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案2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二)ks5u课标要求1.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一、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1长征(1)原因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重大事件遵义会议:1935年初,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回到中央领导岗位。八一宣言:1935年8月,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3)结果:1935年1
2、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建立了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2西安事变(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政府内部发生分化。(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解决:中共确定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4)意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基础。ks5u深化探究探究点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两次历史性转变材料一八七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这是一个正确的方针,是党在付出了大量鲜血的代价后换得的正确的结论。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简本)(
3、胡绳主编)材料二现在民族危机极端严重,国民党已不能照旧不变地统治下去,因而全国人民和国民党中的爱国分子,又有两党合作的迫切要求:因此,重新整顿三民主义的精神,在对外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主义、对内实现民主自由的民权主义和增进人民幸福的民生主义之下,两党重新合作,并领导人民坚决实行起来,是完全适合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要求,而应为每一个共产党员所明白认识的。毛泽东选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年5月)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发生了哪两次历史性转变?答案材料一表明八七会议是一个转折点,中共主张武装推翻国民党反革命政权,实现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材料二表明在民族危机
4、之下,中共摒弃前嫌,主张与国民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赴国难,胜利完成第二次历史性转变。二、抗日战争1国共合作抗日(1)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开始。日本残暴手段:采用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等残酷手段残害中国人民,在占领区进行残暴统治。ks5u易混易错(1)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的左右划分标准以对共产党的态度来划线,亲共的是左派,反共的是右派,共产党左右以对国民党的态度划线,主张夺取革命领导权的是左派,主张拥护国民党领导国民革命的是右派。(2)在战争年代,党内“左”倾容易走向关门主义,右倾容易导致投降主义。在和平时期,党内“左”倾容易走向空想主义,
5、右倾容易导致妥协主义。 ks5u深度点拨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ks5u重点精讲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其突出表现有哪些?第一,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第二,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正确领导集体;第三,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2)实现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
6、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2抗战表现(1)两个战场:在抗战中存在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2)“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重创日军据点、交通线,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3)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要战场: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为保存实力,消极抗战,中共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3结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4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
7、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3)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ks5u深化探究材料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仆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渡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出了新中国的雏形。”王侩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思考材料说明了抗战胜利有何重大意义?答案材料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上的认识及抗战胜利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即全国军民奋起抗战,抵御日本侵略,摆脱外侮,实现民
8、族的复兴,取得近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两种命运: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一党独裁。2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2)政协会议:再一次确认和平建国的途径。(3)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暗杀著名民主人士闻一多。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推翻和平民主建国的路线。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战略防御: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于1947年夏挺进大别山。(3)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4)
9、战争胜利北平谈判:1949年4月20日,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解放南京: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5)重心转移:1949年春,中共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6)建立国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ks5u易混易错第一次国共合作实行党内合作,第二次则是党外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在国内影响较大,以国民党为主体。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以两个党派的形式合作,两个党派是平等的。 ks5u重点
10、精讲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有何区别?(1)抗战路线:前者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2)依靠的武装力量:前者是国民党政府的200万正规军;后者是中共领导指挥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还有民兵。(3)战场范围:前者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区域划分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后者是在日军占领区内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4)作战规模和方式:前者多是兵团大会战,打的是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后者是小规模伏击战,打的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5)战略地位:前者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后者在战略
11、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ks5u深化探究探究点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国内局势材料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来电诵悉,期待正殷查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总部所规定,分行各战区,均予依照办理,中国战区亦然。自未便以朱总司令之一电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之信守。朱总司令对于执行命令,往往未能贯彻。然事关对内妨碍犹小,今于盟军所已规定者亦倡异议,则对我国家与军人之人格将置于何地?抗战八年,全国同胞日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旦解放,必须有以安辑之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误。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
12、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二封电报(1945年8月20日)思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这封电报出现的国内背景。材料反映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措施?蒋介石的真实态度及原因是什么?答案(1)国内背景:日本投降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建国;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2)措施: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共商”国家大计。(3)真实态度:借谈判的幌子和盟军的规定阻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对沦陷区的接收,限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原因:蒋介石尚未做好内战的准备。ks5u易混易错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被推翻,但是,国民党残余势力依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
13、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有人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分成前14年和后14年,因为在此中间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是指()A遵义会议 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 D中共一大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前14年(即1935年之前)”“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等信息,可以得出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2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的陕北。毛泽东写这首词的时候,中国工农红军()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C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D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答案D解
14、析从时间上来判断,D项最合适。3“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答案D解析由“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可知D项正确。4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出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热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C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华北
15、”“一百团人”可以判断此战役为百团大战,这一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依此判断,可排除A、D两项;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战役,排除B项。5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A开始战略反攻B进行辽沈战役C进行淮海战役D进行平津战役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直出大别山”,再结合该电令的时间,即可判断发布在刘邓大军南下后不久。阅读与思考提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世界人民最终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敌人,是一场正义性战争,它为人类的和平与发
16、展奠定了基础。中国是二战中亚洲的主战场,抗击大部分的日本法西斯,有力地配合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析与探究提示黄炎培所说的“周期率”不但存在,而且正是对中国历史的高度概括。“政怠宦成”可以东汉、明朝为例;“人亡政息”可以秦朝、隋朝及近代的袁世凯为例;“求荣取辱”可以鸦片战争后的清王朝为例。毛泽东所说的“新路”即民主,正是跳出这种“周期率”的唯一途径。中国历代政权往往在创业时期能够万众一心,齐心协力,而一旦政权稳固,便多成为个人专断独裁,缺少监督,弊端丛生。最终要么是“人亡政息”,要么是“求荣取辱”。若要彻底改变这种历史周期,就必须实行人民民主,国家
17、的大政方针取决于民众的利益,避免个人的功业欲;同时,民众参政,监督政府,使政府不敢懈怠,也就避免了“人亡政息”。ks5u基础达标1下面漫画作品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实现了中国革命()A工作重心的转移 B革命中心的转移C党的根本任务的转移 D革命道路的转移答案B解析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中心地区,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2毛泽东宣称:“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对此的正确理解是()粉碎了敌人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在军事上取得了主动权彻底清算了党内的“左”倾错误,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沿途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A BC D答案B解析“在军事上取得了主动
18、权”与史实不符,应排除;错在“彻底”,故可排除;由此可确定B项正确。3下表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情况。其中,与1923年6月至1937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动无关的因素是()时间1921.71923.61927.41927.81934.91937.11945.41949.10人数574325.7万1万多30多万4万多121万多448万多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开辟C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答案D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于1937年9月,而题干中的时间信息是1937年1月。4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
19、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少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的黄色军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D坚持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答案C解析“红军帽”出现于19271937年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A项;告别红军帽是为了抗日,而不是保障工农割据,排除B项;共产党领导的是敌后战场,排除D项。5图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右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尖刀表示的是()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B刘邓大军挺进
20、中原C华东、中原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D百万雄师过大江答案B解析1947年,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中原地区的防守力量薄弱。共产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举行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如同一把尖刀插在中原地区。ks5u能力提升6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成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在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
21、材料显示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希望苏区人民代表参加全国国会,说明中国共产党愿意与国民党合作,这有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说明这一时期阶级矛盾弱化,民族矛盾上升,故C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城市,还没有建立苏区,故A项错误;B、D两项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不符合题意。71937年8月9日,申报文艺副刊春秋刊登了一则重要启事,宣布:“本刊从今天起,转变以往作风,重新订正取材范围: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如何唤醒后方的民众?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这一现象不能说明()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团结抗战B报刊在社会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C春秋的宣传
22、立场是抗日救国D春秋是由共产党主办的答案D解析引文主要是说明申报文艺副刊春秋的取材范围及目的:唤醒民众,激发战士,摧毁万恶的侵略者,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只要是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就应该有这种思想感情,而不必局限于共产党。因此,不能判断春秋是由共产党主办的。8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的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应是()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C1946年政协会议 D北平和谈答案B解析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最大的愿望是和平与民主。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实现民主与和平,毛泽东亲赴重
23、庆谈判,材料体现的就是这一事件,故选B项。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材料二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此等条约,其最大目的,在维持正义与和平。中国以责任所在,自应尽其能力,以维护其领土主权及维护上述各种条约之尊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请回答:(1)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共同点是什么?国共两党由此取得了什么成果。(2)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在上述成果下,国共两党各有何表现?答案(1)共同点:都主张抵抗日本侵略,捍卫中国领土完整。成果: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等重大战役。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组织百团大战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解析(1)问可通过阅读材料,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2)问可归纳教材知识回答。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