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757KB ,
资源ID:292334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9233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习题:章末综合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习题:章末综合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doc

1、章末综合检测(三)一、选择题1生物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下列关于生物对其他地理要素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使昼夜温差变大B加快了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C陆地上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D森林加大了径流的季节变化解析:生物根系发育在岩土中,必然对岩石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这就是风化作用,故C项正确。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故森林使昼夜温差变小、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减缓径流速度。答案:C2下图表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中、表示的作用正确的是()A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是B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C表示绿地对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D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解

2、析: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由流水侵蚀形成,应该是水文要素;不同温度带生长的植物应该是温度对植物的影响,属气候要素;绿地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是植被(生物)对气候的影响;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是生物对土壤的影响。答案:A下图为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植被种类丰富是因为该地()纬度较低地势起伏大河流短急降水丰富ABC D解析:由图中信息知,该地为亚热带或热带区内的某一岛国。影响植被种类丰富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气候、地形因素。答案:C4据观测,该地区近年来降水量减少约10%,但地表径流却增加了3%,最可能是人类活动影响了下列哪一要素有关()A地形 B植被C河流 D洋流解析:地表径流增加,说

3、明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增大。答案:B5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自然地理环境呈现整体性特点,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最可信的是()A枯水期时,河流搬运能力降低,河水含沙量增加B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弱C洪水期时,河流携带大量矿物质到河口,加剧咸潮危害D北美西部温带荒漠的沙尘被气流携带到北太平洋,利于渔业资源的发展解析:枯水期,河流搬运能力低,含沙量小;洪水期,河流搬运能力强,但对咸潮影响小;根据大气环流形势,北美西部的温带荒漠不可能被带到北太平洋;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风力作用强,流水作用弱。答案:B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

4、完成68题。6和处自然带形成无关的因素是()A山脉迎风坡 B大气环流C暖流 D寒流解析:为热带雨林带,其形成与暖流、地形抬升、迎风坡有关。答案:D7地自然带的名称是()A热带草原带B温带草原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解析:地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答案:C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8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A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解析:根据经纬度及区域形状,可知该区域位于亚洲东部,自然带由南向北依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5、答案:B9自然带Q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因素 B洋流因素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解析:Q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东岸受到千岛寒流的影响,分布的纬度较低。答案:B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据此回答1011题。10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滚滚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东方不夜城解析:辽宁大连“碧海蓝天”;内蒙古“风吹草低见牛羊”;新疆“黄沙滚滚”。答案:B11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A自然带的周期

6、性更替规律B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D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解析:从辽宁大连内蒙古新疆体现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D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1213题。12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解析: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布在纬度较高的我国东北地区。答案:C13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 D地形解析:同一

7、植被分布纬度越低的海拔越高。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天然白桦林分布在纬度相对较高的东北地区,喇叭沟门纬度较低海拔较高,说明影响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答案:D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下图为全球部分山脉、山地林线海拔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14全球山地林线的分布()A从30N的副热带向南北两极递减B林线海拔最大值出现在赤道上C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洋、水汽少D50N70N之间纬度每升高1,林线海拔约升高130 m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低纬地区的山地林线较高,尤以乞力马扎罗山、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较高,表明山地林线与气温、降水有关。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洋、

8、水汽少。答案:C15影响林线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坡度坡向ABCD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森林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热量和水分条件,故A项正确。答案:A二、综合题16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3)请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出近年来图示区域的陆地面积变化趋缓的原因。解析:第(1)题,读图可看出,图中区域为黄河三角洲,图示期间海岸线不断向东北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其泥沙

9、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第(2)题,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影响该区域陆地面积的变化,而影响泥沙含量主要是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造成的水土流失。第(3)题,图示区域陆地面积扩大趋缓,是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大量减少导致的,这要从泥沙的侵蚀和搬运两个角度分析。答案:(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2)暴雨、洪涝。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3)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保持工作改善,流失的泥沙减少;小浪底等水利工程截留泥沙等。17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0、(1)描述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2)比较A、B两地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指出形成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的分异基础。(3)图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别说明它们对应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成因。(4)简述C岛东部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5)用字母D标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并简述其破坏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第(1)题,由图可知,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第(2)题,A、B两地都位于中纬度地区,A地在亚欧大陆(我国)的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地在亚欧大陆西部(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季风环流影

11、响,A地气温年较差显然比B地大;森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也就是自然带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分异基础是热量。第(3)题,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第(4)题,C岛是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其东部热带雨林的形成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表现,主要受东南信风、暖流、地形的影响。第(5)题,把字母D标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的位置,热带雨林的破坏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要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虑,不仅关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要关注对全球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1)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横贯大陆东西。(2)A地气温年较差大于B地;热量(或太阳辐射)。(3)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4)地处东南信风迎风海岸;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从而形成热带雨林。(5)标注略。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或: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