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6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1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2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3能够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地貌的形成。 重难提示1内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点)2外力作用及形成的地貌。(重点)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重点)4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难点)5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成因分析。(难点)6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难点)考点一内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及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
2、的方向运动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及谷地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地势的起伏和海陆变迁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地表经冷凝形成火山地震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判断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形的影响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
3、地和平原等地貌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相互关系它们相伴发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2015邯郸检测)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1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2地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解析:第1
4、题,由于该地貌位于河西走廊,即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其风力侵蚀较严重,因此该地貌为风力侵蚀地貌。第2题,此处地貌应是先经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之后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再经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受外力侵蚀,形成该地貌。答案:1.B2.A(2015上海嘉定一模)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统称地质作用。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侵蚀作用风化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沉积作用ABCD4形成大理岩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B搬运作用C变质作用D沉积作用解析:第3题,内力作用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三种形式。第4题,石灰岩在高
5、温高压环境下会发生变质形成大理岩。答案:3.D4.C考点二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主要表现形式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
6、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坦。【思考探究】分析流水堆积地貌、风力堆
7、积地貌与冰川堆积地貌的差异。提示:(1)从地表形态上看:流水堆积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总体比较平坦,而冰川堆积地貌多呈波状起伏。(2)从堆积物质上看:流水堆积和风力堆积的物质分选性较好,冰川堆积物则大小混杂在一起,无分选性。如何根据风力堆积物判断盛行风向。提示:根据沙丘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堆积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下图。风向1图解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风化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如下图所示:2外力作用影响因素的分
8、析方法分析某一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可以综合许多因素。(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侵蚀、搬运、沉积作用。(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石灰岩地区,由于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的地
9、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3不同区域外力作用的差异(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3)高山地区多冰川侵蚀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4)沿海地区多海水侵蚀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地貌的形成与a、b、c、d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溶洞aB裂谷bC瀑布cD沙丘d2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AaBbCcDd解析:第1题,由图
10、可知,a、b、c、d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溶洞是由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而形成的;裂谷是板块张裂而成,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风力堆积地貌。第2题,题中“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反映的是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密度很大,这是风力搬运作用的表现。答案:1.A2.B(2015云南玉溪一中第二次月考)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完成34题。3上图中“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BCD4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下列哪些物质循环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碳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ABCD解析:第3题
11、,黄土桥所在的地区黄土广布,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最严重。第4题,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不仅与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有关,还与碳循环、水循环有关。答案:3.A4.D(2015江苏扬州期中)国土资源部在广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世界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如下图),读图完成56题。5形成“乐业天坑”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堆积B火山喷发C流水溶蚀D断裂下陷6下图中各地貌形态与“乐业天坑”成因相似的是()ABCD解析:广西乐业天坑群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溶蚀形成的,和它成因类似的是桂林山水。答案:5.C6.C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图表特征】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
12、化过程的图示,常见图示有两种: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循环示意图和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类型多种多样,但都是说明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的循环关系,这种关系实质就是内、外力作用。图1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循环示意图图2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1)岩浆:三进一出。(2)岩浆岩:一进三出。(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2判断箭头含义(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
13、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2015杭州模拟)下面图甲为板块运动示意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在图甲所示板块边界区域,可能形成的地表形态为()A东非裂谷B海岸山脉C大西洋D喜马拉雅山脉(2)在图甲处,最可能形成的岩石类型应为图乙中的()AaBbCcDd思维流程1问题探究(1)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挤压后会形成哪些地形?提示:岛弧链、海沟、海岸山脉等。(2)两大板块张裂处会形成哪些地形?提示:裂谷、海洋、断块山、陡崖等。(3)两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后常形成什么地形?提示:褶皱山(
14、如喜马拉雅山)。2信息解读标准答案(1)B(2)B考向一岩石圈物质循环(2013高考上海卷)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读图,回答12题。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解析:选C。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变质成大理岩。过程代表变质作用,则这一过程中温度升高,压力升高。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BCD解析:选C。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从板块的分离边界处喷发形成海岭。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是因为岩浆活动形成。图中表示岩浆
15、活动形成岩浆岩。3(2011高考大纲全国卷)读图,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解析:选C。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在地表经外力作用后形成沉积岩。考向二内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4(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解析:选C。依据经纬度可判断K岛位于亚欧板块与
16、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的北侧。5(2012高考山东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解析:选D。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甲地层发生褶皱后,背斜处受到侵蚀,地势变得较平坦,然后其上覆盖了厚厚的沉积层,说明发生了沉积作用,最后,岩浆侵入已有的褶皱和沉积层,说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6(2012高考四川卷)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A断裂上升B褶皱弯曲C冰川堆积D风力侵
17、蚀解析:选A。结合题干材料中的“亚热带”“山顶海拔3 099米”及景观照片中山地为块状山地可知,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断裂上升。7(2014高考海南卷)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P地位于()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解析:选A。因P地处在日本太平洋沿岸,故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考向三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8(2014高考天津卷)下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经考证发现,
18、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A地貌形态B泥沙沉积量C河网密度D抗侵蚀能力解析:选B。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其地貌形态和抗侵蚀能力差异不大;图中显示甲、乙、丙三地附近河网密度差异也不明显;引起三地海岸变化的主因是泥沙沉积量,黄河输沙量最大导致乙地海岸线向海洋推进。(2014高考重庆卷)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图甲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甲,完成911题。图甲9图甲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10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甲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
19、的是()A石笋B冰斗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11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 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图甲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图乙解析:第9题,砾石滩主要是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故排除A、C两项。入海口由于流速慢,因此主要沉积的是细小的泥沙,故D项错误。在河流的凸岸,砾石容易沉积形成砾石滩,故B项正确。第10题,砾石变圆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石笋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冰斗是冰川对地面的刨蚀形成的,风蚀蘑菇是由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花岗岩风化球是由于风化作用形成的,故C项正确。第11题,从图甲中可知砾石粒径9 cm左右的最多,其次是58 cm
20、左右的,故选D。答案:9.B10.C11.D12(2014高考安徽卷)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 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下图,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解析:选C。鄱阳湖水位变幅大,冬季枯水期水位下降,湖滩裸露,强劲的冬季风将湖滩裸露的泥沙吹扬起来,再经风力搬运到湖滨地带堆积,慢慢
21、形成沙山。此后在冬季风强盛时段,干冷的气候一方面导致赣江水位下降,河漫滩的泥沙(沙源)供应减少,另一方面产生更加强劲的偏北风,两者相结合,就使得原本出现风沙堆积的沙山发生了风沙侵蚀,此外干冷气候使沙山植被退化可能加剧了这个过程。临湖一侧的风蚀作用尤其明显,最终形成东北走向槽形风蚀坑,侵蚀的沙被搬运至山脊的背风侧堆积成沙堆。 (2015浙江五校联考)图1为澳大利亚某地临近海岸线的“岩塔荒漠”景观,许多石灰岩塔坐落在漫漫黄沙之中。环顾这片黄沙的周边,却有不少绿色植物,再细细追踪,这片沙地上还发现了硬叶林的古遗迹。据此回答12题。1“岩塔荒漠”景观的形成过程可能为()A固结成岩内力抬升流水溶蚀海浪沉
22、积B固结成岩内力抬升风化侵蚀风力沉积C固结成岩流水溶蚀内力抬升海浪沉积D固结成岩风化侵蚀内力抬升风力沉积2“岩塔荒漠”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图2中的()A地B地C地D地解析:第1题,首先,经沉积、固结成岩过程形成石灰岩,受内力抬升作用出露地表,又经风化侵蚀作用,坚硬的部分形成石灰岩塔,被侵蚀掉的碎屑物经风力沉积形成漫漫黄沙,最终形成“岩塔荒漠”景观。第2题,结合材料中的“这片沙地上还发现了硬叶林的古遗迹”可知,此地曾发育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此植被为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植被,说明此地为地中海气候,结合图中四地的位置分析可知,只有地符合要求。答案:1.B2.B据报道,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猛犸象化石于201
23、4年5月23日在英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这是其首次在西欧展出。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3猛犸象化石会出现在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4化石一般形成于地下深处,但人类常在海拔较高的山区找到化石,下列有关其形成及运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随岩浆喷出,凝结于山区B经沉积作用形成,后经地壳抬升到山区C高山地区受强大的挤压力,生物经变质作用而成D高山动植物死亡后,在山区演变而成解析:第3题,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图中沉积物指向丁,说明丁为沉积岩。第4题,地壳运动会使岩层抬升或下沉。答案:3.D4.B(2015上海虹口一模)下图为某游客由北向南拍摄的一张风积地貌图。回答56题。5与乙地相比,甲地
24、()A风力大B湿度大C温差大D植被少6拍摄地点可能位于()A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B南美西岸阿塔卡马沙漠C非洲西南纳米布沙漠D澳大利亚西南部的维多利亚沙漠解析:第5题,图示为风积沙丘,多形成于干旱环境,缓坡为迎风坡,因此甲、乙分别处于背风坡和迎风坡方向。背风坡风速小、地形相对封闭,地表水分散失速度相对慢一些,湿度比迎风坡相对较大。第6题,风积沙丘图示为由北向南拍摄,故盛行偏西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沙漠主要位于澳大利亚偏西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陆地吹向海洋的西北风影响,多风沙地貌。其他三沙漠主导风向皆为偏东风。答案:5.B6.D一、选择题(2015南京二模)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甲),是一
25、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12题。1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ABCD2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解析:第1题,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图中为岩浆、为岩浆岩、为变质岩、为沉积岩。第2题,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形成的,图中花岗岩现在出露地表,则必然经历了地壳抬升、风化剥蚀过程,则B选项正确。答案:1.B2.B(2015南通三模
26、)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ABCD4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沙尘暴水土流失泥石流土地荒漠化ABCD解析:第3题,由图中信息可知,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表示流水搬运作用,d表示流水沉积作用。第4题,由上题可知,c为流水搬运作用。在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现象。答案:3.A4.B(2015北京西城区期末)图A为巴西兰索瓦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
27、(照片是面向北方拍摄的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此地位于该国东北部的某河河口附近。图B是该地区降水资料图。读图,回答56题。5观赏图中所示景观的最佳时间是()A12、1月B3、4月C7、8月D10、11月6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形沙丘,该风是()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解析:第5题,从材料中可知该景观出现在雨季,结合该地的降水资料图可知,3、4月降水多,所以3、4月份是观赏图示景观的最佳时间。第6题,根据“沙丘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的规律,并结合图中沙丘形态东北部缓、西南部陡判断,该地的定向风为东北风。答案:5.B6.C(2015浙江绍兴一中一模)下图为推覆构造示意图,
28、这种构造通常是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据此回答79题。7下列岩层按照年龄由新到老排列正确的是()ABCD8图示断层两侧岩体运动方向正确的是()9下列关于飞来峰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正确的是()A岩层断裂垂直上升推移上覆外力侵蚀B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C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D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解析:第7题,由图中断层、飞来峰可知其应该是推覆构造,断层以下是原地不动的地层,老的岩层在下部,新的岩层在上部;再由地层图示对应的图例来分析判断,按年龄由新到老的排列是,由此判断A对。第8题,断层两侧的岩块是反向运动
29、的,右侧断层岩块更大,左侧相对较小;且从底部岩层向右弯曲的情况来看,断层上部岩块是由左向右运动造成的,底部岩层运动方向相反,故B对。第9题,飞来峰的形成,是推覆而来,是受水平挤压发生褶皱后形成断层,最后受外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由此可以判断D项正确。答案:7.A8.B9.D(2015南阳联考)读下列景观图,回答1011题。10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ABCD11四种地貌中,因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BCD解析:第10题,四种地貌分别是河口三角洲、风积沙丘、河流侵蚀峡谷、风蚀雅丹地貌。第11题,河流入海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段淤积延伸、填海造陆,逐渐形成河口三角洲平原。风力
30、携带的泥沙在遇到阻力或风速减弱时,沉积下来形成沙丘。答案:10.B11.A二、综合题12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结合下列新疆的景观图片,回答问题。(1)图示景观中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雅丹地貌沙丘地貌ABCD(2)按照地质构造,天山为_,专家推测其形成与_板块向北移动有一定关系。(3)结合图中信息,比较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的形成原因。(4)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南侧,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盆地,简述其形成原因。解析:本题利用景观图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第(1)题,吐鲁番盆地是断裂下陷形成的,天山是板块挤压形成的,都与内力作用有关。第(2)题,天山山脉绵延数千千米,为褶皱山,
31、其形成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有关。第(3)题,雅丹地貌也叫沙蚀丘或风蚀丘,是一种典型的风力侵蚀地貌,而沙丘是风力堆积形成的典型地貌。第(4)题,吐鲁番盆地为典型的地堑盆地,由岩层断裂下陷而成。答案:(1)A(2)褶皱山印度洋(3)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与风力有关。其中,雅丹地貌是该种作用力侵蚀的结果,沙丘地貌是该种作用力堆积的结果。(4)岩层断裂下陷而成。13(2015长沙重点中学联考)读我国部分区域图,结合材料,说明阿拉善高原沙漠的沙土被搬运到黄河三角洲的过程。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解析:可以反推: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得益于黄河带来的泥沙的堆积,而黄河中的泥沙来自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黄土来自于阿拉善高原沙漠。然后正确表达、书写即可。答案:西北风(沙尘暴)将粉尘继续向东(东南)方向搬运,途中受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被沉积在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被冲刷至黄河;泥沙被黄河携带至河口,由于流速减慢,泥沙逐渐淤积形成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