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387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6.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2页
第22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3页
第23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4页
第24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5页
第25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6页
第26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7页
第27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8页
第28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9页
第29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0页
第30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1页
第31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2页
第32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3页
第33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4页
第34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5页
第35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6页
第36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7页
第37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8页
第38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9页
第39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40页
第40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41页
第41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42页
第42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43页
第43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44页
第44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45页
第45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46页
第46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47页
第47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48页
第48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49页
第49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50页
第50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51页
第51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52页
第52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53页
第53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54页
第54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55页
第55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56页
第56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57页
第57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58页
第58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59页
第59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60页
第60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61页
第61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62页
第62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63页
第63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64页
第64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65页
第65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66页
第66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67页
第67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68页
第68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69页
第69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70页
第70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71页
第71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72页
第72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73页
第73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74页
第74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75页
第75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76页
第76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77页
第77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78页
第78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79页
第79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80页
第80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81页
第81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82页
第82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83页
第83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84页
第84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85页
第85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86页
第86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87页
第87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88页
第88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89页
第89页 / 共90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4章共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90页
第9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 共 90 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 2 第 1-4 章共 4个单元测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试卷(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非洲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C.属于不同层级的区域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2.下列有关图中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B.乙区域降

2、水少但季节变化大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季节变化小D.丁区域植被生长旺盛且种类多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完成 34 题。3.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A.利用单一指标 第 2 页 共 90 页 B.利用综合指标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4.图中甲、乙、丙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读江苏省某地理要素等值线分布图,完成 57 题。5.该等值线

3、表示的地理要素可能为()A.年平均日照时数(单位:h)B.10 积温(单位:)C.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D.海拔(单位:m)6.影响江苏省该地理要素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D.天气7.江苏省()A.该地理要素的南北差异使其春季冻害频率向南降低B.该地理要素的南北差异使其水稻种植面积向北减少C.受大气污染影响,该地理要素数值近年来有减少趋势D.受气候变暖影响,该地理要素数值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 34 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的问题,又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一

4、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读图,完成 89 题。第 3 页 共 90 页 8.“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A.沙漠广布B.森林覆盖率低C.全年气候湿润D.河湖众多9.“蜂巢屋”的墙体厚达 80 厘米,其主要原因是()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C.抵御夏季的雨水D.防御冬季的风沙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当地分布着面积较广的梯田(见下图),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宜人,当地在政府引导和企业帮扶下,形成了“稻鱼游”的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各地游客。据此完成 1011 题。10.形成该生态产业模式的主导

5、因素是()A.气候和市场B.气候和水源C.土壤和市场D.劳动力和交通11.该案例给我国各地“精准扶贫”带来的启示是()A.发挥特色优势,加强产业融合B.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扩大种植规模C.引进稻鱼模式,提高旅游收益D.加强政策扶持,发展绿色产品加工 第 4 页 共 90 页 在第五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读图,完成 1213 题。12.图中 M 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种植葡萄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13.图中 N 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

6、原,而现在却是广阔的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C.农业由耕作业向畜牧业转变D.过度农垦、放牧对植被造成破坏下图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 1415 题。秦汉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14.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开矿 人口增长 气候湿润 过度开垦 第 5 页 共 90 页 A.B.C.D.15.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提高土壤肥力 气候干旱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酸化 沙尘暴增加A.B.C.D.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

7、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的许多方面都非常独特,因而引起了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和葡萄驰名中外。据此完成 1617 题。16.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其根本原因是()A.纬度差异巨大B.空间距离遥远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D.整体状况差异明显17.下列关于两地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牧业为主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旱作农业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

8、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李白在诗中曾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形容巫山的险峻。人们习惯以巫山为界把长江上游部分区域分为“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如下图)。2009年,三峡水利枢纽修建完毕,2010 年,我国铁路史上修建难度最大的山区铁路宜万铁路建成通车。读图,完成 1820 题。18.巫山东西两侧的“荆楚大地”和“巴蜀大地”()A.无划分依据B.有明确的界线C.气候类型一致 第 6 页 共 90 页 D.地形单元一致19.“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的划分体现了巫山对两地()A.自然景观分异的影响B.城市景观差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D.相互联系的促

9、进作用20.进入 21 世纪,“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经济合作加强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技术C.资金D.市场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为了明确建筑和气候的科学关系,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将中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并对各个气候区的建筑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能源奇缺”,故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南北供暖界线。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也是影响体感温度(人体感受到的温度)的重要因素,当气温低于 15 时,相对湿度越大,会感觉越冷。据此完成 2123 题。21.下列关于图中

10、区域建筑物设计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 区的东部应重点防风沙B.b 区应防寒并兼顾防热C.c 区应防积雪和冻土D.d 区应防雷电和台风2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南方地区难以集中供暖的原因,不包括()A.建筑物的保暖性能较差B.供暖期短,管网维护费用高C.能耗量大,能源供应不足D.南方冬季体感温度高于气温23.近年来,南方地区要求集中供暖的呼声高涨,其根本原因是()A.煤炭产量大增B.基础设施完善 第 7 页 共 90 页 C.经济水平提高D.屡次遭遇冷冬读图,完成 2425 题。图 1图 224.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不

11、同D.地形不同25.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图 2 所示区域农业变化趋势的是()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5 分)26.(10 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湖南省、广东省简图。第 8 页 共 90 页 材料二 广东、湖南两省级行政区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标统计表。省级行政区 年份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三大产业产值比例/%三大产业就业比例/%人均GDP/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广东 1980 249 33.2 41.1 25.7 70.6 17.2 12.2 480 2005 21

12、 701 6.3 49.5 44.2 32.0 39.7 28.3 23 603 湖南 1980 192 42.3 40.2 17.5 77.0 14.1 8.9 365 2005 6 473 19.4 40.2 40.4 48.6 21.5 29.9 9 616(1)湖南省的地势特征是 ,广东省的地势特征是 。(2)依据材料二,简述广东、湖南两省级行政区区域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3)根据材料,简析湖南、广东两省级行政区在重工业发展过程中是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27.(10 分)结合南疆地区和海南岛简图,完成下列问题。第 9 页 共 90 页 图 1图 2(1)南疆地区的

13、水系呈 状,海南岛水系呈 状。(2)南疆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与海南岛相比,其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3)说明南疆地区和海南岛城市分布的差异,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28.(1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岭南北地理要素剖面图。材料二 陕西省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境内的最高点为太白山,其海拔为 3 767 米,最低点海拔为 740 米,平均海拔在 1 000 米以上,年均降水量约为 800 毫米。下表为太白县四季平均气温资料表。月份 35 月 68 月 911 月 12 月至次年 2 月平均气温 5.4 19 7.7 -3.7 (1)比较说明西安与汉中的主要气候特点。(2)说明

14、甲、乙两地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异同点,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3)太白县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打造生态休闲产业,分析其考虑的主要自然条件。29.(13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历代长城的布设都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走向与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基本一致。古代,长城为 第 10 页 共 90 页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分界线,该线以西以北为游牧民族聚居地,他们善骑射,耕作水平低,受自然灾害影响大。(1)简析长城以西以北的古代游牧民族善骑射、耕作水平低的原因。(2)长城东段主要以砖石砌成,西段主要用夯土筑成,分析其原因。(3)长城

15、沿线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带,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原因。第 11 页 共 90 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 2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试卷 教师版(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非洲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C.属于不同层级的区域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2.下列有关图中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B.乙区域

16、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季节变化小D.丁区域植被生长旺盛且种类多答案 1.D 2.D解析第 1 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为非洲部分地区的植被分布图,图中四区域是按单一指标(植被)来划分的;四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四区域属于同一层级;四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间差异较大。第 2 题,甲区域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和热量都非常充足;乙区域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且季节变化不大;丙区域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干湿季分明,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明显;丁区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植被生长旺盛且种类多。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

17、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完成 34 题。第 12 页 共 90 页 3.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A.利用单一指标B.利用综合指标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4.图中甲、乙、丙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答案 3.A 4.C解析第 3 题,流域是指由分水线包围的河流集水区,流域界线一般以山脊、山峰为界,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故 A 项正确。第 4 题,甲地位于黄河上游地区,最主要的环境

18、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乙地位于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丙地位于渤海海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海洋污染。故 C 项正确。读江苏省某地理要素等值线分布图,完成 57 题。5.该等值线表示的地理要素可能为()A.年平均日照时数(单位:h)B.10 积温(单位:)C.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D.海拔(单位:m)6.影响江苏省该地理要素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 第 13 页 共 90 页 D.天气7.江苏省()A.该地理要素的南北差异使其春季冻害频率向南降低B.该地理要素的南北差异使其水稻种植面积向北减少C.受大气污染影响,该地理要素数值近年来有减少趋势D.受气

19、候变暖影响,该地理要素数值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答案 5.A 6.D 7.C解析第 5 题,读图可知,该要素的数值自南向北逐渐增大,江苏省越往北,降水量越少,年日照时数越多,A 项正确;江苏省10 积温和年平均降水量都是自南向北递减的,B、C 两项错误;江苏省为平原地形,海拔在 200 米以下,D 项错误。第 6 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理要素是江苏省年平均日照时数,晴天多则日照时数长,所以天气是影响江苏省该地理要素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第 7 题,春季冻害频率主要与气温有关,与年平均日照时数关系不大,A 项错误;水稻种植面积主要与热量和水分有关,与年平均日照时数关系不大,B 项错误;受大气污染影响

20、,雾霾等天气增多,年平均日照时数近年来有减少趋势,C项正确;气候变暖对年平均日照时数影响不大,D 项错误。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 34 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的问题,又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读图,完成 89 题。8.“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A.沙漠广布B.森林覆盖率低C.全年气候湿润D.河湖众多9.“蜂巢屋”的墙体厚达 80 厘米,其主要原因是()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C.抵御夏季的雨水D.防御冬季的风沙答案 8.B

21、 9.A 第 14 页 共 90 页 解析第 8 题,由图可知,该地地处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不可能沙漠广布,A 项错误;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C 项错误;该地区整体降水较少,不可能河湖众多,D 项错误;由材料“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的问题,又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特点”可知,该地森林覆盖率较低,因此采用茅草和泥土筑造,B 项正确。第 9 题,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具有夏季炎热、冬季多雨、春秋多风沙的气候特点。厚墙可以阻隔夏季阳光,使得室内较为凉爽,还能阻挡冬季的冷空气,使得室内降温慢,A 项正确;茅草和泥土作为墙体材料是墙体坚固的主要原因,B 项错误;地中海气候夏季

22、炎热干燥,C 项错误;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风沙天气少,D 项错误。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当地分布着面积较广的梯田(见下图),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宜人,当地在政府引导和企业帮扶下,形成了“稻鱼游”的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各地游客。据此完成 1011 题。10.形成该生态产业模式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和市场B.气候和水源C.土壤和市场D.劳动力和交通11.该案例给我国各地“精准扶贫”带来的启示是()A.发挥特色优势,加强产业融合B.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扩大种植规模C.引进稻鱼模式,提高旅游收益D.加强政策扶持,发展绿色产品加工答案 10.A 11.

23、A解析第 10 题,由材料可知,冬季梯田浸泡,春季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显示了农业的季节变化,属于气候因素;开展“稻鱼游”的生态产业模式,是适应当今游客对天人合一景观的旅游需求,因此,市场也是形成该模式的主导因素。第 11 题,由上题可知,该省“稻鱼游”的生态产业模式是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并结合当地的特色优势,将旅游业、农业和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在一起的发展模式,是精准扶贫的成功典例。据此启示我国各地“精准扶贫”要发挥特色优势,加强产业融合。在第五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读图,完成 1213 题。第 15 页 共 90 页 12.图中 M 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

24、料生产基地,该地区种植葡萄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13.图中 N 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却是广阔的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C.农业由耕作业向畜牧业转变D.过度农垦、放牧对植被造成破坏答案 12.A 13.D解析第 12 题,图中 M 地区位于贺兰山东侧,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葡萄的品质较好,A 项正确;降水稀少是种植葡萄的不利条件,B 项错误;该地区的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黄河水,而不是高山冰川融水,C 项错误;地处平

25、原地区,土壤肥沃,但不是黑土,D 项错误。第13 题,由于人口增长,人们过度农垦和过度放牧导致 N 地区出现土地荒漠化。下图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 1415 题。秦汉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 第 16 页 共 90 页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14.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开矿 人口增长 气候湿润 过度开垦A.B.C.D.15.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提高土壤肥力 气候干旱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酸化 沙尘暴增加A.B.C.D.答案 14.B 15.D解析第 14 题,由图可知,与秦汉时期

26、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农业用地面积增大,草地、森林面积减小,说明人口增长导致过度开垦,从而使草地和森林减少。第 15 题,由于过度开垦,草地、森林面积减小,沙漠面积增大,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干旱、沙尘暴增加,土壤肥力会下降,但不会酸化。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的许多方面都非常独特,因而引起了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和葡萄驰名中外。据此完成 1617 题。16.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其根本原因是()A.纬度差异巨大B.空间距离遥

27、远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D.整体状况差异明显17.下列关于两地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牧业为主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旱作农业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答案 16.D 17.B解析第 16 题,每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而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整体状况差别明显,属于两个不同的区域。第 17 题,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来确定。太湖平原位于我国南方水田区,水热条件好,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28、宜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水源不足,宜发展旱作农业,B 项正确。第 17 页 共 90 页 李白在诗中曾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形容巫山的险峻。人们习惯以巫山为界把长江上游部分区域分为“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如下图)。2009年,三峡水利枢纽修建完毕,2010 年,我国铁路史上修建难度最大的山区铁路宜万铁路建成通车。读图,完成 1820 题。18.巫山东西两侧的“荆楚大地”和“巴蜀大地”()A.无划分依据B.有明确的界线C.气候类型一致D.地形单元一致19.“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的划分体现了巫山对两地()A.自然景观分异的影

29、响B.城市景观差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D.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20.进入 21 世纪,“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经济合作加强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技术C.资金D.市场答案 18.C 19.C 20.A解析第 18 题,巫山东西两侧分别为“荆楚大地”和“巴蜀大地”,其划分依据是地形特征;“巫山”本身就是一个过渡地带,故此自然地理界线是模糊的界线;两侧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一致;西侧是盆地,东侧是平原,地形单元不一致。第 19 题,巫山将两地分开,阻隔了两地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了不同的环境。第 20 题,巫山阻隔两地间的联系,而交通使两地联系紧密,故交通是其主导因素。技术、资金、

30、市场对两地合作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为了明确建筑和气候的科学关系,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将中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并对各个气候区的建筑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能源奇缺”,故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南北供暖界线。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也是影响体感温度(人体感受到的温度)的重要因素,当气温低于 15 时,相对湿度越大,会感觉越冷。据此完成 2123 题。第 18 页 共 90 页 21.下列关于图中区域建筑物设计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 区的

31、东部应重点防风沙B.b 区应防寒并兼顾防热C.c 区应防积雪和冻土D.d 区应防雷电和台风2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南方地区难以集中供暖的原因,不包括()A.建筑物的保暖性能较差B.供暖期短,管网维护费用高C.能耗量大,能源供应不足D.南方冬季体感温度高于气温23.近年来,南方地区要求集中供暖的呼声高涨,其根本原因是()A.煤炭产量大增B.基础设施完善C.经济水平提高D.屡次遭遇冷冬答案 21.B 22.D 23.C解析第 21 题,由图可知,a 区的东部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东北三省,冬季气温较低,因此建筑物设计应该防积雪和冻土,A 项错误;b 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因此建筑物设计应该防寒

32、并兼顾防热,B 项正确;c 区主要是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积雪和冻土主要在严寒地区,C 项错误;d 区位于云贵高原,距海较远且地势较高,不易受台风影响,D 项错误。第 22 题,为了适应潮湿炎热的气候,南方建筑设计上更注重通风,保暖性能不高,散热较快,不利于集中供暖;南方地处亚热带,供暖期短,建设复杂的城市管网系统后每年运行时间短,利用率低,集中供暖不划算;集中供暖能耗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南方地区火力发电原料(如煤)较北方地区少,而水电站尚未建设,故能源短缺,不利于集中供暖;南方地区湿度比北方地区大,且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 15,故体感温度普遍低于气温。故选 D 项。第 23

33、题,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少,产量大增与事实不符,A 项错误;集中供暖是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集中供暖可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B 项错误;南方地区近年来多次遭遇冷冬,且南方湿度大,冬季体感温度低,这是南方地区要求集中供暖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D 项错误;近年来,南方地区要求集中供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C 项正确。第 19 页 共 90 页 读图,完成 2425 题。图 1图 224.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不同D.地形不同25.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图 2 所示区域农业变化趋势的是()答案 24.B

34、 25.B解析第 24 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图 1 为我国东北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地区,图 2为长江三角洲。热量差异导致两地的耕作制度及农作物品种不同。第 25 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城镇化速度加快,受市场影响,城市周围花卉、蔬菜的产量上升,粮食、塘鱼的产量有所下降。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5 分)26.(10 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湖南省、广东省简图。第 20 页 共 90 页 材料二 广东、湖南两省级行政区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标统计表。省级行政区 年份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三

35、大产业产值比例/%三大产业就业比例/%人均GDP/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广东 1980 249 33.2 41.1 25.7 70.6 17.2 12.2 480 2005 21 701 6.3 49.5 44.2 32.0 39.7 28.3 23 603 湖南 1980 192 42.3 40.2 17.5 77.0 14.1 8.9 365 2005 6 473 19.4 40.2 40.4 48.6 21.5 29.9 9 616(1)湖南省的地势特征是 ,广东省的地势特征是 。(2)依据材料二,简述广东、湖南两省级行政区区域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

36、。(3)根据材料,简析湖南、广东两省级行政区在重工业发展过程中是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答案(1)南高北低 北高南低(2)与湖南省相比,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 GDP 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高;第二、第三产业比例大。或者:与广东省相比,湖南省经济发展速度慢,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 GDP 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第二、第三产业比例小。(3)湖南省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煤炭、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可为广东省提供原料和能源;广东省可为湖南省提供资金、技术;湖南省可承接广东省的部分产业转移;共同培育品牌,共同建立销售网络,开拓国内外市场。第 21 页 共 90

37、页 解析第(1)题,湖南省与广东省交界处有南岭,导致南北两侧河流流向不同,读图可推测出湖南省整体上南高北低,广东省整体上北高南低。第(2)题,由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可看出经济发展速度,由人均 GDP 可看出经济发展水平,由第二产业比例可看出工业化程度。第(3)题,湖南省具有资源优势,广东省具有资金、技术优势。27.(10 分)结合南疆地区和海南岛简图,完成下列问题。图 1图 2(1)南疆地区的水系呈 状,海南岛水系呈 状。(2)南疆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与海南岛相比,其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3)说明南疆地区和海南岛城市分布的差异,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答案(1)向心 放射(2)绿洲农业 光

38、照充足,昼夜温差大(3)南疆地区:主要沿河流分布,主要影响因素为水源。海南岛: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解析第(1)题,水系分布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南疆地区为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部低,水系呈向心状;而海南岛地形以山地为主,且中部高、四周低,为放射状水系。第(2)题,南疆地区因气候干旱,水源短缺,农业主要分布在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绿洲地区,为绿洲农业。与海南岛相比,其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第(3)题,南疆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与水源有关;海南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与地形有关。28.(1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岭南北地理要素剖

39、面图。第 22 页 共 90 页 材料二 陕西省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境内的最高点为太白山,其海拔为 3 767 米,最低点海拔为 740 米,平均海拔在 1 000 米以上,年均降水量约为 800 毫米。下表为太白县四季平均气温资料表。月份 35 月 68 月 911 月 12 月至次年 2 月平均气温 5.4 19 7.7 -3.7 (1)比较说明西安与汉中的主要气候特点。(2)说明甲、乙两地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异同点,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3)太白县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打造生态休闲产业,分析其考虑的主要自然条件。答案(1)两地气候类型不同,西安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汉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汉中相比

40、,西安年降水量较少,年均温较低,气温年较差较大。(2)相同点:甲、乙两地都位于山前冲积平原,主要发展种植业。不同点:甲地为水田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乙地为旱地农业,以种植小麦为主。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两地气候条件不同,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3)地处秦岭山地,地表崎岖,地貌景观丰富;海拔较高,植被茂盛,夏季凉爽,气候适宜。解析第(1)题,注意图中西安和汉中分别位于秦岭的北侧和南侧,结合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西安地处秦岭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汉中地处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安受夏季风影响较小,年降水量比汉中少;西安所处纬度较高,年均温比汉中低,气温年较差比

41、汉中大。第(2)题,甲、乙两地因位于山前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主要发展种植业。但两地的农业类型与种植作物不同,其原因在于两地气候条件不同。由图可知,甲地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水田农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乙地位于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适合发展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第(3)题,由材料二可知,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冬季气温在 0 以下,夏季凉爽。地貌多样、气候适宜、植被茂密、空气良好等都为生态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9.(13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第 23 页 共 90

42、页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历代长城的布设都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走向与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基本一致。古代,长城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分界线,该线以西以北为游牧民族聚居地,他们善骑射,耕作水平低,受自然灾害影响大。(1)简析长城以西以北的古代游牧民族善骑射、耕作水平低的原因。(2)长城东段主要以砖石砌成,西段主要用夯土筑成,分析其原因。(3)长城沿线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带,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原因。答案(1)长城以西以北地区,以内蒙古高原为主,地形较为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农业以游牧业为主;降水在 400 毫米以下,草原面积辽阔,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43、且农业受干旱、风沙、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大。(2)地形:东段山地多,地形起伏大,使用砖石依山势而建更稳固;西段以高原为主,地势较平坦,可以就地建设。气候:东段降水量较大,须使用砖石减少雨水侵蚀;西段降水量较小,可使用夯土。建筑材料:东段山地多,基岩出露,可就近采石;西段黄土堆积层厚,可就地取土。(3)长城沿线地区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以及高原、山地与丘陵、平原的过渡区,降水较少且时空变率大;植被较少;受水蚀、风蚀作用影响大。解析第(1)题,长城以西以北地区,以内蒙古高原为主,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由于降水在 400 毫米以下,草原面积辽阔,且受干旱、风沙、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大,不适合

44、发展种植业,但适宜发展畜牧业;由于纬度较高,冬季较为寒冷,为了避寒和逐水,故发展的是游牧业,当地环境使得他们善骑射。第(2)题,长城的修建可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据险制塞”来形容。其建筑材料的不同可从地形、气候、建筑材料等方面分析。第(3)题,长城沿线地处自然环境过渡区,降水较少且时空变率大,植被较少,受水蚀、风蚀作用影响大。第 24 页 共 90 页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试卷(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位于湘西武陵山脉中段喀

45、斯特地貌区的苗族聚居地十八洞村,人口近 1 000 人,耕地面积约 54公顷,林地面积约 740 公顷,以种植水稻和烤烟为主,多年来一直贫困。近年来,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18 年实现人均收入过万元,脱贫成果显著。下图为十八洞村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 13 题。1.多年来,导致十八洞村一直贫困的自然因素主要是()A.气候B.地形C.水源D.灾害2.近年来,十八洞村脱贫致富采取的措施最可能是()A.加强政策引导,发展林牧特色旅游B.扩大水田面积,发展水稻养鱼农业C.完善交通建设,发展水路公路交通D.保护生态环境,鼓励外出务工经商3.十八洞村脱贫致富的根本原因是()A

46、.农业结构调整B.交通条件改善C.政策支持引导D.耕地面积扩大下图为孟加拉国降水量分布图(a 季为 10 月至次年 3 月,b 季为 6 月至 9 月)。读图,完成 45题。第 25 页 共 90 页 a 季b 季4.孟加拉国的降水特征是()A.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6 月至 9 月略多B.6 月至 9 月为旱季,10 月至次年 3 月为雨季C.达卡两季降水量的差值在 1 500 毫米以上D.雨季,降水量自西部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增加5.孟加拉国的降水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A.降水变率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B.雨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洪涝灾害C.降水量较多适宜发展灌溉农业D.旱季持续时间长利于作物成熟都江

47、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主要是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实现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泄洪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下图为都江堰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 67 题。第 26 页 共 90 页 6.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最主要的功能是()A.航运B.水产养殖C.旅游D.防洪灌溉7.都江堰工程有效地处理了泥沙问题,原因可能是()A.处于凸岸的外江泥沙量大,洪水易带走泥沙B.内江流速慢,含沙量小C.飞沙堰对泥沙起

48、阻挡作用D.宝瓶口为收窄断面,流速快,输沙量少有色金属矿物是岩浆在冷却过程中矿物富集形成的。下图所示国家铜矿资源丰富、品质优、埋藏浅、分布广泛。该国大量出口铜矿石,开采铜矿需要用大量水来控制粉尘。铜矿经济给本国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很多问题。读图,完成 810 题。8.该国铜矿资源埋藏浅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流水侵蚀作用强B.岩浆侵入接近地表C.地势高,沉积土层薄D.火山喷发作用强烈9.与 B 区相比,A 区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地形B.水资源C.技术D.交通 第 27 页 共 90 页 10.出口铜矿石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有利于扩大就业 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 减少环

49、境治理的费用 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A.B.C.D.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据此完成 1112 题。11.关于文中“黄土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降水影响形成深厚土层和沟壑B.地处温带草原和荒漠过渡地区C.有革命圣地延安及特色窑洞景观D.农业地域类型为传统稻作农业12.生活在这里的人们()A.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B.借黄土肥沃优势,发展了大规模机械化农业C.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

50、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D.通过植树种草及打坝淤地进行有效水土保持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附近沙化面积近 4 万公顷,并以每年 35 米的速度向外蔓延。读图,完成 1314 题。13.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 水土流失 人口迁出 全球变暖A.B.C.D.14.土地沙化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有()湿地减少 降水减少 生物多样性减少 湖泊蓄洪能力增强A.B.C.D.第 28 页 共 90 页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甘肃省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完成 1516题。15.“生态裂谷”的位置

51、距县城距离为()A.020 千米B.2040 千米C.4060 千米D.6080 千米16.“生态裂谷”地区()A.植被覆盖率较高B.流水侵蚀作用较强C.风力侵蚀作用弱D.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读图,完成 1718 题。17.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A.B.C.D.18.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选择的是()A.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

52、转为深加工,延长产业链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C.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 29 页 共 90 页 D.重点发展第一、第二产业,削弱第三产业的发展京西煤矿储量丰富,煤炭具有低硫、低磷、低氮等特点,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目前京西各煤矿逐步关停,北京将实现“零煤矿”。下图为煤矿关停后矿区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 题。19.京西煤矿逐步关停的主要原因是()A.新能源已经取代煤炭B.煤矿资源濒临枯竭C.工资上涨,招工困难D.城市功能定位调整20.依据规划,矿区将()A.大量迁出人口,改善生态环境B.进口煤炭,保证能源供应C.发展第三产业,加速产业转型D.大

53、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江苏兴化垛田镇位于兴化市东部,地面平均海拔不足 2 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人们为了抵御洪水,在低洼地区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垛田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垛与垛之间互不相连,四面环水。读垛田镇垛田景观图,完成 2122 题。第 30 页 共 90 页 21.垛田镇垛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洼B.河网密布C.气候湿润D.地狭人稠22.当地每年都要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此举的作用有()清理河

54、道和沟渠,利于排水通航 加固垛田,减少水土流失 加深拓宽河道和沟渠,增加储水量 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A.B.C.D.在新能源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探索“新能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隶属四川省攀枝花市的盐边县率先推出“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同一片土地,既用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还用来进行农业种植(如图),实现立体综合开发利用。据此完成 2325题。23.关于该地设计“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海拔高,光照强,太阳能丰富B.常年盛行西北风,风能丰富C.地处西部,劳动力丰富且廉价D.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24.“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模式中,

55、农作物种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A.光照不足B.热量不足C.缺乏劳动力D.水源短缺25.有关该“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力发电量冬季最小B.太阳能发电量冬季最大 第 31 页 共 90 页 C.以农业种植创收为主D.不利于候鸟迁徙和栖息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5 分)26.(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锂电池是一种较好的储能装置,因此锂被誉为“21 世纪的能源金属”。内陆盐湖中含有丰富的锂资源,开发的主要工艺流程之一就是通过盐湖卤水的自然蒸发,获取锂富集的卤水。智利、玻利维亚和阿根廷三国交界区域有丰富的锂矿,被称为世界“锂三角”。下图是智利阿卡塔玛

56、盐沼的分布图,该地区年蒸发量可达 3 383 毫米,是智利盛产锂的重要地区。智利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引进外资、技术进行规模开发,主要出口碳酸锂等初级产品。而玻利维亚却严格控制锂矿的开发规模,仅限外商投资锂矿的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1)阿卡塔玛地区蒸发量 ,分析其原因。(2)分析智利开发阿卡塔玛盐沼的锂资源的不利地理条件。(3)与玻利维亚开发锂矿的方式相比,分析智利开发锂矿的主要优势与不足。27.(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河西走廊素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制种种类已涵盖了玉米、小麦、棉花等40 多种作物,所繁殖的种子籽粒饱满,水分低,发芽率高,正常情况下种子能储

57、藏 4 年,发芽率仍保持在 90%以上。材料二 生物质电厂是以利用生物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制种业中的玉米、棉花等植株种类丰富、体形粗大,能为生物质发电厂提供原料。河西走廊不仅成为西气东输的能源通道,且近年来风能、太阳能开发力度日益加大。材料三 河西走廊区域图。第 32 页 共 90 页(1)说明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河西走廊更有利于种子保存的自然原因。(2)河西走廊地区冬季风能、夏季太阳能较丰富,分别说明其成因。(3)我国某企业计划在甘肃省张掖市兴建一座年消耗生物质原料约 4 万吨的生物质发电厂,此计划正契合当地政府提出的综合使用清洁能源的方案。对此方案你赞同吗?说明你的理由。28.(12

58、 分)下面图 1 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 2 是图 1 中甲处的气候资料。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图 1 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 1图 2(1)根据图 2 气候资料,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2)图 1 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主要有 、等。(3)根据材料,分析图 1 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第 33 页 共 90 页(4)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29.(13 分)阅读图

59、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锡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强光泽、质软、有延展性、化学性质稳定、抗腐蚀、易熔、摩擦系数小等特征,锡盐无毒,因此锡和锡合金在现代国防、现代工业、尖端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马来西亚曾是世界产锡大国,因过度开采,产量逐年减少。数据显示,2016 年马来西亚从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中国、玻利维亚、巴西和非洲等地进口了 25 901 吨锡精矿用于冶炼锡金属,并大量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下图为马来西亚区域图。(1)根据有色金属锡的特点,说明马来西亚大量出口锡金属至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原因。(2)说明马来西亚在锡矿资源枯竭的背景下继续依靠进口发展金

60、属锡冶炼的原因。(3)推测马来西亚在锡矿产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措施。(4)简述马来西亚锡矿产业发展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第 34 页 共 90 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 2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试卷 教师版(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位于湘西武陵山脉中段喀斯特地貌区的苗族聚居地十八洞村,人口近 1 000 人,耕地面积约 54公顷,林地面积约 740 公顷,以种植水稻和烤烟为主,多年来一直贫困。近年来,在

61、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18 年实现人均收入过万元,脱贫成果显著。下图为十八洞村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 13 题。1.多年来,导致十八洞村一直贫困的自然因素主要是()A.气候B.地形C.水源D.灾害2.近年来,十八洞村脱贫致富采取的措施最可能是()A.加强政策引导,发展林牧特色旅游B.扩大水田面积,发展水稻养鱼农业C.完善交通建设,发展水路公路交通D.保护生态环境,鼓励外出务工经商3.十八洞村脱贫致富的根本原因是()A.农业结构调整B.交通条件改善C.政策支持引导D.耕地面积扩大答案 1.B 2.A 3.C解析第 1 题,十八洞村是湘西武陵山脉中段喀斯特地貌区的苗族聚

62、居地,受山地地形影响,与外界联系不便。故选 B 项。第 2 题,该地山地面积广大,宜林、宜牧面积大,可以发展林牧特色旅游业,A 项正确;十八洞村地形以山地为主,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诱发地质灾害等,B 项错误;十八洞村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水流急,不适合发展水运,C 项错误;外出务工经商会导致该村落人口减少,不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 项错误。第 3 题,第 35 页 共 90 页 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脱贫成果显著,故十八洞村脱贫致富的根本原因是政策支持引导,C 项正确。农业结构调整、交通条件改善是国家政策指导的结果,不是根本原因,A、B两项错误;加强

63、生态保护,耕地面积缩小,D 项错误。故选 C 项。下图为孟加拉国降水量分布图(a 季为 10 月至次年 3 月,b 季为 6 月至 9 月)。读图,完成 45题。a 季b 季4.孟加拉国的降水特征是()A.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6 月至 9 月略多B.6 月至 9 月为旱季,10 月至次年 3 月为雨季C.达卡两季降水量的差值在 1 500 毫米以上D.雨季,降水量自西部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增加5.孟加拉国的降水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A.降水变率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B.雨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洪涝灾害C.降水量较多适宜发展灌溉农业D.旱季持续时间长利于作物成熟答案 4.D 5.B 第 36 页 共 90

64、 页 解析第 4 题,a 季为旱季,b 季为雨季,雨季降水量远大于旱季,A、B 两项错误;达卡旱季降水量为125175毫米,雨季降水量为1 2501 624毫米,两季降水量的差值小于1 500毫米,C项错误;雨季时,孟加拉国的降水量大致由西部向东南和东北方向递增。故选 D 项。第 5 题,作物养分积累与降水变率大无关,A 项错误;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不是降水量较多的地区,C 项错误;旱季持续时间长易使农作物脱水,进而减产甚至绝收,不利于作物成熟,D 项错误;降水集中易造成洪涝灾害进而影响农业生产,B 项正确。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65、这项工程主要是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实现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泄洪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下图为都江堰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 67 题。6.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最主要的功能是()A.航运B.水产养殖C.旅游D.防洪灌溉7.都江堰工程有效地处理了泥沙问题,原因可能是()A.处于凸岸的外江泥沙量大,洪水易带走泥沙B.内江流速慢,含沙量小C.飞沙堰对泥沙起阻挡作用D.宝瓶口为收窄断面,流速快,输沙量少答案 6.D 7.A解析第 6 题,根据材料信息

66、都江堰水利工程“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可知,其最主要的功能是防洪灌溉,故选 D 项。第 7 题,读图可知,外江处于凸岸,内江处于凹岸,结合弯道环流的地理规律,河流底部的河水由凹岸流向凸岸,并将大部分泥沙携带至外江,故选 A 项。有色金属矿物是岩浆在冷却过程中矿物富集形成的。下图所示国家铜矿资源丰富、品质优、埋藏浅、分布广泛。该国大量出口铜矿石,开采铜矿需要用大量水来控制粉尘。铜矿经济给本国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很多问题。读图,完成 810 题。第 37 页 共 90 页 8.该国铜矿资源埋藏浅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流水侵蚀作用强B.岩浆侵入接近地表C.地势高,沉积

67、土层薄D.火山喷发作用强烈9.与 B 区相比,A 区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地形B.水资源C.技术D.交通10.出口铜矿石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有利于扩大就业 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 减少环境治理的费用 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A.B.C.D.答案 8.B 9.B 10.C解析第 8 题,根据材料可知,铜矿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该地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岩浆活动多,岩浆侵入在接近地表处冷却凝结,导致铜矿埋藏浅。故选 B 项。第 9 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分布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与 B 区相比,A 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大,气候干旱,多沙漠,水资源不足成为铜矿开采的主要制

68、约因素。B 区受西风带影响大,降水多,河流多,水源较充足。故选 B 项。第 10 题,铜矿石是初级矿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铜矿石出口,铜矿加工环节在国外,会减少环境治理的费用,但不利于国内就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故选 C项。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据此完成 1112 题。11.关于文中“黄土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降水影响形成深厚土层和沟壑B.地处温带草原和荒漠过渡地区 第 38 页 共

69、 90 页 C.有革命圣地延安及特色窑洞景观D.农业地域类型为传统稻作农业12.生活在这里的人们()A.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B.借黄土肥沃优势,发展了大规模机械化农业C.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D.通过植树种草及打坝淤地进行有效水土保持答案 11.C 12.D解析第 11 题,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和风力沉积有关,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和流水侵蚀有关,故 A项错误;该区域是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森林向草原过渡的地带,故 B 项错误;延安位于陕北,属于黄土高原区,窑洞是该区域典型的传统民居,故 C 项正确;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传统旱作谷物农业,故 D 项错误。第 12 题,

70、青藏高原海拔高,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不符合黄土高原的地域特色,故 A 项错误;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需要地形平坦开阔且地广人稀的地理特征,与该区域不符,B项错误;石漠化现象主要出现在水土流失严重且土层薄的地区,比如我国西南地区,黄土高原土层深厚,不会出现石漠化,C 项错误;植树种草和打坝淤地属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措施,故选 D 项。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附近沙化面积近 4 万公顷,并以每年 35 米的速度向外蔓延。读图,完成 1314 题。13.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 水土流失 人口迁出 全球变暖A.B.C.D.14.土地沙化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有

71、()湿地减少 降水减少 生物多样性减少 湖泊蓄洪能力增强A.B.C.D.答案 13.A 14.C 第 39 页 共 90 页 解析第 13 题,由于人们在鄱阳湖地区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小;周围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地沙化。第 14 题,土地沙化会造成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蓄洪能力减弱等。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甘肃省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完成 1516题。15.“生态裂谷”的位置距县城距离为()A.020 千米B.2040 千米C.4060 千米D.60

72、80 千米16.“生态裂谷”地区()A.植被覆盖率较高B.流水侵蚀作用较强C.风力侵蚀作用弱D.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答案 15.A 16.D解析第 15 题,结合材料可知,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中 020 千米范围内地下水位最低,说明是“生态裂谷”的位置。故选 A 项。第 16 题,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说明“生态裂谷”地区水资源短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降低;由于气候干旱,水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流失侵蚀作用弱;气候干旱区风力大,风力作用加强;由于地表植被减少,土质疏松,固定沙丘在风力作

73、用下转化为流动沙丘。故选 D 项。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读图,完成 1718 题。第 40 页 共 90 页 17.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A.B.C.D.18.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选择的是()A.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产业链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C.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重点发展第一、第二产业

74、,削弱第三产业的发展答案 17.C 18.D解析第 17 题,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滞后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故资源型城市的最佳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应处于资源开采进入衰退阶段,但城市经济增长还维持着高位的时期,故图中阶段符合题意。第 18 题,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带动就业,故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应该削弱第三产业的发展。京西煤矿储量丰富,煤炭具有低硫、低磷、低氮等特点,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目前京西各煤矿逐步关停,北京将实现“零煤矿”。下图为煤矿关停后矿区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 题。第 41 页 共 90 页 19.京西煤矿逐步关停的主要原因是()

75、A.新能源已经取代煤炭B.煤矿资源濒临枯竭C.工资上涨,招工困难D.城市功能定位调整20.依据规划,矿区将()A.大量迁出人口,改善生态环境B.进口煤炭,保证能源供应C.发展第三产业,加速产业转型D.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答案 19.D 20.C解析第 19 题,由材料“北京将实现零煤矿”可知,京西煤矿关停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功能定位调整,D 项正确。第 20 题,从图中可看出,矿区土地将用作公园、滑雪产业园、雪上训练场、停车场、养老院,说明矿区将发展第三产业,加速产业转型,C 项正确。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6、,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江苏兴化垛田镇位于兴化市东部,地面平均海拔不足 2 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人们为了抵御洪水,在低洼地区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垛田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垛与垛之间互不相连,四面环水。读垛田镇垛田景观图,完成 2122 题。21.垛田镇垛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洼B.河网密布C.气候湿润D.地狭人稠22.当地每年都要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此举的作用有()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通航 加固垛田,减少水土流失 加深拓宽河道和沟渠,增加储水量 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A.B.C.D.答案 21.A 22.B 第 42 页

77、 共 90 页 解析第 21 题,根据题干材料“地面平均海拔不足 2 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以及垛田的修建过程等可知,该地地势低洼,考虑排水是形成垛田的主要原因,故选 A 项。第 22 题,挖淤泥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增加水深,利于通航,便于农产品运输;二是淤泥有机质含量高,可以改善土壤。与减少水土流失和储水无关。故选 B 项。在新能源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探索“新能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隶属四川省攀枝花市的盐边县率先推出“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同一片土地,既用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还用来进行农业种植(如图),实现立体综合开发利用。据此完成 2325题。23.关于

78、该地设计“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海拔高,光照强,太阳能丰富B.常年盛行西北风,风能丰富C.地处西部,劳动力丰富且廉价D.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24.“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模式中,农作物种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A.光照不足B.热量不足C.缺乏劳动力D.水源短缺25.有关该“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力发电量冬季最小B.太阳能发电量冬季最大C.以农业种植创收为主D.不利于候鸟迁徙和栖息答案 23.B 24.D 25.D解析第 23 题,四川省攀枝花市的盐边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可能常年盛行西北风,故选 B项。第 24 题,读图可知,“农风光”一体式

79、风力发电站位于地势较高、风力较大的地方,离河流等水源地远,因此农作物种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水源短缺,故选 D 项。第 25 题,“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的风电叶片转动半径大,给候鸟的迁徙和栖息带来威胁,故选 D 项。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5 分)26.(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第 43 页 共 90 页 锂电池是一种较好的储能装置,因此锂被誉为“21 世纪的能源金属”。内陆盐湖中含有丰富的锂资源,开发的主要工艺流程之一就是通过盐湖卤水的自然蒸发,获取锂富集的卤水。智利、玻利维亚和阿根廷三国交界区域有丰富的锂矿,被称为世界“锂三角”。下图是智利阿卡塔玛盐沼的分布图,该

80、地区年蒸发量可达 3 383 毫米,是智利盛产锂的重要地区。智利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引进外资、技术进行规模开发,主要出口碳酸锂等初级产品。而玻利维亚却严格控制锂矿的开发规模,仅限外商投资锂矿的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1)阿卡塔玛地区蒸发量 ,分析其原因。(2)分析智利开发阿卡塔玛盐沼的锂资源的不利地理条件。(3)与玻利维亚开发锂矿的方式相比,分析智利开发锂矿的主要优势与不足。答案(1)大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地处内陆高海拔地区,气候干旱,空气稀薄,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多大风天气。(2)地处内陆,气候炎热干燥,淡水资源短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开发历史短,工业与

81、基础设施薄弱;本国技术落后,资金不足;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3)优势:引进外资、先进技术,把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工业化水平;提高就业率,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不足:出口初级产品,附加值低,不利于珍贵金属资源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析第(1)题,影响蒸发量的因素主要是气温、降水和风,结合当地纬度、气候进行分析。第(2)题,可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技术、劳动力及资金等进行分析。第(3)题,根据材料分析,与玻利维亚开发锂矿的方式相比,智利开发锂矿的优势:克服本国资金、技术的不足问题,引进外资、先进技术,把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工业化水平;大规模的开发,有利于提高就业

82、率,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不足:智利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大规模开发也不利于珍贵金属资源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7.(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河西走廊素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制种种类已涵盖了玉米、小麦、棉花等40 多种作物,所繁殖的种子籽粒饱满,水分低,发芽率高,正常情况下种子能储藏 4 年,发芽率仍保持在 90%以上。第 44 页 共 90 页 材料二 生物质电厂是以利用生物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制种业中的玉米、棉花等植株种类丰富、体形粗大,能为生物质发电厂提供原料。河西走廊不仅成为西气东输的能源通道,且近年来风能、太阳能开

83、发力度日益加大。材料三 河西走廊区域图。(1)说明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河西走廊更有利于种子保存的自然原因。(2)河西走廊地区冬季风能、夏季太阳能较丰富,分别说明其成因。(3)我国某企业计划在甘肃省张掖市兴建一座年消耗生物质原料约 4 万吨的生物质发电厂,此计划正契合当地政府提出的综合使用清洁能源的方案。对此方案你赞同吗?说明你的理由。答案(1)河西走廊气候干燥,降水少,有利于种子的采收、自然干燥,且不利于病虫害的滋生,故种子保存时间较我国东部地区更久、成本更低。(2)冬季风能丰富的原因: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植被覆盖率低,阻力小,风力大;河西走廊两侧为山地,中间地形平坦、狭长,且

84、走向与冬季风风向一致,产生狭管效应,风力强劲。夏季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冬季大,昼长长;河西走廊地区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3)赞同。张掖农田集中成片,规模较大;农作物以植株粗大的玉米、棉花为主,盛产秸秆,原料丰富;减少了秸秆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或不赞同。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气候干燥,植被覆盖率低;建生物质电厂需大量破坏植被,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该地区人口集中,生活用能需求大;除作为生活用能外,玉米等农作物的秸秆还可以加工成饲料,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故能提供给生物质电厂的秸秆很少。解析第(1)题,种子不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主要有霉变、变质(发芽)、病虫害等

85、,从这几个方面结合具体条件分析即可。第(2)题,我国西北地区风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距冬季风源地远近、地表对风的阻力、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太阳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大气的削弱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开放性试题,赞同与否皆可,但注意观点与理由须一致。若赞同,可从原料、能源清洁性、减少污染等方面进行分析;若不赞同,则可从植被破坏、能源需求量、秸秆的高效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第 45 页 共 90 页 28.(12 分)下面图 1 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 2 是图 1 中甲处的气候资料。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图 1 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

86、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 1图 2(1)根据图 2 气候资料,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2)图 1 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主要有 、等。(3)根据材料,分析图 1 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4)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土层变薄 粮食减产(或影响交通、旱涝灾害加剧、阻塞河道)(3)自然原因: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降水集中,多暴雨;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强烈。人为

87、原因:人多地少,毁林开荒;能源短缺,乱砍滥伐。(4)发展立体农业;搞好优势资源开发;建设水电站,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等;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解析第(1)题,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角度进行描述。由图 2 可知,该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第(2)题,分析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主要考虑对当地农业、交通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到对河流下游地区的影响。第(3)题,“红色荒漠”是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结果,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来分析。自然原因从地

88、形(坡度 第 46 页 共 90 页 大)、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从破坏植被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分析。第(4)题,图示区域主要有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在开发利用资源时,要保护本区域的生态环境,增大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29.(13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锡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强光泽、质软、有延展性、化学性质稳定、抗腐蚀、易熔、摩擦系数小等特征,锡盐无毒,因此锡和锡合金在现代国防、现代工业、尖端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马来西亚曾是世界产锡大国,因过度开采,产量逐年减少。数据显示,2016 年马来西亚

89、从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中国、玻利维亚、巴西和非洲等地进口了 25 901 吨锡精矿用于冶炼锡金属,并大量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下图为马来西亚区域图。(1)根据有色金属锡的特点,说明马来西亚大量出口锡金属至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原因。(2)说明马来西亚在锡矿资源枯竭的背景下继续依靠进口发展金属锡冶炼的原因。(3)推测马来西亚在锡矿产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措施。(4)简述马来西亚锡矿产业发展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答案(1)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性,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锡矿资源短缺;金属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独特,使用领域广阔,市场需求量大。(2)马来西亚金属锡冶

90、炼历史悠久,技术先进,经验丰富;发展加工贸易型冶金产业有助于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锡及其产品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3)依托锡矿及锡产品发展现代国防、现代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发挥金属锡冶炼既有优势,继续扩大锡及其产品生产规模;出口技术、人才,将产业转移到锡矿资源更丰富的国家或地区。(4)矿山开釆可能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问题;矿山开采影响当地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可能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有色金属冶炼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解析第(1)题,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锡矿资源短缺;金属锡应用领域广阔,市场需求量大,因此马来西亚大量出口锡至日本、

91、韩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第(2)题,马来西亚在锡矿资 第 47 页 共 90 页 源枯竭的背景下继续依靠进口发展金属锡冶炼主要源于该国拥有炼锡技术,锡及其产品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以及该类加工贸易产业有助于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3)题,为保证锡矿产业可持续发展,马来西亚可以在延长产业链、提高技术、进行产业转移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第(4)题,锡矿产业发展中会造成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 48 页 共 90 页 第 3 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试卷(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

92、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的城镇和交通线路分布图。读图,完成 12 题。1.图中的地级市中,未来最有可能发展成为该区域等级最高城市的是()A.D 市B.C 市C.A 市D.E 市2.发展速度最快的县可能是()A.FB.HC.MD.G读武汉城市圈示意图,完成 34 题。3.图示城市圈中,辐射能力最强的城市是()A.武汉B.咸宁C.孝感D.黄石4.关于该城市圈的叙述,正确的有()武汉市的腹地范围可以扩展到城市圈的其他城市 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 天门市比武汉市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各级城市相互独立、互不联系A.B.C.D.第

93、 49 页 共 90 页 下图为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与北京的经济联系指数图,数值越大说明联系越紧密。读图,完成56 题。5.廊坊经济联系指数较石家庄大的原因主要是()A.经济水平较高B.离北京市较近C.城市等级较低D.劳动力较丰富6.廊坊的燕郊镇因有 30 万“北漂”在此安家而成为北京的“睡城”。“睡城”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A.房价水平较低B.就业机会较多C.环境质量较高D.经济联系紧密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城市体系中杭州腹地范围最大B.南京的服务范围与无锡相同 第 50 页 共 90 页 C.中等城市的数量最多D.杭州包含宁

94、波所有的服务功能8.下列关于上海市城市等级提升原因的叙述,合理的是()靠近河流、海洋、铁路,交通便利 位于长江下游,地形平坦 位于长江三角洲,工业发达 位于我国南北航线的中点,位置优越A.B.C.D.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2015 年 4 月,北京某品牌汽车第四工厂在沧州开工建设。读图,完成 910 题。9.与北京相比,沧州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优势是()A.邻近大中城布,市场需求量大B.拥有货运港口,利于对外贸易C.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支持D.钢铁产量较大,科技水平先进10.为了缓解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沧州应()A.加快物流速度,增大环境承载力B.促进人口迁移,实施生态移民C.发展循环经

95、济,提高城市等级D.推进产业升级,采用清洁生产读长江中游城市群位置示意图,完成 1112 题。第 51 页 共 90 页 11.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有()A.能源资源丰富B.第三产业基础好C.水陆交通便利D.产业技术领先12.为促进该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应该()A.发挥资源优势,加速发展资源型产业B.依托区位优势,重点面向海外国际市场C.各城市统一工业结构,增强地域竞争力D.依托产业基础,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下图为某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图。读图,完成 1314 题。13.下列关于该省级行政区经济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产业产值降低,说明农业地位下降B.第二产业比例上升,

96、依然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上升D.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14.下列关于该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扭转第一产业比例下降的局面,突出农业的主导地位B.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积极发展第一产业,改变其就业人口比例下降的局面D.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压缩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 第 52 页 共 90 页 京津冀地区产业和发展条件存在互补优势,北京、天津、河北之间存在产业与技术,工业最终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等的流动、迁移。读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示意图,完成 1516 题。15.图中数码代表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

97、等的是()A.B.C.D.16.下列措施中,符合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方向的是()A.将河北的钢铁企业转移到天津临港地区B.扩大河北大、中城市的人口规模C.本区域治污重点是调整北京的能源消费结构D.打造主要城市一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20 世纪 6080 年代,德国鲁尔区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读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表示 1958 年,表示 1995 年),完成 1718 题。17.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A.重工业比例下降,轻工业比例上升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C.园艺业比例增大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例都下降18.为改变工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鲁尔区可采取的措施是(

98、)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B.缩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规模C.搬迁所有的传统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第 53 页 共 90 页 D.新建或引进电子信息、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企业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上海市崇明区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和城镇化率变化图。读图,完成 1920 题。19.20002012 年,崇明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 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B.C.D.20.崇明区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

99、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优先发展的行业应该是()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路网密度是某一区域内所有道路的总长度与区域总面积之比。车辆的实际出行中,考虑到拥堵、收费等原因,司机会选择绕行,绕行比率即车辆真实旅行距离和直线距离的比值。下表是部分城市路网密度和 2018 年 1 月平均绕行比率。读表,完成 2122 题。城市 路网密度/(kmkm-2)2018 年 1 月平均绕行比率北京 5.59 1.358 广州 7.02 1.3

100、59 成都 8.02 1.313 纽约 13.1 1.405 21.由题目信息可以判断()第 54 页 共 90 页 A.路网密度越大,绕行比率越低B.城市等级越高,绕行比率越高C.路网密度与城市服务范围呈正相关D.加大道路建设不一定能缓解交通拥堵22.增大路网密度将使()A.城市功能区界线更明确B.城市形态演变为组团状C.城市各区域的联系增强D.城市土地利用趋于合理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三大产业产值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图,其中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代表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 2325 题。23.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

101、可知,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江苏省B.河南省C.四川省D.海南省24.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图示时期内该省级行政区的城镇化发展特点是()A.与我国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城镇化水平较低B.城镇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 世纪 90 年代末城镇化速度最快25.该省级行政区的第一产业比例逐步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5 分)26.(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第 55 页 共 90 页 20

102、世纪 90 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下图表示上海市 2004年制造业就业比例的空间分布。(1)图中甲地为 (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27.(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某年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产业结构统计图及主要产业部门比较表。产业结构统计图主要产业部门比较表 天津滨海新区 第二产业 重化工、电子加工装配 第三产业 传统服务业(邮政、仓储、批发零售)上海浦东新区 第二产业 高端加工业 第三产业 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

103、、物流、技术服务)材料二 某地理学习小组考察了中国和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发现该生态城所在地有多种可利用的新能源。(1)比较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部门特点的差异。第 56 页 共 90 页(2)列举中新天津生态城可供开发的新能源,并简要说明这些能源可供开发的原因。除了积极开发新能源外,还有哪些节能减排的措施?28.(1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 1 中 A、B、C 表示某一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结构变化。图 1材料二 该区域 19852010 年三大产业产值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变化图。图 2(1)读图 1 可知,该区域城市发展的特点

104、是 。影响该区域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读图 1 可知,该区域交通运输业发展变化的两大特点是 、。(3)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区域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29.(13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达 30.8%,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该省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所占比例低,坡地石漠化现象较严重,地表水资源也较缺乏。下图为贵州省等高线地形图。第 57 页 共 90 页 材料二 近年来,贵阳已建成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成为中国增长速度最快的高科技中心之一,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电商龙头和知名高技术

105、企业的巨额投资。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 50%70%,其中一半是机器设备散热需要的空调费。(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贵州东西部冬季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成因。(2)分析贵州土地贫瘠且缺水的原因。(3)评价贵阳能成为新崛起的科技中心的条件。(4)说明众多电商龙头和知名企业集聚贵阳的理由。第 58 页 共 90 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 2 第 3 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试卷 教师版(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

106、分)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的城镇和交通线路分布图。读图,完成 12 题。1.图中的地级市中,未来最有可能发展成为该区域等级最高城市的是()A.D 市B.C 市C.A 市D.E 市2.发展速度最快的县可能是()A.FB.HC.MD.G答案 1.D 2.B解析第 1 题,读图可知,E 市和 D 市都位于沿海地带,且有港口,对外联系方便,但 E 市与内陆交通更加便利,E 市服务范围更大,经济腹地更加广阔,因此未来最有可能发展成为该区域最高等级的城市。D 项正确。A、C 两市均位于内陆,对外联系不便,发展速度较慢。第 2 题,城市发展快慢主要看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状况。读图可知,H 县交通发达,且距离

107、沿海城市 E 较近,受其辐射带动作用强,因而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迅速,故其发展速度最快,B 项正确。读武汉城市圈示意图,完成 34 题。3.图示城市圈中,辐射能力最强的城市是()A.武汉B.咸宁 第 59 页 共 90 页 C.孝感D.黄石4.关于该城市圈的叙述,正确的有()武汉市的腹地范围可以扩展到城市圈的其他城市 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 天门市比武汉市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各级城市相互独立、互不联系A.B.C.D.答案 3.A 4.C解析第 3 题,图示城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省级行政中心武汉,辐射能力最强,A 项正确;咸宁、孝感、黄石城市等级低,辐射能力弱,B、C、D 三项错误。

108、第 4 题,武汉市的腹地范围可以扩展到城市圈的其他城市,正确;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近,错误;天门市比武汉市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正确;各级城市相互联系,服务范围没有严格界限,错误。下图为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与北京的经济联系指数图,数值越大说明联系越紧密。读图,完成56 题。5.廊坊经济联系指数较石家庄大的原因主要是()A.经济水平较高B.离北京市较近C.城市等级较低D.劳动力较丰富6.廊坊的燕郊镇因有 30 万“北漂”在此安家而成为北京的“睡城”。“睡城”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A.房价水平较低B.就业机会较多C.环境质量较高D.经济联系紧密答案 5.B 6.A 第 60 页 共 90 页 解

109、析第 5 题,由材料“数值越大说明联系越紧密”可知,廊坊与北京联系紧密,主要是因为廊坊离北京市较近。第 6 题,由于北京房价水平较高,而廊坊房价水平较低,“北漂”族白天在北京上班,晚上回到廊坊休息,从而使廊坊成为北京的“睡城”。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城市体系中杭州腹地范围最大B.南京的服务范围与无锡相同C.中等城市的数量最多D.杭州包含宁波所有的服务功能8.下列关于上海市城市等级提升原因的叙述,合理的是()靠近河流、海洋、铁路,交通便利 位于长江下游,地形平坦 位于长江三角洲,工业发达 位于我国南北航线的中点,位置优越A.B.

110、C.D.答案 7.D 8.C解析第 7 题,该区域上海腹地范围最大,辐射范围最广,A 项错误;南京是省级行政中心,服务范围大于无锡,B 项错误;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故小城市的数量最多,C 项错误;杭州是浙江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浙江省内等级最高的城市,包含宁波所有的服务功能,D 项正确。第 8 题,上海市城市等级提升的原因是靠近河流、海洋、铁路,交通便利,合理。位于长江下游,地形平坦,利于城市建设,合理。位于长江三角洲,工业发达,合理。位于我国南北航线的中点,位置优越,合理。故 C 项正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2015 年 4 月,北京某品牌汽车第四工厂在沧州开工建设。读图,完成 91

111、0 题。第 61 页 共 90 页 9.与北京相比,沧州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优势是()A.邻近大中城布,市场需求量大B.拥有货运港口,利于对外贸易C.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支持D.钢铁产量较大,科技水平先进10.为了缓解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沧州应()A.加快物流速度,增大环境承载力B.促进人口迁移,实施生态移民C.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城市等级D.推进产业升级,采用清洁生产答案 9.B 10.D解析第 9 题,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在市场、劳动力素质及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比沧州更具优势,但与北京相比,沧州靠近渤海,拥有货运港口,对外贸易更便利。第 10 题,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与物

112、流速度无关,A 项错误;生态移民是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与沧州的情况不符合,B 项错误;发展循环经济与城市等级的提高关系不大,城市等级大小取决于城镇化水平高低,C 项错误;推进产业升级,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采用清洁生产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均可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D 项正确。读长江中游城市群位置示意图,完成 1112 题。第 62 页 共 90 页 11.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有()A.能源资源丰富B.第三产业基础好C.水陆交通便利D.

113、产业技术领先12.为促进该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应该()A.发挥资源优势,加速发展资源型产业B.依托区位优势,重点面向海外国际市场C.各城市统一工业结构,增强地域竞争力D.依托产业基础,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答案 11.C 12.D解析第 11 题,读图可知,该区域铁路线密集,有长江穿过,水运便利,故水陆交通便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区域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基础薄弱,相对于其他城市群其产业技术较落后。第 12 题,该区域应该大力发展以资金和技术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新兴产业,A 项错误;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应该充分发挥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但不是面向海外市场,B 项错误;

114、各城市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依托本身的产业基础,形成产业集群,以此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各城市都发展相同的工业,必然会造成产业结构单一,对外竞争能力不足,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下图为某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图。读图,完成 1314 题。13.下列关于该省级行政区经济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产业产值降低,说明农业地位下降 第 63 页 共 90 页 B.第二产业比例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上升D.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14.下列关于该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扭转第一产业比例下降的局面,突出农业的主导地位B.注

115、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积极发展第一产业,改变其就业人口比例下降的局面D.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压缩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答案 13.A 14.B解析第 13 题,第一产业比例下降并不意味着第一产业产值降低,也不能说明农业地位下降。第 14 题,随着经济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比例会逐步下降,第三产业的比例会逐步上升,因而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发展三大产业,故 B 项正确。京津冀地区产业和发展条件存在互补优势,北京、天津、河北之间存在产业与技术,工业最终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等的流动、迁移。读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示意图,完成 1516

116、 题。15.图中数码代表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等的是()A.B.C.D.16.下列措施中,符合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方向的是()A.将河北的钢铁企业转移到天津临港地区B.扩大河北大、中城市的人口规模C.本区域治污重点是调整北京的能源消费结构D.打造主要城市一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答案 15.D 16.D解析第 15 题,与北京和天津相比,河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为北京和天津提供资源、劳动力和初级产品。D 项正确。第 16 题,河北的钢铁企业需要转型升级,而不是转移到天津,A 项错误;要合理发展河北大、中城市的人口规模,B 项错误;本区域治污重点是调整北京、天津及河北的产业结构,C 项错误;打造主要城市

117、一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有利于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D项正确。第 64 页 共 90 页 20 世纪 6080 年代,德国鲁尔区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读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表示 1958 年,表示 1995 年),完成 1718 题。17.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A.重工业比例下降,轻工业比例上升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C.园艺业比例增大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例都下降18.为改变工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鲁尔区可采取的措施是()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B.缩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规模C.搬迁所有的传统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新建或引进电子信息、环保、新

118、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企业答案 17.B 18.D解析第 17 题,从图中可以读出,该区 1958 年第三产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的比例分别约为18%、62%、20%,1995 年第三产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的比例分别约为 32%、39%、29%,据此判断,其第三产业发展迅速,B 项正确。第 18 题,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鲁尔区可新建和引进电子信息、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企业。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上海市崇明区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和城镇化率变化图。读图,完成 1920 题。19.20002012 年,崇明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第

119、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 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B.第 65 页 共 90 页 C.D.20.崇明区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优先发展的行业应该是()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答案 19.A 20.A解析第 19题,图中信息显示,20002012年,第一产业产值比例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例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此期间第三产业产值也有所增加。第

120、 20 题,崇明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内经济发达,尤其是靠近上海市区,居民消费水平高。并且崇明区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业。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路网密度是某一区域内所有道路的总长度与区域总面积之比。车辆的实际出行中,考虑到拥堵、收费等原因,司机会选择绕行,绕行比率即车辆真实旅行距离和直线距离的比值。下表是部分城市路网密度和 2018 年 1 月平均绕行比率。读表,完成 2122 题。城市 路网密度/(kmkm-2)2018 年 1 月平均绕行比率北京 5.59 1.

121、358 广州 7.02 1.359 成都 8.02 1.313 纽约 13.1 1.405 21.由题目信息可以判断()A.路网密度越大,绕行比率越低B.城市等级越高,绕行比率越高C.路网密度与城市服务范围呈正相关D.加大道路建设不一定能缓解交通拥堵22.增大路网密度将使()A.城市功能区界线更明确B.城市形态演变为组团状C.城市各区域的联系增强 第 66 页 共 90 页 D.城市土地利用趋于合理答案 21.D 22.C解析第 21题,从材料中可知,四个城市中,纽约路网密度最大,但平均绕行比率也最高,A 项错误;北京的城市等级比广州高,服务范围比广州大,但广州的平均绕行比率和路网密度皆比北京

122、高,B、C 两项错误;加大道路建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比如纽约的路网密度最大,但平均绕行比率也最高,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发展公共交通等才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D 项正确。第 22 题,城市的功能分区主要受经济因素(如地价)等的影响,且各功能分区之间没有明确界线,A 项错误;道路的建设可以加强城市区域间的联系,而组团状的城市空间结构是一种相对分散的空间结构类型,B 项错误,C 项正确;扩建公路会侵占其他用地(如建筑用地、绿地等),可能会导致城市土地利用趋向不合理,D 项错误。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三大产业产值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图,其中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代表城市

123、人口比例的变化,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 2325 题。23.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可知,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江苏省B.河南省C.四川省D.海南省24.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图示时期内该省级行政区的城镇化发展特点是()A.与我国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城镇化水平较低B.城镇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 世纪 90 年代末城镇化速度最快25.该省级行政区的第一产业比例逐步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124、答案 23.A 24.D 25.A解析第 23 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省级行政区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大,第一产业产值比例较小,而且呈下降趋势;城市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城镇化水平较高,应为经济发达的省级行 第 67 页 共 90 页 政区,最可能为江苏省。第 24 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图示时期内,该省级行政区在19952000 年,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D 项正确。第 25 题,该省级行政区工业发达,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均超过第一产业,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占用了大量耕地,也使农业产值比例下降。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5 分)26.(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125、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下图表示上海市 2004年制造业就业比例的空间分布。(1)图中甲地为 (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答案(1)商业区 制造业就业比例比周边低;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土地租金高。(2)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政策支持,创新环境较好。解析第(1)题,从其居于中心位置以及

126、制造业就业比例偏低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题,从经济发展、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原有工业基础以及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国家政策等角度分析即可。27.(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某年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产业结构统计图及主要产业部门比较表。产业结构统计图 第 68 页 共 90 页 主要产业部门比较表 天津滨海新区 第二产业 重化工、电子加工装配 第三产业 传统服务业(邮政、仓储、批发零售)上海浦东新区 第二产业 高端加工业 第三产业 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物流、技术服务)材料二 某地理学习小组考察了中国和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发现该生态城所在

127、地有多种可利用的新能源。(1)比较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部门特点的差异。(2)列举中新天津生态城可供开发的新能源,并简要说明这些能源可供开发的原因。除了积极开发新能源外,还有哪些节能减排的措施?答案(1)产业结构:天津滨海新区以第二产业为主,上海浦东新区以第三产业为主。产业部门特点:天津滨海新区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资源密集型产业,上海浦东新区工业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天津滨海新区的第三产业多为传统服务业,上海浦东新区的第三产业多为现代服务业。(2)风能,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风力资源丰富;太阳能,位于我国华北地区,降水较少,故太阳能较丰富。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宣传,提

128、高全民节约意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对高耗能产业形成节能和产业升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解析第(1)题,读产业结构图和主要产业部门比较表即可得出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差异。第(2)题,新能源通常指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结合天津位置可知,该区域相对丰富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和风能。除了开发新能源外,节能减排要着重“节约”,提高节约意识、提高能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产业等。28.(1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 1 中 A、B、C 表示某一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结构变化。图 1材料二 该区域 19852010 年三大产业产值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变化图。第 69 页 共

129、90 页 图 2(1)读图 1 可知,该区域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影响该区域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读图 1 可知,该区域交通运输业发展变化的两大特点是 、。(3)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区域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答案(1)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 交通运输线路网络化(3)19852010 年,该区域第二产业比例稳中有升,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农村用地向城市用地的转变,同时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该区域城镇化的发展。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城市数目增多且规模扩大,总体上由最初沿河发展,向沿公路、铁路干线分布,最后向沿海地区聚集,因此交通运

130、输业的发展是影响该区域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第(2)题,读图可知,该区域交通运输方式逐渐增多且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交通线路由简单到复杂,呈现网络化的特点。第(3)题,由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特点可知,工业化的推进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该区域城镇化的发展。29.(13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达 30.8%,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该省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所占比例低,坡地石漠化现象较严重,地表水资源也较缺乏。下图为贵州省等高线地形图。材料二 近年来,贵阳已建成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成为中国增

131、长速度最快的高科技中心之一,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电商龙头和知名高技术企业的巨额投资。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 50%70%,其中一半是机器设备散热需要的空调费。第 70 页 共 90 页(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贵州东西部冬季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成因。(2)分析贵州土地贫瘠且缺水的原因。(3)评价贵阳能成为新崛起的科技中心的条件。(4)说明众多电商龙头和知名企业集聚贵阳的理由。答案(1)贵州冬季降水东部多,西部少。原因:贵州省地势自中部向北、向东倾斜;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或地形)阻挡,易形成准静止锋,贵州东部受准静止锋影响,冬季降水多,贵州西部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少。

132、(2)贵州地表崎岖,地势起伏较大,降水多,流水速度快,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层薄,土壤贫瘠;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地表多溶洞,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缺乏。(3)有利条件:贵州蕴藏有丰富的水能、煤炭等能源资源,能为大数据产业提供充足的电力;贵州气候凉爽,可减少机器设备散热消耗的电能;远离地震高发区,地质条件稳定;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等。不利条件:工业基础薄弱;技术相对落后,高科技人才短缺等。(4)共用基础设施;共享国家优惠政策;共享大数据信息(加强企业间技术交流和协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解析第(1)题,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阻挡,形成昆明准静止锋,贵州东部受准

133、静止锋影响,冬季降水多,贵州西部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少,所以贵州冬季降水东多西少。第(2)题,贵州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暗河和溶洞,地表水缺乏。第(3)题,贵阳成为新崛起的科技中心的条件,可以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析,有利条件可以从能源、气候等方面分析,不利条件从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第(4)题,众多电商龙头和知名企业集聚贵阳,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共享国家优惠政策、共享大数据信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 71 页 共 90 页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卷(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

134、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斗门水库是一座平原型水库,位于西安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原昆明池遗址上,水库设计采用内外湖布局。下图为斗门水库布局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 12 题。1.斗门水库内湖的核心功能是()A.灌溉B.蓄洪C.供水D.旅游2.斗门水库采用内外湖布局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水源水质安全B.增加水库蓄水容量C.提高水坝防洪等级D.增加地下水源补给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读图,完成 34 题。3.黄土高原陡坡开垦耕地会()改变地貌类型 影响降水

135、量 破坏自然植被 松动地表土体A.B.C.D.第 72 页 共 90 页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坡度大 植被稀疏 降水量大 全年风大土质疏松 冻融作用强A.B.C.D.某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下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据此完成 57 题。5.图中引水卧管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A.减少引水杂质B.方便引水管自流C.防止泥沙淤积D.过滤水中污染物6.建设坝窖联蓄工程,除了解决饮水问题,还可以()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土地盐碱化C.缓解水土流失D.增加水汽输送量7.最适合该工程推广的地区是()A.东南丘陵B

136、.河套平原C.黄土高原D.藏北高原2016 年,云南省提出将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现代物流产业、信息产业等八大产业,并在近年实现这些产业的主营收入有新突破。据此完成 810题。8.下列产业中,云南不适宜发展()A.生物医药B.高原特色现代农业C.高新技术产业D.旅游文化产业9.该省在吸收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区位有()第 73 页 共 90 页 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 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交通便利 一些资源型产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 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较高的开发价值A.B.C.D.10.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云南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增加就业,缓解

137、就业压力B.增加收入,推迟产业升级时间C.美化环境,促进产业升级D.减轻交通堵塞,促进经济发展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 1113 题。11.下列关于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12.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B.污染严重,水质差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13.资源调配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第 74 页 共 90 页 中巴经济走廊起点位

138、于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2016 年 11月,由中国新疆喀什出发的首支贸易试点车队抵达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并将货物装船发往海外,标志着中巴经济走廊正式贯通。据此完成 1416 题。14.中巴经济走廊途经地区()A.地表起伏大B.河流较多C.高温多雨D.黑土深厚15.新疆经中巴经济走廊对外出口的商品可能是()天然气 稻米 棉花 葡萄干A.B.C.D.16.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会()A.造成我国产业空心化B.带动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C.增加巴基斯坦就业压力D.增加我国能源进口来源199

139、4 年 1 月 1 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生效。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单位:%)的变化。据此完成 1718 题。17.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 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C.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18.19952000 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A.距离美国近B.通关税率低 第 75 页 共 90 页 C.生产成本低D.生产技术高近年来,全球的电子、半导体和汽车等装配基地转移到东南亚,东南亚制造业随之崛起。据2019 年 2 月 26 日消息,越南政府要求

140、韩国的一家汽车制造商向越南当地转让技术,并将其本地化率提高到 40%以上。据此完成 1920 题。19.近年来,韩国等多国制造业企业到东南亚大力投资建厂,其考虑的主要是()A.市场规模B.劳动力成本C.投资风险D.原料成本20.越南政府推动汽车制造本地化的根本目的是()A.增加当地就业B.保证产品质量C.提高本地生产能力D.降低配件运费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农田覆盖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农业增产增收之路,是我国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下

141、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林不同覆盖技术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 2123 题。21.黄土高原地区枣林实施覆盖技术可以()A.延长生长期,提高土壤温度B.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C.保护地表植被,减轻水土流失D.促进地表水分下渗,保持土壤墒情22.与枣林地膜覆盖技术相比,枣林秸秆覆盖技术的主要优势是()第 76 页 共 90 页 A.抗风抗旱,地区适应性强B.成本低廉,经济效益较高C.病虫害少,增产效果显著D.抑制杂草,减轻杂草危害23.该地枣林采用覆盖技术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A.改变枣林内与枣林外裸地间风速和风向B.增加了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C.降低枣林叶面光合作用效率D.增加

142、枣林根系虫害和细菌滋生繁殖“微笑曲线”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据此完成 2425 题。24.在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最先考虑掌握的环节是()制造加工 设备、材料 产品研发 产品品牌A.B.C.D.25.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其主要目的是()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网络 利用各国研发资源,提升公司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公司产品的品牌效应 调整工艺风格以适应国际市场A.B.C.D.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5 分)26.(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挪威、芬兰两国计划在北极圈内修建一条北极铁路(下图),

143、与芬兰南方铁路网相连,并与赫尔辛基至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海底隧道对接,可将欧洲大陆与北冰洋相连,再经由北冰洋东北航线与亚洲联通,成为“北极丝路”。第 77 页 共 90 页 从亚洲到西欧各港,“北极丝路”比苏伊士航线缩短近 5 000 海里,比好望角航线缩短 8 000 海里以上,挪威和芬兰两国力邀中国企业合作共建北极铁路。(1)挪威、芬兰两国通过北极铁路可向中国输出的自然资源有 、等。(2)分析在修建北极铁路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3)简述修建北极铁路的地理意义。27.(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准东皖南(新疆昌吉安徽宣城)1 1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

144、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这一工程首次采用了1 100 千伏的电压等级,与800 千伏相比,它的输电容量提升 50%,经济输电距离由原来的 2 000 千米提升到 3 0005 000 千米,开启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的新纪元。准东皖南工程途经新甘宁陕豫皖 6 个省级行政区,线路全长 3 324 千米。(1)简述该工程选用特高压输电的原因。(2)推测新疆输出电力资源的类型,并简述各类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析工程建成后对华东地区的意义。第 78 页 共 90 页 28.(12 分)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图 1),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引

145、江济汉工程作为中线工程的组成部分,于 2014 年 9 月 26 日通水(图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汉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2)说明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的作用。(3)说明丹江口水库作为华北未来可持续供水的水源地应采取的保护措施。29.(13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保定今后要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材料二 保定西倚太行山,东有白洋淀,集山区、平原、湿地等多种地理地貌于一体,水、土地等资源较为充足。此外保定拥有众多高等院校,且有较强的人才支撑能力。保定市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该市原有

146、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他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京广高铁和保津城际铁路,保定通达京津仅需半小时左右。(1)分析北京进行城市功能疏解带来的有利影响。(2)根据材料,简述保定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有利条件。(3)分析本次承接给保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第 79 页 共 90 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 2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测试卷 教师版(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147、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斗门水库是一座平原型水库,位于西安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原昆明池遗址上,水库设计采用内外湖布局。下图为斗门水库布局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 12 题。1.斗门水库内湖的核心功能是()A.灌溉B.蓄洪C.供水D.旅游2.斗门水库采用内外湖布局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水源水质安全B.增加水库蓄水容量C.提高水坝防洪等级D.增加地下水源补给答案 1.C 2.A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内湖连接引汉济渭南干线引水管线和沣东水厂,所以内湖的主要作用是供水。故选 C 项。第 2 题,内湖连接着水厂,主要功能是供水,所以内外湖的布局更重要的是保障水质的安全,A 项正确

148、;如果是为了增加蓄水容量,完全可以把水库建得更大一些,B项错误;对提高水坝的防洪等级和增加地下水源补给作用不大,C、D 两项错误。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读图,完成 34 题。第 80 页 共 90 页 3.黄土高原陡坡开垦耕地会()改变地貌类型 影响降水量 破坏自然植被 松动地表土体A.B.C.D.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坡度大 植被稀疏 降水量大 全年风大土质疏松 冻融作用强A.B.C.D.答案 3.D 4.A解析第 3 题,陡坡开垦耕地会破坏自然植被、松动地表土体而导致水土流失。第 4 题,黄土高原水

149、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坡度大、植被稀疏、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等。某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下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据此完成 57 题。5.图中引水卧管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A.减少引水杂质B.方便引水管自流C.防止泥沙淤积D.过滤水中污染物6.建设坝窖联蓄工程,除了解决饮水问题,还可以()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土地盐碱化C.缓解水土流失 第 81 页 共 90 页 D.增加水汽输送量7.最适合该工程推广的地区是()A.东南丘陵B.河套平原C.黄土高原D.藏北高原答案 5.A 6.C 7.C解析第 5 题,读图可知,引水

150、卧管在清水层设计有进水口,而在浑水层是封闭的,这样有利于减少引水杂质。故选 A 项。第 6 题,读图可知,坝窖联蓄工程拦蓄了泥沙,有利于缓解当地的水土流失;同时有利于地表径流下渗,增加地下径流。故选 C 项。第 7 题,由材料信息可推知,该工程是为缺水严重、地形起伏比较大、有洪水灾害的山区设计的,最符合条件的是黄土高原。故选 C 项。2016 年,云南省提出将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现代物流产业、信息产业等八大产业,并在近年实现这些产业的主营收入有新突破。据此完成 810题。8.下列产业中,云南不适宜发展()A.生物医药B.高原特色现代农业C.高新技术产业D.旅

151、游文化产业9.该省在吸收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区位有()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 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交通便利 一些资源型产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 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较高的开发价值A.B.C.D.10.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云南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B.增加收入,推迟产业升级时间C.美化环境,促进产业升级D.减轻交通堵塞,促进经济发展答案 8.C 9.C 10.A解析第 8 题,云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科技相对落后,不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云南物种丰富,是医药的宝库,适宜发展生物医药;位于云贵高原,适宜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旅游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第

152、 9 题,该省与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相邻,具有面向东南亚、南 第 82 页 共 90 页 亚的区位优势,正确;经济落后,基础设施条件差,交通不便,错误;资源丰富,一些资源型产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正确;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较高的开发价值,正确。故选C 项。第 10 题,产业转移对云南的影响主要是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A 项正确;产业迁入能增加收入,加快产业升级时间,B 项错误;迁入产业多是劳动密集型或污染严重的产业,可能导致环境污染问题,C 项错误;工业发展加重交通运输压力,导致交通堵塞,D 项错误。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 1113 题。11.下列关于资源调配线路

153、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12.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B.污染严重,水质差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13.资源调配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答案 11.D 12.C 13.A解析第 11 题,图中资源调配线路为西气东输二线线路,资源主要来自新疆和中亚。该线路没有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穿越了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目标市场是珠

154、江三角洲地区。第12题,资源调配线路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够自流,水质较好,但需开挖新的河道,成本较高。第 13 题,资源调配线路是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输送电能相对于输送煤炭而言,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第 83 页 共 90 页 中巴经济走廊起点位于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2016 年 11月,由中国新疆喀什出发的首支贸易试点车队抵达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并将货物装船发往海外,标志着中巴经济走廊正式贯通。据此完成 1416 题。14.中巴经济走廊途经地区()A.地表起伏

155、大B.河流较多C.高温多雨D.黑土深厚15.新疆经中巴经济走廊对外出口的商品可能是()天然气 稻米 棉花 葡萄干A.B.C.D.16.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会()A.造成我国产业空心化B.带动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C.增加巴基斯坦就业压力D.增加我国能源进口来源答案 14.A 15.B 16.B解析第 14 题,中巴经济走廊起点位于新疆喀什,途经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起伏较大,A项正确;途经地区高温少雨,河流发育较差,B、C 两项错误;途经地区无黑土分布,D 项错误。第15 题,我国能源不足,不可能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对外出口天然气资源,错误;水稻不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错误;新疆绿洲地区盛产棉花和

156、葡萄,经中巴经济走廊对外出口的商品可能是棉花和葡萄干,B 项正确。第 16 题,中巴经济走廊是一条贸易走廊,双方互利互赢,不会造成我国产业的空心化,A 项错误;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B 项正确,C 项错误;可以使我国能源进口方式更多样化,但没有增加能源进口来源,D 项错误。1994 年 1 月 1 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生效。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单位:%)的变化。据此完成 1718 题。第 84 页 共 90 页 17.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 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

157、服装业()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C.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18.19952000 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A.距离美国近B.通关税率低C.生产成本低D.生产技术高答案 17.C 18.B解析第 17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812000 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逐渐下降,服装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与美国相比,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成为美国主要的服装进口地,随着上述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美国进口服装逐渐转向其他地区。第 18 题,与美国相比,墨西哥劳动力成本一直较低,1994 年 1 月 1

158、 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生效,墨西哥向美国出口产品的通关税率大幅度降低,导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服装逐渐增多。近年来,全球的电子、半导体和汽车等装配基地转移到东南亚,东南亚制造业随之崛起。据2019 年 2 月 26 日消息,越南政府要求韩国的一家汽车制造商向越南当地转让技术,并将其本地化率提高到 40%以上。据此完成 1920 题。19.近年来,韩国等多国制造业企业到东南亚大力投资建厂,其考虑的主要是()A.市场规模B.劳动力成本C.投资风险D.原料成本20.越南政府推动汽车制造本地化的根本目的是()A.增加当地就业B.保证产品质量 第 85 页 共 90 页 C.提高

159、本地生产能力D.降低配件运费答案 19.B 20.C解析第 19 题,东南亚地区经济较落后,人口众多,故韩国等多国制造业到东南亚投资建厂是因为东南亚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生产成本低,B 项正确。第 20 题,越南政府推动汽车制造本地化,可以引进生产技术,提高本地生产能力,C 项正确。在不转让技术的情况下,增加配件生产,也能增加当地就业,降低配件运费,A、D 两项错误。直接进口,也能保证产品质量,B 项错误。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农田覆盖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农业增

160、产增收之路,是我国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林不同覆盖技术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 2123 题。21.黄土高原地区枣林实施覆盖技术可以()A.延长生长期,提高土壤温度B.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C.保护地表植被,减轻水土流失D.促进地表水分下渗,保持土壤墒情22.与枣林地膜覆盖技术相比,枣林秸秆覆盖技术的主要优势是()A.抗风抗旱,地区适应性强B.成本低廉,经济效益较高C.病虫害少,增产效果显著D.抑制杂草,减轻杂草危害23.该地枣林采用覆盖技术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A.改变枣林内与枣林外裸地间风速和风向B.增加了土壤

161、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 第 86 页 共 90 页 C.降低枣林叶面光合作用效率D.增加枣林根系虫害和细菌滋生繁殖答案 21.D 22.B 23.D解析第 21 题,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区,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较大,冬春季节干旱严重,是枣林的休眠期,同时也是枣林土壤水分损失的重要时期,枣林为了吸收更多的水分,根系扎入土壤很深,因此,为了保持土壤水分,可实施枣林覆盖技术,促进休眠期枣林土壤水分向深处下渗,从而保持土壤墒情。第 22 题,在图中所示的三种覆盖措施中,除了石子覆盖外,秸秆和地膜覆盖的抗风性都较差;三种措施都可以抑制杂草和减少病虫害,但秸秆覆盖可以就地取材,减少果农的投

162、资成本,经济效益较高。第 23 题,枣林采用秸秆、地膜、石子覆盖于土壤表层,阻碍了枣林地对太阳辐射热量的有效吸收与传导,导致土壤升温较慢,也阻碍了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热的交换,同时加剧枣林根系虫害和细菌滋生繁殖,会改变林区和外部的风速,但对林地的风向影响很小。“微笑曲线”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据此完成 2425 题。24.在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最先考虑掌握的环节是()制造加工 设备、材料 产品研发 产品品牌A.B.C.D.25.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其主要目的是()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网络 利用各国研发资源,提升

163、公司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公司产品的品牌效应 调整工艺风格以适应国际市场A.B.C.D.答案 24.B 25.D 第 87 页 共 90 页 解析第 24 题,跨国公司优先考虑附加值较高的环节,即研发和品牌。故 B 项正确。第 25 题,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这与销售和提升公司品牌无关,错;将研发中心设在国外主要是为了利用各国研发资源,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故 D 项正确。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5 分)26.(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挪威、芬兰两国计划在北极圈内修建一条北极铁路(下图),与芬兰南方铁路网相连,并与赫尔辛基至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海底隧道对接,可将欧洲

164、大陆与北冰洋相连,再经由北冰洋东北航线与亚洲联通,成为“北极丝路”。从亚洲到西欧各港,“北极丝路”比苏伊士航线缩短近 5 000 海里,比好望角航线缩短 8 000 海里以上,挪威和芬兰两国力邀中国企业合作共建北极铁路。(1)挪威、芬兰两国通过北极铁路可向中国输出的自然资源有 、等。(2)分析在修建北极铁路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3)简述修建北极铁路的地理意义。答案(1)油气资源 海洋渔业资源(2)地处北极圈内,需要克服酷寒、暴风、冰雪反射等极端恶劣环境;需要穿越茫茫原始针叶(森)林,克服广布的冻土、沼泽和冰湖的影响;夏季短促,极夜期长,建设工期长。(3)将沟通波罗的海与北冰洋,缩短亚洲东

165、北部与欧洲西部的海航距离;完善欧洲铁路运输网络;极大促进挪威、芬兰两国和北极铁路沿线人文交往和经济发展。解析第(1)题,挪威、芬兰两国距北海油田、北海渔场近,森林资源丰富。通过北极铁路,可向中国输出的自然资源有油气资源、森林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等。第(2)题,规划的北极铁路地处 第 88 页 共 90 页 北极圈内,从自然条件分析,需要克服酷寒、暴风、冰雪反射等极端恶劣环境,穿越茫茫原始针叶林区,需要克服广布的冻土、沼泽和冰湖的影响。北极地区夏季短促,极夜期长,建设工期长。第(3)题,北极铁路沟通波罗的海与北冰洋,缩短亚洲东北部与欧洲西部的航海距离。与芬兰南方铁路网相连,并与赫尔辛基至爱沙尼亚首

166、都塔林的海底隧道对接,完善欧洲铁路运输网络。极大地促进挪威、芬兰两国和北极铁路沿线人文交往和经济发展。27.(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准东皖南(新疆昌吉安徽宣城)1 1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这一工程首次采用了1 100 千伏的电压等级,与800 千伏相比,它的输电容量提升 50%,经济输电距离由原来的 2 000 千米提升到 3 0005 000 千米,开启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的新纪元。准东皖南工程途经新甘宁陕豫皖 6 个省级行政区,线路全长 3 324 千米。(1)简述该工程选用特高压输

167、电的原因。(2)推测新疆输出电力资源的类型,并简述各类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析工程建成后对华东地区的意义。答案(1)特高压输电容量提升,输电能力强;电力输出地和输入地距离远,特高压输电损耗少。(2)火电:煤炭资源丰富;风电: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山口区域狭管效应显著,风力大;太阳能发电: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3)缓解能源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带动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电力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大气污染,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可知,该工程由新疆输往安徽,输送距离长,同时发电量提升 50%,采用特高压输电能力强,容

168、量大,并且损耗较少。第(2)题,新疆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离冬季风源地较近,风力较大,山口狭管效应显著,增大风力;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可以利用煤炭进行火力发电。第(3)题,对于输入区的影响主要从资源能源的短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缓解大气污染等方面分析。28.(12 分)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图 1),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引江济汉工程作为中线工程的组成部分,于 2014 年 9 月 26 日通水(图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第 89 页 共 90 页(1)说出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汉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2)说明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的作用。

169、(3)说明丹江口水库作为华北未来可持续供水的水源地应采取的保护措施。答案(1)地表径流(2)引江济汉工程具有生态补水功能,可减少丹江口水库蓄水和调水后对下游的影响;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条件。(3)减少库区流域内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施用量;迁移周边工厂或工业废水实行达标排放,防治工业污染;避免过度的水产养殖;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解析第(1)题,可从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及意义角度分析。第(2)题,该工程会增加汉江的水量,可有效缓解南水北调对汉江下游水量减少的影响;同时对汉江下游生态、灌溉、供水及航运具有重要意义。第(3)题,应从水质保护的角度分析。29.(13 分)阅读材

170、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保定今后要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材料二 保定西倚太行山,东有白洋淀,集山区、平原、湿地等多种地理地貌于一体,水、土地等资源较为充足。此外保定拥有众多高等院校,且有较强的人才支撑能力。保定市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该市原有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他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京广高铁和保津城际铁路,保定通达京津仅需半小时左右。(1)分析北京进行城市功能疏解带来的有利影响。(2)根据材料,简述保定承接产业转移的

171、主要有利条件。(3)分析本次承接给保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答案(1)迁出地:改善北京人口密度过大的问题;改善北京空气质量,提升生态环境;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达到最优配置。迁入地: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2)交通便利;水、土地资源充足;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国家政策的支持。第 90 页 共 90 页(3)本次承接过程中,保定的三大产业比例将发生变化,第三产业比例将大幅提高,而第一及第二产业比例则有所下降。三大产业比例趋于合理;形成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解析第(1)题,大城市功能疏解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第(2)题,产业转移承接区一般具有资源、空间优势,具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拥有政府政策支持。第(3)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有促进产业升级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间的结构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