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基础夯实1.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A.资本主义发展导致政治制度变革B.保留国王但是实现了民主C.各阶层沟通妥协最终实现制度变更D.议会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解析:“光荣革命”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1640年以来未完成的历史任务,国王服从议会的法律,确立了议会主权,从而实现了制度变更,这就是“光荣革命”开辟的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因此C项是对该学者观点的最佳理解。答案:C2.英国君主立宪制从根本上避免了独裁统治,主要是因为()A.国王的权力受到了法律的约束B.国王不再享有任何权力C.国王的全部权力由首相代为行使D.国王“临朝不
2、理政”解析: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掌握立法权,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力,从根本上避免了国王专制的可能。答案:A3.“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互相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导学号52380062)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全体公民的素质高低D.革命的彻底性解析:“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指的是英国的两党制,两党制的形成有利于限制专制独裁,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所以正确答案是B项。答案:B4.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
3、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文中“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指的是()A.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颁布了权利法案D.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答案:A5.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你认为这句话最早会出现在()A.英国颁布大宪章之后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C.1688年“光荣革命”后D.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效解读与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
4、权力,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答案:D6.1693年,英王威廉三世选用了4位宠臣担任政府要职,到1698年又重新任命了新的政府成员。材料说明()A.英王仍实行专制统治B.英王仍有很大的权力C.英国的政局长期动荡D.王权还没有受到限制解析:1689年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故A、D两项均错误,B项正确;“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民主制度,政局保持了较长期的稳定,故C项错误。答案:B7.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屈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一书中,特别强调奥兰治(即荷兰)的威廉入侵英国的重要性。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并成
5、为英国历史上决定性的转折点”。“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A.王权结束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C.国王与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关系D.责任内阁制形成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威廉入侵英国”,可知该“转折点”是“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故B项正确;“光荣革命”并未结束王权,英王仍有独立的行政权,故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8.1730年艾格蒙特评论首相沃波尔:“现在沃波尔爵士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而实际上国王除了从首相
6、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这一评论表明()(导学号52380063)A.英国的民主共和制度正式形成B.英国首相形成了专制独裁统治C.英国议会成为摆设,首相成为权力中心D.国王“统而不治”,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国王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可知国王已经“统而不治”,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选D项。1730年英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A、B两项均与英国史实不符。C项时间不符合。答案:D9.英国议会在19世纪30年代通过的一部法律规定:“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选举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且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
7、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从这一法律规定中获利最多的可能是()A.骑士贵族B.大庄园主C.工业资产阶级D.金融资产阶级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30年代”“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工业资产阶级取得多数席位,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答案:C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的国家元首和理论上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是英国君主,目前为伊丽莎白二世。实际上,女王只拥有象征性的地位,其权力的形式受到惯例与民意的约束,但是君主基本上还是具有三个重要的权力:被咨询的权力、提供意见的权力和警告的权力。一个君
8、主在位的时间越长,经验与学识越丰富,其意见就越会受到内阁和首相本人的重视,而这种君主与内阁之间的交流是在每周例行的秘密会议中进行的。事实上在英国,拥有最高政治权力的人是内阁首相。材料二2014年2月12日,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英国泰晤士河上游10日决堤,迫使沿岸数千户家庭紧急疏散。这场洪水危机引发高度民怨,英国内阁和环境署官员相互推诿责任,首相卡梅伦出面灭火,呼吁各方放下分歧,集中精力协助灾民。材料三今天,英国首相的集权趋势还在加强。他不仅可以决定内阁组成的名单,而且还控制着内阁活动的各个方面:内阁的决定多半不是通过表决来作出,而是以首相的意见为转移;所有内阁大臣都要服从首相的意志,对首相
9、负责;同首相产生分歧矛盾的大臣,除了辞职,别无他途。而英国国王,只不过置身首相之后,代他履行批准手续而已,如此权限决定了其无所作为的行为方式。请完成:(1)材料一中涉及了英国国王的哪些权力?国王在国家政权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英国首相哪一方面的权力?(3)材料三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趋势?随着这种趋势的增强,英王会消失吗?参考答案:(1)权力:被咨询的权力、提供意见的权力和警告的权力。作用: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国王作为英联邦的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2)体现了英国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以及重大政策的决策权。(3)体现了在英国君主立宪
10、政体下,首相的权力进一步加强和膨胀,而英王的权力有所减缩的趋势。不会。尽管英王的实权被剥夺,但依据历史传统和英国宪法,英王仍是国家元首,具有政治象征作用;国王的存在符合英国的实际情况,因此英王不会消失。能力提升1.右图是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权杖被丝带束缚”。结合图片寓意分析,这部文献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解决了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政权保障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689”“1989”,可以判断出这
11、部文献是权利法案。A项说法错误,君主立宪制并未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D两项是对英国本国的影响,不属于对世界民主化进程的影响。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主权,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选择C项。答案:C2.英国曾进行过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的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人善于创新B.英国国王不再是国家的象征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D.英国国王的政治权力巨大答案:C3.(2015课标全国)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
12、,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答案:D4.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材料二1796年,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
13、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材料三(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学号52380064)请完成:(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3)材料三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参考答案:(1)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2)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3)新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原因: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出现了矛盾;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