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575.50KB ,
资源ID:293486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9348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6月临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6月临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6月临考模拟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商代时,相伊尹以商王太甲暴虐将其流放;西周初年,周公因成王年幼执掌政权多年;西周晚期,厉王行专利之法激发国人暴动,其后“共和行政”。这共同反映出商周时A. 权力与血缘相联系B. 王权专制受到制约C. 仁政思想深入人心D. 贵族政治色彩浓厚【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贵族政治。据材料“相伊尹周公共和行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的相伊尹、西周的周公以及“共和行政”都明显体现的是贵族干预政治的色彩,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血缘关系,不能说明权力与血缘相联系,故A排除;商周时期没有形成君主专制

2、制度,而且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王权受到制约,故B排除;仁政思想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C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相伊尹以商王太甲暴虐将其流放周公因成王年幼执掌政权多年国人暴动,其后共和行政”,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商周时期的贵族政治的色彩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秦朝公文书制度相当严密,凡有事“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托人转达)”;对公文如何传发、使用何种材料书写、文书如何封缄,都有细密规定,这一制度为汉代所继承。这反映岀秦汉时期A. 统治思想一脉相承B. 职能部门分工明确C. 文书是行政基石D. 文字发展日益简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公文书制度

3、。依据材料“凡有事必以书,毋口请对公文如何传发、使用何种材料书写、文书如何封缄,都有细密规定”可知,国家公务注重文案书写,说明文书是国家行政的基石,故C正确;秦朝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汉初以黄老思想为统治思想,汉武帝后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故A排除;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当时职能部门分工明确,故B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文字发展的问题,而是说明文书是国家行政的基石,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凡有事必以书,毋口请对公文如何传发、使用何种材料书写、文书如何封缄,都有细密规定”,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行政公务注重文案书写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3.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

4、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奴婢、部曲、工乐户等贱民阶层。宋朝时,这种贱民的数量显著减少。这A. 主要得益于选官制度的完善B. 体现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C. 反映了户籍等级制度的废除D. 导致了小农经济的加速破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贱民人身依附性强,宋代贱民人数减少,可见其人身依附性减弱,类似职业的人员更多地来自雇佣。人身依附关系由强制束缚到契约雇佣,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选项B正确;贱民数量的减少与选官制度无关,选项A排除;户籍等级制度废除表述绝对且不符合史实,选项C排除;人身依附关系减弱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租佃制的发展,不会导致小农经济破产,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

5、在于掌握贱民特征在于人身束缚,宋代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着原有的社会依附关系,所以贱民人数减少。4.王守仁将陆九渊“本心”的概念发展为“良知”。在王守仁的弟子王钱进一步阐发“良知”的基础上,李贽又将“良知”的概念发展为“童心”。这表明,陆王心学A. 衍生出思想解放倾向B. 传承了士林实学风气C. 颠覆了儒家思想核心D. 开创了三教合流局面【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李贽是明清之际思想家,其思想有别于程朱理学,批判理学,具有启蒙性。根据材料,李贽童心说源自陆王心学,由此可知陆王心学衍生出思想解放倾向,选项A正确;陆王心学强调内在反省,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特征,而实学风气更倾向于程朱理学,选项B

6、排除;陆王心学及其演变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非颠覆,选项C排除;三教合流局面出现于唐朝,陆王心学出现于宋明,选项D排除。5.中国商办企业最早出现于1865年前后,集中在外贸服务工业、出口加工工业、进口替代工业等行业领域,分布地域以上海、广东为主。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商办企业A. 生产技术水平普遍较高B. 成为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的组成部分C. 在民族工业中占据主导D.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最早商办企业从事的行业及其分布地域充分说明其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影响,在资金技术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只能从事外贸服务、出口加工、进口替代等行业,是国际劳动

7、分工格局的组成部分,选项B正确,选项A排除;1865年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不占据主导地位,选项C排除;中国商办企业限于资金技术,很难在国际市场上立足,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原因是自然经济逐渐瓦解、西方资本主义利润刺激、洋务运动诱导,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存在缺陷,生长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的夹缝中。6.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A. 工农群众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 革命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C. 民主革命

8、的内涵进一步丰富D. 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国民革命的内涵由英雄革命转向革命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可见孙中山在五四运动之后逐渐意识到工农大众的力量,选项C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材料中时间为1924年,选项A排除;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只是依靠的力量有所转变,选项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思想的转变,与广大民众无关,选项D排除。7.下表是新中国初期职工分配制度概况。据此可知1954年前职工分配制度中供给制和工资制并存1954年工资管理集中到中央劳动部统一管理1955年统一国家机关工

9、作人员工资制度1956年职工工资标准及定级升级等均有全国统一规定A. 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推进B. 国家对经济的指导强化C. 工业化建设的成效显著D. 民众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计划经济体制。材料“工资管理集中到中央劳动部统一管理、统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职工工资标准及定级升级等均有全国统一规定”反映了国家对工资分配制度的控制,说明国家对经济的指导强化,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故A排除;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工业化建设的成效,故C排除;材料主旨反映了国家对工资分配制度的管理,无法体现民众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故D排除。8.1988年,全国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

10、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确认“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形成了后来广为流传的“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分离”“厂长经理是企业的法人代表”等观念。这反映出当时我国A.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启B. 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C. 确立了企业的主体资格D.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题干中“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可知国家对企业主体地位的确认,故选C项;1984年10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排除A项;题干主要论述对企业主体地位的确认,没有谈及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排除

11、B项;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而题干没有谈及市场经济体制问题,排除D项。9.公元前350年前后,德谟斯提尼在公民大会的一次演说中提出,如果一部分人像暴君一样发布命令,另一部分人出资装备战舰、交纳战争税并且参军参战,再有一部分人则只是投票判决这些出资参战的人们,那任何必要的行动皆无法实施。当时这类演说多次出现,表明雅典A. 民主政治运行机制已经丧失B. 城邦政体发生根本转变C 分权制衡原则受到广泛质疑D. 民主政治体制面临危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当时雅典政治出现了弊端,一方面出现了像暴君一样发号施令的人,另一方面真正为城邦利益而战的公民反而受到审判,这导致雅

12、典民主逐渐走向暴民政治,民主政治面临危机,选项D正确;雅典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依然存在,选项A排除;选项B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只反映出部分人对雅典民主制现状担忧,选项C用“广泛”,表述绝对,排除。10.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教科书中,贞德(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的法国女英雄)的传奇故事反复出现。但在叙述时出现两点分歧:一是关于贞德肩负起拯救法国重任的原因,她是否听从了神谕;二是关于贞德的遗言她最后的牵挂到底是“耶稣”,还是“国王和“祖国”。这A. 说明了贞德抗英事迹的不确定性B. 反映了历史解释的主观随意性C. 影响后世对贞德英雄身份的认定D. 体现了历史叙述的共性与个性【答案】D【解析】【详解】贞德

13、被奉为民族英雄,其传奇故事在第三共和国时期依然反复出现,可见不论时间和阶级属性如何,民族英雄都被传颂,这一点体现了历史叙述的共性。但是在叙述过程中却出现了分歧,即贞德拯救法国的原因和其临终遗言,而这种分歧与当时的时代特征有关,即随着启蒙运动和近代科学的兴起,宗教神学的权威不断下降,因此在评价贞德拯救法国的原因和其临终遗言时出现了分歧,这体现了历史叙述的个性,选项D正确;贞德抗英的历史是确凿无疑的,选项A排除;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材料中的亮点分歧不影响后世对贞德英雄身份的认定,选项C排除。11.到1925年底,苏联与除美国外的所有资本主义大国都建立了外交关系。1933年,又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4、;次年,还被西方国家正式接纳为国联成员,并担任常任理事国。这表明苏联A. 化解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B. 全面打破了西方的封锁C. 赢得了国内建设的有利环境D 尝试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缓和,这有利于其进行国内经济建设,选项C正确;苏联受收到经济危机的冲击,选项A排除;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12.20世纪四、五十年代,拉美地区的国有化运动还只限于少数几个国家;到六、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加入到国有化运动的行列中来。据统计,19601976年,拉美国家将200多家外国企业收归国有,掀起了国有化浪潮。这一运动

15、在当时A. 推动了拉美国家的迅速现代化B. 减少了拉美国家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C. 迥异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 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601976年,拉美国家将200多家外国企业收归国有,掀起了国有化浪潮”结合所学知识,当时拉美国家的外资企业控制着拉美国家的经济命脉,没收外资企业有利于减少拉美国家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B选项符合题意。现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仅靠没收外资企业是不能迅速实现拉美现代化的,A选项排除。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建立国有企业,C选项排除。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D选项排除。第II卷(

16、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周代开始,中央政府经常派出使者“分行四方,延问疾苦”,以便及时“賑济百姓”。汉代各级政府与扶贫相关的财政事权就包括了收养孤儿、贩恤鰥寡、救疾医病、放贩救灾、助贷贫民、协助生产等十多项。汉代限民田,曹魏屯田制,北魏隋唐均田制,都是努力把人民和土地结合起来,帮助人民生产自救;另一方面则对农民生产提供帮助,如大兴水利、提供种子农具的贷款、编制农书等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独孤园等恤养老幼贫疾的常设机构。中唐时,刘晏强调国家赈济要适当:“赈给少则不足活人,活人多则阙国用,国用阙则复重敛矣”。唐宋时期,政府针对各种贫弱对象,都设立了专门的救助

17、机构,这些措施为元明清历代所继承,并有新的发展。摘编自史卫古代财政与扶贫材料二 最早到达美洲新大陆的移民主要是靠互帮互助来度过难关,移民到达新大陆不久之后很快就效仿英国建立了济贫制度。1929年下半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强烈要求政府承担起社会责任。当时的美国总统死抱着“自愿救济”和联邦政府不参与社会救助的信条,未采取任何措施。1933年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并于当年5月签署了联邦紧急救助法,标志着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救济机构一联邦紧急救助署的成立,开辟了公共救助的新纪元。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这部法律一改济贫制度下事后救济的做法,将贫困的预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启了社会救

18、助立法的里程碑。该法案在对待贫困问题上采用了两道防线,即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该法案主要目的就是将失业者、儿童、妇女、老年退休人员与残疾人纳入公共援助体系,形成了不同类别的社会援助计划。摘编自于婷中美社会救助制度比较研究材料三 改革开放初,中国广大农村分布着2.5亿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极端贫困人口。1986年,国务院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划定重点扶持区域,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开始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国家扶贫行动。有世界银行专家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成为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行动,尤其对减少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人数更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督战,

19、提出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建立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政策体系、监督体系、考核体系等。明确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城性整体贫困的奋斗目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措施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社会保障法颁布的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扶贫工作的核心举措,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答案】(1)历史悠久(起步早);政府的组织统筹作用比较突出;救助措施在继承中得到发展;方式或措施多样;未对扶贫工作进行常态化、制度化建设(扶贫制度缺乏系统性、常态化)。(2)联邦政府参与到解

20、决失业和贫困问题中来;使慈善性和临时性的援助让位于永久性的救助制度(改事后救济的做法为贫困的预防);是美国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开端;开启了社会救济立法的里程碑;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问题,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3)举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推动农村及贫困地区经济发展;1986年,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开始国家扶贫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立精准扶贫体系,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原因:扶贫政策不断深入发展,具有科学性、持续性;党中央具有强大的执行力和号召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周代开始”,

21、可得出历史悠久(起步早);根据材料“中央政府经常派出使者”,可以得出政府的组织统筹作用比较突出;根据材料“包括了收养孤儿、贩恤鰥寡、救疾医病、放贩救灾、助贷贫民、协助生产等十多项”,可以得出方式或措施多样;再从材料以整体看可以看出未对扶贫工作进行常态化、制度化建设。(2)根据材料二“联邦紧急救助法,标志着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救济机构一联邦紧急救助署的成立,开辟了公共救助的新纪元”,可以得出意义是联邦政府参与到解决失业和贫困问题中来;根据材料“将贫困的预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得出意义使慈善性和临时性的援助让位于永久性的救助制度和开启了社会救济立法的里程碑;根据材料“开启了社会救助立法的

22、里程碑”,可以得出意义是美国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开端;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法律的颁布缓解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3)举措一问,根据材料三“中国的改革开放成为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行动,尤其对减少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人数更是如此”、“1986年,国务院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划定重点扶持区域,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开始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国家扶贫行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等信息,可以概括出举措;原因一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扶贫政策的不断完善和科学、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民本理念、综合国力的增强等角度回答。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比较图1和图2,

23、围绕中国古代与近代城市建设的差异,得出一个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观点:中国古代城市与近代城市功能不同。古代城市主要是政治军事功能,图1主要有衙署、武庙、军营、城墙、护城河等。近代城市主要是经济生活功能,图2主要有工业居住混合区、商埠区与居民生活的老城区和新市区。结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古近代城市的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示例二观点:中国古代城市与近代城市城建思想不同。古代城市主要体现统治(镇压)性与秩序性。图1主要有官署、武庙、军营、城墙与护城河,体现了统治力与镇压性:而官府居中,布局方正,街巷井然,则体现了秩序性。近代城市主要体现

24、商业化与世俗化。图2有很大的商埠区,有主要是市民居住并包含商业中心的老城区与新市区,以及向城外延伸的工业居住混合区,主要体现了城市浓郁的近代商业气息和市民世俗生活特点。结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古近代城建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示例三观点:中国古代城市和近代城市的文化元素不同。古代城市文化体现单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图1设有城墙,体现出集权政治下保守封闭的“图墙”文化;建有神庙,体现神权与皇权的结合:深沟高墙,布兵重重,注重防卫,体现专制政治的镇压力。皆为单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近代城市体现中西混合的文化元素,且西方文化元素越来越强化。图2既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老城区,又有引入西方工业的工业居住混合区,

25、建有西式新中心的商埠区,并修有西式铁路,大量地引入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文化中西交融,多元并举。结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古近代城市文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示例四观点:中国古代城市和近代城市的交通条件不同。中国古代,由于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低,交通依赖自然条件,城市主要依靠河运与陆上驿道(官道)。进入近代,由于西方科技和工业文明引入,城市交通除传统的河运外,越来越依靠走电车、汽车的马路与走火车的铁路。结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古近代城市交通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解析】【详解】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阅读 “中国古代城市基本布局”和“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结构基本模式”两幅图片,从图片中两座城市的空间布局

26、、整体结构和图例、注解中找出有用信息,分析中国古代城市与近代城市在功能、建城思想、城市文化元素和交通等方面的不同,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核心论点,并明确表述出来,然后根据图片中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个人观点展开论证,并在论证的基础上,升华个人观点,概括影响城市发展趋势或影响城市发展的相关因素。解题过程中注意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楚。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北宋时期,绘画进入商品市场,使绘画艺术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统治者“重文轻武”,边陲未定却安享“太平”,咏歌文藻,游娱翰墨,帝王、贵族对文化财富欲求达到极致。在沿袭五代设立专门绘画机构的基础上,北宋对画院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

27、改革。首先增加画院的人员编制,其次在太学中创设“画学”,画院根据画师的考试成绩,分别授予他们各种职街。为了提高画师的技术水平和增加多方面的艺术修养,画院规定了一套系统的教学和训练内容,将“画学”按题材分为佛道、人物、鸟兽、山水、花竹和屋木等六门,还设置了“说文”“尔雅”等辅助课程。画院踏实、严谨的画风,工致、优美的格调,清新、隽永的意境,对今天的创作也能提供借鉴,仍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摘编自陈可绘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画院体制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画院体制改革对绘画发展的意义。【答案】(1)背景: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推行“重文轻武政策,完善

28、科举制;商品经济发展;理学兴起和佛教、道教传播;五代时已设立专门的绘画机构。(2) 意义:提高了画家的综合素养和绘画水平;丰富了绘画题材;为后世艺术创作提供借鉴。【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信息“北宋时期,绘画进入商品市场”、“统治者重文轻武”、“在沿袭五代设立专门绘画机构的基础上”得出:商品经济发展、推行“重文轻武政策、五代时已设立专门的绘画机构;结合所学知识从完善科举制、理学兴起、佛道传播等角度补充。(2)“意义”,根据材料信息“为了提高画师技术水平和增加多方面的艺术修养,画院规定了一套系统的教学和训练内容”、“将画学按题材分为佛道、人物、鸟兽、山水、花竹和屋木等六门”、“画院

29、踏实、严谨的画风,工致、优美的格调,清新、隽永的意境,对今天的创作也能提供借鉴,仍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从提高了画家的综合素养和绘画水平、丰富了绘画题材、为后世艺术创作提供借鉴等角度分析。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二战中的缅甸战场是很特殊的战场,这里汇聚了多国反法西斯部队。二战后,中英两国对缅甸战场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历史记录。按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编撰的中华民国军史记录,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后,中英合作不融洽,各自为战。英军作战保守,过河拆桥,中国军队承担了缅甸战场抗击日军的重任。该书对英军反攻缅甸的英帕尔战役等一系列作战基本不提。而英国利德尔.哈特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认为,中国军队在缅甸

30、专门保护滇缅公路。英军在1944年的英帕尔战役中,沉重打击了日军,日军损失53000多人。利德尔.哈特认为,从1942年至1945年,英国在缅甸战场参战的总兵力达到60.6万人,英军是缅甸战场抗日的主力,而对于中国远征军的贡献,只字不提。摘编自周渝缅甸战场上的英国军队(1)根据材料,指出二战后中英两国历史著作对缅甸战场叙述的差异。(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中英两国对缅甸战场叙述产生差异的原因。【答案】(1)差异:中方认为中国军队是缅甸战场的主力,对英军反攻缅甸的英帕尔战役等一系列作战基本不提;英方认为英军是缅甸战场抗日主力,英帕尔战役战果辉煌,中国远征军入缅专注保护滇缅公路,对于

31、中国远征军的贡献只字不提。(2)原因:缅甸战场中英合作存在矛盾;史学著作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史著编纂者立场与史料选取的差异。【解析】【详解】(1)“差异”,根据材料信息“中国军队承担了缅甸战场抗击日军的重任。该书对英军反攻缅甸的英帕尔战役等一系列作战基本不提。而英国利德尔.哈特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认为,中国军队在缅甸专门保护滇缅公路英军是缅甸战场抗日的主力,而对于中国远征军的贡献,只字不提”得出:中方认为中国军队是缅甸战场的主力,对英军反攻缅甸的英帕尔战役等一系列作战基本不提;英方认为英军是滇缅战场抗日主力,英帕尔战役战果辉煌,中国远征军入缅专注保护滇缅公路,对于中国远征军的贡献只字不提。

32、(2)“原因”,根据材料信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后,中英合作不融洽,各自为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缅甸战场中英合作存在矛盾、史学著作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史著编纂者立场与史料选取的差异等角度分析。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76年,郭嵩焘出任清政府驻英公使。1877 年,英国意图向阿古柏伪政权派遣公使,经郭嵩焘严正交涉,该计划流产,从而在外交上支援清军收复新疆的正义行动。郭嵩焘出于保护华侨的考虑,建议政府在华侨集中的外埠设领事以护民,清廷按其建议先后在新加坡、旧金山、横滨等地设立领事馆。郭嵩焘还从中外交涉日益广泛的现实出发,组织翻译了大批介绍外交惯例和国际法规的著作,专门寄给总理衙门。187

33、8年, 郭嵩焘筹划了第一批中国.留学生赴英国皇家海军学校学习,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严复等。1879年,一直与郭嵩焘有矛盾的驻英副使刘锡鸿向国内密告其“罪状”,有“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等。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听闻,参劾郭嵩焘“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当年5月,郭嵩焘黯然回国。摘编自黃林百余年来郭嵩焘研究之回顾(1)根据材料,概括郭嵩焘出使英国期间所作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郭嵩焘最终黯然回国的原因。【答案】(1)贡献:挫败英国干涉中国内政的阴谋,捍卫国家主权:推动清政府设置领事馆保护华侨;翻译介绍外交惯例和国际法规的著作,有助于清政府了解近代西方;促成中国

34、学生赴英留学,有利于人才培养。(2)原因:传统华夷观念的影响;国内守旧势力对洋务的抵制;清政府腐败,官场黑暗。【解析】【详解】(1)“贡献”,根据材料信息“1877 年,英国意图向阿古柏伪政权派遣公使,经郭嵩焘严正交涉,该计划流产”、“建议政府在华侨集中的外埠设领事以护民”、“组织翻译了大批介绍外交惯例和国际法规的著作”、“郭嵩焘筹划了第一批中国留学生赴英国皇家海军学校学习”概括得出:挫败英国干涉中国内政的阴谋、推动清政府设置领事馆保护华侨、翻译介绍外交惯例和国际法规的著作、促成中国学生赴英留学等。(2)“原因”,根据材料信息“一直与郭嵩焘有矛盾的驻英副使刘锡鸿向国内密告其罪状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听闻,参劾郭嵩焘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传统华夷观念的影响、国内守旧势力对洋务的抵制、清政府腐败等角度分析。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