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9 ,大小:297.50KB ,
资源ID:29403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9403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技能篇第1课选择题解题技巧(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技能篇第1课选择题解题技巧(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1课选择题解题技巧1. 清史稿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议者谓与内三院无异。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臣承旨,权任渐轻。”这说明:A. 清朝内阁的权利越来越小B. 军机处取代了内阁C. 清朝中央集权加强D. 清初分权思想加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康熙时,改内阁,军机处掌军国大政,分其职设翰林院,明降谕旨,述交内阁”说明军机处对内阁权限的分化,内阁权力越来越小,故A项正确;B、C和D均不符合题干材料意思。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清朝军机

2、处2.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业和矿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77%。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 近代工业中,消费资料的生产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生产的比重在下降B. 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C. 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地域布局不合理D. 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33年和1936年的数据可知,消费资料生产比重有所上升,生产资料比重有所下降,

3、但不能说明其“稳步增长”、“逐年下降”,排除A。从材料中不能看出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且根据数据可知当时消费资料的生产有所发展,不能说民族工业举步维艰,排除B。材料中未提供当时民族工业在不同地域上的发展情况,故无法推断民族工业在地域布局不合理,排除C。由材料可知,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比重差距过大,表现了近代工业结构畸形发展的特点,D项正确。点睛:从现象到本质,这类题难度较大,需要对材料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的发展趋势”,运用民族工业的相关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3.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一方面指责资本主义是不道义的

4、,另一方面又大力倡导自由资本主义。其主旨在于:A. 抹杀资本主义的剥削性B. 反对封建专制与特权C. 推动工人运动以争取公正D. 调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亚当斯密虽然指责资本主义,但是仍然大力倡导发展自由资本主义,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可知在欧洲工业大革命时期,亚当斯密提倡的经济自由主义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B符合题意;而A的表述与题意无关;在亚当斯密时代,英国的工业化尚处起步阶段,工人的权益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还无从谈起,排除C;D表述不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亚当斯密4.

5、某学者认为:“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A. 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B. 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C.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D. 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答案】C【解析】材料“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是主张法律与自由,并且是强调法律对自由的作用,这种思想正是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当然就不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之列了,故选C;“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强调要服从国王,这与启蒙思想批判君主专制相背,排除A; B是“君权神授”思想

6、,也是启蒙思想所批判的,排除;“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是教权至上观点,也在启蒙运动批判之列了,排除D。5.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英国人用了7根烟囱(下图)来代表它的工业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7”在英国人心目中是个吉利的数字B. 烟囱多是因为当时主要动力为瓦特发明的蒸汽机C. 烟囱不断冒烟反映了环境污染严重D. 工业革命对百姓的衣着、出行产生重大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7”在英国是个吉利的数字,故开幕式上用了7根烟筒,A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从图片可知存在纵横交错的电线和铁塔,还有汽车,故可知是第二次工业

7、革命时期,主要动力已经不是蒸汽机,而是电力,而且B项蒸汽机是瓦特改良,而不是发明,故B错误,符合题意。由图示可知,烟囱不断冒烟反映了环境污染严重,故C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由图示可知,工业革命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6. 哈佛大学的专家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现实是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使我们总觉的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A. “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B. 全球局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C. 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

8、息传播更快捷D.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利因素【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最和平时期”、“突发新闻”“恐怖时代”等信息可知,反映当今世界局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故B项正确。A项只反映了缓和的趋势,没有体现动荡,对材料理解片面,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而是强调全球局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维护和平的因素,而是强调全球局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排除D。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突发新闻”

9、“恐怖时代”,根据对题眼的了解,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7. 春秋战国时期的某思想家指出:“故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坏,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别贵始。贵始,得之本也。郊止乎天子,而社止于诸侯,道及士大夫,所以别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大者巨,宜小者小也”下列说法与该材料观点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 “计四海之位于天地之间,不似蚁穴之在大漠中乎”B. “尧、舜之与桀,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C. “知者不以言谈教,而慧者不以藏书”D. “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体现了尊卑有别的等级思想,这符合儒家“礼”的思想;其中B项是荀子的“性

10、恶论”,属于儒家思想,符合设问要求,B正确。A项是庄子的自然观,与材料儒家的观点不符,排除。C项是韩非子的主张,与材料儒家的观点不符,排除。D项是墨子的兼爱思想,与材料儒家的观点不符,排除。8. 孙中山提出的五权分立是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加上考试权、监察权。在孙中山看来,西方三权分立的主要弊端在于:A. 权力划分不细B. 官员的产生方式C. 民主具有虚伪性D. 不符合中国国情【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认为三权分立原则中存在弊端:官吏无论是由选举还是由委任而来,很多都是因滥举或任用私人而得居官位,故西方三权分立的主要弊端在于没有严格的考选制度,B项正确。三权

11、分立体现权力划分明确,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西方三权分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说法错误,三权分立可以被中国借鉴,而孙中山的五权分立就是在借鉴三权分立和结合国情而提出的,排除。9. 秦律规定“有买及买(卖)欧也,各婴其贾(挂上价格标签)。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婴”,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受钱必辄入其钱(陶制容钱器)中,令市者见其人,不从令者(罚)一甲”。从中可以获悉秦朝:已有管理市场交易的法律所有商品须明码标价市场交易受到一定监管政府对经济生活全面控制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将一些管理市场交易的规定写进了秦律,正确。由材料中

12、“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婴”可知,并非所有商品须明码标价,故错误。由材料“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不从令者(罚)一甲”可知,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收钱时必须立即把钱投进陶制容钱器中,使买者看见投入,违反法令的罚一甲,这体现了市场交易受到的监督,正确。材料只体现法律规定对市场交易应当有一定的管理,并不能反映政府对经济生活全面控制,错误。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排除BCD,选A。10. 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礼记明堂位载:“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对山东造成的影响分别是:A. 宗法制使山东成为礼仪之地B. 分

13、封制使山东成为儒学发源地C. 分封制使山东成为经济大省D. 宗法制使山东成为儒学发源地【答案】B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11. 1917年4月3日,美国国务卿蓝辛给驻饿大使弗兰西斯发了一份电报,电文是美国劳联领导人冈帕斯给俄国人的信。信中这样写道:“我们很高兴俄国工人们新近获得了自由。”这反映了:A. 蓝辛敌视俄国二月革命B. 冈帕斯认同俄国二月革命C. 美国政府反对沙皇制度D. 弗兰西斯承认了俄国临时政府【答案】B【解析】根据

14、材料可知,美国国务卿蓝辛将美国劳联领导人的电报交给驻俄大使,并不能说明蓝辛敌视俄国二月革命,排除A。由材料所给时间1917年4月3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刚刚胜利,又从材料“我们很高兴俄国工人们新近获得的自由”可以体现,冈帕斯认同俄国二月革命,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美国政府反对沙皇制度,而是认同俄国二月革命,排除C。电文主要是美国劳联领导人祝贺俄国二月革命取得胜利,并没有体现弗兰西斯承认了俄国临时政府,排除D。12. 太平天国中的东王杨秀清是广西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到广州,与人结伙护送洋货,结交了不少两广江湖豪客。鸦片战争后他失业回到家乡,成了烧炭工人。杨秀清的

15、“失业”与某城市的开港有关。该城市应是:A. 广州B. 上海C. 天津D. 南京【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即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和厦门,其中广州在通商口岸开放之前既已有“十三行”,它当时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场所;鸦片战争之后尽管广州仍旧是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但由于上海等港口的开放,广州垄断对外贸易的局面不复存在,两广地区大量手工业工人失业,这些失业的手工业者成为太平天国势力兴起的重要力量,所以答案选B,A项不是造成杨秀清的“失业”的直接原因,C D两项开放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

16、之后。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13. 诗经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这说明当时中原地区产竹子。据史书记载:隋唐时期,在现今河南、陕西等地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宋代,仅凤翔(属陕西)设有监司;明初,黄河以北,已不见竹子大量种植。上述记载,最能印证的历史上的现象或变迁是:A. 竹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B. 东周到明代初年的经济C. 政府对竹子种植的重视D. 东周到明代初年的气候变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诗经是由东周时期孔子整理的,其记载古中原地区产有竹子;隋唐时期,在现今河南、陕西等地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明初

17、,黄河以北,已不见竹子大量种植;故可知竹子种植的变化反映了东周到明代初年的气候变化,D项正确。材料强调东周到明代初年的气候变化,没有涉及竹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排除A。竹子的历史演变不是经济的体现,且材料强调东周到明代初年的气候变化,排除B。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而非整体认识,材料强调东周到明代初年的气候变化,排除。14. 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2000年来的该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A. 历史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B. 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C

18、. 儒家学说倡导的人伦道德D. 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不是中国保持统一的最重要的原因,排除A。秦朝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历代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发展;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正是得益于中国从秦朝开始就开始建立并不断加强的中央集权制度,故B项正确。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强化了人民对统治者的服从意识,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但与中国保持大一统局面无关,排除C。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从根本上说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排除D。15. 历史思维与时间密切相关。倒溯思维即逆时思维是历

19、史思维是一种方式,这种思维可以“由已知推向未知,由后代推向前代,由当今推向过去”。以下各项属于倒溯思维的是:“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广阔的世界市场(“日不落帝国”)-珍妮机-蒸汽机-汽船、铁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A. B.

20、 C. D. 【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要求“由已知推向未知,由后代推向前代,由当今推向过”可知,由商推夏,由周推商,属倒溯思维,故正确。由十到三十再到四十再到七十,属于时序思维,与材料不符,故错误,排除AC。中的表述也是属于时序思维,与材料不符,故错误,排除D。由解放战争到鸦片战争的追溯过程为倒溯思维,故正确。综上所述,正确,所以选B。16. 有学者认为:“坊巷的开放,坊市的混一,展现了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的特点,显示了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代那样以政治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的目的。”材料主要说明宋朝:A. 城市功能的变化B. 商品经济的发展C. 统治者重视商业D. 城市比唐朝稳定【答

21、案】A【解析】根据材料“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代那样以政治管理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目的”,可知宋朝城市功能有所变化,其经济职能逐渐加强,A项正确。材料只强调宋代经济生活的繁荣,无法体现其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宋朝虽然商业有所发展,但统治者依然执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材料强调宋朝城市功能的变化,无法体现其城市比唐朝稳定,排除D。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代那样以政治管理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目的”,结合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7. 清嘉庆道光年间,士商相混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当时的

22、历史文献中,“绅商”或“儒商”这样的词语使用频率很高。绅商这个群体,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成为很多大中城市乃至部分乡镇最有权势的“在野”阶层,这一现象:A. 说明传统的“四民”观念已经解体B. 是当时中国社会内部经济积累和历史转型的结果C. 说明封建国家大大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D. 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表现【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绅商的出现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一些拥有一定的政治地位的人也从事经商活动,这属于新的社会阶层,是当时中国社会内部经济积累和历史转型的结果,B项正确。四民观念依然是主要的观念,故A项“四民”观念已经解体的说法错误,排除。清朝依然实行重

23、农抑商政策,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主要是表现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排除。18. 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用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这是鸦片战争后社会变迁的表现B. 其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C. 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D. 清末国人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均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与材料时间“19世纪末期”不符,材料中洋货消费遍及中国社会

24、各阶层出现在19世纪末期,与鸦片战争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 “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材料有反映当时洋货的普及现象,但没有反映消费能力的提高,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而是强调清末国人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均发生变化,排除C。材料说明近代国人开始大量的接受西方物质文明,国人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发生较大改变,D项正确。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9世纪末期”“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结合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9. “建国初期的中央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

25、大地区,于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中央王国的权威。”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 西周B. 秦朝C. 西汉D. 唐朝【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央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可知中央王国对其各地区并非直接管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通过实行分封制,在地方建立诸侯国,天子与诸侯之间有权利义务关系的“契约式协定”,A项正确。秦朝废除分封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B。西汉和唐朝延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CD。20. 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所与共承庙

26、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该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突出的问题是:A. 地方势力对皇权构成了最大威胁B.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C. 黄老思想下的西汉政治软弱D. 地方势力都是刘权势力,是皇权的屏障【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由汉哀帝论述可知哀帝认为丞相是辅佐他治理天下的得力助手,反映出当时地方与中央的矛盾是比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要突出,说明当时地方势力对皇权构成了最大威胁,皇帝需要依靠丞相统理海内、巩固统治,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汉哀帝对丞相评价很高,不能反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突出问题,排除B。黄老思想是西汉初年的治国理念,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该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不

27、符合史实,汉哀帝是西汉末年的皇帝,西汉末年地方势力主要是州牧及地方官吏,他们是皇权的巨大威胁,而不是皇权的屏障,排除。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丞相者,朕之股,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汉朝的相关史实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1. 李泽厚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说,“(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从启蒙与救亡的关系中,作者揭示了:A. 反抗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是中国

28、现代化的前提条件B. 近代中国现代化与反专制是一体的C. 近代激进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D. 近代中国长期革命并不断深入的特点【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思想启蒙”和“政治救亡”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推进中国革命不断地深入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现代化的问题,而是强调“思想启蒙”和“政治救亡”共同推进中国革命不断地深入的发展,排除A。反专制是近代中国现代化的一部分,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近代激进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而是强调“思想启蒙”和“政治救亡”共同推进中国革命不断地深入的发展,排除C。22. 有关井田制瓦解的叙述正确的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私田”成为使用

29、者的私有土地贵族之间争夺田地的现象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符合题意,正确。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了井田制瓦解,井田被抛弃,私田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故正确。随着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土地兼并的现象开始出现,贵族之间出现争夺田地的现象,故正确。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故正确。综上所述,正确,排除BCD,所以选A。点睛:本题以井田制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井田制瓦解的内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井田制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3.

30、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 “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 “市”门内外店铺林立C. “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 “市”门按时开关【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考查的是“市”的变迁。因为宋朝以前,市坊分离,交易时间受限制,而材料中为西汉,此时市的布局应受到空间限制,即市坊分离,所以B不正确,但符合题意。而A,B,C 皆符合宋 之前市的特点。综上,本题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商业的发展表现市的变迁24. 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

31、确的是:与居民区隔开有专门官员管理又叫“草市”开市、闭市有严格的时间规定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宋以前: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特点:设置在县治以上的城市;市、坊(居住区)严格分开;官府设市长和市令管理;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正确,不对,草市是指农村集市贸易。因此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汉代商业的发展25. 下列是18世纪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A. 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B. 中国已陷入了落后挨打的状况C. 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的影响D. 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

32、问题及提炼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要抓住关键词“18世纪”,联系已学知识可得出18世纪,中国还是一个独立主权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当时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由此分析可判断出ABD的表述是不合史实的,故 C为正确答案。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和“海禁”26.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饮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 都江堰B. 郑国渠C. 灵渠D. 芍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属于人民版历史教材属于知识识记类型,只要抓住关键词“水旱从人,不知饥

33、馑”书本上原句,即可得出答案A。在其余版本中,本题则属于分析推断的高级思维层次。学生首先要提取“三国蜀相”,推断该水利工程地处“蜀地”四川;然后对比选项,得出A。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业都江堰27. 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B. 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C. 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D. 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答案】A【解析

3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根据所学,青花瓷产生于元朝,而青瓷出现于东汉时期,白瓷出现于北朝,至唐已有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因此青花瓷的出现迟于青瓷、白瓷,故A说法错误,B、C、D正确,故本题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的手工业青花瓷【名师点睛】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28. 电视剧大染坊,该剧叙述了20

35、世纪初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老板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到“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A. 主人公不善经营B. 技术力量相对薄弱C. 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D. 商场上的尔虞我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可知,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本国封建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这是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C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主人公不善经营,而是强调民族工业发展

36、艰难的原因,排除A。B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不符,材料强调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商场上的尔虞我诈,而是强调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D。29. 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归纳起来有三个步骤:给农民土地给农民经营权给农民补贴。这体现了我党农村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作为调整农村政策的出发点改革和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依据国家经济的发展逐步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建国后调整农村政策的出发点是解放农村生产力,故说法错误,排除ABD。建国后

37、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其目的就是解放农村生产力,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故正确。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稳步前进,故正确。综上所述,正确,选C。30. 上海浦东的开发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浦东开发的主要目的有: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飞跃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

38、标志;上海浦东开发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飞跃;故正确。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上海浦东开发的地位和作用,与设问目的不符,排除,排除ACD。综上所述,正确,所以选B。31. 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A. 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炼和语法的准确B. “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

39、汇C. 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击之中D. “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吃洋教”,“吃洋火腿”都体现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但不能体现中西饮食文化的冲突,在本质上体现“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故排除C,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炼和语法的准确,而是强调“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而是强调“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排除B。32.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

40、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A. 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B. 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C. 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D. 使土著人皈依基督教【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传播基督教是推动欧洲人向海外拓展的一种精神动力,材料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即指基督教的传播,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人文主义的思想,而是强调传播基督教,排除A。“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不是指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而是强调传播基督教,排除B。“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不是指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而是强调传播基督教,排除C。33. 欧洲经济生活描述了18

41、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A. 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B. 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C. 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D. 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8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的“财富日益增长”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所带来的影响;题中“被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可知社会中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故B项错误;C项强调的是封建贵族的生活,与题意不符;D项在题干中并未涉及,故排除。答案

42、为A。考点: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发展历程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工业革命的影响34.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地,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A. 文艺复兴B. 新航路的开辟C. 第一次工业革命D. 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B 是在14、15世纪左右,此时科学与技术还没有紧密结合;C也不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者主要是工匠或技师,科技发明主要是生产经验的积累,也不能说科学与技术得到紧密结合;D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得到紧密结合。所以答案选D。

43、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名师点睛】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个钟表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35.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时:A.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

44、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答案】B【解析】经济危机爆发后,物价下跌,牛奶面包价格不可能上涨,故A项错误;经济危机爆发后,人们纷纷失业,找工作更加困难,故B项正确;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故C项错误;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国与国之间关系恶化,故D项错误。36. 国家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罗斯福新政中曾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其主要作用是:A. 有利于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B. 增强人民的实际收入,缓解危机C. 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D. 缓

45、解银行压力,稳定金融体系【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美元贬值是为了刺激出口,从而有利于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以争夺国际市场,A项正确。美国实行美元贬值,人民手中的钱也贬值,不是增加实际收入,排除B。美国实行美元贬值属于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农业政策的调整无关,排除C。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信贷活动,重建人民对银行信心,与题意美国实行美元贬值无关,排除D。点睛:本题以罗斯福新政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美元贬值的内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罗斯福新政中曾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其主要作用”,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37.

46、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一些新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福利国家得到发展,阶级矛盾逐渐消除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新经济”出现,但受一些因素的制约A. B. C. D. 【答案】C38. 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试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 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D. 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

47、策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国内战争结束后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故不是成功的“实验”,排除A。新经济政策,通过一定限度内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市场经济,使俄国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因而是成功的“实验”,故B项正确。C、D两项属于斯大林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实行的政策,与材料不符,排除。点睛:解答本题分两步走:一是解读材料信息“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二是紧扣设问要求“比较成功的实验”,结合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39. 对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客观评价应是: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严重的缺点

48、和弊端曾经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的发展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从长远来看,斯大林体制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故正确;斯大林体制忽视了市场和价值规律,依靠计划和行政命令干预经济,因此存在严重的缺点和弊端,故正确。在斯大林体制下,苏联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故正确。斯大林体制确立后,逐渐僵化,最终阻碍了苏联的经济发展,导致苏联的解题,故正确。综上所述,正确,排除ABC,所以选D。40. “二战”后初期,美国之所以能够建立起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

49、济体系,关键因素是“二战”后美国:A. 工业产值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B. 黄金储备居世界第一位C. 是世界政治军事大国D.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根本因素就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二战之后美国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上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佼佼者,因此才能掌控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所以D选项正确。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经济41. 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随后该国进行改革并得到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贷款来自于:A. 联合国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50、世界银行D. 亚太经合组织【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对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符合材料中的韩国的史实,B项正确。联合国的宗旨是调解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与题意不符,排除A。世界银行是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亚太经合组织属于论坛性的经济组织,与材料不符,排除D。42. 上海合作组织第八次峰会于2008年8月28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各成员国就框架内多边合作战略及经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商讨和研究。关于上海合作组织,以下认识正确的有:A. 世界性合作组织B. 区域性经济组织C. 区域性合作组织D. 政府间反恐

51、组织【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是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它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C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性合作组织,不是世界性合作组织,排除A。上海合作组织不具备区域性经济组织的职能,仅是一个区域性合作组织,排除B。上海合作组织不是政府间反恐组织,排除D。点睛:本题为知识型选择题,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如本题根据材料理解上海合作组织的相关内容即可知道答案。43.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

52、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 因材施教B. 有教无类C. 温故知新D. 当仁不让于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体现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与题干信息相符,故B项正确;A项是教育方法,C项是学习方法,D项的意思是“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都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44.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

53、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符合儒家思想的是:A. 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B. 乙生说: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C. 丙生说: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D. 丁生说: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答案】B【解析】A选项体现出的是一种随和自然的态度,是道家的思想;B选项体现出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要守礼,故本题选择B选项。C选项体现出的是节约,与墨家的节用思想一致;D选项体现出的是一种规则和标准,是法家思想的体现。45. 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

54、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A. 儒学内部的改造B. 统治集团的斗争C. 杜会环境的变化D. 其它学说的衰【答案】A【解析】汉代儒学进行自我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这些思想适合了统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为统治着所倡导,成为官方学说,内因往往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故答案选A。其他三项不是主要原因。46. 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家思想有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书院注重学习个人品德的养成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第项中“伪

55、善”、“欺骗性”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含有第项的B、C、D三项,选择A项。47.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进步思潮。解答此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新的历史条件”。依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时期的进步思想正是这一现象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分析选项,、符合题意;、明显是陈腐落后的方面。所以应选A。考点

56、: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背景48. 2008年8月8号,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有震撼人心的一幕:5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和为贵”的人文理念。对以上体现的中国文化元素表述错误的是:A. 孔子的“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建B. 汉字经历了甲骨文一大小篆一隶书一楷书的演变过程C. 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加快了文化传播速度D. 新文化运动倡导简体汉字【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孔子“和为贵”的人文理念”有利于 构建和谐社会,故A正确;古代汉字演变经历

57、甲骨文一大小篆一隶书一楷书的演变过程符合史实,故B正确;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符合史实,故C正确;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不是简体汉字,故D错误,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主张49. 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是目前第59届柏林电影节惟一一部入围的中国影片。它真情演绎了国剧大师、绝世名伶梅兰芳的传奇人生。下面有关京剧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京剧是中国古代表演艺术成就最高的戏剧形式B. 京剧的形成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C. 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D. 京剧的形成、发展与满族统治者的喜好、支持密不可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

58、知识可知,京剧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是中国古代表演艺术成就最高的戏剧形式,被誉为“国粹”,故A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京剧是徽剧和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的新剧种,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B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京剧是徽剧和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的新剧种,不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故C错误,符合设问。乾隆年间,徽剧进京演出,风行一时,故京剧的形成、发展与满族统治者的喜好、支持密不可分,故D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点睛:本题属于否定式(或逆向型)选择题,材料中用 “不正确”来作为限制语,

59、主要考查考生能否突破思维定式的限制,解答的关键是熟悉京剧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即可知道答案。50.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原因是:A.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 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C.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的“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可知是指1919年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

60、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故B项正确。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五四运动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排除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也不是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排除C。1919年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排除D。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919年6月20日”“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结合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51.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B. 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二,一曰“平均地权”,一曰“土地国有”C. “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

61、土地,资其耕作”D.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是对民权主义的发展,与题意不符,排除A。 “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都是旧三民主义的内容,不属于发展,排除B。“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是对“耕者有其田”的发展,反映了民生主义保证农民和无产者利益的主张,是其进步性所在,C项正确。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做法,与题意不符,排除D。点睛: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主要是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紧扣设问要求“民生主义的进步性”,联系所学知识即可知

62、道答案。52. “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下列人物与其评价不一致的是A. 泰勒斯一西方的“哲学之父”B. 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 柏拉图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D. 康德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答案】C【解析】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A正确;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正确;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故C错误,符合题意;D符合史实。故选C。53.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A. 上帝B. 罗

63、马教皇C. 马丁路德D. 贵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宗教改革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不需购买教皇的赎罪券信仰即可获救,所以第一个权威是指罗马教皇,第二个权威是指信仰的独立自由。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宗教改革信仰得救【名师点睛】宗教改革的影响:(1)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2)解放了思想,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文主

64、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3)促进欧洲民族意识高潮和民族国家的发展。54. 鲁滨孙飘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A.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B. 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C. 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D. 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体现了反对教会和王权压迫的启蒙思想,故C项正确;A项是1417世纪,B项是15、16世纪,D项是18世纪下半叶,故ABD 项与材料中

65、时间特征不符。点睛:材料“18世纪上半叶”是解题关键的时间点,根据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55. 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A. 三权分立B. 人民主权C. 天赋人权D. 社会契约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可知是社会契约的思想,社会契约论认为,人们根据契约成立政府,当成立的政府违背人们的意愿时

66、,人们就有权利推翻它,由此可见政府的职能就是代表人民并保护人民的利益,D项正确。三权分立指的是司法权、立法权、行政权的制约与平衡,与设问无关,排除A。人民主权指的是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代议制政府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如果政府不代表人民的意志,人民有权推翻政府,与设问不符,排除B。天赋人权指的是人人生而平等自由,反抗压迫剥削,与设问不符,排除C。56.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已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A. 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B. 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C. 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D. 使人类开始关

67、注现实世界【答案】B【解析】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是人们思想解放的意思,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天文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牛顿的发现选并未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人类早已经开始关注现实世界,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57.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下面的一句话可以最恰当的解释人们的这种做法A. 他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使牛顿的力学体系成为近代最具影响了的力学体系B. 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中驱逐出去而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C. 他和牛顿一样,在科学上

68、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探究精神D. 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答案】B【解析】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现象中驱逐出去,而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故B项正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故A项错误;C项不能突出达尔文的具体科学成就,排除C;并不能说哪位科学家超过哪位科学家,他们的研究领域不一样,贡献不一样,故D项错误。58. “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这是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对某一获奖作品的评语。这一作品是:A.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B. 西风颂C. 等待戈多D. 人间喜剧【答

69、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等待戈多的评语,它是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客观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危机,故C项正确。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贯串着反暴政、反侵略、追求自由、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主题,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与材料不符,排除A。西风颂全诗气势雄阔,境界奇丽宏伟,具有浓郁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与材料不符,排除B。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与材料不符,排除D。59. “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这段材料表明电影的出现对

70、美国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A. 电影成为美国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B. 电影是对美国青少年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C. 电影对青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D. 电影提升了美国青少年的审美情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可知,电影丰富了人民的娱乐方式,还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青少年模仿电影明星的动作举止反映了电影对青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C项正确。材料强调电影对青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而不仅仅是娱乐方式,排除A。B项表述不清,材料强调电影对青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而不是特指“对美国青少年的行为产

71、生重要影响”,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电影提升了美国青少年的审美情趣,而是强调电影对青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排除D。60. 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语意指:A. 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B. 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常理C. 经典物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近D. 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人们欢迎爱恩斯坦是因为其发现了相对论;人们不理解爱恩斯坦是因为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甚至与常理有矛盾的内容;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不变时空观,故B项正确。A项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是对卓别林的话的错误理解,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经典物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近,而是强调人们不理解爱恩斯坦是因为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排除C。D项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是对卓别林的话的误读,排除。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