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二专题六第16课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 课后达标检测16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202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二专题六第16课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 课后达标检测16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二专题六第16课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 课后达标检测16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二专题六第16课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 课后达标检测16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二专题六第16课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 课后达标检测16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 模块二专题六第16课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 课后达标检测16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达标检测16学生用书单独成册第16课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湖南常德模拟)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B脱离中国传统政治,是全盘西化的产物C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D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钱穆认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追求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

2、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指的是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A、B、D均不符合材料,故选C项。2(2015山东淄博高三抽测)“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族革命说法正确的是()A推翻满人政权,建立汉人专制政权B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C强调排满革命,建立统一民族国家D主张反清

3、复明,恢复汉人一统江山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民族革命的原故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可知,孙中山认为的民族革命就是推翻满洲人的政府,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带有一定的排满情绪。所以答案选C。3(2015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孙中山说:“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该文强调的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解析:选C。材料“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

4、不革命”说明孙中山认为完成民族革命以后还不能完全实现民主政治,还需要进行政治革命,创立民国。4(2015北京丰台区模拟)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纲领时说:“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针对的是孙中山主张中的()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依据“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可知是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A、B项是民族主义,C项是民权主义。5(2015河北邯郸模拟)“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

5、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A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D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思想解析:选D。A项明显错误,材料虽然说地方上的一切资源为地方政府所有,但却是为百姓所用,并不是由地方政府随意支配,所以不是自主的。材料中并未涉及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问题,孙中山土地纲领的实质是土地国有制,所以B项错误。C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6(2015雅安模拟)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在19世纪中期以后,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6、()A民族主义推动了西欧民主化进程B民族主义因工业革命而得到进一步促进C民族主义在不同时期的性质有变化D民族主义推动了中国辛亥革命的发生解析:选D。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可知民族主义推动了西欧民主化进程,故A项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据“19世纪中期以后,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信息可知民族主义因工业革命而得到进一步发展,故排除B项;从题干信息和前面的分析可看出民族主义在不同时期的性质有变化,故C项符合材料信息,排除;中国的辛亥革命与题干中“19世纪中期以后,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

7、军国主义”的信息不符,故D项正确。7(2015武汉高三调研)1923年,孙中山和越飞达成了一项联合宣言,主要包括四个要点:(1)目前在中国不适宜实行共产主义或苏维埃体制;(2)苏维埃政府再次确认早在1920年9月27日发表的有关放弃在华特权与利益的宣言;(3)就未来中东铁路的管理与重组达成相互谅解;(4)苏维埃否认在外蒙古有任何帝国主义企图或政策。材料突出表明了孙中山是一个()A民主主义者 B民族主义者C亲共产主义者 D三民主义者解析:选B。根据材料“目前在中国不适宜实行共产主义或苏维埃体制就未来中东铁路的管理与重组达成相互谅解苏维埃否认在外蒙古有任何帝国主义企图或政策”不难判断出孙中山反对放

8、弃国家主权利益,是民族主义者。8(2015资阳模拟)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说:“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的面貌。”下列主张与他的观点最一致的是()A“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B“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C“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何可得开哉?”D“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解析:选A。中国近代具有思想启蒙、文化改造意义的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摒弃传统改变中国的现状,“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是胡适的思想,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故A项符合题意;“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是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的思想;“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何可得开哉?”是梁启超的思想;“师其法而不必尽用

9、其人”也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主张,故排除B、C、D三项。9(2015射洪中学模拟)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材料不能说明蔡元培()A全盘否定中国古代封建文化B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C鼓励和倡导资产阶级新文化D诠释了自己对大学的理解解析:选A。从材料中“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可以看出蔡元培奉行的是兼收并蓄的主张,并没有否定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因此A项符合题意。B项很容易从材料中得出;C项从材料“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

10、所以为大也”即能看出来。材料的中心思想是阐述自己对大学的理解,D项正确。10(2015宜宾诊断)下图宽容展示了北大各具特色的风流人物。其中辜鸿铭主张忠于中国之政教;刘师培主张君政复古;陈独秀主张民主科学等。由此可知,该画体现的实质是()A文化的全面革新B教育的重要意义C大学的教育地位D开放的办学思想解析:选D。图片的名称“宽容”,以及其中代表人物的不同主张,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故选D。11(2015绵阳南山中学高三检测)陈旭麓指出,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价值重建”指的是()用科学理性取代传统权威用个性解放取

11、代礼制禁锢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A B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这个题目实际上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答案选D。12(2015成都石室中学模拟)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看,这场运动主要是在文化领域,且具有爱国、反帝、否定中国旧文化的特点,在提供的选项中只有C符合这些特点,新文化运动具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和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弊端。A项在学习西方制度的同时,把中国

12、传统文化作为其宣传的工具;B项并未在思想领域进行彻底的反封建斗争;D项是在新文化运动后,并非仅仅在文化领域。二、非选择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13(2015南充诊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八、九年前,少数同志在日本发起同盟会,定三大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员饯别会的演说(1912年)材料二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其纲领是“本党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中华革

13、命党宣言材料三1923年1月,孙中山说:“中国形式上是独立国家,实际比亡了国的高丽还不如似此,民族主义能认为满足成功否?所以,国民不特要从民权、民生上作工夫,同时并应该发展民族自决的能力,团结起来奋斗,使中国在世界上成为一独立国家。”孙中山全集(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的理由。(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华革命党为什么又将实行民权主义作为宗旨之一?(6分)(3)概括材料三中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新认识,并分析这一认识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的影响。(1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三民主义的认识。第(1)问孙中山旧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指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

14、治;民权主义即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即为平均地权,之所以说“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也就是说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第(2)问孙中山又将实行民权主义作为宗旨之一,说明当时民权主义还没有实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华民国宪法被破坏殆尽,中华民国有名无实,由此可归纳出孙中山认为民权尚未实现。第(3)问国民大革命之前,孙中山对旧民族主义进行了发展,开始明确提出反帝,坚持国家的独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并促成了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答案:(1)清帝退位,中华民国建立。(2)孙中山认为民权尚未实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实行“专制统

15、治”,中华民国有名无实。(3)认识:争取民族自决,实现国家独立。影响:有助于三民主义的丰富与发展;促进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14(2015江苏徐州模拟)陈独秀和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人物,早年俱以反孔非儒而蜚声中国思想界。近年来,有关陈、胡的思想史专著不断面世,一切已经尘封的历史将被重新解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儒学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家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独秀文存第8990页材料二记者非谓孔教一无可取,唯以其根本

16、的伦理道德,适与欧化背道而驰,势难并行不悖。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倘以旧有之孔教为是,则不得不以新输入之欧化为非。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吾人只得任取其一。陈独秀书信集第103页材料三有许多人认为我是反孔非儒的。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严厉的。但是就全体来说,我在我的一切著述中,对孔子和早期的“仲尼之徒”如孟子,都是相当尊崇的。我对十二世纪“新儒家”的开山宗师的朱熹,也是十分崇敬的。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下册第265266页材料四陈独秀晚年称赞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可见他心中仍主张以中国儒家的思想和现代价值互相沟通。“五

17、四”时打倒孔家店是针对现实而发。在这一点上他和胡适很相近,胡适晚年在中国传统及其未来的演讲词中断言:人文与理性的中国传统绝不会为外来的文化精神所摧毁。 陈致余英时访谈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陈独秀对儒学的基本立场及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三,指出胡适对儒学的基本态度及与陈独秀的区别。(8分)(3)根据材料四,指出晚年的陈独秀和胡适对儒学的认识有何变化?(8分)(4)陈独秀和胡适思想轨迹的演变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认识。第(1)问材料“儒学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家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

18、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吾人只得任取其一”即可说明陈独秀对儒学的基本立场及原因。第(2)问材料三“有许多人认为我是反孔非儒的都是相当尊崇的”即可说明胡适对儒学的基本态度及与陈独秀的区别。第(3)问根据材料四“陈独秀晚年称赞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可见他心中仍主张以中国儒家的思想和现代价值互相沟通人文与理性的中国传统绝不会为外来的文化精神所摧毁”可以概括出晚年的陈独秀和胡适对儒学的认识的变化。第(4)问启示要结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评价辩证地回答。答案:(1)基本立场:反孔非儒,但并非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原因: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与帝制复辟的工具,与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学说背道而驰。(2)态度:胡适对儒教持严厉的批判态度,但对孔子和早期儒家是相当尊崇的。区别:陈独秀反孔激烈,胡适态度相对温和。(3)陈独秀早年认为儒学与西学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两者只能任取其一,而晚年则主张以儒学的思想和现代价值互相沟通。胡适早年主张全盘西化,晚年则主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理性,不再主张全盘西化。(4)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