运用“用典”的艺术手法,借诗经名句“,。”表达出对贤才的渴求。(4)归园田居一诗中,以声衬
28、静突出田园生活安静平和的诗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_。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_找到“桃花源”。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_地搞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陶渊明大怒:“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连夜罢官而去。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
29、在他弃彭泽令回家 16 年后的 57 岁时写成_的桃花源记。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地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解脱。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空中楼阁顺藤摸瓜大张旗鼓脍炙人口B海市蜃楼按图索骥大刀阔斧脍炙人口C海市蜃楼顺藤摸瓜大张旗鼓喜闻乐见D空中楼阁按图索骥大刀阔斧喜闻乐见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30、人们把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B人们从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中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C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不同的人对理想家园的理解认知。D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种山水布景、一个社会模式、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B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个从来没有的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C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种从来没有的山水布景、社会模式、人生哲学,在后人心中
31、深深地植根。D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悠悠的生命四季,苦乐年华里,家乡是我们内心深处难以忘怀的一页。家乡是村口的石板桥,是过年的舞龙灯,是奶奶的笑容,是童年的回忆,是妈妈的泪水,是生命延续的永不停息我们慢慢长大,有时候是从重新凝视自己的家乡,甚至告别家乡开始的。你的家乡,是否也有那么一个去处,是否也有一个习俗,是否也有那么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让你忽然觉悟,明白某种道理?请以“家乡的”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呈现你的所见所思,分享你的成长与觉悟。要求:选好角度
32、,确定立意,补写出题目空缺处;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高一语文 2022-04阶考 第 5页共 4 页树德中学高 2021 级高一下学期 4 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2B3C【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为了文学的自觉”错误,文章只说“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并没有明确的表达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行为是“为了文学的自觉”,选项曲解了文意。B.“有着更多的愤世嫉俗”错误,原文只是说“诗文均愤世嫉俗”。C.“陶渊明的诗歌以对农村恬美静穆生活的描述和对怡然自得心境的表现,表达了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崇高品格”错误
33、,原文说“陶渊明的诗歌按内容可以分成田园诗和咏怀诗。田园诗是他的独创,或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自己怡然自得的心境,或歌颂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他的咏怀诗围绕着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崇高品格”,选项张冠李戴。故选 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文章主要从他们对前人艺术特色的传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错误,文章说“此后诗坛的复兴,要到东晋、刘宋两代,代表作家是陶渊明、谢灵运。陶渊明的诗歌按内容可以分成田园诗和咏怀诗。田园诗是他的独创,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都受到他精神品格的影响,从他的诗中
34、得到了艺术的养料。当时另一位大诗人谢灵运,则热衷于山水。他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谢朓、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由此可知,对东晋、刘宋时期的文人,文章主要从他们自身取得的成就、对后来文人创作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并未涉及“他们对前人艺术特色的传承”。故选 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比如嵇康、鲍照、庾信等”错误,不应该包含“庾信”,文中说“庾信也是在宫体诗的创作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他的诗用事贴切,造语新颖,在体制声律上更加接近律、绝等近体诗的格调,着唐人之先鞭”,由此分析不出庾信创作诗歌不仅是发泄内心情感的方式,也
35、是反抗黑暗政治的途径。故选 C。4B(1)A为劳动体验。C为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D为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劳动教育。5CC“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其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占比越大”无中生有。6值得肯定:国家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的政策设计全面、合理,出台意见具有指导性。各地各级部门积极响应和行动,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待改进:认知缺位,家校、社区协作不够以及种种限制,影响了劳动教育的开展。(对我国劳动教育的现状进行评价可以结合“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必须增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
36、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紧迫感、责任感”“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之后,各个地方做法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学校认为已经采取充分措施进行劳动教育,但家庭教育配合不够;而家长又认为学校考试压力和课业负担太重,学生回家没时间进行家务劳动”“社区组织的劳动活动,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缺乏持续性,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不够”概括得出。)7.A(“统领了全文”分析错误,从文中的内容来看,后面重点是放到了对清水湾的叙述上,因此只有引出下文的作用。)8.第段先用第三人称的“它”,然后转为第一人称的“我”;第自然段中用的是第一人称的“我”;第自然段中先用第一人称的“我”,然后用第三人称
37、的“它”。2 分用第三人称的“它”来叙述清水湾的现状与历史,这种叙述采用全方位的视角表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客观地展现了清水湾,说服力强。而用第一人称的“我”,抒发出对清水湾的情感,亲切自然。2 分不同人称的转换,有利于更好地叙述、描写与抒情,使行文更加活泼,产生独特的表达效果。2 分9.清水湾是香港历史的记忆与文化,整个香港云空中的摩楼、飞机和百余年的建设、纷争、怒斗与潜吵,都被它完整地收拾、摆放在它的记忆里;它守候着自己的颜色、模样和岁月,承继着自己的记忆与文化。清水湾体现的是一种态度、性情和人格力;是一种守持、禀赋和魂灵性;是常人、常心。清水湾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而成了一个人的人
38、生去处和心终之地,是人们心灵的精神家园,朝拜的圣地。(每点 2 分)10B11A12B【解析】10句意:李固的本意是不想听从梁冀,他还是希望众人能坚持自己的意见。他又写信劝告梁冀。梁冀更加愤怒,于是劝太后先用策书免去李固的官职,最终立了蠡吾侯,这便是桓帝。“乃说太后先策免固”中“固”指李固,句中作“免”的宾语,之间不可断开,排除 CD。“犹望众心可立”中“望”的宾语为“众心可立”,主谓短语作宾语,其中“可”(认可)的宾语为“立”(立清河王蒜为继承人的主张),之间不可断开,排除 A。故选 B。11 A.“州和郡均为历代沿用的行政区划”错误。州郡不是历代沿用的行政区划,元代开始设立行省,宋废郡。故
39、选 A。12B.“还建议皇帝抓捕残害百姓的官员”错误。原文信息是“与光禄勋刘宣上言:“自顷选举牧守,多非其人,至行无道,侵害百姓。”帝纳其言,于是下诏诸州劾奏守令以下,政有乖枉,遇人无惠者,免所居官;其奸秽重罪,收付诏狱”,可见李固只是上报了州郡官员残害百姓的情况,没有建议皇帝抓捕官员,皇帝下诏抓捕。故选 B。13.(1)近年来选拔推举州郡长官,多数违背那人的职责(不称职),甚至横行无道,侵犯残害百姓。(顷:近年来;举:推举;非:违背,不合于。各 1 分,大意 2 分)(2)众人提出不同意见后,梁冀非常气愤很不满意,却又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改变大家的主意。(“得意”,满意;“夺”,改变;“相”,偏
40、指一方,大家。各 1 分,大意 2 分)参考译文: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是司徒李郃的儿子。李固相貌奇特,额骨隆起隐于发际,脚底上有龟背纹。李固年少时好学,常不远千里,步行寻师。结交不少杰出的贤明之士。永和年间,荆州盗贼兴起,长年没有平定,于是朝廷任命李固作荆州刺史。李固到任后,派官吏慰劳访问境内百姓,赦免寇盗以前的罪恶,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于是贼人头目夏密等收编他们的党徒六百多人,绑着自己,前来自首。李固都原谅他们,叫他们回去,让他们相互召集,展示法律的威严。半年时间,其余盗贼全部投降,州内从此太平无事。李固升为将作大匠。他与光禄勋刘宣上书皇帝说道:“近年来选拔推举州郡长官,多高一语文 2
41、022-04阶考 第 6页共 4 页数不称职,甚至横行无道,侵犯残害百姓。”皇帝听取了他们的进言,于是下诏各州上奏弹劾太守、县令以下的官吏,施政错乱不正冤枉百姓,对百姓不好的官员,免去官职;那些有奸行污秽等重罪的人,一律收押到诏狱。到冲帝即位,任命李固为太尉,与梁冀参与尚书的事务。梁冀忌惮皇帝聪慧,怕成为将来的祸患,就杀了皇帝。皇帝死了,接着就商量确立皇位继承人,李固和司徒胡广、司空赵戒,以及大鸿胪杜乔都认为清河王刘蒜品德美好声名远播,又是最尊贵的皇亲,应该立为皇位继承人。在这之前蠡吾侯刘志娶了梁冀的妹妹,这时正在京师,梁冀想立他。众人提出不同意见后,梁冀非常气愤很不满意,却又没有别的办法可以
42、改变大家的主意。第二天重新聚集公卿讨论,梁冀气势汹汹,而且言辞激烈。从胡广、赵戒以下的官吏,没有不害怕他的。都说:“但凭大将军发令。”可是只有李固与杜乔仍坚持原来的意见。梁冀大声宣布:“罢会”。李固的本意是不想听从梁冀,他还是希望众人能坚持自己的意见。他又写信劝告梁冀。梁冀更加愤怒,于是劝太后先用策书免去李固的官职,最终立了蠡吾侯,这便是桓帝。过了一年多,甘陵刘文、魏郡刘鲔各自谋划立刘蒜为天子,梁冀借此诬蔑李固与刘文、刘鲔等一起散布迷惑人的邪恶言论,将他们关进牢狱,就把李固杀了,李固当时五十四岁。临死前,李固给胡广、赵戒写信道:“我受了朝廷大恩,因此竭尽辅佐之力,不顾个人生死,立志要扶持王室,
43、使之达到文帝、宣帝那样兴盛。哪会料想到有一天梁冀糊涂错误,你们这些人曲意顺从,把好事变为坏事,把成功变为失败呢?汉朝衰亡从此开始了。你们这些人受了皇帝很多的俸禄,国家颠覆你们不扶持。倾覆政权这样的大事,后代好的史官,难道会有所隐瞒吗?我的生命终结了,却得到了道义,还有什么可说呢!”胡广、赵戒看到信感到悲痛惭愧,都长叹流泪。州郡官员在郾城拘押了李固的两个儿子李基、李兹,他们都死在了狱中。小儿子李燮得以逃走保全了性命。14.C(C 项是说诗人担心自己像团扇一样,在秋天天凉时被遗弃而无所用,也有担心自己容貌凋零而被遗弃之感,但并非人生苦短、时光空逝。)15.品质纯美容貌皎洁,如霜月、明月般鲜洁的团扇
44、,既是对女子容貌的刻画,也是对纯美品性的写照。对美好爱情有着单纯的向往,如明月般的合欢之扇,也是诗人对美好爱情的期许向往。担忧被遗弃而终被负心之人遗弃的怨恨和绝望。诗人常恐天凉团扇无可用而遭弃,最终也被弃于箧笥,恩情绝而哀怨生。16.D“一醉忘机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心态”不准确。只有在醉中才能忘却世俗烦庸,与世无争,恰恰表现出诗人对现实人生的失意和痛苦。17.对春天离去的怅惘哀伤。首联以迎春送春的对比,表达了伤春之情。(或以残花凋零,兰露如泣,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哀伤之情)对人生易老,年华已逝的悲叹。借佳人对镜发现容颜改变,抒发对年华已逝的悲叹。贬谪他乡,困顿不得志的郁闷。诗人用屈原
45、(贾谊)的典故,表达理想落空的郁闷。(每点 2 分,情感 1 分、分析 1 分。第点如果答成“对佳人容颜衰老的悲叹”,“对屈原(贾谊)被贬谪的同情(愤懑)”,为对“同此恨”的“同”理解不到位,酌情给 1 分,两个都答到了也总共给 1 分)18.(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4)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19B20D21D【分析】19第一处,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海市蜃楼:比喻虚幻不存在的东西。此处强调,桃花源是“作者幻化出的”,“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并非强调脱离实际,故选“海市蜃
46、楼”。第二处,按图索骥:指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究根底。此处强调按线索找到,而非追根究底,故选“按图索骥”第三处,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大刀阔斧: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此处强调改革果断有魄力,故选“大刀阔斧”。第四处,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和传诵。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不可带宾语。这里用来修饰桃花源记,“脍炙人口”符合语境。故选 B。20划线句子主客体颠倒,主语应是“不同的桃花源”,客体应是“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A、B 项主客体颠倒;C 项第二个“不同的”语序不当。总上所述,只有 D 项修改最为正确。故选 D。21联系前后文,与前文“政治家”“游记作家”“哲学家”对应,应选“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排除 A、C 两项;“从来没有”应修饰“诗人”,不是否定“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排除 B。故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